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一 主的意義 林後4:5. 腓2:10-11. 羅10:9. 徒2:36. 徒3:22. 二 我是主僕 三 人心險惡 耶17:9. 約5:18. 可3:5-6. 約11:47-48.

2019.10.22

主日

一 主的意義 林後4:5. 腓2:10-11. 羅10:9. 徒2:36. 徒3:22. 二 我是主僕 三 人心險惡 耶17:9. 約5:18. 可3:5-6. 約11:47-48.

2019.10.22

主日

一 主的意義 林後4:5. 腓2:10-11. 羅10:9. 徒2:36. 徒3:22. 二 我是主僕 三 人心險惡 耶17:9. 約5:18. 可3:5-6. 約11:47-48.

2019.10.22

主日

一 主的意義 林後4:5. 腓2:10-11. 羅10:9. 徒2:36. 徒3:22. 二 我是主僕 三 人心險惡 耶17:9. 約5:18. 可3:5-6. 約11:47-48.

2019.10.22

主日

講道: 王振亞牧師 主題:復活節帶給我們省思 經文: 羅6:1-14

2020.04.13

主日

題目:再談復活 經文:羅馬書6章1-9節 大綱: 1.比世人更可憐? 林前15:19 2.何不直接不死? 來9:27 約5:28-29 3.復活意義何在? 約20:1 太28:1 路24:1可16:1 來4:9-11

