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我的過去定義我的未來。
2.即使神也無法拯救這事。
3.我的罪比神的應許更有能力。
4.我徹底地沒救了!
5.我過去的行為比我現在的信仰更有能力。
6.沒有人能做出這麼糟糕的決定,還得到恢復。
7.事情永遠不會改變。
8.神只用那些沒有搞砸過的人。
二、真理:神能拯救一切,尤其是我的爛攤子
1.神在參孫的生命跌到低谷之後,仍然大大地使用他。(士16章)
2.掃羅在逼迫基督徒之後,卻寫下了新約中大量的書卷。
3.神透過索羅門的誕生,來拯救大衛的淫亂謀殺。(撒上12:24)
4.彼得三次不認主後,在使徒行傳裡被神大大的使用。
5.格拉森被鬼附的人,轉變成福音的使者,傳揚耶穌。(可5:20)
6.逃離神呼召的約拿,後來帶出了尼尼微城的復興。(約拿書)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我因基督的得勝而活,不憑自己。
2.我生命中的每一個錯誤決定,已經被救贖並進入更大的得勝中。
3.我被榮耀的盼望所充滿。
頌讀(大聲讀聖經):拿1:1-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從今天所讀的經文,至少可歸納出三件事:(一)約拿違背神的旨意:拿1:2-3a「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因為他們的惡達到我面前。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神要約拿向亞述帝國尼尼微城百姓宣告,有關神斥責和警戒他們的信息;因這城百姓敬拜偶像、行邪淫、道德淪喪,充斥著令人髮指的暴行;然約拿沒有按著神指令去做,反而搭船逃到「他施」。(二)耶和華懲罰約拿不順服:約拿買了一張船票,搭船想逃離神的掌控;結果,人算不如神算,神興起狂風巨浪來警告約拿,不聽話的下場就會遇到災難。(拿1:4然而耶和華使海中起大風,海就狂風大作,甚至船幾乎破壞。)(三)人遇困難總是六神無主:當船遇到超級風浪時,船長、船員大家都不知道要如何保平安,只能各自祈求所信的神明來幫助,把自己生命交給無助假神明;然此時的約拿,卻下到艙底睡大覺,他知道為何會發生這件事,此時他不敢向神祈求平安,但他知道平息這風浪只有耶和華神才行。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約拿先知違背主的旨意,不將主懲罰信息傳給外邦人(尼尼微城百姓),反而是搭船逃離到別地;約拿認為這樣便可以躲避神的旨意。哪知祢比約拿更厲害,利用船行在海上時,來個超級風浪,致使船無法前行。這個大風浪突然來襲,全船的人都不知道為何有這樣的風暴,但約拿清楚是神在懲罰他,此時他只能躲到艙底假裝睡覺。祈求主幫助我們作主工時,千萬不要學約拿拒絕主的差遣,否則其下場將會很悲慘;不僅自己受到懲罰,也連累到身旁無辜的親朋好友陪著受罪。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拿事件給我們一個重要提醒,人不可違背神的旨意;縱使神啟示我們要去做的事,不是我們願意去做的事,然我們也要學習欣然接受,這就是順服的表現;這樣的功課,是現今基督徒最需要學習的功課。
頌讀(大聲讀聖經):拿1:17-2:10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經文,主要在述說約拿在魚腹裡的禱告。當約拿在魚腹中發現自己仍清醒活著時,知道神必拯救他到底,於是向神發出感謝的禱告。約拿在魚腹裡的禱告非常特別,他每禱告一件事,神就回應他所禱告的事;我們可從三方面來學習他在危難時如何向神禱告,真的很特別:(一)在深處呼求:約拿被大魚吞進肚裡,這種情形是必死無疑,但沒想到他在於腹裡竟然可以醒過來;在這種接近死亡邊緣下,約拿向神發出呼求。很奇妙,耶和華竟應允了他。(拿2:2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二)在絕望中仍要仰望神:在魚腹裡約拿心裡思量,自己雖然暫時被神離棄,但他仍要仰望神,不放棄,求神恢復與他同在。