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糴糧 兄弟初見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4/30/gen-day132
【經文】創世記42章6~17節
約瑟的兄弟來埃及糴糧,卻認不出他來,因為過了二十年,約瑟已經從少年長大成人,而且無論是儀態、裝扮、語言上(約瑟和他們講用埃及話交談,也用通事—傳譯員傳話(參23節),他都和以前大不相同。這時的約瑟從外表看來就是更為一位道地的埃及人。但約瑟卻一眼就認出他的哥哥們來,只是裝作不相識,然後態度嚴厲地(參7節)把他們都下到監裡,拘禁三天。乍看之下,或許我們會覺得約瑟這樣做是為了報復,其實不然,在他嚴厲行為的背後乃是溫暖的愛,在考驗之後則有無比的仁慈,甚至在施予威迫時,他仍心存憐恤,期待兄弟間能復和。
約瑟這樣對待哥哥們,是為了使兄弟間能真正的和好,因此在他們彼此和好之前,他要先確認哥哥們是否願意面對自己所犯的罪,並且悔改。而真正的悔改包括了四部曲:首先,要願意承認自己做錯事,並為此負責;其次,要為做錯的事和所傷害的人感到抱歉;第三,立志儘量不再犯同樣的過錯;最後,採取適當的行動矯正過錯,例如向被得罪的人請求饒恕或作出補償。約瑟所做的一連串行動,都是朝著幫助哥哥們悔改的目標前進,果然,這些兄弟們開始想起自己的罪,也有了反省與自責的行為(參21節)。哥哥們後來的轉變,證明約瑟的策略奏效。
面對傷害我、使我受苦之人,我會想起什麼呢?約瑟見到這些哥哥們,想起的不是他們對他的惡待,而是想起上帝使他做的那兩個夢(參9節)。回憶痛苦會讓我們產生苦毒,想要報復;回憶起上帝的作為,則會讓我們與上帝同工,等候祂的應許成就。
【回應】
主啊!謝謝祢讓我經歷傷害,使我知道如何安慰正在經歷傷害的人。主啊,我相信我生命中所經歷的每件事都是對我有益的,使我更多體貼祢的心腸。
【禱讀】箴言10章12節
恨能挑啟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