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我親疏一念之間

金句:···你我不可相爭,你的牧人和我的牧人也不可相爭,因為我們是骨肉。(詩篇13章8節)

亞伯拉罕之姪兒羅得的小女兒所生之子,名叫便亞米,為亞捫人的始祖(創19:38)。亞捫為以色列的遠親,摩西曾吩咐以色列人不可攻打亞捫(申2:19)。亞捫在以色列的東方,首府拉巴城及今日約旦首都安曼。

一、善待遠親仍被誤解(1-5節)
大衛卅七歲統一全國後,南征北討有意略過亞捫,因亞捫王拿轄曾善待他,可能因大衛躲避掃羅追殺,拿轄曾有所協助。十多年後拿轄死了,大衛遵照摩西律法,仍想厚待亞捫,特派遣使者弔喪,並祝賀他的兒子哈嫩登基。沒想到哈嫩身邊的人卻誤解大衛想藉機刺探亞捫虛實,於是剃去了來使的鬍鬚,又割斷了他們下半身的衣服,使者因而露出下體,受到極大的羞辱。

二、兄弟同心大敗聯軍(6-15節)
亞捫得罪以色列後,向北方諸部討救兵,雇用戰車及傭兵支援戰場。大衛則下令約押率領大軍前去圍剿,約押從營中選出精兵,與亞蘭人於郊野對陣;他的兄弟亞比篩則統籌剩下的部隊,與亞捫人在城門口交戰;彼此支援相互幫補,為國家作大丈夫,並將成敗交託給上帝。第一回合以色列勝出,亞蘭諸部撤回北方,亞捫人則躲入拉巴城內;約押回押路撒冷覆命。

三、親征肅敵國勢鼎盛(16-19節)
亞蘭敗,哈大利謝又調來大河邊的各部,交由朔法將軍統領,準備再戰。大衛聞訊決定親征,率兵過約旦河北上,摧毀諸部,並殺掉朔法將軍。亞蘭終於歸服大衛,不敢再來支援亞捫。大衛與亞捫及其援軍的戰事發生在宴請米非波設後(撒下9:13)、大衛姦污拔示巴的前一年(撒下11:1),五十二歲的大衛把國勢帶到了頂峰。


默想/應用:
弟兄和睦同居,何等的美善;親人相咬相吞,必醜陋不堪。(詩133:1)

祈禱/行動:
慈愛的天父,感謝祢啟示我和睦的真理,願祢保守我與弟兄姊妹相處心平氣和,並且願成為和平之子,使眾人和睦。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研經釋義
靈修筆記2019年10月25日 讀經:代上19:1-19

回應:約押是個很會帶兵且懂得心理戰的將領,這話何以見得呢?可分兩方面來看:(一)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戰場上最怕孤軍奮戰,假若知道自己在與敵人交戰時,會有友軍會來支援你,那你就會比較安心奮戰殺敵;約押大將軍告訴副手亞比篩的話正有此意。這也是大衛平時訓練將領時對他們的要求,因此當他們出去與敵軍作戰時是會彼此照應,使敵人看到這樣的軍隊自然懼怕三分,這陣勢讓敵軍有未戰而先敗的感覺。(二)約押懂得鼓勵軍隊士氣,他告訴前線戰士說:我們出去打仗是為誰而戰,為何而戰?讓參戰的將士都很清楚自己的目的,最後再用萬軍之耶和華話來激勵部隊士氣,說:「代上19:13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親愛的弟兄姊妹,回想三年多前教會為找合適場地,讓一些會友的心有點浮動,致影響教會人心,有些人因此而離開我們教會,牧師發現這樣的酵需要趕緊求主制止,否則這酵會使整個教會因此而瓦解,牧師當時就借用「約押」對「亞比篩」所說的話來激勵大家「教會弟兄姊妹,我們彼此要剛強幫補,我們要為教會,要為上帝的聖殿奮勇下去,不要被惡者輕易打敗,願耶和華幫助我們找到合適的場地,為主建立聖所來敬拜神。」。感謝主,到如今主耶穌幫助我們戰勝了仇敵的計謀,讓我們教會可以設立在永春社區,至今依然站立在永春社區,這是神賜給我們教會的大恩典;三年多過去了,今天牧師再一次邀請大家一起為主耶穌擺上,我們學習「約押」對「亞比篩」所說的話,我們彼此鼓勵打氣、支援,不分彼此絕不輕言妥協,為主奮戰到底。(王牧師)


靈修教材: 歷代志上 靈修心得筆記
受屈辱之時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19章1~19節》

這些人受辱,覺得很羞恥,不敢回去。大衛聽到這事,就叫人通知他們留在耶利哥,等鬍子長長了再回來。(歷代志上19章5節)