(拿2:4我從你眼前雖被驅逐,我仍要仰望你的聖殿。)約拿知道自己正處在絕境中(拿2:5-6),然他相信必會出現轉機,神必從高天伸手把他從大水中拉上來。(拿2:6b我的神啊,你卻將我的性命從坑中救出來。)(三)在潛意識中不可忘記神:當約拿幾乎失去知覺,瀕臨死亡時,在潛意識中他仍不忘記神,向神求助,最終他的禱告蒙神垂聽。(拿2:7 我心在我裡面發昏的時候,我就想念耶和華。我的禱告進入你的聖殿,達到你的面前。)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看到約拿竟沒有被大魚的胃給消化掉,而是在大魚的腹中呼求主的幫助;這三天三夜在魚腹裡,讓約拿著實體會到神的慈愛與憐憫,他知道自己做錯事,不應該逃避主的旨意,於是在陰間呼求主救他;希望主再給他一次機會,他若能活過來,他必償還自己所許的願。約拿深信神必救他脫離危難。祈求主幫助我們,當危難來臨時需學會在「深處呼求」、「絕望中仍仰望神」及「潛意識中不可忘記神」。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拿的經歷要成為我們的踏腳石,他走過的路我們需知道錯在那裡,但不要重蹈他的覆轍,這才是有智慧的作法。
頌讀(大聲讀聖經):拿1:7-16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可從下列二件事,幫助我們更認識耶和華是真神,歸納如下:(一)掣籤(抽籤):一般未信主的人,遇困難在無助情況下,常用抽籤方式看神明怎麼說。在拿1:7「船上的人彼此說:『來吧,我們掣籤,看看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於是他們掣籤,掣出約拿來。」,船上的人當他們各人哀求神明無效後,而船外的狂風仍大作時,於是有人想到可能在這艘船上,有某人做錯事得罪了他所信靠的神明,才招致這場風暴;這樣提議提出來後,大家都同意這樣做法,透過掣簽想要找出禍首。沒想到這一抽,抽到了約拿;這樣的作法想必神是同意的。(二)勇於認錯:當大家抽籤抽到約拿時,約拿知道這必是神的作為,於是他勇敢承認這場風暴,是因他的問題所造成。(拿1:12他對他們說:你們將我抬起來,拋在海中,海就平靜了;我知道你們遭這大風是因我的緣故。)雖如此,這些水手還是半信半疑,他們仍然想透過人方式將船駛向岸邊,卻是不能;於是這些船員們開始思想約拿所說的這位耶和華,或許真的可以幫他們度過這場風暴。當他們把約拿抬起來拋到海裡,風浪便止息了。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祢使用抽籤的方式,讓全船的人找出造成風浪的始作俑者「約拿」;而約拿在此時也沒有否認這場風暴是因他而起,他願意認錯;當他承認這錯是出自於他時,同時之間也把他所信的真神給傳出去,使這些不認識真神的船員,都知道耶和華是止息風浪的神,這事應該是約拿始料未及的事。祈求主幫助我們做錯事要勇敢向人、向神認錯,不要死不認錯。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賽55:9「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主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我們若是犯了錯,就勇於認錯,不要硬拗;說不定因我們勇於認錯的這樣好行為,使身旁的親朋好友有機會認識耶穌,這算是一件好事。
敬拜詩歌:每一天的每一刻+所有美善的力量 (林南小詩班)
https://youtu.be/L0lJszLwznU
一、安靜:神哪,安靜我的心,讓我聽見祢的聲音!
二、讀經:約拿書 1:1-17
1. 重點說明
耶羅波安二世作王時,發生了一場嚴重的海難。透過這場災難,讓世人看見神測不透的愛!神愛尼尼微城(亞述首都)的人,雖然他們生性殘暴,也是以色列的大敵,但是神仍愛他們,特派先知呼召他們悔改;神也愛約拿,他是耶和華的先知,深知神公義又慈愛,但心胸狹隘,不願尼尼微人有悔改機會,因而拒絕前往,但神仍然愛他,藉著海難讓他更能體會神愛世人的心,成為真正合乎主用的器皿!
