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上 25 : 3

耶杜頓的兒子基大利、西利、耶篩亞、哈沙比雅、瑪他提雅、示每共六人,都歸他們父親耶杜頓指教,彈琴,唱歌,稱謝,頌讚耶和華。

聖樂服事、頌讚上帝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25章1節~26章32節》

耶杜頓的六個兒子──基大利、西利、耶篩亞、示每、哈沙比雅、瑪他提雅,在父親指導下唱出上帝的信息,有豎琴伴奏,向上主唱頌讚和感謝的詩歌。(歷代志上25章3節)

音樂是人類文化中非常特別的表現,在早期的人類歷史中就有音樂的記載,從最簡單的人聲音樂一直到使用樂器,音樂總是與人類歷史形影不離,也深深影響人類的文化內涵,並普遍運用在宗教儀式中,或說音樂也因著宗教儀式的需要而逐漸發展、成熟。

在歷代志上25章,全章皆記載關於聖殿音樂的服事。從詩篇的記載,可知當時的宗教儀式中,音樂絕對扮演著重要角色。若從近代歐洲音樂的發展來看,宗教音樂更深深影響了整個音樂的發展。雖然現在的教會音樂與一般世俗音樂有明顯的差異,但從音樂發展史來看,教會確實對音樂的發展影響深遠。

過去,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被稱為「謳咾的教會」(讚美的教會),因為長老教會信徒很喜愛唱聖詩讚美上帝。在過去的年代,長老教會會友聚集敬拜時,一唱起詩歌往往就能自動分部和音,而原住民信徒更具有天生的好歌喉。普遍而言,長老教會的信徒熱愛聖樂,也讓教會的禮拜充滿悅耳的讚美樂音。

當然,不論音樂如何好聽悅耳,禮拜中的音樂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讚美上帝,並透過詩歌的歌詞傳遞信仰的內涵。在音樂的洗滌之下,不僅使人更容易進入禮拜的氛圍,歌詞也會加深我們對信仰的信念。所以,1~3節的經文中,三度提到這些歌手和樂手要「唱出上帝的信息」。所以我們當知,聖樂不只是音樂,更是先知的服事,因為他們要傳遞上帝的信息。

筆者曾經在北部一間不到40人的小型教會幫忙服事。由於教會沒有司琴,所以做禮拜時,我會幫忙用聖詩播放機來播放伴奏,聲音當然很不精緻,甚至可以說不太好聽。雖然如此,當每一位弟兄姊妹都認真專注吟唱聖詩時,卻能真實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就好像以賽亞看見天使在頌讚上帝那樣。

音樂在禮拜中確實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但不論是敬拜團、詩班、樂器手、甚至會眾都要謹記,我們是透過音樂來頌讚上帝,而不是表演給人看。這是音樂服事者非常重要的自我覺察,否則音樂可能成為迷惑,使人將焦點轉向美妙的音樂或服事者身上,最後失去敬拜上帝的意義。

默想:

我有參與禮拜中的音樂服事嗎?我的服事態度如何?我在禮拜中唱聖詩的態度如何?

祈禱:

親愛的上主,感謝祢賞賜人類音樂的才能,使我們除了唱歌,也能使用各種樂器來敬拜祢。求祢讓我在音樂服事、或唱詩歌時,都能真心真意敬拜祢。奉主耶穌的名,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