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讀聖經2021年3月30日(週二)哀4:1-22

頌讀(大聲讀聖經):哀4:1-2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從今天所讀的經文,可看見遠離神的百姓(國家)其下場真是悲慘。悲慘到什麼程度呢?原本是貴重金屬(黃金),如今全然無光,失去它的價值;嬰孩被遺棄,野狗充當母親哺乳嬰孩;孩童沒有食物可吃,沒水可喝;因戰爭關係沒食物可吃,母親為求生存,竟吃自己親生的兒女,真是人間慘劇;有錢的人家他們財富都被奪去,不再穿華麗衣服,從富有變成貧窮(擁抱糞堆);耶城中的貴族素來嬌生慣養,皮膚白淨光亮,如今因戰亂全身變得比煤炭還黑,無人認識他們;百姓的罪惡比所多瑪城裡的百姓罪惡更大,令神極其憤怒,轉眼間就把她給傾覆(滅亡)。以色列百姓為何為淪落這樣的悲慘環境,除了自我犯罪(拜偶像、遠離神、…)外,宗教領袖更是難咎其詞,他們假借神的旨意愚弄百姓;此事更加惹怒神,以致神任使仇敵攻城得逞。周邊的列國看到這一個國家,連神都不想救,這國家真是無藥可救。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親愛的主,我們從聖經知道,歷代的以色列君王與全體猶太人的生死存亡都是息息相關,百姓因君王的帶領,使百姓可以在列國中平安度日;然,如今帶領以色列百姓的這位君王自身都難保,他無法再有能力做這樣的事時,因他失去神的幫助,致使這些百姓也毫無能力抵抗外來仇敵的攻擊,只能逃亡,或被仇敵追殺,景況非常慘烈。另,也祈求主幫助我們這些屬神的兒女,不要效法以東人錯誤行為,看見自己兄弟的國(自己的同胞)被追殺,卻見死不救,不願伸出援手;求主拿走這樣錯誤的思想,主祢教導我們要愛世人,而不是恨惡世人。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祈求主幫助孩子不要有以色列百姓敗壞的行為,對世人也不要有像以東人錯誤的心態,帶著幸災樂禍,見死不救的惡念,求主將這些不好的意念、行為,從孩子生命中挪走;做一個願意為主傳福音做見證的人。


靈修教材: 耶利米哀歌-禱讀聖經
耶利米哀歌 4:1-22

敬拜詩歌:祢認識我 (天韻詩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YpIqSAOocU

一、安靜:凡等候耶和華,心裡尋求祂的,耶和華必施恩給他。
二、讀經:耶利米哀歌 4:1-22
1. 重點說明:
黃金、純金、精金、朱紅褥子、紅寶玉、藍寶石…等美好事物與榮景,早已成過去;乾渴、殘忍、孤寒、枯乾、衰弱、毀滅…等尷尬扭曲的光景如今正侵蝕著。他人、他國的幫助都是枉然,只有歸向耶和華才是唯一的路。原來,百姓有罪,宗教領袖有罪,君王犯罪,以致於此。
2. 鑰節:我們仰望人來幫助,以致眼目失明,還是枉然;我們所盼望的,竟盼望一個不能救人的國!(哀 4:17)
三、默想:
■從 1-5 節看見,以前,聖地與聖民美好事物與榮景是如何?遭遇刑罰時,聖地與聖民又是怎樣尷尬扭曲的光景?(v.8-v.10)
■先知的反省中,察覺了哪些罪孽?(v.12-v.13、v.17)
■榮景不在,肯定有其原因,我能否考察或鑑別百姓和宗教領袖犯了什麼罪?我可以如何避免重蹈覆轍?
四、禱告:主啊!開通我的眼耳口舌心,幫助我明白祢所賜環境的用心,在凡事上看見祢的心意。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哀歌 4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11/8 讀經進度

1. 耶利米哀歌 03-05
2. 希伯來書 11:18-40
3. 詩篇 119:129-136
4. 箴言 27:1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2024-08/24用心良苦的神和先知

【以西結書 4:1-17】
|用心良苦的神和先知|

以西結書有三種預言性質的啟示,第一種是「異象」;第二種是「直接的預言」;第三種是「表記式的預言」,亦即在講道前有一些象徵式的行動來說明講道的信息。第四章就是「表記式」的預言,以西結藉著「表演」警告猶太人,神即將因著猶太人的罪惡而審判他們(4-6節及17節),耶路撒冷城即將被圍困(1-3節),並且將有飢荒的艱苦臨到他們(9-17節)。當我們看這樣的「表演式的講道」時,也許認為以西結的這些表演有些古怪可笑,但我們卻從當中看見,慈愛的神及忠心的先知對人真是「用心良苦」啊!

