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教室】失敗的勝利/文 亮 牧師

經文:創世記14:14-24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作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色左邊的何把,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神的祭司。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賜福與亞伯蘭!至高的神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

  聖經中記載著迦南地所發生的這場戰爭,是發生在所多瑪和蛾摩拉被上帝毀滅之前。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本是上帝要滅絕的,因為他們的罪惡極大,但上帝還讓亞伯拉罕有機會去幫助他們、拯救他們的百姓,為的就是希望他們能因著亞伯拉罕的幫助和影響,使他們有機會認識耶和華,有機會悔改,有機會離棄他們的惡行。但顯然經過這場四王與五王的戰役,並沒有使這五個王和城市的居民改變所行。

  從聖經的記載,似乎透露這是人類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軍事衝突,而其背景是因著人類的罪惡使然,因著貪婪、惡心、仇恨……使得北方的四王~示拿王、以拉撒王、以攔王、戈印王,和南方的五王~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彼此攻擊。或許很多人讀聖經會質疑上帝的審判,總是那麼嚴厲、具摧毀性,但是人們很少注意到:人類因自己的罪惡所帶來的毀滅、殺戮,往往比上帝的審判所帶來的結果有過之而無不及。如前所述的,上帝並不是沒有給人警告,只是人類視而不見、聽而不聞,也不相信上帝的話語和警告,就如同挪亞造方舟的幾十年期間,人們並不會反思或悔改,只會嘲笑挪亞的愚蠢領受和行徑。而這次四王與五王的戰爭衝突,羅得的家人和所有財物並他自己都被擄去,明顯是上帝給了羅得警告、也給了所多瑪等城警示,告訴他們不要以為他們有多好、多富裕、多強盛,因為這一切都可能會一夕之間崩解;告訴他們世界的國度與權勢不是人們真正的倚靠,告訴他們今天擁有的再多,也可能一夕之間被擄掠、搶奪、完全失去,甚至連自己的生命也會失去。但是當亞伯拉罕率領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打贏了這場戰爭,似乎並沒有讓這五個城市的五個領袖明白、醒悟~這是出於上帝的警告。

  我們要知道,上帝透過亞伯拉罕的手把他們救回來,並不是因為亞伯拉罕的代禱,不是因為城裡有更多的義人,不是因為他們的生命、言行合神的心意,而單單是出於上帝的憐憫。但顯然上帝的警告,並沒有改變了五王的心,也沒有改變五個城市裡人民百姓的惡行。所以,之後當上帝再次要審判毀滅所多瑪、蛾摩拉……的時候,再加上聽聽亞伯拉罕的禱告~連十個義人都沒有的時候,我們就會明白,那真是一個慘不忍睹的年代,真是夠糟糕的社會和人民!因此,這場四王與五王的戰役,我把它稱之為~失敗的勝利,因為整個戰爭的結果,沒有一個真正的得勝者,我們分別來看:

一、 北方四王並沒有得勝~被亞伯拉罕打敗了

  四王攻打五王的原因,聖經並沒有詳述記載,但根據歷史的經驗,所有的戰爭都跟權勢、慾望、利益……有關,或為了擴權、或為了利益、或為滿足各種慾望,但他們發動了這場戰爭,剛開始看起來是贏的,因為擄掠了五王的財務和人民,但最後卻還是輸了,因為被亞伯拉罕全部奪回。我們的人生多少時候也像那四王一般,為了權勢、慾望、利益……在社會上強取、掠奪,我們見不得別人好,我們想要的更多,我們巴不得所有的好都能集於己身,因為那代表我們有得勝的人生,我們想成為人生勝利組之一,我們希望有權、有錢、有好工作、有高富帥或白富美的配偶,我們不想當失敗者(loser)。所以多少人每天拼命要擺脫失敗的人生,努力想成為人生勝利組,於是他們的生活,就不斷努力地去攻打、去奪取、去得著更多,但最後呢?最後你知道你會剩下多少?真正擁有多少呢?

