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以西結書18章25-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以西結書18章27節
當經營倫敦最大一間妓院的約翰鋃鐺入獄時,他仍執迷不悟地認為:我是個好人。在獄中,他為了蛋糕跟咖啡的緣故,決定參加監獄開辦的查經班,但沒想到卻被其他獄友臉上的喜樂神情所觸動。當大家唱第一首詩歌時,他就忍不住開始哭泣。接著,他得到一本聖經。聖經中先知以西結的話對他有如當頭棒喝,使他有所改變。他讀到18章27-28節:「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必定存活,不至死亡。」這節經文就像是對他說的一樣,令他猛然醒悟:「我並不是一個好人,我是個罪人,而且我需要悔改。」當他跟牧師一起禱告時,他說:「我找到了耶穌基督,祂改變了我。」
以西結的這段話是上帝的子民被擄至外邦時,先知向他們傳講的話語。雖然他們遠離上帝,上帝還是渴望他們能離棄從前所犯的罪惡,為自己換上「一個新心和新靈」(31節)。這些話使約翰能悔改而得以存活(32節),讓他下定決心追隨那位呼召罪人悔改的耶穌(路加福音5章32節)。
當聖靈使我們看到自己所犯的罪時,願我們以認罪悔改作為回應,領受上帝所賜的寬恕與自由!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祢透過祢的聖靈
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罪行。求祢軟化我的心,
讓我願意認罪悔改,並領受祢的赦免。
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嗎?為何你會這麼認為呢?
在你生命中哪些部分是需要悔改的呢?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首尾呼應法是一種文學技巧,就是在一段內容的開頭和結尾重複一個詞語、短句或觀念。儘管這類的重複通常表示文中有個重要的思想,但其要點並不在首尾呼應的重複字詞中,而是在它們之間的思想觀念中。在以西結書18章25-29節中,第25節和29節就構成了首尾呼應的結構。除了幾個字之外,這兩節經文幾乎完全相同。這意味著,此段經文的核心信息是在第26-28節。上帝提醒祂的百姓,行惡與死亡、行公義與存活之間的關係。上帝提醒他們,上帝是公義的,祂不願有一人滅亡(參閱彼得後書3章9節)。
韓傑盛
20210221主日信息 講題:牽動你我一生的原生家庭 講員:鍾信仁牧師
經文: 以西結書十八2-3
金句:「你們在以色列地怎麼用這俗語說『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呢?」主耶和華說:「我指著我的永生起誓,你們在以色列中,必不再有用這俗語的因由。(結十八2-3)
原生家庭是牽著我一生的風箏?原生家庭大有影響力,但勿讓它變成決定性。父親說謊兒子也說謊!母親偏心讓手足不睦!(亞伯拉罕、以撒、利百加)不認識上帝的民族在迷信裡多是宿命觀!神的兒女不要止於因果律而要進入能力律!
