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從今天所讀的經文知道,米迦應該不是一位正直、敬畏神的人,怎麼說呢?米迦偷走母親的錢,事後被母親發現,米迦可能是怕受神咒詛,後來是招認偷錢這事,把偷來的錢還給母親;母親雖不再追究米迦偷錢的事,但米迦的母親做了一件得罪神的事,她用米迦還給她的錢找來銀匠為兒子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讓兒子來拜這偶像。(士17:4)母親不敬畏神,連帶兒子米迦也是有樣學樣,家中有了神堂及神像後,米迦更是荒唐任命自己的兒子作祭司;米迦不僅任命自己兒子當祭司,也為自己另找了一位利未人充當祭司,這利未人美其名充當米迦家庭祭司,但實際上這位年經利未祭司必須要受米迦管控;米迦自以為這樣做,耶和華就會賜福給他,想的美。我們從米迦及他母親的作為可看出,當時以色列百姓社會敗壞的程度,已遠遠超過摩西及約書亞那個時代,所以在士師記17:6寫得很真實「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這真是以色列人的悲哀;原是被神賜福的一群百姓,最後淪落到去雕一個偶像(假神)來拜,還以為這樣做可以將耶和華神請到自家中保護他們,這樣的行為真愚蠢,完全錯誤,這是因米迦及他的母親不認識真神所造成。
親愛的弟兄姊妹,在舊約時代有米迦及他母親這樣的人,在現今的時代這樣的人也不乏其人,在自己的家裡弄個神壇,擺了幾尊偶像就拜起來,不僅自己拜也讓別人來拜,但拜來拜去完全不知道在拜什麼?這是世人的悲哀;然在約4:24說「神是個靈,所以拜祂的必須用心靈和誠實拜祂。」。我們敬拜神不是為自己雕刻偶像放在家裡拜,就認為神在我家裡;更不是隨意找個看似「祭司」的人,就將他封為祭司來作神國的事,這些行為都不是上帝所喜悅的事。神的僕人,必是神親自揀選而非由人來指派的。盼望我們能從米迦事件特別警醒小心,在現今邪惡的世代裡我們需用眼、耳、心去體會神的旨意,而不是隨意去聽人的旨意,否則你很可能會作出很多錯誤的決定。(王牧師)
第一部:詩歌敬拜
https://youtu.be/pM4ydX5XN9U
第二部:讀聖經與《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17章1-13
1.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
2.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3.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
4.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
5.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6.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7.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裡寄居。
8.這人離開猶大的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時候,到了以法蓮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9.米迦問他說:你從哪裡來﹖他回答說:從猶大的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
10.米迦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裡,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
11.利未人情願與那人同住;那人看這少年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
12.米迦分派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裡。
13.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金句:我將你的話藏在心裡,免得我得罪你。(詩篇119篇11節)
本章為士師記結語的第一段,首先告訴我們以法蓮山地一位名叫米迦的 人所發生的事情。
一、米迦的偶像(1-6節)
這裡首先介紹以法蓮山地的一個家庭,主要人物米迦的名字意思是:「誰像耶和華」,引申有「耶和華是無可比擬」之意,可以想見這應該是一個信奉耶和華的家庭。但從米迦偷竊母親的錢,他母親既說要全然奉獻、又自行留下大部分銀錢,甚至還將奉獻的錢鑄造偶像、經營私壇,都可以發現這個原本應該屬上帝的家庭,離上帝的心意其實很遠,很可能他們自認為那偶像代表「耶和華」,但他們確確實實犯了第二條誡命。但這裡指出這在當時並非特例:「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當人們自以為是,很可能做出不合乎上帝心意的事卻渾然不知。
二、私壇的祭司(7-13 節)
本段出現了另一個人,這位年輕人原本住在南邊猶大支派的分地,從今日的角度來說,他是一個無家可歸的街友。但是他有一個令米迦很感興趣的身分一他是一名利未人。正因這緣故,原本只是要求施捨、借住的少年人大受這家主人的歡迎,甚至還接受了意外的工作邀請。因為,按照米迦的想法,畢竟利未人才是真正「有執照」,可以「合法經營」私壇的祭司。米迦最後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他認為這個自動上門的利未人,是上帝賜福與他的印證。果真是如此?我們是否會將「事情的順利與否」視為「上帝是否赐福」的根據,卻沒有察驗這件事的本質是否合乎聖經的標準,或是我們內心的動機是否討主的喜悦?
