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修經文:
耶利米書37:1~10
37:1 約西亞的兒子西底家代替約雅敬的兒子哥尼雅為王,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立在猶大地作王的。
37:2 但西底家和他的臣僕,並國中的百姓,都不聽從耶和華藉先知耶利米所說的話。
37:3 西底家王打發示利米雅的兒子猶甲和祭司瑪西雅的兒子西番雅去見先知耶利米,說:「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 神。」
37:4 那時耶利米在民中出入,因為他們還沒有把他囚在監裡。
37:5 法老的軍隊已經從埃及出來,那圍困耶路撒冷的迦勒底人聽見他們的風聲,就拔營離開耶路撒冷去了。
37:6 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說:
37:7 「耶和華─以色列的 神如此說:猶大王打發你們來求問我,你們要如此對他說:『那出來幫助你們法老的軍隊必回埃及本國去。
37:8 迦勒底人必再來攻打這城,並要攻取,用火焚燒。
37:9 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自欺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
37:10 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但剩下受傷的人也必各人從帳棚裡起來,用火焚燒這城。』」
*靈修默想:
(1)西底家王以什麼樣的心態請求耶利米禱告?若不順服上帝的話語,只要為別人自己禱告,結果會如何?
(2)巴比倫軍隊撤退後,上帝吩咐耶利米要如何回應西底家王?要如何明白上帝旨意,不被暫時的情況蒙蔽?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詩77~80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rqP9l6DTBE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9/26?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靈修經文:
耶利米書37:11~21
37:11 迦勒底的軍隊因怕法老的軍隊,拔營離開耶路撒冷的時候,
37:12 耶利米就雜在民中出離耶路撒冷,要往便雅憫地去,在那裡得自己的地業。
37:13 他到了便雅憫門那裡,有守門官名叫伊利雅,是哈拿尼亞的孫子、示利米雅的兒子,他就拿住先知耶利米,說:「你是投降迦勒底人哪!」
37:14 耶利米說:「你這是謊話,我並不是投降迦勒底人。」伊利雅不聽他的話,就拿住他,解到首領那裡。
37:15 首領惱怒耶利米,就打了他,將他囚在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因為他們以這房屋當作監牢。
37:16 耶利米來到獄中,進入牢房,在那裡囚了多日。
37:17 西底家王打發人提出他來,在自己的宮內私下問他說:「從耶和華有甚麼話臨到沒有?」耶利米說:「有!」又說:「你必交在巴比倫王手中。」
37:18 耶利米又對西底家王說:「我在甚麼事上得罪你,或你的臣僕,或這百姓,你竟將我囚在監裡呢?
37:19 對你們預言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的先知,現今在哪裡呢?
37:20 主─我的王啊,求你現在垂聽,准我在你面前的懇求:不要使我回到文士約拿單的房屋中,免得我死在那裡。」
37:21 於是,西底家王下令,他們就把耶利米交在護衛兵的院中,每天從餅舖街取一個餅給他,直到城中的餅用盡了。這樣,耶利米仍在護衛兵的院中。
*靈修默想:
(1)耶利米受到了什麼委屈和凌辱?承擔使命時,若遭人誤解或遇到難處,我應記住什麼事?
(2)被誤解或受到委屈時,為了依然能說實話並完成上帝所交付的使命,我需要什麼?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詩81~88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bkCTObxOhE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靈命日糧(其他靈修材料):
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0/09/27?calendar-redirect=true&post-type=post
