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3| 台語講道 | 上帝的愛不斷、傳福音不能斷 | 潘慶彰牧師

講題:上帝的愛不斷、傳福音不能斷(羅馬書八:35~39,哥林多前書九:16~18)

不能斷電
幾個禮拜前,台灣各地電費單C、D組的住戶,連二次因輸電系統斷電而停電,悶熱的季節,大家都感受非常不便又難過,也引起C、D組的用戶異議,但A、B組的都沒受影響(E、F組也是),電一斷就影響許多人的生活,台灣全國的電力是環島線路流動,官方說明不是電力不足,或許機械故障,或是人為操作差錯;台灣電力是不斷的流動,而且不斷電也不能斷,有許多因素可能會造成斷電導致停電,特別這世代都靠電力運作,因此不能斷電,然而也沒人能保障永不會斷電。

疫情中,什麼不能斷?
當疫情三級警戒管制再延長二個禮拜時,習慣於正常生活的我們,好像面對太多不願意,但卻必須停頓的事實臨到我們,我們都齊聲詢問:「怎麼辦?生活收入不能斷,教育學習不能斷,日常所需不能斷……。」,許多人因不能工作而無收入,許多人因無法做生意而經濟困難,許多人因不能上學,而得視訊上課,接著使用視訊所需的配備等,就遇上太多太多的問題。
其中一項,台灣社會,已進入超高齡化,這幾年來,長照是政府社會服務和社會福利制度上的一個重點,特別在這三年來,政府在長照,極著重陪伴服務的居家照顧,每禮拜有一、二或三天到長者家裡,提供長者的居家照服,因此有許多居家照服員在長照政策中培訓產生,他們都是今日社區的英雄,因為他們扮演許多長者的居家照護角色,然而疫情發生以後,居家照護卻是第一個受到衝擊的事項,特別是台北市萬華區,也是疫情熱區,第一個遭遇「不能斷」的挑戰,因此有許多居服員疑似染疫,雖快篩陰性卻要隔離一個禮拜,過後,又要再進入萬華區;類似這故事,也只是今日台灣在疫情中「不能斷」挑戰的冰山一角,我們明知長照「不能斷」,卻也在疫情中遭受衝擊,除了無奈、無力、等待以外,許多社會角落的人們,也都期待在疫情中,能有「不斷」的恩典,但誰能真正掌握呢?

上帝的愛「不斷」!
我們可宣告:「上帝的愛不斷!」,以色列的國歌叫「盼望」(HATIKVAH),這個上帝的選民的國家,甚至曾在滅國超過二千年時,仍存著「盼望」,他們並不是憑空壯膽,而是真正存著堅固的信心,因他們相信宇宙中的造物主,是慈愛是信實,祂的愛常存且永不改變,也永不斷絕的,就如舊約詩篇一一八篇所描述的:「你們要稱謝耶和華,因祂本為善,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願以色列說: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願亞倫的家說:祂的慈愛永遠長存,願敬畏耶和華的說:祂的慈愛永遠長存。」(詩一一八:1~4),「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耶和華啊,你的慈愛永遠長存!求你不要離棄你手所造的。」(詩一三八:8) ;我們不但要宣告祂的愛是永遠長存,全體人民也要宣告祂的愛永遠長存,祭司群要宣告祂的愛永遠長存,每一位敬畏祂的人,無論什麼種族、國籍都要宣告祂的愛永遠長存,也就是祂的愛是不間斷的。
今天我們所讀第一處的聖經,即新約羅馬書,保羅保留原本以色列人對上帝的盼望與確信,及祂的慈愛永遠長存以外,他也列出更具體的事物,來見證上帝的愛是不間斷也不會隔絕在我們生命當中。
如果以大衛的詩即詩篇一三八篇,慈愛永遠長存的耶和華,讓他「雖然行在患難中,祢必將我救活,我的仇敵發怒,祢必伸手抵擋他們,祢的右手也必救我。耶和華必成全關乎我的事……。」(詩一三八:7~8a)。
今日台灣或世界都在肺炎病毒的患難中,但我們確信愛永不隔絕的上帝,必會救活我們,必會拯救我們出患難,而且祂要救我們肉體的生命以外,也要拯救我們的靈魂,免得遭受將來地獄不滅之火之苦。今日許多人害怕病毒,而且怕的很,聖經提醒我們:「那殺身體、不能殺靈魂的,不要怕他們;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正要怕他。」(太十:28)。
保羅在今天所讀的聖經裡,清楚具體的告訴我們,因有基督而能經歷不能隔絕、不能斷的愛,且靠著祂的慈愛、信實與憐憫,勝過一切的患難,提到各種患難之前,保羅有一個很明確的前題:「況且我們的軟弱有聖靈幫助,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只是聖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嘆息,替我們禱告。」(羅八:26),聖靈在我們遭遇患難時,為我們代求,與我們同在,使「萬事互相效力」(羅八:28a),因此聖靈同在下1.誰也不能敵擋我們。2.誰也不能控告我們。3.誰也不能定罪我們。
保羅詢問眾人:是什麼隔絕基督的愛?難道是患難嗎?是為主所受的苦難?難道是困苦嗎?是現在的景況,肺炎病毒疫情嗎?難道是逼迫嗎?是因基督信仰而導致的迫害?難道是饑餓、赤身露體嗎?是經濟上極度的貧窮而導致的無奈無力嗎?難道是危險?是刀劍嗎?是戰爭的威脅、死亡的危機?保羅在當時的年代,將人們遭遇的現況一一列出,我們也在這時期看到這些患難、困境、經濟壓力、戰爭威脅、死亡同樣充斥在我們周遭。
保羅讓我們看見盼望,面對疫情或現況,沒有人對疫情有十分的把握,疫情中,深怕我們確診、喪命,深怕我們不再能有更自由的敬拜上帝,深怕我們的生活、經濟不再恢復正常,有人自去年至今已有很長時間的懼怕,恐懼的心充斥在心裡,但聖經卻告訴我們,「然而靠著愛我們的主,在這一切的事上,已經得勝有餘了。」(羅八:37)。「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八:31)。
保羅並未否定,前面所提的患難、困苦、逼迫、饑餓、赤身露體、危險、刀劍,甚至是死、生、天使、撒但、有能的、現在的事、將來的事、高的、深的、別的受造之物,可能會帶給我們短暫的痛苦,甚至我們的信心會受試驗,疑惑或迷惘,也可能暫時失去堅定的信心,但這些都不能隔絕基督的愛與聖靈的保守、眷顧。因上帝的愛是永不隔絕的。

