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面對莫須有罪名的審判,保羅「定睛」看著議會的人,勇敢地表明自己的良心與行事為人。在屬世的環境中,我們有時會遇到超越我們能力所能控制的情況,有可能是不公不義的事,也有可能是突如其來的災禍;面對會讓我們膽怯的情形時,我們是否能如同保羅,靠著神剛強壯膽、沒有懼怕?
想起這次太魯閣號的事件,心裡甚是憂傷。我們真的不明白,為什麼會有如此可怕的事臨到,然而,神的智慧與意念高過我們,沒有一件事不在祂的計畫中。求神幫助我們,賜給我們足夠的信心與勇氣,使我們無論順境或逆境,仍然能持守信仰,緊抓住神。因為神說,祂的恩典夠我們用,祂給我們的軛是我們能受的,而我們將在這一切的事上,經歷祂豐盛的恩典。
禱告:
親愛的神,祢是我們一切的泉源。我們微小、軟弱,然而祢卻愛我們,賜給我們恩典,走人生這一條不容易的路,這是何等大的榮耀,我們向祢獻上全新的感恩、敬拜與讚美。因此我們懇求祢,幫助我們不遇見試探、脫離兇惡,使我們有能力、智慧、勇氣,持守在有祢同行的道路上,直到見祢面的那一天。禱告奉靠我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名祈求,阿們。
心得:
人的思想、行動若沒有在神的引導和掌管中,即便自以為是「為主大發熱心」,也只是ㄧ場災難而已。偏執的思想實在很可怕,就像是那群想殺保羅的猶太人一樣— —不惜發重誓、不惜陰謀詭計、設下陷阱、不惜與他們最厭惡的政治力掛鈎。如果他們冷靜下來好好思考,不難看出那些行動都是上帝不喜悅的。人怎麼能用上帝不喜悅的方式來事奉祂呢!
近來主日讀以賽亞書,先知不厭其煩地提醒、指出人慣常的罪,就是倚靠自己。自己想辦法、自己找資源、自己執行,正如聖經描述的士師時代: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這些信息都在提醒我,要謹慎尋求神的心意,自己的想法也要帶到神的面前求問,否則自己一意孤行,反而成了神的仇敵,那真是可怕又可悲。
禱告:
親愛的天父,我要謙卑來到祢面前,我承認我實在是沒有智慧的人,許多事不明白、常常憑藉自己的感覺和衝動行事。當我看到那些自以為愛神卻真正與神為敵的猶太人所做的事,我真是感到不寒而慄。我希望自己不要這樣,自以為服事神,卻可能叫神傷心。我要更多安靜主前尋求主旨意。更求聖靈提醒光照,並保守我走在正道上。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心得:
猶太人一神的選民,同謀起誓想要殺害保羅;千夫長一外邦羅馬的官長,知道猶太人的計謀後為使保羅能安全送到凱撒利亞腓力斯總督那裡,猶太人對他的指控是屬宗教律法上的爭議,並不是違反羅馬律法的罪,能接受公平審判而保護他,即便只是他的職責所在。但神掌權,藉由外邦千夫長來完成祂要做的事。保羅雖在危難中,神保護倚靠祂的人,屬神兒女的我,也當學習在任何環境中,愛我的神永不離棄我,我當以信心順服倚靠祂。
禱告:
感謝主,許多信心偉人的事蹟、經歷都在見證祢是掌權、信實、慈愛的上帝。每日的生活大小事都在祢的手中,雖然不是天色常藍,也有高山低谷,使我在任何環境中都不要失去信心,相信神的旨意與帶領。禱告奉耶穌聖名,阿們!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2/act-day36
【經文】使徒行傳22章30節~23章22節
保羅先前因為他羅馬公民的身分,不但避開千夫長的拷打,還迫使千夫長主導這次的公聽會,要查清楚猶太人到底為什麼控告保羅。當時的大祭司亞拿尼亞,根據史料記載是個親羅馬政府的貪官。亞拿尼亞吩咐旁人打保羅的嘴,保羅毫不客氣地責備他假冒為善。在公會,理當按照法律程序審問,而他為何私下教唆人打保羅呢?保羅在千夫長面前指出猶太人不符合程序的問題,間接證明猶太人指控保羅是莫須有的事。
