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先知的話(其實是上帝說的)實在不堪入耳,他要人們把專職唱哀歌的婦女找來為國家哀悼,好使眾人淚眼汪汪,因為他們的國家敗落、人民被擄、土地被棄、房屋被毀。這樣還不夠,他們還要教導女兒,讓更多的人來唱哀歌,因為死亡會更大規模地來到。
這段經文讓我想起過去一年多全球的情勢,疫病蔓延造成許多人失去生命,台灣最近也在這樣的威脅之下。我們雖然做了很多努力——從圍堵到醫藥科技,都沒有真正使災禍停止。神的話如當頭棒喝: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誇口的卻要誇自己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
神的話再次提醒了我,真正的聰明是認識神,知道祂的屬性與作為。神是樂意施恩的,只要我們堅守祂的道路與法則,我們就可以得到完全。
禱告:
全能至高的真神,我要在祢面前俯伏下拜,祢是至大至可畏的,祢是有絕對主權的,只是人們一直沒有用正確的方式和態度面對祢。求主赦免我們的無知愚妄,醫治我們背道的病,願主的聖靈在我們心中行真割禮,使我們不再倚靠肉體,藉著靈與真理對神有真實的敬拜。奉靠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心得:
耶利米先知為百姓痛哭,因為這些百姓拒絕悔改,先知看到他們的下場就是因為自己的罪惡而滅亡,他們對自己的弟兄和鄰舍也行詭詐、欺騙,所有人都偏行己路,為了使他們回轉,上帝要懲罰、熬煉他們,而這懲罰的下場是痛苦的,以色列將變為廢墟,我們知道這是因為上帝使用列強的侵略來懲罰以色列,耶利米因為同胞的剛硬和即將遭遇的苦難而哀慟,上帝同樣也為著子民的不知悔改而痛心,為了祂的百姓,祂不斷的以各種方式,並差派先知來勸告他們回頭,直至最後的辦法就是擊打他們。
耶利米為著他的同胞們痛苦流淚,我們是否也曾為著社會上的罪惡及苦難來向禱告呢?耶穌說我們是世上的鹽,是世人與上帝之間的調和,耶穌勸勉我們在世上要活出門徒的樣式,使人能夠藉著我們來認識祂,而當我們想到世人因著不認識神而偏離正道,活在罪中而不自知時,是否有如先知一般盼望他的同胞能回轉?而這也是耶穌給我們的使命,要使人成為祂的門徒,而我們這些門徒更是要謹慎,要時常省察自己,若有不討上帝喜悅的地方便要即時悔改,不要等到上帝責打才後悔莫及。
禱告:
天父,你對我的愛甚至比父母對孩子的愛更深,儘管你的愛是無條件的,但卻不是溺愛,你所愛的你必管教,但管教的結果是要我回到你面前,也就是回到正道上,你要我做的並非死守規條,而是與你連結,真正的認識你,並且全心全意的跟隨你,我也想到世上仍然有許多人陷在罪中,他們以世上的生活為樂,他們不認識你、悖離你,但他們也是你所造的,也是你所愛的,天父,就讓我能學習你,去愛你所愛的人,並且讓他們有機會認識你,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敬拜詩歌:祢信實廣大 (Gaither) (讚美 007)
https://youtu.be/yNZS5H9aNlY
一、安靜:願祢以我的默念為甘甜。
二、讀經:耶利米書 9:1-26
1. 重點說明:
先知耶利米絲毫沒有因為指「罪」歷歷而得意洋洋,反倒因神百姓陷溺罪中深感哀傷,痛哭流淚。百姓實當深體此意,別再倚靠自己的智慧、勇力、謀算,「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v.24)。鑑察人心的神也預告了:表面與神立約(受割禮)、心裡卻從不守約(不受割禮)的人也要受刑罰。
2. 鑰節:耶和華如此說:「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耶 9:23)
三、默想:
■從神領受又傳講這些判語和責備,先知耶利米的反應是什麼?(v.1)請將本章「哭」、「淚」、「哀」等字圈註出來,並留意哪些人物牽涉其中。
■真正的智慧人不當因何事誇耀?(v.23)當以何事誇耀並引以為榮?(v.24)
■我曾因自己、弟兄姊妹不當的行為,而心裡著急憂傷嗎?有哪些人沉淪,特別讓我難過、哭泣?我可以如何為他人代求?
