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經文:《 士師記2章1~19節》
上主因他們受苦、受欺壓的哀聲而憐憫他們,可是,一旦那士師死了,人民就故態復萌,過腐敗的生活,並且比上一代的人更厲害。他們去服事別的神,拜別的神,不放棄邪惡頑抗的行為。(士師記2章18b~19節)
約書亞為以色列所有支族分配好土地後,他們就各自去占據自己所分得的土地。當時,以色列百姓仍然事奉上主。然而,當約書亞及那些曾親眼見過上主所行一切奇事的長老死了之後,下一代的以色列人就離棄上主,開始拜迦南人的神明──巴力和亞斯她錄。
經過漫長的曠野生活,以色列人民終於安定下來,有土地可以耕種、可以建造自己的家園,這是何等美好。因為上主的帶領,他們才能度過重重困難進入應許地,並在迦南地的征戰中得勝。然而,隨著上一代的長者死去,那些在迦南地出生、沒經歷過上主奇妙帶領的下一代,看著周遭居民拜大地之神而帶來土地豐饒,很容易就受到影響而跟著拜起來。定居之後,土地收成豐富,成了他們心中最重要的事。人就是這麼容易被眼前事物迷惑,看見別人的收成比自己好,就想跟著做,希望自己也能有同樣的結果。在這樣的心態下,以色列人會跟著拜巴力就可想而知了。
然而,這卻不是上主所喜悅的。以色列人忘了自己跟迦南人不同,他們是上主所揀選的、屬於祂的子民。當以色列人忘記上主的作為,上主便藉著敵人的手提醒他們,使他們受苦,並興起士師領導他們回轉歸向祂。可惜的是,一旦士師死後,人民又故態復萌,過著腐敗的生活,離棄上主去拜別的神。
從士師記可以看見,人的忘性實在很大,以色列人一旦安逸之後,很快就忘了上主的拯救與大能作為,直到再次經歷苦難、受奴役,才又想起要呼求上主。一連串的循環,讓我們看到以色列人民與上主的距離似乎越來越遠,完全不符合上主選民的樣式。
事實上,若用同樣心境來看自己,身為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我們真的有持守與耶穌所立的新約嗎?在安逸中的我們,似乎也常照自己的意思行,而把主擺在一邊;常跟隨這世界多於跟隨主,而忘了主耶穌教導我們要成為世上的光與鹽。想一想,我們有多少時候看世界多於看耶穌?當利益在眼前時,我們可能追求那看得見的地位名聲,而非謙卑與主同行。
士師記成為聖經重要的一部分,提醒我們勿以為自己是上主的選民就任意妄為,也不要輕忽上主會以各種方式使人回轉歸向祂。
默想:
我曾因為什麼樣的事或人而離棄上主嗎?願我重新思索我與上主的關係。
祈禱:
主啊,求祢親自成為我的主,不只是我父母的主、我朋友的主,更是我的主。使我不因追求世界而離棄祢,並能在世界中為主作美好的見證。奉主耶穌的名祈求,阿們。
參考經文:《 士師記2章20節~3章6節》
我也不把約書亞死的時候還留在這地的各族趕出去。我要用他們來考驗以色列人民,看他們是否像他們祖先一樣遵行我的道路。(士師記2章21~22節)
士師記2章20節~3章6節,持續描述上主對以色列人的心意。由於以色列人違背上主命令他們祖先遵守的約,因此,上主換了一個角度,讓原本居住在迦南地的各族繼續留在這塊土地上。上主沒有把他們交給約書亞,也沒有在約書亞死後迅速把他們趕出去,目的是要用這些人來考驗那些未曾經歷迦南地戰爭的以色列人,看看他們能否遵守上主藉著摩西所頒布給他們祖先的誡命。很明顯的,以色列人完全禁不起考驗,他們很快地與居住在迦南地當中的各族通婚,並且拜他們的神明。
以色列民進入迦南之後,就把以前的艱辛受苦忘了,特別是這些在迦南地出生的下一代,從出生開始就過著安逸的生活,認為所擁有的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很自然的也把上主拋在腦後。對他們而言,那位保護以色列、為以色列征戰的主,在這片土地上好像沒什麼作用,過去長老所傳講的歷史,也離當下生活很遙遠。這樣的情境,與目前我們台灣的處境實在很類似。台灣人走過極權統治、歷經白色恐怖與戒嚴時期的驚恐,美麗島事件付出慘痛代價,後來才促成民選總統、政黨輪替……。對解嚴後出生的台灣人,大多不知過去民主前輩的受苦歷史,常以為現在的自由是理所當然的,自然也不會在乎歷史,因為那個距離實在太遙遠、太難以想像了。
以色列人會忘記上主,上主卻未曾離棄過以色列人。上主在以色列人的生活周遭留下考驗,是期盼他們能記得過去祂如何帶領他們走過困苦,今日依然如此。假如他們記得在上主面前曾立的約「我們必定事奉上主」,他們就能真正在這片土地上安居樂業。不過,以色列人顯然忘了他們曾經立的約,或認為那是上一代的事,跟他們這一代的人無關。為了尋求豐盛,他們歡喜地與迦南人通婚,拜他們的神明,以為融入當地的生活必得以安居。但他們很快就會發現,他們自以為是的做法,並不能使他們安居樂業,因為那不是上主所喜悅的。上主所期盼的是,他們能與當地居民有所分別,並且在他們中間見證祂奇妙的作為。這正是上主對人的考驗。
期盼我們在生活中活出不同的樣式,不忘卻過去的歷史,不輕看過去上主如何帶領,即便不是自己親身的經歷,也能從歷史的傳承中認識並與上主建立關係。
默想:
我有在生活中察覺上主的考驗嗎?我如何面對這些考驗?
