禱讀聖經2021年3月27日(週六)哀2:1-22

頌讀(大聲讀聖經):哀2:1-2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親愛的主,祢竟發怒使黑雲遮蔽所愛的以色列,不顧念祢自己所建立的國,也不顧惜猶大這個堡壘,硬要把它夷為平地;凌辱這國的領袖,使他們無能力再來領導這地的百姓。在仇敵面前,祢要收回祢的右手,親自毀滅這個曾是祢所建立的國及所愛的百姓;因此仇敵嗤笑說:「我們把她吞滅了,我們終於等到了,這是我們所盼望的,親眼看見。」。耶城的先知不得領受天上來的異象,城裡的眾長老也只能坐在地上默默無聲,不知如何是好。主祢所差派的先知耶利米更是為這事(主的發怒)流淚到失明,他心腸煩亂肝膽落地,百姓遭到這麼大的災難,嬰孩、兒童因沒東西吃而餓昏了頭。耶路撒冷啊,今天妳落到這樣的田地,這樣的傷口大如海,誰能來醫治妳呢?沒有一個人可以來做這樣的事,只有主才能指引這些人走一條生路,醫治這樣大的傷口。神的兒女需怎麼做呢?主祢已指示,就是要這些屬主的兒女起來向主呼求,在主面前傾心吐意禱告,為這地百姓、孩童向主祈求,求主不要再發怒,再給機會使百姓可以轉離惡行。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親愛的主,以色列百姓遭遇到這樣大的災難,從耶利米先知的述說孩子都清楚了,這些百姓的確需要回轉認罪悔改歸向主。然有一件事,主特別警告當時的先知,需先認罪悔改,因他們比這些百姓更早看見這些問題,敗壞虛假及紛飾假象,然他們並沒有忠誠站出來,把這些罪惡揭發出來,使被擄的人心重新歸回到主的懷抱;反而傳給他們假的信息說:「平安,無事!」,不用害怕,痛苦很快就過去,誤導主所給百姓的默示。這樣的假先知,他們的行為非常的不應該,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祈求主幫助孩子面對這樣的事,能夠按著主的教導去行;當有弟兄姊妹犯了錯,應該要本著主的教導,誠心告訴犯錯的弟兄姊妹,而不是掩蓋主的旨意,不去教導弟兄姊妹,導致他們繼續犯錯下去,這絕不是主要孩子去做的事。


靈修教材: 耶利米哀歌-禱讀聖經
耶利米哀歌 2:1-22

敬拜詩歌:任何事都不能改變主愛 (林南小詩班)
https://youtu.be/ehWP1zZa1ok

一、安靜:耶和華成就了祂所定的,應驗了祂古時所命定的。
二、讀經:耶利米哀歌 2:1-22
1. 重點說明:
本章繼續描繪神的盛怒,主發怒、主發烈怒、因此主吞滅、主傾覆、主拆毀、主燒毀…。但主發怒豈是無故?是因為以色列人與猶大百姓的先知…「見虛假和愚昧的異象,並沒有顯露…罪孽,使…被擄的歸回;卻…見虛假的默示和使你被趕出本境的緣故」(v.14)。先知再度呼求神:「耶和華啊,求你觀看!」(v.20)因為在神那裡有無盡的愛與憐憫,他不僅自己祈禱,也激勵錫安的民在半夜要舉手、要傾心向神,這是有力的禱告。
2. 鑰節:夜間,每逢交更的時候要起來呼喊,在主面前傾心如水。你的孩童在各市口上受餓發昏;你要為他們的性命向主舉手禱告。(哀 2:19)
三、默想:
■據此哀歌所述,誰發怒?(v.1、v.2)「發(烈)怒」在此出現了幾次?(v.1-v.4、v.6、v.21)惹動怒氣的原因是?(v.14)
■招惹此怒的結果是?(v.1-v.4)「吞滅」、「傾覆」在此出現了幾次?(v.2-v.3、v.5、v.16-v.17)其他類似的詞也請圈註之。
先知見此悲慘狀況,其反應是如何?(v.11、v.20)
■我在乎主發怒與否?我是否在乎主發怒的後果?在我周圍是否有人落在極大的艱難和悲慘中?我會如何幫助他?會如何為他禱告?
四、禱告:主啊!每一個悲慘的故事,都是一次回轉的機會,幫助我相信祢有豐盛的憐憫,在祢面前更多祈禱與代求。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哀歌 2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以賽亞書、耶利米書、耶利米哀歌)
11/07 讀經進度

1. 耶利米哀歌 01~02
2. 希伯來書 11:01-17
3. 詩篇 119:121-128
4. 箴言 27:7-9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每日新眼光 9月13日

#每日新眼光 9月13日
⭕耶利米哀歌2章1~22節
耶利米哀歌2章是令人觸目驚心的一段經文,上主似乎不可理喻地發怒,重重地懲罰猶大國。首先,上主拆毀耶路撒冷城,毀滅每一個村落,甚至粉碎祂的聖殿。先知指出,「上主定意要拆毀錫安的城牆;祂用準繩測量,要確定它的毀滅。祂使城樓和圍牆一齊倒塌。」(8節)接著,上主的憤怒轉向人,兒童和嬰兒餓死在母親懷裡,老年人及少年人倒斃於街上,青年男女死在刀劍下,沒有人能逃脫這場憤怒。因為以色列民聽信假先知的話,不願悔改,先知指出:「上主已經實現了祂自己的計畫;祂已照往昔對我們的警告,不顧惜地把我們毀滅了。」(17節a)最讓人心痛的是:「女人在吃自己心愛的嬰兒!祭司和先知在主的聖殿裡被殺!」(20節b)