2020.04.26

主日

講題:復活與重生(羅馬書六:1~11) 你平安嗎? 今年的復活節,全球仍處在新冠狀病毒肺炎的威脅與苦難之中,歐美屬於基督信仰的國家,原本復活節期是年度中最喜悅、平安、榮耀慶祝放假的日子,但今年許多國家,如美國、英國、西班牙、法國、德國都在復活節的前後與這凶惡的肺炎病毒爭戰,到底什麼時候會結束,已沒人可以預測;全球籠罩在不確定的病毒威脅時,包含台灣的我們,耶穌復活的信息,是否帶給我們平安?或是今年的復活節,讓我們更能體會出,我們需要真正的平安?復活的主,祂應許帶來真正的平安:「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十四:27)「我將這些事告訴你們,是要叫你們在我裡面有平安,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這世界。」(約十六:33)。當我們再次領受復活節彩蛋時,更能體會祂帶來重生的盼望。 復活的主 「祂不在這裡,已經復活了。……」(路廿四:6a),這是天使告訴在耶穌埋葬後,第三天清晨來省墓的婦女們,:「為什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廿四:5b);哀傷與絕望常讓人們忘卻主耶穌的應許,天使再次的提醒哀傷絕望的婦女們,其實主耶穌的門徒仍然一樣,當婦女們告訴他們,主耶穌已復活的事實時,聖經說:「她們這些話,使徒以為是胡言,就不相信。」(路廿四:11)。之前從耶穌被捉、受難過程中,就已看見害怕無助而四散的門徒及不認主的門徒,還有哀愁到認不出主的門徒,然而主耶穌復活是確實的,只是門徒還未遇見祂或被哀傷無助蒙敝了心;因為沒真正遇見復活主的人們,苦難總壓制他們的心,勝過他們的信心。 新約福音書,對耶穌的復活,有許多不同方式的描述,有預言、有現場、有見證;但今天我們引用新約羅馬書,是以初代教會的心情與眼光看耶穌的復活,應該說是以初代教會經歷復活的主得到堅固信心,「復活的主」是別人經歷中的見證?或是你親身的經歷見證?復活的主應該是與你生命息息相關的見證啊! 復活的主差遣門徒 主耶穌埋葬後,雖然已有人見證祂復活了,但擔心害怕的門徒們,如聖經所說:「那日(就是七日的第一日)晚上,門徒所在的地方,因怕猶太人,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約廿:19)。「害怕」、「關門」這二個詞,對現在全球面對武漢肺炎病毒疫情的我們來說,絕不會是陌生,許多人這個時刻正是充滿「害怕」、「恐懼」、「擔心」,加上防疫不出門或少出門;因有接觸史得「隔離」14天,因確診得強迫「隔離」,這與耶穌復活前後當時的社會情境,是否很相像? 最近有篇小文章如此描述: 「一夜之間,世界變了!突然,迪士尼不再神奇,巴黎不再浪漫,紐約不再燦爛,長城無法防禦病毒,麥加已成空城。擁抱和親吻成為危害的武器,不探望父母和朋友反而是愛的關懷。突然你體會了權力、美貌和金錢,從來都是一文不值,它們都無法提供氧氣讓你呼吸生存。當人類被關在籠內,大地持續美好,所以,疫情給我們的教訓是:「人類並不是最重要,空氣、土壤、天空和流水沒有人類依然美好。」所以當你們走出籠子的時候,請記得你們是大地的客人,不是主人。」一場苦難的疫情,上帝豈不又提醒自大的人類。 耶穌受難時,門徒們雖然之前一直從他們的老師耶穌口中預言,祂會遭遇被捉、被審判、判死刑、釘十字架、死、埋葬,第三天復活,然而真正面對事實時,仍然束手無策、陷入茫然、恐懼充滿他們,因猶太人仍想要他們的生命,在生命威脅下,「害怕」「關門」是可以想像的情境。 肺炎疫情「一夜之間,世界都變了……。」,變的很危險,變的很無奈;變的更害怕;特別在清明連假後,這兩個禮拜內,防疫中心、醫療單位更擔心可能的變化,希望未來幾個月,台灣的防疫,不會因清明連假,因太多人在旅遊、熱鬧區(夜市)聚集,而帶來可怕的變數或破口,整個台灣社會顯的更擔心害怕,就是害怕疫情形成無法控制的「社區感染」。 上禮拜是教會節期的受難週,也是猶太人的逾越節,以色列也因疫情,在這重要節日(有史以來)停止活動,以色列也實施封城,台灣政府也正考慮五月一日勞動節是否延期,這都可看出人們面對疫情實況,擔心害怕無法掌握的疫情發展,在這時的「復活節」,這位復活的主,是否能在世界或你的生命中,帶來真正的平安?當然!耶穌為一群害怕的門徒帶來平安外,祂同時對領受平安以後又有喜樂的心的門徒,交付差遣的任務使命:「耶穌又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父怎樣差遣了我,我也照樣差遣你們。」(約廿:21)。 被差遣的門徒們,首先領受的是聖靈:「說了這話,就向他們吹一口氣,說:你們受聖靈。」(約廿:22)。聖經舊約創世記,提到人被創造時,是由泥土所造,人的珍貴,是被造以後,成了有靈的活人:「耶和華上帝用地上的塵土造人,將生氣(氣息、靈)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叫亞當。」(創二:7)。復活的主吹在門徒身上「一口氣」與創世記中,起初被造的人,身上那口氣是一樣的字根。也就是說人類能管理上帝所託付的世界,是因為有上帝活的靈,同樣門徒領受新的使命,被差遣去行動執行時,也同樣首先領受這個靈,上帝的靈─就是聖靈,藉著聖靈能力,完成執行的使命,接著出現不一樣的景況,初代教會漸漸設立時,也一一出現神蹟奇事。 復活的主使人重生 保羅是一個非常典型,遇見復活的主而重生的人。