心得:
西底家王派官員、祭司等領袖去見耶利米先知,請他向神禱告祈求。 諷刺的是,這群人根本不聽從神的話。當危機出現的時候(迦勒底人圍困耶路撒冷),他們想到的辦法竟是去向另一個強國(埃及)求助。因此,上帝透過先知再次重申:以色列絕不能逃離迦勒底人的手,耶路撒冷將被攻陷並被火焚燒。
我們的靈命會不會像西底家呢?只關注自己想得到的事物,卻不在意神的命令、神的心意?我們的禱告只是希望神能完成我們的心願?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們,禱告並不是許願,上帝並不是我們的僕人。我們禱告祈求,因為上帝是父、是主,祂對我們的生命有權柄,祂更知道我們需要什麼。因此,禱告是謙卑尋求,也是信靠順服。
禱告:
親愛的天父,請赦免我的自我中心,比起求祢的國和義,我更多的是想到自己。求主幫助我,從今天開始,更認真地每日勤讀聖經,天天尋求明白祢的旨意,好讓我在面對關鍵的時機,能夠聽懂祢的引導也能順服祢的旨意。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耶利米離開耶路撒冷往便雅憫地去,便雅憫門的守門官誤以為他要去投降巴比倫、將他逮捕並交給官長。他們因惱怒耶利米打了他,並將他拘留在文士約拿單的屋中多日。西底家王派人將耶利米提出來,私下問話。王只是想知道是否有耶和華的話臨到?耶利米不像其他的先知對王說好聽的話,而是如實地傳遞神的話。也因著怕無法完成神所托付的使命,向西底家王懇求較好被囚的環境。西底家王拒絕信靠耶和華,卻一再地求問先知想聽到從神來的話;先知耶利米忠心傳講上帝的話,拒絕用好聽的話討好西底家王。一個真正信靠神的人是不畏懼環境的艱難及人的迫害,而能真正選擇跟隨並順從神帶領的人。願今日每個神的兒女不是像西底家王選擇聽好聽的話,而是能夠像耶利米先知一樣忠心勇敢的傳講神並順從的話。
禱告:
親愛的天父,在生活當中幫助我不是只在危機困難中尋求祢,而是能夠學習時時的跟隨並在凡事上都有信靠祢的心。有時也會有選擇性聽神話語的時候,幫助我不管環境如何,都能定睛在神身。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敬拜詩歌:榮耀的呼召 (讚美之泉(20))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LsP6KZKtpQ
一、安靜:除祢以外,在地上我也沒有所愛慕的。
二、讀經:耶利米書 37:1-21
1. 重點說明:
一群不聽從耶和華話語的人,竟然求耶利米「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究竟是何居心?神藉先知耶利米戳破了這群人心裡的願景:埃及人的援軍不會發生效應,敵軍迦勒底人必不離開,結局不免城破國亡!本想回鄉承受地業的先知,遭首領們誣陷並私刑拘禁。當西底家王私下詢問,耶利米仍刺耳地告知實話,以致雖脫離私刑,但仍身陷囹圄之中。
2. 鑰節:對你們預言巴比倫王必不來攻擊你們和這地的先知,現今在哪裡呢?(耶 37:19)
三、默想:
■請求耶利米「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神」是哪些人?(v.3)神藉先知耶利米的回答是什麼?(v.7-v.10)
■當西底家王私下詢問耶利米說:「從耶和華有什麼話臨到沒有?」他的回答是什麼?(v.17)
■到底為什麼西底家要問:有沒有神的話?為什麼問了之後,又拒絕接受,並將耶利米囚禁起來?我是否也會落在這樣的矛盾中?西底家的結局給我什麼提醒?
四、禱告:主啊!總是希望祢能為我之所欲來背書,幫助我放下自己的定見,以祢的話語為依歸。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37 章
【耶利米書 37:1-21】
|真正的求告神|
這段經文記載,西底家王似乎很在乎先知耶利米的話語,也很尊重耶利米,當耶利米被首領毆打並囚在獄中,面臨死亡的威脅時,是西底家王救了他,可見他對耶利米的尊重。不僅如此,這章經文也多次提到,西底家王似乎有心要「求問神」(第3、7、17節)。然而,怎樣的求問神,才是真正的求問神呢?第2節提到,西底家王一邊求問神、一邊卻不聽從神的話語,可見他不是真正想聽「神要對他說的話」,他只想聽「他想聽的話」。他不想順服神,只希望神照他的期望對他說話。
今天也有許多基督徒,似乎很渴望聽見神對他們說話,他們不斷地参加各樣的特會,特別是先知預言的特會。他們也不斷地操練、學習如何「傾聽神的聲音」。然而,當神真正向他們說話時,他們並不一定會聽從,只因為神對他們說的話語,不是他們喜歡聽見的話語。如果我們有這樣的心態,神不會願意向我們說話的!除非我們向神說:「主啊!不管祢向我說什麼,我都相信祢的旨意是最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都願意聽從。」否則我們求問神是沒有意義的。
