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05| 台語講道 | 從這到那-傳主福音 | 潘慶彰牧師
講題:從這到那─傳主福音(以賽亞書六:8,使徒行傳一:6~8)
地理與歷史
上個月我出席了家族中第二代的婚禮,新郎大學讀的是地理系,新娘是歷史系,雙方的爸爸都是本宗的牧師,結婚當天,女方主婚人有感的說:「地理如果有歷史,那會是更豐富,不然只是一個場所或一個地名。」,主婚人接著又說:「歷史如果有地理,將成為活生生的畫面與故事。」聽完這比喻,對這一對地理新郎和歷史新娘天作之合的婚姻,讓人更為他們能相遇結合而喜悅,且給予深深的祝福。過去一般大眾,視大學理科才是較高檔或熱門的科系,對文科的評價總是做第二選項,卻不知文科隱藏有許多的奧秘,而且充滿著生命力及含有許多藝術氣息事物,就如大魚大肉,也要青蔬上色,即須相互需要、互相補足,不得缺其一角,就如台語所說,不能「缺角」,但事實上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缺角」不完全,因此我們更需要主耶穌的福音,上帝的拯救,讓生命整全。
每年的普世事工主日
每年的九月第一主日,我們會特別記念普世宣教事工,「普世」、「世界」、「全球」都有同樣的意思,也就是地球的每一個角落。今天所讀的聖經,還提到從「這裡」到「那裡」直到地極,那是指宣教是全面性且沒有受「有形」、「無形」界線的限制,只要有人的地方,都是宣教必須要到達的地方,也都是要為主見證的地方,都需要傳福音的地方。今天我們也依循著歷史腳步抵達地理上的位置,一起尋回初衷,持續為主見證、為主傳福音,接續在普天下的宣教腳步。
十四甲的基督徒
本會信徒所居住的十四甲這個區域,是一個基督信仰傳承的家族居所,三房之中,上下二代共有四位牧師傳道人,十四甲是一個特殊的地名,許多人曾詢問,真的有十四甲那麼多的土地嗎?我總回答:「我也不知道,應該有吧!不然也差不多!但對我來說,上帝給予十四甲盧家家族的恩典,應該比十四甲土地的資產更多吧!而且是包含地上、天上的資產。」,因為十四甲的先人,因海外蘇格蘭來台醫療傳道的馬雅各醫師,帶來一邊醫病一邊傳福音,十四甲的祖先,也因醫病而得到福音,因此恩典就從上一代傳承到下一代,莫忘初衷,信仰要一代更勝一代,台灣的基督徒家庭,信仰一代不如一代也是事實。
核心價值
在全球跨國企業中,在台的美國麥當勞是其中的一個,它的好與不好不是我們要討論的重點,我們只是看看它在疫情中的現象,它在2020疫情爆發至今,特別今年上半年(也就是商界所說的第二季),銷售額竟然成長57%,全球的業績成長也有6.9%,麥當勞的執行長坎普辛斯基,自己本身都承認他們銷售的東西,有許多是不健康食物,有些專家甚至還稱這些東西是垃圾食物,他們辯說人們可自行選擇啊,意思是要健康不健康人們自行負責;然而疫情中他們的銷售業績仍然成長,執行長還強調他們不會單就業績成長而滿足,他們要重回核心價值,不斷創新,重新定義核心價值。
聽完一個企業的經營,就是一個不利人的健康食物生意,也都可以論其核心價值;在眾多行業,疫情受創,負面影響,甚至關門時,M仍很自豪要重新定義核心價值,且自信地述說未來賺錢的光景。想想那我們所傳的是永恆的核心價值,那是關乎萬民「他又對他們說,你們往普天下去,傳福音給萬民(萬民:原文是凡受造的)聽。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可十六:15~16),「那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裏,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路二:10~11),這永恆的核心價值,是關乎身、心、靈全人的整全,歷經156年在台宣教的歷史,我們豈能停頓不再向前,甚至遺忘早期宣教師來台醫療傳道時的初衷?難怪我在新樓基督教醫院或嘉義基督教醫院宣導的歷史足跡故事時,總會看見一句話:提醒的話―「莫忘初衷」,教會生活與教會的事工,也應時時提醒―「莫忘初衷」。
海外宣教的足跡
基督教會的開始於西亞、中東的耶路撒冷,那正是耶穌死、復活、升天之後的時刻,當時的基督徒或初代教會心思意念,仍留著復活主耶穌基督的叮嚀:「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瑪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徒一:8),當時居住在西亞、中東的初代基督徒,容易且能完全體會什麼是從「這裡到那裡」,即從本地、本國、本洲到地球的每個角落;第一次向眾人講道,就有一次三千人信耶穌而洗禮的「彼得」,也只是向自己的族人猶太人傳福音,但後來被上帝選召的使徒保羅,卻把福音從中東傳到歐洲,也因領受普天下傳福音的使命,在歐洲的福音慢慢傳開,而後隨著荷蘭貿易、西班牙的船隊、海運以及英國移民的隊伍,南美、東南亞、北美,而台灣真正的海外宣教足跡1865年從蘇格蘭,1875年從加拿大來到台灣;二次大戰終戰後,開始有更多北美宣教師來台灣宣教,因此許多台灣人都以為基督信仰是歐美的信仰,但基督福音確實是從西亞、中東「這裡」傳到普世「那裡」,直到地極,也印證了聖靈差派與賜予能力,讓基督福音到地極,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如果回想台灣初代教會的信徒,除了有非常單純的心以外,也存著堅定的信心信靠上帝、耶穌基督,同時也經歷聖靈在歷史的足跡中的工作,靠聖靈如何為主見證,且將福音傳開。
至今台灣的教會比目前英國教會人數要多,因基督信仰必須代代都應成為第一代,而不是第二代、第三代的信徒,免得一代不如一代,這也是英國教會沒落的原因之一。當台灣教會回憶海外宣教師來台的初衷時,也同時提醒台灣教會與基督信徒,莫忘要領受聖靈的能力,積極傳福音,只要還有一位世人靈魂未得救,我們的宣教就不能停下來,而且這也正是耶穌升天之前清楚的叮嚀與吩咐,更是祂愛的命令,台灣教會已因時間較久,因此容易停留在現有的產業中內聚,忘卻初衷,忘記在本地、本國、本洲甚至要到世界任何角落,宣教基督的福音,是我們每一教會每一基督門徒的使命,特別今日的普世宣教,正是台灣教會的責任。
主要差遣誰?
