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主人交代的事,不需要主人來謝謝他,而應該有自知之明,那是我當盡的本份。
雖然主愛我們,可是主耶穌仍要我們持守該有的觀念,該有的禮貌。
究竟僕人還是比兒女,懂禮貌,懂做人應該有的進退分寸。反倒是有些是兒女,卻非常沒有禮貌,特別對家人反倒是非常隨便,不客氣。
所以主耶穌要我們學習,僕人做完事情。要有僕人的謙卑和該有的態度與反應。
羅得出了所多瑪,審判就臨到。
這在告訴我們,大災難來臨時,基督徒不會在其中。因為已經被提了。
這跟挪亞進方舟,意思是一樣。已經受到保護。
雖然如此,但羅得有一個任務,要帶領家人,家屬一起得救,但羅得沒有成功。
最後因著亞伯拉罕的禱告,還是天使強拉他們出所多瑪。 羅得所以失敗,是因自己貪愛世界 在人面前沒有美好的見證。
羅得的妻子好不容易逃出了,所多瑪罪惡之城。卻逃不過惦戀世界的內心。
主耶穌要我們回想羅得的妻子,正是警告我們不要貪愛世界。免得在我們被提時,我們的心因惦戀世界,而受到連累。像羅得的妻子一樣。
日期:3/23(週二)19:30
講員:周神助牧師
主題:願祢的國降臨—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
感謝周神助牧師撥冗來關心TI萬國萬民禱告殿的近況,為同工們祝福,並帶來寶貴信息。周牧師分享了傑克海福德牧師面對鄰近教會興旺時的軟弱,以及發覺自身軟弱時,請副牧師為自己禱告守望的見證,提醒我們需要敏銳於自己的血氣及惡者的作為,讓神的國先降臨在我們的心中。他也分享原住民和客家牧者彼此悔改認罪、為對方奉獻祝福的美好見證,鼓勵我們若能集體做出正確的選擇與回應,將能見到神的國度更大能力的降臨。以下是當天分享的重點筆記。
讀經:
馬太福音六9-15
9 所以,你們禱告要這樣說:我們在天上的父: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10 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11 我們日用的飲食,今日賜給我們。12 免我們的債,如同我們免了人的債。13 不叫我們遇見試探;救我們脫離兇惡。因為國度、權柄、榮耀,全是你的,直到永遠。阿們!14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饒恕你們的過犯;15 你們不饒恕人的過犯,你們的天父也必不饒恕你們的過犯。
路加福音十七20-21
20 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
馬太福音十二28
28 我若靠著神的靈趕鬼,這就是神的國臨到你們了。
馬太福音十一12
12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信息大綱:
一、神國降臨的迷思
l.神國的降臨是將來的事
2.神國降臨是神的主權、我們無法做什麼
3.我們每禮拜、每天習慣讀經、禱告、聚會、奉獻,應該神的國就會降臨!
4.神是全能的神,神國降臨不會碰到什麼攔阻!
二、靠神的靈趕鬼神的國就臨到
l.撒旦是竊國者,全世界臥在惡者的手下。
2.格拉森的鬼名為群,數目?!
3.先趕出心中的鬼,家中?!教會中?!族群中?!
4.無法趕出血氣、不能教化邪靈!
三、神樂意把國賜給我們,但與我們的選擇、回應關係密切!
l.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
2.天國就在你們心裡!我們心裡的回應與選擇是關鍵
3.集體正確的選擇與回應帶來神的國度更大能力的降臨。
4.我們每一天、每一件事、對每一個人的回應都是關鍵!
5.天國是努力、奮力(暴力)進入的 (太十一12)
重點筆記:
1. 神的國跟神的主權有關係,跟我們的態度,正確的回應及選擇有密切的關係。
2. 我們站在神那邊還是撒旦那邊!?
3. 神的國會是現在降臨,持續降臨。神樂意把國賜給我們。
4. 如何的禱告會讓神的國降臨? 如何在聚會中,讓神降臨?
5. 神的國降臨是會有攔阻的,撒旦用各樣的方式讓神的國無法降臨。
6. 耶穌說,我靠著神的靈趕鬼,神的國就臨到。
7. 神的國就在我們心裡,我們的心裡是否讓主掌權?現在什麼在我們裡面掌權? 我們看什麼? 聽什麼? 讓神真正在我們裡面掌權!
8. 你們饒恕人的過犯,天父也饒恕我們的過犯。
9. 悔改會影響神的國降臨,悔改帶來神國降臨。
10. 神的國乃是努力/奮力/暴力進入的人能得著。
太 11:12 從施洗約翰的時候到如今,天國是努力進入的,努力的人就得著了。
大直內湖教會24小時守望禱告網(第792週)
整體目標:全區歸主,普世宣教,神的國在台灣復興,為以色列求平安
『誰在門訓列國』
節錄自«靈戰-誰在門訓列國» - 全國禱告網路協會出版
我們接下來談神的國。我要從兩個層面來切入,一是關於個人化,也就是我們的内在;另一層面是關於在我們以外的,以及要如何影響這個世界。為什麼我們要影響世界?首先是耶稣要求我們這麼做;第二是因為這是我們生命的呼召,我們理當把神國的信息帶到這個世界。耶穌來到世上是為宣講神的國,約翰福音17:20我不但為這些人祈求,也為那些因他們的話信我的人祈求。耶穌說,我不只為你們禱告,我也為那些聽見你們信息而相信的人禱告。所以宣講關乎神國的信息不只交付給使徒們而已,而是世世代代接續著他們的,包括我們。阿們!