首先,我們先來看「神的用心良苦」。神使用這樣的方式的目的,乃是因為以西結是向那「最悖逆」的一代作見證。因此,神特別要以西結用表演的方式來加強信息的力量。猶太人心蒙了脂油,耳朵發沈,神盼望藉著這些「行動劇」吸引他們的好奇,或是引發他們發問,藉此繼續對他們傳講信息,特別是警告他們即將臨到的審判。

神真是用心良苦啊!我們從十二章9節看見,猶太人果然問以西結說:「你作什麽呢?」神何等地愛猶太人,用盡各樣的方法向他們傳達信息,希望喚醒這些悖逆的百姓。我們是否也常常讓神這樣「費力」來對我們說話呢?求主幫助我們,使我們有「能聽的耳」,當我們偏離主的道路時,我們能聽見神慈聲呼喚,快快回轉到神的面前!弟兄姐妹們!神是否正在召喚你呢?

我們從以西結「表演式的講道」,不但看見神的用心良苦,我們也看見先知的用心良苦。先知因著順服神及愛同胞的緣故,付出代價來「用力」地傳講神的信息,求主讓我們學習他的榜樣,不管用什麽方法來傳遞神的信息,我們都要傳,當對方不肯聽的時候,也不應阻止我們去傳。聽是他們的選擇,傳卻是我們的責任!

◆回應
主啊!謝謝祢如此用心良苦地對我們說話,求主給我一個能聽的耳。也求主幫助我,無論得時不得時,都願意傳講祢的信息。

◆背經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摩太後書 4:2)


靈修教材: 清晨嗎哪
#每日新眼光 9月16日

#每日新眼光 9月16日
⭕耶利米哀歌4章1~22節
先知耶利米所描述的畫面,十足令人驚恐,既像一部寫實紀錄片,也像一部驚悚電影。經文中敘述,有成人和嬰兒被活活餓死,甚至慈母親手烹煮自己的孩子來吃,過去富裕有餘、餐餐飽足的景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貧窮和饑荒。耶利米用皮包骨頭、枯瘦如柴等詞來形容當時潦倒、悽慘的情形,悲憤地說到上主的審判,猶太民族受到懲罰,原因是原本敬畏上主的領袖、先知和祭司都犯了罪,流無辜人的血,導致上主親自趕散他們,讓他們遭遇如此的光景,他們失去上主的關懷、不再被上主看重與恩待。

在耶利米的眼中,上主懲罰猶大任憑他們失去盼望,跟在上的領袖脫離不了關係。耶利米沒有為他們辯護,沒有用動聽的話掩蓋真相,也沒有企圖用煽動、激勵和安慰的手段讓同胞獲得虛假的盼望。作為先知,耶利米盡忠職守,忠實宣講上主的話語。對照現今的處境,不少教會和基督徒強調「先知職分」,一股腦熱切地想要獲取先知的恩賜,想要像先知一樣擁有說預言的能力,或先知般的權柄,不斷使用「我宣告」與創新的宗教詞彙來傳講,結果都是在說令人覺得好聽的話,講台變成人人想要的舞台。

先知的職分並不是如此,先知的能力也不只是說預言而已。先知必須有對信仰的覺悟,時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換句話說,我們對先知的認知,不能只停留在會說預言的階段。先知最主要的工作,是在面對罪惡和邪惡時,能因著信仰而勇敢站出來指出錯誤。換句話說,先知講出來的話,可能很難聽入耳。回頭看先知耶利米就能瞥見,當時的環境如此惡劣,他並未說出令人覺得舒服的話,沒有與那些犯罪的同事們同流合汙,他說出真實的話,但是被人討厭。

