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神與愛人的關係
在教會中,我們常常說到要敬拜與合一,但什麼是敬拜?其實敬拜的重心就是我們跟神的關係,而合一就是我們和別人的關係,例如家庭、教會或職場。這兩個關係,是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非常重要的。
追求合一需要敬拜,因為我們跟神的關係會幫助我們跟人的關係。我們親近神的時候,神會幫助我們和別人的關係。我們和人的關係也會影響我們跟神的關係。這點我們或許會有疑問,為什麼會這樣呢?信仰不是我跟神的關係而已嗎?為什麼我和別人的關係會影響我跟神的關係呢?
我們來看今天的經文,就會比較了解。今天的經文是出自耶穌的登山寶訓,登山寶訓的教導非常困難,有時甚至讓我們覺得不可能做到,但也非常寶貴。
「你們聽過,古人曾被禁戒:『不可殺人;殺人的應受裁判。』(太5:21)
這大家都很清楚,就是舊約十誡裡面的第六誡。但耶穌繼續說:【但是我告訴你們:但是我告訴你們,向弟兄動怒的,也應受裁判;罵弟兄為『廢物』的,得上法庭;罵弟兄為『蠢東西』的,逃不了地獄的火刑。】
從別人家的事到我們的日常生活
為什麼耶穌要這樣講呢? 其實我覺得耶穌就是故意要這樣。原來是說「不可殺人」,但耶穌說連亂發脾氣、亂罵人都不可以。殺人是社會事件,會出現在新聞,跟我們有點距離,我們會覺得是別人的事情;但亂發脾氣亂罵人是我們的日常生活。
因此耶穌的講道就是把我們從不相干的事拉到日常生活:不可殺人跟我們很遙遠,我們也很少會去殺人,所以我們會覺得跟我們沒關係,或者覺得我們已經做得很好了。但或許我們常常在亂發脾氣、亂罵人。但耶穌提醒我們,神的誡命不是別人的事,而是我們日常生活要努力去達成的。
從外表到實際生活
耶穌也提醒我們,神不只是看外表,更是看實際生活。當時有很多虔誠的信徒,例如法利賽人,可能表面上都有完全遵守神的律法,自己也覺得自己做得不錯,因為自己沒有殺人,可是回家就是發脾氣打老婆打小孩,或者是罵先生罵小孩,罵得很難聽。也可能是針對鄰居或工作的同事或下屬。
這其實是很不好的,四周圍的人會覺得:一個虔誠相信神的人怎麼會這樣?所以常會有人說最難傳福音的對象就是家人,就是因為我們沒有把神的誡命真正落實在生活。
耶穌提醒我們神不看表面,而是看實際生活。敬拜神並不是我很虔誠,有聚會有奉獻有事奉就好了。如果我們實際生活中沒有去愛四周圍的人,沒有去追求饒恕與合一,反而不斷去傷害別人,這不是神喜歡的敬拜。
從別人到自己
我們再繼續來看聖經:【因此,你在祭壇前要獻供物給神的時候,要是想起有弟兄對你不滿,你就該把供物留在祭壇前,立刻去跟他和解,然後再回來把供物獻給神。】 (太5:23-24)
這邊講的是別人對我們不滿,不是我們對別人不滿。就是別人被我們傷害的時候,我們要去道歉和好,這甚至比奉獻更重要。其實兩個人衝突,常常是兩個人互相傷害,我們常常會很注重我們自己的受傷,覺得很生氣、很痛苦、很難過,有時候我們會忽略我們其實也有傷害到別人。
但耶穌提醒我們,會不會別人其實也很受傷?我們是不是也在有意無意之間傷害了別人?耶穌提醒我們神的誡命不是去看別人,而是來看自己。
其實看別人真的比較容易,神的誡命都很有道理,我們常常可以發現我們身周圍的某人沒有遵守神的誡命,看到別人眼中的刺,但忽略了自己眼中的樑木。
登山寶訓就是這樣,把神的誡命從新聞轉到我們的日常,從外表轉到我們實際的生活,把我們的眼光從別人轉到我們自己身上。非常困難,讓我們覺得做不到,卻也非常寶貴。
我們與人的關係影響我們與神的關係
剛剛說到我們跟人的關係會影響我們跟神的關係,其實這邊講得很清楚。當我們來到神面前敬拜,我們以為神重視的是我們有沒有奉獻,我們甚至都已經把奉獻拿到神面前了,結果神說先不用奉獻,你先想想看,你有沒有虧欠別人?你有沒有欺負別人?有沒有把別人的愛和服務當成理所當然?其實神更加看重的是我們有沒有聽祂的話,有沒有照祂的話去愛鄰舍如同自己,愛我們四周圍的人。
也是因為這樣,我們基督徒的生活沒辦法只有我們跟神的關係,然後跟其他基督徒都沒關係。一個脫離教會的基督徒,可能覺得很輕鬆,我不用去教會被人傷害,我還是可以很虔誠跟耶穌關係很好,但耶穌會問我們,你有去愛你的弟兄姊妹嗎?
登山寶訓的教導非常寶貴,但其實非常困難,耶穌把神的誡命帶到我們的生活,帶到我們的內心,帶到我們自己面前。有時候我們會跟神說:神啊!真的好困難,我真的沒辦法遵守你的誡命。
當我們覺得這些事情很困難的時候,我們可以來想一想,其實神愛我們也是一樣困難。當我們一再忽視神、一再背叛神,對神答應的事都一再反悔,神一定很難過,祂要饒恕我們、再次相信我們也是非常非常困難的。但即使這麼困難,神還是做到了。
因此當我們在和人的關係中學習愛的時候,我們會更深的經歷神的愛,然後當我們從神的愛得到力量的時候,我們就能得到愛和勇氣去恢復和人的關係。也許我們會遇到某些事件,讓我們跟別人的關係破裂,但在神手中,神的愛能勝過一切,神的帶領不會錯誤。讓我們繼續跟隨耶穌,耶穌會帶領幫助我們,使我們經歷新的恩典和希望。
講員 :
包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