第一個層面:建立個人內在的屬靈泉源
首先我要讓大家了解我們要去的方向,路加福音17:20-21法利賽人問: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作中間)。耶穌說,神的國並不是已經展現在我們面前了,而是從我們的心開始,若不能先在我們的心中落實,就無法在我們生命中的各個領域成就,這就是為何要從建立我們個人内在的屬靈泉源開始--包含七個層面。我想讓大家先有一個宏觀,再來進入細節。
當上帝創造所有的受造物,祂心中有一個渴慕,就是如何藉著祂所創造的這一切來彰顯祂自己,因為神本身就是一個奧秘,沒有任何的受造物或任何一個人能認識祂,除非神彰顯祂自己以讓那個人知道祂。
提摩太前書6:16就是那獨一不死、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是人未曾看見、也是不能看見的,要將他顯明出來。但願尊貴和永遠的權能都歸給他。阿們!所以神選擇以兩個方式來彰顯祂自己,首先是神的話語,藉由祂的話語來揭露祂自己;神也藉著創造,所以你我每個人被造都是為了彰顯神某個層面的榮耀。當我們的生命能夠反映出神的屬性和品格時,那才是敬拜的開始,那才是真正榮耀神的第一步。
代禱事項110/04/25~110/05/01
「至於我,我要求告神;耶和華必拯救我。我要晚上、早晨、晌午哀聲悲歎;他也必聽我的聲音。」
詩篇55:16-17
► 以色列:
以色列全國打疫苗的人超過半數,染疫人數驟降,在戶外不再需要戴口罩。旅遊部也宣布5/23將開放外國旅行團入境。請為以色列重振經濟代禱,也為接種疫苗的長期影響代禱。
巴勒斯坦政府訂於5/22日舉行國會改選,自2006年選舉後,國會改選一直延期,請為巴勒斯坦人需要賢能的國會議員和政府官員,政府不逼迫福音活動,願意平等對待基督徒代禱。
► 國際:
在美日聯合聲明中,美國表示將致力於鞏固美日同盟核心,促成美日澳印四國統一戰線,以對應中國的全方位挑戰。拜登總統也宣布,9月11日將從阿富汗全面撤軍。求神讓美國制定合神心意的外交政策。
烏克蘭情勢緊張,俄羅斯在烏俄邊界駐軍超過10萬人,戰事一觸即發。如今在烏克蘭境內估計還有十多萬猶太人,請為當地彌賽亞信徒教會持續興旺福音、想回歸的人順利成行代禱,也為烏克蘭求平安。
伊朗與中國3月底簽署了《中伊全面合作計劃協議》,還積極向中亞各國示好,擴大貿易往來。伊朗私下培植了多國的恐怖組織,求主抑制伊朗的國際影響力,堅固伊朗地下教會和秘密信徒的信心。
► 國家及城市:
18日晚上發生了兩起規模超過5的地震,今年規模5以上地震次數已達12次,跟歷年平均值比較增加了很多。求主提醒世人做好防震預備及建築物安全評估,同時看重對末世和生命終結後的預備。也祝福全台教會更積極傳福音,搶救靈魂。
有學者表示,台灣依賴燃煤和天然氣發電,碳排放量大,會令降雨減少。以色列因為缺水,積極進行廢水回收,還開發出滴灌技術、海水淡化等技術。求神讓政府多向以色列學習,制定有前瞻性的能源政策。
台灣2020年的出生人口數是16萬5249人,創歷年新低,人口數首度出現負成長。生育率若持續下降,扶養比將嚴重失衡,進而影響經濟發展,考驗著社會整體的長照網絡。求神給夫妻們生養的勇氣和祝福。
► 地區:
感謝主,寶血課程已結束,中文譯作即將出版。請為宣教新視野課程及司琴班的授課有美好果效代禱。
大內之光協會的第5屆第2次會員大會已經順利召開,為此感恩!
協會網站已正式啟用,網址是:http://www.tiprayerhouse.org.tw/,請代禱,盼能成為地區消息整合的平台。
◎「基督國度工人培訓中心暨TI萬國萬民禱告殿」訊息:
1. 協會的異象是連結大直內湖眾教會,在四方面齊心努力:敬拜禱告、普世宣教、慈惠行善、教育訓練;請為協會的事工推展及行政管理代禱。
2. 「放學回家兒童補習班」立案過程稍有延遲,請持續代禱,目前還在招募人才,需要班主任、班導師、數學及英語老師等。
3. 協會目前每個月支出30-40萬元,9月份開始歸還房貸本金,每月約增加100萬支出,求主豐富供應。奉獻專戶:臺北市基督教大內之光協會,台北富邦銀行(012)內湖分行,帳號00440102052226。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09/30/luk-day51/
【經文】路加福音17章1~10節
雖然今天所讀的段落不是很長,但是卻有四個對於基督徒的重要提醒:分別是不可誘人犯罪、如何面對得罪我們的人、信心的重要,以及僕人的本分。
第1~2節所說的是,教會裡免不了會有罪惡的產生,但是神絕不寬待那些居心叵測、引誘人跌倒犯罪的惡行,特別是引發人背道遠離神的罪,甚至把絆倒人的捆在大石頭上丟進海裡都不足惜。這提醒我們,正確地理解聖經,掌握準確的神學觀念,並且合宜地在這時代中實踐,是何等重要的事。因此當我們要教導、輔導人時,需要好好地從神的話語思想,得出正確的帶領,以免帶給人錯誤的引導,使其更遠離神。
第3~4節耶穌教導門徒,若有人得罪你,該如何應對。經文告訴我們可以向對方提出勸誡,但勸誡總是要以謹慎、出於愛為原則;如哥林多前書十六章14節說:「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另外,也有勸誡挽回的原則(參太十八15~17)。倘若對方真心地悔改道歉,神期待祂的兒女應當真誠地饒恕對方,並且是多次地饒恕。有些時候我們會因為沒有得著補償而不願饒恕,但神的原則是──真誠接納願意悔改的弟兄,給予支持和鼓勵。
第5~6節的勸勉讓我們知道,對神而言,關鍵不是信心的多少而是有沒有信心,正如中國內地會的創辦人戴德生說:「我們不需要向神求偉大的信心,我們所需要的是相信那位偉大的神。」成就一切的是神,而不是我們的信心多寡,所以我們要對神有信心。
第7~10節耶穌透過一個簡短的比喻教導我們僕人的本分為何?以僕人服事主人的例子,說明不論我們從事什麼樣的工作,神都不需要向我們道謝,我們應有的態度是,這些不過是盡自己的本分。這提醒我們不是用一種祈求回報的心態來面對事奉,我們事奉神是因祂的憐憫與慈愛,以及回應祂在我們生命中所成就的一切。事實上,經文中提到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正反映出,任何事情的成就都在神的手中,連我們的付出也是出自神的恩惠。這樣,我們在神面前有什麼好誇口的呢?
