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從今天所讀的經文,我們可以看到約瑟的另外一些好品格,值得學習。在約瑟身上還有什麼其他好品格可以學習呢?牧師將它歸納如下,計有三點:(一)沉得住氣的人:約瑟哥哥們來到埃及買糧,約瑟一眼就認出來哥哥們,但約瑟並沒有一把鼻涕一把眼淚與哥哥們相認,反而沉得住氣與哥哥們對話,約瑟不是無情,他這樣做反而讓後面處理事情更順利,這是一種智慧。(創42:7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那裏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二)有愛心的人:約瑟瞭解哥哥們的來意後,本可以將他們全都關起來,修理他們一頓,留他們下來當奴隸;然事實上約瑟沒有這樣做,反而只留下西緬(或許西緬可能是當時最迫害約瑟的人)當人質,其餘的人都放他們回家,以便下一次將便雅憫帶過來交換,因便雅憫是他所愛的弟弟。(創42:19-20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裏,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裏的饑荒;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裏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於死。)(三)慷慨的人:約瑟將哥哥們買糧的錢偷偷的全退還(哥哥們事先不知道這事),不僅如此,還為他們預備返家鄉在路上所需用的飲食。(創42:25約瑟吩咐人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把各人的銀子歸還在各人的口袋裏,又給他們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話辦了。)
親愛的弟兄姊妹,今天我們又從約瑟身上學習到三件好品格(與人相處沉得住氣、有愛心待人、慷慨幫助人),這三件好品格可以幫助我們無論在職場上或家裡或教會,若我們都可以做到的話,那我們一定是一個受歡迎的人。祈求主幫助我們與人相處能沉得住氣,有愛心善待每一個人,對人不能有勢利眼,不能因這人與我無益,或貧窮等,就瞧不起或不幫助他們,反而更要以慷慨的心幫助這些人。耶穌來到這世上,其目的就是要幫助窮人、寡婦、有病痛的人、社會邊緣人,而不是來欺壓這些人。(王牧師)
經文:創世記42章全章
每個人的生命中,總有一些難以承受的傷害、眼淚、痛苦、挫折、逼迫……,我們常會問上帝,為何人們需要面對和承受這些問題?難道人生不能單單一帆風順、無憂無慮、豐盛滿足到生命的終點嗎?我們試著從伊甸園講起。上帝本來賜給人類的,是一個充滿了恩典和豐盛祝福的世界,但是人們卻不安於分,想「像神一樣」。分別善惡樹的果子,有一個預表的意涵,就是人不想只當人,當我們按著神的形像和樣式被創造,在我們本性中似乎就有一份渴望像神一樣。只不過,我們必須認知自己是被創造的人,我們不可能成為那獨一的上帝,我們可以學習像神一樣的公義、聖潔、良善……,但我們不可能擁有與神同等的所有屬性與能力。因此,當我們面對人性的考驗時,我們是選擇降服在上帝的權柄、能力、法度之下?還是想超越上帝、與神同等、另訂法則?
當亞當、夏娃選擇了悖離上帝的法則,想與神同等,就被逐出了上帝為他們預備的恩典之園,他們必須面對另一個苦難的環境,好在其中學習各樣的功課。當人們經過缺乏、勞苦、爭戰、各樣的苦難之後,才會明白自己的渺小,學會謙卑地信靠神,才會在一次又一次的熬煉後,塑造出更合神心意的性格,使得人們可以恢復上帝所期待的生命和身量,好承受神原本在伊甸園裡所應許的永生。所以,生命所經歷各樣的環境,就像上帝給我們的人性考驗試卷,如果我們不能及格,就必須一再地面對這些考試,直到我們可以及格,擁有永生的資格,進入上帝所命定的福。
從約瑟的哥哥們去埃及買糧食所經歷的一切,讓我們看到他們面對人性考驗時的反應,也讓我們有機會從中思想:若是遇到同樣的考驗,我們是否能表現得更好?在上帝的眼中,我們是及格的呢?或是我們仍需要更多的磨練,使我們的生命能更像耶穌呢?在這段經文中,有三項功課值得我們思想:
一、 面對苦難~我們是否學會謙卑?(還是驕傲?)
