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詩篇130:1~131:3
130:1 (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我從深處向你求告!
130:2 主啊,求你聽我的聲音!願你側耳聽我懇求的聲音!
130:3 主─耶和華啊,你若究察罪孽,誰能站得住呢?
130:4 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
130:5 我等候耶和華,我的心等候;我也仰望他的話。
130:6 我的心等候主,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
130:7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因他有慈愛,有豐盛的救恩。
130:8 他必救贖以色列脫離一切的罪孽。
131:1 (大衛上行之詩。)耶和華啊,我的心不狂傲,我的眼不高大;重大和測不透的事,我也不敢行。
131: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
131:3 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
*靈修默想:
(1)130篇的詩人對上帝有哪些認識?他是如何向上帝禱告?他是為什麼事情禱告?無論是面對自己的罪,或是面對所處群體的罪,我們要如何面對?
(2)131篇大衛如何形容自己的心?為什麼他的心會如此?他在上帝面前的態度是如何?看到大衛的生命,有哪些是我們特別需要學習的功課,我們要如何讓自己的心能平靜安穩?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得1~4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WMyip_ENI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6/2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1/21/在祂懷中-2
【經文】詩篇131篇
一日中午,我跟姐姐以及她的孩子們共進午餐。過後,姐姐告訴三歲的外甥女安妮該睡午覺了。但安妮皺著小臉,含淚反對:「可是阿姨今天還沒有抱過我耶!」姐姐笑著說:「好吧!阿姨可以抱妳。但妳想要抱多久?」安妮馬上破涕為笑,開心地說:「五分鐘!」
當我抱起安妮,心裡感激她在不經意間提醒了我,何謂愛與被愛。有時候,我們似乎也忘了信心的道路是要我們學習經歷上帝的愛,經歷祂那遠超過人所能理解的愛(以弗所書3章18節)。如果我們忽略了這一點,我們可能會發現,自己就像耶穌所說的浪子比喻中的哥哥,拼命想贏得天父上帝的認同,卻沒看到祂早已將一切賜給我們(路加福音15章25-32節)。
詩篇131篇是聖經中的一篇禱詞,能夠幫我們「變成小孩子的樣式」(馬太福音18章3節),我們不再因無法明白的事而感到困擾(詩篇131篇1節),而是藉著與上帝同在,心中得享平安(2節),在祂的愛中得到我們所需的盼望(3節),就如幼時依偎在母親懷中那般的平穩安靜(2節)。
【思想】
在你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表明上帝永不止息的愛?
體會到上帝的愛,如何讓你更有盼望和勇氣?
【回應】
慈愛的天父!
生命中常有人提醒我們何謂愛與被愛,
我們為著有這些人向祢獻上感謝。
求祢幫助我們,
能更深地扎根在祢的愛中。
今日主題:等候神,仰望祂的話
決心應用:你曾位什麼事情懇切等候神的回應?為了享受神所賜的平安,你決定要怎麼做?
詩篇130:1~131:3
詩人深知他所信的神,是滿有慈愛的憐憫的神。當自己處於罪的深深的憂傷自責之中,幾乎絕望的光景之時,詩人回轉到神面前,知道慈悲的神的怒氣是轉眼之間,祂的慈愛是一生之久。因此詩人仰望著神,比守望者等待天亮更加熱切等候著巴望着神…懇切祈求從主的憐憫得著赦免之恩…詩人描述自己的內心平靜安穩,就像斷奶的嬰孩在母親的懷抱中一樣。因詩人渴慕神,所以才有平安、安穩平靜的心,並且确信自己所有的罪都已經從神那得著赦免。以賽亞30:15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賽42:3「壓傷的蘆葦,祂不折斷;將殘的灯火,祂不吹滅。當我們悔改時,神要施恩給我們,好憐憫我們,因為我們的神是公義的神,凡等候祂的都是有福的。
因此神的子民要常常連於元首耶穌基督裡,如同葡萄枝連結樹,過著分別為聖的生活,滿有主的同在,才有真正的平安。
>>>>>永住天愛中,永享上好福。
心得:
在聖潔的神面前,沒有一個人能稱義。若是我們必須按自己的心思意念與行為受審判,那麼我們都會受到極大的懲罰。然而,在神的愛裡有赦罪之恩,若我們願意來到神面前承認自己的罪與軟弱,祂必有豐盛的慈愛:東離西有多遠,祂叫我們的過犯離我們也有多遠(詩103:12)。因此,我們當等候、仰望神,甚至勝於守夜的等候天亮:專注、期待,帶有喜悅與盼望。我們的心當默默無聲,專等候神,既不狂妄、也不高傲,更不妄行;因為我們知道,祂必領我們到青草地、溪水旁。於是,我們的心就能平靜安穩,如同嬰孩在母親懷抱中的滿有安全感。耶穌曾提醒門徒,進神的國必須回轉像小孩(路18:16-17);又說,凡謙卑像孩子一樣,在天國就是最大的(太18:3-5)。求神保守我們脫離一切的罪孽,使我們的心能單純像孩子,且能專心仰望祂,謙卑領受從神而來的豐盛的恩典,從今時直到永遠!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豐盛的慈愛與恩典,使我的心越思想祢、越仰望祢,越能有大喜樂。願神幫助我能如同保羅所說,因為有神,無論在什麼景況都可以知足,因為我已經得著了那上好的福分,就是耶穌基督的救恩!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3/20/追求滿足
【經文】詩篇131篇
一位心理醫生在他的諮詢專欄中,回應一個名叫茹蘭的讀者。茹蘭哀嘆自己雄心勃勃地追求所嚮往的一切,最後卻得不到滿足,而這位心理醫生很直白地說:「人類受造並不是為了獲得快樂,而只是為了求生存與繁衍後代。」接著,他又說:「人類天生想要追求滿足,但這就像是妄想捕捉誘人且難以捉摸的彩蝶,往往只會讓我們白忙一場,求而不得。」
我心想,當茹蘭讀到這種虛無且悲觀的回應時,不知有何感想?但她若讀了詩篇131篇,感受必截然不同。在這首詩篇,大衛引導我們細思如何得到滿足。大衛一開始就展現謙卑的態度,放下一國之君的雄心壯志,對人生中許多重大難懂的事件,他也全擱在一旁(1節)。接著他以平穩安靜的心來到上帝面前(2節),將未來交託在上帝手中(3節)。這帶來了美好的結果,大衛說:「我安適滿足,像斷奶的嬰兒倚偎在母親懷裡。」(2節,現代中文譯本修訂版)
在我們這敗壞的世界裡,追求滿足有時就像水中撈月。使徒保羅在腓立比書4章11-13節說,滿足是需要經過學習的。但我們若相信人生在世不過是「求生存與繁衍後代」,那麼追求滿足就真的只是鏡花水月一場空。大衛告訴了我們獲得滿足的方法:來到上帝面前安靜歇息,可以獲得滿足。
【思想】
你何時感覺最滿足?
今天你要如何安排一段不匆忙的時間,安靜地親近上帝?
【禱告】
親愛的上帝,我要全然信靠祢,唯有祢能使我得到真正的滿足。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2/14/分心
【經文】詩篇131篇
我放下手機,厭倦了那些不斷出現在小螢幕上,輪番轟炸的影像、觀念和通知。但很快地,我又拿起手機,再度打開它。為什麼會這樣?
知名作家卡爾(Nicholas Carr)在其著作(The Shallows)中,描述了網路如何讓人們無法安靜思考:「網路似乎正在削弱我專注與沉思的能力。不管我是否正在使用網路,現在我的大腦已經習慣用網路傳播信息的方式,即透過迅速移動的粒子流,接收各種資訊。我曾經是沉浸在文字海洋中的潛水員,而現在我卻像騎乘水上摩托車的人,在水面上呼嘯而過。」
這種讓思緒呼嘯而過的生活,似乎不太健康。那麼,我們如何才能放慢腳步,深深潛入平靜的靈性水域呢?
在詩篇131篇,大衛寫道:「我使我心安穩平靜」(2節,和合本修訂版)。這句話提醒我,在這件事上我有責任,改變習慣要從我選擇平靜開始。也許我必須一次次做出這樣的選擇,但慢慢地,我們將體驗到上帝那使人得滿足的美善。我們就像小孩子一樣,心滿意足地得享安歇,牢記唯有祂能帶來盼望(3節)。這般心靈的滿足,沒有任何手機的應用程式可以提供,也沒有任何社群網站可以供應。
【思想】
科技如何影響你,使你無法在上帝面前保持平靜安穩?
你的手機是否能提升你的滿足感?為什麼?
【禱告】
天父,這世上充斥各種干擾,無法滿足我的心靈,求祢幫助我相信,祢會讓我得到真正的滿足。
【詩篇 131:1-3】
|平穩安靜的心|
第2節詩人大衛說:「我的心平穩安靜」!這是何等讓人羨慕的心情啊!今天是一個人心惶惶不安的時代,許多人心情憂悶、煩躁不安;許多人為了生活、工作、經濟、人際關係、婚姻及親子關係的衝突而煩亂不安、愁苦擔重擔、心中沒有安息。憂鬱症、焦慮症的病患急劇增加,自殺的問題也愈來愈嚴重!
許多人藉著藥物、毒品、宗教等求取假的平安。因此,耶穌在兩千年前召喚世人:「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28),「平安」對現代的人更是何等迫切的需要!
感謝主!我們看見許多心中煩躁不安的人,許多憂鬱、焦慮的人,因著來到耶穌的面前而得著心中的平穩安靜。但願有更多勞苦擔重擔的人,因著來到耶穌的面前而得著心中的平穩安靜。
第3節說:「以色列啊!你當仰望耶和華,從今時直到永遠」,大衛的平穩安靜是從仰望耶和華而來的。大衛身為一國之君,日理萬機,有許多的事讓他煩亂不安、惶惶終日,然而,他的心卻能「平穩安靜」,因為他專心仰望耶和華。這樣心靈的平靜安穩,成為他生命的力量,因為神說:「我們得力乃在乎平靜安穩」(賽卅15)!
