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在今天所讀的經文裡很特別說出「唱詩歌」目的,是為了「唱出上帝的信息」。唱詩歌若可以唱出上帝的信息,那唱詩歌的人他們內心必被聖靈充滿,使自己身上重擔可以完全交托,及得著完全釋放。在現代中譯本特別將代上25:1這節經文譯成「大衛王和利未人的領袖分派亞薩、希幔、耶杜頓三個利未宗族主持禮拜的事。他們要唱出上帝的信息,用豎琴、七弦琴,和鐃鈸伴奏。」在聖殿敬拜時,除了可用跳舞、樂器等來敬拜神外,唱詩歌是最能表現出我們對神的認罪、悔改、感恩及讚美之意。由此可知「唱詩歌」是敬拜讚美「神」重要的方式之一。以色列這民族不僅是宗教心很強民族,且在音樂、詩歌方面也是很有恩賜的民族;從希幔這家族便可看出,他共有十四個兒子,三個女兒,希幔親自指導這些兒女在耶和華聖殿唱歌、敲鈸、彈琴、鼓瑟,用音樂服事上帝,真是美好。
親愛的弟兄姊妹,期待有更多的弟兄姊妹願意起來用音樂來服事「主」,用口來唱詩,或用樂器讚美「主」,這些都是很棒的服事。雖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鈸、琴、鼓瑟等樂器讚美神,但我們都有口,可以用口來唱詩讚美神,這是每個人都會的樂器,我們多用口唱詩讚美神,相信我們所做的必會蒙神喜悅;讓我們一起學習「希幔」弟兄的作為,邀約家人一起來教會唱歌、敲鈸、彈琴、鼓瑟讚美主,透過詩歌及神的話來改變我們個人的屬靈生命。(王牧師)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25章1節~26章32節》
耶杜頓的六個兒子──基大利、西利、耶篩亞、示每、哈沙比雅、瑪他提雅,在父親指導下唱出上帝的信息,有豎琴伴奏,向上主唱頌讚和感謝的詩歌。(歷代志上25章3節)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非常特別的表現,在早期的人類歷史中就有音樂的記載,從最簡單的人聲音樂一直到使用樂器,音樂總是與人類歷史形影不離,也深深影響人類的文化內涵,並普遍運用在宗教儀式中,或說音樂也因著宗教儀式的需要而逐漸發展、成熟。
在歷代志上25章,全章皆記載關於聖殿音樂的服事。從詩篇的記載,可知當時的宗教儀式中,音樂絕對扮演著重要角色。若從近代歐洲音樂的發展來看,宗教音樂更深深影響了整個音樂的發展。雖然現在的教會音樂與一般世俗音樂有明顯的差異,但從音樂發展史來看,教會確實對音樂的發展影響深遠。
過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被稱為「謳咾的教會」(讚美的教會),因為長老教會信徒很喜愛唱聖詩讚美上帝。在過去的年代,長老教會會友聚集敬拜時,一唱起詩歌往往就能自動分部和音,而原住民信徒更具有天生的好歌喉。普遍而言,長老教會的信徒熱愛聖樂,也讓教會的禮拜充滿悅耳的讚美樂音。
當然,不論音樂如何好聽悅耳,禮拜中的音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讚美上帝,並透過詩歌的歌詞傳遞信仰的內涵。在音樂的洗滌之下,不僅使人更容易進入禮拜的氛圍,歌詞也會加深我們對信仰的信念。所以,1~3節的經文中,三度提到這些歌手和樂手要「唱出上帝的信息」。所以我們當知,聖樂不只是音樂,更是先知的服事,因為他們要傳遞上帝的信息。
筆者曾經在北部一間不到40人的小型教會幫忙服事。由於教會沒有司琴,所以做禮拜時,我會幫忙用聖詩播放機來播放伴奏,聲音當然很不精緻,甚至可以說不太好聽。雖然如此,當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認真專注吟唱聖詩時,卻能真實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就好像以賽亞看見天使在頌讚上帝那樣。
音樂在禮拜中確實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論是敬拜團、詩班、樂器手、甚至會眾都要謹記,我們是透過音樂來頌讚上帝,而不是表演給人看。這是音樂服事者非常重要的自我覺察,否則音樂可能成為迷惑,使人將焦點轉向美妙的音樂或服事者身上,最後失去敬拜上帝的意義。
默想:
我有參與禮拜中的音樂服事嗎?我的服事態度如何?我在禮拜中唱聖詩的態度如何?