苦難是謙卑的良藥(是驕傲的殺手)!如前所述,苦難往往是上帝讓我們學習謙卑的良藥。因為在苦難中,人們才會意識到自己的無能為力,才能明白:有些事情,不是靠努力、不是靠智慧、不是靠雙手可以保有的。就像雅各和孩子們絕沒想到有一天會遇到那麼大的饑荒(迦南地不是不曾發生饑荒,只不過這次饑荒超出預期和想像),沒料到他們必須遠走異鄉去買糧食才能維持生活,更萬萬沒想到去買糧食竟然需要被下在監裡,甚至需要犧牲一個兄弟~西緬。相信他們一定以為只不過是買糧食,不會有什麼大事情發生。但這一連串的苦難,卻讓雅各和約瑟的哥哥們別無選擇,他們必須承受後果,一點改變的力量也沒有。
這就像我們在2020年一月開始,面對新冠病毒疫情爆發,人類剛開始試圖用各種方式,甚至認為醫學、生物科技足以讓人們在很短的時間內控制疫情、解決威脅。全世界的人萬萬沒想到,人們所倚賴的、仰望的,卻徹底敗給一個肉眼看不見的病毒,使大半個世界的社會和經濟停擺,使人們生活在恐懼和困頓中;雖然在若干時日後,或許會有有效的解藥和疫苗出現,但在那之前,卻早已造成無數生命的死亡、傷害,和難以估算的經濟損失了。
苦難雖是學習謙卑的良藥,但藥效通常不是那麼快,人們開始總會用自己的方法想解決問題,直到束手無策時,苦難的藥效才會慢慢地發揮出來,使人們在問題前謙卑下來,也在造物主的面前謙卑下來。有人訴諸宗教,遇到問題求神問卜、尋求民間神明時,通常不會先選擇基督信仰;相對地,往往是在人們拜過所有的神鬼、尋求其他宗教之後,基督信仰是最後的選擇。原因是大多數的宗教信仰,都會讓人們以為靠自己的力量和作為,就可以得到所欲的幫助和改變,但唯有基督信仰告訴你,做任何事情未必讓人如願以償,只能藉著悔改、倚靠神的憐憫,才能看到上帝的大能扭轉乾坤。我們不喜歡人的能力被否定,不認為謙卑倚靠神是必要的,除非面對苦難束手無策時;就像面對新冠病毒,我們學會了人人平等,誰也沒有因為比較尊貴、聰明、富裕,就可以免於疾病的攻擊。面對讓人無能為力的苦難,人們才會學習謙卑地敬畏耶和華、尋求祂的幫助和拯救。
所羅門王在位時,他擁有世人所羨慕的智慧、財富、能力……。當他在人生巔峰、國家強盛時獻殿給上帝,上帝卻回應他:「這稱為我名下的子民,若是自卑、禱告,尋求我的面,轉離他們的惡行,我必從天上垂聽,赦免他們的罪,醫治他們的地。」(歷代志下7:14)這是很奇怪的回答,因為對當時的所羅門和百姓來說,誰會認為這一天會來到呢?因為國家正處於巔峰狀態,何需自卑、禱告、尋求……呢?直到若干年後苦難臨到,無論是所羅門王和百姓,才能夠謙卑下來,讓上帝掌權。如果我們正面對苦難的考驗,不要錯過操練和學習謙卑的機會,讓我們能真正地降服在上帝面前,才能從苦難中得到生命的成長和祝福。
二、 面對試驗~我們是否選擇良善?(抑或選擇惡?)
如果說,苦難是外在環境的磨練與考驗,是讓我們學習謙卑的良藥,也是除去心中驕傲的路徑,那麼試驗就是考驗我們面對善惡的抉擇了。每當我們遇到試驗的時候,上帝要我們選擇更靠近祂的善、更靠近真理的法則,離開罪惡越遠越好。
當約瑟的哥哥們面對突如其來的試驗~把他們關在監獄裡,只能派一個兄弟回迦南去帶小弟來贖命的時候,你可以想像兄弟們在監獄裡的心情和掙扎嗎?到底誰能回去?是抽籤決定?或是打贏的回去?留下來的命運會如何?沒有人能確定。當他們在監獄裡,發生互相攻擊和推諉責任時,善惡的選擇就是面對試驗時能否及格的挑戰了。我們雖不知道他們在監獄的三天裡有什麼決定,但三天後約瑟又似乎改變了心意,只要留下一個人,其他人都可以回去。這時兄弟中間又有了許多討論,他們想起陷害出賣約瑟的過往,開始後悔當年沒有選擇善,如今便要承受作惡的後果。然而,多年後的這一刻,約瑟的哥哥們,似乎長進了不少,再重新面對試驗的時候,他們開始懂得思考良善的一面。
最後,約瑟選了西緬留下(一般認為西緬就是當年帶頭陷害約瑟的始作俑者),而其他人回到迦南後,流便挺身而出,竭力地想把便雅憫帶去埃及,為了救回西緬,如同他當年力保約瑟不被殺害一般,讓我們再次看到流便盡力地靠近神的良善,不是慶幸自己可以脫身回家就好,而是努力營救兄弟。但顯然雅各並不願意,所以耽擱了營救西緬之事;對雅各來說,似乎已認定西緬必遭害,而不再嘗試任何努力去救回他了。在試驗中,往往人性的自私和軟弱就會表露無遺;越是在壓力下,越可以從選擇善或是選擇惡,看出這個人的生命。上帝希望我們每一次的選擇,都是更靠近真理與良善,選擇上帝的良善,自然會離罪惡越來越遠。
在我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是處於善與惡中間的灰色地帶,我們很難選擇一個絕對好的,但卻要選擇相對地靠近神的善、神的義。就如同當年約書亞派人窺探迦南地,喇合明顯地說謊保護了探子,但上帝卻願意保護喇合,並不是因為認同喇合的說謊(即使是所謂的善意的謊言,也不被認同),但是神因喇合內心良善的動機,因此憐憫施恩在喇合身上,而非是因為她說了白謊。若我們搞錯關鍵,就會以白謊為可以被認同的,卻不一定是為了靠近上帝的善,很可能只是為了掩蓋神所不喜悅的惡。諸如此類的道德判斷,在我們面對試驗時,都考驗我們是否願意選擇善、遠離惡,成為神所悅納和賜福的生命。約瑟的哥哥們在這過程中的表現,相對於過去出賣約瑟的行為,顯然選擇了更多的良善,而不是以惡來彼此對待,所以也讓故事的發展有了更好的未來,願我們在面對人性考驗的時候,也不忘堅定選擇神的良善,讓上帝憐憫幫助我們走向更好的結局。
三、 面對責任~我們是否選擇承擔?(還是逃避?)
