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04| 台語講道 | 祂真正復活了! | 潘慶彰牧師
講題:祂真正復活了!(路加福音廿四:1~12)
祂復活了!
從福音書以及使徒行傳的門徒信息中,甚至延伸到保羅的書信,新約各個書卷中,「復活的信息」是基督福音的中心,保羅在哥林多的書信中,提示又提醒:「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所傳的便是枉然,你們所信的也是枉然。」(林前十五:14),再說:「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林前十五:17)。天使對著清晨就前來耶穌墓前那些婦女說:「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當記念祂還在加利利的時候,怎樣告訴你們說:『人子必須被交在罪人手裡,釘在十字架上,第三日復活。』」(路廿四:6~7);當那些婦女將主復活的事告訴使徒們的時候;「她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路廿四:11)。
這個世代,仍有許多人不信耶穌,也不相信祂已復活,但祂確實已完成救贖的工作:「受苦、受死、復活,現坐在寶座上﹗」。你信嗎?你相信嗎?是的,我們大多的人都信,都相信!但真的嗎?
不信耶穌復活的人
許多人都有一種經驗,當有人分享許多美食,會提到所屬地區或是美食本身,但別人所說的好吃,不一定人人都可以和他們一樣的感受。例如許多外縣市,來嘉義的人們,時常會向嘉義是本地人提問:「嘉義市那一家雞肉飯,最好吃?」;嘉義人總是會想一下,然後告訴他們那一家,或有那幾家,但確實有一個事實,就是每個不同特色的雞肉飯,當分別由不同的人講出不同店名時,確實各有千秋,但至今我仍很納悶,到底那一家是最好吃?然而外出的嘉義人,回鄉時總是會分享,不管嘉義市的那一間雞肉飯,吃起來,都會比他們在外縣市吃的「嘉義雞肉飯」更好吃。
如果我們對耶穌基督的死,第三天復活,我們都沒任何質疑,祂就是復活了;綜觀來看,無論人們如何經歷這位復活的耶穌基督,就是信或不信?或者曾經質疑祂的復活現在卻已經相信,而且深信祂是活活的救主;復活得主在祂的寶座上,祂曾差派的聖靈保惠師,將與信祂的人永遠同在:耶穌說:「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祂,也不認識祂,你們卻認識祂,因祂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裡面。」(約十四:16~17)。
從耶穌復活的現場所看見的,也就是曾在耶穌身邊的使徒、耶穌的門徒,仍存有不信的心,不信加添了,他們生命中的懼怕與憂愁,看來他們好像仍不確定這位已死亡的救主,是否已真正的復活。就好似今日許多基督徒,信耶穌許久了,或是接續家族好幾代來的基督信仰,卻在人生遭遇疾病、劇變,甚至是死亡時,從人們的態度、情境、思想立刻可以看出,他們是否相信「祂已復活」,祂是復活的主耶穌基督嗎?
19世紀末的德國哲學家尼采(F.W.Nietzsche 1844-1900)
,在當代的哲學界,他是一名屬於極批判型的存在主義學者,他本是一位優秀的文學家,也是一位語文教授,也因此雖身為牧師之子的尼采,也出版「反基督」一書,書中還寫說:「上帝死了」,並不是他不明白獨一真神是「昔在、今在、永在」的宇宙主宰,而是他望見許多稱為基督徒的當代人們,活出來的命樣式,卻如同所信靠的上帝不存在,也就是祂所說:「上帝是死的」。
然而耶穌基督卻是死而復活;為何許多基督徒的表現,總是讓人感受上帝的存在讓人質疑?原來人們的生活中,並未確信所信的是復活的基督救主,因此悲慘的世界中,人們過的是絕望又沒有見證的生活;當他65歲時,卻因精神疾病而過世,生命的終了,確實證實他並未從信心跨越屬肉體的有限,且會敗壞的暫時生命,與他同時期的丹麥哲學家齊克果(S.A.Kierkegaard 1813-1855),也是位存在主義的學者,同樣在他人生中,經歷的世代,仍有許多的劇變、艱難、死亡的威脅,他雖然是一個現實存在主義者,他卻明白,人如果不以「信心」超越有限的人生,人是無法脫離絕望的實境,但齊克果在活了42歲的人生中,卻有上帝賜予豐盛的生命,至今仍說話:如同聖經說:「……他雖然死了,卻因這信仍舊說話。」(來十一:4),因著信,齊克果至今對後代人們正面的影響,至今仍然又深又廣,「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林後四:18),「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四:17)
以馬忤斯路上的門徒
好幾次,穿著便服出門的我,有弟兄姐妹站在身邊,也不認得我,因為許多人看見的我,是正裝穿著牧師服在台上的我,我很清楚,在人多又人來人往的週遭中,特別像是戴著口罩,就更難認出你是誰?