2. 鑰節:他說:「我是希伯來人。我敬畏耶和華─那創造滄海旱地之天上的神。」(拿 1:9)
三、默想:
■耶和華要約拿去哪裡?做什麼?約拿如何回應?(v.1-v.3)
■從哪些地方我們可以知道約拿是認識耶和華的?(v.9、v.12)
■縱有頭腦的知識,約拿仍然逃跑了!為什麼神要約拿去尼尼微?究竟什麼原因攔阻了約拿去貼近神的心意?如果我是約拿,我會願意去嗎?我可以如何為自己禱告?
四、禱告:親愛的主,幫助我貼近祢的胸懷,以祢的心為心,用愛與憐憫關懷這個世代,天天傳揚祢的救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拿書 1 章
【約拿書 1:1-17】
|逃跑的先知|
這章聖經第1-3節記載,神差遣約拿去尼尼微傳道,約拿卻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我們查看聖經所記約拿的言行事蹟,得知他是一個忠心的神僕,也是一個成功的先知,他所說的預言,也能準確的應驗(參王下十四24)。
約拿雖然逃避神,但第9節我們看見,他也是敬畏真神的先知,曾在眾人面前作出美好的見證。當海浪翻騰、危險臨到的時候,他毫無膽怯,滿有愛心,寧願揀選死,以挽救全船人的生命安全,使他們認識、敬畏真神,並且禱告、獻祭、許願(11-12節;14-16節)。從第二章我們看見,先知約拿在深海的魚腹中,仍然畫夜迫切祈禱,以致得救,顯出何等大的信心!
為何約拿要逃避神給他的使命呢?約拿是一個愛國的先知,尼尼微是亞述帝國的首都,亞述是入侵以色列的仇敵。由於愛國心的驅使,約拿喜悅看見神因尼尼微城人的罪行而施行審判,以致毀滅,好除去這些強暴之民,而不願意看見他們因悔改而蒙神恩待赦免。因此,他不肯順服神的命令去尼尼微傳道。約拿做了一次逃跑的先知!
然而,這章聖經給我們一個信息,「我們是無法逃避神的」。約拿以為他可以躲避耶和華,卻不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第14節我們看見,神可以興起狂風把他「吹回來」;第17節我們也看見,神也可以興起大魚把約拿「咬回來」,我們是無法躲避神的!
許多時候,我們不願意面對神要我們做的事,不願意面對神要我們面對的人,我們以為藉著遠離、換環境,可以躲避神。然而,神卻會藉著各樣的環境把我們「抓」回來,我們何必浪費自己和神的時間呢?
第5節提到「約拿下到底艙,躺臥沉睡」。有時候我們逃避的方法也許不是離開,而是讓自己「沈睡」,這仍然是一種逃避!環境沒有改變,但我們內心卻是逃避神、逃避當面對的人和事。
第6節船主對約拿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這也是神要對我們說的話!沉睡無法解決問題,起來求告神,神必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並且使我們有力量和智慧去面對,神要我們面對的人、事、物,這才是我們真正的出路!
◆回應
主啊!求祢光照我,是否有任何逃避面對的人或事?我不再逃避、也不再沉睡,我要起來求告祢,求祢給我智慧、勇氣,勇敢面對!
◆背經
船主到他那裡對他說:「你這沉睡的人哪!為何這樣呢?起來,求告你的神,或者神顧念我們,使我們不致滅亡」。(約拿書 1:6)
2021/4/7(三) 救恩出於神 約拿書1:17-2:10
為了不想跟敵國傳福音,約拿拒絕了上帝委託的任務。
可惜約拿逃不出上帝的手掌心,祂安排了一條大魚吞了他。
待在魚肚裡三天三夜之後,約拿改變了祂的禱告。
祂說,救恩出於耶和華。
原本他是抗拒去傳遞救恩的,對約拿來說,惡有惡報不是剛好?
但是當他自己再次體會痛苦、被監禁在魚腹中之後,他還是忍不住向神求救。
也許在那三天裡,約拿再次回味痛苦的感受之後,他總算能再次體會,
能有一位神願意聽禱告、有能力拯救自己,是一件多麼感恩的事。
而且,是一件自己多麼不配的事。
若不是基督帶來救恩,在上帝面前,我們一直都是一樣的人。
如果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因為得到上帝的憐憫和知識而感到一點自豪,
那我們更應該省察自己,是覺得自己了不起?還是在誇耀上帝的救恩?