當剩下的九個兄弟帶著糧食回到迦南,告訴雅各西緬被關押在埃及的監牢時,雅各的反應實在讓人失望。在眾子面前,為了偏心小兒子便雅憫,似乎根本不管西緬的死活,一點都沒有想要營救這位兒子的動機,他直接宣告失去了西緬。即使流便跳出來願意承擔責任,願意帶便雅憫去救回西緬,否則願意賠上自己兒子的生命,但還是沒有得到雅各的認同。雅各這種逃避面對問題和責任的態度,難怪導致他的孩子們各自為政、甚至彼此為敵的後遺症。
雅各的反應似乎是,失去一個西緬就算了、夠了,不想要再失去更多,他不想再失去便雅憫,這是一種逃避問題、不負責任的態度。他忘記自己是一家之主,他不但沒有挺身而出,親自去營救西緬,反而把西緬的身陷囹圄、約瑟的被野獸吞吃,都歸罪於其他的兒子身上,他似乎忘記身為父親該有的責任。這樣的不負責任、推卸責任、怪罪他人……也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周遭;今日許多社會問題發生、災難臨到時,許多人往往一開始就推卸責任、互相攻訐,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沒有承擔責任的領袖,只有逃避責任、讓別人承擔的亂象,難怪今天的社會很難讓神的國降臨,也難看到神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
當2020年,全世界籠罩在新冠病毒的陰影之下,有多少基督徒和教會跳出來指責,認為是因為人類近年來所犯的罪導致上帝的咒詛和審判?我個人非常不認同這樣的論調;因為,即或真是因為人類犯罪所導致的結果,我不禁要問:那麼,教會和基督徒的責任是什麼?難道除了定罪和指責以外,我們沒有應負起的社會責任?基督徒沒有更重要的使命需要去完成嗎?人類社會並不是今天才犯罪,上帝也絕不會是因為這兩年的某個特殊事件,就降偌大的災難給全世界,若真要追討罪惡,冰凍三尺豈是一日之寒造成呢?若真要審判罪惡,又豈是世人所能擔當得起的呢?然而,面對這個世界的罪惡與亂象,基督徒和教會是有責任的,我們絕不應該是那指責他人,卻忽略自己責任的人。不要落入像雅各一樣的荒誕心態,倒要像流便一樣選擇承擔責任~我來面對和承擔解決問題的責任,才是基督的教會和門徒所應該有的身量。面對環境的險峻和問題叢生,我們的責任是什麼?面對責任的時候,我們的選擇又是什麼?挺身而出願意承擔?抑或逃避責任、推卸責任、責怪他人呢?
結語
面對苦難、試驗、責任……等考驗時,你的生命將會決定你的反應,也決定了你能否在神面前通過這些考試;願我們都能及格,不要落入當年約瑟哥哥們和雅各的軟弱、自私及仇恨裡,那不僅無法改變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和問題,也使我們自己落入各樣的危險和罪惡的拆毀中。唯有藉著上帝的智慧、基督的愛、聖靈裡的重生,才能讓我們學會在苦難中選擇謙卑,在試驗中選擇良善,在面對責任時選擇承擔;使我們的生命漸漸增長,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和馨香之氣,更有主耶穌基督的榮光!
影音信息連結:https://youtu.be/75BCsV3A7Xs
連結至湖光教會官網各媒體平台查看最新消息:http://bit.ly/38TVivx
✍️ 2021-10/22 讀經:創世記 第四十二章
✟受感的話語:
42:1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什麼彼此觀望呢?
42:2 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下去,從那裡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於死。
42:9 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
42:18 到了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神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
42:19 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裡,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
42:20 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於死。他們就照樣而行。
42:21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
42:22 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
42:29 他們來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裡,將所遭遇的事都告訴他,說:
36.他們的父親雅各對他們說:你們使我喪失我的兒子: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
42:38 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受感的啟示:
當我們面對困境,求主幫助我們不可以存觀望的心,要尋求解決之道,採取信心的行動(創世記 42:1-2)。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神陶塑了約瑟的品格成為領袖,使他即便是在順境尊榮時,仍然將神的話存記在心,也不忘記所領受的異夢(創世記 42:9)。
約瑟因著持續敬畏神(創世記 42:18),有智慧的按照神的法則,解決了全地的飢荒的問題;異夢成真,神的應許成全,成為家族的祝福;在艱難困苦的境遇中,也是神讓我們去面對以前的過犯罪惡(創世記 42:21-22)和心靈傷害(創世記 42:36、38)的時刻,使我們的生命得著饒恕和醫治,並且關係得著和睦,成為美好見證。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感謝祢十架的救恩,赦免了我們的過犯罪孽,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使我們與神和好;也感謝聖靈,光照我們、引導我們,面對自己的罪,能勇於認罪悔改、尋求饒恕、與人和睦,生命得著自由釋放和醫治。
不管我們在順境或逆境,都要仰望祢的信實良善,行在真理的法則,持守信心、一生敬畏祢。奉主耶穌基督的名禱告,阿們!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1-01-42-1-17-3190e5d133244e86b41ce2bdbc4c5089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zsxMkeEOL0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2:1~17
42:1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甚麼彼此觀望呢?
42:2 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下去,從那裡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於死。」
42:3 於是,約瑟的十個哥哥都下埃及糴糧去了。
42:4 但約瑟的兄弟便雅憫,雅各沒有打發他和哥哥們同去,因為雅各說:「恐怕他遭害。」
42:5 來糴糧的人中有以色列的兒子們,因為迦南地也有饑荒。
42:6 當時治理埃及地的是約瑟;糶糧給那地眾民的就是他。約瑟的哥哥們來了,臉伏於地,向他下拜。
42:7 約瑟看見他哥哥們,就認得他們,卻裝作生人,向他們說些嚴厲話,問他們說:「你們從哪裡來?」他們說:「我們從迦南地來糴糧。」
42:8 約瑟認得他哥哥們,他們卻不認得他。
42:9 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那兩個夢,就對他們說:「你們是奸細,來窺探這地的虛實。」
42:10 他們對他說:「我主啊,不是的。僕人們是糴糧來的。
42:11 我們都是一個人的兒子,是誠實人;僕人們並不是奸細。」
42:12 約瑟說:「不然,你們必是窺探這地的虛實來的。」
42:13 他們說:「僕人們本是弟兄十二人,是迦南地一個人的兒子,頂小的現今在我們的父親那裡,有一個沒有了。」
42:14 約瑟說:「我才說你們是奸細,這話實在不錯。
42:15 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若是你們的小兄弟不到這裡來,你們就不得出這地方,從此就可以把你們證驗出來了。
42:16 須要打發你們中間一個人去,把你們的兄弟帶來。至於你們,都要囚在這裡,好證驗你們的話真不真,若不真,我指著法老的性命起誓,你們一定是奸細。」
42:17 於是約瑟把他們都下在監裡三天。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約瑟看著在自己面前下拜的哥哥們時有何想法?我是否有過上帝以出人意外的方式,在我身上成就事情的經歷?
