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士師記 2 : 6-23

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

士師記 3 : 1-6

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

以色列的惡性循環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gmqXgffoVrI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2章6節 -3 章6節
6.從前約書亞打發以色列百姓去的時候,他們各歸自己的地業,佔據地土。
7.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
8.耶和華的僕人、嫩的兒子約書亞,正一百一十歲就死了。
9.以色列人將他葬在他地業的境內,就是在以法蓮山地的亭拿希烈,在迦實山的北邊。
10.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
11.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
12.離棄了領他們出埃及地的耶和華─他們列祖的神,去叩拜別神,就是四圍列國的神,惹耶和華發怒;
13.並離棄耶和華,去事奉巴力和亞斯她錄。
14.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就把他們交在搶奪他們的人手中,又將他們付與四圍仇敵的手中,甚至他們在仇敵面前再不能站立得住。
15.他們無論往何處去,耶和華都以災禍攻擊他們,正如耶和華所說的話,又如耶和華向他們所起的誓;他們便極其困苦。
16.耶和華興起士師,士師就拯救他們脫離搶奪他們人的手。
17.他們卻不聽從士師,竟隨從叩拜別神,行了邪淫,速速地偏離他們列祖所行的道,不如他們列祖順從耶和華的命令。
18.耶和華為他們興起士師,就與那士師同在。士師在世的一切日子,耶和華拯救他們脫離仇敵的手。他們因受欺壓擾害,就哀聲歎氣,所以耶和華後悔了。
19.及至士師死後,他們就轉去行惡,比他們列祖更甚,去事奉叩拜別神,總不斷絕頑梗的惡行。
20.於是耶和華的怒氣向以色列人發作。他說:因這民違背我吩咐他們列祖所守的約,不聽從我的話,
21.所以約書亞死的時候所剩下的各族,我必不再從他們面前趕出,
22.為要藉此試驗以色列人,看他們肯照他們列祖謹守遵行我的道不肯。
23.這樣耶和華留下各族,不將他們速速趕出,也沒有交付約書亞的手。
1.耶和華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
2.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
3.所留下的就是非利士的五個首領和一切迦南人、西頓人,並住利巴嫩山的希未人,從巴力黑們山直到哈馬口。
4.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聽從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誡命不肯。
5.以色列人竟住在迦南人、赫人、亞摩利人、比利洗人、希未人、耶布斯人中間,
6.娶他們的女兒為妻,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們的兒子,並事奉他們的神。

金句:留下這幾族,為要試驗以色列人,知道他們肯 聽從耶和華藉摩西吩咐他們列祖的誠命不肯。(士師記3章4節)

與上一段不同的,本段將焦點放在以色列人的信仰上。但個人信仰的迷 失,確確實實會造成社會的迷失。

一、上一世代的逝去(2:6-10)
這裡呈現出進迦南的世代與其下一代之間的差異:前者,跟隨約書亞與長老們的榜樣,事奉耶和華; 後者,隨著上一世代的逝去,卻「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所謂「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未必是指經歷神蹟奇事,但明顯他們與上帝關係是疏離而漸行漸遠了。

二、痛苦的惡性循環(2:11-23)
當以色列人一再「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一事奉巴力、敬拜偶像,離棄了賜給他們救恩的耶和華(11-13 節)。他們就進入痛苦的惡性循環:被交在壓制他們的敵人手中(14節);他們極其難過、苦不堪言(15, 18 節):上帝就差遣士師拯救他們脫離敵人的轄制(16節);儘管經歷上帝的拯救,但事過境遷,他們又故態復萌繼續拜偶像,再次進入下一個循環(19-20節)。這也說明了:為何士師時代,以色列人遭受一次又一次的打擊,原來他們離棄了救恩的源頭,忘了愛他們的主。

三、留下的挑戰(3:1-6)
總結一至二章的內容,說明迦南人為何被上帝留下的另一個原因:「為要試驗那不曾知道與迦南爭戰之事的以色列人,好叫以色列的後代又知道又學習未曾曉得的戰事。」其實以色列人得勝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擅長兵器、是否有精良的裝備、是否有精明的指揮官;而在於是否全然信靠那位看不見的主, 願意聽從他所吩咐的律法。這不僅是當時以色列人所面臨的試驗,也是我們今日的挑戰。

默想/應用 : 應用, 在我的生活中,是否會行 「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呢?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將我從黑暗權勢中救拔出來,求祢幫助我能警醒度日,不致再落入那罪惡的惡性循環。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b-_E8wSVgVc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1/14 (六)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2:6-3:6 >

一一本段經文照《每研士師記》的作者劉光啟牧師的分段是第二個引言,講到以色列人的惡性循環,也說明為何上帝興起士師。讀這段經文會讓我們感慨萬千,也會令人振聾發瞶!「約書亞在世和約書亞死後,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耶和華。」(2:7)「那些見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大事的長老」就是曾看見、曾經歷上帝上帝大能的人,這些領袖還在的時候,百姓都事奉上帝,言下之意是,這些領袖過世後,百姓就遠離上帝了。果真沒錯,約書亞死後,「那世代的人也都歸了自己的列祖。後來有別的世代興起,不知道耶和華,也不知道耶和華為以色列人所行的事。以色列人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去事奉諸巴力。」(2:10-11)
一一「不知道耶和華」就是「不認識耶和華」,對上帝沒有經歷!以色列人的問題,重點不在「知道」,而在「經歷」!好的信仰要傳下去很不容易,無論是在家庭或教會的信仰教育,若要傳承得好,不能只「教導」下一代「知道」,而要「引導」他們「經歷」,當他們經歷到上帝的愛與恩典,對上帝的信心就會堅固。明天是主日,今天請為我們的下一代能「經歷」到上帝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