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數記 第34~36章、申命記 第1~2章

民數記 第34~36章
申命記 第1~2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2022-02/10讀經:民數記 第三十六章

✍️ 2022-02/09 讀經:民數記 第三十六章

✟受感的話語:
36:1 約瑟的後裔,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基列,他子孫中的諸族長來到摩西和作首領的以色列人族長面前,說:
36:2「耶和華曾吩咐我主拈鬮分給以色列人為業,我主也受了耶和華的吩咐將我們兄弟西羅非哈的產業分給他的眾女兒。
36:3 她們若嫁以色列別支派的人,就必將我們祖宗所遺留的產業加在她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中。這樣,我們拈鬮所得的產業就要減少了。
36:4 到了以色列人的禧年,這女兒的產業就必加在她們丈夫支派的產業上。這樣,我們祖宗支派的產業就減少了。」
36:5 摩西照耶和華的話吩咐以色列人說:「約瑟支派的人說得有理。
36:6 論到西羅非哈的眾女兒,耶和華這樣吩咐說:她們可以隨意嫁人,只是要嫁同宗支派的人。
36:7 這樣,以色列人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
36:8 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產業。
36:9 這樣,他們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支派的人要各守各的產業。」
36:10 耶和華怎樣吩咐摩西,西羅非哈的眾女兒就怎樣行。
36:11 西羅非哈的女兒瑪拉、得撒、曷拉、密迦、挪阿都嫁了他們伯叔的兒子。
36:12 她們嫁入約瑟兒子、瑪拿西子孫的族中;她們的產業仍留在同宗支派中。
36:13 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

✟受感的啟示:
一、嫁外邦產業減(民數記 36:1-4)
西羅非哈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於是神允許把產業分給他的女兒;後來,瑪拿西支派的族長們向摩西和各支派族長提出異議說,若他們親屬西羅非哈的女兒嫁給其他支派男子,她們得產業就會帶入夫家,到了禧年以後仍是一樣,西羅非哈女兒的產業就會永遠歸給她們夫家的支派,這樣瑪拿西支派將永遠失去那份產業。

這個問題必須謹慎處理,因其他支派也會發生同樣的情形,雖是共同體成員的小小意見,在這段經文可以看到,摩西雖是約二百萬以色列民的領袖,但他回應了約瑟後裔的需求,這的確也提醒我們,無論是微小的一群人,我們都不能輕看,領袖也應看重,並透過禱告尋求神的旨意和方向。

二、嫁同宗產業留(民數記 36:5-13)
神是有位格的神,會以合情合理的方式治理自己的百姓,帶來整個群體的和平與次序;摩西照著神的吩咐,立定了一個確保各支派產業完整的原則,凡是從以色列支派中得產業的女子,可以隨意嫁給自己喜歡的人,但必須嫁給同族同支派的人。

西羅非哈的女兒們都順服了神的命令,所得的產業仍然留在父親族系的瑪拿西支派內,保持了其支派應許地的完整…神雖然允許結婚的自由,但也制定結婚的界線,以避免因繼承產業而造成支派間的問題;雖然因西羅非哈的女兒,引發了女兒繼承及保存產業的問題,也因此讓以色列人對於尚未成就,卻即將征服並分配的迦南美地有更遠的看見!

我們若看重神的應許,也應當在感情上接受神的約束,唯在神旨意所定的範圍內選擇結婚對象,才能長久地保守自己在基督裡的恩典;此時神的百姓結束了三十八年的曠野飄流,在「摩押平原、約旦河邊和耶利哥對面」蓄勢待發,準備過河承受應許之地。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我們為了保護所擁有的,卻破壞了你要我們竭力保守的和平,沒有依祢的教導解決問題,反而堅持己見,常常與人爭的面紅耳赤;主啊!求祢饒恕我們的過犯,除去我們裡面的貪婪,認定一切都是祢白白的賞賜,並且願意按照祢的心意來運用。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寶貴的聖名,阿們!