  二十世紀非常著名的作家海明威,在他所寫的《老人與海》一書中,一針見血地點出了人生的寫照,讓許多人感嘆人生的無奈。海明威本是美國的記者和作家,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海明威出生於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郊區的奧克帕克(Village of Oak Park),但是他雖然看出了人生的無奈,卻沒有辦法改變自己無奈的人生,他晚年在愛達荷州凱徹姆(Ketchum)家中自殺身亡。海明威一生的感情歷程錯綜複雜,先後結過四次婚,是美國「迷失的一代」作家中的代表人物,作品中對人生、世界、社會的看法,充滿迷茫和徬徨。而他的書中所描述的老人,在大海上與大魚奮鬥了一生,拖回岸上時,大魚卻只剩下骨頭。

  如果我們沒有明白今天的勝利,不等於明天的擁有,那麼我們可能就會像那四王一樣,獲得短暫的勝利以為滿足時,卻不知明天可能失去得更多。務要知道:今天釣到的大魚,並不保證等到明天你還可以享受生魚片大餐。人生如果沒有上帝所賜的永生,如果沒有上帝的保守和賜福,你今天所努力賺取、搶奪、獲得的一切,有一天可能都會被奪去、消失、歸於無有。四王以為得勝了,最後卻被打敗了,所得的也失去了。我們的生命呢?

二、 五王也沒有得勝~被魔鬼和自己打敗了

  五王所屬的城市和百姓,本是被擄的、被打敗的,但是他們靠著亞伯拉罕奪回來、贏回來,感覺上他們是勝利者,但是事實上他們仍是輸家~他們輸給了魔鬼,他們仍是魔鬼的俘虜,過著罪大惡極、與罪惡妥協的生活。他們以為贏得了享受和自由,但事實上他們只不過是被罪惡轄制的一群奴隸。

  今天的社會,不也是這樣嗎?多少人爭取所謂的人權與自由,細究其內涵,只不過是得到了犯罪的自由、墮落的自由,徹底地輸給魔鬼和罪惡,還為此歡呼,宣稱勝利,宣稱民主、自由……。總有一天那些以墮落和犯罪為人權和自由的人,會發現自己不過是魔鬼的俘虜,活在罪惡的權勢之下,走向永恆的滅亡,後悔莫及。

  另一方面,他們輸給了自己。一個富裕的國家、城市,為何會沒有抵擋外敵的能力?因為他們成天奢華宴樂,並不居安思危,盡情地放縱,致使他們毫無爭戰的能力。如果他們有危機意識,就不會那麼放縱和放蕩了。但是,即使他們被救回來,卻還是無所謂,繼續荒淫無度地過日子,也因此他們輸掉了未來,輸掉了上帝的恩典,輸掉了自己的生命。我們看到所多瑪王被救回來後的態度,相較於麥基洗德對亞伯拉罕的擺上,就知道他們根本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需要感恩,也不認為自己有什麼需要改變的。

  多少時候,我們也跟五王一樣,被魔鬼和自己打敗,我們總覺得平安了,就輕忽自己需要儆醒、悔改、更新的地方。今天有些教會不斷地強調這是一個恩寵的時代,以為不斷地宣告平安就有平安,但或許耶利米的話,值得我們深思:「他們輕輕忽忽地醫治我百姓的損傷,說:平安了!平安了!其實沒有平安。」(耶利米書6:14)而使徒彼得的提醒,更是我們該警惕的:「務要謹守、警醒。 因為你們的仇敵魔鬼,如同吼叫的獅子,遍地遊行,尋找可吞吃的人。」(彼得前書5:8)所以保羅說:「……要拿起 神所賜的全副軍裝,好在磨難的日子抵擋 仇敵,並且成就了一切,還能站立得住。」(以弗所書6:13)

  今天,多少基督徒輕易地與罪惡妥協?連教會也一樣,因為我們看不見立即的危險,像五王的城市和生活,等到仇敵兵臨城下還來得及嗎?我們以為上帝會保護我們、為我們爭戰,但那也要有先決條件~不是住在罪惡的所多瑪,而是住在亞伯拉罕(神同在)的帳篷裡。今天一些基督徒和教會,不但與罪惡妥協,還為自己找很多的理由,宣稱教會走在潮流、時代、進步中,但事實上一些基督徒和教會墮落的程度,跟住在所多瑪裡的羅得差不多,明明知道有很多的不法、不義,卻不願從中抽離、分別為聖,還認同那些錯謬的、世俗的、甚至墮落的現象。