每個人或多或少受到原生家庭的影響。(劉富理院長) 想要了解人的行為,得分析他的家庭!要治療人的行為,得重塑他的家庭!要改善人的認知系統,更需透過他的家庭!(簡春安教授) 人有兩個家庭:出生及結婚後建立的家。家,是人一生中關係最密切的地方!童年創傷在與最親密的人互動時,最易浮現。以前未得滿足的需求,更想從親密伴侶身上加倍得到。(黃維仁博士)
改變、調整與重建需要釜底抽薪。原生家庭不能選擇;新婚家庭卻有恩典可更新建造。了解原生家庭的影響,面對它並尋求神的醫治,成為健康的人,遇到衝突,不再只是生氣,而是有解決問題的能力。原生家庭是指:從己身所出的家,至少包括自己、父母與祖父母三代。青年期是重整自我形象、建立自我認同最好的時機!透過年節家族的團聚,觀察家族親友互動的模式,可以了解為何親友會有如此的應對。鼓勵父母親多與孩子聊天互動,讓孩子有機會說出心裡的話,可以化解一些因片面認知所造成的傷害。好的溝通帶來修復和改變。
一、 原生家庭大有影響力!斷開臍帶!不是棄絕(絕望),乃是重生(重建)!從資料開始、接著界定角色、歸納與認知。上帝藉著動植物(生命)生長的現象,一再啟示我們生命分離的嚴肅性、必然性。教會能發揮教育和醫治的功能。孩子若從小在兒童主日學中成長,長期下來潛移默化,情感有連結,對他們有很正面的效果。
二、 原生家庭(及童年經歷)對婚姻的影響!若是不斷地更換照顧者,孩子會很沒有安全感。
瀏覽家族樹認識自己的生長土壤。了解自己是在怎樣的環境中長大,以至於變成今日的樣貌。今日許多社會成本是花費在家庭衍生出來的問題上。可以用4-6個形容詞描繪您的爸or媽、家庭氣氛或文化,例如:疏離、冷漠、複雜、無趣、或是熱情、智慧。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在家族聚會中,勇敢地丟出話題,帶著溫柔堅定的態度,引導親友講出真心話,促進親友彼此了解。過去在家中,您曾扮演哪些角色?問題人物、病人、小丑、壞蛋、控制者、順從者、拯救者、安慰者、照顧者、宗教家、冒險家、活躍份子、代罪羔羊…。這些經歷帶給了您什麼?可以從中認知問題所在,及自己的不足。你對夫、父 or 妻、母人生這兩大角色熟悉或勝任嗎?是否有榜樣可供效法?上帝是我們人生的編劇,每個人如同演員,看了劇本,要揣摩思想如何演出。有時配偶可以幫助我們找出生命的問題,例如:師母提醒鍾牧師說話太快、聲音太大、沒有聽完就打斷。師母年少時曾經獨力照顧阿公一年,因此害怕疾病。透過傾聽,夫妻可以彼此了解。鍾牧師自己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例子:對權柄無緣由的反對。十三歲時,因為父親未詢問他的意見,就作了決定,讓他離開家鄉及熟識的同伴,獨自前往台中就學,改變了他人生的途徑,使他心中產生對於權柄莫名的抗拒。經過醫治後,會留意自己的情緒反應而加以處理。鍾牧師和師母分別在公教家庭和商家成長,家人互動親疏不同,對於晚餐要一起吃的認知也不同。心靈小孩的故事,找到問題根源但更需找到解決之道!童年離我們不遠,只是被關起來(裝箱)!童年創傷兩大類-- 虐待、忽視!
三、 要離開父母!(人生真正的開始)也要離開過去的種種(好與壞)!饒恕、醫治與修復很重要!1、依附共生(宅男宅女與啃老族)。 2、掌控或過度介入與疏離。3、以愛為名的網羅家庭?4、不知覺的「代代相傳」!5、最大的愛是「放手」!(管家)尊重生命的選擇!(兒女)您將成為代父母!讓過去成為未來的祝福!我們都要走出過去的陰霾,看見生命的出路!雙胞胎哥哥自殺,泰瑞斯‧瑞爾經過廿年的努力,走修復之路,贏得父親的道歉與祝福。童年受傷的筱棻,透過給父親的錄音帶,得到父親寄來衣服,修補童年時的不滿足。
4種家庭會毀了孩子一生!1、經常吵架的家庭(不安)2、不懂好好說話的家庭(堵塞)3、長期不尊重妻子的家庭(失望)4、離不開手機的家庭(疏離)
婚前,先與自己和解!帶著更新的盼望進入婚姻。
回應詩歌:奇異恩典(不再綑綁)-遇見生命的魔術師
3月11日(五) 認罪悔改
親愛的孩子:
我的膀臂並非縮短,不能拯救,耳朵並非發沉,不能聽見, 但你們的罪孽使你們與我隔絕;你們的罪惡使我掩面不聽你們。因此,惡人當離棄自己的道路;不義的人當除掉自己的意念。你們當回頭離開所犯的一切罪過。這樣,罪孽必不使你們敗亡。
愛你的天父
【引用經文】:以賽亞書55:7, 59:1-2;以西結書18:30
【默想】:安靜在主前,求聖靈充滿、引領和光照,讓我更深刻體會天父的心意。
【回應】:在默想之後,我今天要向天父獻上什麼讚美、感恩、認罪、祈求和代求的禱告呢?或是付諸什麼行動呢?寫個回應的LINE給天父吧!