2. 約瑟為何要試驗哥哥們?若遇到過去曾經傷害過我的人,作為一個基督徒,我應該以什麼態度來與對方相處?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十三天:
第三週的禱告重點:為所認領對象的需要,以及我們能成為上帝福音的器皿禱告。
今天經文一開始,面對飢荒、將可能餓死的處境,父親雅各就對他的兒子們說:「你們為甚麼彼此觀望呢?」為什麼雅各會這麼跟兒子說?這是因為他聽見埃及有糧食,他知道這是在飢荒中的一條生路,因此他希望兒子們能採取行動,而非繼續坐以待斃。雅各的兒子們應該也聽說了埃及有糧的事,但可能因著路途遙遠,途中有許多困難,因此沒有人想去,小的覺得應該由大的去,大的也覺得應該由小的去,結果最後雅各是差遣10個哥哥一起去。我們是否也聽見許多人的見證,有許多人自己或家人是如何經歷上帝的大能和救恩,人生從絕望變為盼望?當我們領受上帝對我們的呼召,也知道蒙拯救的出路在哪裡,我們是否仍因著自己或外在的困難而繼續彼此觀望,等待別人先動,或者我們就順服上帝的心意,讓自己能成為上帝的器皿?今天也讓我們繼續為所認領的對象禱告,他們是否有什麼缺乏,可能是經濟上的、可能是關係上的、可能是身體上的、可能是心靈上的、、、,至少在靈性上會有所缺乏,我們求主開啟他們的眼睛和耳朵,使他們能聽見、看見耶穌才是他們最終的出路,讓他們不會用錯誤的方式來滿足需要,也不會一直觀望、不願意來尋求上帝。
2. 每日金句:
創42:1 雅各見埃及有糧,就對兒子們說:你們為甚麼彼此觀望呢?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9EyWGO-URs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以賽亞書59~62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1-1-59-62-f0b5068a5a13441cac90e6811ae51c01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1-02-42-18-25-7e338f8d08544ba7b08c00d23417d7dc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vVimAylwc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2:18~25
42:18 到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上帝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
42:19 你們如果是誠實人,可以留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囚在監裡,但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
42:20 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如此,你們的話便有證據,你們也不至於死。」他們就照樣而行。
42:21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
42:22 流便說:「我豈不是對你們說過,不可傷害那孩子嗎?只是你們不肯聽,所以流他血的罪向我們追討。」
42:23 他們不知道約瑟聽得出來,因為在他們中間用通事傳話。
42:24 約瑟轉身退去,哭了一場,又回來對他們說話,就從他們中間挑出西緬來,在他們眼前把他捆綁。
42:25 約瑟吩咐人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把各人的銀子歸還在各人的口袋裡,又給他們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話辦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約瑟為什麼只囚一個人在監獄裡,而讓其餘的兄弟回去?作為敬畏上帝的人,我要在哪些層面關懷弱者?
2. 哥哥們彼此間說了哪些以為約瑟聽不懂的話?在苦難中,上帝使我想起了什麼罪?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十四天:
第三週的禱告重點:為所認領對象的需要,以及我們能成為上帝福音的器皿禱告。
在今天的經文中,約瑟關了哥哥們三天之後,留下了一個哥哥在監裡,讓其他人回去救家裡的飢荒,並要他們把最小的弟弟帶來。面對這樣的情況,哥哥們又彷彿失去了一個兄弟,讓他們想起了過去傷害約瑟的罪。當我們遭遇一些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我們除了尋求上帝的拯救與幫助之外,我們是否也真實地回到上帝面前,求聖靈光照我們,看我們是否有需要在上帝面前悔改認罪的地方?當我們悔改認罪時,我們是否只是因著一時的遭遇而悔改,或者我們願意真實的悔改,讓上帝來改變更新我們的生命。今天也讓我們特別為著所認領的對象禱告,求聖靈在他們的心中動工,讓他們有機會因著一些事情、一些困難,而能看到自己生命中的問題和軟弱,並且得以來尋求上帝的幫助、醫治和赦免,以致於不僅能解決眼前的困境,更是讓生命經歷上帝的更新。
2. 每日金句:
創42:21 他們彼此說:「我們在兄弟身上實在有罪。他哀求我們的時候,我們見他心裡的愁苦,卻不肯聽,所以這場苦難臨到我們身上。」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aDGlCNoM68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以賽亞書63~6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1-2-63-66-da3c0b67cd1943de8d808cc3d772f1a8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11-03-42-26-38-73b92368338c447cb9418a643ee1f3a9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wvVimAylwc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42:26~38
42:26 他們就把糧食馱在驢上,離開那裡去了。
42:27 到了住宿的地方,他們中間有一個人打開口袋,要拿料餵驢,才看見自己的銀子仍在口袋裡,
42:28 就對弟兄們說:「我的銀子歸還了,看哪,仍在我口袋裡!」他們就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地彼此說:「這是上帝向我們做甚麼呢?」
42:29 他們來到迦南地、他們的父親雅各那裡,將所遭遇的事都告訴他,說:
42:30 「那地的主對我們說嚴厲的話,把我們當作窺探那地的奸細。
42:31 我們對他說:『我們是誠實人,並不是奸細。
42:32 我們本是弟兄十二人,都是一個父親的兒子,有一個沒有了,頂小的如今同我們的父親在迦南地。』
42:33 那地的主對我們說:『若要我知道你們是誠實人,可以留下你們中間的一個人在我這裡,你們可以帶著糧食回去,救你們家裡的饑荒。
42:34 把你們的小兄弟帶到我這裡來,我便知道你們不是奸細,乃是誠實人。這樣,我就把你們的弟兄交給你們,你們也可以在這地做買賣。』」
42:35 後來他們倒口袋,不料,各人的銀包都在口袋裡;他們和父親看見銀包就都害怕。
42:36 他們的父親雅各對他們說:「你們使我喪失我的兒子:「約瑟沒有了,西緬也沒有了,你們又要將便雅憫帶去;這些事都歸到我身上了。」
42:37 流便對他父親說:「我若不帶他回來交給你,你可以殺我的兩個兒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裡,我必帶他回來交給你。」
42:38 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當哥哥們看到口袋裡有買糧食的銀子時,作何反應?當發生無法理解的事時,我首先會想到什麼?