  今天許多異教學習基督教會的優點。在台灣,一些佛教和道教,甚至新興的宗教團體,打著查經班、靈修、禱告、默想、夏令營、福音茶會、佈道會、詩班、小組聚會……從事其宗教的推廣工作,把教會的活動方式拿去成為他們拓展的路徑。但反觀一些教會,不但沒有創新、開展、突破,卻還回過頭來效法異教的行為和術語,舉辦起抽經文、解籤的活動,聖經中上帝的話語能這樣用嗎?還有很多光怪陸離的事,在此無法一一述說。多少時候,我們因為與罪惡妥協,或眼裡只有享受的人生,我們就被魔鬼和自己打敗,一夕之間失去所有,甚至失去生命。不要只是為了追求今生的享樂,卻失去了永恆的生命,「人若賺得全世界,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還能拿什麼換生命呢?」(馬太福音 16:26)即使在世上看起來是人生的勝利組,但最後還是人生的失敗組,你所擁有的一切將成為虛空,或成為魔鬼的俘虜。

三、 亞伯拉罕沒有贏得實質的戰利品,但他卻贏得了上帝的同在與祝福

  在整場戰役中,唯一看似得勝者是亞伯拉罕,但是他本來並不需要牽扯到這場戰役中的。如果羅得不在被擄的行列裡,亞伯拉罕根本不需要出兵。聖經說亞伯拉罕出兵的關鍵,是因為愛自己的弟兄(骨肉至親),他並不需要打贏這場仗來得到什麼或證明什麼,他只想要救回他的親人。所以在亞伯拉罕的心裡,可能從來就沒有爭取勝利的意念存在,只有「成了」的想法和期待(如同耶穌在十字架上,不是為了要勝利,乃是為了要成就上帝的旨意,為了要拯救祂的百姓脫離罪惡的審判,否則祂就應該從十字架上下來,修理那些嘲笑和釘祂的人。)

  亞伯拉罕為了羅得去打這場仗,但並沒有看到羅得感激亞伯拉罕。羅得沒有感謝、沒有禮物,跟所多瑪王差不多,也沒有因此就回到亞伯拉罕身邊,跟著他學習過敬畏神的生活,反而是繼續留在所多瑪,繼續跟著那群罪人,過著荒淫無度的日子,終究受到上帝的審判,才勉強得救。從人的眼光、從現實的角度看事情,亞伯拉罕並沒有贏回羅得,許多時候我們也很難看到在辛苦努力的人生背後,我們到底能贏得什麼?或是上帝有出手、幫助我們贏得什麼嗎?但務要以屬靈的眼光來看,你才會明白,在基督裡的得勝,很多時候並不像一般人所想像的人生勝利組,可以得到很多實質的獎賞。(或許也因為如此,很多人並不喜歡跟隨耶穌或是接受真正的福音,因為覺得即使成為基督徒,還是像個失敗者)上帝給我們的勝利,不是世上短暫的得勝、短暫的擁有,而是永恆的勝利與豐富。

  亞伯拉罕真正的勝利,不是表面看到的勝利,亞伯拉罕並不需要其他人的東西,他把他從戰爭所得來的十分之一都獻給麥基洗德~就是要獻給上帝的意思(因為他是至高神的祭司)。撒冷王麥基洗德並沒有參與在戰爭中,但他卻出來迎接亞伯拉罕,並給他餅和酒,表示他對亞伯拉罕的尊重,因為他給那地帶來了平安(至少在短期之內是不會再發生戰爭),所以亞伯拉罕贏得了人的尊重、贏得了自己內心的平靜、也贏得了上帝的同在。此外,透過這場戰役,他更加認識上帝、更懂得倚靠上帝,也讓他學到更多生命的功課,增添了他對上帝的信心。

結語

  在看似勝利的一場戰役中,其實很多人並沒有得勝,仍然是活在失敗的生命情境中。你我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看得見與看不見的戰役,千萬不要落得只是表面上的勝利,到頭來人生還是一無所有。上帝要給我們的得勝,雖不見得是世人所認為的勝利和榮耀、富足和尊貴,但絕對是讓我們可以勝過魔鬼、勝過罪惡、勝過死亡,並得著永恆生命與獎賞的祝福。盼望我們都能在基督裡,藉著耶穌基督的得勝,高唱永恆的凱歌。


