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在這段經文的字裡行間,我似乎看到了上帝一肚子的委屈和憤怒,祂要以色列人起來與祂爭辯,並要山嶺、岡陵、大地作證,因為神要控告祂的百姓。神所揀選、帶領、賜福的百姓,竟然是一群忘恩負義的人!所以神質問他們:我做了什麼,使你厭煩?有時,當孩子們做了過分的事情,我也會問她們類似的問題——我哪裡對不起妳,妳要這樣對待我?我體會到,當人不敬畏上帝,不愛祂,不把祂當作神來尊榮祂的時候,神除了憤怒,還會心痛,甚至心痛的程度還要大於憤怒。
今天是平安夜,兩千年前神差遣祂的獨生子來到世上,為要擔當世人的罪,為了救贖人們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因此,聖誕節該是紀念與感恩的節日。倘若它成為一個放縱情慾的狂歡的日子,成為一個與耶穌無關的日子,神的心會有多麼傷痛!我要常記念神曾賜下的恩惠,以感謝和敬畏來回報祂的恩典。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承認我是一個小信的人,我雖然經歷許多神蹟,也從祢得到滿滿的恩典,但是在面對不順利的時候,在未來充滿不確定的時候,我仍然會憂慮、害怕、遲疑。在遇到困難的時候,我的心裡充滿問號,甚至有許多抱怨,十分動搖。求主堅固我的信心,我要像那一位為孩子帶求的父親,對主說:我信不足,求主幫助。我願時常想起上帝的信實與恩惠,讓我常常感謝、尊榮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彌迦書第六章6、7節所發出的疑問,就好像我們內心常常所存在的問題:「我當獻上什麼給神,神才會感到喜悅?我所獻上的,能不能抵銷我的過犯?我已經將我所想到最好的獻給神了,祂應該會滿意吧?…」等等。然而,在第8節中很明白的告訴了我們,神要我們所做的,不是獻上多麼豪華貴重的祭物,不是虛華的外表。神說,祂喜悅我們的,乃是要我們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神同行。
行公義,不只是外在行為遵守規範,行出人看見以為好的事,內心也當真正存有公理與正義。我們也許能騙過人的眼光、忽視自己內心真正的感覺,但是神鑒察我們的心,祂必真正知道我們心裡的光景,知道我們是否真心謙卑悔改,行公義的事、憐憫他人,並且甘心樂意跟隨神的腳蹤前行。
願我們都能以「做在一個最小的弟兄身上,就像是做在主身上」為提醒,當我們行公義、好憐憫之時,不是做給人看、乃是給主做的。如此,我們的獻祭必能蒙神的悅納,榮耀神的名!
禱告:
親愛的神,謝謝祢無比的大愛,祢賜下獨生愛子救贖我們,所期待的不過是我們能悔改認罪,將心獻給祢。感謝祢的救贖,使我們能成為光明之子,願聖靈在我們心中時常提醒,我們要從心發出讚美與尊崇,保守我們的心,真正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神同行!如此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寶貴得勝的名,阿們!
心得:
神向祂的子民發出呼籲,要尊重上帝,並要聽祂的話,這才是真正的智慧。神是公義的主,因此祂不能容忍各樣不公平的惡事,諸如不義之財、利用動了手腳的天平與砝碼牟取不法利益、行殘暴、說謊話和詭詐。不實廣告和詐騙在現代社會時有所聞,原來在兩千多年前的以色列也存在著,這讓我們看到人心的敗壞一點也沒有改變,只是表現的形式不一樣而已。
作為基督徒,我們當然要誠實。然而有時基督徒「推銷耶穌的話術」倒也很像一種不實廣告,我覺得這是我們要謹慎的。
在教會年終見證會及後來延續的分享中,許多肢體談到「金錢觀」相關的內容。彌迦書也給我們一些提醒。對於那些一直想抓住錢財使自己感到更富裕的人,神卻說他們將仍然「空空」的、一無所有。約翰衛斯理曾說,基督徒要盡力賺錢、盡力節省、盡力奉獻。我們的金錢觀也要與世界不同,免得我們的心被金錢擄獲,反而失去神同在的祝福。
禱告:
親愛的天父,願我的心中有一把公義的量尺,與祢完全的公平公正的標準同步。世上的確有許多誘惑吸引著我們,使我們過分羨慕、甚至嫉妒別人;我需要有力量拒絕這類的誘惑。求主幫助我能夠分辨哪些我真正所需的,使我有一顆知足的心,並且為我所擁有的常常感謝上帝。願主幫助我做誠實的人。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6/21-6/27
【守望疫情嚴峻的台灣】
1.基督作王:神的子民終日歡樂,得以高舉
天屬你,地也屬你;世界和其中所充滿的都為你所建立。南北為你所創造;他泊和黑門都因你的名歡呼。你有大能的膀臂;你的手有力,你的右手也高舉。公義和公平是你寶座的根基;慈愛和誠實行在你前面。知道向你歡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華啊,他們在你臉上的光裏行走。他們因你的名終日歡樂,因你的公義得以高舉。(詩89:11-16)
