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耶利米書43:1~13
43:1 耶利米向眾百姓說完了耶和華─他們 神的一切話,就是耶和華─他們 神差遣他去所說的一切話。
43:2 何沙雅的兒子亞撒利雅和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並一切狂傲的人,就對耶利米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 神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
43:3 這是尼利亞的兒子巴錄挑唆你害我們,要將我們交在迦勒底人的手中,使我們有被殺的,有被擄到巴比倫去的。」
43:4 於是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一切軍長,並眾百姓,不聽從耶和華的話住在猶大地。
43:5 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一切軍長卻將所剩下的猶大人,就是從被趕到各國回來在猶大地寄居的男人、婦女、孩童,和眾公主,並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裡的眾人,與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亞的兒子巴錄,
43:6 【併於上節】
43:7 都帶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這是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
43:8 在答比匿,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說:
43:9 「你在猶大人眼前要用手拿幾塊大石頭,藏在砌磚的灰泥中,就是在答比匿法老的宮門那裡,
43:10 對他們說:『萬軍之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我必召我的僕人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來。在所藏的石頭上我要安置他的寶座;他必將光華的寶帳支搭在其上。
43:11 他要來攻擊埃及地,定為死亡的,必致死亡;定為擄掠的,必被擄掠;定為刀殺的,必交刀殺。
43:12 我要在埃及神的廟中使火著起,巴比倫王要將廟宇焚燒,神像擄去;他要得(原文是披上)埃及地,好像牧人披上外衣,從那裡安然而去。
43:13 他必打碎埃及地伯‧示麥的柱像,用火焚燒埃及神的廟宇。』」
*靈修默想:
(1)包括約哈難在內,一切狂傲的人如何回應上帝的旨意?作出決定才尋求上帝的同意,會有什麼後果?
(2)巴比倫王在埃及的答比匿安置寶座並張開皇家的帳幕,代表什麼意思?我應順服上帝的話語而留在哪裡?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詩142~150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4zTzfOVC-s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10/0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心得:
十天前約哈難等人來求耶利米為他們禱告。當時,他們還信誓旦旦地說,一定會聽從神的話。然而,現在他們聽到耶利米攔阻他們去埃及的話,卻強悍地指稱先知在說謊。如果他們信不過先知,先前為何要來求他呢?如果他們一定要下埃及,何必還要問上帝的意思呢?
聖經稱約哈難等人是一群「狂傲的人」。就是非常自大、目空一切、聽不進建言的人。如果我們把自己放得很大,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就會聽不見神的聲音。雖然尋求,卻不願意順服,仍然是悖逆神的人。約哈難懼怕巴比倫,他的懼怕大過上帝;他們很想在埃及安居樂業,他們的想望也大過上帝。
求主幫助我,讓我在主前謙卑,讓我能聽見神的聲音,也讓我能因聽從神的話而蒙福。
禱告:
