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的平安不一樣 makakaela ku sulivatane ki Twaumse
一、 撒母耳與掃羅 samuire si saru
撒母耳是以色列人最後一位士師,士師就是民族英雄,當以色列百姓犯罪後,被神懲罰,他們就悔改呼求神的幫助,然後神就揀選士師來幫助他們。撒母耳幫助以色列人對抗非利士人,奪回許多被佔領的土地。可是當撒母耳年老的時候,本來要立他的兒子成為士師,但是他兩個兒子都不學好,所以百姓說,你要立一個王來治理我們,可能在他們與外邦人的接觸中,這個王的稱呼,好像使這個民族聽起來很強大,比較有地位,而且外邦人因為他們沒有王,認為他們應該是一盤散沙,很好攻打,常常要打仗,第一個一定想到先打以色列人。所以撒母耳身負著百姓的期待,向神提出要求,可是以色列人忘了,最大的王其實就是神。
撒母耳在思考誰要接續他的位子,繼續帶領以色列人跟隨神的時候,神讓他膏立掃羅,不僅是接續他士師的地位,更將掃羅提升了到王位。神將這樣的重責大任交給掃羅,撒母耳是個敬畏神的人,所以當他初次看到掃羅時,對他會有種期待,期待掃羅不管是在外貌或內在,都要能承接這個重擔,經文裡是這樣描述掃羅,把他的五代的名字都寫出來,代表他的家世背景是有名望的,被眾人肯定的,甚至經文也說出【以色列人民渴求的是誰呢?就是你—你和你父親的家族。kudra murikaikailringa ki mapapangale ki swa Iseraylri aneane? Amanisu si wacekecekele ki tamasu.>>】,另外掃羅身材比眾人高出一個頭,所以看起來是配得擔任王的角色,最後當掃羅受膏抹為王時,耶和華的靈大大感動他,讓他像先知一樣受聖靈感動說話。
撒母耳對掃羅有著複雜的情緒,因為他們的關係,說是君臣,可能也像父子,所以撒母耳後來聽到神說:「我後悔立掃羅作王;他已經離棄我,違背了我的命令。Masamadraku ku tapaatalialaladhaneli ki Saule; kai lasu wacilringa nakwane, si baebalre ki padradrekaseli.」撒母耳很不高興,整晚向上主懇求,Ku Samuile la kai kiragai, wataleare kitubi ki Tamatama.因為等於是撒母耳扶持了掃羅成為被眾人愛戴的王,所以面對掃羅的失敗,撒母耳感到惋息、悲傷。
二、 大衛被膏立 saki palawlaw ki pacegecege ku davidi
在掃羅遠離神的教導後,神另外揀選的大衛要接續他的王位,告訴撒母耳,用要向神獻祭的理由,帶著橄欖油到伯利恆去找耶西的一個兒子膏立為王。伯利恆在彌迦書裡提到【以法他地區的伯利恆啊,在猶大諸城中,你是一個小城。但是我要從你那裡,為以色列選立一位統治者;他的家系可追溯到亙古。Swa talikai Iparathe ka Bithelrihime, ikai ki cekele ki swa Yuda vaevasu ka tikiyane ka cekele. Ai lri patwaladhaku muswane kwini, pasikai ki swa Iseraylri pilri si pacegecege ku tangeea kulri rathudu; ku tatwaladhane ku daaneini sakwa ka talialalai kunadruma.】這裡雖然小但卻是聖經中兩個很重要的人的出生地,就是大衛和耶穌。
當撒母耳到伯利恆時,經文說城中的長老戰戰競競地來見撒母耳。因為當時候交通不便利,伯利恆又是個小城,所以對當時伯利恆的居民來說,有大人物來到,一定是有重要的事項要宣布,更何況撒母耳在當時的地位是僅次於國王的,他來到伯利恆這個小地方,是不是他們犯了什麼罪?所以神派撒母耳來勸告,甚至是審判他們。