讓我們也專心仰望耶和華,讓我們也像大衛一樣,在忙碌的生活中靠神使我們心中平靜安穩,以致生命中充滿活力!
為什麽有許多的基督徒,心中仍然沒有平靜安穩呢?第1節詩人暗示,他過去也是煩躁不安、靈性幼稚,沒有脫離吃奶的階段,正如保羅所說的,是一個屬肉體的基督徒。詩人過去心裡狂傲、眼目高大、輕舉妄動,是一個倚靠自己的人,因此,他的心中沒有平安!
是的!今天有許多的基督徒,雖然是屬神的人,卻仍然自以為是地倚靠自己的才能、智慧,以致於心中失去了平安!
第2節大衛說:「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讓我們學習大衛,單單仰望神,承認自己的軟弱,如同斷奶的孩子,安穩在母親的懷中。
當我們決定一些重大的事情的時候,不再倚靠自己的聰明,而是尋求神的帶領,聽從基督放在我們裡面的平安,讓基督在我們心中作主。若能如此,不管我們的生活有多少的擔子,不管我們的環境如何艱難,我們也必定能夠如同詩人一樣地說:「我的心平穩安靜」!
◆回應
主啊!我承認當我倚靠自己的聰明來行事時,我常會走迷路,心中失去安息。我願意單單仰望祢,尋求祢的引導,以致於我能平穩安靜地,奔走人生的道路。
◆背經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篇 131:2)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裏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2)
平穩安靜——「安靜的孩子」和「讓自己安靜下來的孩子」的差別是什麼?後者才是這節經文真正的意思,就是主動、刻意地決定要平穩安靜。 在希伯來原文中,其實有兩個動詞:shavah(像)和damam(安靜、不動或等候)。大衛描述他像一個決定讓自己不動、安靜下來的小孩。並不是母親說:「睡覺時間到了」,而是小孩自己滿足地爬上母親懷中,安穩躺着享受母親的看顧,心中沒有懼怕。 而且,「斷了奶」的孩子相信,即使母親不餵奶,仍會供應他其他食物。 大衛的意思是,他已學會刻意選擇要安靜信靠神,並且不要求神立即滿足他的需要,而是學會滿足地等候神的供應。 我們大部分的人都還沒「斷奶」。神要我們長大,吃固體食物,可是我們像嬰孩一樣不願離開奶。神要我們斷奶,就是不要我們倚賴那些以為沒有它,就活不成的東西。我們要學習大衛的信心神永遠會供應我們的需要,我可以等候祂,不用懼怕。)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得力在乎平静安稳,这是最大的能力,也是最大的见证,之所以我们无法安静下来,是因为我们不能和神保持步调一致。
神赐给我们最大的祝福和恩赐就是我们能够与神同步,从而神就时刻与我们同在,随时随地与神的能力和恩典同在,好像孩子随时都在母亲身边。
可关键不是神不愿,而是我们不肯,一定要偏行己路,以至于当我们想要追随神时,却发现根本找不到神,唯一的办法就是用祷告常常与神连结。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我的心平穩安靜,好像斷過奶的孩子在他母親的懷中;我的心在我裡面真像斷過奶的孩子。(詩131:2)
平穩安靜——在希伯來的原文中,這裡出現兩個動詞:shavah(直譯為像)和damam(直譯為安靜、不動、等候)。大衛用這兩個字來描述自己的態度,他決定要像一個安靜不動的斷奶小孩,不會因為要喝奶而隨意哭鬧。即使母親不再餵他母奶,仍然相信她會供應其他食物,安穩地信靠她,享受她的看顧。
大衛這是在說,他已經學會如何刻意地安靜信靠神,而不是要求神必須立即滿足他的需要。他要等候神的供應,因為神時時刻刻都與他同在。
你斷奶了嗎?
神正借着生活中的許多人事物,訓練我們長大成熟。然而,我們時常像不願意斷奶的嬰孩。
神要我們斷奶,不要依賴其他人事物,而是單單依靠祂。讓我們一起向大衛學習,單單信靠神,因為祂顧念我們,祂永遠會供應我們的需要。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断奶的意思就是不再只求神的供应,而是求神自己,不是被神的祝福满足,而是被神自己所满足,不再只想做被神拯救的弱者,还想作被神差遣的仆人。
生命不仅仅只有被动的复活,还一定要求长大成熟,只有从被动转向主动,从得福转为祝福,从习惯被爱到习惯去爱,从用嘴巴到用手脚,才会经历神。
让我们不仅仅求丰富,更要求丰盛,没有断奶的孩子不会真正幸福,只有经过风雨仍旧勇敢的人才能真正见证看不见的神,并获得最大程度的满足喜乐。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