2. 為什麼雅各不讓便雅憫和哥哥一起前往埃及?我對某些人事物的執著與無法放下,是否影響了我與上帝的關係?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40天禁食禱告:生命冊福音行動第十五天:
第三週的禱告重點:為所認領對象的需要,以及我們能成為上帝福音的器皿禱告。
在今天的經文中,我們看到約瑟的哥哥們,雖然過去曾經把約瑟賣掉,但如今面對了買糧的銀錢被放在他們的袋子裡,他們不是慶幸埃及人可能的錯誤,而是彼此說:「這是上帝向我們做甚麼呢?」他們認為這是上帝在背後對他們的作為和刑罰。當我們遇到一些事情,特別是我們無法理解的事情時,我們是否能留意和尋求上帝,看這是否是上帝要透過這事情提醒我們什麼、上帝的心意是如何?也讓我們為我們所認領的對象禱告,求上帝光照他們,讓他們能看到上帝在他們生命中的一些作為,並幫助他們有正確的眼光來認識上帝。我們再看雅各對於兒子們要將便雅憫帶去埃及的事,他寧可放棄西緬,也不願意冒險讓他所愛的兒子去埃及。當我們有親朋好友被仇敵所奪去和轄制,我們是否也像雅各一樣,有一些我們所愛、不願意放棄犧牲的事物,以致我們無法去拯救未信的親友?讓我們為生命中可能攔阻自己成為上帝福音器皿的人事物來禱告,求上帝幫助我們願意放手交給上帝,讓我們可以為上帝所用。也讓我們為所認領的對象禱告,求上帝也除去他們生命中任何阻礙他們得救的人事物,讓他們可以得著釋放、自由地來認識敬拜上帝。
2. 每日金句:
創42:28 就對弟兄們說:「我的銀子歸還了,看哪,仍在我口袋裡!」他們就提心吊膽,戰戰兢兢地彼此說:「這是上帝向我們做甚麼呢?」
3. 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X8HUtmaEFU
4.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5.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耶利米書1~3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11-3-1-3-a65e9c41bf0f4232a2b2e332f8823b6c
6.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4/29/gen-day131
【經文】創世記42章1~5節
埃及地的饑荒延伸到了迦南地。從亞伯拉罕、以撒的時代開始,到今天雅各的時代,迦南地都發生過饑荒。饑荒是上帝的手法,是上帝作工的方式之一。饑荒是一個危機,但危機也是轉機,是人轉向上帝的機會。豐收是上帝的恩典,饑荒也是上帝的恩典。豐收讓人認識上帝是豐富、慈愛的,祂滿足人一切的需要;饑荒使人認識上帝是偉大、信實的,是全能的上帝。
事實上,饑荒比豐收更叫人容易認識上帝,饑荒讓人學的功課比豐收來得多。豐收使我們認識上帝的恩典,饑荒使我們認識祂的同在。上帝在饑荒中所能做的事,比豐收時來得更多;人在饑荒中所操練出來的信心,比豐收時要來得更真實。對上帝的兒女而言,豐收與饑荒並沒有差別,因為豐收的上帝與饑荒的上帝,乃是同一位上帝。饑荒一定會過去,但上帝不會改變。沒有永遠的饑荒,只有永遠的上帝。饑荒過去後,我們更認識上帝了嗎?
面對饑荒缺糧,雅各的兒子們卻彼此觀望,難道他們不知道埃及有糧嗎?這不太可能,因為連年老的雅各都「見」和「聽見」埃及有糧,這是人人都曉得的消息,所以他們不可能會不知道。他們沒有主動計劃到埃及購糧,或許是因為他們無法擺脫二十多年前的惡事―把約瑟賣到埃及的陰影。他們怕去埃及,因為那會使他們面對罪(把兄弟賣到埃及)、面對良心的不安,所以他們不想前往約瑟被賣之地。對於罪,我們必須去面對,若只是逃避,將永遠無法解決。上帝透過雅各,使兒子們去埃及糴(音「ㄉ一ˊ」,把米穀買進來)糧,為要讓他們面對自己的罪。
【回應】
饑荒讓雅各家去埃及買糧,進而使以色列家在埃及地成為大族,饑荒是神的智慧、神的手,是神的旨意。主啊!讓我在生命面臨饑荒時能更多的信靠祢,讓危機成為轉機,使我更多的認識祢、更多的愛祢。
【禱讀】哥林多後書4章17~18節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4/30/gen-day132
【經文】創世記42章6~17節
約瑟的兄弟來埃及糴糧,卻認不出他來,因為過了二十年,約瑟已經從少年長大成人,而且無論是儀態、裝扮、語言上(約瑟和他們講用埃及話交談,也用通事—傳譯員傳話(參23節),他都和以前大不相同。這時的約瑟從外表看來就是更為一位道地的埃及人。但約瑟卻一眼就認出他的哥哥們來,只是裝作不相識,然後態度嚴厲地(參7節)把他們都下到監裡,拘禁三天。乍看之下,或許我們會覺得約瑟這樣做是為了報復,其實不然,在他嚴厲行為的背後乃是溫暖的愛,在考驗之後則有無比的仁慈,甚至在施予威迫時,他仍心存憐恤,期待兄弟間能復和。