撒母耳告訴他們他來是要獻神獻祭,但背後的原因是要膏立耶西的某一個兒子當王,現在我們當然知道那個人選是大衛,可是他們還不知道,所以撒母耳按照他過去膏立掃羅的經驗,看見大衛的大哥以利押,就認為一定是他,因為他跟掃羅一樣長得高大。但神說【不要看他的外表和高大的身材。我沒有選他,因為我看人不像世人;人看外表,我看內心。Madha drele ki tali latadre ka ngiacaeme ku tacebeane kathariri. Kainaku wapilri iniane, asi lwiyane lu drelaku ki umawmase kainaku ngiamia ki umawmase ku tadrelane; kai umawmase wadrele palatadre, wadrelaku pakai ki takidremedremane.】最後要受膏當王的,竟然是連大衛自己的父親都遺忘,沒想到的兒子,因為當他的七個哥哥都被叫回去參加獻祭時,唯獨他被留在留在外面放羊,可見大衛在家裡是沒有地位的,他不被父親看重,沒有人記念,但神就是揀選這樣的人。
三、 神的平安不一樣 makakaela ku sulivatane ki Twaumase
當伯利恆的長老們看見撒母耳,問他說「你的訪問是帶來平安嗎?Kai kelasu mailukusu ku sulivatane?」尤其是以色列人即使進入到迦南地,還是有許多民族來攻打他們,所以對百姓們來說能夠享受平安是很重要的事。雖然撒母耳給的回答說他是帶來平安的,可是我們知道接下來,以色列人為了王位的爭奪,反而帶來了不平安。本來是外邦人攻打以色列,現在變成以色列人自己打自己,甚至之後所羅門王死後還分裂成南北兩國。
所以甚麼是平安?在約翰福音14:27耶穌說【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Lri suraku ku sulivatane si baai numiane, lri baadhaku kai sulivataneli numiane】真正的平安應該是我們相信有神與我們的同在。有一個小故事說:兩位畫家各畫了一張表達平安的圖畫。甲畫家畫了一個平靜的小池塘,四周是樹林和空曠的平原,甚至連風吹草動的痕跡也沒有,他認定這樣才是平安。
乙畫家畫了一幅是山中的瀑布,加上狂風暴雨,在瀑布旁有一棵樹,樹枝被風雨打到快要彎到水面,但枝頭上棲息著母鳥跟小鳥互相依偎。結果眾人選出第二幅畫才能表達出真實的平安。
我們知道大衛被膏立後並沒有馬上成為國王,他先在掃羅王旁邊,擔任拿武器保護王的侍衛,所以他可以近距離的與王相處。這也是神給大衛的君王訓練,讓他在王的旁邊學習;甚至當掃羅王被邪靈折磨時,大衛可以彈琴來安撫掃羅的心思,趕走擾亂掃羅的邪靈。後來當掃羅嫉妒大衛所做的事贏得了百姓的敬重,想盡辦法逼迫大衛,甚至好幾次要殺大衛,在大衛真的當上王的過程中,其實一點都不平安。
大衛在詩篇20篇裡寫出自己的心聲【有人倚靠他們的戰車;有人倚靠他們的馬匹;我們卻信靠上主─我們的上帝。Yakai ku umawmase ku satalu ki sakikaruburuburane ka lapalridingi lini; yakai ku umawmase ku satalu ki larigi lini; ai kunai lri satalu nai ki Tamatama ka Twaumase nai.】所以大衛經過這逼迫患難的日子,依靠神成為他的幫助,抓住那真正的平安。
我們從大衛被揀選膏立的經過,神自己就說【因為我看人不像世人;人看外表,我看內心。】神不用人的標準來選擇,我們也要學習,用神的角度去看人、事、物,因為【無論誰,一旦有了基督的生命就是新造的人;舊的已經過去,新的已經來臨。Adravane ka naaneanenga, sana ikai ku niake ki Kirisitu amani ku kiabekace kitubavanenga ka umawmase; ku supilri ngialribatenga, ku bavane la kelanga.】(林後5:17)所以當我們尋求平安的時候,也許我們經歷的不是我們認為的平安,但有神的同在,就能有平安的結果。願神保守台灣,保守我們,在疫情的蔓延中,有神在我們心裡,使我們享受真平安。
講員 :
包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