默想/應用 : 在尋求上帝旨意的時候,我是否看環境的順遂、經驗、 感覺,過於去尋求聖經上的法則?
祈禱/行動 :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能體貼的心意,熟悉的真理, 按照称的法則行事,而不是偏行己路。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第三部:莊育銘牧師(補充解經影片)
https://youtu.be/iaL_mygseCs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每研、美言2020/12/14 (一)
每日研經釋義 <士師記 17:1-13>
一一這一章開始,士師記沒有記載「士師」,而是紀錄了以色列人信仰與道德的混亂,最具代表性的描述就是「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17:6)。
一一這一章的主角是住在以法蓮山地的米迦,從13節看出他不是利未人,因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17:13)。而且,那時他母親已經老了,因米迦已有可作祭司的兒子(17:5),米迦也想必是中年人,到這年紀還偷了母親的錢?後因母親咒詛偷的人,他害怕而還給母親。母親該怎樣處理米迦偷錢的事呢?應勸他向上帝認罪悔改才是!但她沒有,卻說:願耶和華賜福給你(17:2)!不僅如此,還用兒子歸還的錢,鑄了一個神像(17:4)!她沒讀過、沒聽過出埃及記二十章「不可雕刻偶像」的誡命?!米迦還立自己兒子作祭司!後來遇到利未的年輕人,又立他作自家神廟的祭司,還以為如此做上帝會賜福他(17:7-13)!其實,出埃及記、利未記說得很清楚,只有亞倫的後代可擔任祭司的職任。那時,摩西五經已寫成,米迦這一家人似對律法十分陌生!由此可見,我們若要保有信仰的純正,過敬畏神的生活,必須心中充滿神的話!今天請為自己渴慕神的話、遵行神的話禱告。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1-09-11-17-1-13-42ca450ed1d645bd983047cbf1ec3f11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2HQheu9er8
二、閱讀經文
士師記17:1~13
17:1 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
17:2 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裡,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
17:3 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
17:4 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
17:5 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17: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17:7 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裡寄居。
17:8 這人離開猶大的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時候,到了以法蓮山地,走到米迦的家。
17:9 米迦問他說:「你從哪裡來?」他回答說:「從猶大的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
17:10 米迦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裡,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
17:11 利未人情願與那人同住;那人看這少年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
17:12 米迦分派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裡。
17:13 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士17:13 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G0YLdtwiPk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伯記29~3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9-11-29-32-666db2e24b2a4d30ba77016138446b6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methodist.org.tw/2021-09-11/
✍ 2022-04/26 讀經:士師記 第十七章
✟受感的經文:
17:3 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
17:4 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
17:5 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17: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
17:7 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裡寄居。
17:10 米迦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裡,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
17:13 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受感的話語:
〔士師記 第17章〕講米迦偷母親的錢,因怕被咒詛,趕緊跟母親承認錢是他拿的,並且歸還母親…這時他的母親卻認為-「為米迦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這是要獻給耶和華,是神喜悅的事。
但事實上神曾說「: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出埃及記 20:4)
做這件事是惹神發怒,神怎麼會喜悅呢?
