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回應

經歷神的改變

一、摩西生命的改變
摩西,在聖經裡是個重要的人物之一。摩西出生的年代,是以色列民寄居在埃及的期間。可是在他出生前,以色列人的處境轉換了,一個新法老王,不認識以前約瑟的時代,只看見以色列人成為埃及的威脅,所以發布了一連串的命令,要讓以色列人衰敗,可是神在其中掌權,摩西竟然被公主收養,成了埃及的王子。在王宮過了四十年優渥的生活。但是摩西因為想幫一個希白來奴隸的忙,反而惹上一身的麻煩及殺身之禍,最後導致其被驅逐過著流浪的生活,被米甸人葉特羅所收留,並成為他的女婿,當了四十年平凡的牧羊人,直到他接受神的呼召,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

  摩西給他的兒子取名叫革舜,意思說,因我在外邦作了寄居的,這是摩西生命的轉變,也打醒了摩西自私的心態,因為他從前是以自己為出發點看世界。
在王宮生活時,應該是他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且大家的反應是會討好他,認為他所做的都是對的,好的,可是當他幫助希伯來人時,希伯來人卻說他「誰立你作我們的首領和審判官呢?」他第一次想到自己所做的,也許是出於好意,但結果可能不是人人都會接受。到他在曠野放牧時,他從高貴的王子,變成了甚麼都要自己來的平凡人,到有了第一個孩子,摩西就突然間想到,他是不過是一個寄人籬下的流浪者。
  可是,當摩西他們有第二個孩子以後,他對自己生命的態度與對神的信仰有了不同的看法。當他們生下第二個孩子時,摩西就給他取名叫--以利以謝。意思是神幫助了我。我們將摩西的兩個孩子的名字串連起來,就可以看到摩西他的想法與信仰的態度;他給第一個孩子取名革舜;第二個孩子給他取名為以利以謝,因此,我們看到,摩西從他的生命的歷程當中,真實體驗到神的同在與帶領。他告白說:「我雖然是一個流浪者,但,神依然與我同在。也因此,生命有了重大的改變。從摩西的經驗,宗教信仰對於我們有什麼的啟示與提醒!
  一個人的生命要改變是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有一句話說【六歲定終生】當人還小的時候,他的個性、習慣就已經定型了,所以隨著人的年齡增長,改變生命也越困難,因為改變生命會令我們不舒服,甚至很痛苦,所以我們心裡會有一種自我防衛,想要保護自己,不想經歷改變生命所承受的痛苦代價,就是這種心態,讓我們落入到罪惡裡。所以自我防衛最根本的問題,在於人的驕傲與罪性,所以想要徹底的改變,除非人經歷到一種無法承受的打擊、促使我們轉變,所以才會有句話說【人的盡頭是神作為的起頭】,因為我們無路可走,沒有辦法可想,才會尋求神的幫助,放手讓神來做。
但是感謝神,神始終會成為我們的幫助,耶穌說:「人子來,為要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9-10)耶穌來到世上,是為了要拯救我們,換句話說,一個人的自我防衛要垮下來,需要一個東西就是恩典,雖然罪和自我防衛的力量很大,但恩典的力量更大。自我防衛是人心一種害怕被改變的機制,可是恩典會幫助我們拆毀自己的自我防衛機制,因為我們領受了神的愛。人是有罪的,需要神的恩典來拯救才有希望。

二、擁有信仰的特質
從摩西的生命改變,我們知道在信仰上,我們要成為擁有以下特質的人:
1.成為順服的人
以神為中心,將生命中所有的患難視為神的訓練。人生有苦難,任何人都無法避免,被神和撒旦都是為完全人的約伯,曾在自己、家庭和產業都失去時,對神呼喊道:「神啊,不要判定我有罪;請指示我,我犯了甚麼過失? 你輕看親手所創造的人,卻向邪惡人的計謀微笑。你這樣殘酷,合理嗎?」(伯10:2-3)約伯的友人和妻子都說:「你棄掉神,死了吧」﹝伯2:9﹞,他的信心 反而被挑起,他知道一切答案在神那裡,他要向神陳明他的苦情,他要向神詢問苦難的原因。神不回應約伯的問題,卻在風雨中以一連串大自然的現象,反問約伯:【如果身為造物主的我能創造出如此奇妙的世界,難道你無法在你不能理解的地方信任我嗎?】所以約伯醒悟,全然的順服神。神讓他看到在苦難之上有更高的層次,有一個比苦難更重要、更大的創造者、救贖者,祂幫助約伯不再定睛於自己的苦難,而學習全心倚靠祂。
因此苦難也是一種操練,讓我們學習順服神,當我們遭遇苦難時,第一個反應往往是問:「為甚麼是我?」約伯告訴我們可以向神追問「為甚麼?」,甚至把你的憂傷、憤怒、疑惑、失望通通丟給神。但千萬別忘記把自己交付在神的手中,像耶穌那樣,當祂在十字架上絕望地呼喊:「我的神,我的神,為甚麼離棄我?」(太27:46)不過之後,祂卻大聲喊說:「父親哪,我把自己的靈魂交在你手裏!」(路23:46)。當我們還不知道答案時,不要只顧哀痛,要學習安歇在祂愛的懷抱中,直等到看見神為我們預備的一條出路。

2.成為願意受操練的人
一般人在面對患難,是努力和患難奮鬥期待能勝過,但是我們在苦難中學習順服神的帶領,在患難中操練自己,使我們更老練、更忍耐、更愛主、更輕看世界,使我們能應付更大的患難,可以成就更大的事。這樣苦難不但不能害我們,反而成了我們的益處。
不信神的人面對困難還能有平安的靈,是很困難的,但我們信靠神,有神掌權的人,因為我們知道我們還有神,我們能學習接受。況且有聖靈成為我們的力量,所以約伯在最大的苦難中,說出這樣的話語:「惟願我的言語,現在寫上,都記錄在書上;用鐵筆鐫刻,用鉛灌在磐石上,直存到永遠。我知道我的救贖主活著,末了必站立在地上;我這皮肉滅絕之後,我必在肉體之外得見神。我自己要見祂,親眼要看祂,並不像外人。」(伯十九23至27)
神並不是刻意要折磨你,只是透過一些難處,能讓你更像耶穌。摩西的生命階段分為3個四十年,第一個40年,他接受最好的裝備,但神沒有讓他處在世人看來最好的位置,反而用第2個40年,讓他學習順服,改變他的生命,從在世上寄居的人,成為領受神幫助的人,轉向神國度的人,第3個40年,他回應神的呼召,他成為領袖,為著以色列人能進入到神應許的土地,經歷許多挑戰與責難,在他死前也重申神的誡命,讓以色列世世代代都要遵守神的話語,順服神的帶領,要靠神勝過患難。最後他沒有進入應許的迦南地,但神使他在摩押地眺望迦南全地,摩西早就知道他不能進入迦南地,但他仍完成神交付的使命,為著神國度付上自己的生命,盡忠職守,神祝福他的後代子孫。在申命記最後的記載寫著:【以色列中從沒有像摩西那樣的先知;上主曾經面對面和他說話。從沒有先知能夠行上主差派摩西對付埃及王、他的臣僕,和埃及全國時所行的神蹟奇事;也從沒有先知能夠行摩西在全以色列人民面前所行偉大驚人的事。】
神憐憫並紀念按照他話語行事的人,願我們都能經歷有神同在的生命改變。並記得,在屬靈道路上,會遭遇許多的難處和痛苦,但神要以此裝備你,使你能進入天國。

相關經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