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上帝的話透過先知耶利米告訴以色列人:他們像是上帝的新婦,是神所揀選、所疼愛的,神保護他們,是祂在列邦中分別為聖的子民。但這一群人從上到下,君王、先知、祭司、官長等也都崇拜偶像,忘記、遠離了這位真神而去拜假神。這也是對我的提醒,是否忘記了神的恩典,而去崇拜這世界上的假神(名利、物質、價值觀⋯等),盼望我們能竭力追求認識神,倚靠祂,一生緊緊的跟隨祂,走一條蒙福的道路!
禱告:
親愛的主,謝謝祢把我從罪惡中救贖出來,使我能成為祢的兒女,是祢所寶貴的,唯有祢才是活水泉源,生命的源頭。祢真心等候祢的兒女回轉歸向祢,因祢有憐憫與慈愛,且祢的恩典乃一生之久!禱告奉耶穌基督聖名,阿們!
心得:
現代語彙有一個形容詞叫作「自我感覺良好」,我發現耶利米先知時代的猶太人竟正是如此!他們缺乏正確自我檢討的能力,並且過度膨脹自己;他們活在自己的象牙塔裡面,對自己真實的光景卻渾然不知。在上帝發出警告、甚至宣告審判之際,他們仍然堅信自己無罪、認為一切都會沒事。
先知所責備的這群人不是外邦不信的人,而是與神有立約關係的屬神的子民。按理說,他們有律法、有教師,應該最清楚知道什麼是神喜悅的、什麼不是。但實際上,他們離神很遠,完全不聽、不想聽、也聽不懂神藉先知所說的話。
我想起耶穌引用以賽亞的話:「因為這百姓的心麻木, 耳朵發沉, 眼睛閉著⋯⋯」現代的基督徒是否也會犯同樣的錯呢!?這真是對我嚴肅的提醒。我「是」神的兒女,那麼我要能聽神的話;耶穌說,我的羊聽我的聲音。主我要聽祢。
禱告:
親愛的主,我不僅願意聽見祢的聲音,我也需要一顆樂意順服的心。以色列人不能聽見,其實是因為他們不願意接受。我害怕自己也會成為那樣的人,寧願聽順耳的謊言、自我催眠,卻不想面對現實。主的話語是暮鼓晨鐘,主的話語能甦醒人心,主的真理能使人得自由。親愛的主,願祢使我得釋放,讓我在祢聖靈的光照中得真智慧,讓我在祢的真理中得自由。奉靠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心得:
這段經文用了很多的譬喻在講以色列被亞述、埃及......等列國欺壓,其起因都是他們先離棄了上帝,轉而去尋求其他國家的幫助,或是以利益求和,但結局卻是他們所求助的國家要打碎他們、所求和的國家必將以色列變為荒地,皆是因為他們找錯了真正可以幫助他們的對象,因此他們被自己的罪惡所懲罰,上帝以行淫來比喻以色列撇棄上帝去跟從偶像,且最讓上帝痛心的是,上帝以真理、純正的道教導、扶助以色列百姓,祂使他們戰勝仇敵、親自引導以色列民來認識祂,上帝親手所栽的上等葡萄樹卻轉變為外邦的壞葡萄,以色列被玷污,他們所行的惡是無法被洗淨的,而以色列百姓卻如同發情的野驢般一意孤行,拉都拉不住,不斷的往毀滅的道路狂奔。
耶利米先知看著他的國家在錯誤的道路上前行,他盼望百姓能知罪並且悔改轉向上帝,但歷史告訴我們,以色列最終仍被滅國,先知的預言完全實現,上帝藉由耶利米先知所傳的信息不單是給以色列人,同樣也是給身在這末世的我們,如同以色列人認為上帝的教導是軛、是繩索一樣,現今也有人認為真理是枷鎖、是捆綁,阻礙人看似尋樂但其實是行惡的生活,盼望我們能從上帝的教訓和歷史當中學習,凡事依靠上帝,因祂才是你的堅固磐石,並且要順服祂過正直的生活。
禱告:
天父,這個世界充滿了罪惡及誘惑,常常告訴我「要選擇這個」、「要依靠那個」,但讓我因著認識你、跟隨你,因此能夠抵擋那些看似吸引人,卻會使人遠離你的事物,使我在凡事上能尋求依靠你,因你是唯一可依靠的對象,並且能使我脫離罪中之樂,一心跟隨主行,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敬拜詩歌:你的愛不離不棄 (生命河)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HB_L11P_U
一、安靜:求神將那賜人智慧和啟示的靈賞給我,使我真知道祢。
二、讀經:耶利米書 2:1-37
1. 重點說明:
神差派先知耶利米向神的百姓發出判語並歷數其過!他們早期與神有親密的愛情,但曾何幾時,卻漸行漸遠,讓神感到錯愕又痛心。文中「竟(然)…」、「豈(能、有)…」、「你怎(能、麼)…」數語充分表達了神的心情,而神的百姓竟能犀利的回嘴「爭辯」(v.29),是否也令人感到匪疑所思?
