謊言(八)我會一直生病

一、謊言背後的可笑假設
1. 因為我還不夠完美,我不能期待被醫治。
2. 像這種疾病,神不能也不願意醫治。
3. 因他受鞭傷,我凡事都能得醫治,就這個病除外。
4. 耶穌的醫術不太行!
5. 耶穌受死付出代價,只能醫某些特殊的病,不包括我這種病。
6. 透過忍受這個病痛,我才能學會特殊的功課。
7. 有些疾病就是不能超自然痊癒。

二、真理:沒有任何疾病大到無法得醫治。
1. 畢士大池旁,病了三十八年的病人,立刻痊癒。(約5:5-9)
2. 生來瞎眼的瞎子,去西羅亞池一洗,完全看見(約9:1-9)
3. 四個人抬來的癱子,不但罪得赦免,而且完全恢復得醫治。(可2:2-12)。
4. 百夫長的僕人癱瘓躺在家中受苦,在耶穌宣告他得醫治的那一刻得到了醫治。(太8:5-13)
5. 耳聾舌結的人立刻得醫治,耳朵得開,舌結解了,說話清楚了。(可7:32-37)

三、心意更新的宣告
1. 神的恩寵是我的盾牌,疾病不能碰觸我。
2. 叫耶穌從死裡復活的靈,現在使我必死的身體活過來。(羅8:11)
3. 我的健康是有感染力的,當我經過病人,他們會得醫治。


靈修教材: 嘲笑謊言
活潑的生命2020/02/05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9:1~12
9:1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
9:4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9: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9:6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9:7 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
9:8 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嗎?」
9:9 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
9:10 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
9:11 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2 他們說:「那個人在哪裡?」他說:「我不知道。」

*靈修默想:
(1)耶穌是如何看待那位瞎眼者生來就瞎了?對於自己或他人的一些遭遇,我們是否會有些主觀的判斷,或者我們會禱告尋求神,用神的眼光來看待?

(2)耶穌說要趁著白日(可參考下方補充資料)做什麼,為什麼?有哪些事情是神要我們把握現有的機會去做的事?

(3)耶穌用什麼方式醫治這位瞎眼者?我們是否會用自己的想法或喜好,限制或攔阻了神的作為,或者我們願意接受神各樣的作為?

補充資料:
(1)第4節「趁著白日...黑夜將到」:白日指環境容許傳揚福音的時候,黑夜指環境反對福音達於高峰的時候。(基督徒文摘解經)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9~10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zDj6UaX8rk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05?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活潑的生命2020/02/06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9:13~34
9:13 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
9:14 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9:15 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6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上帝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紛爭。
9:17 他們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
9: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9:19 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9: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
9:21 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他自己必能說。」
9: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
9: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吧。」
9:24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上帝,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9:25 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9:26 他們就問他說:「他向你做甚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9:27 他回答說:「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甚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嗎?」
9:28 他們就罵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
9:29 上帝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哪裡來!」
9:30 那人回答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哪裡來,這真是奇怪!
9:31 我們知道上帝不聽罪人,惟有敬奉上帝、遵行他旨意的,上帝才聽他。
9:32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
9:33 這人若不是從上帝來的,甚麼也不能做。」
9:34 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嗎?」於是把他趕出去了。

*靈修默想:
(1)面對兒子所經歷的神蹟,瞎子的父母有什麼反應,為什麼?當我們或親友經歷了神的作為,我們會主動向人述說,或者有什麼因素會使我們不敢與人分享?

(2)面對一個明顯的神蹟,法利賽人有什麼反應,為什麼?是否可能有哪些因素會讓我們也無法相信神的作為?

(3)面對自身所經歷的神蹟,雖然遭受來自人的壓力和責罵,被醫好的瞎子以什麼態度來回應?當我們在面對信仰的壓力甚至是逼迫時,我們是否能堅持我們的信仰,向人見證神的真理和作為?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11~12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UzK86Wmo0Q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0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活潑的生命2020/02/07

*靈修經文:
約翰福音9:35~41
9: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上帝的兒子嗎?」
9:36 他回答說:「主啊,誰是上帝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9: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9:38 他說:「主啊,我信!」就拜耶穌。
9: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9:40 同他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嗎?」
9: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靈修默想:
(1)痊癒的瞎子後來如何再次遇見耶穌?再次遇見耶穌之後,他對耶穌有哪些回應?我們最近是否有與耶穌再次相遇的經驗?當我們遇見耶穌之後,我們有什麼改變或回應?

(2)耶穌說怎樣的人瞎了眼?耶穌為什麼這麼說?我們如何使用我們的眼睛看哪些事物?我們又如何能有屬靈的看見?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約13~15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tofFkgNhMY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2/07?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3月24日

心得:對於這個生下來就失明的人,門徒問耶穌:是這人犯罪還是他的父母?耶穌回答:既不是這人犯罪,也不是他的父母,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當我們看見弟兄姊妹生病或有困難時,我們是否也會有門徒的想法?是這人犯罪?或是神的管教?求主幫助我不隨便定別人的罪。這位失明者黑暗的人生因著遇見耶穌而迎向光明,當鄰舍問他眼睛怎麼開的?他能夠向人述説耶穌在他身上的作為。我們信主的人生過程、經歷不也像這位失明者一樣嗎?每次的經歷都能向人見證這位施恩救主。

禱告:親愛的主!祢是世上的光,把我從黑暗中救贖出來,成為光明之子,有許多人仍然活在黑暗中,尋不著那真正的光,惟有祢能使人重見光明,祢是樂意賜恩給人的神,幫助我趁著有機會、有能力多作主工,領人來認識神。奉主耶穌聖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25日

心得:法利賽人在盤問以前失明的人被醫治的事上,產生了兩個分歧,一個是從律法來看,認為耶穌在安息日醫治人是不守安息日,所以不是從上帝來的,另一個是認為耶穌若是罪人,就不可能行神蹟,這邊可以再次看出法利賽人雖然看見這個素來失明的人得看見,並且還有許多人見證那人以前是失明的,但他們關注的焦點卻仍然在律法規條上,他們並非真正認識上帝,他們也不明白上帝的心意,與他們不同的是那被耶穌所醫治的人,法利賽人問他耶穌是什麼樣的人,他堅定的回答耶穌是先知,他雖然不認識耶穌,卻知道耶穌的能力不是從人來的,相較之下,法利賽人雖然看得見,卻像是睜眼瞎一樣,看不見耶穌就是那位上帝差來要拯救世人的彌賽亞,其實並非他們真的看不到耶穌所行的神蹟或聽不到耶穌的教導,其根本原因就是他們不願意相信,他們被律法的框架困住了,以至於看不見那來救贖他們的耶穌。
接著法利賽人想從神蹟本身的真偽來下手,於是找了盲人的父母來,與想像中的父母心境不同,他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能看見了,反應卻是推托怕事,因為他們怕被趕出會堂,失去身份地位,這讓我想到現在的世界景況,基督徒與世界是十分不同的,那麼我是因為擔心世界的眼光和可能會遭受的迫害而否認耶穌,隨從世界的潮流;亦或是堅定的跟隨那打開我的眼睛,使我得見真光的基督?

禱告:天父,謝謝你將真理賜給我,你使我能認識、相信你,使我能堅定的跟隨你,我知道現今的世代邪惡,我在每時每刻都要選擇是要跟隨世界多一點,還是跟隨你?天父,謝謝你賜下聖靈在我裡面,使我能做出有智慧、也就是你所喜愛的選擇,願你保守我時時走在你的真理當中,禱告是奉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3月26日

心得:
法利賽人的心中有一個前設:耶穌是個罪人,因為他干犯安息日——在那天醫治了一位生來就失明的人。 影響法利賽人的是他們先入為主的思想框架;耶穌做事的時間不符合他們心目中的標準,所以,不管耶穌做的事情有多麼偉大,祂都不可能是彌賽亞。耶穌所醫治的那個盲人卻沒有這種框架,所以他能從耶穌所行的事認識祂:耶穌必定是從神來的。
我們的生活經驗、我們對聖經的詮釋,都是塑造我們思想框架的原因。法利賽人的錯誤帶給我們重要的提醒:我們的觀念有可能是不正確的。如果我們執著於自己的架構(偏執的信念),我們極有可能因此拒絕了神要給我們的啟示,就如同法利賽人拒絕了耶穌一般。

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開我的眼睛,如同耶穌打開了那位生來失明的人的眼睛。願聖靈引導我們的心,使我們遠離出於自我、偏執的信念。求神賜給我一顆單純、清潔的心,按著耶穌給我們的應許-清心的人必得見神,使我可以更多認識祢。奉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被世界的神弄瞎心眼

耶穌應許要向愛他的人顯現,這種顯現是指在人裏面的顯現。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要看見我,因為我在你們裏面,你們也在我裏面。
但是一個沒有信的人,聖經說他們是被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也就是說他們沒辦法像基督徒那樣,可以在裏面看見耶穌。


靈修教材: 四福音耶穌所有的比喻
生命中的軟弱讓人遇見耶穌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1/11/11/jhn-day23

【經文】約翰福音9章1~41節

在這段經文中,一開始耶穌遇見一個生來瞎眼的人。在耶穌的時代,人們認為疾病和痛苦,都是從這個人犯罪而來,這樣的思考模式使他們無法解釋為什麼人會一出生就有殘疾。就如這個生來瞎眼的人,他根本還沒有犯罪的能力與機會,眼睛就已經瞎了,所以門徒向耶穌提問:「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這人犯罪呢?還是因為他父母犯罪呢?」

這在當時是一個很普遍的思考模式,但耶穌跳脫這個思考模式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就是這個人之所以瞎眼,是讓我們有機會在他身上看見神的工作,接著就醫治了這個瞎眼的人,並又開始和法利賽人對話。對法利賽人而言,他們根本不在乎這人是怎麼好的,他們只在乎他們的律法規條不能被破壞,並且認定耶穌不可能是神,最後耶穌做了一個結論:「我來到這個世界,就是要讓瞎眼的能看見,並讓那些自以為自己看得見的人知道,他們其實是瞎了眼的。」

在這故事中,法利賽人雖然在身體上比那瞎眼的健壯,但他們的心靈卻瞎了,眼睛也被蒙閉。這個瞎眼的人雖然原本有殘疾,也不認識耶穌,但耶穌卻藉著他的殘疾,一步步將他的生命帶入光中。一開始,這個瞎子只知道醫治他的人,名叫耶穌(參11節),後來在法利賽人問他話的時候,他了解到耶穌是個先知(參17節),因此在和法利賽人的辯論中,他堅持相信耶穌是從神而來的(參33節)。最後,耶穌開了他心靈的眼睛,讓他看見耶穌是真神,就敬拜耶穌。

我們常常看見人們因為各種困難進到教會,在教會裡遇見了耶穌,接受耶穌,生命得著改變。其實每個人都想要一帆風順,沒有人會想要讓自己一直遇見困難,但有時候苦難是化了妝的祝福。要不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挫折,使我們了解到自己的有限,我們或許會像法利賽人一樣,終其一生都堅持自己的想法,而沒有辦法接受耶穌基督。

【回應】
主啊!
我為我的難處感謝祢,
雖然不明白為什麼如此,
但相信在基督裡,
所有的苦難都將成為我生命中的祝福!
我如此禱告,
也堅定的相信。

【禱讀】
約翰福音9章4節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
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活著時付出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1/21/活著時付出

【經文】約翰福音9章1-12節

有個成功的商人在他人生的最後數十年內,竭盡所能地捐獻自己的財富。這位億萬富翁為各種不同的需要捐獻現金,例如:為北愛爾蘭帶來和平;將越南的醫療保健系統現代化。甚至在離世前,他還花費3.5億美元將紐約市的羅斯福島轉變成一個科技中心。他說﹕「我堅信在活著的時候就應該付出,我認為沒什麼理由要延遲捐獻……此外,生前捐獻比死後贈予有趣多了。」趁你還活著的時候付出,實在是令人讚歎的態度!

約翰福音記載,耶穌和門徒看到一個生來瞎眼的人,門徒就問耶穌:「是誰犯了罪?」(9章2節)耶穌一語道破﹕「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3-4節)。儘管我們所做的,與耶穌所行的神蹟相距甚遠,但無論我們付出些什麼,都應當甘心樂意,且要憑愛心而做。不管是付出時間、資源或是行動,我們的目標都是要彰顯出上帝的作為。

因為上帝愛世人而賜下一切,讓我們也因著愛,趁還活著的時候就為人付出吧!

【思想】
有哪件事是你一直拖延,不願意付出的呢?
對你而言,活著時付出意味著什麼?

【回應】
厚賜萬物的上帝!
求祢讓我知道,
今天我可以在哪方面有所付出。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獨具慧眼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2/02/17/獨具慧眼

【經文】使徒行傳9章26-30節

在一篇論述導師的文章中,作者薛漢娜(Hannah Schell)提到導師要讓你得到支持、激勵和啟發,但首先或許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他要能相信你、認可你。認可不是指得到獎勵或表揚,而是單單地「相信」,這是人類的基本需求。每個人都需要受到認可、瞭解和信任。

巴拿巴的名字意為「勸慰子」(使徒行傳4章36節),他獨具慧眼,當眾門徒都懼怕掃羅時(9章26節),唯有他願意給掃羅機會。掃羅(又名保羅;13章9節)曾迫害基督徒(8章3節),所以大家不信「他是門徒」(9章26節)。

後來,保羅與巴拿巴為了是否要帶馬可去「從前宣傳主道的各城,看望弟兄們」而發生爭論(15章36-39節)。保羅認為帶馬可同去並非明智之舉,因馬可曾半途脫隊。但值得注意的是,保羅後來需要馬可的幫助,就像他對提摩太說:「你來的時候,要把馬可帶來,因為他在傳道的事上於我有益處。」(提摩太後書4章11節)

巴拿巴花時間去瞭解、相信保羅和馬可。或許,我們也能像巴拿巴那樣認可別人的潛力;或相反地,我們自己正是那需要屬靈導師的人。懇求上帝帶領我們幫助那些需要鼓勵的人,也讓我們遇見能幫你我加油打氣的人。

【思想】
你曾如何因他人對你的肯定而受到激勵?
你要如何幫助那些需要鼓勵的人?