不僅如此,第5節讓我們看見,西底家王一邊求告神的幫助,一邊卻是尋求埃及王的幫助,他的心並沒有專心倚靠神,他仍然倚靠自己的力量和辦法。第廿九章13節曾應許我們:「專心尋求,就必尋見」。但是,雅各也警告我們:「三心二意的人,不要想從主那裡得甚麼」(雅一6-7)。弟兄姐妹們!讓我們全心地相信,只有神能幫助我們面對一切的困難,不要倚靠自己的小聰明,否則神不願意幫助我們。
◆回應
主啊!是的!不管祢向我說什麼,我都相信祢的旨意是最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我都願意聽從!主啊!我全心相信,只有祢能幫助我面對一切的困難,我不要倚靠自己的小聰明,我要專心倚靠祢。
◆背經
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倚靠自己的聰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認定祂,祂必指引你的路。(箴言 3:5-6)
#每日新眼光 8月27日
❤️耶利米書37章1~21節
吹哨者(whistleblower)一詞,源自19世紀警察吹哨子示警的行為,後來演變成針對弊端向外界告發的行動者。「吹哨者行動」是揭發錯誤,使事情回到合乎法律或能以正確方式處置,這是做對的事。但是對吹哨者本身來說,揭弊也有相當大風險,有時可能使其卻步。今日許多歐美國家有吹哨人保護政策,可保護勇於揭弊者,讓不法案件無法躲藏,也讓社會有正向循環。要當吹哨者並不容易,他需要有面對惡勢力的勇氣,不畏強權的威脅,堅定承擔責任,使事情得以朝正確方向進行。2019年底,中國醫師李文亮對新冠病毒發出警訊,卻被中國政府指稱造謠,要求他簽訓誡書。這位吹哨者最後染疫病逝,卻也喚起世人對武漢肺炎的正視。
先知是上帝的代言人,負責傳達上帝的話語給人。但有時候,人會因為軟弱,明知自己錯了,卻不願接受先知的話。若這些人擁有強權,更可能對先知做出不當行為。昔日先知常當吹哨者,不同於今日,他們沒有健全的保護網可保護他們,但他們倚靠的是全能的上帝,所以即使面對各種困難,他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任務。先知耶利米說,西底家王必被交在巴比倫手中,他傳達上帝的話語,預言猶大的滅亡。那時,他即使被關在監獄,仍勇敢傳達上帝審判的信息,這就是不懼怕人的強權,單單對上帝忠心的典範。
西底家王是一個優柔寡斷的人,當他直接與耶利米接觸時,心裡還是想聽聽看上帝會怎麼說。不過,西底家不敢讓首領及臣僕知道,因而私底下問耶利米,這也顯現他懦弱的個性。西底家王盼望上帝會改變原有的審判,也期盼耶利米會對他說一點好話,沒想到這位先知耶利米是上帝忠實的僕人,即使是已經被關在監裡了,並不會因為這樣就改變他的態度。耶利米依然不畏強權,堅守崗位,確實地傳達上帝的旨意。
環視我們的社會,弱肉強食或權力、金錢至上的不公義景況屢見不鮮,耶利米給我們的榜樣是不畏強權,堅守崗位,持續做上帝所交代的事。這對我們來說是一項挑戰,面對這樣的呼召和提醒,你我是否也願意學習像耶利米一樣,勇敢承擔和付出行動呢?
⭕默想:耶利米在艱困的環境中,依然不畏強權,堅守崗位。我是否有這樣的勇氣來揭發周遭不公義的事情呢?而當有人對我發出勸告的聲音,我是否願意接納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憐憫我的軟弱,不叫我在罪惡中沉淪而離開祢,讓我可以明白祢的話語,行出合祢心意的行動。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圖:1765年的「主護村」
⭕1727 年8月27日,Herrnhut(主護村)持續百年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祈禱。
古歐洲的摩爾維亞和波希米亞(古中歐地名,占據了古捷克地區西部2/3區域。現位於捷克中西部地區),是奧地利(Austrian)帝國西北的兩個省份,與德國的薩克森(Saxony)相鄰。第七、八世紀時,當地的人先後從希臘教會和羅馬教會得著福音,十五世紀初葉,當時羅馬教廷,教士奢侈貪婪、教會虛偽腐敗,波希米亞改教領袖約翰胡司(John Huss)展開了一波改革行動,胡司因傳講福音而被當時的羅馬教會處火刑殉道(1415年),此地從此變成逼迫聖徒,令人畏懼的地方,當時仍然忠於福音的人需經常躲避逼迫,他們一度聚集在波希米亞東北部肯瓦(Kurlwald)山谷中的一個村莊裏,度過一段比較平安的生活。到了1457年,這群被稱為「基督之律法的弟兄們」建立了教會,人稱「聯合弟兄會」(United Brothren)。