【影音版連結】(請直接點選連結)
https://youtu.be/VuHxEsltmVo
敬拜詩歌:齊來讚美 (讚美之泉 (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Kt8wU0COPTI
一、安靜:主阿,我願脫去舊有的纏累,全心來到祢面前。
二、讀經:以西結書 18:1-20
1. 重點說明:
一個酸葡萄的俗語,反映出當代人推諉的心態,本是自己該認的罪愆,卻推到祖先的身上。神藉先知提醒他們,神必按他們個人所行的審判,也就是說,個人的罪惡個人擔!不可諱言地,父母對兒女的影響至巨,但選擇行善或作惡,最終仍是個人的決定,因為人有自由選擇的意志。神的提醒乃是鼓勵祂的兒女,不需活在父母罪的陰影下,而是靠著祂的恩典與扶持,活出神兒女應有的樣式。
2. 鑰節:惟有犯罪的,他必死亡。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報也
必歸自己。(結 18:20)
三、默想:
■先知再次引用了猶太人中的俗語,這俗語代表什麼意思?(v.1-v.3)
■但神在此告誡他們,祂將來的審判原則是什麼?(v.19-v.20)
■在我生命中,哪些人對我影響很深?他們對我的影響是什麼?對於這些影響我的感受是感恩?還是受壓?將這五味雜陳的滋味跟神述說,然後靜靜地去默想 18 節,神透過這節經文要告訴我什麼?
四、禱告:親愛的主,謝謝祢幫我設立界線,不將別人的過錯承攬到我身上,也幫助我不推諉、不逃避,勇敢面對自己行為上當背負的責任。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以西結書 18-19 章
【以西結書 18:1-32】
|公平的神|
第25-29節耶和華兩次回答以色列人的問題:「神公平嗎?」神回答說:「我的道豈不公平嗎?」神是公平的神!若我們認識神是公平的神,我們就會有以下的認識:
一、我們不會因父母而遭受不公平
神絕對不會因為我們的「原生家庭」而對我們不公平。第2節提到有人認為「父親吃了酸葡萄,兒子的牙酸倒了」,也就是兒子會因父親的罪惡而受到連累。因此,接下來從第3-20節神告訴我們:「義人的善果必歸自己,惡人的惡果也必歸自己」(20節),神是公平的神!父親的善惡不歸於兒女,每個人都當為自己的行為向神負責。因此,沒有一個人有理由說:「因為我有不好的原生家庭,所以神不愛我,神對我不公平,我要自暴自棄」。不管我們的原生家庭如何,我們都有責任和權利,選擇不一樣的人生。我們可以選擇以信心相信神的愛,選擇遵行神的道來回應神!
二、神必給人機會
第21-23節神告訴我們,任何惡人只要願意轉離他們的惡行,神就必定給他們機會,不再記念他們的惡行。因為神說:「惡人死亡是我喜悅的嗎?」(23節);神又說:「以色列家啊!你們何必死亡呢?我不喜悅那死人之死」(31、32節)。因此,不管我們過去的生命是如何的一塌糊塗,只要我們肯「思量、回頭離開一切的罪過」(28節),並且真實的「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神就給我們「新心和新靈」(31節),使我們成為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沒有人需要因過去而活在悔恨中,自暴自棄!也許我們人生的A計畫搞垮了,只要我們願意回轉歸向神,神對我們的人生還有B計畫。你相信嗎?