【回應】
天父啊!
求祢幫助我能認可他人並給予鼓勵,
也讓我遇見能鼓勵我的人。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禱讀聖經2022年3月5日(週六)約9:1-12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9:1-12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經文,知道耶穌又行了一個很大神蹟,使瞎子看見,從這件事給我三點省思,將它歸納如下:
(一)這人生下來就是瞎子:約9:1「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代表這人一出生就是一個瞎子,不是後天所造成的。像這樣的一個人,以現今的醫學研究,只能判定他終生就是瞎子,無法重見光明。然,耶穌卻有辦法使這樣的人重見光明,這證明聖經所說的話:「太19:26在人這是不能的;在神凡事都能。」是沒有錯的。
(二)人生下是瞎子是因他犯罪造成的麼?約9:2「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當年的猶太人,往往會將苦難視為當事人或他父母親犯罪所帶來的報應。這樣的說法被耶穌給推翻,耶穌告訴他們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約9:3)」。主耶穌並不是說這人和他的父母沒有罪,而是說這人不是因「罪」造成他「瞎眼」。這樣教導幫助信徒瞭解,爾後不要將人得病,全都怪罪在他是因犯罪所造成。主耶穌醫治這瞎子目的,是為要彰顯神的大能,並表明祂是神所差來「世上的光」,使這瞎子及世人可見這光。
(三)生命想得幫助自己需要付上代價:耶穌願意醫治這瞎子,但他必須要付上代價,耶穌對這瞎子說:「約9:7你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若這位瞎子不肯聽耶穌的話,去西羅亞池子洗一洗,那肯定他是不得重見光明,他瞎眼的疾病是不會得醫治。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今天的經文再次幫助我對耶穌的大能需要有更深去體悟。一個天生瞎子,對他來說,他的人生從此就是黑白,沒有彩色的人生;像這樣的人生,不是我可以去想像的,在我的人生路上,其實也有一些類似「瞎子」的問題存在,認定它是沒有辦法改變的,不如算了吧!不可能去改變的;但今天當我遇見了耶穌,只要我願意付上應付的代價,相信耶穌會幫助使我的生命重新改變過來;就像這位瞎子一樣,可以因著耶穌,加上自己願意到池子去洗(付上代價),我的生命就可以重見光明。祈求主幫助我們對主的信心需要更加強,自己當付的責任要去付,接下來就請耶穌來成就。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9:7耶穌對瞎子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裏去洗。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主耶穌是世上的光,主耶穌非常樂意幫助信徒解決人生的難處;但我們若想要耶穌來幫助解決難處,那我們肯定需要先付上當付的代價,絕不可耍賴;若連這樣的代價都不付,只想要檢現成的幫助,那是不行的,這是耶穌給我們的教導,我們需照著去做。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3月6日(週日)約9:13-34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9:13-34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延續昨天的經文,這些宗教領袖對耶穌醫治這位天生的瞎子非常不滿意,但又對耶穌所做的事莫可奈何;從今天經文歸納三點提醒自己,不要犯這些錯誤。將它歸納如下:
(一)錯解安息日意義:有人把這先前瞎子帶到法利賽人面前,法利賽人想知道這人到底是因什麼原因可以使眼睛復明。當法利賽人知道是耶穌醫治這人的眼疾後,若一直想藉這事擴大爭端,是抓不到耶穌的把柄,不如就以耶穌在安息日為人醫病,不守安息日規定的理由,來定耶穌的罪。然在摩西五經裡,已清楚講明耶穌這樣做是沒有違背摩西的教導,況且摩西的教導都來自耶穌的教導,顯然這法利賽人不懂守安息日真義,是故意想找耶穌麻煩。(約9:13-17)
(二)不信耶穌的人,總是會找一些歪理否定耶穌所做的事:這些猶太宗教領袖不信耶穌有能力可以醫治這瞎子,他們找來先前瞎子的人當面問,他們還是不相信,認為這瞎子說不定在說謊,於是又找了這瞎子父母親來問;因這瞎子父母親怕得罪這些宗教領袖,只能對他們說:「我這孩子天生就是一個瞎子,至於他為什麼能重新看見,這我們就不知道了。」。(約9:18-23)這些宗教領袖對耶穌的行為,套一句現代人的心態,就是為反對而反對,就是要看衰你,想盡辦法把你給弄到死。
(三)對人不要有酸葡萄心態:這些法利賽人有著酸葡萄心態,明知道耶穌有能力為人醫病、趕鬼,行神蹟;這些能力超乎一般人所能做,但他們為了反對而反對,所以第二次又叫了這先前瞎子的人來問,為什麼他的眼睛可以重見光明,藉機警告他,要將他病得醫治這件事歸榮耀給神,而不是歸給耶穌,因耶穌是一個罪人。他們這樣酸葡萄心態,連這瞎子都可以感覺出來。(約9:27我方才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甚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作祂的門徒麼?)難怪耶穌常責備這些法利賽人,因他們專門絆倒人來到神面前。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世上各式各樣的人都有,每個人都懷著不同心態;當年的法利賽人就有這樣的問題,耶穌行個神蹟醫治瞎子,幫助他重見光明,本是一件美事,但這些宗教領袖心裡就不爽,然他們又沒本事來醫治這瞎子,讓他眼睛可以重見光明,真是病態。在現今邪惡的世代,這樣的人將會越來越多,像這樣的人得了一種病叫做「見不得人好」的病;自己好可以,但別人不可以好。祈求主幫助我們拿走這樣「心病」,有這樣病的信徒,只會離主耶穌越來越遠,且自己的健康也會出問題。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9:31「我們知道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祂旨意的,神才聽祂。」主耶穌開了瞎子的眼睛,表示神聽耶穌的證明;神既聽耶穌的話,就證明祂不是罪人,而是從神那裏來的。因此,我們可以大膽確定耶穌在世時是敬奉神,及遵行神旨意,所以神才會如此聽耶穌所說的每句一話。基於此,耶穌在聖經裡所教導的話,我們都要聽,且要去遵守去做。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禱讀聖經2022年3月7日(週一)約9:35-41

頌讀(大聲讀聖經):約9:35-41

默想(透過經文與主對話):
今天所讀的經文提醒我三件事,將它歸納如下:
(一)不要怕惡勢力:這位被醫治的瞎子對這些法利賽人說:「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可以醫治生下來就失明人的眼睛,這人若不是從神來的,其實祂是無法醫治我生下來失明的眼睛。」。(約9:32-33)這位被醫治的瞎子,他知道自己在對誰說話,眼前問話的人是有勢力宗教領袖領,是不能得罪的人,但他並沒有害怕,他講出真話,非常感謝耶穌醫治他生下來就失明的眼睛,幫助他可以重見光明。
(二)人子是誰?這群法利賽人聽到這個先前是瞎子所說的話,非常生氣對瞎子說:「你完全是生在罪中的,還敢來教訓我們。」,於是把他趕出去。耶穌聽說他被法利賽人趕出去,就把他找來,告訴他說:「你信人子嗎?」,這位被醫治的人回答耶穌:「主啊,人子是誰?請告訴我,我好去信祂。」,耶穌對這人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祂。」,這是多麼感人的對話,這位被醫治的瞎子當場他也就信了耶穌。
(三)不要得了靈性的盲目:當耶穌與這位得醫治瞎子說話時,在場也有一些法利賽人,他們聽見耶穌所說的話,就對耶穌說:「難道我們也失明了嗎?」;耶穌回答的真妙,耶穌告訴他們說:「你們若是失明,就沒有罪了;但現在你們說:『我們能看見』,代表你們的罪還在。(約9:40-41)」。從耶穌與法利賽人的對話提醒我,對自我的「靈性」需要常常去自我省察,免得做錯事得罪神,就不好了。

祈禱(透過默想向主禱告):
親愛的主,從這些法利賽人與祢的對話(約9:39-41),讓我學習到一個寶貴的功課,我是信了耶穌,但在我的「靈性」上是否有隨著年歲增加而更加增呢?還是隨著年紀的漸長更衰退呢?這可是我要特別去留意的事。我的靈性若沒有辦法隨著年紀加增而增長,代表我所信的耶穌只是很表淺,當大難來臨時,可能會對耶穌說:「難道我也失明了嗎?」。祈求主幫助我在屬靈生命上,每日都可以有長進,而不是倒退的。

默觀(把主的啟示在生活中實踐出來):
約9:39「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若我們承認自己屬靈的眼光仍不足,為此而求告主耶穌的人,像這樣的人主耶穌必賜給他更多的靈性眼光;反之,認為自己靈性很足夠的人,就像這些法利賽人,非常驕傲;主耶穌就使他們繼續處在屬靈黑暗裡,最終被黑暗給吞滅。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禱讀聖經
20220807講題:生命的真光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0807講題:生命的真光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創1:3)
在這短短的見證裡有三個父親,這位女主角廖智也是我們接下來華人版啟發的女主持人,未來的恩惠相遇啟發課程的華人版,女主持人就是這位汶川大地震的劫後餘生的女孩-廖智,在她短短的見證中出現了三位父親,1.肉身的父親:是她被埋在瓦礫中,本來沒有求生意志,後來因為聽見爸爸在外的呼喚,所以她開始有了求生意志;2.屬靈的父親:因為她在汶川地震後,有從加拿大去到災區訪問的志工團,在這志工團當中,後來留下的聖經,而後她信了主,隔年也有機會,他們透過加拿大的邀請,帶她去到加拿大做方便行走的義肢,也在那認識了屬靈的父親(牧師),屬靈的父親為她的婚姻禱告,果然神為她的需要真是量身訂造,每個禱告都應驗;3.娶她的先生:先生雖然看見她身體有殘缺,但仍接納她、愛她,且保護她,而且很奇妙的是先生學的專業就是做義肢的,所以可以照顧她,神也透過這個婚姻,給了他們兩個孩子。願神親自興起並記念這些不論是肉身、屬靈的父親或配偶,這勇敢承擔的父親,願神親自來堅固、賜福,透過這些生命見證能夠來堅固、祝福,透過這見證來鼓勵我們當中的每一位。如果上面所講的三個你都沒有,也不要放棄,因為你還有一位愛你到底的天父。

創1:1-3 1起初,神創造天地。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剛才在影片的最後,廖智也用了這段經文出書,鼓勵許多曾像她一樣活在黑暗、困難中、遭遇這些困苦中的人,願神賜給我們一個被照亮的眼睛,能夠看見生命的光、看見耶穌基督帶給我們生命的盼望。在這見證當中,我們看見前面的描述,在地震當中一片的混亂,在許多完全不可預測的景況裡突然遭遇了事情,其實她一時之間真的是不知該如何反應,剛才她也有說,她連哭都哭不出來,其實人生當中真的有太多的事情不是我們能夠預料、掌握,就像我們在上周突然因為美國眾議院的院長的到訪,結果就造成兩岸之間目前這種緊張的情勢,我想這也是我們始料未及的事,這幾天是封鎖,從8/4至今(8/7),據說還要再延長一個月,但很多事情是我們不曉得,但我們要說,雖然很多的大環境看似無法完全預測、是黑暗、渾沌的,但就像是創1:2 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可是這一切的環境都阻止不了聖靈的運行及神要做的工作,就在這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的情況中,神的靈開始運行,當時地還未出現,是在很深的水叫做「淵面」覆蓋當中,所以一切看似沒有盼望、混亂、沒有次序、沒有出路、光明,但這一切阻止不了聖靈的運行,神的靈就在如此的景況之中開始運行。「運行」的原文我們知道有一種就好像孵化一樣,神開始動工,這是一種屬靈的氛圍開始運作,我相信當我們開始同心禱告時,就是給聖靈一個運行的環境,就在這時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光」是一切生命的源頭,不要輕看禱告,為何鼓勵大家禱告?其實禱告可以塑造歷史、帶下神超自然的作為、奇妙的大能,以及超乎你所想像的。先前的見證裡提到當廖智在經過地震、信主後的兩年,她很期待有婚姻時,她連繫這位屬靈的父親-牧者,當這位牧者問她說:「妳是否有為你的婚姻禱告?」她起先回答說:「為什麼要禱告呢?有就有;沒有就沒有。」但這位屬靈父親鼓勵她:「就像是我們肉身的父親看顧我們,知道我們的需要,會為我們的需要來做預備,更何況是愛我們的天父?」所以當他按著對她的理解、需要,向神祈求、感動,為她所需的,一項項列出後,很奇妙的,這位愛她的天父成就了禱告,而且每一項就真的照禱告的內容成就。所以我們的禱告可以帶下神的作為,當我們去尋求祂,按著神的心意代求,我們相信神可以為台灣、國家帶出出路,雖然從人的頭腦想,實在很難想出兩岸的未來到底如何解決,從人的頭腦想,想不出來,情勢看似似乎只能越緊張,好像是無解,但神可以在曠野開道路、在沙漠開江河。首先我們要貼近神的心意去思想「神的心意是如何?」為什麼神要在一片混亂當中,神的靈開始運行,因為神要帶來生命,所以祂說:「要有光」,就有了光。這是啟動生命的起源,神說話,然後從黑暗中帶出光,因為神的心意是要帶來生命、祝福,神不願看到毀滅,神真的照祂的心意來說,祂是不願意審判的,祂情願萬人都得救,這是神的心意。所以我們要在神所給的機會中來回應神,我鼓勵大家可以拿著50天禁食禱告認領單,除了上面有這些禱告的項目外,我也鼓勵大家可以把自己的需要同樣帶到神的面前,在你分別出時間禱告、尋求神時,求問祂,把你的問題、難處,一一的帶到愛你的天父面前,聽祂要對你說什麼?照祂所感動你的來回應祂,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

