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回應

神不住在聖殿裡

大衛想到自己居住在香柏木的王宮中,而上帝的約櫃,竟然還停放在幔子裏。為此,他感到良心不安、過意不去,所以一心要為耶和華建造聖殿。從這當中我們發現,大衛有一顆「感恩」與「愛上帝」的心,這就是為什麼大衛成為上帝所喜悅的人,因為他不僅在患難時,知道要尋求上帝;當國家處於平安的時候,他同樣沒有忘記上帝。而大衛想為耶和華建造聖殿,在人看來是出於感謝神的舉動,也是要彰顯神的榮耀,本來應該是眾人都應贊同的,但上帝卻不接納,我們可以思考幾個問題:
一、 什麼的建築才配當神的居所
有一句話說【金窩銀窩都比不上自己的狗窩】,這句話強調的是,唯有我們自己打造的房子,才最符合我們的需求,我們在裡面才會感到安全與舒適。同樣的道理,會幕雖然簡陋,但卻是當時以色列百姓回應上帝的愛、順服和忠誠的表現,也就是人把對神單純的心意,實際建造出來彰顯在地上,所以這樣的地方絕對是上帝所喜悅的居所。神的選擇,有他自己的用意,也許有更好的選項可以使用,但神卻喜愛揀選那願意全心為祂付出的,就像上帝叫撒母耳到耶西家膏立大衛作王時,撒母耳和耶西都看不上大衛,神卻偏偏揀選祂。
對上帝而言,什麼才是祂的居所,或是人以什麼樣的建築物來敬拜祂,是不重要的,聖經第一次提到神的家,是在創世記28章裡記載,雅各要去舅舅拉班處避難時,來到一個地方過夜,他夢見一個梯子從地上通到天上,梯子上有上帝的使者上下往來。神接著應許雅各的「後裔要像塵沙那樣多」,「地上萬族必因你和你的後裔得福」,於是雅各給這裡起名伯特利(意思是神的殿)。所以神的居所在天地之間,只要敬畏神,神就住在我們心裡。所以神看重的是我們的內心是否確切地愛祂、順服祂,所以我們要好好保守我們愛主的心志,在行事為人和事奉上都要為主而作,而不要為了作給人看。

二、 懂得分辨主的旨意,而非人的想法。
當先知拿單聽到大衛的計畫,第一時間馬上認同大衛的想法,但不代表大衛的建議,就一定合乎上帝的心意和計劃。我們也常常會犯這個毛病,認為長輩、長官甚至是牧長說的話一定是對的,但是我們要小心,不是所有屬世或屬靈領袖的吩咐,都等同上帝的心意。
我們領受了神的恩典,時常會有一些我要回應上帝的愛,想了一些我們認為可行的計劃,但這只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並不代表上帝一定會悅納或成全。因為上帝有自己的喜惡和主權,祂不受人的指使!祂是上帝,我們只是僕人,而作為僕人最要緊的是專注去聽從主人的指示而行。所以,當我們有感動要去為上帝作事而遇到阻礙時,也許我們需要先去反思,自己是否有謙卑地聽從祂的心意和尊重祂的主權?我們要記得,我們要成就的是上帝的旨意,而不是自己個人的想法!
這種自己能尋求和思考神心意的做法,導致了基督教從天主教中改革出來,因為天主教對聖經的解釋和閱讀,都掌握在神職人員身上,神職人員才有閱讀聖經、學習聖經的權利,這種絕對的權力,導致了教會領袖的腐敗,但宗教改革後,讓每一個信徒都可以自行讀經、聆聽上主的聲音、培養思考和辨別能力,才能行出上帝對自己的呼召和使命。
而作為教會的牧師長老,我們一方面有責任帶領弟兄姊妹委身在上帝的計劃裏,但同時不可利用他們去服侍自己。相反,要教導各人都自行向上帝負責,為的是要信徒能自由地被上帝使用,按上帝的心意和實際需要,去服侍其他可能更有需要的人,這樣才更能配合上帝的救贖計劃,造就整個「基督的身體」。

三、 神的作為不只在聖殿裡
上帝拒絕大衛建造聖殿,並非拒絕大衛這個人,而是有祂處事的原則,以及更完整的計劃。因為每個被上帝所使用的人,都只能完成階段性的任務。大衛的任務是統一國家,領導以色列人民消滅仇敵,所以大衛的任務已經完成,神也透過先知拿單給予大衛許多應許,並應允大衛,聖殿將來是會由他的兒子所羅門來建造。可以清楚知道神是有計畫、有時間表的。許多的時候,當我們的禱告沒有立即蒙神應允,就需要學習等候神,因為上帝總有祂的計畫和時間。我們要相信神的安排必然是最好的,而我們要以信心交託,並且完全降服。
另外在第6節神自己說,他喜愛會幕的理由之一,是可以到處移動,也就表示神喜歡與他的百姓在一起,祂自由的在祂百姓中間,並內住在我們心裡,祂是無所不在的神,況且世上萬物都是神所造,祂自然也不需要住在人手所造的殿宇當中。況且世上外物都會毀壞,現在實體的聖殿早就不存在,與其花費金錢建造實體的聖殿,不如建造我們自己,因為神住在我們的裡面!我們的身體就成為屬靈的聖殿,這樣神的榮耀就能透過我們的生命顯現。
神的大能是自由運行的,神是以馬內利的,是隨時與我們同在的。馬太福音18:20說:【凡有兩三個人奉我的名聚集的地方,我就在他們中間】。用心靈與誠實來敬拜的心,才是神所喜悅的,不用在乎我們的敬拜的地點。像現在因疫情各教會都採取線上禮拜,某種程度也算是實現了神是無所不在的。所以神不住在聖殿裡,是住在每個尋求神的人心裡,願主幫助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