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日

你的一生中有多次的機會可以參與建堂事工? 講員:張中卓 建築師 讲题:把腳站在約旦河水裡 經文:約書亞記 三:10-13

2019.09.24

主日

◆講員 - 朱理華 牧師 ◆主題 - 明天會更好 ◆主題經文 - 約書亞記 3:5、4:20-24 一、要知道神是信實的神 二、要重新領受聖靈的大能 三、要宣告明天在神的手中   不用尋找明天,明天就在你的神的手中! https://youtu.be/qjWIKgvVcRc ✜✜✜✜✜✜✜ ✟看見神同在基督教會✟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GodWithUsTW/ ↬Instagram:http://instagram.com/godwithustw ↬Telegram:https://t.me/godwithustw

2020.12.27

主日

引言:藉詩人吳晟的詩《負荷》,不僅說出世上父親的心聲,更能看見天父不止息的看顧。然而,想當好爸爸常常帶來壓力、疲乏,發現人的限制。 一、 世界中的困局:不斷變遷的「典範」 (弗6:4)你們作父親的,不要惹兒女的氣,只要照著「主的教訓和警戒」養育他們。 這提醒父母不是按照自己的教訓,去成為一個崇高的完美典範,且這提醒也適用於各職分的領袖。 我們可見各個國家,人民也以選票期待政治人物帶來改變,但通常以失望收場,此即世界典範的困局。 二、 聖經中的困局:「領袖」不斷的更迭 聖經中也有許多領袖,但約書亞記和士師記的開頭都是前一領袖的死亡,結尾亦是新領袖的死亡,不禁讓人思想在一代代領袖的更迭下,到底我們要跟隨的目標為何? 死亡讓人看見人的罪性、世上的一切都會過去。領袖不斷更迭,典範難以尋找,似乎再好的典範都會離開。 但在此我們必須知道,死亡不是失敗的記號,而是永恆的記號!這些領袖所朝向的是永恆的目標:神應許的迦南地,代表上帝永恆的同在。 三、 聖經中的福音:領袖不斷的「跟隨」 ˙(書3:4)...不可與約櫃相近...因為這條路你們向來沒有走過...。 當父親、領袖,很多事很難交託,總想靠自己規劃好一切,傳遞許多「想當年」的經驗,認為這才是盡責。然而這背後的愛必須從上帝而來,去殷勤地教導孩子「跟隨神」。 因為當父親、當領袖的新路程,其實都是我們從未走過的,因此切勿將過去的經驗,重疊永生的道路,而是從過去的經驗,看見神如何引領我們走上永生的道路。 在此提醒不可與約櫃相近,同時也表明百姓不是要跟著領袖走,而是跟著約櫃行,是約櫃走在前頭,而約櫃即神與人同在的象徵。 ˙(書3:17)因此過約旦河時,神也非使約書亞在百姓前頭走,而是使扛抬約櫃的祭司先走入約旦河,在河中乾地站定後,待百姓盡都過河。 在此可知,要經歷這神蹟的關鍵,並非領袖的勇氣、魅力、謀略或恩膏,而是跟隨與我們同在的上帝。 聖經中領袖不斷改變,但目標始終沒變,願「上帝」也成為我們代代相傳,那唯一不變的目標。 四、 世界中的福音:環境不斷的「突破」 世界環境不斷改變、突破,想用更好的科技幫助人,但不論技術如何進步,無法提供生命的答案。因技術理性無法取代價值理性,人生過程的各種技術突破,無法取代目的地價值的判斷與決定。 結語:屬靈的權柄、負責任的領袖,是不讓自己的經驗成為下一代看見上帝榮光的阻礙,甚願我們每一天也不是跟隨世上的領袖、典範,而是定睛跟隨上帝、明白上帝、看見上帝!