歷代志上18~20章,都描寫大衛在軍事上的勝利。戰場殺敵往往不講情面,19章卻穿插一段記載:大衛對亞捫王哈嫩表示友好,但大衛的厚道卻遇上哈嫩的蠻橫。對以色列人來說,被強迫剃掉鬍鬚是非常難堪的事。然而,哈嫩不只將大衛派去弔慰的使節鬍子剃掉,甚至割掉他們衣服的下半截,使其半身赤裸。哈嫩的作為,不僅讓大衛的使節個人蒙受奇恥大辱,更是對以色列的宣戰。果然,亞捫串聯敘利亞人準備作戰,大衛則命令約押全軍出擊。

面對別人以羞辱挑釁,特別是自己先表達友好之後,這樣的羞辱似乎更加深對立。面對羞辱,我們常有的反應就是退縮躲避,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另一種反應則是惱羞成怒,意氣用事,全力反擊。這兩種反應都會使人離開自身價值,偏離原來目標,無法完成上主的旨意。我想,約押的話或許能幫助我們從羞辱中走出來:「要勇敢剛強,為我們的同胞和上帝的城鎮奮力戰鬥!願上主成全祂的旨意!」那是繼續活在群體中,不因羞辱而退縮躲藏,也不因挑釁而加倍奉還,只要如素常所行,照目標前進,重要的是完成上主的旨意。

相較於剃鬍子對以色列人帶來羞辱,對台灣人羞辱的極致,應該就是潑糞。1885年,巴克禮牧師受派到屏東的二崙客庄,處理聚會房子的問題。二崙居民對基督徒充滿疑懼與怨恨,不許他們聚會,雖然房子是合法取得,信徒卻不能自由聚會。當巴克禮牧師和基督徒聚在一起的時候,庄內的年輕人成群地敲著鑼,提著糞桶,氣勢洶洶地來。他們進入內室,把糞肥潑灑在各處,並粗暴地把糞潑灑在巴克禮牧師身上。當時,巴克禮牧師平靜的說:「如此好的肥料太浪費了,應該灑在田裡才是。」在這樣的羞辱中,二崙的信徒和巴克禮牧師沒有加倍奉還,他們都不主張讓衝突升高,而是暫時忍讓,轉往附近其他教會聚會。實際上,信徒也沒有退縮,直到如今,教會依舊站立,越發興旺。

我們要如何面對羞辱?其實,耶穌已經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耶穌沒有在十字架前的羞辱退縮;相反地,為了完成上主的旨意,祂不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當一回事。我想,效法耶穌,不把羞辱當一回事,正是巴克禮牧師安靜回答的關鍵!

默想:

當羞辱來到時,我慣常的反應是如何?

祈禱:

為我受羞辱的主啊!我要學習祢的榜樣,為了完成天父的旨意,使我可以更從容地回應我生命中所受的羞辱,謝謝祢與我一同擔當。奉主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9/02讀經:歷代志上 第十九章

✍ 2022-09/02 讀經:歷代志上 第十九章

✟受感的經文:
19:1 此後,亞捫人的王拿轄死了,他兒子接續他作王。
19:2 大衛說:我要照哈嫩的父親拿轄厚待我的恩典厚待哈嫩。於是大衛差遣使者為他喪父安慰他。大衛的臣僕到了亞捫人的境內見哈嫩,要安慰他,
19:3 但亞捫人的首領對哈嫩說:大衛差人來安慰你,你想他是尊敬你父親嗎?他的臣僕來見你不是為詳察窺探、傾覆這地嗎?
19:4 哈嫩便將大衛臣僕的鬍鬚剃去一半,又割斷他們下半截的衣服,使他們露出下體,打發他們回去。
19:5 有人將臣僕所遇的事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
19:6 亞捫人知道大衛憎惡他們,哈嫩和亞捫人就打發人拿一千他連得銀子,從米所波大米、亞蘭、瑪迦、瑣巴雇戰車和馬兵,
19:7 於是雇了三萬二千輛戰車和瑪迦王並他的軍兵;他們來安營在米底巴前。亞捫人也從他們的城裡出來,聚集交戰。
19:8 大衛聽見了,就差派約押統帶勇猛的全軍出去。
19:9 亞捫人出來在城門前擺陣,所來的諸王另在郊野擺陣。
19:10 約押看見敵人在他前後擺陣,就從以色列軍中挑選精兵,使他們對著亞蘭人擺陣;
19:11 其餘的兵交與他兄弟亞比篩,對著亞捫人擺陣。
19:12 約押對亞比篩說:亞蘭人若強過我,你就來幫助我;亞捫人若強過你,我就去幫助你。
19:13 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
19:14 於是約押和跟隨他的人前進攻打亞蘭人;亞蘭人在約押面前逃跑。
19:15 亞捫人見亞蘭人逃跑,他們也在約押的兄弟亞比篩面前逃跑進城。約押就回耶路撒冷去了。
19:16 亞蘭人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打發使者將大河那邊的亞蘭人調來,哈大利謝的將軍朔法率領他們。
19:17 有人告訴大衛,他就聚集以色列眾人過約但河,來到亞蘭人那裡,迎著他們擺陣。大衛既擺陣攻擊亞蘭人,亞蘭人就與他打仗。
19:18 亞蘭人在以色列人面前逃跑。大衛殺了亞蘭七千輛戰車的人,四萬步兵,又殺了亞蘭的將軍朔法。
19:19 屬哈大利謝的諸王見自己被以色列人打敗,就與大衛和好,歸服他。於是亞蘭人不敢再幫助亞捫人了。

