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歷代志上 19 : 5

有人將臣僕所遇的事告訴大衛,他就差人去迎接他們,因為他們甚覺羞恥;告訴他們說:「可以住在耶利哥,等到鬍鬚長起再回來。」

受屈辱之時

參考經文:《 歷代志上19章1~19節》

這些人受辱,覺得很羞恥,不敢回去。大衛聽到這事,就叫人通知他們留在耶利哥,等鬍子長長了再回來。(歷代志上19章5節)

歷代志上18~20章,都描寫大衛在軍事上的勝利。戰場殺敵往往不講情面,19章卻穿插一段記載:大衛對亞捫王哈嫩表示友好,但大衛的厚道卻遇上哈嫩的蠻橫。對以色列人來說,被強迫剃掉鬍鬚是非常難堪的事。然而,哈嫩不只將大衛派去弔慰的使節鬍子剃掉,甚至割掉他們衣服的下半截,使其半身赤裸。哈嫩的作為,不僅讓大衛的使節個人蒙受奇恥大辱,更是對以色列的宣戰。果然,亞捫串聯敘利亞人準備作戰,大衛則命令約押全軍出擊。

面對別人以羞辱挑釁,特別是自己先表達友好之後,這樣的羞辱似乎更加深對立。面對羞辱,我們常有的反應就是退縮躲避,覺得無顏面對江東父老。另一種反應則是惱羞成怒,意氣用事,全力反擊。這兩種反應都會使人離開自身價值,偏離原來目標,無法完成上主的旨意。我想,約押的話或許能幫助我們從羞辱中走出來:「要勇敢剛強,為我們的同胞和上帝的城鎮奮力戰鬥!願上主成全祂的旨意!」那是繼續活在群體中,不因羞辱而退縮躲藏,也不因挑釁而加倍奉還,只要如素常所行,照目標前進,重要的是完成上主的旨意。

相較於剃鬍子對以色列人帶來羞辱,對台灣人羞辱的極致,應該就是潑糞。1885年,巴克禮牧師受派到屏東的二崙客庄,處理聚會房子的問題。二崙居民對基督徒充滿疑懼與怨恨,不許他們聚會,雖然房子是合法取得,信徒卻不能自由聚會。當巴克禮牧師和基督徒聚在一起的時候,庄內的年輕人成群地敲著鑼,提著糞桶,氣勢洶洶地來。他們進入內室,把糞肥潑灑在各處,並粗暴地把糞潑灑在巴克禮牧師身上。當時,巴克禮牧師平靜的說:「如此好的肥料太浪費了,應該灑在田裡才是。」在這樣的羞辱中,二崙的信徒和巴克禮牧師沒有加倍奉還,他們都不主張讓衝突升高,而是暫時忍讓,轉往附近其他教會聚會。實際上,信徒也沒有退縮,直到如今,教會依舊站立,越發興旺。

我們要如何面對羞辱?其實,耶穌已經為我們做了最佳示範。耶穌沒有在十字架前的羞辱退縮;相反地,為了完成上主的旨意,祂不把死在十字架上的羞辱當一回事。我想,效法耶穌,不把羞辱當一回事,正是巴克禮牧師安靜回答的關鍵!

默想:

當羞辱來到時,我慣常的反應是如何?

祈禱:

為我受羞辱的主啊!我要學習祢的榜樣,為了完成天父的旨意,使我可以更從容地回應我生命中所受的羞辱,謝謝祢與我一同擔當。奉主名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