【回應】
天父!
祢是如此的偉大且滿有權能,有誰能像祢?
我們得以和祢同行都是出於祢的恩典和憐憫,
求祢幫助我們更多定睛在祢身上,單單倚靠祢。
【禱讀】
路加福音17章10節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0/01/luk-day52/
【經文】路加福音17章11~19節
今天的經文再次提醒我們信心與救恩的關聯性。經文中提及十個長大痲瘋的人,其中一個還是撒馬利亞人,這兩類的人都是被當時的社會所輕視棄絕的。大痲瘋被視為不潔淨,不能靠近人,需要被隔離;撒馬利亞人因著血統與宗教不純正,而受到猶太人的輕視。
這十個大痲瘋的病患,想必聽聞過耶穌施憐憫,因此他們冒著受人欺負辱罵的危險,來到村子的公開場合,向耶穌發出祈求憐恤的呼聲。在這裡我們看見耶穌的憐憫是不分種族、階層、貧富的,之後,祂要求這些病患前去給祭司察看,因為舊約吩咐痲瘋病得醫治的人,需要經過祭司的檢查才算為潔淨。這十個人因著他們對耶穌醫治的信心完全潔淨了,但是神蹟並沒有停留在這地方,接下來經文說只有一個人,特地回來將榮耀歸與神,而且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令人驚訝的是,這個人不是恪遵律法血統純正的猶太人,而是被人瞧不起的撒馬利亞人。耶穌的回應也特別強調,只有這「外族人」回來讚美神。
我們需要省思,會不會我們信主年日越久,反而將神的恩典視為稀鬆平常,就像以色列民在曠野走了四十年,從來也不覺得雲柱、火柱很特別。我們常常忘記向神獻上感恩,其實一個不懂得感恩的人,表示他不信神,因為他不相信每天生活中所得到的一切恩惠,所經歷的一切高低起伏都是神的工作,因此不認為時時都當在神面前謙卑謝恩。
最後,這個撒馬利亞人的舉動讓他得著了更豐盛的恩典,以及真正的赦免,耶穌接受這撒馬利亞人的感恩與讚美,宣稱是他的信心使他得著了救贖。十個人同樣都在身體上得著潔淨,從此可以好好地過正常人的生活,不需躲藏害怕,但唯有這個撒馬利亞人因著對神的信心回應神,這使得他不但身體得著潔淨,也讓他的心靈得潔淨。從此,他不單在人群中可以坦然無懼地生活,在神面前他也能坦然無懼地蒙恩度日,因為他已得著赦免,領受了救贖。這提醒我們天天都要秉持著信心,緊緊地跟隨主,享受主的恩典。
【回應】
天父!
願我們的生命是一個滿有信心的生命,
可以懂得向祢感恩,
獻上一切的榮耀、尊崇與敬拜在你面前。
【禱讀】
路加福音17章18節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嗎?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0/02/luk-day53/
【經文】路加福音17章20~37節
透過法利賽人的提問和耶穌的回答,我們看見猶太人所等候的神國,與耶穌所帶來的神國有本質上的差異。猶太人切望等候舊約所應許的彌賽亞,帶來一個新且強盛的以色列政體,重現大衛王朝的榮耀。但是耶穌的回應讓我們看見,神在舊約中所應許的國度是眼不能見,必須透過人對神的信靠始能彰顯的王權。因此,今日我們憑著信心進入神國,而非期待地上政治、經濟、社會各樣的變革,來看見神的榮耀彰顯。
接著耶穌轉向門徒,告訴他們神的國來臨會是什麼狀況。首先耶穌提醒門徒,將會有人直指人子再臨的明確時刻,但是我們不要被迷惑了,因為末日的臨到如同閃電的發生是無法預期的。從耶穌受難、遭人棄絕之後,歷史上的每時每刻,都有可能是末日臨到,現在歷史仍在進行中,所以那日隨時可能來到。
耶穌又用挪亞和羅得時代,神施行審判、毀滅的行動作為例證;那時候的人照常吃喝、嫁娶、買賣、耕種、蓋造,忽然之間,洪水就臨到,硫磺就降下了。這是告訴我們,今日的世代,如同挪亞或是羅得的時代,吃喝、嫁娶、買賣、耕種、蓋造,而耶穌的再來,將會在我們想像不到的日子剎時間臨到,沒有一個人來得及通知他人。這提醒我們要警醒,不要認為時間還早,就任意過放蕩的生活。因為我們不知道耶穌何時再臨,所以我們要時時刻刻仰望耶穌、信靠耶穌而活,這樣,當主再臨時,被取去的將是專一信靠祂的人,而被撇下的則是貪愛世界,照常享樂,而輕看神國的人。
因著耶穌道成肉身,神的國已經來到,而神國完全實現,則要等到耶穌再臨審判世界之時。在這段等候的時間,我們要忠心倚靠神,脫離世事的纏累。那些只想要救自己生命的人,一心為了滿足個人私慾,就會拒絕神。這樣,當耶穌再臨施行審判時,他們就要為著自己的私慾宴樂,及拒絕神的態度,付上代價─就是與神之間永遠隔絕、在永死裡無止盡的絕望。
【回應】
天父!