但我要以感謝的聲音向你獻祭。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約拿書2:9)
#豐盛人生 20210407
#丁牧的靈修隨筆
Photo by Regine Tholen on Unsplash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GTbSQh0LOnE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PpUhB8oAHz0
●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 每日研經釋義 <約拿書1:1-16>
一一落跑先知約拿的故事從小聽到大,再熟悉不過了。事蹟背景是,亞述首都尼尼微城的惡甚大,達到上帝的面前,因此,上帝要約拿去傳悔改的信息(1:2)。這段經文出現兩次「躲避耶和華」,「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下到約帕,遇見一隻船,要往他施去。他就給了船價,上了船,要與船上的人同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1:3),可見,約拿躲避上帝是這段經文的重點。
一一他為何要躲避上帝?傳統的解釋是,因亞述是以色列的敵國,常侵略以色列。於是,約拿成了落跑先知,他決定不往東北方向去800公里遠的尼尼微傳信息,而想往西逃至3200公里遠的他施躲避上帝。有一個很不錯的靈意解經,就是當約拿躲避耶和華時,他就不斷地往下走,他的人生可說是「每況愈下」,第3節說,他先從居住地「下到約帕」,再「上船」(又往下了),又下到船的「底艙」睡覺(1:5),後還被大魚呑吃(更往下了,1:17)。所以,躲避上帝不是正途,順服上帝才會蒙福!明天是主日,請為自己禱告,在每天的生活和人生的道路上,不致躲避上帝,而是順服上帝。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z4H3FhcvduY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uXpH4dsaZuE
●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 每日研經釋義 <約拿書1:7-16>
一一各人求自己的神後,風浪仍不止,於是以抽籤的方式抽中約拿(1:7)。其實,約拿被叫醒後,就知風浪是上帝興起的。因此,當眾人問他說:「請你告訴我們,這災臨到我們是因誰的緣故?你以何事為業?你從哪裡來?你是哪一國?屬哪一族的人?」(1:8)這時,他做對兩件事:第一,他不再逃避,勇敢承認身分,說明肇事原因,並趁機見證上帝是創造滄海旱地的神(1:9);第二,他不願連累眾人,隨他陪葬海中,他願一人承擔,所以,他請他們把他抬起丟入海裏(1:12)。為何他不自己跳入海中?!或許,他仍為了在死前能見證上帝的權能,叫船上的人能因此敬畏上帝。
一一但將人丟入海中致死,難免要承擔「流無辜人的血」的罪,所以,他們仍先「竭力盪槳,要把船攏岸」,卻是不能(1:13),最後,向上帝禱告後才把約拿丟入海中(1:14)。果然風浪就平息了(1:15),也得平安了!「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1:16)從這過程讓我們看到,在危機中做出對的決定很重要!今天是主日,求主賜我們敬畏神的心,在危機出現時,能做出對的決定,採取正確的行動。
詩歌敬拜:https://youtu.be/9JBI5gjsDjM
解經影片:https://youtu.be/mutjMXhTa3U
● 客家宣教神學院院長
● 溫永生牧師 研經分享
● 每日研經釋義 <約拿書1:17-2:10>
一一這段經文記載約拿被丟入海中後,上帝安排一條大魚呑了約拿(1:17),之後,約拿在魚腹中禱告(2:1-9),上帝三天後就吩咐大魚把他吐在旱地上(2:10)。其中,約拿的禱告是本段經文的重點,這禱詞應是約拿獲救後創作的詩歌,來闡釋他遇患難時經歷上帝垂聽禱告。第2 節可說是整個經歷的概略說明:「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你就應允我;從陰間的深處呼求,你就俯聽我的聲音。」禱詞的最後提到:「但我必用感謝的聲音獻祭與你。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救恩出於耶和華。」(2:9)
一一據《信望愛》網站解釋:「我所許的願,我必償還。」意思是「願意順服神的心意去尼尼微傳道。」約拿到底在魚腹中有沒有死去?主張有死去的根據之一是主耶穌曾兩次舉約拿為例,預言祂死後三天將從死裏復活,「耶穌回答說:『一個邪惡淫亂的世代求看神蹟,除了先知約拿的神蹟以外,再沒有神蹟給他們看。約拿三日三夜在大魚肚腹中,人子也要這樣三日三夜在地裡頭。』」(太12:39-40)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來求看神蹟時,耶穌又說了類似的話(太16:4)。不管約拿在魚腹中有沒有死去,很明確的是,他在魚腹中悔改的禱告蒙了上帝應允,於是他被魚吐回地上,去完成使命。由此,我們確信:有悔改就有恩典!今天請為自己禱告,求主使我們常持有謙卑悔改的心。
你起來往尼尼微大城去,向其中的居民呼喊……(拿1:2)
呼喊——約拿拒絕執行神的命令,因為他認為罪惡的尼尼微人必須受到懲罰,他不希望神饒恕他們。或許,我們也有同感:犯罪的人就該死,叛逆的人就該罰,否則豈不是無法無天了?
