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711| 台語講道 | 輪到我了嗎? | 潘慶彰牧師
講題:輪到我了嗎?(申命記八:1~3,路加福音十九:1~10) 輪到我了嗎? 將近二個月的三級疫情限制,台灣二千三百多萬的人民心情起起伏伏,天天詢問一個數字,就是「今天確診是多少?」;或是台灣到底有多少疫苗會進來?也是台灣人民注目的另一個數字,因這二個數字是關乎解除三級限制和攸關生命的安全。但更多人詢問的是:「輪到我了嗎?」,每個人都很關心在意「我是屬於第幾類?」,「什麼時候可以輪到我打疫苗?」「輪到我了嗎?」應該是許多人關心在意的事;目前台灣除了疫苗短缺,要給第一線醫護與相關防疫或特殊工作的人員優先以外,就是成人中的長者,依年齡,由上往下年齡層順序施打,但仍有一些灰色地帶身分認定的問題,許多70歲以上的長者仍未施打,更何況是64~50歲的族群,他們都是目前社會就業中的高階上層者,因此「什麼時候輪到我?」就成了社會共同的議題,因特殊工作者必需優先施打,所以輪到順序可施打卻未能施打的人,感覺「一直被插隊!」,因此他們的聲音就更大,擔心打不到疫苗,甚至憤憤不平,這都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心情,「什麼時候輪到我?」;有專家預告說,台灣到第三季時,人人不但有機會施打,且包括年輕人,甚至很可能,台灣可以在國際間疫苗仍供不應求時,會有機會幫助別人。(指高端、聯亞國產疫苗)。 撒該:「輪得到我嗎?」 今天的聖經中,講到稅吏長撒該的故事;撒該稅吏的身分,並不像今天是官方的代表榮耀的角色,他只是在羅馬帝國政權下,收取殖民地猶太人的機會主義者,他的角色,就是想辦法從自己人民的口袋中,索取更多的稅金金錢,只要有辦法,就是昧著良心,他也會用盡心力去向同胞索取,但也形成他在社會中,成為一位孤獨且無朋無友的人;稅吏在猶太人眼中,是帝國惡勢力與壓榨殖民的代表,因此當耶穌說:「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約八:32)這種真正的人生時,對撒該來說,是很遙遠,說不定他會問:「這輪得到我嗎?」,這一刻我們可以從聖經明白上帝的意念是:「……(祂)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後三:9b),但當時的福音剛剛傳開,而且都必須由耶穌的口中得知,撒該內心一定有「這輪得到我嗎?」的疑問,雖然他有想要改變人生。 撒該的故事一開始,提到耶穌進了耶利哥城消息,撒該這位有錢卻孤獨的稅吏長財主,好奇要看看耶穌是怎樣的人?且心存期待,我們相信,他一定聽到許多人們的傳言,就像「貪財的難進天國」(路十八:24~30),或是耶利哥的一個瞎子,耶穌因他的信心,醫治了他,得以重見光明。(路十八:35~43),我們可以在路加福音十九章以前,列出許多耶穌走遍城鄉各地,且醫病趕鬼,讓人得救的事蹟,特別耶穌祂那很特殊的講道與能力,震動著人心,讓許多人的生命改變,耶穌祂是不排斥稅吏和罪人(路十五:1),所以那麼多有關耶穌的傳聞,撒該或是如此想:「這種事是否輪得到我?」,因此一聽耶穌來到他居住的耶利哥,他希望可以見到耶穌。 同樣,這時代的我們,有好多人,當走進教會或接觸基督信仰時,存著好奇也不是很明白基督信仰,但藉由基督教會或基督徒,慢慢的可以領受的祝福,然而卻也是每一個人的期待實現,雖不是很清楚,卻有一份期待與尋求,這正是撒該的心情;一方面期待又怕失敗,更怕被社會被人看輕排擠,因此他在尋找耶穌的過程中,各種因素他只能爬上桑樹,沒想到,當耶穌到了樹下,卻抬頭對撒該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十九:5),我相信那一刻,撒該一定愣了一下,問自己:「是我嗎?」,「祂是叫我嗎?」「耶穌怎麼認識我?」「如果這是好事,輪得到我嗎?」。 耶穌對樹上的撒該說:「撒該快下來,今天我必住在你家裡。」(路十九:5b);許多人,最近如果輪到排序,可預約了,努力在線上搶位子,如果看見「額滿,全額滿」,有人失望,有人憤怒;但電腦如果出現紅色字體:「預約成功」時,那種歡喜的心情,相信有許多人已體會了;撒該就是如聖經所說:「他就急忙下來,歡歡喜喜的接待耶穌。」(路十九:6),歡歡喜喜的心境正是撤該的心情,他或許從未預料有這種機會或恩典,但他遇上了,這次輪到他,讓他成為一位福氣、得救的人。 故事證實,因為耶穌的福音,撒該那天晚上,生命大轉變,也就是校正回歸在上帝的家中,他親自對著主耶穌說(悔改認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路十九:8),「耶穌說:今天救恩到了這家……。」(路十九:9),今天救恩輪到撒該這家了。其實只要信、悔改,救恩就輪到你,不必排序、不必排類別、不必上網搶位子、不必等待,因耶穌原本就是要來尋找失喪的,靈魂還沒得救的人,祂宣告要「叫一切信祂的都得永生。」