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彌迦書 6 : 1-16

以色列人哪,當聽耶和華的話!要起來向山嶺爭辯,使岡陵聽你的話。

2023-07/16_神向人要的是什麼?

【彌迦書 6:1-16】
|神向人要的是什麼?|

第1-5節以法庭審訊為背景,神為控方,百姓為控告,山嶺、岡陵則為聆聽審訊的見證人。

神控訴選民忘恩偏離神!第3節神對百姓說:「我到底向你們作了什麼?使你們厭煩我、棄絕我?」這裡雖然是責備,却有無限的關切與慈憐。神發問的口吻,不是以君王或審判官的立場,完全是父母的話。

第3-5節神追述祂過去為以色列民所作的事,問他們可還記得?神曾從埃及拯救以色列人,為他們立了摩西、亞倫和米利暗為領袖;神曾經逆轉了巴蘭的咒詛,並帶領子民進入應許之地;帶領他們從「什亭」這個約但河東的最後一個營地,進入「吉甲」這個約但河西的第一個營地。

神要他們想到耶和華的恩惠與能力,提醒他們忘恩背義的罪。是的!讓我們常常想念神在我們身上的恩惠與能力,作一個感恩、報恩的人。

第6-8節提到,被神指責的百姓願意與神復和,因此他們向神詢問:「我們獻上什麼可以蒙神喜悅?」他們想以大量獻祭的方法,來換取神的福分,他們以為數量越多,就越蒙神悅納,越多得到他的饒恕。甚至他們願意如同異教徒一樣,獻上長子,以表明誠意。

然而,第8節神却告訴他們:「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神渴望祂的百姓有良善的道德行為,及真實信靠神的生活。真宗教的目的是品格的發展,外表的儀式只有與它結合才有價值。但是由於外表的事奉,往往比改變内心的邪惡傾向容易,人們一般都喜歡表面上的崇拜,而不願意培養心中的美德。耶穌所斥責的文士和法利賽人就是如此。他們在十分之一的問題上小心謹慎,謹防違背,卻疏忽了「那律法上更重的事,就是公義、憐憫、信實」(太廿三23)。

因此,第9-16節神再次以控方的身分,提出以色列人的具體罪狀,和應受的刑罰。

是的!神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我們的生命:神所要的不是外表的敬虔,而是內在的品格;神所要的也不是宗教,而是關係,神要我們存謙卑的心,與祂同行。

◆回應
主啊!我要將我的生命獻給祢,把我美好的見證獻給祢,並且我要存謙卑的心,與祢同行。

◆背經
世人哪,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祂向你所要的是甚麼呢?只要你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的神同行。(彌迦書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