靈修教材: 真理教室
靈修筆記2020年4月18日 讀經:創14:1-24

回應:創14:21-23「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神耶和華起誓: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四王擄走,毫不猶疑就率領他家中生養的精練壯丁318人,直追敵人並殺敗他們,將被擄掠一切的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亞伯蘭作為是很強悍的,他為了姪兒羅得生命安危,不顧敵人的強大仍前往救人,可以看出他對羅得的看重及愛護。當他殺敗敵人時,他自己沒有拿這些戰利品,但卻分給這些跟隨者,亞伯蘭按應得的份分給他們,至於其餘的戰利品便全交還給原主人(所多瑪王等人)。(創14:24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亞伯蘭這樣的作法,值得我們學習。
親愛的弟兄姊妹,亞伯蘭真不愧是神眼中的義人,當聽到姪兒羅得遇難時,亞伯蘭並沒有袖手旁觀,反而盡全力搭救羅得一家人;當亞伯蘭打贏這場戰後,分戰利品時,自己沒拿沒關係,但跟隨者一定會分給他們,善待這些跟隨者(言以律己寬以待人)。從亞伯蘭的好榜樣,我們學習到在教會服事時,不要帶著期待回饋的想法,想要別人一定給你回饋禮物;因為我們服事是出於甘心樂意,所以就不能存有這樣的念頭;若能如此,這樣的服事一定會很快樂,別人也會更敬重你的服事。(王牧師)


靈修教材: 創世記靈修心得筆記
創世紀 第11~15章

創世紀 第11~15章


靈修教材: 2020 40天禁食禱告
2021-09/24讀經:創世記 第十四章

✍️ 2021-09/24 讀經:創世記 第十四章

✟受感的話語:
14:1 當暗拉非作示拿王,亞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瑪作以攔王,提達作戈印王的時候,
14:2 他們都攻打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
14:3 這五王都在西訂谷會合;西訂谷就是鹽海。
14:4 他們已經事奉基大老瑪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14:5 十四年,基大老瑪和同盟的王都來在亞特律‧加寧,殺敗了利乏音人,在哈麥殺敗了蘇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殺敗了以米人,
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殺敗了何利人,一直殺到靠近曠野的伊勒‧巴蘭。
14:7 他們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殺敗了亞瑪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遜‧他瑪的亞摩利人。
14:8 於是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都出來,在西訂谷擺陣,與他們交戰,
14:9 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達、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亞略交戰;乃是四王與五王交戰。
14:10 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裏的,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14:11 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
14:12 又把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

✟受感的啟示:
應許之地迦南是許多強大國家爭奪霸權的地方,東方的四王看到死海南部的城邑發生叛亂,就以鎮壓為藉口來入侵迦南;他們沿著巨商的貿易路線—王道下來,也攻擊與叛亂無關的東約旦與內蓋夫,即居住在南方的族群;舊約中第一次出現「戰爭」這個詞便是在這裡。

應許之地不是安全的地方,神將迦南地賜給亞伯蘭,但東方的諸王以行動主張自己宗主權,當時叛亂的主要城市是所多瑪與蛾摩拉,肥沃富庶程度足能與埃及相比而成為東方諸王的目標,使得居住在這裡的羅得被擄去成為俘虜;這就是沒有選擇神應許,而選擇現實的結果。

因為這場戰役,所多瑪與同盟國的軍隊都成為焦土,城邑被掠奪,羅得也被擄去。
原本羅得應當住在亞伯蘭的帳棚裡,但因為財務而與亞伯蘭分開,結果卻連財務也都被擄去,為所多瑪為居住地的愚昧選擇付出代價;如果我們脫離神的保護,憑藉情慾作出選擇絕對無法帶給我們安慰。

這一章提及五個王,都是迦南地的王,另外有四個王,他們代表了中東帝國的勢力。
亞伯蘭的故事不只是一個勵志的信心故事,更是具體發生在世界歷史上一件真實事件,是中東帝國的爭奪戰。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求祢讓我們不要成為比起應許更選擇現實快樂的愚眛人,求神給我們聖潔的洞察力,知道要為未來預備什麼,並在成就神的國與神的義上蒙神使用。

主!求祢憐憫我們的軟弱,幫助我們扭轉目前的艱難困境,叫我們在人生中得勝,並且能夠用信心活出祢的應許,賜我們一個富足的靈,叫我們成為別人的祝福。禱告是奉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1/7讀經進度