(約三:15),上帝的救恩是每個人都可以輪得到的,只要敞開你的心,伸出你的手,從心認罪悔改,你就可以像撒該一樣得到救恩,而且今日就輪到你,輪到你家了。 今天人們都那麼在乎,是否輪得到打疫苗,但你在乎輪得到救恩嗎?如果你有親朋還沒得救,你如果認為一直要他信耶穌是強迫他,那可能你認為這救恩不夠好嗎?或有無的信仰不必太勉強別人?聖經卻說:「遇見一顆重價的珠子,就去變賣他一切所有的,買了這顆珠子。」(太十三:46)也就是你如果看見價值,你就會想盡辦法,要他們得這救恩,我們巴不得每一個親人都有這救恩,而不是去忽視或很客氣話以為尊重對方而空等時日,救恩今天就要輪到每一個人﹗ 施比受更為有福 疫情中,我們有幸得到美國、日本、立陶宛三個國家贈送的疫苗,我們在缺乏中,特別是五月疫情嚴峻時,正逢全球疫苗缺乏不足時,我們卻接受到如同雪中送炭的國外友人的關懷與分享;我們曾在日本311地震時,及時關心日本,在去年這次疫情發生初期,贈送口罩給國外友人,至少從這些國家中,我們體現「彼此分享」的行動,我們親自見證,疫情中各行各業都面臨困境時,一幕「施比受更為有福」的圖案呈現在眼前。(徒廿:35);前面我們已提過,未來在第三季,疫苗仍會供不應求時,台灣仍然可以幫助外國,未來全球地球村生命共同體的概念,也會落實在疫情發生的這一時期;如立陶宛贈送台灣二萬劑疫苗後,他們國內的許多社服單位,隨後也收到許多台灣匯過去的救助款項,這些事都讓我們非常感動,見證上帝的愛也因此環繞在更多國家的人民之中。 當撒該悔改認罪校正回歸在主前時,他的生命立即可以分享、分擔,疫情中,我們除了看見人們在缺乏中仍可以分享以外,也可以共同分擔,這不正是上帝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嗎? 別再獨尊經濟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時,曾引用舊約申命記的真理:「……使你知道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耶和華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b),從20世紀至今以來,台灣一直在努力經濟發展,因此在政治、文化層面,很自然就以經濟為骨架建構台灣的社會;前不久,有一場將近兩千人的線上發表會,主題是:「永續幸福」,其中大會的宣言是:「願意守護下一代,有安心的未來。」,這上一代長者,看見年輕世代確實很辛苦,上一代曾辛苦過,但也分享了這一代的社會幸福(年金、社會福利);但當我們正面臨疫情艱困時期時,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認為:「台灣醫療舉世聞名,但要身心都健康才算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環境中,人人生活的價值觀要提昇。」,也就是不能只獨尊經濟。 然而聖經早就將完全的真理告訴我們:「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申八:3b、太四:4),意思是人的健康必須是身、心、靈三方面都健康,這也是今日在台灣基督教醫院與其他醫院不同的地方,不論我們基督教醫院規模多大多小,我們是身、心、靈都醫治關顧的醫療院所,這是基督教醫院要維持與強化並永續的宗旨,台灣永續發展經濟,甚至政治、文化時,我們一定要納入身、心、靈全人發展的價值觀,也是永續的方向,那才可能有「永續幸福」的可能,也才能守護下一代,給下一代安心的未來。 沒想到,一場看來是災難的疫情,讓這些科學、理智的人們,看見物質價值背後更重要的屬靈價值,也就是我們常聽的,重心不是「價格」而是「價值」,不是「物質」而是「靈性」,也就是聖經所說的「屬肉體」與「屬靈的」,保羅非常明確的說:「但屬靈的不在先,屬血氣的在先,以後才有屬靈的。」(林前十五:46),人們首見時總注重屬血氣的價值,因此也努力那暫時且會敗壞的血氣裡。「物質」是暫時的,「屬靈」是永恆的。疫情對生命威脅時,我們單單打疫苗輪到我了嗎?就如此在意積極爭取,但這永恆的屬靈福分,你會更在意嗎?「永生輪到你沒?」「永生輪到你身邊的親人沒?」「永生輪到人們了沒?」,難怪耶穌要命令我們,到普天下去傳福音,甚至到世界末了。「耶穌進前來,對他們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訓他們遵守,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8~20)。 結語: 你輪到打疫苗沒?如果這很重要,我們同時也要詢問你:「你輪到永生的福分沒?」,如果要台灣人民及下一代更幸福或能「永續幸福」,台灣在醫療體系裡,不能只有身體的醫治、心理的醫治,也要靈裡的醫治,身、心、靈都要兼顧的醫治、保健預防與照護,不是嗎?「輪到你了嗎?」。
講員 :
潘慶彰牧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