米迦也樂意接受,並且將這些像供奉在家中,並且分派他其中一個兒子做祭司;但事實上不是隨便的人都能當祭司,是亞倫的後裔才能當祭司,事奉神!(出埃及記29:9)這樣做也是惹神發怒的行為。
之後,米迦遇到一位利未人邀請他來家中當祭司,而這位利未人事奉的對象竟然是這些人所造出來的像;利未人事奉的對象永遠只有耶和華神,因為除祂以外再沒有神,只有他是神。(以賽亞書 45:5)這也是惹神發怒的行為。
米迦很高興認為有個利未人在他家中當祭司,耶和華神一定會賜福他。
我們要知道不是有利未人當祭司神就喜悅,而是要做神要我們做的事情,如此,神才會喜悅;米迦會有這些行為是對神的認識不清不處,神說:「他們任意而行。」他們想怎麼做,就怎麼做,對神完全不認識…他們的這些行為是讓自己陷在咒詛中而不自知。
當我們的信仰對神的認識也不清不處時,我們所做的事也會讓自己陷入咒詛中而不自知,所以我們務要認識耶和華,竭力追求認識他。(何西阿書 6:3)並且要藉著讀聖經,對神有正確的認識,如何我們的人生才能蒙神的賜福。
✟禱告和回應:
求主耶穌幫助我們藉著讀聖經竭力的來認識祢,以至於我們所思所行合神心意,能得神的賜福。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2022/11/12
今日主題:當除去錯誤的信仰觀念
決心與應用:我的信仰生活中,是否有那些層面與神的心意相違背?為了在生活中實踐神的心意,你決定要怎麼做?
士師記17:1-13
米迦偷了母親的銀錢,而母親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詛咒了偷竊者。此後,米迦才向母親承認自己就是那偷竊者。因為害怕母親對偷竊者的詛咒,把錢還給母親。米迦的母親宣稱要把錢奉獻給神,還要為米迦鑄造偶像,想藉自己的想法來抵消先前詛咒偷竊者的話。米迦和他母親在嘴上稱呼耶和華神的名字,心中卻摻雜了外幫宗教的概念。
這對母子企圖以設立神堂來化解詛咒,米迦為了想要更方便地得到祝福,甚至派自己的兒子作祭司。不僅沒有遵守神所吩咐的律法,用自己以為正確的方式行事而設立神堂,不但不敬畏神,更是悖逆了神的旨意,這完全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利益。
米迦知道自己派兒子作祭司並不合宜,因此當他發現一位利未人路過,便立刻聘僱其作祭司,並認為他這樣做必定會得到神的認可和賜福。基督徒的信仰不能變成「為自己」祈福主義者,也不要將神當成獲取利益的工具,乃是要按著神眼中看為對的去做。
>>>>>當除去錯誤的信仰觀念,照著神眼中看為對的去行。
心得:
在士師時期,以色列中沒有王,個人照自己眼中看為對的去做(V.6)。因此,就連在信仰方面,以色列人也參雜了其他宗教信仰的元素,而這正是神所非常不喜悅的事。住在以法蓮山區的米迦和他的母親,採用自己覺得好的方式,鑄造了二尊像,並且設立了神堂,還派了自己的兒子作祭司,以為這是敬拜神的好方法,卻忘記了這一切都不是按照神所吩咐的進行,所以根本就是一場錯誤。「除了我以外,你不可有別的神」、「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這都是神早就藉著摩西提醒以色列人的十誡了;但是人很健忘,就像米迦一家人一樣,忘記了神的命令,也忘記了神是忌邪且聖潔的神。詩人在箴言提醒我們,要遵守神的言語和命令,如同保護眼中的瞳仁,且要繫在指頭與心版上。願我們能學習竭力追求認識神、將祂的話放在心裡,使我們不致自以為聰明,行了違背神心意的事。
禱告:
親愛的神,祢聖潔且公義,且早已將祢的命令賜下給我們,使我們行事為人有準則有方向。求祢幫助我們立志遵行祢的話,因為祢是道路、真理和生命,當我們受到屬世生活影響而開始軟弱時,求聖靈提醒我們,不忘記祢的恩典與救贖,當剛強與壯膽,持守真理!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敬拜詩歌:我要看見 (讚美之泉 (21))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YHmfN8tXPM
一、安靜:求祢看顧我的困苦,我的艱難,赦免我一切的罪。
二、讀經:士師記 17:1-13
1. 重點說明
17 至 21 章補記了士師時代兩段史實,其中偏差的待人處世態度與價值觀令人咋舌,彷彿現代報紙的社會版;作者點出『沒有王,個人任意而行』是這兩段混亂歷史的主因,值得後世警戒。首先登場的是米迦和他的母親,他們的對話讓人覺得米迦像個潑皮無賴,他們可能想敬拜神,但是他們並非依照神的敬拜規範而行(申 12:13-14、v.26),而是任意而行,不但偷竊鑄造偶像,用個人的神堂代替聖殿,以利未人代替祭司,並且將敬拜視為得福的途徑,士師時期的黑暗可見一斑。
2. 鑰節: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士 17:6)
三、默想:
■米迦的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是如何取得?(v.2)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所使用的銀子有多少?(v.4a)是哪裡來的?(v.4)
■那少年利未人從哪裡來?(v.7-v.9) 米迦開出什麼條件「招募」他?(v.10)米迦做這些事的目的為何?(v.13)
■米迦對敬拜的認識有何偏差?主耶穌有關敬拜本質的教導為何?(約 4:23)我在敬拜與事奉的心態與作法上,是否有待調整之處?