祈禱:
上主啊,願我的心、我的靈誠然歸向祢,我的所言所行能夠見證祢的作為,好叫我禁得起祢的考驗。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祈求,阿們。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cB1IQVWfb6I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1章 22 節-2 章5節
22.約瑟家也上去攻打伯特利;耶和華與他們同在。
23.約瑟家打發人去窺探伯特利(那城起先名叫路斯)。
24.窺探的人看見一個人從城裡出來,就對他說:求你將進城的路指示我們,我們必恩待你。
25.那人將進城的路指示他們,他們就用刀擊殺了城中的居民,但將那人和他全家放去。
26.那人往赫人之地去,築了一座城,起名叫路斯。那城到如今還叫這名。
27.瑪拿西沒有趕出伯善和屬伯善鄉村的居民,他納和屬他納鄉村的居民,多珥和屬多珥鄉村的居民,以伯蓮和屬以伯蓮鄉村的居民,米吉多和屬米吉多鄉村的居民;迦南人卻執意住在那些地方。
28.及至以色列強盛了,就使迦南人做苦工,沒有把他們全然趕出。
29.以法蓮沒有趕出住基色的迦南人。於是迦南人仍住在基色,在以法蓮中間。
30.西布倫沒有趕出基倫的居民和拿哈拉的居民。於是迦南人仍住在西布倫中間,成了服苦的人。
31.亞設沒有趕出亞柯和西頓的居民,亞黑拉和亞革悉的居民,黑巴、亞弗革與利合的居民。
32.於是,亞設因為沒有趕出那地的迦南人,就住在他們中間。
33.拿弗他利沒有趕出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於是拿弗他利就住在那地的迦南人中間;然而伯示麥和伯亞納的居民成了服苦的人。
34.亞摩利人強逼但人住在山地,不容他們下到平原;
35.亞摩利人卻執意住在希烈山和亞雅倫並沙賓。然而約瑟家勝了他們,使他們成了服苦的人。
36.亞摩利人的境界,是從亞克拉濱坡,從西拉而上。
1.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
2.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
3.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
4.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
5.於是給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眾人在那裡向耶和華獻祭。
金句:及至以色列強盛了,就使迦南人作苦工,沒有把 他們全然趕出。(士師記1章 28 節)
本段經文延續昨天的內容,記載北方眾支派在約書亞死後在所分之地的 發展,卻呈現每況愈下的情況。
一、約瑟家的失敗(1:22-29)
本段首先記載約瑟家如何攻占原名路斯的伯特利——這個以色列祖先雅各曾在夢中遇見上帝的地方(創28:10-22)。藉著「耶和華與他們同在」(22 節)提醒我們,上帝才是他們真正的倚靠;但他們卻選擇用人的手段,藉著與一個迦南人立約,尋得攻城的捷徑。雖然約瑟家最後得勝,但具有迦南影響力的路斯城其實並未消滅,而是搬遷到另一個地方。實際上,從此之後經文就像帶入公式般,從約瑟家開始,反覆提到他們「沒有把(迦南人)趕出,(迦南人)繼續住在那裡」(27, 29 節)。
二、北方的眾支派(1:30-36)
本段落依照由南而北的走向,介紹了北方各支派的發展。藉著一次次提到「沒有趕出......沒有趕出」,指出他們沒有遵從上帝的吩咐將迦南人趕出。有的是因為當地的迦南人勢力龐大,「執意住在」那裡;有的則是由於貪圖他們的勞力,讓他們成為「服苦的人」。這種與迦南人比鄰而居的結果,就是越來越受迦南宗教的影響,不知不覺習慣了他們的行為與文化。
三、上帝使者的警告(2:1-5)
上帝差遣使者從進迦南的第一站吉甲起行(參書4:1-24)來到波金。他提醒以色列人:耶和華如何施行拯救,讓他們出埃及;這位上帝又何等信實,不忘記所立的約。但他們竟然與敵人立約、事奉他們的神。這種行為根本是自投羅網一這些迦南人與他們的神明,將如同荊棘、網羅般將他們困住,讓他們悔不當初。
默想/應用 : 我們是否有甚麼習慣或行動, 是受周遭人、事、物的影響, 卻是上帝所不要我們追求的?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警 醒,不受周遭世俗文化的影響,而矇蔽了屬靈的眼睛, 使我不能專一跟隨称。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LNTS6qdNf1o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13 (五)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1:22-2:5 >
一一讀這段經文最讓人印像深刻的就是,出現7次的「沒有趕出」(1:27、28、29、30、31、32、33),雖然等到以色列人強盛之後,這些住在以色列人中間的迦南人就成為服苦的人。但是,上帝的心意是要以色列人把迦南人趕出去!為什麼以色列人沒有趕出這些迦南人呢?第二章就啟示出來了:「耶和華的使者…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 神必作你們的網羅。』」(2:1-3)
一一原來是以色列人與迦南人立約,是「不能趕出」迦南人的真正原因。攻打伯特利城時,與從城裏出來的那個人「約定」(1:24)就是其中一例。可見,得神同在是以色列人得勝的資源(1:22),不順服上帝是他們失敗的主因(2:2)。今天求主賜我們順服主的心,追求神的同在!
回應:約書亞在世共活了110歲(士2:8),他死以後的日子,以色列百姓漸漸遠離耶和華神,甚至「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士2:10)」這說明一件事,現今的以色列百姓,對老祖宗所信耶和華這位真神的信仰,並沒有真實落實在以色列百姓生活群體中,以致「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去叩拜別神,惹耶和華發怒。(士2:11-13)」。離開神這事對以色列百姓而言,正是大災難的開始,只是他們自己沒有察覺而已。耶和華神知道他們會受環境影響,向迦南人妥協,去拜假神而離棄真神,所以神為他們特別興起一些「士師」來幫助他們(士師:拯救以色列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希望他們還是能回到上帝的懷抱裡。為此,神留下一些外族人為要試驗以色列百姓,好叫這些百姓後代子孫知道這事(敬畏真神、遠離假神)及學習與外族爭戰的事,看看這群以色列百姓是否真的體會神的心意。(士2:20-3:4)當我們在讀這卷士師記時,請記得從中學習每位士師所要帶給我們的寶貴功課。