(圖約旦河東、耶利哥對面的摩押平原,位於約旦高原和約旦河之間,沿著南北延伸;是以色列人在渡過約旦河進入迦南之前最後安營的地方。)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3/18讀經進度

1. 民數記 35-36章
2. 路加福音 4:31-44
3. 詩篇 35:11~16
4. 箴言 11:16~17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3-07/10_守住你的產業

【民數記 36:1-13】
|守住你的產業|

以色列人的「產業」是神的賜福,神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出來,帶領他們進入迦南美地,給他們豐盛的祝福。神也同樣帶領我們出埃及為奴之地,把我們從仇敵手中救出來,祂也給我們每個人都有屬靈的產業,豐盛的屬靈祝福。

這段經文記載,西羅非哈的眾女兒,因父親無子,提出可否由女兒繼承產業的問題。摩西訂立新例,女兒可以繼承父親的產業。但以色列人的族長現在提出一個新問題:「女兒出嫁外族,產業帶往夫家,豈不破壞了各支派承受的份?」(4節)摩西求問神,決定維持女兒可繼承父親產業的原例,但如果結婚,須嫁給本族的人(6節),以確保產業不外流。第10-12節記載,西羅非哈的眾女兒照神的吩咐,都嫁了她們伯叔的兒子。即令到禧年,售出的土地須物歸原主,也不影響到因結婚而轉移的地權。

第8-9節記載,神因此吩咐以色列人:「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產業。這樣,他們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支派的人要各守各的產業。」神要每一個祂的百姓都持守住祂給我們的屬靈產業和祝福,不僅我們這一代要保守住,世世代代都要保守住,而最困難的就在「屬靈祝福的傳承」,也許我們這一代可以保守住,但繼續下去我們的後代是否能保守住呢?我們應渴望、祈求及努力,使我們的下一代也能保守住神給我們的祝福,不管是家庭或者教會。

這章經文告訴我們,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婚姻的保守」,若能保守有同樣敬虔信仰的婚姻,我們就能保守住屬的祝福和產業。不管在家庭或教會都是如此!

◆回應:
主啊!我要竭力使我的兒女能因著與同樣敬虔的人結合,而保守住我們家庭的屬靈祝福。我也要竭力使我們教會青年人有虔誠婚姻的結合,來守住教會的屬靈產業。

◆背經:
這樣,以色列人的產業就不從這支派歸到那支派,因為以色列人要各守各祖宗支派的產業。(民數記 36:7)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盼望所存忍耐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1/11/num-day42

【經文】民數記36章1~13節

民數記結束於「這是耶和華在摩押平原―約但河邊、耶利哥對面―藉著摩西所吩咐以色列人的命令典章」(參13節)。

民數記的命令典章,以西羅非哈的五位女兒為保存產業作為開始(參二十七章)和結論(參三十六章)。按照猶太人的傳統習俗,產業通常是傳給兒子(參申二十一15~17;路十五11~32),西羅非哈的眾女兒便害怕得不到產業,因為她們沒有兄弟,而她們的父親又已經死了(參二十七1~8)。這絕非一件微不足道的事,它具有三項重大的屬靈意義:

第一、它啟示我們,今日基督徒選擇結婚對象沒有絕對的自由,重要的是先尋求神所顯明的旨意,並定意順服且遵行祂所配合的(參10~12節)。總要嫁或娶在主裡的(參林後六14),方能享受屬靈的賜福與影響,而產生敬虔的後裔(參提後一5)。

第二、第8節提到「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產業。」主耶穌的家譜在馬太福音提到「雅各生約瑟」(參太一16),但在路加福音三章23節提到「約瑟是希里的兒子」。路加的記載是「依人看來」(原文按律法),指明約瑟實際上不是希里的兒子,乃是按律法算為他的兒子。約瑟是馬利亞的父親希里的女婿,這事例也許是照著民數記二十七章1~8節、三十六章1~12節的定例:父母若只有女兒為後嗣,產業應歸女兒;但女兒只能嫁給同支派的男子,使產業留在原支派裡。讚美主!這是何等大的盼望,我們的救贖竟與舊約的律例有關而連於「基督」。基督是女人的後裔,且為童女所生(參創三15;賽七14)。

第三、西羅非哈的眾女兒預表我們這些按肉體是外邦人的,「那時,你們與基督無關,在以色列國民以外,在所應許的諸約上是局外人,並且活在世上沒有指望,沒有神。」(參弗二12)如今我們因這定例,成了新婦(基督的教會),因這極大的盼望,忍耐等候迎接新郎來迎娶。哈利路亞!