四、禱告:神哪!謝謝祢悅納我們誠心的敬拜,我也願意謹慎在自己敬拜與事奉的心態與作法上,更確切符合祢的心意。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士師記 17 章
【士師記 17:1-13】
|國中沒有王、任意而行|
第6節說:「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這節經文就是士師記的主題。一個國家沒有王,個人就會任意而行,但更可怕的是,以色列心中沒有神,以致更是任意妄為!俄國神學家杜斯妥也夫斯基說:「如果沒有神,凡事都可行」!士師記正是記載,當時以色列人因為沒有王、沒有神,以致任意而行的行徑。
本章聖經記載「米迦」的家族任意而行的可悲事蹟。米迦偷了他母親的錢,他的母親不但沒有訓斥他、管教他,反而為他祝福。而且把偷來的錢拿來鑄成偶像,在家中設立神堂,製造以弗得和神像。更荒唐的是,米迦竟然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
神定規只有利未支派的人可以作祭司,米迦的行為已違反了神的律法。米迦也心知肚明,因此,第7-13節記載,當他得知猶大伯利恆的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時,他就對那少年人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裡,我以你為父、爲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利未人情願與那人同住,那人看這少年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米迦分派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裡。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米迦這個家庭真是任意妄為!他們以為用錢就可以「收買神」,得到神的祝福,成為他的「家神」;也以為用錢就可以「收買神的僕人」、成爲他的「家祭司」。今天,也有許多人以為,我只要多奉獻一點錢就可以收買神,神會任我差遣,成為我的「家神」。還有人也以為他多奉獻一點錢給牧師、傳道,他們就會多多來服事我的需要,成為我的「家牧師」。
我們也當留意,我們是否倚靠錢財?我們會不會倚靠錢財來作事工呢?
這個少年利未人也很可悲,竟然為了錢,淪爲別人的「家祭司」。
每個神的僕人也當留意:我們的事工是否會以「誰能給我更多好處」來決定我們服事的方向呢?
◆回應
主啊!求祢保守我的心,讓我只單單倚靠祢,不倚靠錢財。讓我的服事不受別人給我的好處影響,我要單單服事祢吩咐我服事的人和教會!
◆背經
我們不像那許多人,為利混亂神的道;乃是由於誠實,由於神,在神面前憑著基督講道。(哥林多後書 2:17)
閱讀: 約翰福音19章25-3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士師記16-18章;路加福音7章1-30節
耶穌嘗了那醋,就說:「成了!」便低下頭,將靈魂交付上帝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
米開朗基羅的作品呈現了耶穌生平的許多層面,但其中最觸動人心的作品,卻是一幅最樸實簡單的畫作。在1540年代,米開朗基羅為朋友畫了一幅聖殤素描,描繪耶穌的母親抱著死去的基督。素描勾勒了馬利亞輕托著耶穌毫無生氣的軀體,向天仰望。在她身後豎立的十架上,引用出自但丁在《天堂》一書中的話說:「他們沒想到這需要付上多少血的代價。」米開朗基羅表達出深刻的觀點:當我們紀念耶穌的受死,也需要想到耶穌付上的代價。
基督所付上的代價體現在祂斷氣前的宣告:「成了!」(約翰福音19章30節)「成了」一詞(希臘文tetelestai)可用在不同的語境,表示支付了賬單、完成了任務、做出了犧牲,或完成了傑作。這些用法和意義都適用於耶穌為我們在十字架上所做的!也許正因如此,使徒保羅寫道:「但我斷不以別的誇口,只誇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加拉太書6章14節)
耶穌甘願替我們受死,是上帝深愛我們的永恆明證!當我們思想祂為我們付的代價時,願我們也稱頌祂的愛,並為祂在十字架上所做的犧牲獻上感恩。
希臘文「成了」的含義可如何應用在耶穌被釘十架
及祂所成就的事上?為何每種含義都對你深具意義?
