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607 | 台語講道 | 信!就看得見! | 潘慶彰牧師
「信!就看得見!」(希伯來書十一:1~12)
「信」?那是什麼?
在基督信仰裡,「信」(Faith)是非常重要的,它的動詞就是「相信」,我們從聖經中,有許多對「信」的宣示與教導,因在信仰生活中,這是極重的要素,保羅曾說:「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愛……。」(林前十三:13),施洗約翰也明確的說:「日期滿了,上帝的國近了,你們當悔改,信福音。」(可一:15)。
耶穌對世人說:「上帝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祂又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約六:47);復活的主耶穌對原不信祂復活的門徒多馬說:「你因看見了我才信,那沒有看見就信的有福了。」(約廿:29),「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來十一:1),聖經現代台語譯本翻的更清楚:「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無看見的事會當肯定。」(來十一:1)。
因著「信」
今天的聖經中,舉出許多舊約中人物的信心而形成的見證。人類的先祖–亞伯,因著如此的信,也就是與上帝聯結的生命,他的獻祭比自己的兄長該隱,在上帝面前得蒙悅納,也被祝福稱義,雖然遭他兄長殺害。但因「信」仍舊「說話」(來十一:4);以諾因著信,得著上帝喜悅他;挪亞因著信,全家得救;亞伯拉罕因著信,順服且蒙上帝滿滿的賜福;亞伯拉罕的太太撒拉因著信,過了生育的年齡,仍然懷孕生子,他們的子孫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那樣無數(來十一:11~12);摩西因著信,長大且成為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的領袖;以色列人也因著信過紅海。
希伯來書細數士師基甸、參孫,大衛王,是士師也是先知的撒母耳,因著信得著上帝的應許,軟弱變剛強,爭戰中得勝;雖然仍有人因著信未得著應許,但上帝卻因著他們的信,為他們預備更美好的事,只有在「信」的人身上,才能真正的經歷體驗上帝給予最美好的事。不信的耶穌門徒多馬,從不信、懷疑到真正的相信,他不但從軟弱變為剛強,成為第一個到印度傳福音,且勇敢的為福音殉道,死時沒有遺憾,就是因著信。
所謂「信」、「相信」是指堅定與可靠的信心,能與宇宙萬物的主宰,對人類永恆拯救計劃緊緊把握的人,也就是「信」是在「基督裡」,一個信上帝的人,不但有「信心」,而且是信靠依賴上帝的,因著「信」:「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三:5~6)。今日我們所傳的福音、好的消息,就是要人真正「信」耶穌基督是我的救主,因著這信,我們不再屬於肉體,而是屬靈的人;教會界中,有時我們會將基督教會或基督徒一分為二:「這是屬靈的教會,這是屬靈的基督徒。」或「這是正統的教會,這是理性的基督徒。」,如果我們明白我們都是因著信,成為上帝國家裡的人,與聖徒同國,聖靈的居所時(弗二:19~22),我們就不會再如此分別,對保羅許多的信息來看,就只有「屬肉體的、屬靈的」二類,且保羅一再提醒我們要成為屬靈的人,我們是屬聖父、聖子、聖靈三位一體的基督門徒;真正要分的話,只有屬肉體與屬靈的。聖經說:「然而,屬血氣的人不領會上帝聖靈的事,反倒以為愚拙,並且不能知道,因為這些事,惟有屬靈的人才能看透。」(林前二:14),因此因著信,我們不但應成長成熟,不再屬肉體,而應成長成為屬靈的人。保羅曾對哥林多的教會信徒說:「弟兄姐妹們,我從前對你們說話,不能把你們當作屬靈的,只得把你們當作屬肉體,在基督裡為嬰孩的。」(林前三:1)。
看見天堂
2014年美國的好萊坞,可說是聖經電影年,當年有挪亞方舟、上帝之子、上帝未死,另有一部「真的有天堂」(Heaven is for Real),台灣當年譯為「看見天堂」;這齣戲的故事,對當年的美國社會,有很大的激勵作用,況且也是非常賣座的一部電影,也是非常感人真實故事改編的電影。故事的原著作者是一位小型教會的牧師,陶德(Todd Burpo)、製片是一位三萬人教會的牧師傑克(T.D.Jakes)。
故事中的爸爸就是陶德牧師,平常他擔任小鎮教會的牧師,但週間他也是車庫鐵門的工匠,做零工貼補家用,同時他是鎮裡的義消;不久前他才失去還沒出生的孩子,教會的謝禮只是收入的一部份。陶德牧師曾因工作斷了腿、腎結石、也經歷差點被診斷為癌症。在經濟壓力下,師母常向他抱怨提醒家裡有好多帳單要付。因忙碌,家人很少相聚,那次有機會,他們一家四口,使用優惠卷,全員到一個自然園區旅遊,沒想到四歲的兒子得了急性盲腸炎,進到醫院時,已嚴重到形成化膿的腹膜炎,進手術室時,醫生還告知孩子的存活率不高,雖身為牧師,然而一連串下來的苦難,加上「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明天是否能活下來,這讓人無法承受的苦。」,他也大聲的向上帝喊叫說:「上帝啊!你的旨意是什麼?你的安排對我太沉重啦!」雖然事後,他更能明白:「苦難的經歷,往往讓依靠上帝的人更成長、更堅信。」,過程中卻痛苦難當。