親愛的弟兄姊妹,透過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神愛這些悖逆以色列的百姓,他們雖敗壞,神還是給他們機會,希望他們能懸崖勒馬,回到神的懷抱;然我們從聖經教導知道,他們並沒有這樣做,以致於他們至今仍處在困境中,很難翻轉。這樣的教訓給我們很深的提醒,人不能太自我及自大(驕傲),認為自己不需要靠主的幫助,便可以創出一片天,這是極錯誤的想法,古語「人定勝天」,其實這句成語是有待商榷,人不可能勝過神,唯有人謙卑、順服於主,我們的生命及財產才能受到主的保護及幫助。(王牧師)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gmqXgffoVrI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2章6節 -3 章6節
6.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
7.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8.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9.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
10.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1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
12.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
13.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
14.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15.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困苦。
16.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17.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18.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
19.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
20.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
21.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
22.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23.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
1.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
2.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
3.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個首領和一切迦南人、西頓人,並住利巴嫩山的希未人,從巴力黑們山直到哈馬口。
4.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聽從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誡命不肯。
5.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間,
6.娶他們的女兒為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並事奉他們的神。
金句: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 聽從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誠命不肯。(士師記3章4節)
與上一段不同的,本段將焦點放在以色列人的信仰上。但個人信仰的迷 失,確確實實會造成社會的迷失。
一、上一世代的逝去(2:6-10)
這裡呈現出進迦南的世代與其下一代之間的差異:前者,跟隨約書亞與長老們的榜樣,事奉耶和華; 後者,隨著上一世代的逝去,卻「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所謂「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未必是指經歷神蹟奇事,但明顯他們與上帝關係是疏離而漸行漸遠了。
二、痛苦的惡性循環(2:11-23)
當以色列人一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一事奉巴力、敬拜偶像,離棄了賜給他們救恩的耶和華(11-13 節)。他們就進入痛苦的惡性循環:被交在壓制他們的敵人手中(14節);他們極其難過、苦不堪言(15, 18 節):上帝就差遣士師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轄制(16節);儘管經歷上帝的拯救,但事過境遷,他們又故態復萌繼續拜偶像,再次進入下一個循環(19-20節)。這也說明了:為何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原來他們離棄了救恩的源頭,忘了愛他們的主。
三、留下的挑戰(3:1-6)
總結一至二章的內容,說明迦南人為何被上帝留下的另一個原因:「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其實以色列人得勝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擅長兵器、是否有精良的裝備、是否有精明的指揮官;而在於是否全然信靠那位看不見的主, 願意聽從他所吩咐的律法。這不僅是當時以色列人所面臨的試驗,也是我們今日的挑戰。
默想/應用 : 應用, 在我的生活中,是否會行 「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將我從黑暗權勢中救拔出來,求祢幫助我能警醒度日,不致再落入那罪惡的惡性循環。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b-_E8wSVgVc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14 (六)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2:6-3:6 >
