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拜詩歌:耶穌給了我自由 (城市豐收敬拜讚美詩歌集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DqLaW_EdiU
一、安靜:感謝主,因祢的寶血,如今我們得以坦然無懼地進入至聖所。
二、讀經:以西結書 41:1-42:20
1. 重點說明:
延續 40 章丈量者的異象,41-42 章都在記載聖殿的尺寸。值得注意的是,以西結在異象中所看見的聖城及城中的聖殿,格局方正巨大,但似乎很簡潔。他沒有記下該聖殿中的擺設,尤其是象徵神同在的陳設品,如:金燈台、約櫃、施恩座等。儘管這座異象中的聖城與聖殿,在真實的世界中並未被建造,然而透過詳細描述聖殿的尺寸,卻能看出神已經為他百姓的回歸做好了預備,未來正確的敬拜一定會復興,是透過他的愛子耶穌基督來成就。
2. 鑰節:他量四面,四圍有牆,長五百肘,寬五百肘,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結 42:20)
三、默想:
■ 延續 40 章,以西結帶大家從朝東的門繞了整座聖殿一圈,他花比較多篇幅在描述聖殿本身,還是外院?
■ 觀察 42:13-14、20,這些說明特別強調了聖殿的什麼性質?
■ 為了以色列百姓回歸之後的敬拜,上帝相當仔細且具體的指示以西結要如何建造聖殿,我又能如何為自己規劃一個具體可行的計劃來到神的面前呢?
四、禱告:慈愛的父神,祢是那位聖潔的神,無論何時,祢都期盼我們全心全意地來敬拜祢。求主幫助我們,靠著耶穌能夠過一個分別為聖的生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西結書 41-42 章
【以西結書 42:1-20】
|分別為聖之民|
這章經文特別提到「聖屋」的建造。最後1節經文說:「為要分別聖地與俗地」。神的百姓是神所揀選「分別為聖的民」。神曾藉著巴蘭論到以色列民說:「這是獨居的民,不列在萬民中」(民廿三9)。基督徒就是一群「與世人不同」的人,我們不和這個世界一樣,「死在罪惡過犯之中」;我們不隨從今世的風俗;我們不順服空中掌權者的誘惑;我們也不放縱肉體的情慾,隨從肉體和心中所喜好的去行(弗二1-2)。我們乃是一群順服神旨意的百姓,我們勇敢地對抗世界錯誤的道德觀,我們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我們被聖靈掌管活出神聖潔的樣式。我們和世人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道德觀,我們看重道德勝於成就,我們看重守貞,我們看重對婚姻的忠貞,看重婚姻家庭的經營,更勝過事業的經營。
彼得說:「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二9)。神揀選我們的目的,乃是期望我們成為祂「聖潔的國度」,藉著祂聖潔的子民,讓世人看見宇宙萬有中有一位「聖潔的主宰」,而且, 祂能救我們出黑暗入光明。神要讓人從我們身上看見,只要信靠神,我們可以勝過罪惡,勝過魔鬼的試探,勝過肉體的情慾,可以建造聖潔喜樂的生命,可以建立美滿的婚姻及家庭生活。但願神的百姓都成為聖潔的子民,一起宣揚那召我們出黑暗光明者的美德!
另外,我們從聖屋的建造看見,神不僅要我們在「生活上」過聖潔的生活,祂也要我們以聖潔的妝飾來服事祂。第13、14節先知說:「他對我說:『順著空地的南屋北屋,都是聖屋;親近耶和華的祭司當在那裡吃至聖的物,也當在那裡放至聖的物,就是素祭、贖罪祭,和贖愆祭,因此處為聖。祭司進去出了聖所的時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屬民的外院。』」
神要求親近耶和華的人,服事神的人必須「分別爲聖」。每當我們服事神的時候,不管是作任何聖殿的事奉,我們必須存著「恐懼戰兢」的心來服事祂,不可以隨隨便便服事神!能夠服事這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是我們極大的榮耀和特權,因此,我們更應當存著認真的態度來服事祂!
「聖屋」是服事神的人,享受神、裝備自己、預備自己服事的地方,讓我們天天進入「聖屋」吧!
◆回應
主啊!謝謝祢揀選我成為祢君尊的祭司,能服事祢是我的榮耀,我願以聖潔、認真的生命來服事祢這位萬王之王、萬主之主,願祢悅納我的事奉。
◆背經
惟有你們是被揀選的族類,是有君尊的祭司,是聖潔的國度,是屬神的子民,要叫你們宣揚那召你們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得前書 2:9)
和平教會家人平安!
【以西結書42章1-20節】
※ 金句:祭司進去出了聖所的時候,不可直到外院,但要在聖屋放下他們供職的衣服,因為是聖衣,要穿上別的衣服才可以到屬民的外院。(以西結書42章14節)
以西結的異象離開聖殿回到內院,將注意力轉向北邊及南邊另外兩棟建築,這兩棟建築有可能是聖器保管室。在聖殿的北邊及南邊有兩棟面對面的建築,中間有一道10肘(約5.2公尺)長寬的走廊。比較靠近聖殿的那棟建築比鄰聖殿院子,長度是正對面那棟建築的兩倍。
一、內院
從內院北方往內看,兩棟建築蓋在高地上,也許是為了解決坡地傾斜的問題,因此三層樓的頂部會比底部更窄。至此,幾乎一概沉默的導覽者如今滔滔不絕的開始解釋這些建築的功能,它們是聖器保管室,讓祭司享用特別給他們的祭物,離開聖殿限定區域時也在裡面更換祭服。因此,該建築進一步將祭司與信徒分隔開來,對應至內院與外院的區隔。聖殿區域是整整的四方形,每邊500肘長(259公尺),全區面積共有250,000平方肘長,與上帝要用數字五及其倍數做為基準的平面圖形成完美的對稱。
二、外牆
聖殿外圍開頭第一句話表示這一階段原本接在聖殿內部的概觀之後,因此應該馬上接在41章15節後面,假設東、北、南、西的順序沒有錯,這就表示導覽這是從外院的牆壁裡面開始測量,從起點依逆時針方向前進。外側圍牆的目的及意義:是將聖、俗加以分離並區別。根據祭司的世界觀,聖、俗之間的區別一直延伸到人生各種層面之中,包括飲食、身體狀態與所有社交活動,聖所的神聖性一直向外延續到鄰近聖殿的地區和以色列全地。以弗所書的作者運用祭司敬拜的用語形容外邦人改信之前及後來持續的狀態:「你們從前遠離上帝的人,如今卻在耶穌基督裡,靠著祂的血,已經得親近了。因祂使我們和睦,將兩下合而為一,拆毀了中間隔斷的牆。」被拆毀的牆就是分隔外邦人院及聖殿內院的牆,從前一旦跨過就招致死亡。如今,神聖的概念並沒有因此被捨棄,反而在群體中散播開來。照字義來說,其社會性意涵標記了徹底全新的起跑點,因為正如保羅所說,在上帝面前不再區別猶太人與外邦人、自由人 與奴隸、男人與女人。
《默想》被分別為聖的聖殿,提供崇拜者神聖的空間,人應當潔淨自己來到上帝的面前,因為祂是聖潔的上帝。
《祈禱》親愛的天父,求祢的榮耀降臨在我們當中,因著耶穌基督的寶血,我們坦然無懼的進入至聖所敬拜祢,禱告奉靠主耶穌的聖名祈求,阿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