2. 鑰節: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 2:13)
三、默想:
■神差派先知耶利米指出神的百姓有哪些忘恩負義的心思與罪證?(v.5、v.7-v.8)請將「離棄」、「忘記」…等辭彙標註出來。
■以色列人在棄絕真神之後,找尋了其他協助和依靠:外族的勢力有哪些?(v.10、v.18)假神的數量有多少?(v.28)
■請思想第 13 節,這裡所陳述的是蒙恩後神的百姓所犯的兩大罪過,也是我會犯的過錯。活水的泉源指的是什麼?我什麼時候會離棄活水的泉源?鑿出不能存水的池子的感受是如何?為什麼我會如此不智?
四、禱告:主啊!驕傲使我盲目,求祢的話語照亮我的心思,助我離棄虛妄,專心跟隨祢。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耶利米書 2 章
【耶利米書 2:1-8】
|起初的愛心|
這段經文神如同情人般,深情地呼喚以色列人悔改。透過這段經文讓我們更深思想我們與神的關係:
第一、神在乎我們與祂的關係
第2節神對耶利米說:「你去向耶路撒冷人的耳中喊叫說:『耶和華如此說: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以色列人過去如何跟隨神,神都記得。第3節說:「那時以色列歸耶和華為聖」,神很懷念以色列分別為聖歸給祂,而祂也保守他們的那段日子,這些深情的呼喚讓我們何等的感動,神何等在乎我們對祂的愛,何等在乎我們與祂的關係;我們是否也常常感謝祂過去對我們的保守與愛護呢?
第二、神如同「被拋棄的戀人」
第4-6節神以一個「被拋棄」之戀人的口吻,訴說自己無故被離棄的憂傷,也使我們為之動容。神從來沒有做過對不起我們的事,但我們卻常常「移情別戀」,丟棄真實、慈愛的神,去追求虛無世界的歡樂,若這是你我的光景,但願我們再次被神深情的呼喚所召回,再次緊緊地跟隨祂,因為只有祂是真實的。
第三、我們當常回想神在我們身上的恩典
第7-9節神不斷地邀請以色列人,透過回想神起初救他們脫離埃及,引導他們經過曠野,進入迦南美地的日子,好喚回他們的心。神說:「我領你們進入肥美之地,使你們得吃其中的果子和美物」(第7節)。今天神也要我們常常回想,我們過去在埃及為奴的日子,我們是罪的奴僕,是惡者的奴僕,那時候的生命何等的痛苦!如今神救贖了我們,以祂的大能拯救我們。不但如此,神使我們恩上加恩,使我們在人生的各個方面都蒙祂的賜福。當我們想到我們過去是何等樣的人,今日成了何等樣的人,我們必能重新產生對神的愛。
但願我們都從新拾回起初的愛心,如同起初一樣火熱地愛主、跟隨主。
◆回應
主啊!祢是如此地在乎與我們的關係,如此地愛我們,赦免我們常常移情別戀,讓祢傷心。我願常常回想祢在我身上的恩典,並常常拾回起初的愛,火熱地愛祢、跟隨祢。
◆背經
所以,應當回想你是從哪裏墜落的,並要悔改,行起初所行的事。你若不悔改,我就臨到你那裏,把你的燈臺從原處挪去。(啟示錄 2:5)
【耶利米書 2:9-19】
|兩件惡事與苦事|
這段經文一開始,神再次以受傷情人的口吻呼喊。神說祂很驚奇,天地也都很驚奇,很多拜假神的國家,都不會換掉他們的假神;但是以色列這個敬拜真神的國家,竟然離棄真神、敬拜假神!因此,第13節神說:「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神說以色列人做了兩件「惡事」,而第19節說這兩件事不僅是「惡事」也是「苦事」:
第一、離棄神這個活水的泉源
神是真福的源頭,是萬福的源頭,我們離開了祂不僅是「惡事」、是「苦事」,更是「笨事」。
第14節神說:「以色列是僕人嗎?是家中生的奴僕嗎?為何成為掠物呢?」以色列人本應是真神家中的兒女,如今卻成為奴僕、成為掠物,因為他們不再尋求這位全能神的幫助與保護。因此,神只能任憑人向他們咆哮、吼叫。所以,他們離棄神真是一件「惡事」及「苦事」啊!