四、禱告:主啊!祢知道我心裡的憂傷,把我所關心的人帶到祢面前,盼望他們真認識祢,深信祢必將我的眼淚轉化為喜樂的泉源。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9 章
【耶利米書 9:1-11】
|小心舌頭|
這段經文再次提到,先知為神刑罰百姓而哭泣(第1及10節)。耶利米真是一位「流淚先知」!願我們的眼淚不是為自己流、為自己的失敗、軟弱、自憐而流,我們的眼淚能更多為那些不認識神的同胞而流。
先知也再次指出猶太人被神刑罰的原因。這段經文指出他們在「舌頭上」的罪。我們也當留意,神也要管教我們的舌頭。從這段經文看見,一些神所厭惡的舌頭上的罪:
第一、說謊話
第3至6節先知不斷指責百姓們,說謊話、欺騙、詭詐的罪。第6節指責百姓們:「與鄰舍說和平話,心卻謀害他。」「心口不一」的人是神所厭惡的。我們身處「爾虞我詐」的世界,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滿口謊言的人比比皆是,我們周遭也都是一些「嘴巴說的」和「心裡想的」完全不一樣的人。然而,我們是神的兒女,我們應當「是就說是,不是就說不是」,寧可吃虧我們也不欺騙人,我們願意作一個以「真誠待人」的基督徒,神是鑑察人心的神。因此,我們都不要受世人影響才好。
第二、說讒謗的話
第4節先知指責百姓「往來讒謗人」,這也是今天世人的寫照。許多人盡喜歡聽聽說說一些新聞八卦,說背後傷人的話、破壞人名節的話、無中生有的話、造謠生事的話或者諂媚的話,這些都是神所厭惡的。盼望神的兒女們,我們都能勒住自己的舌頭,那些荒謬無益、不造就人的話語、聽聽說說的話語,我們都應禁止不說。
第三、說惡毒的話語
第8節先知指責百姓的舌頭是「毒箭」。我們不但不應說謊話、說讒謗人的話,我們也不可以說出「惡毒」的話語,也許是生氣時所說的話語,傷人自尊的話語,嚴厲責備人的話語或使人沮喪的話語。這些話語都成為傷害人的「毒箭」。我們應當常說鼓勵、讚美、肯定及表達愛意的話語,這些話語往往有很巨大造就人的力量。
◆回應
主啊!求祢光照我,在與人交往中,是否有謊言、讒謗的話或者傷害別人的話語,讓我常說鼓勵、讚美、肯定及表達愛意的話語。
◆背經
污穢的言語一句不可出口,只要隨事說造就人的好話,叫聽見的人得益處。(以弗所書 4:29)
【耶利米書 9:12-26】
|你以何誇口?|
第23節神提醒我們,「智慧人不要因他的智慧誇口,勇士不要因他的勇力誇口,財主不要因他的財物誇口」。神不要我們如同世人一樣,以一些不值得誇口的東西來誇口。有人以「智慧」誇口,以自己的聰明才智誇口,以自己擁有什麼樣的「學位」誇口,以自己是某某大學畢業誇口。也有人以「勇力」誇口,男人可能以自己「身強力壯」誇口,女人可能以自己「美麗動人」誇口。有人以自己多麼有權勢,多麼有辦法誇口。更有人以他的「財力」誇口,以自己擁有多少財富誇口,以每月所得誇口,以所住的豪宅、所開的名車、所穿戴的名牌誇口。神不要我們以這些東西誇口,因為這些東西不能保證人能擁有真正幸福快樂的生活,也不能保證人能活得更有價值,更不能保證能讓我們「榮神益人」,過一個討神喜悅的生活。是否我們心中也以我們所擁有的「智力」、「勇力」及「財力」誇口呢?是否這些就是我們生命追求的目標呢?
第24節神說:「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悦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什麼才是值得我們誇口,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呢?
