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

心得:
保羅暫住在推羅時,那裡的門徒們藉著聖靈的感動,告訴他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後來在凱撒利亞,也有先知預言保羅將在耶路撒冷被綑綁,於是眾人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是保羅卻執意要去。為什麼呢?這些先知與門徒的預言是正確的,但對保羅來說,這些信息並不是讓他用來「趨吉避凶」的。保羅老早已經知道在那裡有捆鎖與患難等著他,但他仍急切前往,因為聖靈催逼(徒二十22-23)。
雖然一路上不斷有人說預言、勸阻,都沒有讓保羅害怕,他也沒有打消去耶路撒冷的念頭。我想,聖靈是藉著這些機會,不斷地裝備保羅,使他能夠面對將要發生的患難。保羅有一顆完全順服神的心,他的勇敢來自於對上帝的專注。今天的經文也提醒了我,保羅和眾人聽見相同的信息,反應卻是兩極(不要去-一定去),我又如何做決定呢?不是感情用事,而是仔細求問。

禱告:
親愛的天父,在作決定的時候,我也會徵詢人的意見,試著從不同人的角度來思考,但是祢提醒了我,人的看法再怎麼一致也不見得就是對的,因為可能並不是祢的意思。那些先知們從你得了啟示,知道保羅將在耶路撒冷被捕,卻不知道那也是出於祢的安排。有時,我也真是不明白,但我也要向眾人最後所說的:願主的旨意成就。因為我不懂,因為我缺乏智慧和遠見,求主按著祢最好的安排來帶領我。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6日

心得:
保羅到了耶路撒冷,向雅各及教會長老們問安,訴說他在外邦人中所做的事都是出於神的心意。保羅教導神的救恩不在乎行割禮、守規條,這對猶太人而言是違背了祖先的律法,是會引起全城騷動的。於是長老們建議保羅為了要平息紛爭和教會的合一,能夠遵行禮俗,保羅願意為了福音的緣故行在律法之下,但並不違背真理。保羅說:「對猶太人,我就作猶太人,為要贏得猶太人;對律法以下的人,我雖不在律法以下,還是做律法以下的人,為要贏得律法以下的人。」(林前9:20)保羅能夠以整體教會的和諧、合一為考量,願意順服長老們的提議,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許多時候教會當中起紛爭往往是因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意見,各持己見,不願妥協,以致教會分裂、分黨結派,成為傳福音的絆腳石。

禱告:
親愛的天父,幫助我領受祢的話語,明白真理,遵行對的規條是為了教會能合一,事工順利,不以自我為中心,乃是求主賜智慧,聖靈引導我的心,成為神國度的器皿,領人信主。禱告奉耶穌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4月8日

心得:
保羅身陷患難、十分危急的時候,仍然抓緊了機會要向他的同胞傳福音。他向逮捕他的千夫長求得允許,就用希伯來話對眾人講說。保羅先向他們介紹過去的自己:他是大數人,在耶路撒冷長大,受教於法利賽人所敬重的迦瑪列門下,曾經熱心迫害基督徒。直到有一天耶穌親自向他顯現,改變了他。這就是為何保羅當下並不懼怕、仍堅持要向猶太人傳耶穌的理由。
對信主之後的保羅來說,耶穌不只是一個傳奇人物。耶穌確實在他的生命中,與他有實在的互動:向他顯現、對他說話,改變他的想法和生命的目標。我也需要有這樣的生命經歷,耶穌不再是一位聖經人物,而是每時刻參與在我的生活中。我需要加強「神一直與我同在」的意識,不要把祂丟在腦後、過自己的生活,認知到祂是引導我的主,也要感謝祂、求問祂、歸榮耀給祂。

禱告:
親愛的主,感謝祢,我是蒙祢揀選、蒙祢所愛的人。因祢的救贖,我不再與神為敵,而是能夠與神和好。我要更留心上帝在我身上的作為。求主幫助我不論順境逆境,都能夠凡事謝恩,使我因神的恩典滿心喜樂,也能夠向身邊的人傳遞從這份神來的喜樂。求主幫助我,使用我的生命,為你做美好的見證。奉靠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20211031主日信息 講題:腓利的故事與啟示 講員:于厚恩牧師

