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當非斯都來到耶路撒冷時,祭司長和猶太人的首領向他控告保羅,甚至計畫要埋伏殺害保羅。然而,非斯都卻回答說:保羅押在凱撒利亞,我自己快要往那裡去;又說:你們中間有權勢的人與我一同下去,那人若有什麼不是,就可以告他。
在這裡我們看到了猶太宗教領袖心裡的恐懼。他們恐懼保羅的存在會動搖他們在群體中的地位,因此被蒙蔽了良心,意圖謀害他人性命。在我們生命中,經常有會使我們感到害怕的事產生,此時的我們如何面對未知與不安?是想要靠著自己的方法擺脫恐懼?還是能夠來到神的面前尋求幫助和智慧?求神帶領我們能放下自己,讓祂引導我們走正確的路,勝過黑暗的伎倆。
面對生死交關的時刻,保羅依然能夠如此勇敢和公正,乃是因為他與神有一個無愧、透明和活在光中的關係。保羅沒有為了逃脫危險而討好那些宗教領袖,因為他知道,比起得到人的認同,他更在意的是神的眼光。求神幫助我們,多多思想與神的關係,多多體會神的心意,使我們做任何決定與選擇時,都能夠遵守神的話語而行。
禱告:
親愛的主,求祢賜我勇氣與信心,走在祢的光中。願祢豐盛的愛充滿我的心,因為在愛裏沒有懼怕;完滿的愛把懼怕驅逐出去。我願祢為我的良人,良人屬我,我亦屬祢。願主自己成為我全心追求的唯一對象、唯一目標。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聖名,阿們!
心得:
非斯都雖然認為保羅並沒有犯罪的惡行、不能將之定罪,他卻也無法對抗來自猶太人的壓力、不敢釋放保羅。因此,當亞基帕王來到凱撒利亞時,非斯都向他提出保羅的案件,希望徵詢他對此案的意見。而亞基帕聽完後竟對保羅和他的論述產生高度興趣,想要親自見見保羅。
基督信仰的內容以及基督徒的價值觀與這世界的主流價值有極大的差異,使得初接觸的人可能對它產生興趣。我們不知道這樣的好奇心最終會不會讓人更靠近耶穌。人們是否像雅典人一樣,只是談談或聽聽新聞?又或者他們會像庇理亞人一樣,熱心領受這道,天天查考聖經?我們不得而知。然而不論結果如何,我們要用生活經歷來見證耶穌,也要操練福音講述幫助人認識整全的救恩。
禱告:
親愛的天父,主耶穌基督曾教導我們,要將光照在人前,使人看見我們的好行為,就把榮耀歸給天上的父神。保羅不以自己的性命為念,把講述福音、傳揚耶穌當作最重要的職事。我也願意有這樣的熱情,求主點燃我心中的火,讓人透過我不僅對信仰產生興趣,更能聽到全備的福音。求主幫助。奉靠主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猶太人一心想害保羅,但因著不出確實的證據而不能將保羅直接送到凱撒面前。非斯都只好將保羅送到亞基帕王面前,因亞基帕王對猶太人的風俗文化有所了解,使得保羅有了機會在亞基帕王面前為自己申訴辯護而感到高興,重要的是保羅知道除了辯護之外他更有機會能夠向亞基帕王傳揚福音,為主福音成為見證人。如同保羅囑咐提摩太的: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以百般的忍耐和各樣的教導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四:2)保羅親自做了我們的榜樣,他清楚自己傳福音的使命,也知道前面的路會有許多的捆綁與艱難,但他相信神並順服在神的帶領之下,能完成神所托付他的。
禱告:
親愛的父神,我看到保羅自己用他生命成為人的見證、榜樣,因他以信心來成就神對他的托付,不畏人的逼迫、捆綁,即便環境看似絕望,但神的計劃能藉由各樣的環境來完成祂的事工,願我能堅立當初領受這福音時也領受神在每個兒女身上的使命,無論得時或不得時,都要以信心來回應主的呼召。禱告奉耶穌基督盛名,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4/act-day38
【經文】使徒行傳25章1~22節
巡撫腓力斯為了討猶太人的喜歡把保羅軟禁二年。二年後新官非斯都上任,為了要鞏固自己的勢力,並討猶太人喜歡,於是,要保羅上到耶路撒冷受審。從經文的開頭得知,若保羅被送回耶路撒冷受審,必定死路一條。那些想要取他性命的猶太人,絕對不會放過這樣的大好機會。保羅知道這個事實,於是再次動用他羅馬公民的權利,決定上告於凱撒—上告凱撒就必須以嫌犯的身分前往羅馬。保羅是一個極有毅力的人,二年的冤獄,仍然沒有讓保羅忘記神呼召他去羅馬的使命。看起來好像沒得選擇,保羅非得上告於凱撒,但在保羅的心裡並不是這樣想的,因為這個選擇將帶領他,一步步走向神給他的呼召之地─羅馬。
因為非斯都是新到任的巡撫,亞基帕王二世便前來探望他。這亞基帕王二世就是之前殺死使徒雅各的亞基帕王的兒子。百妮基是亞基帕王二世的妹妹,卻與哥哥同居,並以皇后自居。亞基帕王二世是代表羅馬政府治理領土內的猶太人,他對猶太人的文化也相當熟悉,因為他的曾祖母是猶太人。非斯都便趁機向亞基帕請教有關保羅案件的處理方式。於是,保羅得以在亞基帕王面前分訴自己的案件。
弟兄姊妹,日常生活中的挫敗和不順遂是否使我們忘記神起初給我們的呼召或感動呢?保羅受冤被軟禁二年,但他一有機會仍不斷的想辦法完成神給他的使命。從哥林多後書四章16~18節可知,原來保羅將苦難視為是至暫至輕的事,因為他緊緊擁抱那永恆的榮耀。弟兄姊妹,身為基督徒的我們,怎麼看待苦難呢?