一一本段經文照《每研士師記》的作者劉光啟牧師的分段是第二個引言,講到以色列人的惡性循環,也說明為何上帝興起士師。讀這段經文會讓我們感慨萬千,也會令人振聾發瞶!「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2:7)「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就是曾看見、曾經歷上帝上帝大能的人,這些領袖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上帝,言下之意是,這些領袖過世後,百姓就遠離上帝了。果真沒錯,約書亞死後,「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2:10-11)
一一「不知道耶和華」就是「不認識耶和華」,對上帝沒有經歷!以色列人的問題,重點不在「知道」,而在「經歷」!好的信仰要傳下去很不容易,無論是在家庭或教會的信仰教育,若要傳承得好,不能只「教導」下一代「知道」,而要「引導」他們「經歷」,當他們經歷到上帝的愛與恩典,對上帝的信心就會堅固。明天是主日,今天請為我們的下一代能「經歷」到上帝禱告!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8-07-2-11-23-0f8be774061b4df7bd0026988a6547ff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Ft0WyrJsXU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2:11~23
2:11 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
2:12 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上帝,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
2:13 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
2:14 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2:15 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困苦。
2:16 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2:17 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2:18 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
2:19 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
2:20 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
2:21 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
2:22 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2:23 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2:16 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Ah9bVoQGQs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上3~5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07-3-5-860e97c695e84085b8166d5a50ecf7e5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8-07/
✍ 2022-04/11 讀經:士師記 第二章
✟受感的經文:
2:1 耶和華的使者從吉甲上到波金,對以色列人說:「我使你們從埃及上來,領你們到我向你們列祖起誓應許之地。我又說:我永不廢棄與你們所立的約。
2:2 你們也不可與這地的居民立約,要拆毀他們的祭壇。你們竟沒有聽從我的話!為何這樣行呢?
2:3 因此我又說:我必不將他們從你們面前趕出;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
2:4 耶和華的使者向以色列眾人說這話的時候,百姓就放聲而哭。
2:5 於是給那地方起名叫波金(就是哭的意思)。眾人在那裡向耶和華獻祭。
2:6 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2:16 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2:17 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2:21 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
2:22 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受感的話語:
〔士師記 第2章〕的關鍵在於上帝與以色列所立的約,是哪一方毀約了呢?上帝是守約施行慈愛的神,上帝一再的在百姓面前救他們脫離困境與苦難,應該百姓們越來越忠心,或說不會離開上帝,當讀了〔士師記 2:2〕卻發現百姓的行為不是這樣,而是不聽從上帝的話語,讓我們看到原是要順服上帝的轉為背離上帝,這時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
上帝興起士師,「士師」是“以色列人進入迦南以後”,到“君王制度成立前”這段時期內,領導以色列人抵抗外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士師出自希伯來文Shophetim,通常不作名詞使用,而用作動詞,含「率領」或「治理」之意。
別世代的來到反而多加了更多不認識耶和華的民族,以色列民隨者異族文化,更是變本加厲,過的生活比列祖更甚,以色列民做了什麼呢?侍奉諸巴力、偶像,這樣的行為是耶和華看為惡的事情,叩拜別神、行邪淫,原是屬神國的子民,卻是把自己的價值尊貴性踩在腳下,哪怕士師的興起百姓們還是唉聲嘆氣。
耶和華知道百姓們的頑梗,而不趕出外族,讓外族保留下來,為要試驗百姓們;後面接下來的經歷,相信這將是一個挑戰與試煉,等候百姓的心回轉歸向耶和華。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我感謝祢,給了我們看到過去以色列百姓的問題,讓我們知道我們當行的道路該當如何,是順服或悖逆!但是我深知祢恩典實在夠我用,求主保守我心勝過保守一切,世代的轉換改變不了對主的順服,因祢是大而可畏的神。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2/09/07
今日主題:下一個世代不認識主
決心與應用:為了確實地傳承信仰,你應當在哪些方面做出努力?為了將自己所經歷的恩典,傳遞給鄰人和下個世代,你決心要怎麼做?