我們知道祢的日子就像夜間的賊來到,
無人可以預料,
因此我們需要警醒等候,
求祢的聖靈保守我們,
專心地信靠祢直到祢再來的那日。
【禱讀】
路加福音17章21節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裏。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2-27-17-1-19-fb103fbe6aa54371abc2c05e1922368b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t0WyrJsXU
二、閱讀經文
路加福音17:1~19
17:1 耶穌又對門徒說:「絆倒人的事是免不了的;但那絆倒人的有禍了。
17:2 就是把磨石拴在這人的頸項上,丟在海裡,還強如他把這小子裡的一個絆倒了。
17:3 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
17:4 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17:5 使徒對主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
17:6 主說:「你們若有信心像一粒芥菜種,就是對這棵桑樹說:『你要拔起根來,栽在海裡』,它也必聽從你們。
17:7 你們誰有僕人耕地或是放羊,從田裡回來,就對他說:『你快來坐下吃飯』呢?
17:8 豈不對他說:『你給我預備晚飯,束上帶子伺候我,等我吃喝完了,你才可以吃喝』嗎?
17:9 僕人照所吩咐的去做,主人還謝謝他嗎?
17:10 這樣,你們做完了一切所吩咐的,只當說:『我們是無用的僕人,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
17:11 耶穌往耶路撒冷去,經過撒馬利亞和加利利。
17:12 進入一個村子,有十個長大痲瘋的,迎面而來,遠遠地站著,
17:13 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吧!」
17:14 耶穌看見,就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17:15 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 神,
17:16 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他;這人是撒馬利亞人。
17:17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
17:18 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 神嗎?」
17:19 就對那人說:「起來,走吧!你的信救了你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耶穌在與「人」的關係上有何教導?既知道絆倒人的將要面臨從主而來的震怒,我要注意哪些言行?
2. 在得醫治的十個痲瘋病患中,有誰回來感謝耶穌?對於主所賜下的恩典,我要如何獻上感謝?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路17:17 耶穌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嗎?那九個在哪裡呢?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l0szL2uJDY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哥林多前書8~11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2-27-8-11-26b825c350c74adbaf081ecd5cbb90a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2-28-17-20-37-d9be1048431d42809ada2f88584f0b4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DBc401qfOO0
二、閱讀經文
路加福音17:20~37
17:20 法利賽人問:「 神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 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
17:21 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 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心裡:或譯中間)。」
17:22 他又對門徒說:「日子將到,你們巴不得看見人子的一個日子,卻不得看見。
17:23 人將要對你們說:『看哪,在那裡!看哪,在這裡!』你們不要出去,也不要跟隨他們!
17:24 因為人子在他降臨的日子,好像閃電從天這邊一閃直照到天那邊。
17:25 只是他必須先受許多苦,又被這世代棄絕。
17:26 挪亞的日子怎樣,人子的日子也要怎樣。
17:27 那時候的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到挪亞進方舟的那日,洪水就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17:28 又好像羅得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買又賣,又耕種又蓋造。
17:29 到羅得出所多瑪的那日,就有火與硫磺從天上降下來,把他們全都滅了。
17:30 人子顯現的日子也要這樣。
17:31 當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裡,不要下來拿;人在田裡,也不要回家。
17:32 你們要回想羅得的妻子。
17:33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17:34 我對你們說,當那一夜,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17:35 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有古卷加:
17:36 兩個人在田裡,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
17:37 門徒說:「主啊,在哪裡有這事呢?」耶穌說:「屍首在哪裡,鷹也必聚在那裡。」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什麼時候能看到上帝國的終極呈現?我決志信主後,要如何、向誰傳揚降臨在我心裡的上帝國度?
2. 耶穌引用了哪兩起舊約事件來解釋祂的再來?為了預備耶穌的再來,我應該如何調整人生中的優先次序?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路17:33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Xo4EDWe2xc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哥林多前書12~14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2-28-12-14-6bd01ee3de66455ba0655c19e922511f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4月13日(三) 耶穌饒恕人的過犯
親愛的孩子:
你們要效法我的愛子耶穌。當祂要被釘十架時,仍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做的,他們不曉得。」因此,你們要謹慎!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路加福音17:3-4, 23:33-34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您也可以到Church Plus的「彼此代禱」選項當中,按著2022年「30天為穆斯林世界禱告」手冊的內容,來為穆斯林民族禱告。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FHFi9-DWRt0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5/06/感恩的心-4
【經文】路加福音17章11-19節
牙買加田徑運動員瀚思勒·帕克門特(Hansle Parchment)陷入了困境。在參加東京奧運會半決賽時,他搭錯巴士去到別的賽場,幾乎無望準時抵達舉辦田徑賽事的體育場。但幸虧他遇見了擔任奧運志工的河島緹亞娜(Trijana Stojkovic),河島緹亞娜給了他一些錢轉搭計程車,使他能及時趕上半決賽,最後還贏得110公尺跨欄比賽的金牌。後來,他回去找河島緹亞娜,感謝她的熱心幫忙。
在路加福音17章,我們讀到一個撒馬利亞的痲瘋病人回來感謝耶穌醫治了他(15-16節)。那時,耶穌走進一個村子,遇見了十個痲瘋病人。他們都請求耶穌醫治,也都經歷了耶穌的恩典與大能。這十個人都很高興自己得到了醫治,但卻只有一個人回來向耶穌表達謝意。這人「回來大聲歸榮耀與上帝,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15-16節)。
每一天,我們都以各種方式經歷上帝的賜福。有時候,可能是很戲劇性的,像經歷了長時間的苦難後禱告蒙應允,或在急難中得到陌生人及時伸出援手。有時候,上帝可能用很普通的方式賜福我們,例如:美好的天氣使我們得以完成戶外活動。無論如何,讓我們記得感謝上帝,就像那位撒馬利亞的痲瘋病人一樣,因為上帝以恩慈待我們。
【思想】
你今天可以為哪些事感謝上帝?
你如何培養一顆感恩的心?