第一、以「有聰明認識神」誇口
一個認識神的人,必有真正的『智慧」過幸福、有價值、討神喜悅的人生。一個真正認識神的人,才真正有「勇力」,因為神成為他的力量,使他有力量勝過罪惡及人生的風浪。真正認識神的人,才真正有「財力」,因為,認識神就是他生命中最大的財富。第12節及第17節先知不斷提醒百姓,要「明白」及「思想」神的作為,無非就是要他們「更認識神」。因此,我們應追求「更認識神」的生活。
第二、以知道「神喜悅施行慈愛及公義」誇口
神喜悅人聽祂的話語,遵行祂的律法,以致地上有慈愛和公義。從第13節及20節看見,神因著百姓不聽從神的話語而審判他們。所以,一個願意遵行神話語的人,是真正值得誇口的人。
第25、26節我們也看見,神不喜悅祂的百姓只有外面受割禮,心中卻沒有受割禮,神喜悅我們真正遵祂的話而行,好讓祂的慈愛和公義能施行在地上。
◆回應
主啊!我願意以認識祢及遵行祢的話語為誇口。
◆背經
誇口的卻因他有聰明,認識我是耶和華,又知道我喜悅在世上施行慈愛、公平,和公義,以此誇口。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 9:24)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9章1-26節】
※ 金句:但願我的頭為水,我的眼為淚的泉源,我好為我百姓(原文是民女,第七節相同)中被殺的人晝夜哭泣。(耶利米書9章1節)
耶利米是一位情感豐富的先知,他持守真道,他痛恨同胞的罪行,但他不是因為骨肉至親的不回改就恨惡他們。他仍是用為父、為母的心為他們守望,也為百姓背逆的罪悲傷、哀哭。
一、百姓剛硬的罪(1~11)
說謊、欺騙、詭詐、姦淫與拜偶像,在猶大成了習慣的罪行,而百姓事實上也因墮落的行為早已精疲力盡。但猶大百姓的剛硬卻居然沒有理由的拒絕了那在歷史中向他們彰顯大愛與救贖的上帝,他們寧願背棄上帝的愛而受懲罰。居然寧願放任國家走向滅亡,耶利米不解他的骨肉至親為何如此背逆,這激起了他內心豐富的情感要為自己的國家守望。他敘述著猶大必臨的毀滅,也描繪出牧放牛群的曠野草場也必完全荒廢,而且飛鳥和野獸亦會逃去,不多時只有野狗會居住在這亂堆上。
二、罪的工價(12~16)
大自然的任何活物都有著求生的本能,但為何具有上帝形像、樣式的有靈活人。卻甘願在罪中沉淪?耶利米不解,為何猶大百姓卻仍硬著頸項,他們寧可依循異教的習俗過活,而不願遵行西乃之約。因此,他們的頑梗也正是導致其滅亡的原因。根據許多迦南地的文獻,巴力是迦南諸神之首。此一荒淫、狂歡的異教,許多世代以來一直迷惑著以色列人。所以現在耶利米指出,是列祖的邪惡誘導了其後代子孫的犯罪,而最終的結果就是上帝的懲罰,先知在此以茵蔯和苦膽水暗喻懲罰,因罪的工價乃是死。
三、死亡的結局(17~26)
耶利米在為耶路撒冷的毀滅舉哀時,強調出荒涼的景象。他也召來唱哀歌的婦女,大聲哀哭,這些婦女通常是在喪禮中以哭調為死者哀哭。現在耶利米以此預表死亡已經臨到猶大眾民,而這次的事件應該是指猶大國被圍困後在城內發生的致命瘟疫。耶利米隨後又陳述,猶大人雖然身體受了割禮,但對西乃之約的屬靈意義,卻完全沒有內心的順服。他們不單不榮耀上帝,反倒放縱私慾,任憑靈性與身體的犯罪。所以他們並不比其他的異教徒好,他們遭受上帝的刑罰也是必然的結局。
《默想》我是否可以體會流淚先知的思緒與心情,他是為何哀哭?
《祈禱》親愛的天父,感謝祢讓我知道「心裡剛硬」是何等可怕的罪,這等於是與祢的隔絕,求祢幫助我常常在祢的保守中順服祢,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每日新眼光 7月26日
❤️耶利米書8章18節~9章16節
在今天這段經文中,我們可以感受先知耶利米的憂傷。先知耶利米透過上主的啟示,聽見、看見同胞即將遭受的災難而憂傷。並不是上主定意要讓祂的子民受苦,而是他們自己招來禍害。身為父母親的都知道,孩子若走錯路,往往都不會聽勸。看見孩子走向滅亡的道路時,身為父母的,哪一個不會感到憂傷呢?
耶利米被稱為「哀哭的先知」,他的哀哭不只是看到同胞將遭難,更是為他們的愚昧感到悲傷。相信這種心情,是許多父母的經驗!我們身為牧者的,與部落或城市的同胞住在一起,常看到教會弟兄姊妹的苦難。在牧養過程中,也會像耶利米一般苦口婆心勸勉。但有時候,弟兄姊妹也只是將聖經的話當作參考,實在令人憂傷!特別在部落牧養的牧者,更常經歷部落土地的流失、族人受毒品與酒的控制、單親的悲哀、族人為生活而遊走在都市叢林……。除了禱告,我們似乎什麼都不能做!