✟受感的話語:
大衛過去在躲避掃羅追殺的期間,亞捫王拿轄曾經善待大衛,大衛曾與亞捫人結盟,因此他與亞捫王拿轄關係友好,當拿轄死了,大衛也特地派遣使者前去安慰他的兒子哈嫩,期望以恩典厚待哈嫩,並且持續兩國之間的和平關係…但是,亞捫人新的國王哈嫩,誤以為大衛這樣做是要刺探軍情,然後攻打他們;所以羞辱大衛派來的使者,隨後又雇用亞蘭軍隊來攻擊以色列,就此引發了兩場戰役。求神幫助我們,在未明白真相時,要多加溝通,不因猜疑揣測他人動機為詭詐,而產生誤會,以致做出錯誤的決策,繼而引發起負面消極的回應和災難。

大衛軍隊在約押元帥的領軍下,迎戰兩國聯軍。
約押在作戰前說:「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祂的意旨而行。」(歷代志上 19:13) 他一面鼓勵軍心,一面把戰事交托給神,結果殺敗敵軍,以致亞蘭人潰散,亞捫人逃回城內,以色列獲得第一次勝利…之後,亞蘭人又調來大軍希望挽回局勢,但是大衛毫無恐懼,親自上場正面迎敵,又再次擊敗亞蘭軍隊,使亞蘭人與大衛和好、歸服大衛,從此不敢再幫助亞捫了;這場重大的戰事,使以色列的北方安定了兩百多年。求神幫助我們,面對屬靈爭戰不要懼怕、不要逃避,要倚靠神的大能大力,做剛強壯膽的人…要穿戴全副的屬靈軍裝,靠主站立得穩;凡事交託信靠主,尋求神的心意和應對之道,與聖靈同工,完成當盡的職任,並靠主得勝有餘。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願祢保守我們有清潔的心、正直的靈;不從惡人的計謀,不落入愚妄,行事為人有從祢而來的慈愛、信實,並公義和智慧。讚美主!賜我們全副的屬靈軍裝,使我們成為祢的戰士,並率領我們靠祢爭戰得勝。奉主耶穌基督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29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19-20
2. 使徒行傳 19:1-20
3. 詩篇 74:9-17
4. 箴言 18:4-5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12/13_大衛平靖四境

【歷代志上 19:1-20:8】
|大衛平靖四境|

本段經文描寫了大衛如何打敗多國的聯軍,使四境的列國歸類。首先講到亞捫人的挑釁,甚至於組織了亞捫、亞蘭聯軍攻打大衛。大衛的軍隊靠著神以寡擊眾,大敗聯軍。

之後,講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的將帥們也都能勝過強盛、高壯的敵人。從國際情勢來看,當以色列國日漸強盛之際,周圍列國就自然感受到威脅,爭戰就變成不得不面對的事了。

從屬靈的角度來看,也是如此。保羅提醒基督徒:「我還有末了的話:『你們要靠著主,倚賴祂的大能大力作剛強的人。要穿戴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就能抵擋魔鬼的詭計。因我們並不是與屬血氣的爭戰,乃是與那些執政的、掌權的、管轄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屬靈氣的惡魔爭戰。所以,要拿起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弗六10-13)。爭戰是屬於國度間的事件,基督徒是無法在戰與不戰之間作選擇,因為當我們歸入了基督的麾下,就已經被魔鬼撒旦列入敵人的名單了。同時,我們也被賦予一項任務,就是攻破陰間的門,釋放被擄掠的靈魂。

因此,神的全副軍裝並不是只為了防禦魔軍的攻擊,更重要的是主動出擊。「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作藤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弗六15-17)。左手藤牌、右手劍,腳上穿著福音鞋;這些裝備都是為了攻擊用的。親愛的弟兄姐妹,基督徒的另一個名字,就是「基督的戰士」,而且是一直到打完當打之仗,見到主面為止。如果你已經許久不聞煙硝味,卻自認早已遠離戰區,你需要擔心自己,恐怕是「早已成為仇敵的俘虜」。

◆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基督!我樂意成為祢的戰士;感謝祢,將全副的軍裝賜給我,並賜給我恩賜與能力,能勝過仇敵。祢是得勝的主,求祢率領我打完當打的仗。阿們!