親愛的主,請赦免我自我中心,我的害怕、我的欲望常常會掩蓋神的聲音。約哈難這群人是我的借鑑,求主幫助我不做愚妄人。求主賜我喜愛祢話語的心,使我能如同溪邊的樹,按時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求主賜我一顆謙卑的心,與祢同行。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神吩咐耶利米在猶大百姓眼前拿幾塊大石頭藏在砌磚的石墩上,希望百姓能回想從前在埃及為奴的日子,且神藉耶利米預言尼布甲尼撒要擊敗埃及。約哈難和所有軍官百姓都不肯聽從神的話留在猶大地,他們帶著百姓來到答比匿,以為埃及能成為他們的避難所。先知真實傳達上帝旨意的結果卻被指為是說謊,神要懲罰這群猶大餘民且護庇他們的埃及也在其中。耶利米雖被這群狂傲的猶大百姓指責為說謊,但他對神有信心,相信神掌管一切,神有主權。人總喜歡聽好聽的話,但往往不一定是真實的,或是想要神聽人的話,聽人所求所想要的。
父母以自身的經歷或人生的經驗告訴孩子危險的人、事、物,不要去(做),但孩子總是不聽,除非自己嚐到苦頭,付出代價,但有些為時已晚。願我們對神的相信是真實的相信,完全的信靠,祂是信實、守約和施慈愛的神,祂總不撇下我們,必愛我們到底。
禱告:
親愛的天父!求祢幫助我在信仰的過程中,不被周遭環境,使我信心軟弱的事所阻礙,所影響,而是能成為真正信靠順服祢的人,且這條信仰的路上我知道我不孤單,因為有愛我的主一路陪伴,不管生活環境如何?我都不害怕而能緊緊的跟隨主。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敬拜詩歌:主雖然 (天韻詩歌)
https://youtu.be/LdW00azrBDc
一、安靜:主啊!我要默念祢威嚴的尊榮和奇妙的作為。
二、讀經:耶利米書 42:1-43:13
1. 重點說明:
一群已經自訂程途的殘民餘勇,請耶利米為他們禱告,並承諾「他說的無論是好是歹,我們都必聽從」。豈料,神藉先知的口戳破了他們的假意順從:過去不曾聽從,今日也不打算聽從神的引導!果真這群剛愎自用的殘民執意離開神重新眷顧的聖地,全體遷入埃及。先知演出了本卷書第七齣教學劇:「灰泥中的大石頭」!預言:懲罰與毀滅,必將追隨他們進入埃及。
2. 鑰節:不要怕你們所怕的巴比倫王。耶和華說:「不要怕他!因為我與你們同在,要拯救你們脫離他的手。我也要使他發憐憫,好憐憫你們,叫你們歸回本地。」(耶 42:11-12)
三、默想:
■眾軍長以及眾百姓請耶利米為他們作何事?(42:1-2)他們表面上、口頭上的承諾是什麼?(42:5-6)他們實際上、心裡頭的盤算和堅持又是什麼?(42:13-14)
■ 先 知 耶 利 米 完 成 請 求, 回 覆 眾 軍 長 以 及 眾 百 姓 何 信 息?(42:10-12)眾軍長以及眾百姓信守了他們表面上、口頭上的承諾嗎?(43:5-7)
■請再次深入思考,如果我已有定見,到底為什麼要請別人為我禱告尋求?想一想那「灰泥中的大石頭」看似何等堅固,但它並不能帶來平安。我們裡面一切的剛硬與固執,對我們又有何助益?
四、禱告:聖靈啊!幫助我,除去我心中最深刻的無知和不順服,才能經歷真正的平安。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42-43 章
【耶利米書 43:1-13】
|倚靠灰泥|
當耶利米把神要餘民留下來的話語告訴他們之後,約哈難和一切狂傲的人不但不聽從,甚至控告耶利米是被巴錄挑唆要害他們!當人因懼怕和恐慌而偏行己路時,可以用任何的理由來拒絕神的話語,用任何不合理的理由來控告那些與他們意見相左的人!
於是,約哈難帶著一群心中充滿懼怕和恐慌的百姓逃往了埃及。他們憑著自己的判斷,以為在埃及地就能找到安全的居所,而不以神為他們安全的保障。
因此,神藉著耶利米再次以「表演」的方式來傳講的信息,好讓百姓印象深刻。神叫耶利米把大石藏在「灰泥」中,接著他把裡面所含的意思宣告出來。耶利米警告餘民,他們逃避尼布甲尼撒王,以為在埃及找到安全的居所,但這一切都是徒然的!因為尼布甲尼撒將要征服這地(第11-13節),並且要在這藏石之所設立寶座!這樣,「石頭」代表「巴比倫」,「泥灰」代表「埃及」,目前埃及似乎仍很剛強,在逃難者眼前把巴比倫遮敝了,但是,不久埃及這「泥灰」要剝落,巴比倫這堅硬的「石頭」要來打碎這些「泥灰」!
我們當從餘民的身上得著教訓。許多時候,世人以為金錢、地位、權勢是最「剛強」的,是他們所倚靠的,卻不知這些往往只是「泥灰」,有一天都要剝落,都是不堪一擊的!如同詩歌所說的:「人世間變幻、無窮變幻,今朝多少光彩,在明日轉眼消失離開」!這些灰泥也許暫時能夠保護我們,但它們是隨時可以失去的。
唯有我們的主是「萬古磐石」,祂是最堅硬石頭,巴比倫雖然比埃及堅硬,有一天也會成為灰泥,唯有我們的主是「萬古磐石」。讓我們藏身於這塊磐石中吧!讓我們堅定來倚靠祂吧!