約瑟這樣對待哥哥們,是為了使兄弟間能真正的和好,因此在他們彼此和好之前,他要先確認哥哥們是否願意面對自己所犯的罪,並且悔改。而真正的悔改包括了四部曲:首先,要願意承認自己做錯事,並為此負責;其次,要為做錯的事和所傷害的人感到抱歉;第三,立志儘量不再犯同樣的過錯;最後,採取適當的行動矯正過錯,例如向被得罪的人請求饒恕或作出補償。約瑟所做的一連串行動,都是朝著幫助哥哥們悔改的目標前進,果然,這些兄弟們開始想起自己的罪,也有了反省與自責的行為(參21節)。哥哥們後來的轉變,證明約瑟的策略奏效。
面對傷害我、使我受苦之人,我會想起什麼呢?約瑟見到這些哥哥們,想起的不是他們對他的惡待,而是想起上帝使他做的那兩個夢(參9節)。回憶痛苦會讓我們產生苦毒,想要報復;回憶起上帝的作為,則會讓我們與上帝同工,等候祂的應許成就。
【回應】
主啊!謝謝祢讓我經歷傷害,使我知道如何安慰正在經歷傷害的人。主啊,我相信我生命中所經歷的每件事都是對我有益的,使我更多體貼祢的心腸。
【禱讀】箴言10章12節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1/gen-day133
【經文】創世記42章18~26節
從約瑟對哥哥們警告的話語,我們知道他仍然像從前那樣敬畏上帝:「到第三天,約瑟對他們說:『我是敬畏神的,你們照我的話行,就可以存活。』」(參18節)。作了宰相的約瑟,雖然受到所有埃及人尊崇,但他仍敬畏上帝如同從前。人一旦位居崇高的地位,不再有所顧忌,很容易自高自大,連上帝也不怕。但是,約瑟卻依然保持以往在人手下作奴僕的時候,那種敬畏上帝的態度,這就是他位居高位時,仍能過得勝生活的要訣。
約瑟的哥哥們開始反省他們遭遇此事的原因。他們想到了二十多年前的惡行,而且一致認為,這是當年賣約瑟的因果報應。雖然這場苦難是假的,是約瑟在試探他們的誠意,但能反省自己的過錯是好的。有反省能力的人,才有修正自己的能力;能修正自己的人,才是有希望的人。
知罪是認罪的前奏,認罪是進入救恩的第一步。認罪是與上帝和好、討上帝喜悅的必經途徑。當一個人看見自己的罪,也願意認自己的罪時,他被上帝接納,也接納了上帝;他接納自己,也被自己所認可。但人懂得認罪是被聖靈光照的結果,唯有在聖靈的光照下,人們才能看見自己的罪;唯有在聖靈的權能之下,人們才能謙卑俯伏地認罪。
約瑟不敢和他的哥哥們相認,他在情感和理智之間掙扎。約瑟必定想要和他們相認,但現在還不是時候。赦免的前提是悔改,約瑟必須先驗證哥哥們的悔改,然後等著便雅憫的來到,實現當年的異夢。
約瑟一面說嚴厲的話,一面又轉身退去痛哭。約瑟之所以痛哭,除了是因與多年不見的兄弟見面,情感抑制不住的緣故外,最令他感動的是兄弟們的悔改,因此埋藏在他心中多年的結終於解開,二十多年前的傷害,今日也得痊癒。西緬可能是當年設計陷害約瑟的主謀者,因他素來凶暴(創三十四25,四十九5),故約瑟下令綑綁他、把他下在監裡,好讓他有反省的機會。
【回應】
苦難是神化妝的祝福,我要在每一個挫折中省察自己的過錯與責任,察驗神美好、純全的旨意,使我的生命不斷地更新、變化,討神的喜悅。
【禱讀】約翰福音16章8節
祂既來了,就要叫世人為罪、為義、為審判,自己責備自己。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2/gen-day134
【經文】創世記42章27~34節
約瑟對家人的關心真是無話可說,他供應他們糧食,讓哥哥們帶回家去拯救全家的性命(參25節),還供應他們在路上需用的食物,並把錢還給他們。但是,當哥哥們在半路發現銀包仍在時,他們都害怕的說:「這是神向我們做什麼呢?」(參28節)(這表明他們和其他的希伯來人一樣,認為每件事都在上帝的掌管之下,所以他們現在屢次遇到難題,是因為上帝不喜悅他們,要叫他們受苦)。由此可知,當人陷在罪咎中時,就無法看見上帝的眷顧與慈愛。
有的時候,我們會遭遇到不順遂的事,但那不代表一定是上帝在責罰我們,而是我們在收割自己以往犯錯的惡果。人種的是什麼,收的也是什麼(參加六7)。人做了錯事,得罪人也得罪了神,當人向神認罪悔改,神按著祂的信實與公義,會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但是我們仍要承擔犯錯的結果。當我們遇到不順遂的事,最好先省察自己,是否有當負的責任―該認錯、認罪、悔改的,先向神、向人承認,擔負自己的責任,免得罪咎使我們看不見神的恩典。
約瑟在本章做了兩件弄巧成拙的事,帶來不好的後果,也傷害了他所愛的家人:第一、他好意把錢退還給哥哥們,卻弄得他們大驚一場,坐立不安,擔心被人當作小偷。第二、他想見便雅憫,甚至以為哥哥們回家後會立刻帶便雅憫到埃及,故留下西緬作人質,他沒有想到這樣做竟會帶給父親無限的憂傷。
【回應】
聖善的靈啊!請祢時時潔淨我,讓我有清潔的心,不容罪咎蒙蔽我的眼,使我不見祢的慈愛。教導我當行的事,不使我好心做壞事,讓我所做的事,能帶給人真實的喜樂與平安。
【禱讀】雅各書1章17節
各樣美善的恩賜,和各樣全備的賞賜,都是從上頭來的,從眾光之父那裏降下來的;在祂並沒有改變,也沒有轉動的影兒。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5/03/gen-day135