1. 創世紀: 第13~14章
2. 馬太福音: 第6章
3. 詩篇: 5:7~5:12
4. 箴言: 2:1~2:5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8/25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25-14-1-16-4912313960aa4ac88a0412c11714a420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SOLchYQdoQ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4:1~16
14:1 當暗拉非作示拿王,亞略作以拉撒王,基大老瑪作以攔王,提達作戈印王的時候,
14:2 他們都攻打所多瑪王比拉、蛾摩拉王比沙、押瑪王示納、洗扁王善以別,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
14:3 這五王都在西訂谷會合;西訂谷就是鹽海。
14:4 他們已經事奉基大老瑪十二年,到十三年就背叛了。
14:5 十四年,基大老瑪和同盟的王都來在亞特律‧加寧,殺敗了利乏音人,在哈麥殺敗了蘇西人,在沙微‧基列亭殺敗了以米人,
14:6 在何利人的西珥山殺敗了何利人,一直殺到靠近曠野的伊勒‧巴蘭。
14:7 他們回到安‧密巴,就是加低斯,殺敗了亞瑪力全地的人,以及住在哈洗遜‧他瑪的亞摩利人。
14:8 於是所多瑪王、蛾摩拉王、押瑪王、洗扁王,和比拉王(比拉就是瑣珥)都出來,在西訂谷擺陣,與他們交戰,
14:9 就是與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達、示拿王暗拉非、以拉撒王亞略交戰;乃是四王與五王交戰。
14:10 西訂谷有許多石漆坑。所多瑪王和蛾摩拉王逃跑,有掉在坑裡的,其餘的人都往山上逃跑。
14:11 四王就把所多瑪和蛾摩拉所有的財物,並一切的糧食都擄掠去了;
14:12 又把亞伯蘭的姪兒羅得和羅得的財物擄掠去了。當時羅得正住在所多瑪。
14:13 有一個逃出來的人告訴希伯來人亞伯蘭;亞伯蘭正住在亞摩利人幔利的橡樹那裡。幔利和以實各並亞乃都是弟兄,曾與亞伯蘭聯盟。
14:14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是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14:15 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殺敗敵人,又追到大馬士革北邊的何把,
14:16 將被擄掠的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羅得在西部聯軍戰敗後遭遇了何事?倘若我在選擇富饒之地後,卻在那裡遭遇困難,會有什麼樣的心情?
2. 亞伯蘭與手下壯丁投入爭戰的結果為何?我曾在自己力量不足的情況下,還藉著對上帝的信心而得勝嗎?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4:14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OedKij6Pw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下31~33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25-31-33-92cbbf830cee4196896fb6e7f0001a1e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8/26

*木柵衛理堂每日靈修: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2022-08-26-14-17-24-1c9ede278bf84a1791c6c4345775ae50

一、聚焦於神
目的:把我們的心思意念聚焦在神身上,歡迎聖靈的工作。
1. 安靜預備心
2. 詩歌敬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P70_e8xHpdM

二、閱讀經文
創世記14:17~24
14:17 亞伯蘭殺敗基大老瑪和與他同盟的王回來的時候,所多瑪王出來,在沙微谷迎接他;沙微谷就是王谷。
14:18 又有撒冷王麥基洗德帶著餅和酒出來迎接;他是至高上帝的祭司。
14:19 他為亞伯蘭祝福,說:「願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賜福與亞伯蘭!
14:20 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
14:21 所多瑪王對亞伯蘭說:「你把人口給我,財物你自己拿去吧!」
14:22 亞伯蘭對所多瑪王說:「我已經向天地的主─至高的上帝耶和華起誓:
14: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14:24 只有僕人所吃的,並與我同行的亞乃、以實各、幔利所應得的分,可以任憑他們拿去。」

三、默想經文(靈修筆記)
1. 簡單描述這段經文的重點
2. 抄錄一節最喜愛的經文
3. 透過今天的經文怎麼應用在生活中
4. 使用今天的一段經文禱告
5. 分享在靈裡對今天經文的感動
6. 回顧靈修後對神作為的經歷

《活潑的生命》的默想與應用:
1. 亞伯蘭把所得的十分之一獻給撒冷王,所代表的意義為何?我要如何感謝那位使我在生活中得勝的上帝呢?
2. 亞伯蘭為何拒絕所多瑪王的建議,不拿走戰利品呢?我能清楚宣告自己是一個不隨從物質,只跟隨上帝的人嗎?

