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

心得:
1.今天的經文提到了點數與分配.在以色列人尚未進入應許地之前,神就要摩西分配產業。
(1)摩西對神的順服,與神親密的關係, 是我心所羨慕並想要學習的。
(2)神的意念與智慧高過我們所能測度.祂明白我們內心可能存有的私慾,因此在人心尚未想到以先,神就為我們預備了一切。
(3)雖然眼所未見,但是我們一同學習憑信心領受與感謝.神所賜我們的將是最美最善。
2.我們一起學習不為明天憂慮,只要單單仰望神,他必為我們預備一切,豐盛且有餘。
3.學習順服神的帶領,順服神僕人的教導,放下以自我為中心的想法,神喜悅我們全然倚靠祂。

禱告:
親愛的上帝,祢是豐盛恩典的神。我要稱謝祢,謝謝祢為我所預備的道路,謝謝祢讓我得享在祢裡面的平安喜樂。求祢教導我學習更多信靠祢,因為祢是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的神;祢是以五餅二魚展現大能大力的神,謝謝祢讓我學習倚靠祢,求祢讓我經歷祢奇妙的帶領,讓我成為見證神祢的器皿。如此禱告,是奉靠主耶穌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2019年8月份每日靈修
民數記 第24~28章

民數記 第24~28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2022-01/31讀經:民數記 第二十六章

✍️ 2022-01/31 讀經:民數記 第二十六章

✟受感的話語:
26:1 瘟疫之後,耶和華曉諭摩西和祭司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說:
26:2「你們要將以色列全會眾,按他們的宗族,凡以色列中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
26:5 以色列的長子是流便。流便的眾子:屬哈諾的,有哈諾族;屬法路的,有法路族;
26:6 屬希斯倫的,有希斯倫族;屬迦米的,有迦米族;
26:7 這就是流便的各族;其中被數的,共有四萬三千七百三十名。
26:8 法路的兒子是以利押。
26:9 以利押的眾子是尼母利、大坍、亞比蘭。這大坍、亞比蘭,就是從會中選召的,與可拉一黨同向耶和華爭鬧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
26:10 地便開口吞了他們,和可拉、可拉的黨類一同死亡。那時火燒滅了二百五十個人;他們就作了警戒。
26:11 然而可拉的眾子沒有死亡。
26:52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
26:53「你要按著人名的數目將地分給這些人為業。
26:65 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

✟受感的啟示:
一、溫疫之後二次統計(民數記 26:1-4)
瘟疫之後,耶和華曉喻摩西和亞倫的兒子以利亞撒,神說凡以色列中從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

從〔民數記 26:2〕我們可以看到,在這裡神選召能打仗的人是有條件的,為什麼是20歲以上?而不是找自願能上場打仗的呢?從這節彷彿可以知道,神是有智慧的神,祂所選召的是一個在各方面成熟、甚至能獨當一面的人!而在舊約時代數點人數又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沒有電子科技產品的輔助,加上人在數點期間,人會死去也會出生,能要精準的數算,真是一個大工程!

「瘟疫之後」…看到這四個字反觀現在全球在這新冠的風暴中,雖然不像西元1347-1352年前後的鼠疫,也就是黑死病,死亡人數約2億人;在線今這盼望新冠肺炎仍未止息的裡面,雖然在這兩年間確診人數約近4億人、死於新冠肺炎近600萬人,然而最重要的事是,無論如何,神仍作王掌權,屬祂的兒女們是否已領受到了什麼?無論哪個時代,生的沒有死的多,尤其是少子化的現代,教會也是如此,教會流失與離開的確比留下來的多!我們要更多的禱告,但願到那日點名的時候,我們仍跟隨的主愛的家人們,我們也要在其中。

二、按著家族數點過程(民數記 26:5-51)
在〔民數記 26:5〕講到流便支派,流便是以色列支派的長子;在〔民數記 26:9b〕「這大坍、亞比蘭,就是從會中選召的,與可拉一黨同向耶和華爭鬧的時候也向摩西、亞倫爭鬧;」流便雖然是長子,但他的後代卻做了不良的示範,一同和可拉一黨向耶和華爭鬧,然而在〔加拉太書 6:7〕也告訴我們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一旦對神失去了敬畏的心,驕傲就來了…「輕慢神」就是不尊重、不尊敬或忽視神。

在聖經裡,就是那些不敬畏神否認神存在的,都是神所不喜悅!最容易識別的輕慢形式是不尊重,典型的表現為口頭侮辱,或其他輕蔑的行為,甚至公開的敵意,大坍和亞比蘭就是如此公開的敵對神!

三、按著多寡公平分產(民數記 26:52-56)
耶和華曉諭摩西說:「你要按照人名的數目,將地分給這些人為業。」〔民數記 26:53〕我們的神是這麼樣的有智慧、有信實、有公義,神的聖靈隨著己意按照祂的憐憫,要賜恩給誰就給誰;多種的多收,少種的少收,奉獻多少,施捨多少,也根據這些得賞賜了!神的心意最美善!