【禱告】
親愛的上帝,祢一直對我如此恩慈。今天我要為________向祢獻上感恩。
敬拜詩歌:有一位神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wOGnDTM4ybs
一、安靜:我是屬祢的,求祢救我,因我尋求了祢的訓詞。
二、讀經:路加福音 17:11-19
1. 重點說明:
大痲瘋不但讓人肉身受苦,在律法上也被定為不潔,要與人群隔離。這十個大痲瘋患者,遠遠站著,大聲呼求耶穌的醫治。耶穌醫治了他們,但遺憾的是,只有一位回來感謝耶穌,並歸榮耀與神,而且是一個撒瑪利亞人。猶太人素來不與撒瑪利亞人來往,認為他們在血統和信仰上都不純正。令人感到諷刺的是,懂得感恩的,竟然是猶太人所蔑視的族群。
2. 鑰節:內中有一個見自己已經好了,就回來大聲歸榮耀與神,又俯伏在耶穌腳前感謝祂;這人是撒馬利亞人。(路 17:15-
16)
三、默想:
■回來感恩的人是誰?他如何表達心中的謝意?(v.15-v.16)
■主耶穌如何回應這位回來感恩的人?(v.17-v.19)
■為什麼求恩的人多,但感恩的人卻少?神為何希望祂的子民懂得感恩?在我的日常生活中,向神祈求多,還是感謝多?
四、禱告:主啊,感恩是一種積極向上、不以自我為中心的謙卑態度,幫助我天天數算祢的恩典,成為知恩感恩的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路加福音 17 章
【路加福音 17:11-19】
|求恩、蒙恩、感恩|
這段經文記載十個大痲瘋病人得醫治的神蹟。耶穌藉這個實例教訓我們,人性的一個大軟弱,就是「忘恩和不感恩」,以致不配得神更大的恩典,我們要提防,不要落入這種錯誤之中。
第13節記載,當這十個長大痲瘋的看見耶穌迎面而來,就高聲說:「耶穌夫子,可憐我們罷!」可見他們實在是竭力地祈求,心中何等的迫切!不但如此,他們也是有信心的人。第14節記載,主並没有伸手摸他們,像祂從前醫治另一個長大痲瘋的人一樣(路五12),祂甚至連「你們已經痊癒了」這句話也沒有說,就叫他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按律法的規定,長大痲瘋的人,必須是痊癒以後,才能去給祭司察看(利十四2),可見主如此吩咐他們,乃在考驗他們的信心是否真實。令人驚奇的是,這十個人竟然個個都有同樣寶貴的信心,聽見主的話以後,一起按著主的話而行,於是「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許多時候,我們蒙恩也是如此,先信而順服,然後蒙神恩祝福。
然而,一同「求恩」,一同「蒙恩」的人,不一定會一同「感恩」。會「高聲」求恩的人,不一定會「大聲」感恩!第15-16節記載,十個得醫治的人,只有一個人會回來向主感恩,而這人竟是撒瑪利亞人!因此,第17-18節耶穌感慨地說:「潔淨了的不是十個人麼?那九個在那裡呢?除了這外族人,再沒有別人回來歸榮耀與神麼?」由此提醒我們,有信心的人,不一定是會感恩的人,並且有屬靈知識和蒙恩久的人,往往比那些知識少,蒙恩日子淺的人,更不會感恩!
唯有知道感恩的人,才是真正明白恩典,真正蒙恩的人。因為他們不但要恩典,他們在蒙恩之後,還要那位賜恩之主。有了施恩之主,豈能不蒙祂賜下更多、更大的恩典呢?所以當撒瑪利亞人回來感恩後,主對他說:「起來!走罷!你的信救了你了」(19節)。他不僅身體得了醫治,並且他的生命得了永遠的救恩,以致能永遠與施恩的主同在,他實在才是真正的蒙恩人!
願我們都不僅成為「高聲求恩」,「因信蒙恩」的人,也能成為「大聲感恩」的人,以致我們能「繼續蒙恩」!
◆回應
主啊!是的!我願不僅成為「高聲求恩」,「因信蒙恩」的人,也要成為「大聲感恩」的人,以致我能「繼續蒙恩」!
◆背經
你們要恆切禱告,在此警醒感恩。(歌羅西書 4:2)
【路加福音 17:20-37】
|神的國幾時來到?|
猶太人都相信彌賽亞國度要降臨,因此,第20節記載法利賽人問耶穌:「神的國幾時來到?」這是神的百姓關心的問題。從耶穌的回答,我們看見神的國有兩個特點:
一、神國在人間
猶太人以為彌賽亞國度是以政變、革命的方式臨到,如同地上的政權一樣,是看得見的,是有疆界的國度。耶穌糾正他們錯誤的觀念,因此,第20-21節耶穌回答他們說:「神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裡』;『看哪!在那裡』;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神的國就在你們心中」,解經家都認為應譯作「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更合宜。神的國就是「神掌權之處」,因此,當我們願意接受耶穌成為我們生命的主宰時,神的國就降臨在我們的生命中;當我們的家願意讓耶穌掌權時,神的國就降臨在我們的家中;當我們的國家願意讓神掌權時,神的國就降臨在我們國家;若我們的教會願意讓神掌權,神的國就降臨在我們的教會中。因此,讓我們常常禱告:「主啊!願祢的國降臨,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二、神國自天降
第22-37節耶穌將神國的將來向門徒啟示。耶穌特別警告,將來會有假先知充斥傳說主「在那裡」或「在這裡」,祂啟示我們「不要跟隨他們」(23節)。耶穌不要我們猜測祂降臨的日子,面對耶穌隨時再來,我們需要儆醒、預備,不要宴樂度日,如同挪亞時代的人及所多瑪城的人一樣,以致全都被滅絕了(27-30節)。
第33節耶穌勉勵我們:「凡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凡是愛惜自己生命,不願意付出生命的人,必喪掉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凡是願意為主付出自己生命的人,反而得著了豐盛的生命。
第34-36節耶穌特別警告我們,當祂再來時,「兩個人在一個床上,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女人一同推磨,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兩個人在田裡,要取去一個,撇下一個」。當耶穌再來時,只有得勝者能被提到天空與主相會,有的基督徒將被留在地上面對敵基督的逼迫。但願我們都是那儆醒預備自己,願意為主失喪生命的得勝者,以致我們能榮耀地被主接到天上,逃避大災難!
◆回應
主啊!是的!我要成為儆醒預備自己,願意為主失喪生命的得勝者,以致我能榮耀地被祢接到天上,逃避大災難!