希伯來文ookra aleha(向……呼喊),是動詞qara’和前置詞’al組合而成。換句話說,神吩咐約拿宣告的信息是:將要到來的毀滅。
這不是正合約拿的心意嗎?為什麼他還要逃跑呢?
因為約拿打從心底明白,神的hesed(慈愛)會超越他的忿怒。於是他天真地想,如果不去告訴他們,說不定審判就會臨到。一位被憐憫打動的法官,就不可能好好執法,所以絕不能饒恕尼尼微人!
約拿的問題不在於看重公義,而是他對別人缺乏同情。或許我們也有同樣的問題:只關心法律的執行,不關心罪人的生命;總是用一套標準尺度去衡量別人的行為;傳福音時,不建立人與人之間的友好關係。
我們需要對別人的處境感同身受,不然就會像約拿一樣,只看見別人需要被審判,卻看不見別人其實同我們一樣,都需要神的恩典。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强调律法的人都是用律法针对别人,强调恩典的人都是用恩典针对自己,所有的人其实没有本质区别,就是我们很难把恩典和律法融合在一起,我们对神的认识也是片面的。
约拿要的恩典是对自己的同胞,要的审判是对尼尼微的审判,我们也是如此,其实这恰恰说明我们不认识耶稣,因为只有耶稣将神的恩典与律法、饶恕与愤怒融合在了一起。
传福音不是站在岸边喊叫,而是进入水中打捞,也就是要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进入他人的处境和情绪,这样对方才可能承认自己败坏无望的处境并接受我们所提供的好消息。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約拿卻起來,逃往他施去躲避耶和華。(拿1:3)
從——這句經文的原文直譯是「約拿卻起來,『從』耶和華面前逃往他施。」
猶太拉比指出, 希伯來文的「從」有兩個字:mi-penei和milifnei。因懼怕而逃的是mi-penei;因要破壞關係而逃的是mi-lifnei。在此處,約拿的逃是mi-lifnei,因為他不想服從神的吩咐。在創世記中,該隱的逃也是使用mi-lifnei。雖然這兩個字有着同樣的前置詞,意思卻截然不同。
還有另一個相似的字是awe,主要描寫人因為畏懼神的威嚴和能力,想從神面前逃跑。這是沒有體會過神臨在的人無法理解的感受,亞伯拉罕、雅各和以撒就有過這樣的經歷,他們的反應是顫慄地敬拜神。
許多時候,我們想從神面前逃跑,因為我們意識到生命內裡的不聖潔。就像以賽亞看到神聖異象時,意識到自己的不潔,第一反應也是如此。
或許,我們最需要認識的希伯來字是hinoni(我在這裡),意即「立刻順服」。讓我們一起對神說:「主啊!我真的怕得要死,很想要逃跑。但我要信靠祢,我要留下來,祢要我做什麼?」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这个世界之所以混乱和败坏的原因,是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公义的,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公义而战,所以约拿宁愿得罪神,也要声张自己公义的标准。
不是说我们不应该为公义而战,而是应该如何去战,我们是否相信有一位爱我们的神会为了我们终极和最大的利益行使绝对的公义,这是问题的关键。
如果我们为了自己的公义牺牲和神的关系,那是得不偿失的,在面对欺压和不公不义时,我们要先冷静下来祈求与神连结,确保我们作神公义的使者。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