經文:士2:1-10
大衛曾宣告:「這代要對那代頌讚祢的作為,也要傳揚祢的大能。」(詩145:4) 這是提醒我們要傳揚神的作為給下一代。可是今天的經文卻告訴我們:「那世代的人也都歸到自己的列祖,後來興起-的另一世代不認識耶和華,也不知道祂為以色列所做的事。」(士2:10)
為什麼會這樣呢?就在傳揚和傳承!大衛是一位經歷神、認識神、敬畏神,合神心意、謙卑在神面前的君王。無論在順境、逆境,他都倚賴神、仰望神,並尋求神的幫助和拯救。當年在洗格拉,跟隨他的人因為妻兒被擄走,極為苦惱,想拿石頭打死他時,大衛卻倚靠耶和華他的神,不僅心裏堅固,也因著求問神,得神的幫助,敵人盡返掠物,無論大小、兒女、財物都奪回來,沒有失落一個。(參撒上30:1-6) 凡此種種,他們大大經歷神的恩惠和拯救,在大衛的一生不勝枚舉,不僅如此,他更立志要為神建殿,讓以色列全家都來敬拜事奉萬軍之耶和華,並且教導以色列人和自己的兒子所羅門要遵行神的典章例,這就是傳揚也是傳承!
大衛說:「眾弟子啊!你們當來聽我的話!我要將敬畏耶和華的道教訓你們。…」當他嘗到主恩的滋味時,不是自己擁有就好,乃是竭力的傳揚,並傳承,盼望他的世世代代子孫都能因著投靠耶和華、敬畏耶和華而得享美福!(參詩34)所以下一個世代認不認主,就看我們這一代的有沒有努力傳承並傳揚,大衛王的作為深深激勵了我們!你是否願意傳揚和傳承耶和華的作為,好叫我們下一個世代能認識主?
>>>>>盡心竭力傳揚耶和華的作為、大能、美善與美德,讓下一代認識主。
2022/09/08
今日主題:主的怒氣向離棄主的人發作
決心與應用:你何時曾順從私慾,以至於背離神?為了活出討神喜悅的生命,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2:11-15
過去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在曠野經歷的並從中所得到教訓的歷史,又再一次漸漸的出現在約書亞和以色列人進入迦南地之後,那新一代的人沒有遵行神的話、履行與神的約,卻逕自和迦南人立約並保留他們的祭壇,甚至拜起迦南人的神明,全都是因著自己的私慾,藐視神的約與祂的權柄。
在聖經中,藉著以色列人的歷史使我們知道,在這所處的環境中,其實有很多的誘惑和陷阱,包括價值觀、屬靈光景等等,都在在影響我們的一生。這些外面的誘惑和陷阱,再加上自己的私慾和懷疑,就會慢慢地助長了我們遠離神的腳步,乃至陷在罪中還不自知。
沒錯,我們是與神立了約的,這約是用主耶穌的寶血付上了代價,目的是要我們得著救贖恩典,成為神寶貴並聖潔的兒女。因此,我們必須珍惜這份永約,不要輕易毀損與神的約定。務要天天謙卑來到主座前,謹守遵行祂的話,並求神加添我們智慧,使我們能在地上敬虔度日、追求聖潔,不被罪所捆綁及玷污。
>>>>>儆醒度日並留意自己所走的每個腳步,做一個討主喜悅的人。
2022/09/09
今日主題:記念主恩,堅定守約
決心與應用:你的生活中,有那些不順從神的行為?為了在生活中時刻順從神,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2:16-23
士師記這卷書就是重複記錄了以色列人背棄神,遭受敵人攻擊;繼而悔改呼求神,神於是興起士師施行拯救,享受太平日子若干年,士師死了之後,就重蹈覆轍去行惡、叩拜別神,甘犯悖逆神的罪!(參v.16-19) 然而,「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103:8)。人若令神發怒,就表明是人作惡過甚,漠視神的恩惠慈愛到了極點,如此受責豈不是所當受的嗎?(參v.20)
既然以色列人違約,神就保留外族人,在他們背叛神時,用外族人來懲罰他們,以及試驗他們是否肯遵守誡命,保持忠貞(參v.21-22)。
我們不能以為在士師記裡的記述是基督徒生活的「定律」?!我們絕對可以倚靠主,藉著祂的憐憫與恩典、信實與公義,一直穩定保持在屬靈的高原上生活。
如果我們不順從神,也不離棄我們的惡行時,神一定有方法讓我們學習順從並經歷神永不廢棄與我們所立的約;若是一意孤行、繼續犯罪,神就任憑我們,到那時,辛苦蒙羞的就是自己。求主幫助我們學習順從祂並勝過世上的誘惑,成為神所悅納忠心良善又有見識的僕人。
>>>>>時時順從、處處禱告、謹慎自守、警醒度日。
心得:
以色列人很快就離棄上帝,隨從他們中間的迦南人去敬拜別神了。他們行上帝眼中看為惡的事,上主也就按照祂曾經給予的警告來對待他們,不再祝福、而是讓詛咒臨到。從前走乾地過約旦河、耶利哥城倒塌、大冰雹打死迦南大軍、日月停止等等神蹟不再被以色列人記念;上帝也不記念、也不幫助他們,任由仇敵滅絕他們,甚至上帝的手也以災禍攻擊他們,使他們極為困苦。從前約書亞曾召聚百姓在示劍立約,又在橡樹下、聖所旁立一塊大石頭為記。那石頭原是作為見證,提醒以色列人他們是屬神的子民,也從神領受極大的恩惠,他們要記念上主的作為,免得以色列人背叛神;而現在,那石頭也是見證,卻是指證以色列人背信忘義的見證。以色列人若能想起上主藉摩西告訴他們的話,他們明白過來,就能回轉歸向真神,那麼主還是會重新接納、並再次賜福給他們的。失敗並不可恥,重要的是要能覺悟,轉離罪惡,從上主得福。
禱告:
親愛的天父,當聖靈光照我,讓我看見自己偏行己路、遠離了祢,我在祢的面前承認自己是乏善可陳的罪人。當我向祢承認自己的過犯,求主恩待我,按著祢的應許,赦免我的一切過犯。求主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有正直的靈,愛慕主的公義與誠實,重新過討主喜悅的聖潔生活。奉靠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以色列人征服迦南地的過程當中,為自己以及後代子孫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就是迦南人。雖然以色列人是將這些迦南人作為奴隸對待,但他們忘記上帝曾經囑咐他們,要將當地的居民趕盡殺絕。這個命令在現在的我們看來或許過於殘忍,但上帝如此吩咐是有祂的用意,因為祂知道這些外邦人會將以色列人引導到錯誤的道路,而事實也是如此。依照一般的常理來思考,將當地人納為俘虜或奴隸才是最大利益化的作法,也許以色列人也是這樣想的,因此他們違背了上帝的心意。但這在神看來不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祂也沒有將這些迦南人除掉——儘管這在上帝來說完全不是難事,但祂卻沒有這樣做。上帝告訴以色列人,因為他們沒有聽從上帝的吩咐,因此這些迦南人在未來將會成為以色列人的威脅,這些外邦人的偶像也會成為以色列人的圈套,使他們跌倒,儘管百姓懊悔不已,但也為時已晚。其實這件事的背後可以看出來以色列人輕看上帝的吩咐,或許是因為己身的利益,又或許是因為經驗讓他們自高,以為迦南人的影響沒這麼嚴重,所以他們沒把上帝的命令當成一回事,但他們的心態都是不認為上帝的命令是需要被重視且完全執行的。而以色列人的下場也是在警惕我們,上帝的吩咐無論大小,每一個都是很重要的,可能因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就使我們跌倒。繼續往下我們也可以看到,在約書亞和親眼見證上帝大能的長老死了之後,以色列人新的一代很快地就不認識上帝,也忘記祂曾經為以色列人所做的一切事,並且留下迦南人的惡果迅速的影響以色列人,迦南人和他們的偶像成為以色列人巨大的絆腳石。願我們能警惕自己,明白不遵守上帝命令的後果不僅僅是影響我們自己,也是影響了我們的下一代,因此我們在凡事上都要謹慎,不要輕看了上帝的話。
禱告 :
天父,你的話都是必定應驗的,你的命令都不是毫無意義的。很多時候我不明白你為什麼要這樣吩咐,也不明白你為什麼會做這樣的事。但我相信你對我的愛是超乎所有人事物的,你對我的心意一定是好的。我必須承認自己的有限,但你是全知全能的神,沒有任何一件事是在你掌控以外的。因此讓我能夠謙卑在你面前,雖然我不明白,但我願意照你的旨意行,我願意你的心意成就在我身上。願你時時幫助我、警惕我,不要偏離了你的教訓,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心得:
上帝因以色列人受欺壓迫害所發出的哀聲,就憐憫他們,祂興起士師來拯救以色列人脫離搶奪他們之人的手,以色列人卻不聽從士師,在士師死後又轉去行惡,隨從別神而行淫,事奉叩拜它們。以色列人似乎在一個循環當中,雖然某些時候他們經歷上帝拯救,但整體而言,他們是悖逆的、是忘恩負義的。經文說,他們「總不放棄他們的惡習和頑梗的行為,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發作。」上帝不再為他們趕出剩下的迦南人,藉此考驗以色列是否肯謹守遵行祂的道。