先知在最惡劣的局勢中,引領人們看見自己的問題,在黑暗中像是燈塔一般佇立,讓人能看見上主的光。成為先知的耶利米,心中時常深感痛苦,可見跟隨上主並不是時時喜樂平安。雖然如此,耶利米的生命卻讓我們看見,即便作忠僕會面對極大挑戰,但我們的回應是要繼續聆聽上主的話,相信、等待上主的掌權,知道上主仍在工作;不要害怕,只要忠實宣講上主的話。

⭕默想:先知的職分未必是光鮮亮麗的,甚至可能被人討厭,即便如此,我仍願竭力成為真實無偽的人,盡力傳講上主的話嗎?

⭕祈禱:親愛的上主,願祢幫助我,不被外在的環境影響,讓我能像先知一般,勇敢講出真實的話;賜我智慧辨認邪惡,不以恩賜作為舞台導致驕傲;賜我謙卑跟隨祢的心志,忠實傳講祢的話語。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1952年9月16日創立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為紀念設教80週年,特邀加拿大長老教會(PCC)與美國長老教會(PC, USA)於1952年9月16日合作創立,定名為「私立台北聖經學院」,由台灣神學院院長孫雅各牧師暫兼院長,校址在台北市雙連中山北路台灣神學院內。
1955年6月底台灣神學院遷移士林嶺頭後,聖經學院亦南遷竹北,租賃民房為院舍。1957年8月北部大會為強化總會實現南北合一之主旨,將聖經學院移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管轄,並更名為「長老會聖經學院」,院址在新竹縣竹北鄉竹北市場邊。
1959年北部大會以新台幣45萬元購得現址之土地。1962年由竹北遷移至現址,再度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書院」。1979年又再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迄今。
⭕聖經學院 https://www.pbc.org.tw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100008台北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靈修教材: 每日新眼光
聖城失色仇敵遭報【哀4:1-22】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哀歌4章1-22節】

※ 金句:錫安的民哪,你罪虐的刑罰受足了,耶和華必不使你再被擄去。耶利米哀歌4章22節


先知經歷聖城的敗落,也眼見以色列百姓(猶大國民)被擄掠。因他經歷上帝的烈怒,深知仇敵被上帝追討罪虐之日已不遠。

一、聖殿被毀百姓失敗(1-10)
所羅門建造聖殿時,曾用精金與金子貼在所有的廊子、殿牆、棟樑、門檻、牆壁和門楣扉上。共用金子六百他連得,總重量超過二萬一百公斤
,真可說是金碧輝煌。在被巴比倫人燒毀之前,雖然經過373年,仍有其耀眼之處。但如今只剩殘簷、頽壁,百姓被擄後,淒涼殘景真是今非昔比


二、聖職被污上帝發怒(11-16)
原來立於山巔的耶路撒冷固若金湯,連外邦的君王、世上的居民都認為無法入侵。卻因事奉上帝的先知、祭司犯罪行惡而遭致敵人攻擊、城破殿毀。他們因此居無定所,被視為不潔、厭棄拒絕。這樣的光景,乃是上帝發怒成就祂所定的。這對我們今日事奉上帝的人來說,是何等的警惕。

三、聖民受苦再得安慰(17-22)
受苦之民需要安慰,原是無可厚非,但他們尋求人的幫助卻是枉然。第20節的「耶和華的受膏者」指的是在耶路撒冷城中、以色列人的君王。百姓寄望在他蔭下得以生存,結果連他也被敵人所捉,何況一般百姓?先知最後向以色列的宿敵以東發出審判的宣告。第21節的「杯」,指的乃是耶和華的忿怒之杯。感謝上帝,最後祂還是安慰錫安之民,應許他們刑罰若滿,就不再被擄!這也回應了前述:主雖使人憂愁,還要照祂諸般的慈愛發憐憫。
『默想』我受苦時,會向誰尋求幫助

『祈禱』親愛的天父 ,感謝祢,在我受責罰管教時祢仍安慰我,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靈修教材: 靈修:耶利米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