讚美:主耶穌基督是建立世界的創造者,有大能的膀臂,是公義和公平的王,更是慈愛和誠實的王。
宣告:奉主名宣告,主基督在中華民設立寶座,高舉大能的右手,施行公義和公平,用慈愛和誠實覆蔽全地;主垂聽眾人的禱告,止息瘟疫,台灣的百姓要向主歡呼,成為有福的。奉主名宣告,台灣的百姓要在主榮光裏行走,要因主的名終日歡樂,因主的公義得以高舉。
2.為萬民
認識耶和華榮耀的知識要充滿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般。(哈2:14)
台灣爆發新冠病毒的疫情,社區感染仍未控制住,眾民努力尋求各種防疫的知識,想要保護自己免受病毒感染,但仍然沒有辦法得著平安。惟獨認識神的子民能脫離懼怕,剛強行事。我們呼求聖靈大能運行,讓認識神榮耀的知識充滿台灣遍地,好像水充滿洋海一樣地流入人心,引導台灣百姓歸向耶穌,得著生命。
3.為政府和首長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
疫情爆發,政府要推出各種方案,包括實聯名制、購買疫苗、經濟紓困方案等,來防止疫情蔓延及解決各種因疫情而衍生的問題。我們為政府禱告,在執行這些方案時,能夠持守公義及憐憫的法則,並且在神面前存謙卑的心,好讓這些措施能幫助到真正有需要的人。
4.為教會
這再一次的話,是指明被震動的,就是受造之物都要挪去,使那不被震動的常存。所以我們既得了不能震動的國,就當感恩,照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因為我們的神乃是烈火。(來12:27-29)
因為新冠肺炎的疫情,教會無法像往常一樣實體聚會,許多過往所習慣及倚仗的,如今都被震動,為的是要使不被震動的國得以常存。我們求主幫助教會能夠在這波疫情中,能夠突破宗教化及儀文化,用心靈和誠實敬拜,以感恩、虔誠和敬畏的心來事奉神。
5.為疫情
自疫情爆發至今,已經超過500人死亡。我們呼求主的憐憫,伸手醫治已被感染的人,拯救那臨近死門的人,降低死亡率。我們求主幫助各縣市政府,能夠及時控制已發生的社區感染,使本土病例可以歸零。也求主供應足夠且安全的疫苗,讓每個需要的人都能順利施打。
【城市共同代禱事項】
1.為台北城市進入命定:城市24/7禱告城牆
a)求聖靈幫助我們的軟弱,使我們能警醒禱告,忠心守班,求聖靈引導我們能夠明白神的心意,並按著神的心意禱告。
b)繼續為台灣西海岸能建立合一的禱告城牆禱告。求主激動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和嘉義的教會牧者們,領受異象,帶領弟兄姐妹加入守望的行列。
2.為12行政區的突破:大同區
迪化街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台北市重要的南北貨、茶葉、中藥材及布匹的集散中心,年產值超過30億美金,是大同區的重要產業。迪化街目前也是台北市最古老的街道,在每年農曆春節前夕擴展成規模盛大的「台北年貨大街」。我們為迪化街禱告,求主掌權在迪化街,在貨品的進出上設立保護防線,任何攙入有害物質的貨品不能在這裡進出,求主保守迪化街的商家在進貨時有智慧和能力作判斷,也能存誠信正直的心,只販售有益人身心的貨品。求主也賜福大同區教會在這裡的福音工作,能夠在主面前有能力,引導迪化街的商家離棄假神崇拜,歸向耶穌。
【列國共同代禱事項】
1.為列國進入命定:玻利維亞
玻利維亞多民族國通稱玻利維亞,是南美洲的一個內陸國,1825年自西班牙獨立,總人口約109萬人(2019),印第安原住民就佔了60%,廣義的基督徒就佔了97%,然而大多數只是掛名的基督徒(天主教徒),仍然活在當地的風俗文化與傳統信仰裡。我們求聖靈大大澆灌,引導基督徒或天主教徒明白真理,真實經歷救恩,以生命見證福音的大能。
2.守望國際局勢
我們繼續為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禱告。巴西境內因感染新冠肺炎病故的人數已超過50萬人,僅次於疫情最嚴重的美國。我們求主醫治病人,止息瘟疫,也在大震動中引導人心謙卑歸主,教會能預備好,迎接新一波的靈魂大收割。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3/14/公義與耶穌
【經文】彌迦書6章1-8節
凱撒.奧古斯都(公元前63年至公元14年)是羅馬帝國的第一位皇帝。他想要讓人知道他是尊崇法治的君王,因此,儘管他的帝國是靠著奴隸的血汗、軍事征伐與金錢賄賂打造而成,他仍修訂了一些法律程序,並將當時代表公平正義的女神朱斯提提亞的形象引入帝國。現今的司法體系稱之為「正義女神」。奧古斯都也進行人口普查,使馬利亞和約瑟必須返回伯利恆,迎接一位君王誕生。人們對這位君王期待已久,祂將受尊崇,直到地極(彌迦書5章2-4節)。