保羅的見證:保羅雖然原來是一個逼迫基督徒、熱心的猶太人,當時他不認識耶穌,他以為他為上帝熱心,實際上他是在抵擋神,可是在這樣的情況裡,即使是一個抵擋神的狀態,可是耶穌仍然選擇造訪他。
保羅向亞基帕王作見證:徒26:13-18 13王啊,我在路上,晌午的時候,看見從天發光,比日頭還亮,四面照着我並與我同行的人。14我們都仆倒在地,我就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向我說:『掃羅!掃羅!為甚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15我說:『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16你起來站着,我特意向你顯現,要派你作執事,作見證,將你所看見的事和我將要指示你的事證明出來。17我也要救你脫離百姓和外邦人的手。18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從黑暗中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歸向神;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保羅在遇見耶穌前名叫掃羅,當時他在前往大馬色要去抓基督徒、要去逼迫基督徒的路上,突然在日正當中時,天發光比日頭還要亮的光突然臨到掃羅身上,他就跟同行的人仆倒在地,他在當下仆倒在地時,聽見有聲音用希伯來話對他說:「掃羅!掃羅!為什麼逼迫我?你用腳踢刺是難的!」這個「我」到底是誰呢?當下掃羅的反應,我說:「主啊!你是誰啊?」當下掃羅的反應很吃驚,這個大光中對他說話的這一位到底是誰?這個大光、這個能力擊倒了他,他仆倒在地,聽見聲音他問:「你是誰?主啊!你是誰?」主說:「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穌。」我們曉得在這之前耶穌已經復活升天了,甚至於連耶穌的門徒,這個跟隨者-司提反殉道時圍觀的人,掃羅就是其中一份子。可是就在這時,復活的耶穌居然向他說話、顯現,他逼迫教會、逼迫基督徒,原來所做的一切就是在逼迫耶穌,這位向他說話的主證明了耶穌是復活的、是又真又活的、耶穌是神,掃羅在當下的反應,我想是充滿了吃驚,他為上帝大發熱心逼迫基督徒,原來所做的竟然是抵擋神、是神的敵人,原來他的熱心是錯誤的, 原來耶穌真的是復活的主,竟然向他顯現,所以為什麼掃羅在後來信了主成為保羅後,晚期的書信裡他講了,他是罪人中的罪魁,因為他甚至於逼迫基督徒、殺害基督徒,在這樣子的情況裡面,主竟然都主動地向他顯現,他是罪人中的罪魁可是主竟然揀選他,因為他深深地覺得自己是不配的,但是就是在抵擋神的這個時候主領到了他、大光臨到了他、救恩臨到了他、他被揀選,所以我們不要灰心、沮喪、太快下定論,當我們傳福音被拒絕時,當有些人現在看似是抵擋主時,當我們看環境看似一片混亂時,我們不要覺得已經到了盡頭、覺得就放棄吧、不要那麼快選擇放棄,因為在看似不可能的情況,神都可能出手,神的意念高過人的意念;神的道路也高過人的道路,所以我們不要灰心、不要沮喪,我要鼓勵你們,當你們選時間禁食禱告、填了認領單的時候,可以為你還沒信主的家人提名代禱,特別在禁食禱告的時候為他們提名代禱,聖靈會動工,神可以動奇妙的工,連掃羅這樣子剛硬抵擋的,都可以在剎那間翻轉,沒有不可能的。原本是抵擋主的,就在當聖靈光照臨到他時,他二話不說就承認這位造訪他的是主、是耶穌,從那天開始他就認定耶穌是主,主差遣他,主臨到他因為掃羅被神揀選,而且神差遣他、有任務給他。v.16主揀選保羅並差派他要去外邦人當中為祂作見證,v.18我們原本都是外邦人,這裡所講的外邦人的景況就是我們原來的景況,主呼召掃羅進到外邦人當中,這裡提到「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那表示他們原來眼睛是閉著的、是被蒙蔽的,另外一個版本講到「就如同瞎眼的一樣,從黑暗中要歸向光明從撒但權下要歸向神」當我們的心沒有被打開以前,很容易受眼睛所看到的影響,當一片混亂、困難臨到時,我們很快地就會感覺到害怕、絕望、沒有安全感,這是很自然的反應,因為我們只有看到眼前的,卻沒有看到那位掌管萬有的主宰,不明白祂的心意,所以很自然的我們就會為眼前所看見、所遭遇的感到恐慌,但主要將我們從黑暗中帶出來、帶向光明。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當前面的未來一片漆黑、看不到方向時,我們需要向神求,求祂打開我們的眼睛、心靈的眼睛,是祂的光臨到我們的生命中指引我們,臺灣現在很需要光、生命的真光所帶來盼望。很重要我們必須離棄偶像,這裡講「從撒但權下歸向神」,聖經說:「撒旦魔鬼來就是要做偷竊、要做殺害、要做毀壞的工作。」可是很多人不認識真神,還在拼命地拜假神、魔鬼,卻不知道越拜會越不好,因為撒旦魔鬼就是做偷竊、殺害、毀壞的工作,其實臺灣真正的問題、敵人不是對岸,最大、最嚴重的問題就是拜魔鬼、假神,這一定會帶來偷竊、殺害、毀壞,拜魔鬼、假神的結果就是毀滅, 歷史的事實告訴我們千真萬確,為什麼以色列國、猶大國滅亡?因為拜偶像。所以最大的敵人不是因為亞述帝國、不是因為巴比倫帝國如何強盛,關鍵不在外面,而在於本身,如果我們轉向、信靠真神,上帝比一切都大,人算什麼呢?敵人算什麼呢?可是如果我們拼命地拜魔鬼、假神,特別在這農曆7月,簡直不像話,連什麼科技公司都是擺滿了這些拜魔鬼拜假神的祭壇,真正的問題在這,我們要轉向真神、全新靠神,聖經歷史很清楚的告訴我們,當神的百姓遇到敵人來攻打時,只要他們轉向真神、全心呼求神、尋求神,甚至於禁食禱告,撕裂心腸、刻苦己心,神就向他們是施恩、為他們爭戰,甚至於不用他們前來打仗,神自己派天使除滅這些敵人,因為神比一切都大,所以這是臺灣今天的問題。 所以我們要向神悔改,為我們的本家列祖為、同胞百姓、在上位者,不認識神拼命在那裡拜假神、鬼魔,我們要向神認罪悔改,神的心意揀選臺灣,這個島嶼被稱為福爾摩沙,是美麗的寶島,有神非常豐富的賜福資產在這片地土,只有我們回轉歸向神才能夠承受這個地業,願我們在神可尋找的時候來尋找神,我們今天不只是為自己的平安禱告,更重要是為我們的下一代、世世代代,除非我們能夠守住這個產業,我們的兒女、下一代才真的有希望、有未來,所以我們要請來爭戰、起來禱告尋求神。 保羅自從在大光中認識了這位向他顯現復活的耶穌之後,他整個的生命有了極大的翻轉、價值觀完全的改變,他認定耶穌是主,也就照著主的吩咐受差遣去向外邦人傳福音。

徒26:19-20 19「亞基帕王啊,我故此沒有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20先在大馬士革,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他們應當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今天我們看這個見證,不管是前面影片或者是保羅的見證,其實很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回應這位向我們顯現的主?這位救贖我們的耶穌,我們有沒有認定祂是主?我們有沒有活出一個真心悔改、歸向神行事與悔改的心相稱的生命生活?保羅在這裡面對審判亞基帕王,他勇敢地承認說:「從那一天開始遇見了主、遇見了那大光,從此不死,我沒有違背從天上來的異象。」他就朝著標竿、朝著主吩咐他的向前走,傳福音、做見證,從猶太全地一直到外邦傳揚福音、作見證。
他在寫給哥林多教會的書信裡再次見證:林後4:4-6(新譯本) 4這些不信的人被這世代的神弄瞎了他們的心眼,使他們看不見基督榮耀的福音的光;基督就是 神的形象。5我們並不是傳揚自己,而是傳揚耶穌基督是主,並且為了耶穌的緣故成了你們的僕人。6因為那說“要有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 神,已經照在我們的心裡,要我們把 神的榮光照出去,就是使人可以認識那在基督臉上的榮光。神說要有光,其實那個真光就是耶穌基督,耶穌基督是在太初以前就存在的、是我們生命的光,吩咐要有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神,神已經藉著光臨到了原來不幸的掃羅,把他的生命翻轉過來成為保羅,從此以後他就攜帶著這個復活的主,成為主的見證人,要把神的榮光藉著他到各處彰顯出來,這同樣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人蒙恩得救的每一位,神對我們的呼召,我們原來是在黑暗中的,就像第4節講的原來是被偶像假神弄瞎了心眼,原來是不認識主的、原來基督就是神的形象,我們過去不認識、是被蒙蔽的,可是神已經如今叫光照明我們的心眼,使我們認識了耶穌-復活的主,祂就是神的形象, 祂也活在我們的裡面,神要藉著我們彰顯基督的榮光。林後4:4-6(現代譯本) 4這些人不信,因為這世界的神明把他們的心眼弄瞎了,使他們看不見福音的光;這福音是關於基督的榮耀,而基督是上帝的真像。5我們所宣揚的不是自己,我們只宣揚「耶穌基督是主」;為了耶穌的緣故,我們作了你們的僕人。6那位吩咐「要有光從黑暗裡照出來」的上帝也就是用光照亮我們內心的上帝;他使我們認識上帝的榮耀,照耀在耶穌基督臉上。透過更多的認識耶穌我們的生命與這位真光的本體-耶穌基督相遇,我們會更認識上帝的榮耀。
歸納3個重點,我鼓勵大家可以把這3個重點想一想用在自己的身上,從今天看到的影片還有讀的經文,看到了這些見證他們會分享得救前的光景、分享他們的生命怎麼遇見真光,及他們得救後如何領受異象回應神的呼召,那你自己同樣也可以把它記錄下來,整理幾分鐘的見證,每個人應該都可以寫下來,關於你生命中遇見真光與主相遇、經歷主這種生命前後的改變,1.得救以前的光景:被蒙蔽、眼瞎、在黑暗中盲目、茫然。當時的如何看環境、看自己的未來?2.遇見真光:心眼得開認識耶穌,悔改歸向真神。3.得救以後:生命改變、領受異象、受差遣成為見證人。保羅在遇見大光的當下,他就領受清楚的呼召,他被差遣要去向外邦人傳福音,那神可以向掃羅來說話;同樣神可以對每一個祂的兒女說話,因為神是又真又活的,如果你還不清楚神到底要如何用你、給你的呼召、揀選、異象、差遣是什麼,如果你還不清楚那個使命,鼓勵你在禁食禱告時可以求問神,在禱告當中問神:「神祢要這麼用我?祢對我的心意是如何?我渴望回應祢在有限的年日被祢來使用。」不要覺得那只是其他人的事,是每一個蒙恩得救的人,我們都可以求問神,求神來使用我們,因為現今莊稼已經成熟、已經發白,祂要差遣工人,因為工人太少,每一個人不分年齡,我們都要如此回應神:「主啊!我在這裡,求你差遣。」也許是神差遣我們要去職場或者去校園、向鄰居、家族聚集當中,神可以使用你作見證或可以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跟人分享福音,就像剛才報告裡面提到的一些好的PPT 、好的見證影片,這些分享你都可以傳出去給你的朋友、給你關心代禱的對象。
最後我們來看廖智後面的見證影片:她在2008年汶川地震失去了女兒、她的婆婆、她的雙腳,後來她的先生因為承受不了這些痛苦的打擊,後來就在那一年就是大年30的時候就向她提出離婚,因為每一次看到她的時候就會想到這些過去,所以後來就從那一天開始,她孤孤單單地去面對接下來復健的人生過程,但感謝主因著有一群志工,剛才她見證裡提到那一群是從加拿大去拜訪災區的基督徒,留下了聖經、介紹了耶穌給她,所以她的生命能夠因著神的話語、遇見主而改變,今天她也同樣的接受神的差遣,後來又回到四川去服事那些有需要的人、幫助那些身體需要假肢的這些人,所以神可以使用我們,雖然有些的遭遇,我們不能明白,但神可以使萬事互相效力,叫我們經歷這一切,受了神的安慰,重新地找回生命的價值、意義,我們將來也可以去安慰、鼓勵、扶持那些正在受痛苦的人,今天全世界有太多的人處在這種絕望的理念。
很感恩神今天也差遣難民服務隊去到土耳其那裡的敘利亞難民,雖然造訪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他們再過幾個禮拜就要回來了,但我們繼續在後面禱告,願神透過他們的服事,即使在短時間的接觸,願他們就像我們今天看到的見證一樣,能夠去觸摸到這些真實心靈有需要的人,並且藉著我們的愛的分享,他們也能夠遇見真光,能夠認識耶穌、重新的找回生命的意義跟價值。
我們看到了整個的這個見證裡其實是介紹了四位父親:一個是她前面在瓦礫中在挖掘找尋她,堅持不放棄的父親;一個是用心代禱的屬靈父親;一個是她的先生,勇敢承擔的父親;最後我們看到最寶貴、堅持扶持我們的就是愛我們到底的天父,祂成為我們走人生道路的倚靠、力量、隨時的幫助。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202200828講題:生命真光 講員:李怡瑱牧師