四、除了二人沒有存留(民數記 26:57-65)
〔民數記 26:65〕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與耶利哥相對的約旦河邊,數點以色列人,被數的人中卻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奈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除了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這節經文卻強調了「嫩的兒子」,可以知道一個做父親的角色是這麽樣的重要!很多人的成就與教養會反射在父親的身上!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我們滿心的感謝祢!因為祢拯救我們脫離了死亡和罪的權勢,並且帶我們進入基督,進入那在基督裡的豐滿裡,即使我們需要經過曠野,然而祢卻時時用祢的話語教導我們、指引我們方向。
神吶!求祢除去我們那小信驕傲的心,不輕慢祢的事工、不輕慢神的教會、不輕慢神的器皿;主啊!我們何等渴望成為那謙卑的子民,在祢面前真正降卑自己的子民,並且仰望祢的信實,引導我們進入那應許之地,到那祢點名的時候,我們極深盼望也要在其中。奉主耶穌寶貴的聖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3/13讀經進度

1. 民數記 25~26章
2. 路加福音 2:1-20
3. 詩篇 34:1-7
4. 箴言 11:8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按著家族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0/29/num-day29

【經文】民數記26章12~62節

「按著家族」是這段經文的主題,在本章中出現了十五次。以色列會眾按著家族,將二十歲以外、能出去打仗的,計算總數(參二十六2)。相較於四十年前左右,在西乃曠野第一次數點人數的記載,這次有顯著不同的地方。在一至三章只記載每支派的人數,而本章除了記錄各支派的人數,亦按著家族的姓名記載。其次,在數目的比較上,我們看見西緬支派的人口減少了幾乎一半(參14節),這可能是因為其宗族首領犯姦淫(參二十五14),引起瘟疫,導致二萬多人死亡(參二十五9)。

第一次的數點,目的是為著將以色列百姓組織成為耶和華的軍隊。目標是為著打仗,因此排列陣式是將12個支派分成了四纛,他們在本族的旗號那裡,對著會幕安營。不過,第二次的數點,卻是「按著家族」計算總數。而這個主題表達了兩方面的意義:

第一、得地為業是神給的應許,應許的實現需要人盡上本分。神的兒女必須整理、整頓自己的信心與生活,方能在爭戰中靠著主得勝,得享主恩。「教會」是神的家,我們蒙主的救恩成為神家裡的親人,因此我們不是獨自作神的兒女,而是需要教會的生活、小組的生活,而家和就能萬事興。

第二、按著家族,為要制定一個基礎,以便攻佔迦南地後能按人口分地(參52~54節),如同教會內有不同的牧區,牧區中有不同的小組。而教會的生活,對內彼此相愛,對外廣傳福音;為要藉著小組建造屬靈的家,一同得著屬天的美地,屬天的美福。在這基礎上也要實施分配的原則:「人多的,你要把產業多分給他們;人少的,你要把產業少分給他們,要照被數的人數,把產業分給各人。」(參54節)

利未人亦同被數點,但不是為著分配地業(參62節),而是為了分配會幕的事奉,因為以色列的神便是他們的產業。這是何等奇妙的數點!千萬人當中,主竟數點我,在祂的家族中成為親人(參弗二19),我情願一生事奉祂。

【回應】
主啊!按著原生的家族,我哪配得如此厚恩。我願將所有主權都歸於祢,作祢忠心良善有見識的奴僕。阿們!

【禱讀】約書亞記24章15節
若是你們以事奉耶和華為不好,今日就可以選擇所要事奉的:是你們列祖在大河那邊所事奉的神呢?是你們所住這地的亞摩利人的神呢?至於我和我家,我們必定事奉耶和華。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奴僕的樣式(一)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10/30/num-day30

【經文】民數記26章63節~27章11節

摩西在這世代的傳承中,扮演了起承轉合的角色。他看著第一代被數的以色列人落在不信悖逆中,除了約書亞和迦勒之外,沒有一個人存留下來。他也看著第二代起來被數點,準備進入神所應許的迦南美地,而他也和第一代被滅的人一樣,只能遠遠看見應許之地,卻不能進入。

在摩西的服事中,他重視也謹慎對待所發生的大小事情。在約瑟的兒子瑪拿西的後裔中,尚存瑪拿西的玄孫、瑪吉的曾孫、基列的孫子,以及希弗的兒子西羅非哈的女兒。這幾位女兒名叫瑪拉、挪阿、曷拉、密迦、得撒(參二十七1),她們前來站在會幕門口,申訴父親死在曠野,然而,他的死亡不是與可拉同黨聚集攻擊耶和華,而是在自己罪中死的(參十四章);他也沒有兒子(參二十七3),因此她們要求分得地業。摩西將她們的案件呈到耶和華面前(參二十七5)。

西羅非哈的五個女兒所提出的申訴,贏得公義的判決,而且神將一條永遠的定例頒與以色列人,維護了將來遇到同樣情況的人(參二十七6~11)。摩西不因境遇而患得患失,單單惟主是從;他的僕人樣式,讓我們看見了神三個榮耀的屬性:

第一、神的信實。祂記念約瑟在弟兄中所做的(參創五十19~25):「瑪拿西的孫子,瑪吉的兒子(基列)也養在約瑟的膝上」(參創五十23),因此基列的孫子,希弗的兒子西羅非哈的女兒得蒙地業。

第二、神的公義。西羅非哈眾女兒的情況,曾在二十六章33節裡埋下伏筆,同時更以此事作為這卷書的總結─各支派按著公平的原則持守自己的產業(三十六1~13),這彰顯出耶和華是公義的神。

第三、神的慈愛。基督因這特定的律例(參二十七8~11)―「族中最近的親屬」(參二十七11、參得四3~4),使波阿斯娶了路得為妻,生了俄備得。這俄備得是耶西的父,耶西是大衛的父(參得四13、17),進入猶大細羅(賜平安者)的應許(參創四十九10),成為耶西的根(參賽十一10)。

【回應】
哦!主,讓我能以祢的心為心,如同摩西在祢的家中盡忠。阿們!

【禱讀】腓立比書2章5節
你們當以基督耶穌的心為心。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民數記 26:1-65

敬拜詩歌:主祢永遠與我同在 (約書亞)
https://youtu.be/VOQe_vx2AZE

一、安靜:耶和華我的磐石、我的救贖主啊!願我口中的言語、心裏的意念,都在祢面前蒙悅納。
二、讀經:民數記 26:1-65
1. 重點說明
耶和華曉諭摩西再次普查人口,同樣是數點軍隊,預備打仗,這一次還要為即將進入應許之地,分配地業作預備。曠野漂流了四十年,以色列各支派略有消長,總人數竟不相上下;但民數記所記載的,正是曠野路上,以色列人一次次悖逆招致的刑罰;其中,最慘痛的,莫過於上一代被摩西、亞倫數過的人,幾乎一個都沒有存留,唯有約書亞、迦勒可以隨同新一代,進入迦南美地。若不是耶和華神的恩典憐憫,就連這新一代的以色列民,也斷難活著出曠野。
2. 鑰節: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乃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民 26:64-65)
三、默想:
■耶和華為何曉諭再次數點人數?(v.2、v.53-v.56)
■這次數點與第一次數點的地點與對象有甚麼不同?(v.63-v.65)
■兩次數點人數十分接近,這告訴我什麼訊息?兩次數點對象截然不同,這給我什麼警誡?
四、禱告:主啊,祢是公義的主,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求祢叫我遠離罪惡,存敬畏的心度世上的日子。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民數記 26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民數記26:64-65

但被數的人中,沒有一個是摩西和祭司亞倫從前在西乃的曠野所數的以色列人,因為耶和華論到他們說:他們必要死在曠野。所以,除了耶孚尼的兒子迦勒和嫩的兒子約書亞以外,連一個人也沒有存留。(民26:64-65)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平靜安穩

閱讀: 詩篇91篇 | 全年讀經進度: 民數記26-27章;馬可福音8章1-21節

住在至高者隱密處的,必住在全能者的蔭下。—詩篇91篇1節
兒子沙維爾是個精力充沛的學齡前兒童,總是想逃避他不喜歡但不可缺少的午休時間。他知道如果安靜下來,自己就會不知不覺地睡著。因此,他會在座位上動來動去,滑下沙發,在地板上亂跑,有時還會在房間滾來滾去,吵著說:「媽媽,我餓了!我口渴!我要去洗手間!我想抱抱!」

我深知午休對他有益,於是我讓沙維爾舒服地依偎在我身旁,幫他安靜下來。最後他就會放棄掙扎,慢慢進入夢鄉。

在屬靈生命的初期,我曾像沙維爾一樣,總是想時刻保持活躍。忙碌使我覺得自己被接納、被重視,可以掌控生活;紛擾的聲音能讓我逃避對自身的缺點與試煉的苦惱,而安靜休息好像就是承認了自己的弱點和有限。因此我避免讓自己休息和靜下來,以為上帝的工作絕不能少了我。

但上帝是我們的避難所,儘管環境艱辛紛擾、前景風雨飄搖,祂仍是我們的安歇之處。前方的道路看似漫長、可怕或難以承受,但祂的愛環繞著我們。上帝聽見我們的聲音,應允我們,並常與我們同在⋯⋯從今直到永遠(詩篇91篇)。

我們可以安靜下來,倚靠上帝永遠的愛和同在。你我都能來到祂面前得著安歇,在祂信實的遮蔽之下,我們必平靜安穩(4節)。

你在生活的哪些層面看到上帝的保守?
知道上帝以翅膀遮蔽你,如何幫助你面對困難?
天父,謝謝祢給我們一個永遠充滿愛的避風港。
作者: 鄧書琪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撒但企圖讓耶穌在曠野中犯罪,就對祂說:「[上帝]要為你吩咐祂的使者,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馬太福音4章6節)。這是引用詩篇91篇11-12節,而有趣的是,接下來13節說:「你要……踐踏少壯獅子和大蛇。」聖經常以獅子和蛇來比喻魔鬼(彼得前書5章8節;啟示錄12章9節)。耶穌準確地引用聖經來反擊魔鬼濫用和扭曲聖經,從而有效地「踐踏」祂的仇敵。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