祈禱:
親愛的上主,感謝祢賞賜人類音樂的才能,使我們除了唱歌,也能使用各種樂器來敬拜祢。求祢讓我在音樂服事、或唱詩歌時,都能真心真意敬拜祢。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 2022-09/08 讀經:歷代志上 第二十五章
✟受感的經文:
25:1 大衛和眾首領分派亞薩、希幔,並耶杜頓的子孫彈琴、鼓瑟、敲鈸、唱歌(原文是說預言;本章同)。他們供職的人數記在下面:
25:2 亞薩的兒子撒刻、約瑟、尼探雅、亞薩利拉都歸亞薩指教,遵王的旨意唱歌。
25:3 耶杜頓的兒子基大利、西利、耶篩亞、哈沙比雅、瑪他提雅、示每共六人,都歸他們父親耶杜頓指教,彈琴,唱歌,稱謝,頌讚耶和華。
25:4 希幔的兒子布基雅、瑪探雅、烏薛、細布業、耶利摩、哈拿尼雅、哈拿尼、以利亞他、基大利提、羅幔提‧以謝、約施比加沙、瑪羅提、何提、瑪哈秀;
25:5 這都是希幔的兒子,吹角頌讚。希幔奉 神之命作王的先見。神賜給希幔十四個兒子,三個女兒,
25:6 都歸他們父親指教,在耶和華的殿唱歌、敲鈸、彈琴、鼓瑟,辦 神殿的事務。亞薩、耶杜頓、希幔都是王所命定的。
25:7 他們和他們的弟兄學習頌讚耶和華;善於歌唱的共有二百八十八人。
25:8 這些人無論大小,為師的、為徒的,都一同掣籤分了班次。
✟受感的話語:
神從創世以來,從大衛開始建立起了有次序的聖殿輪班制度,這個制度將事奉者分為二十四班,每班十二個人,而事奉的重點則從宰殺牛羊獻祭,逐漸轉變成以詩歌頌唱讚美神為主!
當時大衛所選立的事奉者,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嚴格條件,就是要去“學習頌讚神”!我們再看看現代的敬拜課程,有很多專業與非專業的學習平台,尤其是這兩年多新冠疫情之後,因為人與人之間面對面、有溫度的交流,為因應大環境的需要,人與人之間的交流似乎漸漸被互聯網所取代;不過可以讓我們去思想,「敬拜神」的服事是否僅僅只需要透過網路線上學習而已呢?無論是線上或實體的學習,敬拜的學習不僅是一時的,敬拜的生命更是一生的,敬拜事奉的學習不僅是音樂或器樂技巧方面,更是我們敬畏神的深度、一種跟隨神的生活方式!
對於今天信主的我們而言,相比於讀經或解經的能力,相比於講道或帶領聚會的方法,真正最難深入的,可能就是如何從靈裡發出對偉大的神的頌讚!合神心意的頌讚是無法偽裝的,只有當我們越來越深的認識神,我們才能真正的用心靈和誠實敬拜祂…只有越來越多的愛神、讚美神、敬拜神,我們口中才會自然而然的流露出讚美神的言語;而這一切都必須從學習和實踐中開始!
感謝恩典的神,讓我們在困境中有出路,我們才能知道神是垂聽禱告的神;在苦難中得安慰,才能知道神是堅固軟弱者的神;看到受造之物的奇妙,我們才知道神是權能的造物主。從〔歷代志上 第二25章〕經文可以領受到,大衛在選立歌唱敬拜者是如此的嚴格,因為要把最好的獻給神!頌讚需要學習,然而只有當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去學習敬拜神的時候,我們才能真的知道神、經歷神!
✟禱告和回應:
憐憫我們的神,我們深感謝祢!透過祢自己的話語,讓我們再次檢視自己敬拜服事祢的態度是否是上好的;求祢給我們力量,使我們能以在祢所賜給我們的恩賜上,盡全心全力的來學習提升自己。主啊!願我們發自內心的頌讚都能被祢悅納!奉耶穌寶貴的聖名求,阿們!
閱讀: 列王紀上19章9-12、15-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25-27章;約翰福音9章1-23節
火後有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2節
在洗車場,排在我前面的貨車司機正忙著做事,他走到貨車的車尾卸下掛鉤,以免清洗時卡住快速轉動的清潔滾刷。他付錢給服務員之後,便把貨車駛入自動軌道,但他的排檔一直保持在前進檔。只見服務員在他身後喊道:「換空檔!換空檔!」但那人的車窗緊閉,根本什麼都聽不見,結果在短短的四秒鐘內就完成了洗車過程,而他的貨車幾乎都沒洗到。
先知以利亞也忙著服事,他被上帝使用,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事。他靠著上帝擊敗了巴力的先知之後,感到筋疲力盡(參閱列王紀上18章16-39節),需要一段空檔的時間休息。於是,上帝帶領以利亞前往何烈山,多年前上帝也曾在那裡向摩西顯現。上帝再次震動這座山,但上帝並不在狂風、地震或烈火中,反倒以微小的聲音向以利亞說話,當「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去見上帝(列王紀上19章13節)。
你我是否也常終日忙著服事,盡心竭力地想為我們的救主做大事呢?但我們若從不曾退到空檔,可能每天就是匆忙度日,而錯失了聖靈的澆灌。上帝正輕聲地囑咐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記得要換成空檔!換空檔!
你如何放慢腳步花時間親近天父?
忙碌的人為何需要挪出一段空檔的時間呢?
天父啊,我要安靜休息,
因為知道祢是上帝。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利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上帝是耶和華」。亞哈王在位的22年間,以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先知(列王紀上17-19章)。亞哈王與妻子耶洗別一起帶領百姓敬拜巴力,並殺害上帝的眾先知(列王紀上16章29-34節,18章4節,19章10節),致使以利亞以為「只剩下」自己一個先知(19章10、14節)。但其實並非如此,因他忽略了俄巴底已經救出一百個先知並把他們藏起來(18章4節)。後來,上帝告訴以利亞,仍有七千人忠心於上帝(19章18節)。在羅馬書11章1-5節,保羅用以利亞的經歷來說明,「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