1722年,歐州史上版圖最大的顯赫王朝哈布斯堡(habsburg)攝政要求這群新教徒加入天主教,由於不願放棄新教信仰而遭逼迫,此時弟兄們已經過長達幾世紀的逼迫,許多人用他們的血,印證了所作的見證。他們遭監禁、受苦待、被充軍,不得不拋家別鄉,離開故土,於是摩拉維亞弟兄會的領袖大衛(Christian David)就為他們尋找避難的地方。
大衛遇見德國薩克森侯國的親岑多夫伯爵(Nicolaus Ludwig Zinzendorf),就請求伯爵讓他們可以在他的土地上避避風頭,伯爵不顧家族的反對,歡迎這群逃亡者,於是大衛從摩拉維亞帶領第一批十位避難的人,六月到達伯爵在德國薩克森的土地上。經過多次往返接送,他陸續帶領那些願意撇下一切的人出來,不久就有二百餘人在此住下。親岑多夫安排他們居住的村莊,名叫「主的守護所」(Herrnhut,或稱主護村),位於赫特堡(Hutberg)山腳下,距伯特鐸夫(Berthelsdorf)約一英里遠。他們用這名稱,有雙重的意思:一是主守護他們,另外則是他們守望祈禱,等候主的帶領,作他們的保障。
摩拉維亞流傳千古的大復興,起因於九個小女孩;曾經歷過這次聖靈洗禮的弟兄姊妹卻沒有一個人說得清楚1727年8月13日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他們只說「我們不知道那是在天堂裡,或是仍在人間」。那天過後,一個意念臨到一些弟兄姊妹心中,他們覺得有必要撥出固定的時間來祈禱。二十四位弟兄和二十四位姊妹聚集,推動從午夜到午夜的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禱告,每天日夜二十四班,每班一小時輪流祈禱,由大家抽籤決定班次。
8月27日,這個新計劃開始實行。很快地就有更多人加入這個代禱陣容,人數因此增加為七十七位,甚至有些靈性痛悔的孩童中,也自動展開類似的計劃。不分男童或女童都同樣感受到一股強烈祈禱的渴望,聽著孩子們的祈禱你能不深為感動簡直是不可能的。這些代禱者每周聚會一次,聽取特別需要在主前代求並記念的事項。
這始於1727年的祈禱會,其後延續了一百年。這祈禱到後來帶出宣教行動,就是把基督的救恩傳揚給異教徒,三十三年之久,親岑多夫親自監督一個全球性的宣教組織,他們到丹麥向維京人傳、到西印度群島向黑人傳、到極北的格陵蘭向愛斯基摩人傳、到聖多馬島向黑奴傳、又到蘇里南、非洲黃金海岸、南非、到北美的印地安人中、到南美的牙買加,甚至後來由約翰衛斯理、懷特腓所帶動影響英美的大覺醒,也深受摩拉維亞弟兄們的影響。
?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37章1-21節】
※ 金句:...去見先知耶利米,說:「求你為我們禱告耶和華我們的上帝。」(耶利米書37章3節)
耶利米和尼希米都很愛國,但尼希米的事工受到他當代的人之尊重和讚揚,耶利米則窮其一生,但耶利米對事工的忠誠度絕不輸給任何人,他誠然是一位極其偉大的先知。
一、王盼先知代求
大約在主前588年,西底家王在位時,巴比倫人來攻,但因埃及的軍隊出來協防猶大國,巴比倫人遂暫時從耶路撒冷退兵了,一切看起來似乎有上帝十分奇妙的保守,假先知們也一定更有自信的以為上帝會將百姓從巴比倫的鐵蹄之下拯救出來。但在此國家存亡之秋,西底家王想起上帝的先知耶利米,就派人去求見他,希望他能為國家代求,使戰事的危機化解。然而,使者來時,先知誠實的告知,巴比倫王的軍隊一定會再來攻,當然這樣的答覆一反王的期待,但偉大的先知就是必須中肯的傳達上帝的話,甚至有時必須接受一些外在的壓力。
二、官長囚禁先知
當巴比倫軍隊退去的時候,許多的難民也爭相出城,這是戰爭劫後餘生者常會有的選擇,耶利米就趁著百姓離開城之時,也同時要前往便雅憫地,要得自己所贖回之地,但出成之際,卻為守門軍官發現,以為他要叛逃、投降敵軍,就抓住他,解到他們的領袖那裡去,領袖們因為惱怒耶利米,就無故將其鞭打,並將他囚禁於約拿單的房屋裡。
三、先知獲救
先知耶利米在那裏被囚禁了許多日,西底家王派人將他提出來,想求問更多有關於上帝的心意,西底家王好像是相信耶利米的預言,但他又不願接受實情;正如彼拉多在審判主耶穌時也是一樣,雖然明知主耶穌沒有犯罪,但卻不敢放祂,為著是怕群眾。因此,西底家王也可能是因為怕他手下的臣宰,所以只敢暗暗地問先知關於國家存亡之事,耶利米則誠實地告訴王將被擄,並央求王網開一面,將他囚於護衛長的院中,王准了他的懇求,並且每日差人給他一塊餅充飢,先知就這樣一直存活下來。
《默想》當我被人誤會時,我會怎麼自處呢?
《祈禱》親愛的天父,祢是替人伸冤的主求,祢因祢的慈愛與誠實拯救我,也求祢使我學會寬恕別人,像我們的主在十架上饒恕祂的仇敵一樣,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