【回應】
主耶穌!
求祢教導我定睛於祢屬天的國度和榮耀,
讓我知道我是屬天上的國民,
我生命中的苦難只不過是至暫至輕的,
叫我可以因得以進入祢永恆榮耀的國度,而歡喜快樂!
【禱讀】
哥林多後書4章16~18節
所以,我們不喪膽。
外體雖然毀壞,內心卻一天新似一天。
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
原來我們不是顧念所見的,乃是顧念所不見的;
因為所見的是暫時的,所不見的是永遠的。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5/act-day39
【經文】使徒行傳25章23節~26章32節
保羅在亞基帕王二世的面前為自己分訴案件。但保羅這次的聽眾主要是一群不相信死人復活的外邦人(參二十五23)。保羅的論述有三大部份:1.他信主前;2.他得救的經歷;3.他信主後的改變。
保羅信主前(參二十六4~11),是個宗教狂熱份子,幾乎所有的猶太人都知道。過去的他不遺餘力到處逼迫基督徒:有些基督徒被他抓進監牢;有些在保羅的見證下被處死;有些被保羅用刑逼迫說出否認耶穌信仰的話。
保羅在講述他的得救經歷時(參二十六12~18),省略了在大馬士革三天看不見的經歷,反而用一句希臘常用的俗語「用腳踢刺是難的」,向這群深受希臘文化影響的外邦人表明神的主權。這俗語是從當時的人用刺棒來控制牛隻的典故而來。若牛不受控制,用腳踢刺棒,不僅毫無用處,反而增添自己的痛苦。換句話說,若要對抗主,攔阻人或自己成為基督徒,那也是無用的抗爭。第18節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耶穌來世上的目的。如今我們也領受這樣的託付,繼續傳揚基督的真理來完成使命。
保羅信主後改變了(參二十六19~23),他活出與悔改的心相稱的生活,並且盡心竭力地來完成神的吩咐。
非斯都用諷刺的口吻,嘲笑保羅是因為過於鑽研舊約,才失去理智相信死人復活。保羅沒有怯步,反而直接挑戰熟悉摩西和眾先知話語的亞基帕王,勸說他接受基督信仰。雖然亞基帕王表明他可不是幾句話就可以被說服作基督徒的,但保羅並不因此退縮,他回答亞基帕王,傳福音多說少說並不重要,因為這是神的工作。保羅向神求的不只是一個人得救,而是所有聽到福音的人都像他一樣地得救。
弟兄姊妹,我們向不信的人傳福音,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我們的得救見證。生命的改變是神蹟,因為它讓人從被改變的生命中看見基督。因此,不要害怕分享你的得救見證,真實的悔改得救,必有主基督的大能在其中。當我們為主作見證時,主必被顯明出來。
【回應】
主耶穌!幫助我不小看自己得救的經歷和信主的改變。
幫助我敏銳把握為祢作見證的機會,
不論是簡短或詳細地為祢作見證,
願祢使用我被改變的生命來吸引人信靠祢。
【禱讀】
使徒行傳26章18節
我差你到他們那裏去,
要叫他們的眼睛得開,
從黑暗中歸向光明,
從撒但權下歸向神;
又因信我,得蒙赦罪,
和一切成聖的人同得基業。
敬拜詩歌:將天敞開 (讚美之泉 (17))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VUPLFLdmpE
一、安靜:我的心倚靠耶和華,以耶和華為可靠的,那人有福了!