根據猶太律法,猶太人是不可以辱罵長官的,保羅的回應,也表明他看重而且遵守猶太律法。但保羅知道亞拿尼亞的為人,才會說出「神要打你」的咒詛,表明那些破壞律法的人必會受到神的懲罰。果真在主後66年,亞拿尼亞便被奮銳黨的猶太人殺死。
另外,保羅又透過「死人復活」的議題來分化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此時,千夫長更明確知道保羅並沒有違犯羅馬政府的法律。後來,法利賽人和撒都該人吵得不可開交,逼使千夫長必須把保羅從群眾中拉出來。再一次,千夫長成為神搭救保羅的管道。
當天夜晚,神再次向保羅顯現,告訴他不要害怕,因他必在羅馬為主作見證。主的安慰來得正是時候。不論多麼堅強的人,在四面受敵的情況下都很容易灰心喪志。主的安慰也給保羅力量和平安,可以面對猶太人殺他的計謀。
路加福音十二章11~12節寫道:「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什麼話,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保羅很有智慧地指出猶太人虛假的指控,而這正是聖靈的工作。弟兄姊妹,或許你也正在極大的難處中,但不要忘記,聖靈住在你的心裡,是你患難中隨時的幫助和倚靠,祂也要指教你當說的話和當行的路。
【回應】
主耶穌!我深信祢是我患難中隨時的幫助。
聖靈求祢管掌我的心和口舌,
愈在急難中,愈倚靠祢不說急躁的話也不莽撞回應,
使眾人得見我裡面的平安。
【禱讀】
路加福音12章11~12節
人帶你們到會堂,並官府和有權柄的人面前,
不要思慮怎麼分訴,說甚麼話;
因為正在那時候,聖靈要指教你們當說的話。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3/act-day37
【經文】使徒行傳23章23節~24章27節
千夫長得知猶太人殺害保羅的計畫後,大陣仗的護送保羅到該撒利亞,它是巴勒斯坦的行政中心。千夫長很可能是在革老丟作羅馬王時入籍羅馬的,因當時人們都慣於在入籍時以在位君王的名字為自己起名,所以千夫長的名字叫革老丟呂西亞。第26~30節是千夫長寫給巡撫腓力斯的公文;告訴巡撫保羅之事的緣由。腓力斯在確認保羅是屬自己的管區後,接下公文把保羅關在守衛森嚴的衙門。這個地方原是大希律為自己建造居住的地方,現在卻歸給羅馬軍方使用。
五天後,大祭司、幾位長老和一位如同律師的辯士帖土羅,到巡撫腓力斯面前控告保羅。保羅在巡撫的同意下,開始為自己分訴。從保羅的分訴中,我們可以看見基督教與猶太教的共同處:1. 侍奉同一神,承襲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就連耶穌也曾說過,「莫想我來要廢掉律法和先知。我來不是要廢掉,乃是要成全」(太五17)。2.兩者都盼望死人復活,而且不論是好人壞人都要復活接受審判。復活是基督信仰的核心。保羅表明自己只不過是要把外邦信徒的捐獻,交給耶路撒冷教會和獻上還願祭。現在會站上巡撫面前是因為辯論死人復活的道理,千夫長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查不出任何罪狀才將保羅送到此地。
弟兄姊妹,在今天的經文中,好像看不到任何神的作為,卻能見到神透過人工作的痕跡。神透過千夫長一路保護保羅,護送保羅到安全的地方,雖然是看守所,但在這裡,他的性命不受威脅。雖然腓力斯是個貪官,卻有一位猶太裔的妻子,使得保羅可以在他們面前講述福音,又被寛待可以在看所守中自由行動和接見親友。當我們深陷難處時,願我們也能察覺神奇妙的安排,好叫我們在患難中仍有喜樂,忍受得住!