初代教會第一位因主殉道的門徒,也就是初代教會第一批(7位)執事之一的司提反,司提反原本就是「有好名聲、被聖靈充滿、智慧充足的人。」(徒六:3),但因「司提反滿得恩惠能力,在民間行了大奇事和神蹟。」(徒六:8),也因此他被毀謗,甚至「他們又聳動了百姓、長老、並文士,就忽然來捉拿他,把他帶到公會去。」(徒六:12),最後司提反被定死罪,眾人用石頭活活打死他,司提反卻很平和在睡中安息;當時現場有一位少年,就是還未重生前的保羅(掃羅),他當時還為司提反的死而喜悅。過後長大的掃羅,以抓拿基督徒,逼迫信耶穌的人,直到在大馬色的路上遇見復活的主耶穌。(徒九:1~22),有三天之久,他不能看見,也不吃、也不喝,直到亞拿尼亞為他施洗,保羅從此生命一百八十度的轉變,掃羅(保羅)重生了。因此在他留下的羅馬書這張書信,他更詳細的敘述復活與重生的真理。基督的門徒,有別於得救前的舊人,如果我們仍是帶著罪人的身分心思、意念,那就如同我們犯罪後的始祖亞當,當初亞當、夏娃犯罪後,有人說:「亞當、夏娃沒有死啊!」,一開始就被吩咐:「惟有園當中,那棵樹上的果子,上帝曾說:你們不可吃、也不可摸,免得你們死。」(創三:3),事實上亞當、夏娃摸了、吃了果子後,他們的靈離開了,他們已不是有靈的活人,他們是沒靈、死的活人。保羅的受洗,讓他在罪上死了與基督同復活,因此重生。 我們每個人也一樣,當我們還沒受洗時,我們是活在罪中的人,在罪中的人,豈能叫上帝的恩典顯多嘛?當然不能。(羅六:1);因此我們一直努力,讓人們明白受洗的重要性,因那也是靈魂的得救、重生。「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祂的死麼,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祂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羅六:3~4)。 保羅不但親身經歷重生的轉變,也讓他在後半生,成為主忠心服事傳福音至死的基督門徒。復活的主,帶來基督門徒生命的重生,正是耶穌對一位年長的尼哥底母(猶太官員)所說的話:「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上帝的國。」(約三:3),「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上帝的國。」(約三:5),而保羅因遇見復活的主,他受洗且領受聖靈的能力,與使徒們的經歷一樣,使徒在害怕與絕望時,遇見復活的主,也因聖靈的充滿,得著能力,初代教會也因此被建立;但他們一直將傳福音搶救人們的靈魂為第一要項。「重生」讓基督門徒的生命有極大的轉變,福音也因此傳到地極。 重生的基督門徒 二禮拜前,羅東聖母醫院義大利籍的呂若瑟神父,在短短六天中,1.5億台幣的捐款湧入處理捐款的聖母醫院專款帳號中,讓義大利人深受感動,這一大筆的捐款也顯出台灣人對外國宣教師,早期至今對台灣在醫療上的貢獻,義大利有好多的神父與醫療人員,對台灣社會付出極大的貢獻,因此這一次的快速捐款,讓許多人都感動不已。 義大利在疫情中,也流傳一段故事,有一位93歲的武漢肺炎病毒的確診長輩,在出院前收到帳單,光使用呼吸器的費用,一天就要5000元台幣,他在院中隔離14天以上,他看到帳單時哭了,但他告訴醫護,他不是為了必須繳交的費用不捨而哭,而是他為93年來,他都免費呼吸空氣,卻都沒付錢,但上帝對他的恩典是如此重大,他卻從未為此而感謝,他哭他流淚只是想到上帝如此恩待他,因而感動流淚,哭了。 一個重生的基督門徒,對生命與生存的看法就是與一般的人不同,許多人仍為世上許多利益、物質而計較、爭論,卻沒能為上帝給我們好多好多的恩典而感謝。如我們一直努力實踐的十分之一奉獻(月定奉獻),我們從上帝領受的是10分,上帝允許我們自己留下9分,只是拿1分來奉獻回應祂的恩典,但我們一向都覺得很難做的到,我們如果是一位重生的基督門徒,我們一定可以看見,我們留有所得的9分,我們不過只回應上帝1分;我們是否如同這位93歲的長者,應該痛哭,因為我們很少為所擁有的9分來感謝,反而常常為要奉獻回應上帝的1分而爭扎、計較、不捨。 重生是復活的主,讓我們的生命不一樣的寶貴經歷;在我學生時代,每每聽到積極傳福音的教派,遇到的人,不管你是誰,是傳道人、是長執、是資深的基督徒、是一般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他們都問同樣的問題:「你得救了嗎?」「你重生了嗎?」現在想想,他們並不偏激,他們正在提醒每一個人,都能因復活的主耶穌「得救!」「重生」啊!如果還沒得救的人,要尋求得救啊!如果還沒重生的人,要尋求重生啊!不是嗎?蘇格蘭的馬雅各醫師帶來台灣的第一間西醫院,豈不是因他重生的生命,願意來到台灣,奉獻生命予台灣嗎? 結語: 今年的復活節,應該更要不同於過往的復活節,今年的復活節,更要提醒我們「復活的主」祂帶來「重生」的盼望,就是處於武漢肺炎病毒帶來的威脅、疾病、生命威脅,就是在害怕中,人確信復活的主仍會帶給我們平安、喜樂。在全球疫情無法掌握中,我們仍確信祂會帶給我們超乎人們意料的平安。更可在苦難中,檢視因復活的主而重生的基督門徒,在這一階段更能榮耀上帝。我們為台灣的防疫成果深感驕傲安慰,但我們也願在此時此刻向世界公告「Taiwan Can Help」台灣能參與全球的疫情幫助,「Taiwan Is Helping」 台灣已經在幫助疫情嚴重的國家。更希望我們也能因復活的主展現重生的生命見證。