202200828講題:生命真光 講員:李怡瑱牧師 金句:耶穌說:「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裏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約8:12)
上次跟大家分享起初創世記的第一章,論到生命真光,心中有許多的感動,希望能夠跟大家分享。
創1:1-5 1起初,神創造天地。2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神的靈運行在水面上。3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4神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開了。5神稱光為「晝」,稱暗為「夜」。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中國人有句話說:「光陰似箭」,「光」跟「暗」就開始了時間,從第一天,就是有晚上、早晨,聖經講第一天是從晚上、從暗開始的,所以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聖經裡面第一次講到好的是「光」,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神看光是好的,聖經中第一次出現這個好,就是論到光。光如何來?在創1:1-2講到在光來到之前地是空虛混沌,淵面黑暗,一切就是看似失去次序、混亂的、黑暗的,在這種光景中,誕生了「光」,「光」之前,在第二節後面提到有兩個關鍵,一個就是神的靈運行,當時地在水的覆蓋中,「淵面黑暗」在這種情形,神的靈運行,「神的靈運行」在原文的字母裡就好像是孵化,神的靈運行就好像是生命誕生前,我們知道雞蛋要變成小雞前,母雞需要在蛋上孵化,神的靈運行就好像如此。神的靈藉著神的道,神說:「要有光」,就有了光。於是「光」就誕生了,神看光是好的,神藉著祂的創造,這一切創造的起頭都是在為神的救恩也就是祂的獨生子-耶穌所要成就的工作來預備。
對應創世記起初的光:約1:1-5,9,有相對應的經文啟示我們光的來到,其實就是在預表那真光-耶穌基督將要帶來奇妙的救恩。1宇宙被造以前,道已經存在。道與上帝同在;道是上帝。2在太初,道就與上帝同在。3上帝藉著他創造萬有;在整個創造中,沒有一樣不是藉著他造的。4道就是生命的根源,這生命把光賜給人類。5光照射黑暗,黑暗從沒有勝過光。9那光是真光,來到世上照亮全人類。約翰福音第一章對照創世記第一章,神很清楚的告訴我們光來到世界、照亮世界之前,真光就已存在,那真光就是道、主耶穌,就是父、子、聖靈三位一體的那位神的道-耶穌基督。v2.告訴我們太初道就存在了,道就是上帝,而且是藉著祂創造萬有,所以實際上在我們見的世界已先道、主耶穌就存在,且真光就已存在,只是祂降生來到人間,要把光、生命賜給人。在和合譯本提到光來到世界照射黑暗,但黑暗不接受光,在現代譯本和新譯本都翻譯成為「黑暗從沒有勝過光」,所以我們知道真光,是在世界黑暗失序、混亂之前就已存在,所以我們曉得世界的混亂、黑暗、渾沌等等,這些問題都無法勝過真光、神的道也就是神所預備的救主、救恩-耶穌基督。
無論我們現在的生命處於何種光景中,也許你感覺到很混亂、一切失去次序、看不到未來、沒有光、一切看似都在遮蓋中,但永遠都不要懷疑在那一切之上的真光已存在,創造的主仍掌權,一切的計畫都有神的時間,我們不要懷疑也不要沮喪,讓我們持守信心來倚靠、仰望祂。
詩36:7-9(現代中文譯本) 7上帝啊,你不變的愛多麼寶貴!人都在你的翅膀下找到庇護。8他們在你家中享受盛筵;你給他們喝你那喜樂的泉水。9你就是生命的泉源;在你的光照中我們得見光明。詩人做出了這個詩,對應我們剛才讀的經文,就是如此,祂是真光,我們的救主是真光,也是生命的源頭,所以讓我們在神的光罩中看見希望、未來、看見這位愛我們的神、不離不棄的愛,祂與我們同在、要保護我們,祂要親自讓我們進入祂的家中、為我們預備豐盛的筵席中來喝祂喜樂的泉水,所以我們再次說:當你感到憂慮、徬徨無助、為這許多的亂象、世界及周圍的環境而感到沮喪時,讓我們抬頭仰望神,祂要將祂的喜樂泉源賞賜給你,求神幫助我們,讓我們仰望祂,在祂的眼光中,經歷神、聖靈的光照來看見光、希望。
上次有跟大家分享了一個見證,今天我想再次複習這個見證,在看見證之前先來讀約9:1-3(現代中文譯本) 1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2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3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來。生來瞎眼這看似是很悲慘的人生境遇,這生來瞎眼的看似是沒有未來的,他註定一輩子只能在黑暗中度日,但我們等一下會看到,因為耶穌的來到,一切的事發生了奇妙的改變。廖智-見證影片,上次有跟大家介紹了她,她在汶川地震時失去了雙腿,對於從小學舞蹈,且是一名舞蹈老師,對她而言失去雙腿幾乎是難以承受的痛苦,在地震當中她11個月大的女兒及婆婆也都死了,她先生因為成受不了這個打擊,後來在大年夜的時候選擇跟她離婚,所以在這樣一連串的打擊中幾乎可以說是看不到未來,在如此的景況中,可是很奇妙的,因著加拿大來的服務團留下了聖經給她,後來神的話語安慰了她,原來有一位如此愛我們、深深的愛我們的朋友-主耶穌,當世人都離棄時,祂卻用不離不棄的愛來扶持、幫助在黑暗中看似失去未來、沒有盼望的人。
傳統解讀生命境遇:就像廖智姊妹起初會有的反應,也是一般華人很自然的思考模式,就是面對一些難以解答的生命境遇,很多人就會說這是「犯罪的結果」,甚至講道過去的罪孽帶來的今生的禍患,或是說祖先的「遺傳的咒詛」。但神藉著耶穌基督的來到,卻將一切做了奇妙的翻轉,使咒詛變成祝福;使黑暗中的百姓看見光,耶穌來:顯出神的作為。從剛才讀的見證及經文中歸納三個重點:1.耶穌來,不是要定罪,乃是要拯救罪人出黑暗;2.耶穌來,彰顯神蹟大能,要翻轉人的生命,從自憐、怨恨、忿怒、受傷中得釋放;3.耶穌來,叫失喪的人重新找回生命的意義和價值!祂就是光,是我們生命的光,祂來到就叫我們從黑暗中得拯救、光明和希望,耶穌來不是要定罪而是施行祂奇妙的大能,要翻轉人的生命,這不只是在耶穌當時後,今天這世代神仍在工作,仍藉著信祂的人在各處彰顯神的榮耀作為、彰顯神蹟大能,翻轉許多人的生命,要叫我們從許多自憐,甚至憤怒、受傷、怨恨中得自由和拯救。
約9:4-5耶穌在回答門徒的問題,告訴他們也不是這個生來瞎眼的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神的作為, 4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5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當時耶穌講這句話是距離祂被釘十字架大概是半年的時間,也就是受害前半年左右,耶穌知道祂的時間快要到,祂說要趁著白日繼續做那差祂來者的工,黑夜來到,當這個時間來到時,就沒有人能作工,所以一直到耶穌被害,釘十字架前祂都沒有停止神差祂要祂做的工。祂說:「我在世上的時候就是世上的光。」其實耶穌講這些話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神連我們在地上的性命,就表示神還有要我們去做的工,正如耶穌在世上成為世上的光,每一個神的兒女被神存留在這個地上,也有神差付我們的使命,我們要成為世上的光,所以我們從耶穌所做的看見今天主也要我們如此地去做,我們要抓住每一個機會,趁著白日、趁著神還給我們機會、趁著還可以傳福音的時候,我們要盡心竭力。感謝神!臺灣雖然有疫情,但是並沒有禁止聚會,所以我們要藉著神還給我們能夠自由聚會的時候,要抓住每一個機會,我們要來到神的面前盡全心全意的來敬拜祂、來事奉祂,抓住每一個機會來做神差我們要去做的工,成為世上的光,能夠成為耶穌的見證人。
約9:6-7 6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7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當這個生來瞎眼的遇見了耶穌,他照著主耶穌所吩咐的去西羅亞池子一洗他的眼睛就看見了,從那天開始他真的成為耶穌的見證人,就像這裡說的「奉差遣」,他在西羅亞池子一洗,成為一個全新的人,他經歷了耶穌奇妙的醫治和拯救,從那以後別人很好奇問他:「你是那個生來瞎眼的嗎?」他說:「是的,是我。」別人問他:「那你眼睛怎麼好的呢?」他說:「有一個名叫耶穌的,祂醫治了我。」所以當他被帶到官府到法利賽人面前去被審問的時候,問他:「你的眼睛怎麼看見呢?」他說:「這個耶穌,醫治了他。」耶穌是不是像法利賽人口中說的罪人?他不知道,但他知道一件事:從前我是眼瞎的,今天我能看見,成為主的見證人,奉差遣成為主的見證人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就像這個生來瞎眼的,他經歷了主的醫治神蹟,聖靈造訪了他之後,他重見了光明,他所能做的見證就是如此,從前我是眼瞎的今天我能看見, 同樣的我們這些蒙受神恩典的,聖經說,我們不要白白的徒受神的恩典,我們本來都是罪人、都是活在黑暗中是沒有未來、沒有盼望、沒有神的,聖經裡面說我們本來在地上是沒有指望的,可是救恩如何臨到我們的身上?從今以後我們不再是過去的人;從今以後我們脫離了那個罪的轄制跟捆綁,成為新造的人,所以我們要成為奉差遣主的見證人。做見證不是困難的,就像我說的這個生來瞎眼的就告訴別人,他活在別人面前就是一個見證-「從前我是眼瞎今天我能看見」。
我最近在宣教日引看到為緬甸的一段禱告的信息,當我在看這個信息的時,我心裡面有很深的感動,因為他們的遭遇跟情況,因為我們有支持分堂就是緬甸信誠臘戌佈道所,所以我們有這種感同身受的這種親切感,這種需要跟我們是有相關的,但是另外一方面在今天跟大家分享這一段禱告的時,我也希望大家放在心裡,因為我們為緬甸的下一代禱告的同時,也求神讓我們想到臺灣中華民國,我們的世世代代、我們的下一代、他們的未來,然後我們看到這些,其實是跟我們有切身相關的,如何讓聖靈把感動放在我們的心裡,今天我們不只是很消極、被動的,好像是不知道未來會是如何,而是我們應該更積極、主動地成為光、鹽、見證人,抓住神還給我們傳福音的機會,趁著白日我們要起來做神差我們做的工,好叫我們的未來、下一代可以不必承受那種戰亂可能帶來的禍患。下一代,未來在哪?
請為緬甸下一代禱告。政變時經濟衰弱,人民缺錢;內戰四起,烽火連天;學校開學,師生缺課;銀行開業,無錢領取;四處炸彈,步步為營;抗議匿跡,多人失蹤。年輕一代的夢想與盼望,已經被這次的政變粉碎了,帶給他們沉重的打擊。為此有些帶著仇恨去參戰,有些頹喪放棄學業、事業及夢想。內戰引發的難民潮,最大的受害者是無辜的小孩子,他們面對漂浮不定的流離生活、輟學、飢餓及戰火危機。臘戌周圍的孤兒院、學生中心及學校,出現難民孩子爆滿的狀況,各項需要激增。
天父,為緬甸人民、軍人、民兵及政治家禱告,求祢幫助全國人民上下能為了人民福利及國家的未來,謙卑地對話,找出解決危機的雙贏方案,讓動盪盡快平息,百姓休養生息,社會秩序恢復!求祢憐憫孩子幼小心靈,幫助他們在戰火連天的環境中有機會認識祢的名,經歷上帝的同在與神話語的堅固,在主耶穌基督的愛中健康的成長。求祢引領迷失的年輕人,在基督裡找到盼望,從千百年的宗教傳統走出來,轉向基督的福音真理,找到生命的意義!過去他們生命被蝗蟲螞蚱吃盡的,祢要大大補還!我們祝福緬甸的下一代成為屬神的子民,在緬甸建立屬神的國度! 天父,許多緬甸教會雖然力量微小,仍願意賙濟貧窮,願主的真光照耀在黑暗時期的緬甸,興起教會成為地上的代表,彰顯主的榮耀。願許多第一次踏進教會的百姓被祢安慰、保抱;被祢恩言觸摸,得以敞開心、投靠祢翅膀的蔭下,因為在祢那裡有生命的源頭,在祢的光中他們必得見光!奉主耶穌基督的名求,阿們!
先前除了政變外還有疫情,其實緬甸不少的傳道人為了照顧這些需要的人都陸續去世,雖然如此,感謝主!教會雖然力量微小,他們在困苦患難中沒有停止服事的力量,就是接待那些流離失所的、接待那些缺糧、缺家庭照顧的,賙濟窮人,其實他們有一些傳到人在疫情中及政變中陸續去世,可是教會沒有因此就失去盼望,反而在困難、患難中仍盡他們所能的去賙濟貧窮、去接待這些孤兒、這些流離失所逃難的人,所以就在這樣的景況裡有很多人進了教會,很多是第一次就在戰亂烽火連天的困苦流離中,因為教會伸出的援手,盡他們所能的去扶持、照顧這些人,所以這些家庭、孩子就陸續進了教會,我們信誠區也是在臘戌,剛才看到臘戌那裡就突然之間孤兒暴漲,所以很多孤兒院都充滿了人,學生中心,神讓信誠佈道所及臺灣信義會在臘戌有好幾個堂點,就是在如此的困苦、患難中,展開更多的福音工作,也藉著感謝主,臺灣信義會有一些的支援、教會的扶持及許多其他地方機構的幫補,能夠讓我們一起來做這個福音的工作,就像這裡說的:「願主的爭光照耀在黑暗時期的緬甸。」所以求神堅固我們,我們不是消極、被動的忍受一個黑暗時期或者這種社會環境的混亂、戰亂帶來的困苦、患難只是消極的忍受而已,神存留教會、興起教會,越是在黑暗的時候,教會越要更多的興起發光,這是神的心意,對我們屬神兒女呼召、揀選。所以耶穌說:「祂在世上的時候,就是世上的光。」當祂被接升天後,要藉著你、我和我們來發光,我們就像小基督一樣,是領受了主的恩,主的聖靈在我們裡面,讓我們可以興起發光。
太5:14-16(現代中文譯本) 14「你們是世界的光。建造在山上的城是無法遮蓋起來的。15沒有人點亮了燈去放在斗底下,一定是放在燈臺上,好照亮全家的人。16同樣,你們的光也該照在人面前,讓他們看見你們的好行為,來頌讚你們在天上的父親。」今天臺灣的未來在哪?臺灣的未來就在於教會、神的兒女是否願意在這看似充滿挑戰的時刻,站住、挺住、堅守住,成為主的光、主的見證。我接下來要跟大家分享周天成弟兄在過去這兩天在日本參加世界錦標賽所經歷的驚險賽事,其實他幾乎是已經到第三場的末了,看起來幾乎可以說是沒希望了,因為對方已經20分,那他才15分,其實對方只要再得1分這場球賽就結束了,他就仍留在過去八強的成績裡。但是神給他機會,他後來做見證說:「100%是神的作為。」他自己知道在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但是神給了他機會,他願意挺住、站住、靠著主撐過,反敗為勝。同樣的,今天中華民國臺灣的未來、臺灣的希望、我們下一代的未來和希望,就在於我們作為神的兒女、神國度的子民,我們願不願意在神給我們的日子、機會裡,為神的榮耀挺住、站住、堅持到最後?
詩42:11 我的心哪,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應當仰望神,因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原文:幫助),是我的神。本來到的第三局最末了只剩下一分的機會,對方只要在得一分這局就結束了,但他選擇不懊悔、不是消極地放棄,而是放手交給神,並盡心竭力去後面的仗,求神幫助我們,沒有到最後見主面,我們沒有一個人有資格說放棄,求神堅持加力量給我們,讓我們能夠靠著主,加給我們的力量一直堅持到最後,我們不僅是要見主的榮面,還要得著主從上面召我們來得的獎賞。
回應詩歌:生命真光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5/11讀經進度