我時常反省,我的族人不是上主特別揀選的子民嗎?我們太魯閣族從原本祖靈的信仰,到信奉這位創造宇宙的真神,我們也像以色列人一樣是分別為聖的族群,但為何我們這群屬上主的子民仍然受苦呢?我不禁要問,是不是我們沒有好好遵行上主的話語?上主賜我們美好的土地,我們卻因無知,把土地賤賣到他人手中了!因為無知,族人染上社會的罪惡,至今還認為是現代人的生活所致!
在經文中,先知耶利米試著問一堆問題,然後由上主回答。從這些問題,可看出上主對以色列人的憤怒,他們居住的地方不再是流奶與流蜜之地,而要成為廢墟!
身為牧師的我無法解釋,也無法明白,為何我們族人接受福音近百年之後,仍然還會遇到那麼多問題和困難?在今天這段經文中,上主給了先知耶利米的信息很簡單,以色列民遭苦難的原因,就是他們離棄上主的教訓,沒有實行上主的命令。他們的一意孤行,造成許多的苦難!
讓我們來思考,我們的社會之所以充滿罪惡、混亂,是不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呢?上主賜給我們的一切原是好的,相信祂並不願看見我們現在所遭受的苦,因為祂是滿有慈悲憐憫的神!
⭕默想:我是否能在生活中感受天父上帝的愛?我如何效法天父的慈悲憐憫?我願意像耶利米一樣,為別人禱告嗎?
⭕祈禱:親愛的上主,謝謝祢時常為我擔憂,使我在生活中感受祢對我的愛,求祢幫助我,使我成為一位代禱者,有一顆牧者的心腸,也能活在祢的心意中。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牛津學堂(1896攝影)
⭕1882年 7月26日舉行「理學堂大書院」(OXFORD COLLEGE)落成典禮。
1872年,英屬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叡理博士(Rev. George Leslie Mackay)遠渡重洋,3月9日登陸淡水,以砲台埔為其宣教根據地。除一方面展開傳教、醫療、農藝外又利用其租住的寓所、野外,從事教學工作,歷時八載。八年中,學生不斷增加,但因缺乏校舍,諸多不變,馬偕博士深感創設新式學校之重要,乃於1880年回國募款,獲其故鄉安大略省(Ontario),牛津郡(Oxford)報紙<前哨評論>(Sentinel Review)新聞社之刊載並大力發起募款活動,獲得各方熱烈迴響,而募得加幣6,215元,作為其建校資金。1881年重返淡水,擇定牛津學堂現址,親手規劃、監工,興建校舍。1882年7月21日峻工,取名「理學堂大書院」。又感懷其故鄉加拿大牛津郡鄉親之盛情襄贊,英文乃命名為: OXFORD COLLEGE,故又稱為「牛津學堂」。
1882年 7月26日晚上八點半舉行「理學堂大書院」落成典禮,由英國領事費里德(A. Frater)主持,總稅務司Hobson、福建號Abhoth船長、鐘森醫師、李高功、孫開華提督、台北知府林達泉、洋商及貴賓共一千五百餘人參加,清廷官吏施放煙火以助興。
⭕《馬偕日記》【1882.7.26 開設牛津學堂】
晚上八點三十分,費里德(英國領事)在主位。好博遜、費里德夫人、Lullaw Laidlaw、「福建號」的亞伯拉特船長和所有船員、李高公與海官、約翰生醫師出席。
典禮開始,唱詩篇 100 篇,麻雒德彈奏風琴,每個人都很高興。我要求信眾唱詩歌第 7 首,阿華祈禱,我談到牛津郡和老朋友們的事,用漢文以及英文講道。然後大家繞著整個建築行走,1,500 人出席。
Wed. 26 July, 1882
Opened Oxford College
At 8:30 P.M. A. Frater in the chair.
Hobson, Mr. Frater Laillaw Mrs. Laillaw, Cap. Abbott & all from the “Fu Kien”. Lí-ko-kang and Hái-koan & Dr. Johansen present. Began by singing Psalm 100. MacGreger played on the Harmonium. Everybody pleased. I asked the converts to sing hymn 7. A Hôa prayed ― I spoke about the Oxford County and old friends and made remarks in Chinese and English then all went around to all the building ― 1500 present.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