【經文】創世記42章35~38節
雅各失去拉結後,接著失去了約瑟;現在才剛失去西緬,卻又要面臨可能失去便雅憫的風險。在經歷一次又一次的生離死別之後,雅各變得脆弱。他害怕再次面臨喪子之痛,他將無法承受這種打擊,所以他不肯讓便雅憫去埃及然而雅各錯了,因為那些事件只不過是人生這一整個系列事件中的一部分,因此,不到最後,我們不會明白上帝的心意是甚麼,故此我們發現雅各錯了,因為最後不僅西緬回到他那兒,那被他誤認為在二十年前就已經過世的約瑟,也和他團聚了。所以願我們可以藉由雅各的經歷,對那位使“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的神,產生更多的信心(參羅8:28)。
雅各愛約瑟過於愛其他的眾子,他給約瑟做了一件彩衣,導致哥哥們在約瑟奉命去探視他們時,把約瑟賣給了以實瑪利人,然後向雅各謊稱約瑟已經被野獸吞吃了。(參創三十七章)。如今,他更加不願便雅憫隨哥哥們南下埃及買糧,因為深怕類似的意外會再次上演,因而讓全家族繼續落在缺糧的危險中。雅各只顧慮自己的恐懼,卻沒有看見那位從過去到如今一直保守他的神是掌管天地的主,祂必定會賜恩給他。
雅各不願再失去小兒子便雅憫,這是因為他不知道在埃及等著他的,是他所愛的約瑟及豐富之地。上帝對我們所懷的意念原都是好的,祂從未想要奪去我們所愛的,而是要幫助我們學習如何放手,並交託給祂,這樣我們能夠真正享受我們所擁有,就如亞伯拉罕獻以撒一樣。
各位弟兄姊妹,當我們覺得四面受敵被困住時,要記得抬頭仰望那造天地的主,因為我們的幫助是從祂而來,我們的能力也是出於神,而不是出於我們。雅各還沒有看見,但我們看見了嗎?
【回應】
我將自己的眼光交在主的手中,無論是在怎樣的景況,主啊!讓我時時仰望祢,在烏雲滿天時,仍能定睛在那雲上的太陽,知道祢仍掌權我就放心,可以放下自己一直抓在手裡的,享受祢所賜的平安與喜樂。
【禱讀】詩篇121篇1~2節
我要向山舉目;我的幫助從何而來?我的幫助從造天地的耶和華而來。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09/05/禍不單行
【經文】創世記42章29-36節
「今天早上,我以為自己身價非凡。但現在我不知道自己有沒有一塊錢!」尤里西斯·格蘭特(Ulysses S. Grant)被生意夥伴騙光畢生積蓄後,說了這句話。幾個月後,這位美國前總統被診斷出癌症末期,無法治癒。格蘭特因擔心家人日後的生計,便接受了作家馬克吐溫(Mark Twain)的邀請,出版他在過世前一週完成的回憶錄。
聖經人物雅各同樣面臨嚴峻的困境,他深信兒子約瑟被惡獸撕碎了(創世記37章33節)。多年後,當他的兒子西緬被囚禁在埃及時,他深怕小兒子便雅憫也被奪去,崩潰地大喊:「不幸的事都落在我身上了!」(42章36節,新普及譯本)
但事實並非如此。雅各不知道他兒子約瑟還活得好好的,也不知道每件事的背後都有上帝親自動工,為要復興他的家族。他們的經歷說明了上帝何等可靠,即使我們在各種處境中無法看見上帝動工,仍然可以相信這位信實可靠的上帝!
後來,格蘭特的回憶錄大為暢銷,他的家人因此得著妥善的照顧。雖然他無法親眼看見這一切,但他妻子看見了。我們的眼界有限,但上帝知曉萬事。耶穌就是我們的盼望,「上帝若幫助我們,誰能敵擋我們呢?」(羅馬書8章31節)讓我們今天就來信靠祂吧!
【思想】
你在何事上曾看見上帝化困境為祝福?
你在哪方面需要信靠上帝?
【禱告】
榮美的救主,求祢幫助我不要只看眼前的艱難,而是要定睛仰望祢,因祢永遠信實可靠!
敬拜詩歌:耶穌你醫治 (讚美之泉)
https://youtu.be/V5kzmt2S-Z
一、安靜:主啊,我愛祢,俯伏在祢面前讚美敬拜祢。
二、讀經:創世記 42:1-17
1. 重點說明:
本章鏡頭一轉,將我們的目光帶到雅各及他的眾子身上。其實忘記並不容易─雅各害怕便雅憫遭害、約瑟會見哥哥便認得、約瑟想起從前所做的夢…這些往事都在人生重要時刻,浮上心頭。為何日理萬機的約瑟,會剛好遇到前來買糧的哥哥?是巧合?還是約瑟有心尋找自迦南而來的饑民?他佯裝不識,且再三以嚴厲的控告,逼他們說出家中實情。約瑟的打探,是搜集他搭救家人計劃的預備,而神也正透過約瑟,一步步安排祂的救贖大計。
2. 鑰節:我聽見埃及有糧,你們可以下去,從那裡為我們糴些來,使我們可以存活,不至於死。(創 42:2)
三、默想:
■雅各為何不讓便雅憫與哥哥同去埃及?他想起什麼?(v.4)
■約瑟看到哥哥不但立刻認出,還想起什麼?(v.9)約瑟的哥哥們回答問話時,想起了什麼?(v.13)
■過去的傷痛想要全然遺忘,並不容易。我是否還有無法忘懷的傷痛?我可以跟主說什麼?
四、禱告:主啊,求祢讓我的過往,都在祢的手中,所有的傷痛都被療癒。也讓這些經歷,成為別人的幫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2:1-17
敬拜詩歌:因著十架愛 (生命河靈糧堂)
https://youtu.be/cZv0x-dKH6c
一、安靜:主啊,求祢甦醒我靈!