◆背經
凡想要保全生命的,必喪掉生命;凡喪掉生命的,必救活生命。(路加福音 17:33)
因為神的國就在你們中間。(路17:21)
在你們中間——今天我們把信心改變成為一種感受,只是個人內心的想法跟情緒。所有人都可以隨意按自己所想、感受的去相信。我們把信心淪為情緒的範疇,但聖經對信心的注釋完全相反:「信就是對所盼望的事的把握,是看不見之事的明證」。
較古老的英譯本把entoshumon翻成「神的國就在你們心裡」,但正確的翻譯應是「在你們中間」。耶穌說的是「我在這裡,神國度的豐盛,就在你們眼前,我的臨在就宣告了神國度的降臨。」這不是關於個人對神的感受,而是耶穌真的是國度的王,不管你內心感受如何,真理事實不變。
現代人不喜歡這樣的信仰,人們只想停留在精神上、情緒上感受一下,不想和一個要求委身和順服的神打交道。在強調多元化的世界中,就算有神真實存在的證據,我也只要依個人觀點行事。
面對多元化,我們要加倍謹慎看待我們選擇相信的是什麼,要跟從實實在在的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信仰的最大问题不是不够深刻,而是不够简单,对于当时问问题的法利赛人,神的国过于深奥难测,以至于他们不能接受眼前的耶稣就是神国的降临,对于现在的我们,神的国过于抽象空洞,以至于我们不能在生活中经验到神的国。
神是真实和具体的,但是祂不以我们的真实和具体存在,所以祂付出极大的代价让我们可以看到摸到,好让我们的信心得以建立,不建立在感受和想象上,而建立在超越感官和物质的真实上。
之所以我们的信仰进不了生活,不是因为我们不会应用,而是因为我们不想要神进入,如果神不被允许真实具体地进入我们的生活,神也就无法真实具体地拯救我们,信仰就沦为伪善。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閱讀: 路加福音17章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上30-31章;路加福音13章23-35節
若是你的弟兄得罪你,就勸戒他;他若懊悔,就饒恕他。—路加福音17章3節
在盧旺達種族大屠殺中,曼納西殺害了貝塔的丈夫和她的幾個孩子。貝塔在談到自己如何原諒曼納西時,她說:「我的寬恕是基於耶穌的作為。祂承擔古往今來每一種惡行的懲罰。只有靠祂被釘十字架付上的代價,我才能勝過怨恨!」曼納西屢次從監獄寫信給貝塔,祈求貝塔和上帝的原諒,並在信中詳述經常困擾他的噩夢。起初,貝塔無法對他有憐憫,只是滿心怨恨曼納西殺了她的家人。但後來,聖靈一再提醒她耶穌的犧牲和憐憫,大約兩年後,貝塔靠著上帝的幫助,終於可以饒恕曼納西。
從這裡我們看到,貝塔遵行了耶穌對門徒的教導,去寬恕那願意悔改的人。耶穌說:「倘若他一天七次得罪你,又七次回轉,說:『我懊悔了』,你總要饒恕他」(路加福音17章4節)。但是,我們從門徒的反應中可以看到,饒恕是非常困難的,所以他們說:「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5節)
當貝塔為自己無法原諒對方而掙扎和祈求時,她的信心也不斷增長。如果我們像貝塔一樣,正因為難以饒恕某人而感到困擾,也可以懇求上帝透過聖靈幫助我們去原諒對方。隨著我們的信心增長,上帝會幫助我們學會饒恕。
若有人傷害你之後願意悔改,你會有何反應?
在這些情況下,上帝如何幫助你去饒恕對方?
主耶穌,感謝祢,因祢在十字架上受死,
將我從罪的惡果中釋放出來。我要將榮耀歸給祢!
歡迎上網閱讀探索叢書《真正的饒恕》。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路加福音第17章,耶穌教導祂的門徒如何與他人相處(1-5節)、與上帝建立關係(6-10節)。祂警告門徒,不要使任何人犯罪跌倒(2節),要勸戒犯罪的人(3節),這正是律法的要求(利未記19章17節)。此外,耶穌還增加了第三項要求:要饒恕悔改的人(路加福音17章3-4節)。祂的門徒要明白,饒恕犯了罪的弟兄姐妹,其目的是挽回他們,並與他們和好(馬太福音18章15-17節)。猶太拉比認為,既然上帝對以色列的眾仇敵只會寬恕三次(根據阿摩司書1章3、6、9、11、13節推斷),因此只需要饒恕那人三次。而耶穌並沒有把饒恕「七次」定為一個新的標準(路加福音17章4節),祂反倒是教導我們,不要計算已經饒恕對方幾次,而是要不限次數地饒恕別人。
沈啟智(特約作者)
閱讀: 哥林多後書1章3-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4-15章;路加福音17章1-19節
我們在一切患難中,祂就安慰我們,叫我們能⋯⋯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哥林多後書1章4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波蘭北部一間動物收容所有隻「黑貓護士」。牠從小就被遺棄在收容所,因為牠的原主人覺得牠已病入膏肓,無法治好。但牠在收容所獸醫的照料下康復了而且被領養。從此,牠便住在收容所裡,以溫柔的陪伴和療癒的呼嚕聲來「安慰」術後或大病初癒的貓狗。
這個故事讓我們一窺慈愛的上帝為我們所做的事,以及我們能為別人所做的付出。上帝在我們患病和面對掙扎時關心我們,以祂的陪伴來安慰我們。在哥林多後書,使徒保羅將這位上帝稱為「發慈悲的父,賜各樣安慰的上帝」(1章3節)。當我們感到失望、沮喪或遭受苛待時,祂總是陪伴在我們身邊。當我們在禱告中轉向祂時,祂就讓我們在一切患難中得安慰(4節)。
但這第4節還有下一句,曾遭受極大苦難的保羅接著說﹕「叫我們能用上帝所賜的安慰去安慰那遭各樣患難的人。」天父安慰了我們,當我們經歷祂的安慰時,也得著能力去安慰別人。
滿有憐憫的救主為我們受苦,祂不僅使我們在患難與痛苦中得著安慰(5節),祂還幫助我們度過苦難,並使我們有能力去陪伴與安慰別人。
你何時曾在患難中經歷上帝的安慰?
