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更大的事
弟兄姊妹平安!一般人都喜歡聽到讚美、肯定的話。如果是事實,那對別人會產生很大的鼓勵,幫助人發揮更大的潛能。若是說話有帶刺或是反諷的話,就難免會傷到人。
聖經說耶穌是拿撒勒人,拿撒勒這個詞是分枝的意思,為加利利省南邊的一座城,是約瑟與馬利亞的住處。耶穌在此長大成人,因此祂也常被人稱作拿撒勒人耶穌,馬太福音第二章說:「這是要應驗先知所說,祂將稱為拿撒勒人的話了。」但是我們翻遍聖經,並沒有什麼先知這樣預言。
不過如果從多處經文推敲下來,我們可以認為「拿撒勒人」其實是代表「被藐視的人」,因為拿撒勒城本是羅馬士兵駐防的地方,這裡有著名的「紅燈區」,市民也因此遭受外人的輕視。當時盛傳一句俚語:「耶路撒冷城多是學究,拿撒勒則多是白癡」。另外在舊約聖經中,從來就沒有提到過,有先知會從拿撒勒出來。最後拿撒勒是一個小鎮,而拿但業是加利利的迦拿人,迦拿是比較繁榮的城市,有些驕傲的心態,所以拿但業根據以上的原因,說出【拿撒勒會出甚麼好的嗎?】是帶有刻板印象、先入為主的觀念講出這樣的話。
一、 神對萬物肯定看為美好
可是,我們看聖經中,神不輕看世人,在創世記六天的創造記載中,我們發現神創造之後,聖經都記載說:「神看著是好的」共記載了五次。天地都創造好了,聖經又記載「神看著一切所造的都甚好」,神自己讚賞祂所做的,祂喜歡自己創造的一切,肯定和讚美他所創造的;可是自從人類犯罪之後,人就不完全了,但在聖經裡,我們仍可以看見神的作為鼓勵了許多人,即使我們軟弱、失敗、背離神,神仍然看我們為寶貴。
耶穌面對拿但業的回答,並沒有生氣反而對拿但業表現出肯定與稱讚。剛剛我們讀過的經文記載的是耶穌呼召腓力來跟隨祂。然後腓力就去找拿但業,對他說:「摩西在律法上所寫的和眾先知所記的那一位彌賽亞,我們遇見了,就是約瑟的兒子拿撒勒人耶穌。」腓力與拿但業是好朋友,他知道跟拿但業辯論是沒有用的,只跟他講:「你來看」,他就帶領拿但業來見耶穌。因為你跟一個有成見的人,辯論是沒有用的,要讓人看見耶穌基督,那就是要有基督徒或教會的見證。
而耶穌看見拿但業說:「他是個地道的以色列人;他心裏毫無詭詐!」」這句話對以色列人來講是很大的肯定與稱讚。在詩篇32:2說「凡心裡沒有詭詐、耶和華不算為有罪的,這人是有福的!」拿但業聽到這句話一定嚇了一跳,眼前這個耶穌與他素昧平生,怎麼會這樣說呢?從後來的經文可以發現,這的確是拿但業心裡所渴望的,他深深渴慕神,期待自己的心裡沒有詭詐,也全心全意這樣努力。他驚訝耶穌的回答,可是接下來還有更令他震撼的事要發生。
二、耶穌是鑒察人心的主
接著,拿但業就對耶穌說:「你怎麼認識我呢?」耶穌回答:「當你在無花果樹下,腓力還沒有招呼你,我已經看見你了。」拿但業就向主說:「老師,你是上帝的兒子;你是以色列的君王!」,我們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怎麼耶穌回答在無花果下就看見拿但業後,他馬上承認耶穌是彌賽亞。
因為對以色列人來說,無花果樹象徵平安;人們常在無花果樹下乘涼或分享。而且,無花果樹的葉子非常濃密,也是以色列人休息、默想、禱告的好地方。所以拿但業其實常常在無花果樹下祈禱國家和平,或是思想神所應許的那位彌賽亞什麼時候會來到呢?能夠使猶太人重新建立國度,帶來平安。
所以,當耶穌說他在無花果樹下的時候,耶穌就看見他了;這話使他發現,耶穌竟然看透他內心的思想,這個人了解他心中的渴望,他甚至無法清楚的說出自己的渴望,無法表達出來的嘆息。可是,眼前的這個耶穌能夠說得出來,祂已經看透,這一定不是別人,一定是神所應許的受膏者~彌賽亞。
耶穌對人的觀察非常細微的,能夠看透人心,他的話語處處充滿真誠與肯定。約翰福音4章的記載,有位撒馬利亞的婦人,雖然她根本不相識耶穌,也未曾和耶穌見面;但是當耶穌第一次和她見面時,就已經清楚知道她的過去和複雜的婚姻情況。所以拿但業初次與神相遇,就降服在耶穌的作為裡。
三、耶穌要我們看見他的救贖計畫
之前的拿但業並不相信主耶穌的身分。但是此時,他不僅承認主耶穌是上帝兒子的身分,而且他對耶穌的稱呼,比原本腓力所講的更加偉大。拿但業從原本多疑、拒絕的態度,最後變成對信仰的堅定態度。
我們基督徒的聖禮典不像天主教有七種,我們只有聖餐和洗禮。聖餐代表我們連結在主裏,透過耶穌基督的寶血、身體,讓我們成為屬於主的人。而我們能領受聖餐,首先是要領受聖靈的洗,你要在眾人面前接納、承認主耶穌是你生命的救主,成為神的百姓、神的兒女。
所以主耶穌希望每一個人,必須以慎重的態度,來決定他們接納或拒絕耶穌的立場,因為祂不允許有所謂的「中間立場」,希望你信就信到底。譬如約翰福音第3章,記載猶太人的領袖尼哥德慕,特別選在「黑夜」的時候來見耶穌,因為他不想要讓他的同伴或好友,知道他曾經來找過耶穌。主耶穌跟他說【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就是告訴尼哥德慕要領受聖靈的洗,連結與主。
耶穌聽見拿但業的告白之後說「你要看見比這更大的事呢!」就是【看見天敞開,上帝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下往來。」「天敞開」是說上帝的啟示顯明。而「上帝的天使在人子身上,上下往來」,因為主耶穌是從天上的父親那裡來到世上,最後也會從世上,回到天上的父親那裡。耶穌告訴眾人,祂要成為神與人之間的橋樑,要彌補人與神之間的關係,祂要成為所有人類的拯救。
今日這段經文,我們看見拿但業的轉變,以及主對他的應許。這段經文挑戰我們:我們會如何來看待耶穌?我是會像還沒遇到耶穌以前的拿但業,以多疑、拒絕的眼光,在看這位主耶穌?還是會用後來拿但業那種充滿信仰的眼光,在看這位耶穌?因為我們知道,每一個遇見主耶穌的人,都要採取堅定的立場。成為跟隨祂的人,要參與這一個偉大的救贖,所以拿但業跟隨了耶穌,也活出完全嶄新的人生。
願我們都能像腓力認識耶穌,跟從耶穌,並且領人一起來到耶穌的面前,也要向拿但業,是個真誠的人,對主完全接納、全然跟隨,才能看見神更大的作為,是他親自道成肉身,充充滿滿在我們當中。
講員 :
包康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