四、回應禱告
用所默想領受的內容向神禱告:
1. 讚美和感謝:讚美神的各樣屬性、感謝神的恩典和作為。
2. 認罪和釋放:為個人、家族、城市及國家的罪,認罪悔改(含認同性的罪悔改),從罪和黑和的權勢中得著釋放。
3. 挑戰和盼望:面對前方的挑戰和問題,領受從神而來的教導和應許,宣告從神而來的得勝和祝福。

五、迎向今天
1. 簡單寫下靈修心得,重溫神在我們生命中的提醒、教導及帶領。
2. 把一節經文或生活應用的重點記在心中,帶進一天的生活中。
3. 最重要的是,持續讓耶穌在一整天的生活中與我們同行。

六、進深學習

1. 每日金句:
創14:20 至高的上帝把敵人交在你手裡,是應當稱頌的!亞伯蘭就把所得的拿出十分之一來,給麥基洗德。

2.活潑的生命-CGNTV中文台牧者分享: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UvxvnajzWI

3. 活潑的生命-LTD清晨QT敬拜禱告時刻:
https://www.youtube.com/user/rogerytw/videos

4. 一年一遍聖經速讀進度:
歷代志下34~36
https://spotty-leaf-581.notion.site/08-26-34-36-a3b922847dac43a7b7a7c1a5d3ee2ed8

5. 總會每日三讀三禱內容: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g0LpDWyUeTk4-Bz1gVAuQ/videos


靈修教材: 木柵衛理堂靈修默想
亞伯蘭勇救羅得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01/gen-day44

【經文】創世記14章1~16節

羅得最後住到了所多瑪,他貪求一切最好的東西,卻使他陷入罪的網羅;他多得財富和成就的渴望,反倒令他失去自由和享受,因他被擄去,可能會受嚴刑、奴役或面對死亡。我們要謹慎,免得我們所追求的,反而成為俘擄我們、得不到自由的原由。

亞伯蘭不再像下埃及時的懦弱,他成為一個滿有愛心、勇敢、果斷的英雄。他聽見羅得被擄後,不顧性命的危險,馬上招兵買馬、竭力搶救。他本來可以不必去,因為他們已經分家了,況且這個姪兒曾漠視尊卑之道,為自己選了最好的土地,那是他自己的選擇。但亞伯蘭沒有幸災樂禍,他不計前嫌,立刻率領家中精練的壯丁318人,直追到但(參14節)。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希伯崙幔利的橡樹」到「但」就有百多哩,還要追到更北的「何把」,對一位八十多歲的人而言,這種長途跋涉可不容易。雖然318名手下對一個家庭來說,已經算是很興旺了,但要和兵力雄厚的四王聯軍作戰,就顯得微不足道。然而,他因著愛羅得的緣故,就不擔心自己的人太少,在神的恩典中,藉著勇猛善戰的幫手,趁敵不備時夜間偷襲,將對方殺得措手不及,順利救回羅得全家和財產。

亞伯蘭願意禮讓羅得,是因他看重「我們是骨肉(原文作弟兄)(參創十三8)」;他冒著生命危險去救羅得也是因著弟兄情誼(參創十三 14)。我們要學習亞伯蘭不念舊惡,盡力幫助家人,當家人遇到危險時要盡力幫忙,甚至不惜付上生命也要伸出援手;除此之外,還要忠誠,矢志不渝,而非設下條件,視對方對自已的態度來決定回應方式。亞伯蘭不是這樣對待羅得的。

神要我們對弟兄有責任(參創四 9),我們是否願學習亞伯蘭,付上代價去幫助我們的弟兄呢?

【回應】
家,是我們得安慰、得餵養、受保護的地方,但也經常是我們受傷害的所在。主,將我的家再次交在祢的手中,求祢真正成為我家中的主,讓我們手足、親子、配偶之間活出祢的愛,讓祢真實地成為我們家中的主,讓我懂得按祢的旨意照管我的家庭。

【禱讀】約翰壹書4章20節
人若說:「我愛神」,卻恨他的弟兄,就是說謊話的;不愛他所看見的弟兄,就不能愛沒有看見的神。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真正的勝利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3/02/02/gen-day45

【經文】創世記14章17~24節

當亞伯蘭凱旋而歸,有兩隊人馬出來迎接他,一個是所多瑪王,一個是撒冷(耶路撒冷的簡稱)王麥基洗德。麥基洗德這名字在聖經中只出現三次。按希伯來書七章1~3節來解釋,他預表著基督,他顯然也是一位敬畏神的人,因為這名字是仁義之王的意思;而撒冷王則是指和平之君,他不只是耶路撒冷的君王、也是至高神的祭司(參18節),他認識神是創造天地的主宰(參19節)。