1. 撒母耳記上 25-26
2. 約翰福音 9
3. 詩篇 56:8-13
4. 箴言 15:1-3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約翰福音 9:1-16、35-41

敬拜詩歌:開啟雙眼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LJzq9gVPSs

一、安靜:主啊!我仰賴祢的工作,求主使我安息在祢懷裡。
二、讀經:約翰福音 9:1-16、35-41
1. 重點說明:
第九章記載了另一個大家熟悉的神蹟:叫瞎眼的能看見。透過這個醫治的奇事,耶穌首先打破「身體殘疾代表犯罪或上帝懲罰」的錯誤觀念,建立神乃是要從人的不足顯現祂大能的偉大宣告。祂更進一步闡釋,生命真正的殘疾不在身體的缺憾,而在信仰的缺乏。從人有限的眼界去判斷是非、拒絕基督,才是真正的瞎眼和犯罪。
2. 鑰節: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約 9:39)
三、默想:
■耶穌是如何駁斥人們對身體殘疾者的歧視呢?(v.1-v.3)
■法利賽人是如何看待耶穌的神蹟呢?(v.15-v.16,參 18a,v.28-v.29)
■我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身體有殘疾的人?為什麼信仰的缺乏,才是真正的殘疾?我是否意識到自己生命中有哪些部份也不完全?
四、禱告:親愛的主,求聖靈充滿我,時時有能力擁抱身體殘疾的人,又有能力坦承自己生命中的殘疾,從身體力行中傳揚基督福音。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約翰福音 9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約翰福音)
趁著白日

約翰福音9:4「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做工了。」

有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門徒就問耶穌到底是誰犯的罪,導致這人眼瞎。耶穌否定這人瞎眼是因為罪的原因,而是要在他身上顯出上帝的作為來。緊接著耶穌告訴門徒要「趁著白日,我們必須做那差我來者的工…」

在我們的身邊有許多「瞎眼」的人,我所指的並非真的眼瞎,而是指「有需要」的人,面對這些人我們的態度如何呢?我們不能冷眼旁觀,而是要抓住機會,向人傳福音,因為這正是神工作的機會。

我們每一個人「白日」的長短都在上帝的手中,時間真是稍縱即逝,若不把握住「白日」的時間,等到「黑夜」來到,我們連服事主的機會都沒有了,不但可惜且將會羞愧的見主面。

親愛的弟兄姊妹,好好善用主所賜給我們的「白日」,把福音傳給身旁有需要的人。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自以為是

約翰福音9:24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 神,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一個生來瞎眼的人,眼睛得以看見,這是明顯的神蹟,是神的工作,真需要將榮耀歸給神。因為這不是出於人的能力,而是唯有神能夠做這奇妙的事。

然而,這一群「敬虔」的法利賽人看見這明顯的神蹟,卻一點不覺得開心,他們不顧念這瞎眼的人之需要。他們知道要將榮耀歸給神,卻不明白這位行神蹟的耶穌就是神。

法利賽人以自我為中心,甚至高傲,以致無法謙卑的認出耶穌是基督。人實在有限,當我們自以為是時,常常令我們做出錯誤的判斷。願上帝幫助我們,每日親謙卑的尋求神,使我們更清楚明白神的旨意。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2021 W6 小組教材

[話語分享]:耶穌如何看待生命
<關鍵字>:生命不單是短,而且快,不可預測。
雅4:16“其實明天如何,你們還不知道。你們的生命是甚麼呢?你們原來是一片雲霧,出
現少時就不見了。”
詩 90:5-6“你叫他們如水沖去;他們如睡一覺。早晨他們如生長的草早晨發芽生長, 晚上
割下枯乾。”
上帝給每一個人的時間都是一樣的,都是很公平的。我想起詩篇90 篇另一段經文
詩90:10「你讓我們活到七十歲,有些人甚至活到八十歲,但最好的年華也充滿勞苦愁
煩,生命轉瞬即逝,我們便如飛而去。」
各位家人,不要等,你該做的,想要做的,該完成的,現在就去做。因為時間真的很短
暫。把握現在就去做,就是現在。
時間就像銀行的帳戶,你是怎麼投資的?時間你無法儲存,無法預支,也無法多拿,今
天用完了就沒了。但問題是我們投資在哪裡?如何使用將決定成敗!
約9:4「差我們來的那位給我們委派了工作,我們必須趕快完成,黑夜將到,那時誰都不
能作工了。」
<生命的分享>:什麼原因拖延使你沒有辦法去做你想要做的事?在這一週你準備採取什
麼實際的行動去突破?你需要什麼幫助?
<關鍵字>: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而在於目的是什麼?
生命的意義不在長短, 而是在於意義。耶穌在世上只有33 年的時間,但是祂改變了這個
世界,他很清楚自己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生使命:
太20:28「“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
贖價。」
約19:30「耶穌嚐了以後就說:「成了!」然後垂下頭,交出了他的靈魂」
Kevin Carter 的故事給你什麼提醒或啟發?
太16:26「你如果賺得全世界,卻賠上自己的靈魂,又有什麼益處呢?有什麼比自己的
靈魂更寶貴呢?」
成功是關乎你個人,上帝不要你我活著只有成功、祂要你我活出生命被造的目的與意
義!success is just about you, but significant is about others.
人生最大的悲劇是有一天我們人生結束一看、這些我們以為的成功都不再重要。人能拿
什麼換生命呢? 什麼是門徒?是跟隨者!不是粉絲。複製耶穌的生命在我們的裡面!你
的生命願意讓耶穌掌權嗎?你願意讓祂來帶領嗎?
<生命的分享>:生命的主權交給耶穌為什麼這麼難?這週你會做什麼來改變這一切?


靈修教材: NLCC小組教材
換成空檔

閱讀: 列王紀上19章9-12、15-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25-27章;約翰福音9章1-23節

火後有微小的聲音。—列王紀上19章12節
在洗車場,排在我前面的貨車司機正忙著做事,他走到貨車的車尾卸下掛鉤,以免清洗時卡住快速轉動的清潔滾刷。他付錢給服務員之後,便把貨車駛入自動軌道,但他的排檔一直保持在前進檔。只見服務員在他身後喊道:「換空檔!換空檔!」但那人的車窗緊閉,根本什麼都聽不見,結果在短短的四秒鐘內就完成了洗車過程,而他的貨車幾乎都沒洗到。

先知以利亞也忙著服事,他被上帝使用,做了許多驚天動地的事。他靠著上帝擊敗了巴力的先知之後,感到筋疲力盡(參閱列王紀上18章16-39節),需要一段空檔的時間休息。於是,上帝帶領以利亞前往何烈山,多年前上帝也曾在那裡向摩西顯現。上帝再次震動這座山,但上帝並不在狂風、地震或烈火中,反倒以微小的聲音向以利亞說話,當「以利亞聽見,就用外衣蒙上臉」去見上帝(列王紀上19章13節)。

你我是否也常終日忙著服事,盡心竭力地想為我們的救主做大事呢?但我們若從不曾退到空檔,可能每天就是匆忙度日,而錯失了聖靈的澆灌。上帝正輕聲地囑咐我們:「你們要休息,要知道我是上帝!」(詩篇46篇10節)記得要換成空檔!換空檔!

你如何放慢腳步花時間親近天父?
忙碌的人為何需要挪出一段空檔的時間呢?
天父啊,我要安靜休息,
因為知道祢是上帝。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以利亞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我的上帝是耶和華」。亞哈王在位的22年間,以利亞是北國以色列的先知(列王紀上17-19章)。亞哈王與妻子耶洗別一起帶領百姓敬拜巴力,並殺害上帝的眾先知(列王紀上16章29-34節,18章4節,19章10節),致使以利亞以為「只剩下」自己一個先知(19章10、14節)。但其實並非如此,因他忽略了俄巴底已經救出一百個先知並把他們藏起來(18章4節)。後來,上帝告訴以利亞,仍有七千人忠心於上帝(19章18節)。在羅馬書11章1-5節,保羅用以利亞的經歷來說明,「照著揀選的恩典,還有所留的餘數」。

沈啟智(特約作者)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愛使人勇敢

閱讀: 哥林多前書16章10-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上28-29章;約翰福音9章24-41節

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哥林多前書16章14節
二戰期間的四位隨軍牧師雖未曾被稱為「英雄」,但他們的犧牲卻令人動容。1943年2月一個寒冷的夜晚,當這四位牧師搭乘的運輸船多切斯特號在格陵蘭海岸附近被魚雷擊中時,他們竭盡所能安撫數百名驚慌失措的士兵。一名倖存者說,船艦逐漸下沉時,許多受傷的人爭先恐後地跳到擁擠的救生艇上,但他們卻鼓勵眾人要勇敢面對危機,安定人心。

當救生衣不夠時,這四位牧師把自己的救生衣送給驚恐的年輕人,並決心與船同沉,把生存的機會讓給別人。一位倖存者說,這是人間最美好的一幕。當船開始下沉時,這四位牧師臂挽臂一起大聲祈禱,鼓勵一同遇難的人。

勇敢標誌了這四位牧師的英雄事蹟,但愛才能詮譯他們的付出和犧牲。保羅敦促所有的基督徒要有這樣的愛,其中也包括哥林多教會中飽受衝擊的信徒。他們的教會充斥著紛爭、敗壞和罪惡,保羅就敦促他們「你們要警醒,在信仰上要站穩,要勇敢,要剛強」(哥林多前書16章13節,和合本修訂版)。他還說:「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14節)

這個命令對每個基督徒都很重要,在危難時刻更是如此。在人生的危難時刻,我們要向人展現基督犧牲的愛,這勇敢的舉動就反映了基督的樣式。

為何無私的愛能讓人看見耶穌?
基督的愛如何影響你在危難時刻所做的回應?
主耶穌,當我感到害怕時,
求祢激發我的勇氣,讓我勇於和人分享祢的愛。
作者: 雷翠霞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哥林多前書是保羅所寫最長的一封書信,其結尾是一系列的勸勉,其中包括「凡你們所做的,都要憑愛心而做」(16章14節)。但是,在這番勸勉之前,在第13節,他先連續提到四個軍事用語的命令,依序是:「警醒」(grēgoreō),意思是守望、警惕、警覺(參閱馬可福音13章35、37節;使徒行傳20章31節);「站立得穩」(stḗkō),意思是站穩腳跟或堅定自己的立場(參閱加拉太書5章1節),以此呼籲信徒要堅忍不拔地持守對基督的信心;「作大丈夫」(andrízomai),意思是要勇敢,保羅鼓勵哥林多信徒要有勇氣。最後一個軍事用語是「剛強」(krataioō),意思是要堅強,或變得堅強(參閱以弗所書3章16節)。由此可見,要活出基督徒的生命,勇敢和仁愛確實至關重要。

簡恩德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約翰福音9章1-41節

約翰福音9章1-41節: 講義(徐興緯弟兄)

耶穌醫治瞎眼的人(9:1-41)