2020.04.21

主日

講道:王振亞牧師 主題:從聖經角度來看靈命塑造(2) 經文:弗4:13

2020.08.11

主日

前言:基督徒重生以後,神就賜給我們一個全新的屬靈生命。但我們仍時常會受到罪的引誘而跌倒。我們應如何以聖經的真理面對罪的權勢,在世上活出健康的屬靈防疫新生活? 大綱: 一、為何要屬靈防疫新生活 1、與得救生命互相_____________(1-2) 二、屬靈防疫新生活的基礎 1、聯合主生命活出_____________(3-5) 2、向罪已死去向神_____________(6-10) 三、屬靈防疫新生活的秘訣 1、要看神做工在我_____________(11) 2、要獻上自己被神_____________(12-13) 3、要信主應許經歷_____________(14) 結語:屬靈防疫新生活的秘訣就是「看、獻、信」這三個字。我們應順著新生命成長的道理,展開屬靈防疫新生活,讓神在我們身上完成改變生命的工程。 個人思想及小組討論題綱 1.聽完今天的講道,我對「屬靈防疫新生活」有何新的認識? 2.我覺得在「屬靈防疫新生活」,自己最需學習的是什麼? 3.聽完今天的講道,我對「屬靈防疫新生活」有何立即想做的事?

2020.08.16

主日

解決罪的問題,就是選擇 謙卑,肩負起自己的責任

2020.09.20

主日

謙卑是很重要的一個學習, 也是我們得勝的關鍵 罪是驕傲的結果

2020.10.05

主日

日期:2020年12月20日 講題:耶穌是真光 講員:黃啟鴻長老 講道大綱: (一) 2020年,我們一起經歷一個「不一樣」的聖誕! (路2:14) (二) 什麼令「病毒」來到世界? (羅6:23) (三) 我們都受著「罪」的影響:死亡 (羅3:23) (四) 為什麼聖誕的耶穌那麼重要,是全人類的喜訊和盼望? (約3:16) (五) 耶穌是我們真正的盼望─世界的真光 (約1:4、9) (六) 耶穌呼召:接受耶穌的真光─真正除去「死亡」的魔咒 (約8:12)

2020.12.20

主日

蔣怡小組長的見證 : 為2020年的感謝,2021年的展望。 2021年更專注認識耶穌,經歷聖靈,是轉化提升的關鍵,不可少的是順服受教的心。 戰魯寧姊妹請求父母原諒的見證 耶穌基督順從到底完成救恩

2021.01.15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线上主日崇拜(直播) 日期:22.08.2021 主题:何等恩典 经文:罗马书6:1-7、12-14 讲员:张玉芬牧师 影片中采用的诗歌源自以下出处: 敬拜赞美诗歌: 《震動天地 Shake the Heaven and Earth》 詞、曲:游智婷 Sandy Yu © 2007 Stream of Praise Music / BMI. CCLI: 4920061 讚美之泉版權所有 《愛 喜樂 生命 Love, Joy and Life》 詞、曲:陳學明、洪啓元、游智婷 Steven Chen, Chuck Hong, Sandy Yu Copyright 1995 Stream of Praise Music / BMI. CCLI: 3519105 《坐在寶座上聖潔羔羊 The Holy Lamb On The Throne》 葛兆昕 Timothy KO 讚美之泉 Stream of Praise ℗ Stream of Praise Music Ministries 诗班献诗 《全献给祢 》 荣颂: 《赞美真神为万福本》 词:Thomas Ken, 1637-1711 曲:Jimmy Owen, 1930 赞美诗 Hymns of Praise 福音自传会 Christian National's Evangelism Commission 回应诗: 《何等恩典 How Could It Be》 詞:謝秉哲 Eric Hsieh 曲:游智婷 Sandy Yu © 2009 Stream of Praise Music/BMI. CCLI: 5482539 讚美之泉版權所有 散会诗: 《来作工 To the Work 》 词:Fanny J. Crosby 1820-1915 曲:William H. Doane 1832-1915 赞美诗 Hymns of Praise 福音自传会 Christian National's Evangelism Commission