故事的重點在於四歲的兒子寇頓,手術後恢復健康時,時常無意有意的向爸爸陶德牧師、媽媽、姐姐提到在病床瀕臨死亡時,靈魂飄浮在空中,看見病床上,醫護團隊正在急救的自己,他看見因苦難苦悶而大叫的父親牧師,也看見媽媽無助的打電話給親友、教會弟兄姐妹們,請他們為這家快要死亡的孩子禱告;更奇妙的是,四歲的寇頓看見明亮榮耀的天堂,他看見爸爸的祖父、看見未出生就夭折的姐姐,看見穿白袍的天使,看見被釘十字架、死、復活、升天的耶穌,那位親切、牽著他手的耶穌,也看見啟示錄中,描述騎白馬的耶穌,四歲的他,仍未閱讀聖經啟示錄的他,卻如同在宣讀啟示錄的信息與景況。
身為牧師的爸爸,聽完孩子看見天堂的描述,曾擔心懷疑這是手術後遺症,慢慢的,他確定自己的孩子是確實看見天堂。起初媽媽也不相信,媽媽還責怪爸爸轉述四歲兒子的童言童語、或兒子的幻想、幻看的可能性,但媽媽和家中唯一的姐姐,最後也相信寇頓確實是看見天堂,真的有天堂。
牧師爸爸陶德在媒體採訪傳遞消息後,每個人都從四歲寇頓的見證中,更加體會,一個心靈誠實的人會遇見上帝;一個如詩篇詩人描述景象的人:「誰能登耶和華的山?誰能站在祂的聖所?就是手潔心清,不向虛妄,起誓不懷詭詐的人,他必蒙耶和華賜福,又蒙救他的上帝使他成義。」(詩廿四:3~5),他們會遇見上帝。更讓我們想到,耶穌說:「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人,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可十:15),陶德牧師的教會,忽然湧進大量渴慕天堂榮耀的人們,把原本不大的禮拜堂,聚會人數不多的教會,卻因此擠了滿滿的眾人。陶德牧師勇敢的告訴眾人孩子看見天堂,也告訴眾人「真的有天堂」,「天堂」不是人死後才要去的地方,因為它已存在地面上,如主禱文中的「在地如同在天;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太六:10),因為信,你能看見天堂,因為信,你一定可以確定真的有天堂,在那裏每個人都一樣年青、聖潔、也不斷的頌讚歌唱,而且非常華麗、明亮,如啟示錄所談到的新的天新的地的聖城,榮耀遍佈充滿的地方。
看不見﹖因為不信或信心太少﹖
上面的真實故事中,還有一段在教會裡發生的插曲,因為四歲寇頓的看見天堂,引起許多不同的爭議,有許多不同的看法,甚至評論紛紛,長執會認為牧師的家庭,已經為教會帶來困擾,長執會的同工領袖,告訴牧師,教會不是馬戲團,教會不是描述、講述幻象的地方,甚至明示希望牧師離開,最後因為四歲的寇頓,也在天堂看見那位要求牧師離開的同工領袖,在去年因軍中服役死亡的兒子,寇頓還告訴她,她的兒子在天堂很好,同工領袖才接受「真的有天堂」。
你!看的見嗎?「只要信!只要有信心,你會看的見。」,而且你會在這一刻,你在地上時,你就可以見證「真的有天堂」,而且你會看見天堂。我們擔心,我們雖然是信耶穌的基督徒門徒,我們有時也不信,我們也看不見天堂,我們是否因著信,看見天堂?或是目前雖未看見,但你卻相信有天堂。先知撒迦利亞對心硬的以色列人民說:「他們卻不肯聽從,扭轉肩頭,塞耳不聽,使心硬如金鋼石,不聽律法和萬軍之耶和華用靈藉從前的先知所說的話。」(亞七:11~12)。
我們藉著許多人的見證,如同聖經所說:「我們既有這許多的見證人,如同雲彩圍著我們,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纏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仰望為我們信心創始成終的耶穌」(來十二:1~2),「古人在這信上得了美好的證據。」(來十一:2),而且「因著信,就知道諸世界是藉著上帝話造成的,這樣,所看見的,並不是從顯然之物造出來的。」(來十一:3),因著信,我們更明白為我們道成肉身的上帝,成為聖子基督耶穌,為我們出生、釘十字架、死、復活、升天,都是在永恆拯救的計劃中前進。只有信,你不但看的到天堂,也見證真的有天堂,這讓基督教會、基督門徒清楚存在的目的,也就是為參與每一個世人靈魂都得救的永恆計劃,這也是上帝永不改變的旨意。
結語:
因著信,人們才能真正的看見上帝的應許,才能看見永恆的盼望,才能明確的為此見證「真的有天堂」,那不是虛幻的世界。舊約約伯在一場大苦難後,他大力的見證說:「我從前風聞有你,現在親眼看見你。」(伯四十二:5),因著信,你一定可以看見,你一定可以見證耶穌基督拯救靈魂的福音。
講員 :
潘慶彰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