預查3/09/2020
一. 耶穌醫治瞎眼的人(9:1-12) 9:1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 9:4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 9: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9:6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9:7 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 9:8 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麼。 9:9 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 9:10 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 9:11 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2 他們說、那個人在那裡.他說、我不知道。
1. 前言
1) 歷史上神蹟般的醫治的最大體現是在主耶穌基督的事工期間。事實上,耶穌行神蹟基於以下幾個重要原因和目的:應驗彌賽亞預言(太8:17),證實祂彌賽亞的身份和事工(11:2-5;參約20:30–31; 徒2:22),榮耀神(約9:3; 11:4),最顯著的是彰顯祂的神性(可2:7, 10)。
2) 耶穌醫病的事工至少有六個主要的特徵。
a) 耶穌只用一句話就可以使人痊癒(太8:5-13, 15; 9:6, 20-22; 14:35-36; 20:34; 可5:24-29; 路13:10 –13; 約5:1–9)。
b) 病人蒙耶穌的醫治立即痊癒(太8:3, 13, 15; 9:6-7, 28-30; 15:28, 30-31; 17:18; 20:34; 可3:1-5; 5:29; 7:33-35; 路13:10-13; 17:14; 約4:53; 5:9); 與現代所謂的神醫(信心醫治者)不同,祂的醫治都不是漸進的或逐漸的。 因此,毫無疑問,耶穌所行的是真正的奇蹟,不是隨著時間的自然恢復。
c) 耶穌的醫病是完全的。 例如,在祂治癒了彼得的岳母之後,“她立刻起來服侍他們”(路4:39)。 耶穌治癒了一個癱瘓的人後,那人也“起來,立刻拿著褥子,當眾人面前出去了”(可2:12; 參約5:9)。 耶穌醫治的即刻結果是瞎子看見,瘸子行走,長大麻瘋的潔淨,聾人聽見;所有這些病者都完全痊癒了(3:2; 7:31; 9:16; 11:47; 徒2:22)。
約翰福音 9:1-41 Page 2
d) 耶穌醫治了所有來找祂的人。 與現代的所謂神醫不同,祂沒有讓任何患者未得醫治而失望。 路4:40記載:“日落的時候、凡有病人的、不論害甚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耶穌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參約9:11)。
e) 耶穌醫治了病人是明顯的,包括器官性的,身體上的,和身體虛弱的病,而不是諸如下腰痛,心跳不規則,和頭痛這些看不見的疾病。 祂醫治了手枯乾(太12:10-13),彎曲的腰(路13:10-13),瞎眼的(太9:28-30),和耳聾舌結的(可7:32–37)。祂的能力沒有任何限制,所以祂 “醫治百姓各樣病症”(太4:23)。
f) 與現代的“神醫”不同,耶穌使死人復活(可5:22-24, 35-43; 路7:11-16; 約11:43-44; 比較太11:5)。
3) 耶穌在這段經文中醫治了一個瞎眼的。除了祂有行神蹟的大能之外,別無其它解釋。 (由於耶穌在道成肉身期間自願放棄了自主行使其神性,因此聖經說,祂的能力是父以祂的權柄授予的[太12:28; 路5:17; 11:20; 約5:19; 徒2:22; 10:38],並由聖靈交付給祂[路4:14; 太12:22–32])。一個人生來就是瞎眼的(9:1),突然立刻看見(約9:7), 這絕對不是自然的復原,也不是治療的結果,因為這遠遠超過了當時有限的醫學知識,在現代也是不曾見的。
4) 這記載的流程可以被分為四個要素:問題的所在,醫治的目的,耶穌的大能,和眾人的困惑。
2. 問題的所在(9:1) 9:1 耶穌過去的時候、看見一個人生來是瞎眼的。
1) 有人將【耶穌過去的時候】與8:59 “耶穌卻躲藏,從殿裡出去了” 連接起來,認為這是指耶穌離開聖殿後就發生的事。但這句話的措辭是籠統的,無法確定正確的時間與地點。 既然耶穌打發瞎眼的去西羅亞池子裡洗(9:7),這件事一定是在耶路撒冷發生的。 聖殿是乞丐的主要聚集地(參太21:14; 徒3:1-10),因為來聖殿敬拜的人,可以給他們施捨。 聖殿也是很多人聚集的地方。主耶穌可能在這聖殿的地區內遇到這瞎眼的人。
2) 在古代瞎眼是常見的(參利19:14; 21:18;申27:18; 28:29; 撒下5:6, 8; 伯29:15);無人照顧的瞎眼只好靠乞討謀生(參可10:46)。 正如以賽亞書42:7所預言彌賽亞將會“開瞎子的眼”,耶穌曾多次醫治了瞎眼的(太9:27-28; 11:5; 12:22; 15:30-31; 20:30-34; 21:14; 可8:22-25; 路4:18)。
3) 經文沒有說門徒如何知道這個人【生來是瞎眼的】(9:2)。 可能他是一個比較為人所知的人物,因此大家都知道他的背景。或者這個人自己已經告訴過他們。 無論如何,這是福音書中唯一記載耶穌醫治了一個患有先天性疾病的人。
3. 醫治的目的(9:2-5) 9:2 門徒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9:3 耶穌回答說、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 9:4 趁著白日、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 9:5 我在世上的時候、是世上的光。
約翰福音 9:1-41 Page 3
1) 由於這瞎子的瞎眼是先天性的,他的狀況在門徒們的心中引發了一個神學上的難題。 他們就問耶穌說:【拉比、這人生來是瞎眼的、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是他父母呢】? 當時流行的猶太教義是假定任何人的肉體上的疾病痛苦都是個人犯罪直接引起的結果。 因此,他們覺得對他的病患只有兩種可能的解釋:這個瞎眼的罪或他父母的罪造成了他的瞎眼。
2) 由於這個人【生來是瞎眼的】,他又不可能在生前犯罪,因此,他沒有責任。門徒之所以將之列為一種可能性是因為在當代猶太教中普遍存在兒童可能在子宮內犯罪的觀點。 此外,一些受希臘哲學影響的猶太人主張靈魂在生前就存在。 因此,他們認為人可以因生前所犯的罪而受到今生的懲罰。 (當然,聖經不接受這樣的觀點)。另一方面,如果該名瞎子的父母有責任,那麼因父母的罪懲罰他們的孩子似乎是不公平的。
3) 門徒的推理,即使合邏輯,卻是基於錯誤的前提。 當然,總的來說,苦難最終是罪惡的結果。 確實,特定疾病有時可能是特定犯罪的直接後果。譬如,米利暗因反抗摩西的權柄而長了大痲瘋(民12:10)。 耶穌早些時候警告過祂在畢士大池旁醫治的那個人:“你已經痊愈了.不要再犯罪、恐怕你遭遇的更加利害”(約5:14)。使徒保羅也對不按理守聖餐的哥林多人說,“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少”(林前11:30)。
4) 門徒們可能也想起了舊約中的某段經文,耶和華似乎定意要因父母的罪而懲罰他們的孩子。 在出20:5中,耶和華對以色列人說:“我耶和華你的神是忌邪的,恨我的,我必追討他的罪,直到三四代”。 出34:7再次警告說,“耶和華……萬不以有罪的為無罪、必追討他的罪、自父及子、直到三、四代”(民14:18;申5:9)。
5) 但是,我們必須從民族或社會的角度來理解這些經文。關鍵是邪惡的一代的腐敗會影響後代。這是明擺著的現實。認為孩子將因其父母的罪過而受到懲罰的想法是不符合聖經的概念。申24:16吩咐說:“不可因子殺父,也不可因父殺子,各人要為本身的罪而死”(參代下25:4)。神藉著耶利米宣告:“當那些日子、人不再說、父親喫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但各人必因自己的罪死亡、凡喫酸葡萄的、自己的牙必酸倒。”(耶31:29–30)。結18:20補充說:“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必歸自己”。
6) 然而,子孫後代(“直到三四代” [出34:7])承受了上一代人的不順服的後果。譬如,由於父母這一代人的不信,出埃及的以色列兒童經歷了四十年的曠野漂流。 許多世紀後,當北國和南國被虜時,當時的兒童承受了上一代的罪惡之苦。
7) 對於門徒的提問,耶穌的回答是:【也不是這人犯了罪、也不是他父母犯了罪、是要在他身上顯出 神的作為來】。祂暴露了門徒思考中的錯誤。 苦難和個人的罪之間並不總是有直接關聯。 當約伯的朋友以錯誤的假設為他的苦難解釋時,他們造成了他不必要的憂愁(參伯13:1-13; 16:1-4),並最終受到了耶和華的斥責(伯42:7) 。 在另一例子中,耶穌教導眾人,彼拉多在聖殿中殘殺的加利利人,或在西羅亞樓倒塌壓死的人(路加福音13:1-5)並不比住在耶路撒冷的人更有罪;並不是像祂的聽眾所以為的。 反而,主用這兩個例子來警告他們,所有罪
約翰福音 9:1-41 Page 4
人,包括他們在內,都將面臨死亡。除非他們悔改並信祂,否則一旦死亡,他們就會滅亡。神以祂的主權選擇使用這個瞎子的痛苦來顯出祂自己的作為。
8) 耶穌解決了他們的誤解,並介紹了做神的工之後,祂確定這是首要任務,就對門徒說:“我們必須作那差我來者的工”。 他們的焦點是往後看,分析瞎眼如何落在這情況中;而主所關心的是向前看,為瞎子的緣故,向他顯示神的作為來。 就如4:4那樣,約翰經常使用【必須】這詞來描述耶穌積極完成了父賦予祂的使命(參3:14; 10:16; 12:34; 20:9)。 在這裡,【我們】這個複數代名詞也包括門徒;他們也藉著神的大能去【作差我(耶穌)來者的工】。
9) 【趁著白天】這句話就表達出一種急迫感(參7:33; 11: 9-10; 12:35; 13:33)。 所指的是耶穌與門徒在一起的時間是短的,因為只剩下幾個月耶穌就要被釘十字架。 之後,【黑夜將到、就沒有人能作工了】,所指的是祂死後將要離開門徒。 然後,他們將被黑暗籠罩(約12:35),【就沒有人能作工了】,直到五旬節聖靈降臨。
10) 但是,當耶穌【在世上的時侯】,祂就是【世上的光】。 當然,主死後並非再也不是【世界之光】,因為祂藉著門徒繼續祂的事工(太28:18-20)。 然而,那光在祂地上的事奉時最清晰,最明亮地發光。 耶穌告訴門徒的話也可以應用在所有信徒身上。 他們要以急迫感來事奉神,“要愛惜光陰、因為現今的世代邪惡”(弗5:16;參西4:5)。 高貴的清教徒牧師巴克斯特(Richard Baxter)曾寫道:“我傳道好像我不再有機會傳道,並好像是一個垂死的人對垂死的人傳道”。
4. 耶穌的大能(9:6-7) 9:6 耶穌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 9:7 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西羅亞翻出來、就是奉差遣)他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
1) 耶穌是世界屬靈之光,祂也將為這個一生在黑暗中生活的人提供肉體的光。 因此,耶穌醫病是一個活生生的比喻,說明耶穌的事工就是光照在黑暗裡,使屬靈的瞎眼可以看見(參1:5)。
2) 耶穌與門徒【說了這話,就吐唾沫在地上、用唾沫和泥抹在瞎子的眼睛上,對他說:“你往西羅亞池子裡去洗”】。 耶穌較早時曾用祂的唾沫治愈一個耳聾舌結的人(可7:33)和一個瞎子(可8:23),但只有在這裡祂用【唾沫和泥】。 聖經,沒有說明祂為何這樣行,顯明方法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神蹟的人與祂的神蹟。
3) 【西羅亞池】(Siloam)位於耶路撒冷城牆的東南角。約翰在括號中的註釋提到西羅亞的希伯來文意思是【奉差遣】。可能是指耶穌是蒙神差遣來拯救失喪的罪人。這個名字也象徵著神慷慨賜福給以色列:耶穌,彌賽亞,神所差遣的那一位(5:24, 30, 36-37; 6:38-39, 44, 57; 7:16, 28-29, 33; 8:16, 18, 26,, 29, 42; 11:42; 12:44-45, 49; 13:20; 14:24; 15:21; 16:5; 17:8, 18, 21, 23, 25; 20:21; 太10:40; 可9:37; 路4:18; 9:48; 10:16)。
4) 瞎子照著耶穌的指示,【去一洗,回頭就看見了】。他對主命令的回應是順服,就是真正得救的信心該有的記號(羅1:5; 15:18; 16:26; 來5:9)。
5. 眾人的困惑(9:8-12)
約翰福音 9:1-41 Page 5
9:8 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就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麼。 9:9 有人說、是他.又有人說、不是、卻是像他.他自己說、是我。 9:10 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 9:11 他回答說、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2 他們說、那個人在那裡.他說、我不知道。
1) 耶穌醫治了瞎眼在【他的鄰舍和那素常見他是討飯的】中引起了轟動。有些人困惑地說:【這不是那從前坐著討飯的人麼?】 其他人自信地斷言:【是他】。但還有其他人無法相信這奇蹟(參第32節),說:【不是,卻是像他】。法利賽人稍後也會像他們一樣的推測,認為這不是同一個人(18節)。 這從前瞎眼的人打斷了眾人的討論,直接宣告:【是我】。
2) 分明有人相信這個瞎子。【他們對他說:“你的眼睛是怎麼開的呢”】?瞎子簡潔地總結了發生在他身上的事情:【有一個人名叫耶穌.他和泥抹我的眼睛、對我說、你往西羅亞池子去洗.我去一洗、就看見了】。想要見耶穌行神蹟的人就問他說:【那個人在哪裡】? 但是瞎子【不知道】耶穌在哪裡,甚至從來沒有見過耶穌,不可能認出祂。 耶穌從瞎子去洗之後(7節),就在故事中消失了,現在的主角是以前瞎眼的人; 直到第35節耶穌才再次出現。
3) 耶穌醫治瞎眼的記載恰好地說明了救贖的過程。 失落的罪人被罪蒙蔽了(12:40; 林後4:4),沒有能力認出救主,或自己找到救主(羅3:11; 8:7)。 如果耶穌不尋找瞎子並向他顯現,瞎眼的就不會得到醫治。 所以救恩也是如此。 如果神不向屬靈上的瞎眼伸出援助之手,就不會有任何人得救(羅5:6; 參約6:44, 65)。 就像故事中的瞎子,只有在順服耶穌的命令並在西羅亞池中去洗後才得到醫治一樣,罪人也只有在他們謙卑而順服接受福音的真理時才能得救(羅1:5; 15:18; 16:26; 來5:9; 參帖後1:8; 彼前4:17)。
二. 不信者審查檢驗一個神蹟(9:13-34) 9:13 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 9:14 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9:15 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6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 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分爭。 9:17 他們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 9: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9:19 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9: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 9:21 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他自己必能說。 9: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 9: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
約翰福音 9:1-41 Page 6
9:24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 神.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9:25 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9:26 他們就問他說、他向你作甚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9:27 他回答說、我方纔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甚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麼。 9:28 他們就罵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 9:29 神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那裡來。 9:30 那人回答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那裡來、這真是奇怪。 9:31 我們知道 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纔聽他。 9:32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 9:33 這人若不是從 神來的、甚麼也不能作。 9:34 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麼。於是把他趕出去了。
1. 不信者彼此紛爭(9:13-16) 9:13 他們把從前瞎眼的人、帶到法利賽人那裡。 9:14 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9:15 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瞎子對他們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9:16 法利賽人中有的說、這個人不是從 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又有人說、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分爭。
1) 無法理解這【從前瞎眼的人】神奇得醫治(8-12節),知道這事的人就把他【帶到法利賽人那裡】。 理所當然的,他們期待他們的宗教領袖對能對這一史無前例的事件(32節)作出解釋。 然而,他們可能不是當天就將瞎子帶到法利賽人的面前,因為耶穌【和泥開他眼睛的日子是安息日】。 挑剔的法利賽人不可能在安息日進行這樣的詢問。
2) 那些人把瞎子帶到法利賽人那裡去,除了期待解釋,可能還想看看他們的領袖將如何對這種公然違反安息日的行為做出反應。
3) 如同那些帶瞎子去見法利賽人的人(10節)一樣,【法利賽人也問他是怎麼得看見的】。 他重覆了所有他所知道的,就是主耶穌的作為,以及他自己的行動。簡單地說,【他把泥抹在我的眼睛上,我去一洗,就看見了】。
4) 【法利賽人中】有些人的立即反應,就說,【這個人不是從神來的,因為他不守安息日】。這顯示了他們的調查是懷著偏見的。 在他們眼中,耶穌違背了安息日,不是因為祂違反了聖經中所闡明的任何神聖的安息日規定,而是因為祂無視了拉比的規定和沒有聖經根據的應用。 例如,主用祂的唾液和塵土製成泥土,據說違反了禁止在安息日揉捏的禁令。拉比的規定還禁止在安息日接受治療,除非有生命危險;而瞎子顯然不屬於這種情況。 另外,一些拉比教導在安息日禁止用眼藥膏(唾液被認為具有藥用功效)。眾人對此問題意見紛紛。
5) 這不是耶穌第一次故意違反傳統的安息日規定。 在太12:1-8中,祂為門徒違背了“拉比律法”,在安息日採摘麥穗辯護。 接著,祂在安息日醫治了枯乾一隻手的人(太12:9-13; 參路13:10-16; 14:1-6)。 約翰福音第五章,耶穌在安息日
約翰福音 9:1-41 Page 7
的畢士大池旁醫治了一個病了三十八年的人,激怒了猶太人領袖,他們想要殺死祂(5:9-18)。
6) 為什麼耶穌故意違背安息日的規定來挑釁猶太人領袖?首先,因為祂要顯明祂是安息日之主,有從神來的權柄(路6:5)。但是,祂這樣做也是為了證明這些人立的規矩對人民是不必要和壓迫性的負擔。將第七天變成令人厭煩的一天,使人被數十條瑣碎的,令人心煩的規則所支配,猶太人領袖將神設計讓人休息和感謝神的一天完全被扭曲了。畢竟,正如耶穌指出的那樣,“安息日是為人設立的,人不是為安息日設立的”(可2:27)。宗教領袖以遵守法律安息日規則的細節為榮,卻忽略了更重要的問題,例如顯示憐憫(參太12:11–12; 可3:4; 路13:15-16)。難怪耶穌譴責他們“把難擔的重擔、捆起來擱在人的肩上.但自己一個指頭也不肯動”(太23:4)。他們破壞了安息日,將安息日從榮耀神的日子轉變為以律法主義來自我榮耀的手段。
7) 法利賽人被他們自以為義的制度蒙蔽了雙眼,認為耶穌不可能來自神。 他們推理,那些來自神的人都遵守安息日。 因為耶穌【不守安息日】, 因此祂【不是從神來的】(參申13:1-5)。 但是其他人並不那麼容易被說服。 【一個罪人怎能行這樣的神蹟呢?他們就起了分爭】。”