2021.08.21

主日

講題:重價贖回的(以賽亞書四十四:21~22,羅馬書六:22~23) 根(Roots) 1977年美國曾推出「Roots根」的電視迷你影集,這是根據1976年秋天美國黑人作家亞歷斯•哈利(Alex Haley)所寫的一部小說《Roots根》所編影集,作者編劇本人歷經20年的考驗研究,追溯他的家族六代以上的祖先是崑塔•肯特,是一個從非洲西海岸,被白人奴隸販子擄到北美當奴隸,祖先的家族在非洲雖過貧窮的生活,卻是自由之身,後來卻和他的子孫在美國的奴隸制度下,經歷各種不人道沒尊嚴沒人權的苦難歷程;當時的非裔黑人族群們,一直在尋找為何因人種的差異,可以剝奪上帝所造的,應有尊嚴與人權的人類,卻完全沒自由,沒尊嚴,沒人權。 這讓我們憶起以色列希伯來民族在埃及居住超過400年,最後卻活在埃及為奴的不自由身分,或是台灣四百年來,從近四百年前的荷蘭時期、鄭氏王朝、滿清統治、日本統治、蔣家王朝到今日的民國台灣,台灣人在身分認同上有無奈、不明的階段,至今仍然在蛻變之中,如果一個國家的主權不明,身分也不明,如我雖然知自己是台灣人(無論是哪個群族),但時常被限定填寫中華民國是國籍,又不是世界所公認,在國際上也只被認定是「台灣」國。 美國非裔的黑人在美國史中,就是一直到黑皮膚的歐巴馬任總統,他也是半黑半白的血統,而不是完全非裔族群,可見一個人要如聖經中的基本人權與尊嚴:「上帝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祂的形像造男造女,上帝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裡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一:27~28),在人類的歷史中,人類時常為民主自由奮鬥極力爭取,這也正是台灣人在這400年來,或更貼近我們的這60年來的心情,我們希望認定自己是自由有尊嚴有人權有國格的台灣人,感謝主,一直朝民主化的台灣,雖然一天到晚仍有中國的武力威脅,但我們認同是「自由的台灣人」,它是融合各種族群的。 回到美國黑人奴隸制度的解除、釋放,在「Roots根」這影集的故事中,看到最後美國非洲裔的群族得到與白人平起平坐的平等身分,且被憲法保障,雖然解放時那一兩代的非洲裔美國人,身心已傷痕累累。 就也提醒台灣近年來的族群結構,將來也會形成一個融合的大族群,不再單純的漢族、客族、外省、本省、本籍或外籍的個別分類,重要的是,都會成為台灣的國民,都會享有一個台灣國民應有的尊嚴與人權;如五倍券分發時,只要是台灣人的家族(特別是目前沒身分的外國籍配偶),也都有享受它的機會。民主社會,會更看重對國家的認同,國家制度可以認同任何一個族群的國民,享有在權利與義務的平衡之下,且成為自由的台灣人。 無論是美國非裔族群,或是台灣今日的國民,我們在這民主開放的制度下,上帝對我們不曾放棄眷顧、憐憫、疼愛我們,也有許許多多的人,曾為此付出很大的代價,我們才能有今日的榮耀。 日本新任的第100任首相上禮拜出爐了,許多人會注意到他的外交政策,特別是對美、中、台的互動,其中我們發現,他小時候曾居住美國紐約,他也吸收到美國族群大熔爐的美國民主經驗,他更看重人權,因此他特別聲明要在就任後,要成立人權官員關注中國人權議題問題,他的政策一定會轉向美國政策與注重協防台灣的安全,這就是一個民主思想,看重人權與尊嚴的政治思考,但也都是民主社會付許多代價才得到的成果。 