耶利米看見此景象,心靈是多麼憂傷及哀慟,甚至眼睛因哭泣而失明。耶利米找不出安慰的話,不禁慨歎說:「耶路撒冷啊,我能說什麼呢?我怎能安慰你呢?有誰像你遭受這樣的災難?你的禍患像大洋無邊無際;誰能帶給你希望呢?」(13節)

2015年9月,一張3歲的敘利亞小男孩倒伏在土耳其沙灘的照片,引起全世界關注難民的窘境。前愛爾蘭總理恩達‧肯尼(Enda Kenny)形容,這張照片是「人類的災難」。面對令人觸目驚心的照片,我們的心靈多麼憂傷及哀慟,如同耶利米找不出安慰的話。閱讀耶利米哀歌2章所描述的災難,又看見敘利亞男孩溺斃的照片,同樣激起我們的憐憫。因此,讀本段經文時,不是要探討「神義論」的問題,而是引導我們看見災難中的人,並為此付出關愛的行動。

根據聯合國難民署2020年《全球趨勢報告》,截至2019年底,流離失所人數高達7950萬名。人們會逃離家園,是因政治、宗教、戰爭而遭迫害。面對如此龐大的難民數字,又看見逃難者的背影,讓人不捨地起了憐憫。《換日線Crossing》的投稿者Ashy,曾在約旦的旅程中,詢問一位敘利亞女性難民想對世界說的話,她回答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是愛和給予他人。」雖然我們可以給予的能力有限,但上主的愛是無限大的。先知耶利米雖找不出安慰的話,但他呼籲人向上主祈禱:「耶路撒冷啊,願你的城牆向主呼求!願你的眼淚日夜像江河湧流!願你不眠不休地憂傷哭泣!」(18節)今日,仍有許多人遭受災難,懇求上主憐憫,止息怒氣。

⭕默想:面對遭受苦難的人,我以什麼樣的心情與態度看待呢?

⭕祈禱:憐憫眾人的上主啊!求祢看一看我們所遭受的折磨,求祢憐惜我們的軟弱。在患難中求祢親自安慰,使我們親眼看見祢的憐憫。奉主耶穌的名祈禱,阿們。

⭕圖:大坪頂瑪喜樂紀念教會
美籍宣教師瑪喜樂被彰化二林稱為「二林的媽祖」,她設立二林喜樂保育院,也設立大坪頂教會。
埔里大坪頂教會是在1960年由一位美籍宣教師瑪喜樂(Joyce Meredith McMillan, 1914-2007)所設立的,瑪喜樂時為埔里基督教醫院的護士主任,她愛主愛人,常來埔里鎮西安里佈道。並於1961年購得土地,創設佈道所。1962年9月13日舉行開設禮拜,同年聘得女傳道廖純真。1964年陳禮光先生接任。1966年瑪喜樂太太將教會權益捐給台中中會管理。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100008台北濟南教會/台北市中山南路3號


靈修教材: 每日新眼光
上帝的發怒【哀2:1-22】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哀歌2章1-22節】

※ 金句:耶和華成就了祂所定的,應驗了祂古時所名定的...。(耶利米哀歌2章17節)

先知耶利米在哀傷之中知道上帝的公義,在第二首哀歌裡,上帝的憤怒成為核心的焦點,先知在哀歌裡將他為聖民的憂傷傾訴出來。

一、發烈怒如火燒(1-8)
先知詳述耶和華的怒氣,先以黑雲遮蔽錫安城為喻,再描述主發怒吞滅雅各一切的住處,把以色列的角全然砍斷。祂張弓好像仇敵,憎惡自己的聖所,將宮殿的牆垣交付仇敵,顯示上帝定意拆毀。

二、承受主怒的錫安(9-10)
本段講述受到上帝憤怒之火焚燒後的錫安,第九節說「錫安的門都陷入內地」。今日前往耶路撒冷舊城參觀的人,都會知道最具代表性的就是朝向東邊橄欖山的原始金門,深埋地下兩千年,直到1969年4月才被聖經考古學家發現。從9至10節可看到,無論是君王、首領等人,都因錫安被毀而蒙羞。

三、先知為百姓憂傷(11-19)
先知再次使用單數第一人稱來講述他的哀慟。他所看見耶路撒冷的光景,透露出被強敵巴比倫軍隊蹂躪的慘況。除了人民的流離失所,信仰上也變質,最後招致仇敵的嗤笑和無盡的羞辱。然而,耶利米仍然呼籲錫安餘下的百姓在流淚哀傷中向主舉手禱告,這也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功課。

四、先知向上帝呼求(20-22)
耶利米第四次向上帝發出呼求,但這次先知禱告的思緒和前面大不相同。他用質詢、詰問的口吻,求上帝注目被祂責罰的耶路撒冷如今的景況。先知有兩次提到上帝發怒的日子所帶來殺戮的慘況,也提醒我們,將來上帝的審判必然臨到。

《默想》當我遭遇挫折、困境時,是否願意回轉歸向上帝?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無限量的大愛,在發怒的時候以憐憫為念,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靈修教材: 靈修:耶利米哀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