2. 不信者是倔強的(9:17-24) 9:17 他們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他說、是個先知。 9:18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9:19 問他們說、這是你們的兒子麼.你們說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 9:20 他父母回答說、他是我們的兒子、生來就瞎眼、這是我們知道的。 9:21 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他自己必能說。 9:22 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 9:23 因此他父母說、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 9:24 所以法利賽人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 神.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
1) 耶穌行了奇蹟,這是無可爭議的。然而,法利賽人固執地不願接受證據,故意不相信真理。 他們就像神所形容的,“他們本是極乖僻的族類、心中無誠實的兒女”的人(申32:20)。
2) 法利賽人繼續審問,又對瞎子說:【他既然開了你的眼睛、你說他是怎樣的人呢】?高高在上的法利賽人竟然會問一個低賤的乞丐的意見,這反映了他們對這個人的輕蔑和嘲弄,或者是他們之間的困惑和分裂(9:16)。這個瞎子大膽而有力的回答,【是個先知】(參4:19; 6:14; 7:40),表明他掌握了一個屬靈瞎子的法利賽人拒絕看到的事實,即耶穌是從神那裡差來的。他的回答反映出他掌握的現實,是那些屬靈瞎眼的法利賽人拒絕去看的;就是耶穌是神所差來的。他的話反映出他逐漸認識“有一個人名叫耶穌”的真正身份(11節)。
約翰福音 9:1-41 Page 8
3) 儘管有證據和瞎子清楚明確的證詞,但【 猶太人不信他從前是瞎眼、後來能看見的】。因此,猶太人【等到叫了他的父母來】。 儘管其他人可能對瞎子的身份不清楚,但他的父母肯定知道這是否是他們的兒子。
4) 當瞎子的父母到達時,法利賽人【問他們說】,顯然當時他們的兒子不在場(24節)。 他們提出了三個相關的問題:【這是你們的兒子嗎】?【他生來是瞎眼的】?【如今怎麼能看見了呢】?瞎子的父母的回答非常謹慎是有原因的,下文(22節)會說明。 他們確認【他是我們的兒子】,並確認【生來是瞎眼】, 並說【這是我們知道的】。但是,儘管他們的兒子肯定向他們講述了發生在他身上的神蹟,他們還是謹慎地迴避了最後一個問題,而是告訴法利賽人:【至於他如今怎麼能看見、我們卻不知道.是誰開了他的眼睛、我們也不知道】。然後,為了避免進一步的訊問和為難,他們向法利賽人建議:【他已經成了人、你們問他罷.他自己必能說】。
5) 約翰在第22節說出了瞎子的父母猶豫不決的原因。 約翰解釋說,【他父母說這話、是怕猶太人、因為猶太人已經商議定了、若有認耶穌是基督的、要把他趕出會堂】。瞎子的父母顯然知道耶穌已經醫治了他們的兒子。 如果他們不知道,他們就沒有理由【怕猶太人】,會因為耶穌而【把他們趕出會堂】。【趕出會堂】 (apsosunagogas)這個詞是非猶太人所不知道的,意思是逐出會堂或被置於禁令和詛咒之下,一種被切斷參與以色列的宗教和社會的生活; 因此,這是一種可怕的懲罰(參12:42; 16:2)。
6) 由於瞎子的身份得到了肯定,法利賽人沒有正當理由去否認一個真正神蹟的發生,只好離開。他們仍然不願相信耶穌的宣告。他們希望瞎子加入他們不信之行列,於是他們【第二次叫了那從前瞎眼的人來、對他說、你該將榮耀歸給 神.我們知道這人是個罪人】。他們要求他不要將他的得醫治歸功於耶穌,反而,他們堅持要他將耶穌的醫治歸功於上帝。他們對瞎子的“勸勉”,【將榮耀歸給神】的意思也可以理解為吩咐瞎子停止“撒謊”,說耶穌醫治了他,並說出真相。就像約書亞對亞干的指控一樣:“我兒,我勸你將榮耀歸給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在他面前認罪將你所作的事告訴我.不要向我隱瞞”(書7:19)。對人而言,這就等於同意猶太人領袖所指控的罪,認為耶穌是罪人,並且完全沒有神的授權。
3. 不信者是不理智的(9:25-30) 9:25 他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9:26 他們就問他說、他向你作甚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9:27 他回答說、我方纔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甚麼又要聽呢.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麼。 9:28 他們就罵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 9:29 神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那裡來。 9:30 那人回答說、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那裡來、這真是奇怪。 1) 瞎子對法利賽人對耶穌的宣稱不畏懼,他回答說:【他是個罪人不是、我不知道】。 他將這一決定留給神學“專家”。 但是他卻固執地堅持著自己恢復視覺
約翰福音 9:1-41 Page 9
的不可否認的現實,宣稱:【有一件事我知道.從前我是眼瞎的、如今能看見了】。 他無視他們的偏見,並宣告了並不複雜的事實:耶穌肯定已經醫治了他。
2) 法利賽人因瞎子無可辯駁的見證而啞口無言,無法繼續爭論,就回到原來的詢問,【他們就問他說、他向你作甚麼、是怎麼開了你的眼睛呢】。 他們在第15節中已經問過這個問題,也許他們希望這一次這個人會說出與他早先所說相矛盾的話,或者說一些他們可以用來對付耶穌的話。
3) 瞎子顯然被法利賽人反覆的質疑和明顯的偏見所激怒,他回答說:【我方纔告訴你們、你們不聽.為甚麼又要聽呢】? 他認為重覆說明沒有任何意義,因為他們顯然不相信他。 他理解他們對耶穌的仇恨,就諷刺地問他們,【莫非你們也要作他的門徒麼】?
4) 他大膽的斥責和尖刻的機智使法利賽人嚇了一跳。 法利賽人因他的無禮而被激怒,【就罵他說、你是他的門徒.我們是摩西的門徒】。他們從對瞎子的嘲笑做出反應,退縮到“自以為是”對摩西忠實的安全地帶。 如果像他這樣一個沒有受過教育的乞丐想要跟隨一個像耶穌這樣被人拋棄的罪人,那是他的選擇。他們卻聲明【我們是摩西的門徒】。 畢竟,正如他們在暴怒中告訴他:【神對摩西說話、是我們知道的.只是這個人、我們不知道他從那裡來】(他們甚至不願意說出耶穌的名字)。
5) 乞丐的反擊是兇猛的:【他開了我的眼睛、你們竟不知道他從那裡來、這真是奇怪】。 耶穌可以做到只有神的大能才能做的事情,可以醫治生來瞎眼的人,但是宗教領袖聲稱完全不知道祂的出身。 這是他們對事實的頑固拒絕導致的非理性愚蠢。
4. 不信者是傲慢的(9:31-34) 9:31 我們知道 神不聽罪人.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纔聽他。 9:32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 9:33 這人若不是從 神來的、甚麼也不能作。 9:34 他們回答說、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麼。於是把他趕出去了。
1) 這位卑賤的乞丐現在開始與以色列民族高高在上,傲慢無禮的宗教領袖們討論神學的問題。 他以自己的方式回應了法利賽人的論點。他的主要前提是【神不聽罪人】(伯27:9; 詩66:18; 賽1:15),【惟有敬奉神遵行他旨意的、 神纔聽他】(詩34:15; 箴15:8, 29; 彼前3:12)。 他的次要前提是神顯然聽了耶穌的話,因為祂賜能力給耶穌做了一件 【從創世以來、未曾聽見有人把生來是瞎子的眼睛開了】。 他無可辯駁的結論是,【這人若不是從 神來的、甚麼也不能作】。
2) 法利賽人無法回應瞎子不可反駁的邏輯,並憤怒地認為他憑什麼教訓他們,因此,就回答他, 【你全然生在罪孽中、還要教訓我們麼。於是把他趕出去了】。 他們用嘲諷和輕蔑的態度反擊,暗示他生來就瞎眼,顯然他(或他的父母, 參第2節)一定是犯了嚴重的罪。 很諷刺的是,他們在爭論時,無意中承認了這個人確實是生來就是瞎眼的;這一點他們早先否認了(18節)。 於是,他們【把他趕出去(會堂)了】。
三. 屬靈的看見或屬靈的瞎眼?(9:35-41)
約翰福音 9:1-41 Page 10
9: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 神的兒子麼。 9:36 他回答說、主阿、誰是 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9: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9:38 他說、主阿、我信.就拜耶穌。 9: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9:40 同他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麼。 9: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1. 屬靈的看見(9:35-38) 9: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 神的兒子麼。 9:36 他回答說、主阿、誰是 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9: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9:38 他說、主阿、我信.就拜耶穌。
• 約翰對這件事的描述顯示出屬靈的眼光的四個特點;神的主動,信心的回應,承認基督,和導致敬拜。
1) 屬靈的看見需要神的主動(9:35) 9:35 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後來遇見他、就說、你信 神的兒子麼。
a) 在醫治了瞎眼的(9:1–7)之後,耶穌從敘述中退出了。 瞎眼的隨後被詢問(首先是被他驚訝的鄰居[9:8-12],然後是被懷有敵意的法利賽人[9:13–34]),又被他的父母放棄了(9:21-22;參詩27:10),最後被趕出會堂(9:34)。 當【耶穌聽說他們把他趕出去】時,祂就去找他。 像祂打開他肉體的眼睛一樣,主耶穌也主動打開了他屬靈的眼睛。 他被猶太人的宗教領袖棄絕,卻被救贖主尋找到了。
b) 如果神不在祂的救贖上主動,就不會有任何人得救,因為罪人無法自己尋求祂。 羅3:10-12總結了罪人的完全無能:“就如經上所記、『沒有義人、連一個也沒有.沒有明白的、沒有尋求 神的.都是偏離正路、一同變為無用.沒有行善的、連一個也沒有”。 耶穌說:“若不是差我來的父吸引人、就沒有能到我這裡來的.到我這裡來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約6:44, 65) 。耶穌告訴門徒,“不是你們揀選了我、是我揀選了你們”(約15:16)。就像肉體的瞎子無法恢復自己的視覺一樣,屬靈的死人和瞎眼的也無法憑自己的意志或能力活著或看見。 救贖取決於神的主動,大能,和主權的恩典(見1:12-13)。
c) 在找到他之後(【後來遇見他】),耶穌問了這個曾經是瞎子的人一個關鍵的問題:【你信神的兒子嗎】? 耶穌的問題的意思就是要顯明耶穌不僅是一位藉著神的大能行神蹟者,而且是彌賽亞。在英文譯本(NASB)本節中【神的兒子】被翻成“人子”(Son of Man)。這“人子”的稱呼(參1:51; 3:13; 6:27, 62; 8:28)指彌賽亞,取自但7:13-14,這預示了祂的降臨和永恆的國度。
2) 屬靈的看見以信心回應(9:36)
約翰福音 9:1-41 Page 11
9:36 他回答說、主阿、誰是 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
a) 瞎子的回應【主阿,誰是神的兒子,叫我信他呢?】顯示了一顆神已經預備好,來【信】耶穌的心。 他已經視祂為一個先知(17節),是從神那裡被差遣的(33節),並經歷了祂奇蹟般的醫治。 他尚未完全意識到誰是彌賽亞,但他確信耶穌是一位來自神的使者,確實知道彌賽亞,所以他暗中相【信】祂能將他引導到他所相信的那一位。 他的【信】說明了一個真理,就是救恩雖然是神的主動,但卻需要從人來的信心的回應。 耶穌在祂公開事奉開始之初就宣布,必須讓失喪的罪人“悔改,信福音”(可1:15)。 約翰在他的福音書的序言中寫道:“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賜他們權柄、作 神的兒女”(1:12)。 新約中最為人熟悉的經文承諾:“叫一切信他(耶穌)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 比照15, 36; 5:24)。耶穌說:“因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見子而信的人得永生.並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復活”(6:40)。後來,祂在同一段話語中鄭重地宣稱:“我實實在在的告訴你們、信的人有永生”(6:47)。使徒約翰寫了福音書,“要叫你們信耶穌是基督、是 神的兒子.並且叫你們信了他、就可以因他的名得生命”(20:31)。彼得告訴哥尼流和其他外邦人,“凡信他的人、必因他的名、得蒙赦罪”(徒10:43)。腓利比獄卒問保羅和西拉說:“'二位先生、我當怎樣行纔可以得救”。他們說、“當信主耶穌、你和你一家都必得救”(徒16:30– 31)。保羅在寫給羅馬人的書中解釋說,福音是“神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羅1:16)。後來,他在羅馬書中寫道:“你若口裡認耶穌為主、心裡信 神叫他從死裡復活、就必得救.因為人心裡相信、就可以稱義.口裡承認、就可以得救”(羅10:9-10)。保羅還告訴提摩太,他已經蒙了耶穌基督的憐憫,以便祂“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提前1:16)。
b) 使徒行傳13:48總結了在救贖中神的主權和人的責任的相互作用:“在我這罪魁身上、顯明他一切的忍耐、給後來信他得永生的人作榜樣”. 換句話說,神以祂的主權選擇了那些祂將賜給大能,被喚醒過來,並使他們能夠以信心回應的人(參弗2:8-9)。
3) 屬靈的看見使人認識基督(9:37-38a) 9:37 耶穌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9:38 他說、主阿、我信.……..。
a) 當撒瑪利亞婦人提到即將降臨的彌賽亞時,“耶穌對她說,‘這和你說話的就是他’”(4:26)。 此處,耶穌回應了被醫治的瞎子對祂是人子的要求,對他說:【你已經看見他、現在和你說話的就是他】。 就像祂先前在迦百農所做的一樣,耶和華顯示自己是得救信心的對象:“信 神所差來的、這就是作 神的工”(6:29)。
b) 瞎子毫不猶豫地說:【主阿,我信】。 神的靈打開他的心,面向真理(參3:5-8),向他揭示了耶穌的真實身份(參太16:16-17)。 他成為耶穌在7:17中的原則的最好例證:“人若立志遵著他的旨意行、就必曉得這教訓或是出於
約翰福音 9:1-41 Page 12
神、或是我憑著自己說的”。 耶穌從不丟棄天父賜給祂的人。 正如祂自己所說,“到我這裡來的、我總不丟棄他”(6:37)。
4) 屬靈的看見導致敬拜(9:38b) 9:38 .……………………………………..就拜耶穌。
a) 消除了屬靈上的黑暗後,瞎子心裡的眼睛睜開了,他清楚地看到了耶穌是誰。 這種啟示的必然結果總是敬拜(太14:33; 路24:45, 52; 腓2:10)。
2. 屬靈的瞎眼(9:39-41) 9: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9:40 同他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麼。 9:41 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 相比之下,法利賽人在本章最後幾節中顯示出屬靈瞎眼的四個特徵,在這一時代,它受到了審判,拒絕承認其瞎眼失明,拒絕了靈性的眼光,並導致了厄運。
1) 屬靈瞎眼受審判(9:39) 9:39 耶穌說、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叫不能看見的、可以看見.能看見的、反瞎了眼。
a) 耶穌是所說的【我為審判到這世上來】,乍看與以下的真理相矛盾:“因為神差祂的兒子降世,不是要定世人的罪,乃是要叫世人因他得救”(3:17)。耶穌所說的這句話似乎也與5:22和5:27的清楚啟示相反:“父不審判甚麼人、乃將審判的事全交與子……並且因為他是人子、就賜給他行審判的權柄”。但是這兩個真理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輔相成的;它們是同一現實的兩個方面。拒絕耶穌的和好就是接受祂的懲罰;拒絕耶穌的恩典就是接受祂的公義;拒絕祂的憐憫就是接受祂的烈怒;拒絕祂的愛就是接受祂的憤怒;拒絕祂的寬恕就是接受祂的審判。耶穌第一次的降臨是來拯救,不是來定罪(參12:47; 路19:10),那些拒絕祂的福音的人定了自己的罪,並伏在審判之下(約3:18, 36)。在屬靈上【可以看見】只賜給那些承認自己【不能看見】的人,承認自己屬靈瞎眼以及需要世界之光的人。那些自欺欺人認為自己【能看見的】,【反瞎了眼】。他們不會來就光,因為他們愛黑暗,不想暴露自己的邪惡行為(3:19)。
2) 屬靈瞎眼不願承認自己瞎子的光景(9:40) 9:40 同他在那裡的法利賽人、聽見這話、就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麼。
a) 顯然,當耶穌找到瞎子時,祂並不是獨自一個人,在場的還有一些【同祂在那裡的法利賽人】。 他們【聽了】耶穌在上一節說的【這話】,【就】憤慨地對耶穌【說】:【難道我們也瞎了眼麼】? 他們用希臘語提問的形式,期待的是一個否定的答案。 當然,耶穌不是暗示他們是屬靈的瞎子,如同一個不懂律法的普通人(7:49)。 畢竟,他們是律法界的精英,自稱的專家,也是摩西虔誠的門徒(9:28)。 作為以色列公認的宗教領袖,他們堅信自己不缺乏屬靈上的認識。 但是事實是,他們對屬靈真理是瞎眼的;雖然他們自己不知道。 因此,他們拒絕承認他們的瞎眼,證實了自己內心的黑暗,並更加仇恨唯一可以拯救他們脫離撒但及導致他們死亡之罪的神。
約翰福音 9:1-41 Page 13
3) 屬靈瞎眼拒絕屬靈看見(9:41a) 9:41耶穌對他們說、你們若瞎了眼、就沒有罪了.……………………………………………。
a) 耶和華的回答一定使法利賽人驚訝,他們無疑希望祂對他們的問題有更直接的答案。 但是耶穌的意思是,如果法利賽人承認他們在靈性上是【瞎了眼】的(從而承認他們對基督,真光的需要),那麼他們【就沒有罪了】,因為他們的罪將被寬恕(詩32:5; 箴28:13; 約壹1:9)。
b) 不幸的是,法利賽人就像所羅門所說的那樣:“你見自以為有智慧的人麼.愚昧人比他更有指望”(箴26:12; 參箴12:15; 賽5:21)。許多人固執地拒絕承認自己的瞎眼,注定自己永遠要陷入黑暗。
4) 屬靈瞎眼導致注定的命運(9:41b) 9:41 ………………………………………….但如今你們說、我們能看見、所以你們的罪還在。
a) 【但如今】法利賽人不願承認自己的瞎眼,聲稱【能看見】,所以他們仍然為自己所有的【罪】而被責罰,不得寬恕。他們不能辯護自己無知或沒有機會。特別,此處所論到的【罪】是不信。耶穌宣告他們的【罪還在】(參太12:32; 來6:4-6; 10:29-31),帶有一個最終鐵定的意思。可能在這一時間點,如同祂在太15:13-14中對待其他法利賽人一樣,永遠地確認他們在故意的屬靈瞎眼中。那時,當門徒告訴祂,有些法利賽人被祂的言語冒犯時,耶穌回答說:“凡栽種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種的、必要拔出來。任憑他們罷.他們是瞎眼領路的.若是瞎子領瞎子、兩個人都要掉在坑裡”。“任憑他們罷”這五個令人震驚的字,表明神有時會藉著讓他們留在不信中(甚至使他們心硬)來直接審判不悔改的罪人(比照何4:17; 羅1:18, 24, 26, 28)。
b) 耶穌基督是萬王之王和萬主之主(啟示錄19:16),祂是人類命運的決定者。西緬預言祂,“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許多人跌倒、許多人興起”(路2:34)。主親自談到祂的事工,“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麼.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分爭.從今以後、一家五個人將要分爭、三個人和兩個人相爭、兩個人和三個人相爭.父親和兒子相爭、兒子和父親相爭.母親和女兒相爭、女兒和母親相爭.婆婆和媳婦相爭、媳婦和婆婆相爭”(路12:51-53)。
c) 那些像這瞎眼的乞丐一樣,承認自己屬靈上的瞎眼,並轉向光明的人,“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8:12)。但是那些像法利賽人,堅持喜歡黑暗,而不喜歡光明(3:19)的人將繼續無目的地在昏暗中漫遊(12:35; 約壹2:11),缺乏任何屬靈的視野(太6:23)。前者注定要在天上的榮光中度過永恆(啟22:5);而後者將注定在永恆地獄的可怕黑暗中(太8:12; 22:13; 25:30)。