2021.06.04

主日

我們只有一次機會 往事不是只能回味

2021.06.25

主日

講題:依靠信心向前走(約書亞記三:1~6、14~17,馬太福音十七:20) 約但河的啟示 「約書亞清早起來,和以色列眾人都離開什亭,來到約但河,就住在那裡,等候過河。」(書三:1),即將進入上帝應許的迦南美地的以色列人民,停下來三天的預備,就是要過第一關―渡約但河。 約但河在地理上,全長251公里,從北邊的源頭黎巴嫩、敘利亞,流入加利利海,往南經以色列、巴勒斯坦、約旦,注入死海;從亞伯拉罕時代,它就被視為神聖的河流,因此有永恆之河之稱,但因前段的75公里中,河道上下落差甚大,河水就顯得湍急,進入加利利海(湖)之前,大約25公里,沿途都很湍急,除了今天我們看見的希伯來民族的以色列人,整支民族渡約但河入迦南地的記載以外,它擁有許多神聖且含有信仰上很意義的歷史足跡;一方面約但河的流線與路段橫跨整個迦南地區,因此以色列人認為這是象徵著耶和華上帝永不改變的賜福,如河水長流;然而在以色列人的歷史中,約但河有時卻是與耶和華應許之地的攔阻,就如我們今天所看到的記載,「渡約但河」是一件不容易的大事,但渡約但河的事跡,卻也為我們留下許多信仰生活中的啟示,約但河代表有永不斷絕上帝的賜福,同時另一面它又是我們生命中的阻攔或衝擊。就如同我們今日遭遇的疫情,當人類修正急速的腳步,緩慢甚至停下來時,我們發現天更藍、水更清、空氣更乾淨清新,我們的生活並不需要像之前那麼快速的腳步與消耗,我們可以有更多的感恩與知足。 朝向上帝應許之地 摩西領著以色列人出埃及後,朝著祖先就領受的上帝應許:「求祢記念祢的僕人亞伯位罕、以撒、以色列(雅各)。祢曾指著自己起誓說:『我必使你們的後裔像天上的星那樣多,並且我所應許的這全地,必給你們的後裔,他們要永遠承受為業。』」(出卅二:13),因此以色列人明白領受的應許,成了他們邁進前往的方向,也就是朝向上帝應許之地,但這應許也讓以色列人必須接受挑戰,也就是上帝的試煉,上帝對以色列人信心的考驗,過程中,在曠野繞行40年就是事實,原本只要一個多月的路程可進迦南地,上帝卻要他們歷經40年之久,為什麼?就如同今天的你、我,我們遭遇的疫情,為什麼不是一年、二年,為何至今還有人預言要7年才能真正的走出這疫情一般,我們確實不明白上帝旨意如何,但我們卻需要了解生命中的任何景況,都是在上帝主宰之中,我們也確信:「我們曉得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八:28);從摩西手中接棒領導以色列人朝向目標,朝向應許之地,向目標前行的約書亞來說,更是一項大挑戰,他沒摩西的深厚的資歷,他卻要擔當如此重大的責任,細想,原來約書亞順服上帝的呼召與所交待的使命,一開始也是害怕恐懼,上帝卻應許他說:「我豈沒有吩咐你麼?你當剛強壯膽,不要懼怕,也不要驚惶,因為你無論往那裡去,耶和華你的上帝,必與你同在。」(書一:9),約書亞親身經歷了:「順服就是祝福」,有時當百姓起鬨:「不必聽他的!」「不一定要聽他的!」時,一切看來會眾好像很合理,約書亞並不怯步,他反而因順服上帝而得祝福 。 這世代的基督徒,豈不也是蒙受上帝的應許之地,如聖經所說:「你們既屬乎基督,就是亞伯拉罕的後裔,是照著應許承受產業的了。」(加三:29)。聖經也說,人若因著信將:「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三:16b),因此我們也「得生命(永生),並且得的更豐盛。」(約十:10b),我們順服祂的差遣,前去普天下傳福音,叫一切信祂為救主的人,得以奉父、子、聖靈的名施洗歸於祂,成了上帝家裡的人,並也領受祂永遠與我們同在,且到世界的末了。(太廿八:19~20)。 朝向應許之地是幸福的,也是盼望的實現,但信仰旅程中,主耶穌曾說:「你們要努力進窄門,我告訴你們,將來有許多人想要進去,卻是不能。」