天父,當我思想耶穌為我做的犧牲,我滿心感恩,
也深感不配。謝謝祢賜下耶穌,謝謝祢十架的救恩。
作者: 柯貝爾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與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相比,約翰福音為什麼會大不相同呢?答案可能是,約翰福音寫於公元第一世紀晚期,當時約翰面對不同的處境。馬太福音、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的作者所面臨最大的挑戰,是證實耶穌是所應許來開啟上帝國度的彌賽亞;但對約翰來說,最緊迫的問題是證實耶穌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那時,有一些假教師開始宣稱,耶穌只是人,而不是真正的神。有些人則說,耶穌也許是神,但祂只是表現得像個人。約翰寫這卷福音書,旨在反擊這兩種錯誤的教導,並且表明只有耶穌既是完全的人又是完全的神,也唯有祂才能為世人的罪提供救贖。貫穿整本約翰福音的主題,即耶穌是上帝的自我啟示,要把永生賜給所有相信的人(參閱3章16節)。
摘錄自探索叢書《認識聖經:福音書》,點擊此處閱讀。
紫陽牧師靈修心得:
從古至今,有太多的虛假
最甚者是以敬虔包裝的虛假的信仰
#心中無神,各人必定任意而行
#願耶和華賜福與你不是自己說說,而是要活在上帝的真理中
#士師記看到人性的惡,真的很扯很腦殘卻是真實
★ 士師記17:1∼13
1 以法蓮山地有一個人名叫米迦。2 他對母親說:「你那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被人拿去,你因此咒詛,並且告訴了我。看哪,這銀子在我這裏,是我拿去了」。他母親說:「我兒啊,願耶和華賜福與你!」3 米迦就把這一千一百舍客勒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說:「我分出這銀子來為你獻給耶和華,好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現在我還是交給你。」4 米迦將銀子還他母親,他母親將二百舍客勒銀子交給銀匠,雕刻一個像,鑄成一個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內。5 這米迦有了神堂,又製造以弗得和家中的神像,分派他一個兒子作祭司。6 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7 猶大的伯利恆有一個少年人,是猶大族的利未人,他在那裏寄居。8 這人離開猶大的伯利恆城,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行路的時候,到了以法蓮山地,走到米迦的家。9 米迦問他說:「你從哪裏來?」他回答說:「從猶大的伯利恆來。我是利未人,要找一個可住的地方。」10 米迦說:「你可以住在我這裏,我以你為父、為祭司。我每年給你十舍客勒銀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利未人就進了他的家。11 利未人情願與那人同住;那人看這少年人如自己的兒子一樣。12 米迦分派這少年的利未人作祭司,他就住在米迦的家裏。13 米迦說:「現在我知道耶和華必賜福與我,因我有一個利未人作祭司。」
★ 全心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要向祢悔改,因我曾經只按己意而行,沒有尊祢為王。我們常活在虛假中已成習慣,也不願悔改,求祢赦免我和共同體的罪。求祢幫助我能誠實面對並順服祢的話語,以免我為了滿足自己的益處,而利用或改變祢的話語。
★ 全年讀經
撒下6、林前16、結14、詩55
https://youtu.be/AFVN3V3Tc0w
https://youtu.be/kOsiYfvICX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