20211031主日信息 講題:腓利的故事與啟示 講員:于厚恩牧師
金句: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提後4:2)
聖經中只有1個人被稱為是傳福音的腓利(楷模)Philip the evangelist:
耶穌不是有12個使徒嗎?在使徒行傳有這麼多,在那個世代為主作見證,但只有一個人被稱為『傳福音的』『the evangelist』這是很棒的一個字。
徒21: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凱撒利亞,就進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和他同住;他是那七個執事裡的一個。εἰς τὸν οἶκον Φιλίππου τοῦ εὐαγγελιστοῦ
路加不只是位神學家、歷史學家,他也是位很優秀的醫生,他寫了兩卷書,路加福音及使徒行傳,他也是位很好的文學家,他如何去選才一個人物。在使徒行傳我們會說上半部叫做以彼得為主的人物,之後是以保羅為主的人物,其實還有位叫腓利,是路加特別選才出來的。
腓利第1次是出現在一場抱怨場合中。
徒6:1《新譯本》門徒不斷增加的時候,講希臘話的猶太人,埋怨本地的希伯來人,因為在日常的供給上,忽略了他們的寡婦。
教會一直是看重弟兄姊妹的需要,當我拿到思恩堂的週報看到代禱的事項,我看見教會表面好像是個教堂,但裡面是對弟兄姊妹在各樣的難處,無論是工作的難處,包括出國的、適應的,很多病痛的,我們如何為他們禱告及守望?在第一世紀的教會非常關心寡婦,在那個時代不論男女或地位上的差異,如果是寡婦的話沒有兒子,那更是要如何活著?可是經文告訴我們有兩種寡婦,一個是講希臘話,另一個講希伯來話;一種是住在本地的,另一種可能是受到外面的回來的,因為在羅馬帝國時代的官方語言是拉丁語,因為他們基層是受到過去希臘文化的影響,他們都講希臘語,好像我們基層有的時候會講台語,甚至會講菜市場台語,這很不一致,受到了供給上不公平的對待。徒6:3《呂振中譯本》翻譯成「鑑擇」,於是教會特別評鑑、選擇,有一些標準,有好名譽的七個人,充滿著聖靈和智慧的,我們就委派他們來管理這事務。如何能鑑擇?這不是按照我們的常理,而是充滿聖靈及智慧的,把聖靈和智慧放在一起,在舊約時代,智慧和聖靈就很有關係。
列王紀上三章:上半求智慧,下半以智慧斷案。
所羅門原本就很聰明,但他仍跟神求智慧,在舊約時代稱聖靈也作智慧的靈,所羅門跟神求智慧,在王上3章告訴我們神非常高興,而我們都什麼時候求智慧?考試的時候?可是在聖經說這種不是智慧,所羅門本來就很聰明,當他求得智慧,將智慧給他,聖靈澆灌在他身上後的第一件事情就幫兩位母親排憂解難,看到一個智慧的展現是他可以以智慧斷案、被聖靈所引導,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而不是自己考試得第一。智慧從以前就有十字架的記號在上面,能夠幫別人排憂解難,所以當教會發生不公平的狀況時,當時教會的領袖說我們要選滿有聖靈和智慧的人出來幫忙解決,所謂的滿有聖靈和智慧是聖靈在他們裡面,他們的生命是受聖靈的引導有智慧作良好的判斷替他人排憂解難。生活中有沒有弟兄姊妹不是只有自己的難處而是看見別人的難處,不是在幫別人打結,而是幫對方解開。徒6:5《新譯本》這個意見全會眾都很滿意,於是選出司提反,他是一位滿有信心和聖靈的人,還有腓利、伯羅哥羅、尼加挪、提門、巴米拿,以及歸信猶太教的安提阿人尼哥拉。猶太人慣例在處理特殊事物時會組成7人委員會,這是耶路撒冷教會第一屆管理飯食委員會的7位委員,而且學者們告訴我們說,這7個名字都是希臘名字,他們可能是說希臘話猶太人的領袖,甚至很可能這7個人是從教會說希臘語會眾中選出來的,起初提出不滿的,就是他們!腓利也是其中一個,其實腓利有顆細膩的心,對信仰群體中有關、對弱勢照顧不周、資源分配不公等問題,有所關注,並願意發聲。腓利等7人有其優勢(希臘語群體的領袖)也樂於承擔解決,希臘語弱勢寡婦,被待不公與不周的問題。
第一點: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我們很容易看到有很好的表現,但還有哪些是缺失之處、疏忽的地方是我們可以改進的。當我們在做評估時會作SWOT,腓利也是一樣有看到教會的缺乏之處,但不要只看到教會有缺乏之處。
第二點: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我們都會看到國家、疫苗、社會或教會的疏忽,可是你是否願意在那疏忽的點上承擔與付出?
腓利的、傳福音,不是只有口頭上的,而是在生活中呈現福音出來,耶穌基督也不是出一張嘴,而在行動上甘願犧牲為你我死在十字架上,這七位執事都很優秀,他們滿有聖靈和智慧,判斷都很精準,而且是為了別人的利益作出正確的抉擇,但並不代表這樣的人敬畏神,甚至人也很喜歡。徒8:1《新譯本》司提反被害,掃羅也欣然同意。從那天起,耶路撒冷的教會大受迫害;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局部,神看得是全部,因為神要使徒們把福音傳去,但他們局限在耶路撒冷,神也借力、使力,使萬事互相效力,除了使徒以外,所有的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