(路十三:24),意思是當我們定意跟隨主時,就是我們將經歷的旅程是多艱辛,我們仍要持續努力持守這個應許,因這是有關我們未來靈魂永恆的居所,也就是永恆的基業;我發現有許多人,總是在人生的尾聲或有限的時日的最後時刻,才會感受要朝向這方向前進,但這條雖窄又艱辛的旅途,卻也是那麼重要,特別對方如果是我們所愛的親人,我們是否會更關心他們擁有否永恆的基業?我們是否會用更多時間為他們禱告?勇敢的向他們傳福音,讓他們都得到救恩,這也是正要渡過約但河的約書亞與以色列民非常清楚的方向;朝著應許之地,更需要順服、勇氣與上帝同行。 倚靠著上主的「信心」 約書亞記第一、二章,是以色列民要渡河前的準備階段;自去年以來疫情後,我們常常聽到「超前部署」,這不就是事前預備嗎?這時期,約書亞自身,先從上帝得到激勵,耶和華對他說:「你平生的日子,必無一人能在你面前站立得住,我怎樣與摩西同在,也必照樣與你同在,我必不撇下你,也不丟棄你。」(書一:5),第二章裡,特別提到一位社會邊緣的妓女名叫喇合,在渡約但河之前,上帝竟然使用社會上,常被輕看的一位婦人,後來我們在大衛王也是耶穌的家譜中,看見了她的名字,在上帝預備救恩的行列裡,我們這些已得救的人,今日我們就稱基督徒或基督教會,有意無意中,往往如社會一般人,很容易輕看社會的邊緣人,就是經濟弱勢者,或社會地位弱勢階層,或知識弱勢階層……等,往往是被得救的人群排斥,耶穌傳道時,與社會邊緣人(稅吏、罪人)一起吃飯,成為敬虔信仰的法利賽人和文士們私下議論,甚至排斥批評一般(路十五:1)。 然而渡約但河之前的探敵工作,上帝竟然使用一位社會邊緣人喇合,去完成重大的工作,每回面對上帝的意念,我們有時確實很難相信或順服。當施洗約翰的父親祭司撒迦利亞,天使向他報喜,要讓他生一個兒子時,他卻對天使說:「……我已經老了,我的妻子也年紀老邁了,天使回答說:『我是站在上帝面前的加百列,奉差而來,對你說話,將這好信息報給你,到了時候這話必然應驗,只因你不信,你必啞吧不能說話,直到這事成就的日子。』」(路一:18b~20)。事前的預備,超前的部署,其實都不是我們任何人可以預料成敗的,但耶穌只說:「當警醒、禱告!」「所以,你們要警醒;因為那日子,那時辰,你們不知道。」(太廿五:13),「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你們心靈固然願意,肉體卻軟弱了。」(太廿六:41),這是最好的提醒。末日之前的超前部署,詢問:「靈魂得救了嗎?(受洗了嗎?)」「身邊的人靈魂得救了嗎?」,上帝給予我們的,總是那麼出人意料之外,祂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賽五十五:8),祂要的是我們的順服和依靠的信心。 依靠著信心向前走 在什亭的三天裡,好似是整理調整著約書亞和以色列人民的信心,雖然之前他們曾經經歷或聽過紅海、吃嗎哪等上帝的眾神蹟發生在他們之中,但比不上紅海更深更險惡的約但河,卻也成為這新一代的領導者約書亞與以色列人民的新挑戰,就好像新一代的你、我,曾經歷世界大戰、大地震、大瘟疫、經濟大蕭條……等之中的神蹟恩典。因此以色列人重新整理調整信心,才能得以進迦南美地,甚至就是要渡約但河了,都需要更大的信心,可見每一次、每一回要渡過艱辛的難關,或是要經歷上帝的神蹟時,必須確信明白,這絕不是靠著自身的力量,乃是要靠著全能上帝的手成就;約書亞向以色列人民宣告,約櫃在前,就是上帝的同在與帶領,也就是永生上帝的同行,當他們「腳一入水」時 (書三:15b),那時期正是約但河水位最高時,如果不是有足夠的信心,他們要踏下去的瞬間,是冒著生命危險的挑戰。 