聖禮典―聖餐 今日各宗派的聖餐觀(或聖餐神學觀)各有不同的論述,但其中最大的相似點,就是聖餐是道成肉身的聖子耶穌,經歷十字架上的死,所完成的救贖工作,也就是它是付出重價後,我們才有機會得到拯救的。 先知以賽亞向以色列民宣告「救贖」的恩典時,又再次提醒以色列人要記念、要記得、不要忘記:「雅各以色列啊,你是我的僕人,要記念這些事,以色列啊!你是我的僕人,我造就你,必不忘記你,我塗抹了你的過犯,像厚雲消散,我塗抹了你的罪惡,如薄雲滅沒,你當歸向我,因我救贖了你。」(賽四十四:21~22)。先知的信息證實,三位一體的上帝,祂對人類永恆救贖的計劃,從沒因為世事變化,環境變遷而停頓或消失,也就是昔在、今在、永在的上主,對會改變的世界與人類,有不變的拯救計劃,這也提醒今日稱為基督教會或基督徒的我們,必須執行傳福音、搶救靈魂是我們的使命焦點,千萬不能因事工多、人多、資產多忙碌,而遺漏這最重要的存在目的。先知也提醒人有的罪性,這也是在以色列民族中,一而再,歷史重演的過犯、罪惡,導致隔離了上帝。也因人的原罪,人類不斷的,也一再出現過犯、罪惡,因此上主一直要人類歸向祂,讓靈魂得救,因此上主也必須要承擔人的罪,付重價完成救贖的工作。 不明白上主的心 二年前我曾分享一部叫「小屋(The Shack)」,故事描述一位父親,因失去一個小女兒,極致埋怨且恨上帝,他有許多的理由埋怨,其中他知道因為女兒的犧牲,救了一個小鎮的孩子們,但這位父親認為為何是我們家的女兒犧牲,為何不是別人家的?後來天使對他說,沒錯,世上就是沒有一個人願意承擔罪的代價,所以最後上帝本身道成肉身來完成拯救世人的工作,因此無罪的耶穌被人類釘十字架,付出重價,來贖回人類的靈魂,成義人,可以歸回上帝。 記念我─耶穌基督 被釘十字之前,耶穌帶著門徒一起過逾越節,並設立聖餐,祂拿起餅告訴門徒:「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是重價贖你的)」(林前十一:24),接著也舉杯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林前十一:25)。 當時門徒似懂非懂,也就像我們許多人,領受聖餐時,仍似懂非懂,但每次聖餐時,我們如果明白我們的靈魂是基督耶穌付出重價贖回的,我們如存有感恩稱謝的心,將讓我們更願意為主委身、付出、服事去傳福音,搶救靈魂。 重價贖回 「因為罪的工價乃是死;惟有上帝的恩賜,在我們的主基督耶穌裡,乃是永生。」(羅六:23),保羅一方面提醒我們,我們成為上帝的國的子民,成為祂的兒女,是因著信耶穌基督,罪得赦免,成為義人,應時時感恩外,也當小心不要又回到罪裡生活,在屬靈的世界,黑暗的勢力魔鬼是控告者,他常把已被赦免的罪惡,過犯提出來控告我們,使我們覺得絕望;但我們明白在主耶穌裡所得的救恩是「永生」,是不會失去的盼望。 馬丁路德曾在宗教改革過程裡,經歷魔鬼不斷的試探他,雖然他非常了解,他已因著耶穌基督重價贖回了,即「因信稱義」(加三:11),魔鬼卻在他面前翻開一個本子,裡面記載的盡是他曾經犯的罪,但馬丁路德並不喪志,他拿起筆來,在本子上畫了一個十字架說:「主的寶血已洗淨我眾罪污。」,魔鬼因而被擊退,魔鬼可列出我們百條、千條、萬條的罪,但重價贖回的耶穌基督,已因我們信了基督救主,過犯得以塗抹,罪惡得以解除,如厚雲消散、薄雲滅沒。因我們已被重價贖回了。 結語: 再一次與主同桌守聖餐時,我們是否再次記憶,耶穌基督重價贖回了我們,讓我們再次獻上感恩,再次從上主從新得力,如鷹展翅上騰,極力傳揚盼望的信息,基督的福音呢?