當我們離棄神時,一方面是「惡事」,因為神才是我們應當敬畏及跟隨的真神;一方面也是「苦事」,因為我們將失去神的同在,也失去神的保護,所有我們的仇敵將重新找上我們,不管是罪惡的權勢、黑暗的權勢都再次臨到我們。
離棄生命的源頭,我們的生命將會逐漸地枯乾,失去光彩及喜樂;唯有重新回到神的面前,才能使我們的生命得著自由、滿足與喜樂。
第二、為自己鑿出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
這是世人的寫照,世人渴望藉著眼目的情慾、肉體的情慾及今生的驕傲,為自己「存水」,滿足自己空虛的心靈,但人終究發現,這些物質的享受及虛榮不但不能滿足他們,反而帶給他們更多的痛苦,不僅是「惡事」,也是「苦事」。
耶穌說:「凡喝這水,還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約四13-14)。讓我們來喝這生命的活水吧!
◆回應
主啊!我不再渴望藉著外面的事物讓我滿足,因我知道這是惡事、也是苦事。我要飲用祢這生命的活水,成為我生命真正的滿足。
◆背經
因為我的百姓做了兩件惡事,就是離棄我這活水的泉源,為自己鑿出池子,是破裂不能存水的池子。(耶利米書 2:13)
【耶利米書 2:20-37】
|以色列人忘恩及剛硬的罪|
這段經文再次以「受傷的戀人」,來控訴以色列人的罪。我們看見,以色列人最讓神傷心的罪,主要有兩個方面:
第一、「忘恩」的罪
第20節神控訴以色列人,神給他們很大的恩典,神讓他們得以脫離一切的捆綁,然而,他們卻不事奉神。第32節神憂傷的說:「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我的百姓卻忘記了我無數的日子!」以色列人背棄真神,敬拜假神,甚至「神的數目與城的數目相等」(第28節),他們只有患難時才求告神(第27節),何等讓神傷心啊!
我們是否也忘記了神「無數的日子」?神無數釋放我們的日子,無數給我們妝飾、美衣、祝福的日子,我們是否也是常追求世界、不追求神、不敬拜神、不愛神、不事奉神,只有在患難中才來尋求神呢?我們當知道,當我們如此對待神時,神何等的傷心啊!
第二、「剛硬」的罪
當神指出以色列人的罪時,以色列人卻常說:「我沒有玷污!」(第23節);「我是無辜的,我沒有犯罪」(第35節)!我們是否也常常消滅聖靈給我們的光照呢?神是願意赦免的神,但當我們不認罪時,就無法得著神的赦免,神必須把我們繼續留在曠野中。
然而,以色列人更讓神傷心的是,他們面對神的管教時,仍然對神說:「這是枉然。我喜愛別神,我必隨從他們」(第25節)!因此,神傷心的說:「我責打你們的兒女是徒然的」(第30節),求神讓我們在神的管教中謙卑自己,回轉歸向神。
◆回應
主啊!我要真心追求祢、愛祢,而不是只有在急難中才尋求祢。主啊!我要在祢的管教中,謙卑受教,求祢幫助我。
◆背經
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呢?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卻忘記了我無數的日子!(耶利米書 2:32)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2章1-13節】
※ 金句:「 那時以色列歸耶和華為聖,作為土產初熟的果子,凡吞吃他的必算為有罪,災禍必臨到他們。」這是耶和華說的。(耶利米書2章3節)
這一章講到以色列民背道的罪,是耶利米蒙召作先知初期的宣告。耶利米是以佈道家的迫切與熱誠來傳講,這讓我們明白上帝如何藉先知對祂的百姓說話。
一、上帝的新婦(1~3)