以色列人若能像約書亞時期的列祖一樣,遵行神的話語,他們就會凡事亨通、無往不利,哪裡需要設下什麼考驗!他們所受的苦其實是自找的,上帝只是用消極的方法對待,讓他們嚐到苦果後,或許懂得悔改。我想,上帝是願意讓我們得著個樣福氣的,所以我們理應持守;即使有時偏離,也要因主的憐憫,速速回轉、重新蒙恩。
禱告:
親愛的天父,以色列人的失敗是我的借鑑。在患難、痛苦、疑惑的時候,我們會呼求主幫助,我們會信誓旦旦地承諾、許願;但當痛苦解除的那一刻,我們可能也就忘記了一切。所以保羅說,他身上的那根刺,為的是使他免於過於抬高自己。親愛的主,願祢憐憫我、幫助我,使我不要遠離祢。靠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士師記 2:1-23】
|留下各族|
第一章第19-36節我們已經看見,以色列人不能驅離留在迦南地的七族。因此,必然的結果就是,漸漸離棄神,隨從外邦的風俗,與外邦人通婚,敬拜別神。
第二章第11-13節記載,以色列人果然開始「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別神。因此,本章第1-4節神的使者警告他們,這些敵人「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第14-15節記載,神照著祂以前多次警告的話,把他們交在外邦人手中,「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
第18-19節記載:「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以色列人落在一個循環裡面,當他們悖逆神,以致神把他們交在仇敵的手中,他們就極其因苦。他們在困苦中呼求耶和華,耶和華就憐憫他們,興起士師拯救他們。但當士師死後,他們又悖逆神,神又把他們交在仇敵手中,他們又呼求神,神又為他們興起士師拯救他們,但是當士師死後,他們又悖逆神!幾乎這是本書中特有的循環:「離棄神」、「被交於外邦人的手」、「悔改」、「得拯救」,之後再「離棄神」。這樣循環地重複有七次之多!
我們的神是公義的神,有罪必討,但祂也是充滿恩典和信實的神,只要我們真心悔改,向神呼求,神就垂聽我們的禱告,拯救我們脫離仇敵的手!
另一方面,我們看見,許多基督徒也是落在這樣的循環中,不斷悖逆,神也不斷拯救他們,但一旦困苦解除了,他們又再次悖逆神!求主斷開這樣的循環!基督徒當在每一次神的管教中學習敬畏神的功課,每一次神的管教就使我們更脫離悖逆、敗壞和我們一切的惡性情;在每一次的苦難中,求主光照我們生命中的破口;使我們不必再受苦,這才是神的心意!
◆回應
主啊!我要在每一個祢的管教和量給我的苦難中,學習生命的功課,求祢在每一次的苦難中光照我,使我不會白白受苦!
◆背經
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士師記 2:22)
敬拜詩歌:因祂活著 (Violin, Because He Lives) (Jennifer Jeon)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vWyc1CnZYA
一、安靜:我的神啊,我素來倚靠祢;求祢不要叫我羞愧,不要叫我的仇敵向我誇勝。
二、讀經:士師記 2:1-23
1. 重點說明
本章是作者對整個士師年代的總體說明。首先,神的使者清楚點明以色列安於現狀,也預告神將不利狀況轉變為民族成長的動力以及自我策勵的警戒。其後,作者描述出數百年的士師歷史,在一連串不斷重覆的惡性循環中苦苦掙扎:離棄神、行惡、受苦、呼求、興起士師、回復太平。另一方面,也看見神的選民之所以有多次悔改的機會,乃是出於神不放棄的大愛,每聽到以色列人的哀嘆,耶和華就憐憫他們,拯救他們。
2. 鑰節: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士 2:18)
三、默想:
■神的使者傳達了哪些信息?(v.1-v.3)以色列眾人聽到信息的反應是什麼?(v.4-v.5)
■觀察經文,請將惡性循環根據重點說明進行排列?請找出哪一個階段是惡性循環的起點?(v.11-v.13、v.19)
■以色列人要怎樣從這個惡性循環的框框跳出來?思想 v.11-v.13對我的靈命進程有何提醒?