【回應】
主耶穌!願祢開我的眼看見祢奇妙的安排,
使我得見祢的作為,我就歡喜快樂,
在患難中持守祢的盼望,使我生命更加被祢煉淨!
【禱讀】
羅馬書5章3~5節
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難中也是歡歡喜喜的;
因為知道患難生忍耐,忍耐生老練,老練生盼望;
盼望不至於羞恥,因為所賜給我們的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裏。
敬拜詩歌:一道江河 (客西馬尼音樂專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FUuOQGqL_cM
一、安靜:祢的作為何等可畏!因祢的大能,仇敵要投降祢。
二、讀經:使徒行傳 23:1-35 節
1. 重點說明:
本章看見保羅受到大祭司和公會的人羞辱,但同時他也再一次經歷主對他的應許(23:11),接著是猶太人勾結公會同謀要暗殺他的行動,保羅沒有因此慌亂,反而冷靜地交代如何處理,最後在千夫長調兵遣將的保護下,離開了耶路撒冷,被帶到該撒利亞,關在希律的衙門裡,等候告他的人。雖然在這個過程神沒有營救保羅,但卻可從當中看見神一路地保守,預備他前往羅馬的行程。(23:11)
2. 鑰節: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徒 23:11)
三、默想:
■保羅為何從耶路撒冷被押解前往該撒利亞?(v.30)
■神如何巧妙地安排把保羅送到該撒利亞?(v.23-v.24)
■神是那位樂意與我們說話的神,但祂也常常透過我們週遭的環境,來對我們顯明祂的作為。安靜回想神最近在我身上的奇妙安排與作為有哪些?並向神獻上感謝。
四、禱告:主啊!祢未曾應許天色常藍,但祢應許必與我們同在,求祢煉淨我的心思意念,因我渴望得見祢,得聽祢的聲音。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3 章
使徒行傳23:13這樣同心起誓的有四十多人。
最近剛搬到新堂,為了能夠讓教會行政更上軌道,於是每個主日後同工們就開會討論。過程中有時會有不同意見,但最後若達成協議大家就遵守。期待我們的同工及弟兄姊妹們能夠彼此同心建造教會。
「同心」好嗎?若同心為了神國的事,且符合神的心意,當然是好的。但若同心密謀惡事,則是壞事。這一群猶太人「同心」要殺保羅,原文並沒有同心這個字,而是他們共同籌畫這件事,且立定心志要達成目標。
同有一個計劃、目標很好,但更重要的是在訂定目標前,需要思考是否符合上帝的心意。我們都不完美,但求主幫助讓我們有從神而來的智慧,所做的決定符合神的心意,且能彼此「同心」完成。共勉之。
閱讀: 馬太福音5章3-10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29-30篇;使徒行傳23章1-15節
應當歡喜快樂,因為你們在天上的賞賜是大的。—馬太福音5章12節
在多年前,我申請一間基督教機構的工作,對方出示了一份員工行為守則,其中明文規定禁止員工酗酒、吸煙或涉及某些娛樂活動,並解釋說:「我們要求員工的行為符合基督徒的樣式。」我可以同意這份守則的內容,因為我本來就不做這些事,但這和我的基督信仰沒有多大的關係。然而,我心裡真想反駁:為什麼他們的員工守則沒有包括禁止傲慢、冷漠、苛刻、靈性冷淡和批評論斷?怎麼這些都完全沒有提到?
一個人是否為基督徒,不能單憑一套行為守則加以判定。基督徒的生命特質是微妙且難以衡量的,只能將其形容為「美好」。
馬太福音5章3-10節論述的八福,便闡明了基督徒美好的生命特質:那些有聖靈內住且依從聖靈的人是虛心和謙卑的;他們能深刻感受別人的苦楚;以溫柔恩慈待人;期望自己和眾人都能渴慕公義;憐憫在失敗中苦苦掙扎的人;專一愛耶穌;與人和平共處並成為促使眾人和睦的榜樣;以德報怨、以恩慈對待那些苦待他們的人。他們有福了,而這個有福就是有更深層的快樂或幸福。
這樣的生命能吸引別人的關注。凡親近耶穌並懇求祂賞賜這些特質的人,都能得著如此美好的生命!
