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尼希米記9章38節~10章39節》
我們發誓要照上帝藉祂僕人摩西所賜下的法律生活。我們要聽從上主──我們的主給我們的命令;我們要遵守祂一切的法律和規例。(尼希米記10章29節b)
一般來說,簽名是以示負責,所以人們不太會隨便簽名。今天的經文記載,以色列人民鄭重簽了約,領袖、利未人,和祭司都在約上簽署自己的名字。他們不只是為了負責,更像是立志,特別這些人多為宗教領袖,可知他們簽署的這份文件很重要。在簽約前,絕對經過仔細推敲、研議,斟酌著一字一句,謹慎地完成與上帝之間的約定。協定一旦簽訂,就不能隨便毀約。不過,尼希米和眾人簽訂的是「誓約」,這是由人主動發起,與由上帝主動跟人立的「盟約」截然不同。也就是說,人極有可能忘記自己的約定。
「我們要遵守祂一切的法律和規例!」尼希米強烈要求猶太同胞遵行上帝的命令。由於猶太人長期被異族統治,他們的生活已深受外邦文化的影響。尼希米此舉激發族人的同仇敵愾,就算不能在軍事上獲勝,回復以色列王國,至少也要保護自己的宗教與外族人有所區隔。尼希米進一步要求,不准和外族人通婚,甚至不能在安息日或特別節日裡,和他們有買賣關係。同時,要他們把最好的奉獻給上帝,供應聖殿事務所需的任何東西。
把時間拉回現在,基督徒同樣是與上帝誓約的人。面對現今世界文化的挑戰,我們不太可能像尼希米時代,過著嚴苛守律法的生活,我們無法限制別人的婚姻自由,不能限制和非基督徒的各種交往,更遑論我們已經不採用獻祭的制度。但從另外一個角度來思考,我們能從這段經文中學習,作為基督徒,我們應該以身作則,投入實踐信仰的行動。
設立台南神學院的巴克禮牧師,在16歲年少時,就曾寫下為上帝獻身的誓約,而且在每年生日時,都重新在誓約上再次簽下自己的名字。對我們來說,這或許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每年重新省思自己與上帝的關係,立定心志,專心活出上帝喜悅的生活。如果我們不知道從何處開始,那麼「基督徒八要」就是簡要濃縮的信仰行動:敬神愛人、天天讀經、常常祈禱、殷勤聚會、樂意奉獻、領人歸主、服務社會、維護生態。這是最基本的基督徒生活,卻也是最容易被遺忘的,我們需要不斷想起,自己和上帝之間的約定,堅定心志來跟隨祂。
默想:
我曾經與上帝有什麼樣的約定?有持續又確實的行動嗎?
祈禱:
守約施慈愛的上帝,當我靠著自己無法做到守約,以致離棄自己與祢所立的約定時,祈求祢讓我回想起與祢的關係,並透過對祢的愛,再次點燃我的信仰行動,活出祢所喜悅的生活。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尼希米記 第10章】
|悔改後的奉獻|
路加福音十九章8節記載,撒該在悔改以後對主說:「主啊!我把所有的一半給窮人,我若訛詐了誰,就還他四倍」。我們知道撒該以前是個很愛錢財的人,但現在轉變了,可見一個真正得救,真心悔過的人,他們對錢財的態度都會有很大的改變,會從貪愛錢財轉變為樂意施捨,甘心奉獻。
本章上半部記錄了立約簽名之人的名字。他們不但悔改,也開始奉獻。看以色列人的歷史就可以知道,他們幾時復興,幾時就會踴躍奉獻。歷代志下卅一章第10節記載,當希西家復興的時期,祭司說:「自從民將供物送到耶和華殿以來,我們不但吃飽,且剩下的甚多;因為耶和華賜福給祂的民,所剩下的才這樣豐盛」。可見奉獻的真理是非常重要的。
一、奉獻的内容