上一輩的基督徒,都有將長子或長孫奉獻予主的信仰心願,聖經中,曾有許多人被主呼召時,都有不同的過程,如先知耶利米的經驗是:「耶利米說,耶和華的話臨到我說,我未將你造在腹中,我已曉得你,你未出母胎,我已分別你為聖,我已派你作列國的先知。」(耶一:4~5);以色列的祖先雅各,也是在母腹中,上帝就選定他,他的母親曾因雙胞胎在腹中相爭,求問上帝:「耶和華對他說:兩國在你腹內,兩族要從你身上出來,這族必強於那族,將來大的要服事小的。」(創廿五:23),耶和華早在雅各未出生時,就選定他成為「以色列」,至今小小的以色列,在國際間仍然強大無比。
在耶穌基督出生以前,那將為救主耶穌舖路,積極呼召人們要悔改受洗,且宣告未來人們不但要用水洗禮,也要經由耶穌接受聖靈洗禮的施洗約翰,他也是在母親的腹中時,天使就告知他父親撒迦利亞:「你要生一個兒子,你要給他起名叫約翰,你必歡喜快樂,有許多人因他出世,也必喜樂,他在主面前將要為大,淡酒濃酒都不喝,從母腹裡就被聖靈充滿了。」(路一:13~15)。
同樣許多人一生中,都有被呼召的經驗,而使徒保羅就是其中之一,原本他就信上帝,卻不相信耶穌是基督是彌賽亞救主,但上帝在大馬色的路上以強光出現向他顯現,且對他詢問,為何逼迫他,保羅之前就一直捉拿基督徒去交付官府,這次耶穌親自呼召他,三天後他的生命大轉變,聖經說,他從呼召當天開始:「三日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徒九:9),亞拿尼亞為他受洗,他不但能看見,又被聖靈充滿。(徒九:18)。
這些被上帝選召的人,無論在母腹中或異象中,都有一個共同點,他們明白清楚是上帝呼召時,都直接的回應上帝,雖然他們都自知自己不配或不足,但如同先知以賽亞的回應「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b),如果上帝的呼召很明確,誰能回應祂?誰願意回應祂?
我的祖母,也是台灣初代教會的信徒,因她的父親是基督徒,她也承接堅定信靠耶穌是救主,也立志要把長子或長孫奉獻給主,早期的家族都很貧窮,孩子也早婚,所以那年代沒機會將長子獻給主,就把希望放在大孫我的身上,小時候祖母就不斷的說,要把「大孫獻給上帝」,所以我常分享,我當牧師,是祖母的心願,但我更相信這是上帝的呼召,50年來,從開始神學教育,到成為傳道人,我曾有軟弱不想擔任傳道人的軟弱,我也曾有早日退休的疲倦感,每每被人忤逆,甚至誤解攻擊,或是被惡環境挑戰,或是因自己的軟弱限制,黑暗勢力的攪擾時,進入屬靈爭戰時,總是會想要打退堂鼓,然而聖靈的扶持與賜能力時,使得無論在身體心理靈裡,讓我更加仰望主、依靠主,特別在人際被冤枉被攻擊時,我才能體會保羅在傳福音的路上,如何靠著聖靈得勝且能在主裡常常喜樂,而且在患難中生忍耐生老練。
「我在這裡!請差遣我!」(賽六:8b),在座的弟兄姐妹,普天下傳福音,是耶穌基督的命令,也是大使命,但祂需要我們一直回應祂的呼召,讓我們都能建立一個合主心意的基督門徒樣式,不但可以傳福音,願意傳福音,且可以委身自己,可以奉獻什分之一,願意可以被門訓,且可以被訓練為基督門徒,傳福音的門徒,能回到那起初的呼召,在本地、本國、本洲,普天下傳主的福音。
結語:
回憶回顧台灣得到寶貴的基督福音時,那正是一群被呼召的基督徒,因得到聖靈的充滿,得到聖靈的能力,從國內到海外,從這裡到那裏,無時無刻為主傳福音;主又再呼召我們了:「誰肯為我們去呢?」(賽六:8b),誰願回答:「我在此,請差遣我!」。
講員 :
潘慶彰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