◆回應
主啊!是的!我不再倚靠一切的「泥灰」,倚靠一些隨時會失去的人、事、物,我要完全信靠祢這永遠堅硬的萬古磐石。
◆背經
因為經上說:「看哪,我把所揀選、所寶貴的房角石安放在錫安;信靠祂的人必不至於羞愧。」(彼得前書 2:6)
#每日新眼光 9月2日
❤️耶利米書43章1~13節
這群向先知耶利米求助的人,前一刻還信誓旦旦聲稱:「無論上主──我們上帝的話是好是壞,我們一定聽從」,此時竟誣指耶利米說謊,甚至控告他是受巴錄教唆,才發出令他們不悅的信息。他們不相信上帝藉先知耶利米對他們所說的話。
對比前一刻的情詞迫切,幾乎是跪地懇求、百分之百承諾的情景,在聽到先知所傳講的信息並非他們想要的結果時,卻翻臉不認帳,把先知貶得一文不值,執意要照原本的意向前往埃及避難。這樣的反差,令人錯愕與不解,也不禁讓我們質疑:到底人對自己所承諾的,可信度如何?這群長期活在恐懼陰影、生命受威脅的人,心裡渴望找到可安歇之所,他們面對心中的渴望與上帝提供的保障之間的衝突,後來還是選擇靠向自己的渴望,而拒絕上帝的應許。
這段經文帶我們來到一座鏡子前,看清楚自己內在真實的本相。在面對恐懼、害怕的時候,我們用怎樣的態度去面對那一位看不見的上帝?還有自己為了某種安全感所說出的承諾是否為真?當人們處在恐懼、極度恐慌當中,因為缺乏安全感,以致於對他人的信任感極低,甚至因為自我防衛,為了保護自己,會用自己的想法揣測對方的動機,無法信任對方,甚至攻擊對方。這是我們在這段經文所看見的人性的真相。
其實,我們也可以試著想想:如果我是那面對巴比倫攻擊,導致國破家亡、四處尋找安身立命之處的人,我會怎麼面對並回應先知所傳講的信息呢?當我面對仇敵追殺,心中充滿恐懼,卻被要求坦然面對那可能追殺我的仇敵,我會如何回應?事實上,越是危險的環境、艱難的困境,越是檢驗著我們的信心是否純全。在危難中,我們對所尋求的上帝是否真誠信靠,就在當下的回應中無所遁形。我們必須捫心自問,到底在困境中向上帝呼求和承諾,是否只是為了找到某種短暫保障,或是真實信任、全心交託?
信心,就是超越眼前所見、卻依然相信並全然交託的信任關係。希伯來書的作者說:「信心是對所盼望的事有把握,對不能看見的事能肯定。」(希伯來書11章1節b)當上帝承諾並應許我們某些事情,我們必須對這事有把握並持肯定的態度回應,才能經歷上帝真實的平安和祝福,不是嗎?
⭕默想:當我禱告,上帝的回應卻與我所求不同時,我會怎麼面對?
⭕祈禱:掌管我生命的主,求祢幫助我真實面對自己和祢的關係,不會遇到和自己的利益衝突時就選擇轉彎,而是順從祢的心意,真心地信賴祢的引導。奉主的名禱告。阿們。
⭕圖:馬偕牧師的女婿柯玖(左後)、偕以利(左中),獨子柯設偕(右後),媳婦蕭美玉(右中)。
⭕馬偕牧師的女婿柯玖(維思),1877年9月2日9歲時受洗。
馬偕傳福音到台北城,最早地區是在大龍峒的柯厝米粉寮,族人柯清泰信教後即(於1877年9月2日) 將9歲的子柯玖(維思)洗禮,因此可說馬偕是看著柯玖長大的。柯玖(維思)幼時入私塾具漢學基礎,16歲 入牛津學堂,1888年畢業後即留校任助教,並在滬尾偕醫館實習,也任馬偕之機要秘書,因此常隨馬偕到處旅行傳教、拔牙治病。他也向馬偕學得相術,馬偕相關書上的照片都是他拍的。他也可以說是馬偕家的家臣,極得馬偕的信任和寵愛,馬偕1893年第二次回國時,即帶著他和家人到加拿大,當馬偕的乘龍快婿已成定局。
柯玖和偕以利(Bella Catherine MacKay)結婚不久,馬偕即罹患喉疾,他們夫婦一直隨侍在側,馬偕安葬後一直陪張聰明同住。也在牛津學堂服務。1906年偕醫館重開後就協助宋雅各醫師(Dr. James Y. Furguson, 1876-1965)掌理院務。1912年馬偕醫院從淡水移到台北雙連,他則任事務長和藥務長,也因此搬到大稻埕,也任該教會長老。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43章1-13節】
※ 金句: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章18節)
當耶利米向百姓說完了前一章上帝指示的一切話之後,百姓果然不信。
一、約哈難不信先知的預言
亞撒利亞、約哈難和國中一切狂傲的人就來見耶利米,對先知不敬的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因此,他們竟然自欺,因而產生了錯誤的思維,以為是巴錄教唆先知來害他們,要把本地餘民全交在巴比倫人的手裡,其實他們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合邏輯的,因為巴比倫王早就把要擄走的人都帶走了,並且巴比倫王早已統治了這一帶,所以既然一切都在巴比倫王的控制之中,他又何必再需要用一位先知來欺騙他們,好像當初城未滅之前,心向埃及的假先知所做的一樣呢?
