盡她所能

閱讀: 馬可福音14章3-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7-9章;約翰福音6章22-44節

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她是為我安葬的事,把香膏預先澆在我身上。—馬可福音14章8節
她將塑膠盒裝著的杯子蛋糕、生日卡,以及好幾袋薯片放在收銀檯輸送帶上準備結帳。她的馬尾鬆垮凌亂,神情疲憊,幼小的女兒還在一旁吵鬧。收銀員算出總額,這位母親就面露失望地嘆息說:「啊,看來有些東西得要放回去,但這些都是準備要給她辦派對的。」她還遺憾地看了小孩一眼。

那時,排在這位母親後面的顧客體會她的難處,知道她已經是盡她所能。這情景使我想起耶穌對伯大尼的馬利亞所說的話:「她所做的,是盡她所能的」(馬可福音14章8節)。在耶穌受死及埋葬之前,馬利亞用極貴的真哪噠香膏澆在耶穌頭上,門徒就責怪馬利亞。但耶穌卻反倒勸誡門徒,並讚揚馬利亞所做的。耶穌不是說:「她所做的,是盡她所有的」而是「盡她所能的」。耶穌強調的重點,不在於香膏貴重的價值,而是在於馬利亞以愛付出的行動。一個與耶穌有親密關係的人,自然就會做出如此的回應。

這位母親身後的顧客逕自將信用卡插入讀卡機內,幫她付款了。對那位顧客而言,這不是大數目,而且那個月剛好她有餘額。但對那位母親來說,這卻非常重要,在她需要幫助的時候,這種主動的付出流露了真實的愛。

耶穌如何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幫助你?
你今天如何回應耶穌的愛,為他人的需要做些什麼?
不一定是盡你所有,而是盡你所能。
天父,求祢開我的眼睛,
讓我今天能看見有需要的人,盡所能去幫助他們。
作者: 莫麗莎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真純的哪噠或甘松香是一種芳香的油脂(馬可福音14章3節),萃取自生長在喜馬拉雅山一種植物的根莖。這足以說明哪噠香膏為何如此昂貴,甚至值「三十多兩銀子」,也就是相當於一個人一年的工資(5節;參閱新普及譯本),而新漢語聖經譯本也提到「這香膏至少可以賣三百得拿利」,而一得拿利相當於一個勞工整天的工錢。

由於這種油的香氣常讓人聯想到婚禮當天的新娘(雅歌1章12節,4章13-14節),所以有一些學者認為,馬利亞將自己最寶貴的財產,就是她自己的嫁妝,獻給了耶穌。馬利亞用昂貴的哪噠來膏抹耶穌,恰逢其時而且也是必要的。耶穌被釘死之後,由於猶太人要守安息日,門徒們只好倉促地安葬耶穌(馬可福音15章42-46節)。在安息日過後,有一群婦女去墳墓那裡,想要膏耶穌的身體(16章1節),但那時耶穌已經復活了。因此,在六天前(約翰福音12章1節),馬利亞用香膏來膏抹耶穌,確實是為祂安葬的事作了預備(馬可福音14章8節)。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