四、禱告:恩主,士師記彷若一面鏡子,反應了我們內在善與惡的掙扎,感謝祢關切我的生活與靈命,在祢的大愛中,我願意傾聽聖靈的提醒、緊緊跟隨神。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士師記 2 章
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士2:18)
閱讀: 加拉太書3章26-29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1-3章;路加福音4章1-30節
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加拉太書3章26節
在蘇格蘭,詩雅和丈夫在一個舞會上有機會與英國女王會面。幾天後,他們意外地接到通知說,王室希望能去探訪他們,與他們一同喝下午茶。詩雅對於要接待王室貴賓一事非常緊張,於是她開始打掃房子及做好預備。在貴賓抵達前,她去外面採摘鮮花好擺放在桌上,心裡緊張得怦怦跳。就在這時,詩雅覺得上帝在提醒她,上帝是那位萬王之王,而且祂每天都與她同在。詩雅的內心立刻平靜下來,心想:畢竟只是女王到訪而已!
詩雅的想法一點都沒錯。正如使徒保羅說,上帝是「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提摩太前書6章15節),凡跟從祂的人都是上帝的兒女(加拉太書3章26節)。當我們屬乎基督時,就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29節),不再因種族、社會階級或性別而有所區別,乃是「在基督耶穌裡都成為一體了」(28節,新譯本)。我們都是上帝這位大君王的兒女。
詩雅和丈夫與女王享受了美好的茶聚,但短期內他們應該不會再獲得女王的邀約。然而,我喜歡這件事所帶來的提醒:那位至高的君王每時刻都與我同在;那些全心相信耶穌的人(27節)都合而為一,因知道大家都是上帝的兒女。
這個真理如何影響我們今天的生活方式呢?
成為亞伯拉罕的後裔對你有何意義?
你如何邀請別人成為基督家庭的一分子?
萬王之王、萬主之主啊,祢是大有能力又尊榮可畏!
感謝祢紆尊降貴地愛我,並接納我成為祢的兒女。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加拉太書中,保羅解釋了摩西所頒布的律法固然重要,但他也告訴讀者,遵行律法並不能使人得救。就如保羅說:「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拉太書2章16節),接著又提到:「義若是藉著律法得的,基督就是徒然死了」(21節)。那麼,律法有什麼功用呢?保羅以照顧孤兒所設立的監護人為比喻,說:「律法是我們訓蒙的師傅,引我們到基督那裡,使我們因信稱義。但這因信得救的理既然來到,我們從此就不在師傅的手下了」(3章24-25節)。保羅總結說:「所以,你們因信基督耶穌,都是上帝的兒子」(26節)。這個上帝兒女的身分,完美地描繪出我們與天父永遠的關係(參閱羅馬書8章15、23節,9章4節;加拉太書4章5節;以弗所書1章5節)。
葛庭墨
分享者:黄惠光牧师
日期:09.09.2022 (星期五)
经文:士师记 2:16 - 23
链接:https://youtu.be/y4eBZeBXxOE
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士2:22)
試驗——為什麼神不為我們掃除所有試探?也許從以色列人的歷史,我們可以得到答案。
當神把迦南地賜給以色列時,吩咐他們要把拜偶像的外邦人趕走。然而,他們並沒有遵守神的命令,甚至與外邦人混居。於是神說:「他們必作你們肋下的荊棘。他們的神必作你們的網羅。」(書2:3)
以色列人的不順從,致使他們接下來面對許多的掙扎。神把他們留在敵人的手下,為的是試驗(nasa)以色列人。
Nasa, 字意是「測試東西價值」。示巴女王用各種難解的問題考驗所羅門王;神要求亞伯拉罕獻上兒子,都使用了這字。Nasa不是試探,而是測試品質。
神雖然容許以色列人面對不順從神帶來的自然後果,但是神的意圖不是懲罰,乃是再給他們一次機會。神沒有放棄以色列,他用了另一法子,使他們的靈性能邁向長大成熟。
我們常常也和以色列人類似,不遵照神原本完美的計畫,把事情搞砸。但神不放棄我們,他使用錯誤,重新再給我們一次順服他的機會。每一次的失敗,都可以成為後來得勝的機會,就看你用怎樣的角度來認識這些失敗。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一切都是为了解决罪的问题,而罪人无法自己解决罪的问题,所以少有人能仅仅因为观念的改变和认识了某种道理而发生改变,如同在教养儿女时仅仅告诉他们对错是非是没用的。
我们就是神的儿女,我们知道神爱我们,也知道神说的是对的,也知道我们应该按着去行,但是罪的惯性让我们没有能力去付诸行动和改变,所以神就会任凭苦难和试探临到我们。
改变从来不是观念性的,而是经验性的,因为人不可能自动知行合一,神也不愿我们遇到试探,但为了让我们最终能够远离罪,祂就允许我们受罪,好让我们幡然醒悟回头寻求神。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