二、讀經:使徒行傳 25:1-27
1. 重點說明:
本章記錄保羅在該撒利亞所經歷的事,都成為福音的契機。他被監禁兩年後,新任的巡撫非斯都到任,祭司長和猶太人的首領仍不放過保羅,再度來到該撒利亞用不能證實的事控告他,這又提供保羅一個機會可以在非斯都面前將耶穌復活的事向他陳明。後續因著神的保守,讓猶太人密謀保羅的計劃未能得逞。最後,那時正逢亞基帕王和百尼基氏來到該撒利亞,讓保羅也有機會在他們面前見證基督的福音。
2. 鑰節:不過是有幾樣辯論,為他們自己敬鬼神的事,又為一個人名叫耶穌,是已經死了,保羅卻說祂是活著的。(徒 25:19)
三、默想:
■猶太人計劃如何謀害保羅?(v.3)神如何帶領保羅躲過猶太人的密謀?(25:10-11,23:11)
■非斯都為何要找亞基帕王?(v.14-v.21)這件事的結果是如何?(v.22)
■當我眼前的工作或服事不如想像中的順遂時,我該如何看待這樣的環境?我是否仍相信主的手在帶領,透過百般的艱難,看見祂的計畫卻依舊進行。
四、禱告:主啊!當環境不順利、當受到人的誤會與攻擊時,也許我當下不能明白,只能靠著信心,繼續信靠並順服祢的帶領。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5 章
使徒行傳25:16我對他們說,無論甚麼人,被告還沒有和原告對質,未得機會分訴所告他的事,就先定他的罪,這不是羅馬人的條例。
好多年前台灣實施一清專案,我的幾個朋友因為深夜在外遊蕩,被巡邏的員警攔下,最後紛紛被送管訓,被關了幾年之後,實在找不出他們犯罪的事實,最後被無罪釋放,並得到冤獄賠償。
保羅被猶太人誣告,經過兩任的巡撫,實在查不出他有甚麼罪,但是兩任巡撫為了安撫、討好猶太人,也怕猶太人生亂,於是將保羅留在監裡。雖說還未定保羅的罪,但也卻未查明案件的原由。
許多時候我們很容易看見事情的外貌,就在心裡下了判斷。例如:看見一個孩子上課無精打采,我們就以為他太晚睡,但有可能他生病了、或是家庭發生事情。因此,若沒有問清楚事情的原由,很有可能我們的判斷會失真。
親愛的弟兄姊妹,盼望我們不隨意下判斷,更不輕易地定人的罪。因為判斷人只有一位,就是我們的主。求主幫助
閱讀: 申命記1章26-31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35-36篇;使徒行傳25章
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直到你們來到這地方。—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在2019年,颶風多利安以強風豪雨侵襲巴哈馬,導致洪水泛濫,造成該國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天災。當時貝特與患有腦性麻痺的成年兒子在家中避難,但貝特知道他們必須撤離。雖然貝特是個盲人,但仍盡力救自己的兒子。他溫柔地把兒子背在身上,走進深及下巴的水中,把兒子帶到安全之處。
試想,這世上的父親即使面對極大的困境,仍竭力幫助自己的兒子,我們的天父豈不更關心祂的兒女嗎?在舊約,摩西回顧往日,即使以色列民陷於信心動搖的危機,上帝仍保抱他們。摩西提醒眾人,上帝如何拯救他們,在曠野供應他們食物和水,與他們的仇敵爭戰,並用雲柱和火柱引導他們。摩西仔細思想上帝為他們所行的一切事,對百姓說﹕「你們⋯⋯也看見了耶和華你們的上帝背著你們,如同人背自己的兒子一樣。」(申命記1章31節,和合本修訂版)
以色列民行經曠野的旅程並不容易,雖然他們有時會信心軟弱,但在旅程中卻滿得上帝的保護和供應。貝特身為父親,溫柔、勇敢、滿有信心地背著兒子的形象,正貼切地描繪了上帝如何看顧以色列民。即使當我們面對挑戰,信心受到考驗時,我們也要記住,上帝會背著我們走過重重困境。
你曾在哪方面看到上帝在你生命中的供應和保護?
知道上帝溫柔又堅定地背著你,如何幫助你面對困難?
慈愛的上帝,即便我感覺不到,但仍求祢讓我能謹記,
祢正背著我。感謝祢的大能和憐憫。
作者: 平凱靈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正如申命記1章26-31節記載,上帝提醒在曠野漂流的以色列人一樣,整本聖經也一再提醒我們,上帝是一位寬容的上帝,祂「有恩典、有憐憫、不輕易發怒,有豐盛的慈愛」(尼希米記9章17節;約珥書2章13節;參閱詩篇86篇15節)。這些話最早是上帝對摩西說的——當以色列人悖逆上帝,鑄造金牛犢並膜拜金牛犢之後,摩西再次前往西奈山,從上帝那裡領受第二套刻著誡命的石版時,上帝便對摩西說了這番話(出埃及記34章1-7節,參閱32章)。儘管以色列人——上帝的百姓——罪孽深重,但無論何時,只要他們認罪悔改,回轉歸向上帝,祂都會寬容、慈愛地饒恕他們,並讓他們重新與祂和好。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