以色列民過去做上帝的新婦時,曾對上帝的話語和帶領深信不疑。當時以色列選民對上帝完全的順服與敬拜,上帝也對選民保護有加,若有外族的侵略,上帝必完全護佑,且定侵略者有罪。在當時獻上初熟的果子是律法規定的,百姓必須要將最先熟的收成獻給上帝。這感謝的奉獻乃是承認地的出產是來自於上帝,也像徵全面收成時的豐盛。在萬邦中,以色列民就是上帝初熟的果子,上帝要給他們完全的尊榮。
二、不知感恩(4~7)
以色列全國卻不知感恩且顯出何等的愚昧,以色列民雖有著上帝新婦的尊貴,但卻離棄上帝,忘了這一切都是上帝的恩典,忘了是上帝所給他們的一切恩惠。於是上帝提出強烈的問句要求以色列民說出自曠野開始,他們到底如何違背承諾。上帝不僅從未不信守自己的話語,祂還引導以色列民平安經過曠野無人居住之地,又保守帶領他們到應許之地。耶利米因此強調上帝的應許是可靠、恆久不變的,並且指出以色列全國之所以不知感恩,全因他們過於健忘。
三、領袖的罪(8~13)
耶利米指出國中拜偶像的盛行,應歸咎於四類領袖:1.祭司若沒有怠忽職守,國家就不會面臨眼前的屬靈危機。2. 傳講律法的,他們應當將上帝的審判教導眾人。3. 官長(牧人)居然和祭司一樣悖逆和褻瀆上帝,他們無疑是看到祭司的行徑就起而效之。4 先知則藉著巴力而非藉著耶和華以色列的上帝來說預言。雖然他們也曾推動宗教改革,但全國的敬拜已深受迦南邪惡的異教所影響。因此,耶利米終其一生,都在與這些犯罪的領袖正面交鋒。耶利米要眾人記得,連異教信徒無論在任何情形之下,尚且忠於他們國家的神明,但以色列民卻不然。以色列民棄絕了永活的真神和原屬於他們的榮耀,寧取百無用處的崇拜物件,換了那無益的偶像。
《默想》為何原本上帝的新婦卻墮落至此,其中的原因有什麼是需要我們儆醒的?
《祈禱》親愛的天父,懇求祢幫助我記得祢的恩典,常以感恩的心在祢面前敬拜,免得我得罪祢,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耶利米書2章14-37節】
※ 金句:「你自己的惡必懲治你,你背道的事必責備你。由此可知可見,你離棄耶和華~你的上帝,不存敬畏我的心,乃為惡事、為苦事。」(耶利米書2章19節)
上帝是輕慢不得的,雖然以色列民是上帝的新婦,但因著罪卻成為他們自己的羞辱。「不忠」是上帝對他們刑罰的原因,因這「不忠」的背後就是拜偶像的屬靈淫亂,所以上帝的管教必速速臨到。
一、不忠的結果(14~19)
眼看著北國突然面臨的下場,耶利米指出原本是上帝新婦的以色列民也即將要成為奴僕。耶利米想到北國以在主前722 年亡與亞述,這足以警告背道的南國猶大將有何下場。猶大亦不能奢望從埃及得到穩定的幫助,因為一旦危機發生,搖擺的埃及必然不會為猶大效力,反而會下手掠奪猶大而不以為恥。因這刑法是來自於上帝,為要懲罰猶大的罪孽。所以耶利米指出,背道無可避免的必須付出慘重的代價。
二、猶大的罪惡(20~25)
耶利米直指猶大的傲慢及頑梗,他們早就棄絕了與上帝所立的西乃之約,反而沉溺在各地偶像丘壇進行的淫亂交合儀式,這些丘壇位於高崗上,以更接近神衹巴力及天上眾神。猶大人為迦南宗教所誘,拒絕履行選民的義務,寧可順從肉體而不顧屬靈的生命。因此,上帝所揀選的優秀民族竟墮落至此,上帝的葡萄樹已變為外邦的野葡萄樹,所以,上帝除了將其連根拔起之外,別無選擇。但猶大百姓卻為自己申辯,說是他們仍舊在所羅門聖殿裡敬拜。然而,他們卻避而不提自己在欣嫩子谷、在巴力和摩洛崇拜的男女苟合。耶利米藉雌駱駝起性,在曠野裡狂奔亂走,追尋雄性以求滿足的比喻,來說明猶大男女在異教邱壇的淫亂行為。上帝的選民不應像牲畜一樣埋首於肉體的慾望。而將上帝的真實變為虛謊。
三、猶大的懲罰(26~37)
前面被指控應為猶大墮落負責的四種領袖,在此處再次受責。耶利米無法理解選名怎能如此無愧的拜偶像,雖然百姓抱怨遭到不公平的待遇,但他們其實是罪有應得,因為他們對上帝的悖逆就是罪的本質。猶大既已被判決與以色列同罪,那麼他們亦必須分擔以色列民所受的處罰。上帝對西乃之約的忠實和永不改變,在耶利米書中不斷地與選名背信、頑梗的行徑相互對比。
《默想》上帝的名為聖,這「聖」的意義為何?跟我們基督徒有何關聯?