靈修教材: 約翰福音查經資料
1/30/2022 約9:1

耶穌往前走,看到一個生來就瞎眼的人。(約9:1,中文標準譯本)

生來——對第一世紀的猶太人來說,醫好生來瞎眼的人是一件極為震撼的事。

猶太人往往將遭遇苦難視為當事人或其家人犯罪所帶來的後果,所以門徒理所當然地問耶穌:「是誰犯了罪?是這人呢?還是他父母呢?」耶穌的回答卻是:「你們沒明白神的心意。」

不是瞎眼人犯罪,也不是其父母犯罪,而是要在那人身上顯出神的作為。耶穌基督是神子,降世為人,親自把天國的福音帶到地上。耶穌醫好生來瞎眼的人,使他能夠看見。然而,目睹該事件發生的群眾,在屬靈上卻是瞎眼的,他們看不見神就在他們當中。

你願意讓耶穌醫治你嗎?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不把自己交给耶稣医治,并不是不相信耶稣的能力,而是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来是瞎眼的,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认知决定了我们对耶稣的认知:耶稣要么是骗子,要么是救主。

生来瞎眼意味着从没见过光明,也就不知道什么是瞎眼,也就不会求拯救和医治,而生来能看见的人用自己拥有的去衡量别人没有的,用约束自己的道德来评断他人,也就失去了道德。

所以人人都是瞎子,要么眼瞎,要么心瞎,眼瞎的是看不见别人,心瞎的是看不见自己,前者自己受罪,后者定人的罪,所以前者可以显出神的作为,而后者却用自义挡住了神的作为。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