這兩位迎接亞伯蘭的王帶給他不同的禮物,撒冷王麥基洗德為亞伯蘭祝福,他在祝福中提醒亞伯蘭要稱頌神,因為是神把敵人交在他手中的(參19~20節);他也為亞伯蘭求至高神、天地的主來賜福他(參19節)。亞伯蘭將十分之一(這是有關什一奉獻最早的例子)給麥基洗德,表示領受這個祝福。

而所多瑪王則是空手出來迎接亞伯蘭,不過,他不但沒有拿亞伯蘭搶奪回來的財物,反而要將財物全給亞伯蘭(參21節)。但亞伯蘭沒有接受,因為他要的是神的祝福而非人的財物(參創十四 22~23)。亞伯蘭冒著生命危險,付出很大的代價去救回所多瑪的居民和財物,根據當時的習俗,亞伯蘭既從敵人手中奪回這些物品,就成了新的「物主」。但亞伯蘭卻沒有拿走他應得的,因為他在埃及學到的功課,就是不靠人致富,乃要倚靠耶和華,更不會藉著拿取別人的財物來增加自己的財產。

亞伯蘭是如何倚靠神去和比他強大的四王聯軍爭戰,同樣地我們也要靠著主穿上全副的軍裝和那比我們強大的魔鬼爭戰(參弗六10~18)。我們不只在爭戰上要靠主,物質上的需要也要倚靠神,而不是單單倚靠人;我們要為自己的需要向神禱告,而不是只求人的幫助;我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祂必將我們日用的需要賜給我們(參太六 31~33)。

正因為亞伯蘭沒有接受所多瑪王的財物,使得他沒有與他們的罪連結,以至於到後來他還可以救羅得脫離罪的毀滅。

【回應】
造天地的主,我要讚美祢的名,我得貨財的能力與機會都是祢所賞賜的,原是屬乎祢所有,謝謝祢讓我在祢的豐富中有分,謝謝祢願意成為我的產業,也讓我能成為祢的產業。

【禱讀】馬太福音6章31~33節
所以,不要憂慮說,吃甚麼?喝甚麼?穿甚麼?這都是外邦人所求的。你們需用的這一切東西,你們的天父是知道的。你們要先求祂的國和祂的義,這些東西都要加給你們了。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創世記14:14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作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14:23

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14:1-16

敬拜詩歌:主是我力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wkVV-8ApP0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記念祢的憐憫和慈愛,因為這是亙古以來所常有的。
二、讀經:創世記 14:1-16
1. 重點說明
羅得逐漸遷移到迦南地的邊陲,暗藏的危機終於在本章出現。平原城邑的富裕,不單吸引羅得,也引起鄰近諸國的覬覦。一場利益衝突的國際大戰,一觸即發。基大老瑪,以及其他三國,是當時整個中東的強權,許多國家年年進貢。後來,所多瑪、蛾摩拉等王叛變時。強權四王便出兵,要收拾這些不再臣服之國,順便大肆掠財。此時,鏡頭一轉,這場戰役竟波及住在所多瑪的羅得。當亞伯蘭聽到羅得被擄,立刻率眾連夜救援。不但大敗基大老瑪大軍,並將一切財物和羅得都救了回來。
2. 鑰節 :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原文作弟兄】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裡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創 14:14)
三、默想:
■亞伯蘭聽見羅得被擄的反應如何?(v.14-v.15)
■亞伯蘭救援行動的結果如何?(v.16)
■亞伯蘭之所以能如此奮不顧身,實出自對「骨肉之親」的愛!亞伯蘭的態度與行動,今天給我甚麼提醒?
四、禱告:主啊!求祢給我力量,為家人盡保護的責任,愛他們,為他們禱告,願他們有真正的平安!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4:1-16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創世記 14:17-24

敬拜詩歌:萬福源頭 (讚美 002)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x_NMWLEb6U