《祈禱》親愛的天父,我雖已是得救的基督徒,但我更必須對罪敏銳,不輕看祢的救恩,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
#每日新眼光 7月19日
❤️耶利米書2章1~37節
筆者在牧會中,曾為許多年輕男女證婚,每當參加婚禮時,內心總是跟台前的新人一樣感受到新婚的美麗和戀愛的甜美,不自覺地墜入年輕時戀愛的甜蜜感覺。新婚的新人就像初熟的果子一樣甜美,婚禮則代表愛情的神聖;這樣的神聖和喜悅,是來自彼此願意委身的約定!但是,當一對夫妻婚姻破裂時,接下來讓人看到的似乎只有彼此控訴對方的缺點,甚至不願再多聽對方的話。每當要處理離婚的個案時,我多麼希望他們能再回想過去在一起的種種美好,再次找回過去那美好的關係。但許多時候,夫妻關係變惡劣之後,彼此就不再記得對方的美好!
今天經文一開始,先知提醒以色列人回憶當年對上主起初的愛和約定。我相信,以色列人對上主起初的愛是完全的、純真的。在上主的眼中,以色列民原本是完全專屬於祂的人,彼此的關係是神聖的。但是以色列人後來卻背叛上主,他們不再忠於上主,反而離棄上主,開始追求、跟隨虛無的偶像。這裡的「虛無」,是指沒有價值並且很快就消失的事物。以色列人在恩典中,茫然地失去了生命的方向,以至於走偏了路!上主雖然曾經一路帶領他們,但他們卻漸漸走向虛無,走向滅亡!
第8節指出,在重要的時刻,連宗教領袖也沒有帶領人民尋求上主,他們甚至帶著人民轉而尋找別的神明!從今天的經文,不僅看到上主對以色列人的懲罰,更看見上主不曾忘記祂的子民。上主看自己和祂子民的關係像一段美麗的愛情,但為何以色列人會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呢?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背離上主呢?
弟兄姊妹,我們是否也曾有迷失而走向虛無的時候呢?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可曾因為追求虛華的生活而失去方向,慢慢離開信仰真道呢?今天的經文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所相信的上主不曾忘記我們,祂記得我們每一個人:在我們犯罪時,祂記得我們;在我們背離祂的時候,祂也記得我們。因為祂看我們就像以色列人一樣,那起初的約定就像美麗的愛情一樣。在這個世界,有很多誘惑會讓我們跌倒、讓我們迷失信仰,就讓我們從經文得到提醒,要時刻記得我們與上主之間的約定。
❤️默想:回想起初重生得救的喜悅心情,提醒自己記得與上主的約定,並數算上主的恩情。
❤️祈禱:親愛的主上帝,感謝祢仍然記得我,無論我在任何情況中,祢都願意伸出手來接納我。求主幫助我,讓我在聖靈的光照中,不至於跌倒!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圖:巴克禮牧師穿著大禮服。
1885年7月19日上午,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在客庄二崙主持禮拜,有人教唆朝巴克禮牧師身上淋水肥(糞水)。
⭕參閱《台灣教會公報》2397期 主後1998年2月8日
1885年7月19日上午,巴克禮牧師在客庄二崙主持禮拜,所在是教會自一信徒張阿金購得不久的房子裡。巴克禮述說:
參加禮拜約有2、3十個兄弟,禮拜仍未結束,外面就傳來打鑼聲音,隨即有喊叫聲:「來了!來了!」。房子大門正對外面開著,信徒們都看到一群人抬8大桶的糞便要衝進來。兄弟們立刻把大門緊閉起來,並躲到牆角去。暴徒們就用石塊打開門,用長柄枸舀出糞便,往屋裡一直潑,把整個屋子都弄髒了。
我走出來向暴徒們說:「我們可以不在此地作禮拜,不過必須先請官兵來作個審斷」,可是他們哪裡還聽得進去找的話,就舀出桶裡的糞便,從我的頭上澆下去,我突然領悟,這些人受人指使,知道不可隨便傷害人,所以用這種手段來侮辱我。於是我筆直的站著,任由他們澆糞便。我如此作,更激起他們的投心,就動手揪住兄弟們的頭髮,拔掉鬍鬚,撕破衣服,開始毆打,直到傷痕都腫起來,還不肯住手。我為信徒求饒,他們就咒罵我,把我拉開,甚至用棍子打我。不過他們之中有一人稍有理智,知道不可隨便傷害外國人而出來攔阻,所以少受了皮肉之痛。他們一直在尋找將房子賣給我們的張阿金,幸好張阿金不在場,不然,被捉到的張阿金或會被活活打死。逞凶夠了之後,暴徒才離開,留下滿地狼藉的糞便及滿身糞便的我,兄弟們也逃離了。
