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回應

尋求永恆世代的神蹟

一、 歷代的神蹟
每次去探訪或是家庭禮拜時,最常被提到的代禱項目,是為孩子的信仰禱告,有這樣的需求代表我們的孩子大部分是沒有信仰的生活。許多人認為信仰是看個人,當人經歷了自認為的神蹟奇事,自然就會信。從聖經的記載來看,第一個信主的人是亞當,他別無選擇因為他是被神造的,被安置在伊甸園裡,裡面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神造的。可是後來歷代的信徒都不在伊甸園生活,卻仍然信靠了神,說明了人在各樣的生活模式中,照著自己對神的領受,接受了許多個人或群體的神蹟奇事。特別是出埃及記裡,大量不可思議的神蹟奇事發生,使整個以色列民族,全心的相信神,跟隨摩西離開埃及。
在1950至1960年代,台灣原住民信仰基督宗教人口大幅增加,成就原住民教會的「20世紀宣教奇蹟」,就我們魯凱族來說,還可以聽到第一代信主長輩們的見證,也常聽到他們說,我們認識基督教看聖經後,發現這個我們以前的信仰觀念是一致的,我們有一個最大的神Twaumas,所以才會很快的整個部落的人都信主了,我們沒有崇拜祖靈的概念,死去的祖先我們埋在家屋中,還是我們的家人。
所以明明有神蹟,可是在今天的經文中,耶穌對當時的人說:「這世代是一個邪惡的世代,他們求看神蹟,除了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難道耶穌在福音書裡的趕鬼、醫治、讓死人復活、五餅二魚的餵養……都不算「神蹟」?
所以我們來想想約拿的神蹟是什麼?許多人認為是約拿被大魚吞吃到肚裡,3天3夜後被大魚吐出來。其實故事中的神蹟是尼尼微全城對約拿信息的反應,一個「3天才能走完」的大城,約拿只走了一天,然後宣告「再過40天,尼尼微城要被毀滅了!」經文只有這樣簡單的描述,甚至可以看出約拿的不情願、隨便的態度。反觀整本聖經的先知都是再三的提醒、勸告、甚至恐嚇,但他們使以色列人悔改的的效果都沒有約拿的好。連以色列這個神揀選的民族都不太聽神的話,更何況約拿的對象是尼尼微城的外邦人,可能根本不信這個約拿的神,但是尼尼微城(包括牲畜)竟然因為約拿的話而悔改。

二、 新世代的突破
今天的青年們定的主題是【突破這世代】。這真的聽起來是一個很有動力、盼望、目標的口號。但是新世代的的青年們,我們有想過到底要突破什麼?什麼是我們可以跟舊時代不一樣的地方?
我們剛才提到上一代的信主經歷,是整個部落整個家庭都一起來信主、現在的我們,要突破什麼?是人數嗎?以前的青年是沒上教會的少,到教會的人數多,教會現在是青年、主日學是少數的。要突破委身度嗎?以前的生活是以部落為主,以教會為主,教會有事工,全部的人一起來幫忙,教會的建堂,不就是我們誇口同心協力的成果。禮拜的人數也是松年最穩定。要突破奉獻金額嗎?教會去年有十一奉獻的有121個人,感謝主超過一半的陪餐會員,但是這個數字是只要有十一奉獻100元的都算在內。我們仔細看後會發現其中50多個人是已經退休的人。這些過去世代的青年,到現在成為松年了,還在十一奉獻,他們領退休金、老農年金,每個月幾百的十一奉獻,的確是不多,但卻是教會最穩定,積少成多的奉獻。去年十一奉獻的接近300萬,而這些退休人員的十一金額卻有110萬,佔了三分之一以上。反觀我們的40歲以下的青年還不到25個人十一奉獻,其中還有人不是每個月都遵守。
所以不管是奉獻金額,委身度、人數最穩定的信徒,在過後10-20年間,都會慢慢減少,那我們教會要突破什麼? 我們要突破的是普遍認為【我不需要神】的想法與環境。在耶穌的時代,比我們有更好的信仰的環境,以色列宗族、整個社會背景都是支持信仰耶和華的一神論。可是連耶穌都說出那是邪惡的時代,這些神的選民,若是不悔改就不要妄想神的幫助。
所以要成為突破的新世代,要先認清事實,因為這不是青年世代的問題,而是整體教會的事。我們要一起想辦法,如何使人在世世代代中都感受到神的神蹟。如果我們自認為我們是要承接信仰的一代,那我們在教會內外的行為,就更要讓人知道我們是依靠神的幫助。而不是說我是魯凱族,我的長輩們信主,我也當然是信徒,只要我不拜別的神,就已經傳承了信仰。這是錯誤的,而是我們要突破世代,就要更努力地認識神、跟隨神的道路。

三、 尋求永恆世代的神蹟
所以神蹟的影響會過去,但是永恆的恩典不會消失,耶穌口中的「邪惡世代」是對著神的選民說的,也正是神的選民需要回到神面前,所以耶穌說,在審判的是日子【南方女王、尼尼微人,要來控告這世代的罪】,因為這些外邦人聽見神的話語,沒有看見神蹟,就悔改了。而這些耶穌世代的人看見神蹟了,卻不認識比所羅門王、比約拿更大的耶穌,不願聽他的話語來悔改,不願相信耶穌成了救贖我們的君王。
所以青年們,教會們的弟兄姊妹,我們要突破,就要一起來領受神的帶領,【讓每個人都感受到,我們是需要神的】,我們要成為宣講神幫助我們的見證。而這就是新世代能跟上的、突破的,就是我們對神及對自己的信心,過去原住民普遍被認為是社會的勞動低層,但是現在,我們在神的恩典帶領幫助下,我們新世代的青年成了有自信,在各行各業都很好的表現。更重要的在信仰上,我們是耶穌的子民,佔據了復興神國度重要的位置。
所以我們要突破,就要站在這些信仰前輩的基礎上,更有自信的宣告,我是屬於神的青年世代,我是需要神的帶領,成為更美好的見證,當然我們該有的基礎,還是必須建立,建立在認識神的話語,有更多元性、創意性的事工,吸引新世代對教會的認識與委身;也要有更多的包容性,不僅是包容族群、語言的差異,更要包容與我們個性不同、生活作息不同、性向不同的人。我們要突破這些框架,讓我們所愛、所關心的人、也讓那些陌生、與我們不同的人,一起成為神國的子民。
神對亞伯拉罕說,「我要堅守我與你和你世世代代子孫立的約;這是永遠的約。我要作你和你子子孫孫的上帝。」所以神的神蹟,是世世代代存在的,只要我們回到神的心意裡,願意跟隨祂,願意順服祂,願意用神的愛對待每個人。那這神永遠的約,就會一直存在我們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