同樣疫情以來,衛福部部長帶領的防疫指揮中心團隊,已經有一年半以上,每天都要面對疫情帶來的挑戰開記者會,從一天一次到兩次記者會,同時要面對因政黨立場不同,對方帶來的無謂批評、論斷,甚至是辱罵、指責、還列表罪狀,想想如果不是上帝在我們當中,祂憐憫疼惜我們台灣這個國家,台灣人民,這位部長與團隊可能累倒、累垮、甚至向疫情投降,但我們卻看到每天鏡頭前的部長和團隊仍然堅守著崗位,守住台灣、守住台灣人民,感謝上帝!一定是上帝扶著這台灣的防疫團隊,是永生上帝與台灣、台灣人民同在,在背後我們是否知道?有多少禱告的手與膝,托住防疫指揮中心與病毒戰鬥的團隊們。 如果以色列百姓成功的渡過約但河,我們相信今天的台灣與台灣人民,只要依靠信心,永生上帝的手,一定會帶領我們平安渡過此次艱辛的肺炎病毒(無論是武漢、英國、印度病毒)疫情,進入平穩、正常、平安備受祝福的生活。 別讓「小信」成為攔阻 約但河是上帝永恆的祝福,但如果失去信心,它也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攔阻,它曾是以色列民族進入應許之地的攔阻,特別是許多出埃及的以色列人第一代的攔阻,他們真正沒能分享到流奶與蜜迦南美地之福。同樣的,如果我們小信,一場疫情就可以摧毀我們的信心,疫情中我們怕確診,我們怕重症,我們怕沒打到疫苗,我們怕打到AZ疫苗,我們怕這怕那,就是不怕那會害我們靈魂的。耶穌說:「是因你們的信心小,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座山說:你從這邊挪到那邊,它也必挪去,並且你們沒有一件不能作的事了。」(太十七:20),完全的信心,正是讓上帝來主宰,當祂的神蹟彰顯時,甚至超自然發生時,雖然許多人看見有神蹟才會相信,但主說沒看見來相信的人更為有福,這不正是耶穌對多馬甚至是我們小信的人所說的應許嗎?(約廿:29),我們的主上帝,也就是聖靈保惠師始終在我們之中,當信心啟動時,祂就讓我們在生活中,如同再次經歷以色列人渡約但河,腳一下水,河水就分開,而不是如同小信的彼得,腳一下水,就沉下去,如果如此,你仍要大聲呼求「主啊!救我!」。別被「小信」阻攔進入上帝的國度,或不再看見神蹟,經歷神蹟! 結語: 無論這時我們的景況如何!我們需要的不是神蹟,我們需要的是堅定無疑的信心,當你相信時,就有神蹟,就能經歷神蹟,(There can be miracles,when you believe!)。讓我們靠著信心,再次經歷渡約但河的神蹟,不再受困自我設限的思維,因為我們所信的上帝,是凡事都能的主。「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

2021.07.02

主日

因為已有前車之鑑 須要有精準的聚焦

2021.07.05

主日

講道:王振亞牧師 主題:渡過自己的約旦河 經文:書3:1-17

2021.09.05

主日

巴色会亚庇中文堂少年崇拜 日期:09012022 主题:最可靠的导航员 经文:约书亚记 3:14-17

2022.01.08

主日

壹、跨越的要訣之一:「相信 神應許」 1. 神不變的應許 2. 人信心的行動 貳、跨越的要訣之二:「等候跟從 神」 1. 等候 神的時候 2. 跟從 神的引領 參、跨越的要訣之三:「聽從 神的話」 1. 「聽」是信心基礎 2. 「聽」可看見神蹟 結論:「與神同行,學習順服 」

2022.01.15

主日

證道題目:約書亞接班 主題經文:約書亞記 3-5章 大 綱: 一、為何不是摩西的兒子 二、為何約書亞願意接班 出24:13.出33:11 三、為何河水會立起成壘 加5:15.代上5:25-26.

2022.11.02

主日

講題:跟著約櫃走 見證大奇事 經文:約書亞記3:1-17 金句:你若信,就必看見神的榮耀!(約11:40)

2023.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