二、領袖堅持攜民同往埃及
約哈難為首的難民不肯聽從先知耶利米的話,還是決定前往埃及,並且強帶著先知耶利米和書記巴錄一起下去,希望從法老那裡尋求政治庇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其實他們有此舉動,早在先知的預料之中,不知這是不是先知耶利米在他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件事,那就是雖然他每次呼天喚地的希望百姓回頭,但每一次他所獲得的答案,一定都是失望和反對的聲音,這對先知而言是何等令他傷心的事呀!因為連普通人所說的話,所給人的建言,人若不聽,我們都會很難過,何況先知所說的都是真理,都是上帝所啟示的。
三、先知預言埃及必被攻擊
當他們下到埃及的答比匿,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答比匿是埃及著名的古跡之城,在那裡挖掘出許多巨大的神廟和偶像,先知拿了幾塊大石頭放在灰泥中,這實在是一個很特別的動作,因為在答比匿到處都是這樣的泥磚。接著先知預言神廟必被焚燒,神像必被擄去,巴比倫必要攻打埃及,並要凱旋而歸,埃及地必難免刀劍和被擄掠。
《默想》是什麼內心的動機和錯誤的想法造成猶大的百姓如此的頑固?我們如何避免和他們相同的思維?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賜給我溫柔的心,讓我甘心樂意的負祢的軛,學祢的樣式、順服祢、遵行祢的旨意,好使我的人生大大的蒙福,當我頑梗悖逆時,求祢使我回轉,當我愚昧笨拙時,求祢賜給我智慧,引導我的一生永遠跟隨祢,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43章1-13節】
※ 金句:驕傲在敗壞以先,狂心在跌倒之前。(箴言16章18節)
當耶利米向百姓說完了前一章上帝指示的一切話之後,百姓果然不信。
一、約哈難不信先知的預言
亞撒利亞、約哈難和國中一切狂傲的人就來見耶利米,對先知不敬的說:「你說謊言,耶和華我們的上帝並沒有差遣你來說,你們不可進入埃及在那裡寄居。」因此,他們竟然自欺,因而產生了錯誤的思維,以為是巴錄教唆先知來害他們,要把本地餘民全交在巴比倫人的手裡,其實他們這樣的想法是完全不合邏輯的,因為巴比倫王早就把要擄走的人都帶走了,並且巴比倫王早已統治了這一帶,所以既然一切都在巴比倫王的控制之中,他又何必再需要用一位先知來欺騙他們,好像當初城未滅之前,心向埃及的假先知所做的一樣呢?
二、領袖堅持攜民同往埃及
約哈難為首的難民不肯聽從先知耶利米的話,還是決定前往埃及,並且強帶著先知耶利米和書記巴錄一起下去,希望從法老那裡尋求政治庇護,他們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其實他們有此舉動,早在先知的預料之中,不知這是不是先知耶利米在他人生中最痛苦的一件事,那就是雖然他每次呼天喚地的希望百姓回頭,但每一次他所獲得的答案,一定都是失望和反對的聲音,這對先知而言是何等令他傷心的事呀!因為連普通人所說的話,所給人的建言,人若不聽,我們都會很難過,何況先知所說的都是真理,都是上帝所啟示的。
三、先知預言埃及必被攻擊
當他們下到埃及的答比匿,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答比匿是埃及著名的古跡之城,在那裡挖掘出許多巨大的神廟和偶像,先知拿了幾塊大石頭放在灰泥中,這實在是一個很特別的動作,因為在答比匿到處都是這樣的泥磚。接著先知預言神廟必被焚燒,神像必被擄去,巴比倫必要攻打埃及,並要凱旋而歸,埃及地必難免刀劍和被擄掠。
《默想》是什麼內心的動機和錯誤的想法造成猶大的百姓如此的頑固?我們如何避免和他們相同的思維?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賜給我溫柔的心,讓我甘心樂意的負祢的軛,學祢的樣式、順服祢、遵行祢的旨意,好使我的人生大大的蒙福,當我頑梗悖逆時,求祢使我回轉,當我愚昧笨拙時,求祢賜給我智慧,引導我的一生永遠跟隨祢,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