你何時曾將上帝的安慰帶給別人呢?
親愛的上帝,感謝祢在我痛苦和悲傷時安慰我,
求祢幫助我也能給別人帶來安慰。
作者: 柯愛莉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許多學者認為,保羅至少寫了四封信給面對許多難題的哥林多教會。在哥林多前書5章9-11節,保羅提到,他在先前所寫的一封信中,曾警告他們:「若有稱為[主內]弟兄是行淫亂的,或貪婪的,或拜偶像的,或辱罵的,或醉酒的,或勒索的,這樣的人不可與他相交。」在哥林多後書第2章,保羅提及他在哥林多前書和後書之間寫過的一封信。正如他說:「我先前心裡難過痛苦,多多地流淚,寫信給你們」(4節)。顯然地,他在那封信中使用了強烈的措辭,以糾正教會中嚴重的淫亂問題。這也有助於我們瞭解保羅在哥林多後書開頭所說的話,而哥林多後書乃是四封書信中的最後一封。在1章3-7節,保羅以及時的安慰和勸勉,表達了他真誠的愛,以及對教會的帶領。
葛庭墨
閱讀: 腓立比書2章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16-18章;路加福音17章20-37節
各人不要單顧自己的事,也要顧別人的事。—腓立比書2章4節
現時有一款流行的電子遊戲,甚至還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款遊戲是把一百名玩家設置在一個虛擬的島嶼上進行比賽,直至剩下最後一名玩家。即使你在比賽中遭到另一個玩家淘汰,你仍可以透過那個玩家的視角繼續觀察比賽。正如一位記者所說﹕「當你站在另一位玩家的立場並代入他的觀點時,就會產生情感共鳴,從對立的角度變為同一陣線。你會開始關注那位讓你被淘汰的陌生人,在乎他的輸贏。」
每當我們放開胸懷去看別人的經歷,超越自己的視角,體會別人的痛苦、恐懼或希望時,就會帶來一些改變。當我們效法耶穌的榜樣,不自私自利也不貪圖虛榮,並且謙卑地看別人比自己強(腓立比書2章3節),我們就會發現常被忽略的一些事。於是,我們關注的範圍開始擴大;提出不同的問題;不再專注於自己的需要或憂慮,而是會顧及別人的福祉。我們不再單顧自己的事,而是盡力顧念別人的需求(4節);不再只著重追求自己的成功,而是樂於幫助別人成長。
有了視角上的轉變,我們就能對別人產生同理心,也能發現一些新的方法去愛我們的家人,甚至能將敵人變成朋友!
聖靈如何幫助你避免小氣、狹隘或自私自利?
上帝要你如何以新的視角去看待別人呢?
主耶穌,我經常只看到自己的恐懼、痛苦或缺乏。
求祢幫助我以祢的眼光看待弟兄姐妹,
我渴望能正確地看待他們並且愛他們。
作者: 郭惟恩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腓立比書2章1節,譯為「交通」的希臘字是koinonia,儘管有時被譯成「團契」(現中修訂版),但「參與」或「夥伴關係」之類的詞語,才能更充分地闡述彼此分享和共同分擔的觀念,同時也包含與人同享的意思。在腓立比書中,koinonia及與其相關的字出現了六次(1章5、7節,2章1節,3章10節,4章14、15節)。1章5節和4章15節表明,保羅與腓立比的信徒一起參與福音事工,含有共同分擔之意。在聖靈裡面的「交通」或「共同分擔」,乃是基督徒群體的一個真實狀況(2章1節)。當保羅寫道:「我只渴望認識基督,體驗祂復活的大能,分擔祂的苦難,經歷祂的死」(3章10節,現中修訂版),表明保羅渴望能更全面地體驗基督,即使這意味著有份於痛苦、艱難的事。
簡恩德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 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
無用的——「你該以自己為榮。」、「稱讚一下自己吧!」當聽到別人如此說時,你會表示認同嗎?
雖然我們曉得一切都是來自神的恩典,應該要謙卑。可是我們也需要一點讚美,不是嗎?牧師想要聽:「你今天講道很棒。」傳道人想要聽:「你的教導真重要。」這是人性很正常的反應,因此主耶穌這句話聽起來才如此扎心。
「無用的」希臘字是achreioi,意即「沒益處的」、「不再有用」。當我完成神吩咐的事後,只該有一種反應:「我只是做了神期待我做的事,沒什麼大不了的。」
在你認為耶穌太嚴厲之前,請先注意這句話的重點是什麼。希臘文的重點在第一個字,就是「僕人」。也許主人非常願意稱讚僕人,可是僕人應當曉得,是主人讓他有現在的身分,以致他可以去完成主人交代的事。僕人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因為他屬於一位主人。簡言之,這節經文將重點放在「職責」,而不是「行為」。所以,下半句才會說:「這本是我該做的。」
你是做了主人吩咐你做的事嗎?還是,其實是想得著稱讚?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为自己就会多虑,为他人才能勇敢,基督徒的智慧、能力和勇气不是通过实现自己的抱负来实现的,而是通过成为仆人服事神和人而获得的,因此自己越小,成就就越大。
耶稣就是这样做的,他选择了和这个世界相反的方式,本应被服事的却作了服事人的,除了拯救人脱离罪恶和灭亡之外,也是拯救人脱离以自我中心所带来的软弱和失败。
仆人的心态是主耶稣赐给人最好的行为范本,不但可以激发所有的恩赐,实现被造的价值,还可以不挑动任何骄傲、焦虑和恐惧,因此不断坚守仆人的定位是人生的捷径。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我們是無用的僕人, 所做的本是我們應分做的。」(路17:10)
應——「應」的希臘字opheilo,是關於「法律、義務和職責」要求我做的事,是要用我的服務來償還債務的意思。在主禱文中,「免我們的債」也是使用同一個字。