你最需要馬太福音5章這八福中的哪種生命特質?
你如何培養這種特質?
聖靈啊,求祢在我裡面陶造出合乎八福的生命特質。
作者: 羅大衛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鍾馬田牧師(D. Martyn Lloyd-Jones)在其經典著作《活像基督:登山寶訓釋義》中,提到罪的完全欺騙性,罪總是允諾會讓人幸福,但卻總是導致不幸。與此相反,他指出,八福(馬太福音5章3-10節)向我們展示通往真正幸福的途徑。耶穌在此描述具有這些特質的人:心靈貧乏的人、哀慟的人、飢渴慕義的人、溫柔的人、憐恤人的人、清心的人、使人和睦的人,以及為義受逼迫的人——界定了真正的基督徒所具備的生命特質。鍾馬田牧師斷言,沒有任何人天生就具有這些特質。只有倚靠上帝的恩典才能活出這樣的生活方式,而且惟獨那些有聖靈內住的人才能付諸實踐。「八福的生活方式」是全然徹底地倚靠聖靈。上帝會改變我們的生命,讓我們周圍的人不禁注意到我們內心的喜樂。
葛庭墨
閱讀: 歷代志下20章5-12、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31-32篇;使徒行傳23章16-35節
我們在急難的時候,站在這殿前向祢呼求。—歷代志下20章9節
在19世紀末,蝗蟲大軍突襲美國明尼蘇達州長達五年之久,讓當地的農作物慘遭浩劫。農民雖試圖用焦油圍困蝗蟲,並將農地燒毀以殺死蟲卵,但都無法徹底消滅蝗蟲,致使許多人處於飢餓邊緣,並對此深感絕望。於是,他們渴盼全州的人民能在某一天同心禱告尋求上帝的幫助,而州長最終同意將4月26日定為禱告日。
在大家集體禱告後的幾天裡,天氣轉暖,蟲卵開始孵化。但隨後四天,氣溫突然下降,剛孵化的幼蟲因不敵嚴寒的天氣而死亡,這令眾人喜出望外。蝗蟲自此絕跡,明尼蘇達州的農民又能收割他們的玉米、小麥和燕麥了!
約沙法王統治猶大國期間,也曾藉著禱告來拯救上帝的子民。當他知道將有敵軍入侵時,他立刻召集上帝的子民禁食禱告,並在禱告中提及上帝曾如何拯救他們。約沙法也說,如果有禍患臨到他們,「或刀兵災殃,或瘟疫饑荒」,他們就會向上帝呼求,知道祂必垂聽且施行拯救(歷代志下20章9節)。
那時,上帝從入侵大軍的手中拯救了祂的子民,同樣地,當我們在患難中呼求祂時,祂也會垂聽我們的禱告。無論你遇到什麼困難,不管是天災或人際關係問題,都可以在禱告中交託給上帝,因為在祂沒有難成的事。
上帝曾如何回應你的禱告?
今天你要將哪些自己的事或世界上的事交託給上帝呢?
創造萬物的上帝,祢創造了世界及其中的一切,
求祢恢復其中的秩序並拯救祢所愛的子民。
我們能向上帝訴說所需的一切。我們能為所有的事,甚至最困難的事禱告: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羅波安登基作王後,拒絕取消他父親所羅門加諸於民的重稅,導致以色列國分裂。帶領叛變的耶羅波安建立自己的王國,即北國以色列,其首都是撒馬利亞。南國猶大繼續由大衛家來治理,其首都在耶路撒冷。在今天的閱讀經文中,我們讀到有關南國猶大第四位君王約沙法的事蹟,從歷代志下17章3-4節得知,「耶和華與約沙法同在,因為他⋯⋯只尋求他父親的上帝,遵行祂的誡命」。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