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經文

以西結書 18 : 27

再者,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祂改變了我

閱讀: 以西結書18章25-32節 | 全年讀經進度: 以斯拉記6-8章;約翰福音21章

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他必將性命救活了。 —以西結書18章27節

當經營倫敦最大一間妓院的約翰鋃鐺入獄時,他仍執迷不悟地認為:我是個好人。在獄中,他為了蛋糕跟咖啡的緣故,決定參加監獄開辦的查經班,但沒想到卻被其他獄友臉上的喜樂神情所觸動。當大家唱第一首詩歌時,他就忍不住開始哭泣。接著,他得到一本聖經。聖經中先知以西結的話對他有如當頭棒喝,使他有所改變。他讀到18章27-28節:「惡人若回頭離開所行的惡,行正直與合理的事,……必定存活,不至死亡。」這節經文就像是對他說的一樣,令他猛然醒悟:「我並不是一個好人,我是個罪人,而且我需要悔改。」當他跟牧師一起禱告時,他說:「我找到了耶穌基督,祂改變了我。」

以西結的這段話是上帝的子民被擄至外邦時,先知向他們傳講的話語。雖然他們遠離上帝,上帝還是渴望他們能離棄從前所犯的罪惡,為自己換上「一個新心和新靈」(31節)。這些話使約翰能悔改而得以存活(32節),讓他下定決心追隨那位呼召罪人悔改的耶穌(路加福音5章32節)。

當聖靈使我們看到自己所犯的罪時,願我們以認罪悔改作為回應,領受上帝所賜的寬恕與自由!

親愛的天父上帝,謝謝祢透過祢的聖靈
讓我意識到自己的罪行。求祢軟化我的心,
讓我願意認罪悔改,並領受祢的赦免。
你認為自己是個好人嗎?為何你會這麼認為呢?
在你生命中哪些部分是需要悔改的呢?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首尾呼應法是一種文學技巧,就是在一段內容的開頭和結尾重複一個詞語、短句或觀念。儘管這類的重複通常表示文中有個重要的思想,但其要點並不在首尾呼應的重複字詞中,而是在它們之間的思想觀念中。在以西結書18章25-29節中,第25節和29節就構成了首尾呼應的結構。除了幾個字之外,這兩節經文幾乎完全相同。這意味著,此段經文的核心信息是在第26-28節。上帝提醒祂的百姓,行惡與死亡、行公義與存活之間的關係。上帝提醒他們,上帝是公義的,祂不願有一人滅亡(參閱彼得後書3章9節)。

韓傑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