實體禮拜聚會暫停
從5月23日主日至今,甚至要到6月27日主日,我們不得不面對沒能實體禮拜,全台灣的教會,忽然必須去適應因疫情帶來的變化;就是不想接受也得接受,因這是每個教會因疫情不得不面對的事實,實體聚會暫停了,我們原本的傳福音,是否得因疫情而暫停?除了線上網路聚會外,我們搶救靈魂的事工(傳福音),是不是全停下來?
這幾年來,我常提醒弟兄姊妹們,台灣這時期,傳福音非常自由,比如可以藉由學校(得勝者、彩虹媽媽、晨間故事、弱勢關懷、品格教育……。)、甚至與政府聯合(報佳音、藝術演出……),在監所教化行列等福音事工,這是上帝給台灣教會、基督門徒大開傳福音門的機會;觀看歐美的教會,其中英國、美國兩國,在公共場所傳福音已經是違法的行為,兩個以基督信仰為主或開創的國家,傳福音的門已漸漸關的更小,因此這十年來,我一再疾呼,台灣要珍惜自由傳福音的時刻。
去年我們嘉義中會策劃了宣教十年宣教異象與行動,我也曾在中會各不同層面,提到傳福音要積極,未來的十年是一個時間點,卻也可能只有五年機會;沒人可以猜想未來;如同今年的疫情,升到全國第三級警戒管制,讓實體聚會全部暫停;過去常聽聞某些牧長說,我們3C都不會,長者也都不會,但至今也只能在線上或電視聚會,但如果不是像原本教會的組織型態,許多會友因此流失,或有許多弟兄姐妹會關心,教會的奉獻是否會減少;沒錯!這期間,我們可以向弟兄姐妹們,甚至是牧長們宣告,如果基督門徒的生命,只有在上禮拜堂時,才是教會生活,只有團契時才是教會生活,那我們必須求聖靈更新自己,如現在疫情或可能處於戰爭時,基督門徒的教會生活,才更需要重新調整的時候,如果聚會可以小組化,如果奉獻是基督門徒與上帝的關係,那就沒有一項事物,可以阻擋我們去做;如保羅所說:「因為我深信,無論是死、是生,是天使、是掌權的,是有能的,是現在的事,是將來的事,是高處的,是低處的,是別的受造之物,都不能叫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羅八:38~39a),可見我們過去的教會生活方式或文化,應該有更新的空間即更多元的發展,疫情使台灣傳福音的環境瞬間起了變化,但至少我們還可以自由的傳啊!如果因疫情使得實體聚會停了,傳福音就停嗎?絕對不是,傳福音不能停。

傳福音不斷
如果論傳福音的環境,就是再怎麼艱難,都不會比新約時代初代教會的情境,那時代還有耶穌是否彌賽亞?救主?的爭論,加上還有當時羅馬帝國的政治上的逼迫,連基督徒的存在都是一種挑戰,那時要將受逼迫的基督信仰傳開,絕對是挑戰,因此保羅才會宣告:「我不以福音為恥,這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臘人(非猶太人)。」(羅一:16),所以保羅在初代教會,出於不能自由的傳福音,基督福音又是讓人不容易接受時,他就宣告說:「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我若甘心作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心,責任卻已經託付我了。」(林前九:16~17)。
傳福音除了是主耶穌的命令外,也是基督教會的存在目的,也是基督教會唯一的使命,也是保羅深刻的使命;面對疫情的限制,今日台灣教會傳福音的使命,是不能斷的,因疫情或環境如何變化,傳福音是不能斷的;台灣人民只斷電50分鐘,已經有許多人抓狂且快失控,而台灣因疫情而改變生活時,也是許多人無法接受的,這困難的環境,也再次提醒傳福音仍要前進,只是我們必須轉型成為更小或線上的方式,只有如此,我們傳福音才不會斷。我們如果確定傳福音是不能斷時,我們面對目前的情境,我們是否如保羅的吶喊?「……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林前九:16b)。

結語:
疫情讓許多事物都停了下來,影響許多人的生活,許多生活中的事物確實必須停下來,就如教會實體聚會必須暫停,但傳福音卻不能停,也不能斷,就是環境再艱困,也都不能阻擋;如果傳福音是使命,那「缺你不可」,如果環境是多麼艱難,我們就「高壓練功」再出征,如果我們已習慣實體的聚會傳福音方式,那我們必須改變,只為達到拯救人們的靈魂,「變則通」,讓更多台灣人民在注重身心時,因傳福音也讓靈魂得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