三、義人也必須儆醒
第24節神也警告我們,因為神是公平的神,因此,義人若轉去行惡,也必定死亡。所以,我們一方面不要為了過去的惡而自暴自棄,一方面也不可以因為過去的善行而驕傲自滿,以致失去儆醒的心。當我們看見有多少原本愛神、敬畏神、跟隨神的人,卻離開了神、背離了神,我們就要儆醒在神的面前。求主不斷保守我們的心思意念,專心跟從主,直到我們見主面的時候。
◆回應
主啊!因著祢是公平的神!我知道只要我專心跟從祢,沒有任何過去、現在、將來的事,可以使我失去祢的祝福!求你保守我直到見祢面的時候!
◆背經
你們要將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自做一個新心和新靈。以色列家啊,你們何必死亡呢?(以西結書 18:31)
閱讀: 以西結書18章25-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以西結書18章27節
當經營倫敦最大一間妓院的約翰鋃鐺入獄時,他仍執迷不悟地認為:我是個好人。在獄中,他為了蛋糕跟咖啡的緣故,決定參加監獄開辦的查經班,但沒想到卻被其他獄友臉上的喜樂神情所觸動。當大家唱第一首詩歌時,他就忍不住開始哭泣。接著,他得到一本聖經。聖經中先知以西結的話對他有如當頭棒喝,使他有所改變。他讀到18章27-28節:「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必定存活,不至死亡。」這節經文就像是對他說的一樣,令他猛然醒悟:「我並不是一個好人,我是個罪人,而且我需要悔改。」當他跟牧師一起禱告時,他說:「我找到了耶穌基督,祂改變了我。」
以西結的這段話是上帝的子民被擄至外邦時,先知向他們傳講的話語。雖然他們遠離上帝,上帝還是渴望他們能離棄從前所犯的罪惡,為自己換上「一個新心和新靈」(31節)。這些話使約翰能悔改而得以存活(32節),讓他下定決心追隨那位呼召罪人悔改的耶穌(路加福音5章32節)。
當聖靈使我們看到自己所犯的罪時,願我們以認罪悔改作為回應,領受上帝所賜的寬恕與自由!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祢透過祢的聖靈
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罪行。求祢軟化我的心,
讓我願意認罪悔改,並領受祢的赦免。
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嗎?為何你會這麼認為呢?
在你生命中哪些部分是需要悔改的呢?
作者: 潘艾梅
早晨默想主 领受赦罪之恩 何等有福
你们要将所犯的一切罪过尽行抛弃,自做一个新心和新灵。以色列家啊,你们何必死亡呢? (以西结书 18:31 )
朋友,早晨我们再次默想主,在祂面前谦卑的受教与悔罪,喔!领受祂的赦罪之恩,是何等有福。是的,我要耶稣,赐新生命的主,每日在我生命中,我需要耶稣!
2021/10/26(二) 新心和新靈 以西結書18:24-32
同樣是做錯事,
比起把責任歸疚於別人的人,
承認自己犯錯總是讓人覺得更為負責、勇敢。
也許每一件過錯,可能多少都有別人該負的責任:
家庭環境不好、爸媽沒有教好、社會支援不足…。
但是那個動手的人,必定在過錯上有份。
因為是他的意志、經過他的同意,藉由他的手,讓錯誤降臨在這個世間:
造成別人的傷害、造成自己的損失、造成社會的破口。
上帝拒絕當時的以色列人推卸過錯的責任。
好人如果轉離正道,選擇作惡的道路,他要承擔他的過錯。
壞人如果離開他的惡行,那麼上帝也會為他開路、賜他生命。
上帝不公平嗎?
祂反問:「是為自己的過錯找藉口的人不公平,
還是期待人們可以走上正義之路的上帝不公平呢?」
公平是什麼?又是為何而存在的呢?
你們要把所犯的一切罪過盡行拋棄,為自己造一個新的心和新的靈。…(以西結書18:31上,和合本2010)
#豐盛人生 20211026
#丁牧的靈修隨筆
#以西結書
Photo by Nick Page on Unsp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