◆背經
又用平安的福音當作預備走路的鞋穿在腳上。此外,又拿著信德當作盾牌,可以滅盡那惡者一切的火箭;並戴上救恩的頭盔,拿著聖靈的寶劍,就是神的道。(以弗所書 6:15-1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歷代志上 19:1-19

敬拜詩歌:靠主得勝 (林南小詩班)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lppgWmDzgg

一、安靜:我的心必因耶和華誇耀,謙卑人聽見,就要喜樂。
二、讀經:歷代志上 19:1-19
1. 重點說明
大衛不僅在內政上秉公治民  (代上 18 章),在對外的軍事方面,也有很好的表現。本章記載了大衛與亞捫人、亞蘭人的爭戰。大衛派出大將約押統領勇猛的軍隊,亞蘭人潰散,亞捫人逃回城內,以色列獲得第一次勝利!之後,亞蘭人又調來大軍希望挽回局勢,大衛親自上陣正面迎敵,又再次擊敗亞蘭軍隊!這次戰爭的起因是亞捫王哈嫩的誤判,懷疑大衛的動機,羞辱來弔喪的使者,最終導致國家面臨困境。哈嫩的決策態度,是我們的鑒戒,因為很多的決定都帶來重要的影響,不可不慎!
2. 鑰節:我們都當剛強,為本國的民和神的城邑作大丈夫,願耶和華憑他的意旨而行。(代上 19:13)
三、默想:
■大衛為何差遣使者前往亞捫?他的動機為何?(v.1-v.2)
■亞捫王哈嫩對大衛產生什麼誤解?(v.3)之後,他如何羞辱來弔唁的使者?(v.4)
■亞捫人何以會陷入如此的危難之中?我們可以如何避免落入猜疑、誤會,最後導致衝突,最後造成巨大的損失? 
四、禱告:親愛的主,很多的決定都需要祢智慧地引領,求祢幫助我成為一個清心的人,常常尋求祢的面,好能敏銳聆聽主的聲音!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歷代志上 19-20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不憑眼見

閱讀: 路加福音16章19-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9-21章;約翰福音8章1-27節

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路加福音16章31節
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是第一個進入太空的人,當他的任務結束之後,就以跳傘的方式降落在某個俄羅斯的鄉村。一個農婦瞪眼看著這位身穿橙色太空服,戴著頭盔,拖著兩個降落傘的宇航員,驚訝地問他說:「你不會是從外太空來的吧?」他回答說:「事實的確如此!」

可惜的是,蘇聯領導層將這具有歷史意義的飛行壯舉變成反宗教宣傳,他們的首腦甚至宣稱:「加加林進入太空卻沒有看到任何神明」(加加林本人卻從沒這麼說)。正如魯益師提到:「在地上沒找到上帝的人,在外太空可能也是找不到。」

耶穌警告我們不要在今生忽視上帝,祂說了一個關乎財主和乞丐的故事。財主生前從來不尋求上帝;乞丐拉撒路雖然貧困潦倒,卻信心充足(路加福音16章19-31節)。財主死後在痛苦中為他仍在世的兄弟們哀求亞伯拉罕:「求你打發拉撒路⋯⋯若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到他們那裡去的,他們必要悔改」(27、30節)。但亞伯拉罕的話卻一針見血:「若不聽從摩西和先知的話,就是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他們也是不聽勸。」(31節)

章伯斯曾說:「不是看見了就會相信,而是依據我們所相信的來解釋所看見的一切!」

你相信上帝的存在和基督復活的真實性嗎?
你若相信,這會如何影響你每日所做的決定?
天父,今天我為還沒有相信祢的人禱告,
求祢聖靈溫柔的慈愛與大能吸引他們來歸向祢。
作者: 葛庭墨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這個財主希望有一個從死裡復活的人,能夠說服他的兄弟悔改,免得他們也到那受苦的地方(路加福音16章27-28節)。但諷刺的是,另一個名叫拉撒路的人確確實實從死裡復活了(參閱約翰福音11章),並且耶穌也從死裡復活。但許多人雖親眼目睹這些神蹟,卻仍然拒絕耶穌。在路加福音16章31節,亞伯拉罕的警告就清楚表明,如果我們不肯接受律法和先知的話都是指向耶穌,那麼,即便證據確鑿,我們依舊會拒絕祂。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