一、安靜:耶和華啊,求祢使我們得見祢的慈愛,又將祢的救恩賜給我們。
二、讀經:創世記 14:17-24
1. 重點說明
亞伯蘭凱旋,兩位來迎接他的王,形成強烈對比。麥基洗德是王更是祭司,他的名字與稱號極具象徵意義(參希伯來書7:2),帶來的更是象徵從神來的豐富供應與祝福(v.18-v.19),亞伯蘭欣然接受並回報以十一奉獻(v.20);而所多瑪王看似慷慨贈與,卻被亞伯蘭斷然拒絕。這其中的不同,唯有信心的眼睛才能辨識。亞伯蘭為了神的名,輕看垂手可得的財富(v.23),展現了美好的典範。
2. 鑰節:凡是你的東西,就是一根線、一根鞋帶,我都不拿,免得你說:我使亞伯蘭富足!(創 14:23)
三、默想:
■撒冷王麥基洗德給亞伯蘭的禮物與祝福是什麼 ?(v.18-v.19)亞伯蘭以何為報?(v.20)
■亞伯蘭拒絕所多瑪王的餽贈,理由是什麼?(v.22-v.23)?
■亞伯蘭對財物的態度,給我什麼提醒?
四、禱告:主啊!幫助我看重從祢而來的祝福,勝於從人而來的好處!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創世記 14:17-24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創世記、出埃及記、利未記、民數記、申命記)
漸漸成熟

閱讀: 耶利米書15章15-18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創世記13-15章;馬太福音5章1-26節

我得著祢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祢的言語是我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15章16節
查爾斯•西緬牧師(Charles Simeon,1759-1836年)牧養英國劍橋聖三一堂五十多年,影響深遠。在他事工生涯的早年,曾遇見鄰區的亨利·魏恩牧師(Henry Venn)和他的幾位千金。初次會面之後,幾個女孩覺得年輕的西緬牧師既嚴厲又自負。於是,魏恩牧師要女兒從樹上摘一顆還未成熟的桃子,當她們不懂父親為何要她們這麼做時,他回答說:「女兒啊,現在這顆桃子是青澀的,所以我們必須等待。等它多曬一點太陽、多淋一些雨水之後,就會變得成熟而甜美。西緬牧師也是如此。」

多年過去了,因著上帝轉化人生命的恩典,西緬牧師確實變得溫柔謙和,其中一個原因是他每日堅持不懈地讀經禱告。一位與他同住了幾個月的友人,見證了他的勤勉操練,說:「這就是他充滿愛心與屬靈力量的訣竅。」

西緬牧師每日親近上帝,就像那位傾心聆聽上帝話語的先知耶利米一樣。耶利米堅心倚靠上帝的話語,甚至說:「我得著祢的言語,就當食物吃了。」他細細地深思、品味上帝的話語,因為這是他「心中的歡喜快樂」(耶利米書15章16節)。

假設我們的生命也像是顆青澀的果子,那麼我們要相信:當我們藉由閱讀和遵從聖經真理而越來越認識上帝時,上帝會透過祂的靈,幫助我們漸漸變得溫柔謙和。

讀聖經如何改變你的生命?你為何有時不讀聖經呢?
親愛的上帝,祢的話語能餵養我,
保守我不受罪的轄制。求祢幫助我能每日閱讀聖經。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在耶利米書15章15-18節中,先知耶利米用幾個比喻生動地描繪出他作先知的蒙召經歷。在第16節,他用「當食物吃了」為比喻,來表達完全接受並吸收上帝的話這一觀念。有些學者認為,先知說自己是「稱為[上帝]名下的人」,在這裡可能是暗示因婚姻關係而使用的共同姓名。此外,耶利米在此使用的「歡喜」和「快樂」這兩個詞語,在耶利米書的其他經文總是與婚姻中的喜慶活動相關(7章34節,16章9節, 25章10節,33章11節)。

在耶利米書15章18節,先知用流乾的河道這個比喻,來描述他的困惑,因為他最初與上帝的親密關係與當前的痛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夏季,這類河道經常會乾涸,而成為不可靠的水源。藉此,耶利米生動地描繪出被上帝遺棄的深切感受,他不再覺得上帝像自己所宣稱的那樣,是「活水的泉源」(2章13節)。

白茉妮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20250530 - 活水时光

分享者:张俊贤牧师
日期:30.05.2025(星期五)
经文:创世纪 14 :1 - 16
链接:https://youtu.be/9acMn3Mf9MU


靈修教材: 活水时光
創世記第14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RY1yCOCm8s
「一主六僕查經法」系一種簡易歸納法查經方式,所謂「一主」指的是該章的主題,「六僕」則是該章內容所描述的人、事、時、地、物和為何。 本查經方式很適合家人查經、教會小組查經、職場查經小組使用。如果您希望進一步了解這個方法,歡迎您與我們聯絡:churchplus.org@gmail.com. 如果這個視頻對您有幫助,請「訂閱」我們的視頻。(錄製:徐植蓉、陳美玲、張家碧)


靈修教材: 一主六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