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9月16日
#每日新眼光 9月16日
⭕耶利米哀歌4章1~22節
先知耶利米所描述的畫面,十足令人驚恐,既像一部寫實紀錄片,也像一部驚悚電影。經文中敘述,有成人和嬰兒被活活餓死,甚至慈母親手烹煮自己的孩子來吃,過去富裕有餘、餐餐飽足的景象蕩然無存,取而代之的是貧窮和饑荒。耶利米用皮包骨頭、枯瘦如柴等詞來形容當時潦倒、悽慘的情形,悲憤地說到上主的審判,猶太民族受到懲罰,原因是原本敬畏上主的領袖、先知和祭司都犯了罪,流無辜人的血,導致上主親自趕散他們,讓他們遭遇如此的光景,他們失去上主的關懷、不再被上主看重與恩待。
在耶利米的眼中,上主懲罰猶大任憑他們失去盼望,跟在上的領袖脫離不了關係。耶利米沒有為他們辯護,沒有用動聽的話掩蓋真相,也沒有企圖用煽動、激勵和安慰的手段讓同胞獲得虛假的盼望。作為先知,耶利米盡忠職守,忠實宣講上主的話語。對照現今的處境,不少教會和基督徒強調「先知職分」,一股腦熱切地想要獲取先知的恩賜,想要像先知一樣擁有說預言的能力,或先知般的權柄,不斷使用「我宣告」與創新的宗教詞彙來傳講,結果都是在說令人覺得好聽的話,講台變成人人想要的舞台。
先知的職分並不是如此,先知的能力也不只是說預言而已。先知必須有對信仰的覺悟,時常反省自己的言行。換句話說,我們對先知的認知,不能只停留在會說預言的階段。先知最主要的工作,是在面對罪惡和邪惡時,能因著信仰而勇敢站出來指出錯誤。換句話說,先知講出來的話,可能很難聽入耳。回頭看先知耶利米就能瞥見,當時的環境如此惡劣,他並未說出令人覺得舒服的話,沒有與那些犯罪的同事們同流合汙,他說出真實的話,但是被人討厭。
先知在最惡劣的局勢中,引領人們看見自己的問題,在黑暗中像是燈塔一般佇立,讓人能看見上主的光。成為先知的耶利米,心中時常深感痛苦,可見跟隨上主並不是時時喜樂平安。雖然如此,耶利米的生命卻讓我們看見,即便作忠僕會面對極大挑戰,但我們的回應是要繼續聆聽上主的話,相信、等待上主的掌權,知道上主仍在工作;不要害怕,只要忠實宣講上主的話。
⭕默想:先知的職分未必是光鮮亮麗的,甚至可能被人討厭,即便如此,我仍願竭力成為真實無偽的人,盡力傳講上主的話嗎?
⭕祈禱:親愛的上主,願祢幫助我,不被外在的環境影響,讓我能像先知一般,勇敢講出真實的話;賜我智慧辨認邪惡,不以恩賜作為舞台導致驕傲;賜我謙卑跟隨祢的心志,忠實傳講祢的話語。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圖: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1952年9月16日創立
北部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大會為紀念設教80週年,特邀加拿大長老教會(PCC)與美國長老教會(PC, USA)於1952年9月16日合作創立,定名為「私立台北聖經學院」,由台灣神學院院長孫雅各牧師暫兼院長,校址在台北市雙連中山北路台灣神學院內。
1955年6月底台灣神學院遷移士林嶺頭後,聖經學院亦南遷竹北,租賃民房為院舍。1957年8月北部大會為強化總會實現南北合一之主旨,將聖經學院移交台灣基督長老教會總會管轄,並更名為「長老會聖經學院」,院址在新竹縣竹北鄉竹北市場邊。
1959年北部大會以新台幣45萬元購得現址之土地。1962年由竹北遷移至現址,再度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書院」。1979年又再更名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迄今。
⭕聖經學院 https://www.pbc.org.tw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100008台北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