耶穌死、埋葬、復活後,過去曾跟隨耶穌的二位門徒(不是12位使徒中的人),他們確實也曾跟隨耶穌,當遭遇耶穌的受難、死、埋葬,或許也有風聞到祂復活的事實,祂們的心情,仍害怕憂愁迷惘無奈,按照聖經所提到,二人面對眼前的困境:「他們的眼睛迷糊了,不認識祂!」(路廿四:16),門徒早已忘卻耶穌所提,埋葬後,第三天復活的應許與宣告;就好像許多基督徒面對哀傷、悲慘、失望、甚至死亡時,表現得好像上帝拋棄他,或上帝不存在一般;人在情感上確實有人的軟弱,保羅在聖經中也一再提醒:「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廿六:41),血氣、肉體這些外體是會毀壞、老化、消失、結束的,但我們更要活在屬靈即聖靈的「信心」之中,只有如此,才不會如同活在血氣、肉體的門徒,因生命劇變而眼睛迷糊了,我們所信的確實是已復活的基督救主;聖經說:「耶穌對他們說,無知的人哪!先知所說的一切話,你們的心,信的太遲鈍了。」(路廿四:25)。
只有在屬靈裡也就是聖靈裡,人們才能經歷:「他們的眼睛明亮了,這才認出祂來……」(路廿四:31),屬肉體、血氣的我們,我們的眼常被矇閉,甚至也矇閉了我們的心,只有當我們在聖靈裡時,我們才能看見復活的主,復活的主挑起且點燃我們火熱的心,也去除驚慌害怕,重回傳福音的使命之路,聖經說:「他們就立時起身回耶路撒冷去……。」(路廿四:33)。
多馬曾不信祂的復活
多馬聽聞門徒們談論耶穌復活的是時,他卻說:「……我非看見祂手上的釘痕,用指頭探入那釘痕,又用手探入祂的肋旁,我總不信。」(約廿:25),這是一個典型不信主復活的實例;我常聽見許多沒任何宗教信仰的人,常說:「他什麼教都不信,只信睡覺。」,我們對無神論者或無神論主義者,深感大大的遺憾,假如人類無法認知創造我們的上帝,祂是人類生命的源頭,而且祂是「昔在、今在、永在的獨一真神」,但就是有許多人不信,而且有人還高調說:「人是猴子進化而來的。」進化論主義。
有一對夫妻與幼兒彼此互動,爸爸告訴兒子:「人是由猴子慢慢進化演變而來的。」;媽媽卻告訴兒子:「我們是上帝所創造的。」,兒子非常迷惘無所適從,不知是要聽爸爸的,還是要聽媽媽的,一時顯得很無助。媽媽看見兒子滿臉迷惘懊腦,就對兒子說:「爸爸說他們的家族是猴子進化來的。」「媽媽這邊的家族,是上帝所創造出來的。」。
多馬曾不信復活的耶穌,他在親眼看見復活的耶穌時,耶穌對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廿:28)。依據耶穌的門徒約翰談到「信」復活的救主耶穌,是要叫「……信耶穌是(救主)基督是上帝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祂,就可以因祂的名得生命。」(約廿:31)。
多馬因看見才信,當然他失去許多的福份,但多馬卻這次的信心,而改變了他的生命,他是第一個,踏上印度這個國家的耶穌使徒,一個遍滿印度教、佛教的區域,他奉獻生命,且極力傳復活的耶穌;至今,印度基督教會的信徒,對多馬宣教的擔當,有滿滿的感念與激勵,多馬也因信,一生宣傳講復活的主,要拯救人的靈魂,特別是有很嚴重階級制度的印度社會,復活主―耶穌基督的福音,改變了許多印度人的生命,基督福音至今,仍根深締固,持續在印度傳揚下去,後來多馬也在主後72年時,為復活的主而殉道,於印度被人用矛刺殺死亡,「因信」復活的主,就是面對死亡,多馬也不再受威脅,至死仍為傳福音,而願意付任何代價。
結語:
祂―耶穌基督已復活,祂不是受死、埋葬後就結束一切的救主;基督徒、基督門徒今日活在這個世代中,我們確實有責任要活出「祂是復活的主」,但我們也常因懼怕、無奈、失望、絕望甚至死亡,這些矇閉了我們屬靈的心,願常與我們同在的聖靈,開啟我們的心眼,並宣告說:「我信,我信已復活的耶穌,是我的救主,祂是活活的基督救主﹗」。
講員 :
潘慶彰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