然而,奧古斯都或是世上的任何人都無法預料,這位至高的君王,竟會以祂的生命和死亡來表明何謂真正的公義。在幾個世紀前先知彌迦的時代,上帝的百姓再次陷入欺詐、暴力與獲取「非義之財」的景況(6章10-12節)。這群上帝所愛的百姓將祂拋諸腦後,而上帝原是期許他們能向世人展現何謂以公義相待,以及謙卑地與上帝同行(8節)。
唯有這位僕人君王才能體現真正的公義,滿足那些身心受創、被人遺忘與無助者的渴求。唯有彌迦的預言在耶穌身上應驗了,我們才能真正瞭解如何與上帝和好、人與人之間應如何彼此相待。這不是透過強制的、凱撒式的法治,而是透過效法僕人君王耶穌恩慈、良善的榜樣,發自內心地行出來。
【思想】
對你來說,何謂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上帝同行?
耶穌在世時,如何體現了這句話?
【回應】
天父!求祢因耶穌的名而幫助我,讓我能以公義對待祢帶進我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敬拜詩歌:求主賜我憐憫的心 (約書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AWPidW-WA
一、安靜:主啊,我願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
二、讀經:彌迦書 6:1-16
1. 重點說明:
神竟然呼天喚地,要天地山岡作證,祂要與百姓對質:祂痛心的呼喊「我的」百姓啊!訴說祂為他們所行之事,卻招致厭煩。
而先知(v.6)以自問的方式,道出神真正的心意:祂豈是喜悅我們以表面豐盛的獻祭,來代替真實的悔改?神要的是什麼呢?第八節,神說出祂千古不變的答案。但很遺憾的是,以色列卻未能按神心意而行,所以導致荒涼羞辱,何其可悲!
2. 鑰節: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 6:8)
三、默想:
■神向以色列人曾做了什麼?(v.4-v.5)祂向我們所要的是什麼?(v.6-v.8)
■人的表現如何與神背道而馳?(v.10-v.12、v.16a)後果為何? (v.13-v.15、v.16b)
■神真正要的是「行公義」,「好憐憫」,「謙卑地與神同行」。這三者彼此的關係為何?今天我在什麼事上,可以行出神的心意?
四、禱告:主啊,幫助我有力量行公義,幫助我心存憐憫,更幫助我謙卑地與祢同行。我可以行公義、好憐憫、謙卑與神同行嗎?可以安靜下來,求神光照是什麼攔阻我遵行?今天我可以從哪裡開始行動?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彌迦書 6 章
【彌迦書 6:1-16】
|神向人要的是什麼?|
第1-5節以法庭審訊為背景,神為控方,百姓為控告,山嶺、岡陵則為聆聽審訊的見證人。
神控訴選民忘恩偏離神!第3節神對百姓說:「我到底向你們作了什麼?使你們厭煩我、棄絕我?」這裡雖然是責備,却有無限的關切與慈憐。神發問的口吻,不是以君王或審判官的立場,完全是父母的話。
第3-5節神追述祂過去為以色列民所作的事,問他們可還記得?神曾從埃及拯救以色列人,為他們立了摩西、亞倫和米利暗為領袖;神曾經逆轉了巴蘭的咒詛,並帶領子民進入應許之地;帶領他們從「什亭」這個約但河東的最後一個營地,進入「吉甲」這個約但河西的第一個營地。
神要他們想到耶和華的恩惠與能力,提醒他們忘恩背義的罪。是的!讓我們常常想念神在我們身上的恩惠與能力,作一個感恩、報恩的人。
第6-8節提到,被神指責的百姓願意與神復和,因此他們向神詢問:「我們獻上什麼可以蒙神喜悅?」他們想以大量獻祭的方法,來換取神的福分,他們以為數量越多,就越蒙神悅納,越多得到他的饒恕。甚至他們願意如同異教徒一樣,獻上長子,以表明誠意。
然而,第8節神却告訴他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神渴望祂的百姓有良善的道德行為,及真實信靠神的生活。真宗教的目的是品格的發展,外表的儀式只有與它結合才有價值。但是由於外表的事奉,往往比改變内心的邪惡傾向容易,人們一般都喜歡表面上的崇拜,而不願意培養心中的美德。耶穌所斥責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就是如此。他們在十分之一的問題上小心謹慎,謹防違背,卻疏忽了「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太廿三23)。
因此,第9-16節神再次以控方的身分,提出以色列人的具體罪狀,和應受的刑罰。
