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新眼光 7月19日
#每日新眼光 7月19日
❤️耶利米書2章1~37節
筆者在牧會中,曾為許多年輕男女證婚,每當參加婚禮時,內心總是跟台前的新人一樣感受到新婚的美麗和戀愛的甜美,不自覺地墜入年輕時戀愛的甜蜜感覺。新婚的新人就像初熟的果子一樣甜美,婚禮則代表愛情的神聖;這樣的神聖和喜悅,是來自彼此願意委身的約定!但是,當一對夫妻婚姻破裂時,接下來讓人看到的似乎只有彼此控訴對方的缺點,甚至不願再多聽對方的話。每當要處理離婚的個案時,我多麼希望他們能再回想過去在一起的種種美好,再次找回過去那美好的關係。但許多時候,夫妻關係變惡劣之後,彼此就不再記得對方的美好!
今天經文一開始,先知提醒以色列人回憶當年對上主起初的愛和約定。我相信,以色列人對上主起初的愛是完全的、純真的。在上主的眼中,以色列民原本是完全專屬於祂的人,彼此的關係是神聖的。但是以色列人後來卻背叛上主,他們不再忠於上主,反而離棄上主,開始追求、跟隨虛無的偶像。這裡的「虛無」,是指沒有價值並且很快就消失的事物。以色列人在恩典中,茫然地失去了生命的方向,以至於走偏了路!上主雖然曾經一路帶領他們,但他們卻漸漸走向虛無,走向滅亡!
第8節指出,在重要的時刻,連宗教領袖也沒有帶領人民尋求上主,他們甚至帶著人民轉而尋找別的神明!從今天的經文,不僅看到上主對以色列人的懲罰,更看見上主不曾忘記祂的子民。上主看自己和祂子民的關係像一段美麗的愛情,但為何以色列人會忘記這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呢?他們是在什麼情況下背離上主呢?
弟兄姊妹,我們是否也曾有迷失而走向虛無的時候呢?在信仰的道路上,我們可曾因為追求虛華的生活而失去方向,慢慢離開信仰真道呢?今天的經文再次提醒我們,我們所相信的上主不曾忘記我們,祂記得我們每一個人:在我們犯罪時,祂記得我們;在我們背離祂的時候,祂也記得我們。因為祂看我們就像以色列人一樣,那起初的約定就像美麗的愛情一樣。在這個世界,有很多誘惑會讓我們跌倒、讓我們迷失信仰,就讓我們從經文得到提醒,要時刻記得我們與上主之間的約定。
❤️默想:回想起初重生得救的喜悅心情,提醒自己記得與上主的約定,並數算上主的恩情。
❤️祈禱:親愛的主上帝,感謝祢仍然記得我,無論我在任何情況中,祢都願意伸出手來接納我。求主幫助我,讓我在聖靈的光照中,不至於跌倒!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阿們。
⭕圖:巴克禮牧師穿著大禮服。
1885年7月19日上午,巴克禮牧師(Rev. Thomas Barclay)在客庄二崙主持禮拜,有人教唆朝巴克禮牧師身上淋水肥(糞水)。
⭕參閱《台灣教會公報》2397期 主後1998年2月8日
1885年7月19日上午,巴克禮牧師在客庄二崙主持禮拜,所在是教會自一信徒張阿金購得不久的房子裡。巴克禮述說:
參加禮拜約有2、3十個兄弟,禮拜仍未結束,外面就傳來打鑼聲音,隨即有喊叫聲:「來了!來了!」。房子大門正對外面開著,信徒們都看到一群人抬8大桶的糞便要衝進來。兄弟們立刻把大門緊閉起來,並躲到牆角去。暴徒們就用石塊打開門,用長柄枸舀出糞便,往屋裡一直潑,把整個屋子都弄髒了。
我走出來向暴徒們說:「我們可以不在此地作禮拜,不過必須先請官兵來作個審斷」,可是他們哪裡還聽得進去找的話,就舀出桶裡的糞便,從我的頭上澆下去,我突然領悟,這些人受人指使,知道不可隨便傷害人,所以用這種手段來侮辱我。於是我筆直的站著,任由他們澆糞便。我如此作,更激起他們的投心,就動手揪住兄弟們的頭髮,拔掉鬍鬚,撕破衣服,開始毆打,直到傷痕都腫起來,還不肯住手。我為信徒求饒,他們就咒罵我,把我拉開,甚至用棍子打我。不過他們之中有一人稍有理智,知道不可隨便傷害外國人而出來攔阻,所以少受了皮肉之痛。他們一直在尋找將房子賣給我們的張阿金,幸好張阿金不在場,不然,被捉到的張阿金或會被活活打死。逞凶夠了之後,暴徒才離開,留下滿地狼藉的糞便及滿身糞便的我,兄弟們也逃離了。
幾位姊妹及會外人過來照顧我,讓我洗澡,把身上的糞便洗清。我沒有帶來更換的衣服,所以洗過澡之後,只得穿著睡衣褲,姊妹們燒了午飯給我吃。下午就在整理隨身攜帶去的東西,凡是帶在身上的,都被糞便澆濕了。我沒有立刻返回杜君英,目的就是要讓庄民知道,我們並沒有放棄對這房子的權益(…let them know that we did not abandom our claim to the building")。
事後流傳說,我當時很好心地勸告那些人:「你們浪費了好水肥!很可惜。這些肥料不是你們種稻所需要的嗎?(What a waste of !good manure You will need this when you are plating out the rice)。其實,我不大記得我說這些話,如果真的說那句話,那不是出於真正的好心,而是譏諷。
⭕1875年6月,巴克禮牧師來台。在1885年7月19日發生了屏東竹田二崙事件。原來在鳳山附近有個村莊叫杜君英,已有平埔族及少數客家人組成的教會。教堂在一次大水災中沖毀了。平埔族基督徒決定單獨在中林建堂,客家基督徒中有位是二崙村人,名叫張阿金,把房子賣給教會做為禮拜堂之用,但村民反對。台南府的教士會派巴克禮牧師到二崙處理。7月18日和當地士紳商談卻沒有結果,19日是主日,巴克禮牧師照常主持禮拜,結果來了一批暴民,抬了八大桶糞便,從打破的門窗潑糞。把一些信徒弄髒了,巴克禮牧師就挺身站出來,暴民把糞便從他頭上澆下去,巴克禮牧師忍耐著向暴民說:「你們浪費了這麼好的水肥,太可惜了!你們種稻時不是需要這些肥料嗎?」這次事件,近年在屏東的竹田長老教會教堂院子內特別立碑紀念。感謝上帝差派宣教師進入福音不易傳的客家庄。後來教堂則改建在內埔。目前是台灣南部最大的客家教會。而那位原來賣房子給教會的張阿金弟兄,有位孫子獻身做傳道,1930年代擔任過內埔長老教會的牧師。
❤️https://page.line.me/chelamchu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