【回應】
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願祢來。

【禱讀】啟示錄22章20節
證明這事的說:是了,我必快來!阿們!主耶穌啊,我願祢來!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民數記 36:1-13

敬拜詩歌:祂看顧麻雀 His Eye is on the Sparrow (Greg Howlett) (讚美 285)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TCmf8iEMm8

一、安靜:耶和華啊!我喜愛祢住宿的殿,祢榮耀居住的地方。
二、讀經:民數記 36:1-13
1. 重點說明
整本民數記都是神選民向應許之地邁進的故事,落幕在神為土地分配中的特例曉諭,以色列人怎樣持守產業。因為之前西羅非哈事件,帶來新的問題,是這些繼承地業的女兒若嫁外支派的人將會影響土地的分配,為此耶和華曉諭摩西,處理的原則是守住各支派的地業,而得了產業的女子必須嫁給同宗支派的人,顯示神看重對支派的應許,而承受產業的女子也需要在這樣的原則下於婚姻的選擇上有所規範。
2. 鑰節: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產業。(民 36:8)
三、默想:
■「產業」這詞在本段中出現了幾次?約瑟支派的人求問甚麼問題?(v.2-v.4)
■耶和華的處理原則為何?(v.7-v.9)
■約瑟支派的人為什麼來求問摩西?這顯示他們對神所賜予的產業所持守的態度為何?他們面對產業可能造成流失的處理方式提供給我什麼典範?
四、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賜我天上寶貴的基業,幫助我在每天的生活中持定方向,看重並維護神所賜的豐盛與榮耀。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36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民數記36:8

凡在以色列支派中得了產業的女子必作同宗支派人的妻,好叫以色列人各自承受他祖宗的產業。(民36:8)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誰知道?

閱讀: 傳道書6章12節,7章13-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34-36章;馬可福音9章30-50節

順利時要喜樂;患難時當思考。上帝使這兩樣都發生。—傳道書7章14節,和合本修訂版
據說古時候邊塞有一名老翁,人稱塞翁。他失去了一匹珍貴的馬,鄰居都為他的損失感到遺憾,但塞翁並不難過。他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好事呢?」不久之後,丟失的馬竟帶著一匹馬駒回來。當鄰居前來道賀時,塞翁說:「誰知道這對我不是件壞事呢?」後來,他兒子騎這匹馬駒時摔斷了腿。這看來的確是件壞事,可是當軍隊來到村莊徵召所有的壯丁去打仗時,塞翁的兒子由於瘸腿而豁免。參軍的青年最後大都戰死沙場,塞翁的兒子卻幸免於難。

這是諺語「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教導我們壞事可能轉為好事,反之亦然。此種古老的智慧與傳道書的作者所觀察到的極為相似:「誰知道什麼與他有益呢?」(6章12節)確實,我們誰都不知道未來會如何。「禍」可能會帶來意想不到的益處,而「福」也可能會帶來不良的影響。

每天我們都會面對新的機會、喜樂、掙扎和痛苦。身為上帝摯愛的兒女,我們可以全然信靠祂的主權,並且倚靠祂走過所有的順境或逆境,因為上帝使這兩樣都發生(7章14節)。在我們一生所有的事件當中,上帝都與我們同在,並應許祂會慈愛地看顧我們。

你能想到一個因禍得福的例子嗎?
你如何在逆境與順境中,專心仰賴上帝?
至高的上帝,謝謝祢掌管我的生命。
求祢幫助我在順境或逆境中,都能讚美祢。
我深信祢使萬事互相效力,要讓愛祢的人能得益處。
作者: 謝葆芳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今天的閱讀經文可能會讓我們得出這樣的結論,認為傳道書的作者「傳道者」(1章1節)是個宿命論者。悲觀的思想似乎是他的主軸:人生都是「虛度」,我們的日子像「影兒」一樣轉瞬即逝(6章12節);好事和壞事都會發生(7章14節)。但不少聖經學者提出了另一種觀點,讓我們留意這位傳道者的呼籲:「你要察看上帝的作為」(7章13節),以此提醒我們仔細觀察上帝過去和現在如何在世上動工,「因上帝使為曲的,誰能變為直呢?」(13節)誰能解決我們生活中的困難呢?除了上帝,誰也不能。當我們思想上帝的特質和作為時,我們便能看到祂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上帝的人得益處」(羅馬書8章28節)。當我們相信上帝的美善,我們就可以在「遇亨通的日子」心懷喜樂(高興歡喜);在「遭患難的日子」仍能謹記,這也是上帝所給的(傳道書7章14節)。

柯愛莉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