二、讀經:創世記 42:25-28
1. 重點說明:
約瑟吩咐人將糧食裝滿,又將買糧錢暗暗退回,原是好意,卻不料弟兄們嚇得魂飛魄散(呂振中譯本),擔心揣測:「上帝這樣辦我們,是什麼意思呢?」(呂譯)。為什麼他們面對如此好事,不是感恩,反而憂驚?因為憑常識推測:買賣焉有不付帳之理?這其中必有蹊蹺。再加上他們已被過往的罪惡感,深深攫住,因此更認為神必在「降災」。殊不知約瑟是以對待自家人之情相待,不知內情的兄弟們,深陷在不安之中。
2. 鑰節:約瑟吩咐人把糧食裝滿他們的器具,把各人的銀子歸還在各人的口袋裡,又給他們路上用的食物,人就照他的話辦了。(創 42:25)
三、默想:
■約瑟吩咐人對哥哥們做些什麼?(v.25)
■其中一位哥哥發現錢仍在口袋中,他們的反應是什麼?(v.28)
■哥哥們不知與約瑟真正的關係,對恩典反而疑懼。今天我真正知道自己在神面前的身分地位嗎?我是活在憂慮擔心裡,還是感恩領受中?
四、禱告:主啊,感謝祢,祢的心意未向我們隱藏,祢讓我們所受的不是奴僕的心,而是兒子的心。請幫助我凡事都能感恩,尤其在軟弱時,能存坦然無懼的心,來到施恩的寶座前,得憐恤、蒙恩惠作隨時的幫助!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2:18-28
敬拜詩歌:"當轉眼仰望耶穌The leading stone quartet" (讚美282)
https://youtu.be/zTZtKoAwf0
一、安靜:一生渴慕成為主的喜樂,將我心獻在主的面前!
二、讀經:創世記 42:29-38
1. 重點說明:
兄弟們把遭遇到的事報告雅各時,已經盡量淡化處理:不提自己和西緬被囚(比較 v.33 與 v.19),只說「留在那裡」,且保證便雅憫一定會回來,並得著好處(比較 v.34 與 v.20)。這樣刻意「報喜不報憂」,無非是希望雅各趕快答應便雅憫同去埃及,以救回西緬。沒想到雅各一見兒子袋中的銀錢,就大為激動,積壓多年的怨疑全洩出來,約瑟死了,西緬又沒有了,他們還想帶走他心愛的便雅憫?一個陷在自憐、怨恨、懷疑的人,擴大事態的嚴重性,不再信任任何人,也讓整個救援的腳步停頓了下來。
2. 鑰節: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創 42:38)
三、默想:
■雅各看到兄弟們口袋的銀包,產生什麼情緒?(v.35)
■雅各認為約瑟、西緬都怎麼了?(v.36),他認為便雅憫若與兄同去,會遭遇什麼命運?(v.38)
■雅各對人和事都喪失了信心,但事實真如他所想的那麼糟嗎?我是否會不自覺地擴大了事情的嚴重性?我當如何適切的看待人和事?
四、禱告:主啊,求祢讓我轉眼仰望祢,用信心的眼睛看待各樣的困難,就不會陷入自憐愁煩之中,無以自拔!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42:29-38
雅各說:我的兒子不可與你們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們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們使我白髮蒼蒼、悲悲慘慘地下陰間去了。
閱讀: 啟示錄4章4-1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41-42章;馬太福音12章1-23節
[我]見有一個寶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寶座上。—啟示錄4章2節
在《綠野仙蹤》一書中,桃樂絲、稻草人、錫樵夫和怯懦的獅子帶著神奇掃帚回到歐茲王國,這掃帚是西方邪惡女巫的力量來源。歐茲大能的魔法師之前曾答應他們,可以用掃帚來換取他們最深切的願望:桃樂絲能回家;稻草人有腦袋;錫樵夫有一顆心;怯懦的獅子有勇氣。然而,得到神奇掃帚後,魔法師沒有立刻兌現承諾,而是叫他們第二天再來。
魔法師一直在帷幕後面對他們說話,當他們向魔法師懇求時,桃樂絲的狗托托扯開了帷幕。他們才發現那根本不是什麼大能的魔法師,而是一個充滿恐懼和煩躁不安的平凡人。
據說這本書的作者李曼·法蘭克·鮑姆(L. Frank Baum)那時對上帝相當不滿,因此他想傳達一個信息,唯獨我們才有能力解決自己的問題。
相比之下,使徒約翰卻讓我們看到「帷幕」後面真正的奇妙大能者。約翰也無法用言語徹底表達,所以他反復使用了「像」。但他的要點很明確:上帝坐在寶座上,周圍是一片玻璃海(啟示錄4章2、6節)。儘管我們在世上總會身陷困境(2-3章),但上帝絕非無計可施或束手無策。相反地,祂正積極動工好讓我們得著益處,使我們可以經歷祂賜下的平安。
今天有什麼事讓你擔憂害怕呢?知道上帝掌管這一切
如何幫助你?你如何更信靠祂、更順服祂呢?
上帝,我很感恩,因我全然相信,
祢必陪伴我走過高山低谷,謝謝祢賜我平安。
作者: 羅大衛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啟示錄4章8-11節,長老、天使和四活物提醒我們,上帝當受敬拜。 「主上帝⋯⋯全能者」(8節)這個稱呼的意思是「大有能力,堅定不移」。此外,這裡說上帝「是昔在、今在、以後永在的」,也指出祂的永恆性和權能(8節),表明祂完全掌管時間,無論過去、現在且到永遠都是一樣的。眾長老把他們的冠冕(權威的象徵)放在寶座前,以此表達對上帝的崇敬(10節)。上帝配得祂所造萬物的尊崇與讚美(11節)。
施竹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eGP0f9ZWaI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
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