是的!神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我們的生命:神所要的不是外表的敬虔,而是內在的品格;神所要的也不是宗教,而是關係,神要我們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
◆回應
主啊!我要將我的生命獻給祢,把我美好的見證獻給祢,並且我要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
◆背經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 6:8)
閱讀: 彌迦書6章6-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10-12章;約翰福音6章45-71節
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彌迦書6章8節
我看見她每天都早起迎接朝陽。她是我們小區的競走健兒,當我駕車送孩子們去學校時,她總在路肩上快步地走。她會戴上大型的耳機,穿上彩色及膝襪,左手右腳、右手左腳輪流向前邁步,總要有一隻腳接觸地面。競走與快跑或慢跑不同,競走者刻意限制自己,勒住身體想跑步的傾向。競走看起來容易,但仍需要與快跑或慢跑相同的體力、專注力及力量,只是必須有所控制。
控制力量就是其中的關鍵。聖經所說的謙卑,經常像競走一樣會被人看為軟弱。但事實上,這並非軟弱。謙卑並不是減低我們的優點或能力,而是要加以控制,就像那位晨間競走健兒,要用意志去控制手腳的擺動。
先知彌迦說「存謙卑的心,與你的上帝同行」是呼籲我們控制自己的腳步,免得跑在上帝的前頭。他也說「行公義,好憐憫」(6章8節),這容易叫我們渴望做一些事情,且迅速去做。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在這世界上每天都有太多不公義的事發生。只是我們在採取行動時,仍要接受上帝的控制和引導。我們如此行最終要達到的目標是看見祂的旨意與目的成就,也讓人看見祂的國度彰顯在地上。
在什麼情況下你會跑在上帝的前頭?
你認為謙卑是優點或是缺點?為什麼呢?
上帝啊,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實在不容易,
但求祢訓練我,好使我的步伐能與祢和祢的旨意保持一致。
作者: 博約翰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彌迦書可以被分為三段預言性的信息,而第6章是第三段信息(6章1節-7章20節)的一部分。在第6章一開始就描述一個法庭的場景(6章1節),上帝呼籲山嶺岡陵為祂作證,指控以色列(2節)。在第3-5節中,上帝論述祂對以色列的信實,藉此表明他們沒有任何理由悖逆祂。在第6-8節,彌迦提出一系列的問題,指出以色列民雖按照律法的要求獻祭,卻帶著錯誤的心態。第8節講到上帝期待祂的子民在對待別人時,要行公義(在審判和律法方面)、好憐憫(表現出堅定不移的愛)、存謙卑的心(抱持謹慎的態度),且要謹記我們都在上帝面前,祂是眾人的主宰,祂鑒察人心。
施竹俐
世人哪, 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6:8)
何為善——人生最重要的課題是:「神對我的要求是什麼?」
這項課題的答案就在《彌迦書》——公義、憐憫、謙卑。
我們總是在關心:「你得救了沒有?」「你是否該受洗了?」「婦女該作牧師嗎?」「地獄是真實的地方嗎?」
然而,神的要求是:「秉行公義,好施憐憫,謙卑地與我同行。」
「何為善」,在希伯來語中並不是問句,而是宣告:higid lekhama-tov,較貼切的翻譯為「你已經被告知什麼是善」。
經文所說的「善」,並不是希臘思想中的真理、良善、美麗,真善美存在於永恆的天上;而是神要求在此時此刻——秉行公義,好施憐憫,謙卑地與神同行。
我想,你我都還有很多善工要去做。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耶稣基督为我们而死,这件事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么不堪和不配,以及让我们知道自己有多么宝贵和重要,前者让我们降卑,后者让我们自重。
神看什么好,什么就是好的,神最喜悦的就是自己的儿子,当我们活在耶稣基督的死和复活里,并每天与耶稣同行时,我们在神眼中就是好的。
任何在耶稣以外的标准和要求,即便再好也不好,因为那是为了自己义,而非神的义,所以我们追求的不是美善,而是追求将美善的神行出来。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