2021.10.02

主日

2、無己-不再是我,而是耶穌 第一版P 89~ 92 第二版P101~104

2020.11.09

主日

日期:2022年1月30日 講題:容‧斷 講員:曾國華牧師 經文:啟2:18-29 講道大綱: (一)真理難容 (v19-20)(羅6:1) (二)義不容「遲」 (v21-23) (三)當機立斷 (v18,24-29) - 悔改歸回 - 認定人生目標

2022.01.30

主日

羅馬書6:3-5 3.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5.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林前11:23-26 23.我當日傳給你們的,原是從主領受的,就是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 24.祝謝了,就擘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捨(有古卷:擘開)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5.飯後,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26.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2022.04.11

主日

羅馬書6章3-5節;哥林多後書4章8-12節

2022.04.18

主日

講題:空墳留痕 講員:何宗信長老 講道大綱: (一) 耶穌的空墳 - 空墳證明了耶穌復活了 (林前15:14)(羅6:5) - 空墳留痕 ‧ 耶穌復活後脫離之前的纏累 (約20:4-7) ‧ 幫助門徒相信復活 (約20:8-9)(路24:12) (二) 空墳留痕對今天信徒的提醒 - 信徒都要留下細麻布及頭巾 (羅6:6) - 如何留下? (弗4:22-24) (三) 空墳也留下香氣 (約19:39-40)(林後1:4)

2022.04.17

主日

哥林多前書15:1-4,12-19,42-44 羅馬書6:3-5

2022.04.25

主日

羅馬書 6:1-14 1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2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3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裡復活一樣。 5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6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的奴僕; 7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 8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9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裡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 11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裡,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12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 13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裡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 14罪必不能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2022.11.28

主日

一、神是主動者 二、祂賜下引導 三、我們要回應

2022.12.18

主日

講題:與基督一同復活 讀經:羅馬書六章 1 14 節 1這樣,怎麼說呢?我們可以仍在罪中、叫恩典顯多嗎? 2斷乎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3豈不知我們這受洗歸入基督耶穌的人是受洗歸入他的死嗎? 4所以,我們藉著洗禮歸入死,和他一同埋葬,原是叫我們一舉一動有新 生的樣式,像基督藉著父的榮耀從死裏復活一樣。 5我們若在他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也要在他復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 6因為知道我們的舊人和他同釘十字架,使罪身滅絕,叫我們不再作罪 的奴僕; 7因為已死的人是脫離了罪。 8我們若是與基督同死,就信必與他同活。 9因為知道基督既從死裏復活,就不再死,死也不再作他的主了。 10他死是向罪死了,只有一次;他活是向神活著。 11這樣,你們向罪也當看自己是死的;向神在基督耶穌裏,卻當看自己是活的。 12所以,不要容罪在你們必死的身上作王,使你們順從身子的私慾。 13 也不要將你們的肢體獻給罪作不義的器具;倒要像從死裏復活的人,將自己獻給神,並將肢體作義的器具獻給神。 14罪必不能 作你們的主;因你們不在律法之下,乃在恩典之下。 大綱 一 、 前言 二、本論 (一)過去在罪中活 1 、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 2 、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在罪惡之下 3 、神的義在福音上顯明出來 4 、甚麼是神的義? (二)現在我們進入恩典中 1 、我們得救是本乎恩 2 、我們因信進入恩典中 (三)與基督一同復活 1 、你已受洗歸入基督 2 、要與祂聯合 3 、與基督同死同復活 三 結論

2023.04.07

主日

題目:耶穌是誰第二單元 第二講:是上帝的智慧 經文:哥林多前書一章:24節 羅馬書六章:23節 證道:張建文牧師

2023.05.14

主日

秉公行義 大衛 神的屬性 耶穌的榜樣與教導 鮮明的保羅 給亞伯拉罕的應許

2023.08.15

主日

大綱: 一、信耶穌有從死裡復活的盼望 1.有新生的盼望 2.向基督的盼望 3.有榮耀的盼望 二、信耶穌有向黑暗誇勝的盼望 1.向罪惡誇勝 2.向死亡誇勝 3.向自己誇勝 4.用誇勝的聲音向神呼喊

2025.04.19

主日

题目:割禮與洗禮 經文:羅馬書6:3-10 一、 前言 二、 本論 (一) 割禮的由來及意義 1. 神呼召亞伯拉罕 2. 神與亞伯拉罕立約 3. 信心的考驗 4. 重申前約 5. 設立割禮作證據 6. 真割禮是內心的不在乎儀文 (二) 洗禮的由來及意義 1. 約翰的洗禮 2. 耶穌受洗 3. 聖靈的洗 4. 耶穌設立洗禮 (三)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 1. 割禮已被洗禮取代 2. 哪些人需要受洗 3. 嬰兒必須受洗嗎? 三、 結論

2025.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