幾位姊妹及會外人過來照顧我,讓我洗澡,把身上的糞便洗清。我沒有帶來更換的衣服,所以洗過澡之後,只得穿著睡衣褲,姊妹們燒了午飯給我吃。下午就在整理隨身攜帶去的東西,凡是帶在身上的,都被糞便澆濕了。我沒有立刻返回杜君英,目的就是要讓庄民知道,我們並沒有放棄對這房子的權益(…let them know that we did not abandom our claim to the building")。
事後流傳說,我當時很好心地勸告那些人:「你們浪費了好水肥!很可惜。這些肥料不是你們種稻所需要的嗎?(What a waste of !good manure You will need this when you are plating out the rice)。其實,我不大記得我說這些話,如果真的說那句話,那不是出於真正的好心,而是譏諷。
⭕1875年6月,巴克禮牧師來台。在1885年7月19日發生了屏東竹田二崙事件。原來在鳳山附近有個村莊叫杜君英,已有平埔族及少數客家人組成的教會。教堂在一次大水災中沖毀了。平埔族基督徒決定單獨在中林建堂,客家基督徒中有位是二崙村人,名叫張阿金,把房子賣給教會做為禮拜堂之用,但村民反對。台南府的教士會派巴克禮牧師到二崙處理。7月18日和當地士紳商談卻沒有結果,19日是主日,巴克禮牧師照常主持禮拜,結果來了一批暴民,抬了八大桶糞便,從打破的門窗潑糞。把一些信徒弄髒了,巴克禮牧師就挺身站出來,暴民把糞便從他頭上澆下去,巴克禮牧師忍耐著向暴民說:「你們浪費了這麼好的水肥,太可惜了!你們種稻時不是需要這些肥料嗎?」這次事件,近年在屏東的竹田長老教會教堂院子內特別立碑紀念。感謝上帝差派宣教師進入福音不易傳的客家庄。後來教堂則改建在內埔。目前是台灣南部最大的客家教會。而那位原來賣房子給教會的張阿金弟兄,有位孫子獻身做傳道,1930年代擔任過內埔長老教會的牧師。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
處女豈能忘記她的妝飾呢?新婦豈能忘記她的美衣呢?我的百姓卻忘記了我無數的日子!(耶2:32)
忘記了——今日,我們對「忘記」的解釋,大概不脫離「失去記憶」、「不記得」等意思。不過,希伯來文中的「忘記」Sakah,其字母圖畫卻有極深的含義。
首先,這字和其他閃族語言沒有詞源關係,它是道地的希伯來話,純粹用來表達希伯來的世界觀。其次,sakah和許多希伯來字皆有關聯,包括「不記得、不知道、沒看見、否認」等等。當中,有些是關於「思想認知」,有些則是關於「行為」。眾所周知,希伯來文是「行動」的語言,想真正明白sakah,就必須去思想它在行為上的含義。
Sakah的輔音Sh-K-H的圖畫是「毀滅張開的手掌所帶來的」。換句話說,「忘記」等於是毀滅神恩典的預備。在申命記中曾提及,恐怕百姓吃喝飽足,就忘記耶和華。他們蒙神眷顧,不再遭受迫害,享受繁榮昌盛的生活,卻忘記神。
忘記,是關乎我們的行為。當我們以為可以靠自己的雙手,拒絕依靠神所賜的恩典過日子時,就等同於忘記神。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世间一切深沉的爱,都可以在神对人的爱中找到源头,有时祂像父亲,有时祂像母亲,有时又像痴情的爱人,这是一位为了将这份爱的承诺进行到底甚至最后牺牲舍命的神。
如果你爱一个人就会去为他做些什么,如果爱心不能变成行动,那对方就会觉得我们忘记他,神也是一样,祂也希望祂所爱的人可以爱祂,或者为了爱祂而去爱祂所爱的人。
所以信耶稣不是信这个名字而已,或者仅仅是因为耶稣的爱而感动,更是用感恩的行动来维系这份恩典,才能在所得到和失去的一切上看到神,从而让我们的生命始终保鲜。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耶2:2)
恩愛——比起剛信主時,現在的你有更愛神嗎?