我們誰也無法除去自己的罪,只有無罪的耶穌能為人類償還罪債,所以我們都欠了祂的債。不是我們做了什麼可以賺取神的赦免,而是祂選擇要這樣愛我們。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並無功勞可言,即使做了該做的事,也是因為有神的愛在支持着,我們才能做到的。
我們的一生都虧欠了神,是祂的恩典讓我們得以存活,且將來還會把我們帶到祂面前。因此,我們在世上生活,有義務以僕人的身分終生服事為我們還罪債的主。
我們本來是罪的奴僕,但神卻選擇賜給我們神兒女的身分;我們能夠為此感謝,可是也不能忘記,這並不是靠努力換取的。甚至,在做完所有神所吩咐的事以後,我們也只不過是償還了一點點的債而已。
可是,你知道嗎?即便如此,神仍然愛我們。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凭自己既不能赚取什么,也不能偿还什么,因为恩典对于我们的行为来说是无穷大的,所以身份上我们是无用的仆人,但行动上我们却要竭尽全力。
这似乎是一个矛盾,因为只有我们是主人我们才能主动,如果我们是仆人我们只能被动,但神的意思是让我们降服于基督的权柄下好让基督主动去行动。
从而仆人和主动才能统一,我们越降服,就越主动,我们越谦卑,就越勇敢,我们越安息,就越竭力,因此我们能既是神蒙爱的儿女又是神忠心的仆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2.04.2024(星期五)
经文:路加福音 17 : 1 - 10
链接:https://youtu.be/BWiB1GBm4QE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15.04.2024(星期一)
经文:路加福音 17 : 20 - 37
链接:https://youtu.be/Aoqvr53shY4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聖經羅馬書八章 26 節)
神給我們的禱告的答應,常出我們意外。
我們求忍耐,神卻給我們患難;因為「患難生忍耐」(聖經羅馬書五章 3 節)。
我們求順服,神卻給我們苦難,好使我們「因所受的苦難學了順從」(聖經希伯來書五章 8 節)。
我們求不利己,神卻給我們犧牲自己的機會,想念別人,為弟兄捨命。
我們求能力和謙卑,神卻給我們撒但的苦害。
我們「求主加增我們的信心」(聖經路加福音十七章 5 節),神卻使我們傷財、害病、失業、遭難,逼我們比以前更運用信心。
我們求羔羊的生命,神卻給我們最低微的職業,使我們受逼迫,因為「祂像羊羔被牽到宰殺之地....不開口」 (聖經以賽亞書五十三章 7 節)。
我們求溫柔,神卻給我們許多惹厭和激怒的東西。
我們求安靜,神卻使我們每一根神經都緊張起來了,好叫我們到祂那裡去尋求安息。
我們求愛心,神卻放我們在最不可愛的人中,讓他們刺激我們的神經,刺傷我們的赤心;因為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 愛是不求自己的益處,愛是不輕易發怒;愛是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
得勝和得安息的方法,就是直接從愛父的手中,接受祂所給你的每一個環境,每一個試煉,而享受其中互相效力的益處。 ── 選
聆聽朗讀 https://www.fhl.net/stream_audio/5/0513.mp3
原作∕Mrs. Charles E. Cowman
「從此起首,……交給你,你要得……為業。」(聖經申命記二章 31 節)
聖經中常講起信徒該怎樣等待神,這個真理不能太偏於一面。
誠然,有許多時候我們很容易不耐神的遲延。我們生活中多少的煩惱都是出於自己紛擾、魯莽和焦急。我們不能等果子成熟, 只管把青色的果子採下來;我們不能耐心等待我們禱告的答應,不管所求的須有較長時間的預備;我們想和神同行,不料神行得很慢。
這些都是我們的失敗,不能耐心等候神。然而聖經中還有另一方面的真理,就是神常等待我們,可惜我們總是耽誤神。
多少時候,我們沒有得到神已經為我們預備好了的祝福,因為我們不上前去接受。雖然有時我們的損失,是因為不等待神; 但多少時候我們的損失,也是因為等待得過度了。有的時候,我們應該靜坐;也有時候,我們應該邁步上前。
聖經中有許多的應許都是帶條件的。在我們方面必須先有條件的履行,然後神方面纔有應許的實現。我們開始順服的時候, 神就開始祝福我們。神給亞伯拉罕許多的應許,可是這許多應許之中,沒有一個能夠實現,當亞伯拉罕還等在迦勒底的時候, 他必須先離開本鄉、本族、本家,以及一切的朋友,到一個異鄉去,然後神纔一件一件成就祂的應許。
主肯醫治十個長大痲瘋的,對他們說:「你們去把身體給祭司察看」。他們在甚麼時候得醫治的?「他們去的時候就潔淨了」 (聖經路加福音十七章 14 節)。如果他們等待,要先看見他們的肉潔淨了,然後再去,他們決不會得到醫治。神等待去潔淨他們, 只消他們的信心一開始活動,祝福就來了。
當以色列人被仇敵追逼到紅海的時候,神吩咐他們「往前走」(聖經出埃及記十四章 15 節)。他們的責任不是等待, 乃是鼓著勇敢的信心起來往前走;還有一次,當他們渡過泛濫兩岸的約但河時,他們必須先有信心伸足入水。信心是一把鑰匙 ── 一把開入應許之地的門的鑰匙。這把鑰匙是在他們自己的手中,他們若不走近那門,用鑰匙去開門的話,門就決不會自動開啟的。
哦,信徒們,今日我們是命定在世爭戰的。當然我們決不能得勝,竟不堪仇敵一擊;然而,我們憑信心衝過前線的時候, 就有那惟一的得勝者來到我們身邊,替我們爭戰。靠著祂,我們已經得勝有餘了。
如果我們猶豫、戰競,等候那得勝者先來了,然後向前爭戰,我們定規空等。這就是不信的過度等候。神今天在等待, 要厚厚地賜福與我們。我們應該用勇敢的信心前去接受。「從此起首,我…交給你,你要得…為業。」-- 密勒(J. R. Mill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