從第32-37節至少可以看見奉獻有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交人丁稅。「我們又為自己定例,每年各人捐銀一舍客勒三分之一,為我們神殿的使用」(32節)。第二是獻初熟之物。「又定每年將我們地上初熟的土產和各樣樹上初熟的果子都奉到耶和華的殿裡。又照律法上所寫的,將我們頭胎的兒子和首生的牛羊都奉到我們神的殿,交給我們神殿裡供職的祭司(35-36節);並將初熟之麥子所磨的麵和舉祭、各樣樹上初熟的果子、新酒與油奉給祭司。第三是納十一捐。「把我們地上所產的十分之一奉給利未人,因利未人在我們一切城邑的土產中當取十分之一(37節)。利未人取十分之一的時候,亞倫的子孫中,當有一個祭司與利未人同在。利未人也當從十分一中取十分之一,奉到我們神殿的屋子裡,收在庫房中」(38節)。
二、奉獻的用處
第37-39節提到奉獻的用處包括兩方面。第一是聖工的需要,就是事奉祭壇的需要。第二是工人的需要,就是利未人和其他工人生活的需要。「以色列人和利未人要將五穀、新酒和油為舉祭,奉到收存聖所器皿的屋子裡,就是供職的祭司、守門的、歌唱的所住的屋子。這樣,我們就不離棄我們神的殿」(39節)。
◆回應:
主啊!我算甚麼,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祢而來,我們把從祢而得的獻給祢。
◆金句:
我算甚麼,我的民算甚麼,竟能如此樂意奉獻?因為萬物都從你而來,我們把從你而得的獻給你。(歷代志上 29:14)
閱讀: 加拉太書5章16-2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尼希米記10-11章;使徒行傳4章1-22節
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7節
在澳洲珀斯有個名為「平安之家」的機構,專門協助那些難以戒除成癮的人。在平安之家,富有愛心的員工會向求助者說明何謂上帝的平安。這些因毒品、酗酒、賭博或其他成癮行為而生命破碎的人,都能因上帝的愛而得著改變。
十字架所傳遞的信息是生命得以轉變的關鍵。在平安之家,這些生命破碎的人們發現,藉由耶穌的復活,他們能重獲新生。在基督裡,我們能得著真實的平安與醫治。
平安不是沒有衝突,而是有這位完美的上帝。我們每個人都需要這份唯有在基督和聖靈裡才能得著的平安,這就是為什麼保羅要讓加拉太人明白,聖靈會動工改變人的生命。當聖靈在我們生命中運行,祂就會結出仁愛、喜樂、忍耐等許多果子(加拉太書5章22-23節),祂所賜給我們的還包括一個重要的要素,那就是真實、恆久的平安。
當聖靈使我們住在上帝的平安之中,我們就要學習將自己的需要和掛慮帶到天父面前。那麼「上帝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我]們的心懷意念」(腓立比書4章7節)。
藉著聖靈,我們的心才能經歷真實的平安。
哪些事物容易奪去你心中的平安?
你要如何讓聖靈使你心充滿平安?
賜平安的上帝,感謝祢讓基督的平安在我心裡做主。
感謝祢藉著耶穌所做的一切使我能得平安,
並藉著聖靈的工作在我生命中結出果實且帶來平安。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聖經有關聖靈的教導被稱為聖靈論(來自希臘字pneuma)。pneuma的意思是「風」、「呼吸」、「吹氣」,是表示一種無形但積極活躍的實體或力量。這個字用來指上帝的靈,就是三位一體上帝中的第三個位格。在加拉太書,pneuma出現了18次,而且每次都是指聖靈,有助於我們理解聖靈的工作。單單第5章就8次提到上帝的靈(5、16、17[2次]、18、22、25[2次]節)。聖靈激發盼望(5節),賜我們能力活出榮耀上帝的生命(16節),並能多結果子,包括「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22-23節)。
簡恩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