「恩愛」比住在一起深刻得多,也比約會更加熱烈。耶利米說:「神還記得你以前對他的恩愛,就是他救出你,把你從深坑拉出來,將你的人生軌跡重新放在他美好的目的之後,那時你對他的恩愛。」
這是多麼深情難忘的話啊!神「記得」的是曾經的愛,如今卻成了褪色的記憶。神渴望我們回到他面前,像新婚那天,沉浸在成為新娘的喜樂之中。
「恩愛」的希伯來原文是hesed,不只是表達一種情緒,更是用來描繪神的憐憫、慈愛、良善和信實,是舊約裡最重要的字彙之一。每次用到這一字,都和神的召約有關,宣告神對我們的永恆之愛,和持續不斷地施展恩慈。
我們曾經熱愛過神,在新婚之夜毫無保留地把自己交託給他。今天,就讓我們回到神面前,再次投奔到他慈愛的懷抱中吧!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的神是浪漫的,祂将我们初信的时候看作是新婚时的爱情,说明神是多么思念和留恋我们与祂亲密的时光,但也说明当我们日渐疏远祂时,神是多么落寞和悲伤。
曾经我们都有一段与神非常亲密的时间,就是我们最初被神拯救和祝福的时候,那时我们看神超过世上的一切,但我们会渐渐忘记,而神却一直记得并不断提醒我们。
很多人习惯把神看作父亲,却少有人把神当作丈夫,因为得到父爱常常是被动,但与神经历婚姻般的爱情却需要我们主动追求和降服,这才是神渴望与我们经历的爱。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你幼年的恩愛,婚姻的愛情,你怎樣在曠野,在未曾耕種之地跟隨我,我都記得。(耶2:2)
曠野——你有發現嗎?聖經時常記錄:神把人帶到曠野。
今天,多數人口湧向城市,瘋狂地追求權力和財富。人類最大的危機也許不是疾病、飢荒和戰爭,而是以利益為名的資本主義,摧殘着人尊貴的身分和價值觀。城市,讓我們傾向于倚靠自己,取代神在我們生活中應有的角色。
在曠野,我們不能依靠自己活下去;在曠野,我們將面對一無所有的無助感。只有在曠野,我們才會發現,神是我們的供應者、庇護者和同行者。
正如耶利米所說,曾經在曠野的我們,極度需要神。我們的眼睛,沒有被五彩繽紛的物質世界所蒙蔽,我們愛着祂——為了讓我們得益處,而把我們帶到曠野的神。
如果要重新回到深愛我們的父神面前,我們就必須回到生命的曠野上,讓祂以至高無上的權柄統管我們的生命。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我们只有在旷野中才会跟随神,这是多痛苦的领悟!罪人之于苦难,就如同疾病之于苦药,看似是一种惩罚,其实是最好的医治,肉体必须死去,灵魂才能得救。
富足的环境只能制造没有能力跟随神的人,而这样的人又只能带来艰难的环境,对于个人、家族、社会和国家都是如此,与其被动进入旷野不如主动先进入旷野。
所以当面对不顺心和不如意的环境时,虽然肉体不舒服,但要想到这是神最忙碌最积极的工作的季节,只要我们愿意降服,把自己献上,神就会极大地重塑我们。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