徒8:3-5《新譯本》腓利算是一個人物,他也必須要趕快離開,他跑去撒瑪利亞城。前面說所有人都分散到猶太和撒瑪利亞各地,而腓力去撒瑪利亞。這些基督的跟隨者就分散在猶太和撒馬利亞各處,腓利遇到逼迫為何跑最遠?1.他善管理,知道要跑遠一點比較安全?2.最危險的地方(撒瑪利亞不接待猶太人)才是最安全的地方?3.他願意突破成見,因為福音不應有界線!
第三點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當保羅第一次宣教旅行到加拉太一帶的地方宣教,保羅、巴拿巴、馬可他們到了塞浦路斯(巴拿巴的家鄉),離開這個島後旁非利亞的別加,馬可就因故脫隊,保羅就到了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原去傳福音,遇到很多逼迫,有一種說法是保羅為什麼跑到南加拉太一帶的高地去,因為保羅在旁非利亞的別加得了瘧疾,而馬可也可能是因為這樣的狀況離開,瘧疾需要到高原的地方去養病。加4:13-14《新譯本》13你們知道,我第一次傳福音給你們,是因為身體有病。14雖然我的身體對你們是個試煉,你們卻沒有輕看,也沒有厭棄,反而接納我……。徒8:5-8《新譯本》5腓利下到撒瑪利亞城,宣講基督。6群眾聽了腓利所講的,看見他所行的神蹟,就同心聽從了他的話。……8在那城裡,就大有歡樂。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首先把福音傳給外邦人的不是彼得,而是說希臘話的基督徒(腓利)
徒8:26《新譯本》有主的一位使者對腓利說:“起來,向南走,往那從耶路撒冷下迦薩的路上去。”那條路在曠野裡。『南』 μεσημβρίαμέσος(中間)+ἡμέρα(日子)=日正當中/午正。那是一個在曠野最不可能有人的時候,可是腓利非常的順服。徒8:27《和合本》腓利就起身去了,不料,有一個埃提阿伯〔即古實見以賽亞十八章一節〕人,是個有大權的太監,在埃提阿伯女王干大基的手下總管銀庫、他上耶路撒冷禮拜去了。這個外邦人在女王底下做事都要變成太監,他非常值得女王的信任,負責財政,對猶太教非常敬虔的外邦人,從蘇丹到耶路撒冷去。徒8:28-30《新譯本》28他回去的時候,坐在車上讀以賽亞先知的書。29聖靈對腓利說:“你往前去,靠近那車子!”30腓利就跑過去,聽見他讀以賽亞先知的書,就問他:“你所讀的,你明白嗎?”
徒8:31《新譯本》他說:“沒有人指導(ὁδηγήσει:guides)我,怎能明白呢?”於是請腓利上車,同他坐在一起。神透過人的指導讓人明白他的話。徒8:35《呂振中譯本》腓利就開口,從這一段經起,將耶穌這福音傳給他。
第四點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順從神不順從人」該段經文彼得是在說:宗教領袖不許他傳福音。
徒8:40《新譯本》後來有人在亞鎖都遇見腓利。他走遍各城,傳講福音,直到該(凱)撒利亞。
為何停在該(凱)撒利亞?家鄉?遇見愛情?他在該(凱)撒利亞遇見愛情。
徒21:8-9《新譯本》8第二天我們離開那裡,來到該撒利亞,到了傳福音的腓利家裡,與他住在一起。他是那七位執事中的一位。9他有四個女兒,都是童女,是會說預言的。
1.傳福音成為腓利的綽號
2.腓利都生女兒而且生四個
3.腓利的女兒持守聖潔且這爸應沒有女大當嫁的觀念
4.腓利這位父親的四個女兒都成為了傳道人(A.D.33-56)
第五點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
使徒行傳除了上半部彼得下半部保羅之外,我們看到路加特別突顯腓利這個人,我相信他也期許、勉勵提阿非羅大人,一生中可以成為傳福音的,不只是口傳,而是生命及生活,滿有聖靈和智慧,跟神求、倚靠神、幫助他人排憂解難,無論順境或逆境都可以讓福音繼續前進。
一、不只是看到教會的突出,也要能看到教會的疏忽
二、不但是能看到疏忽,也要願意承擔與付出
三、無論順境或逆境都要讓福音的行動前進
四、熟悉聖經並成為他人的guide
五、你渴望這樣的稱號嗎?傳福音的XXX


靈修教材: 主日信息
4月7日

心得:
從亞細亞來的猶太人用謊話煽動百姓,污衊保羅帶希臘人進入聖殿,於是全城的百姓一擁而上抓住保羅,原本是打算要直接殺了他,沒想到有人去向千夫長報告,千夫長因害怕動亂,因此帶著士兵制止並保護保羅,也給了保羅之後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機會,上帝的作為總是如此奇妙,在人看來是絕境,在上帝卻是轉機,保羅面對猶太人的指控,首先想的不是為自己辯解,而是想方設法向這些想要殺害他的群眾傳福音。
今天的經文提醒我,當遇到困難的時候,要相信上帝有祂的安排及帶領,願我們在苦難中仍能讚美祂!

禱告:
天父,我知道萬事都是你所安排的,你有你的時間表;你有你的美意,儘管許多時候我會遇到困難或覺得難以渡過的痛苦,讓我仍然能夠緊緊跟隨你,因為我相信你愛我,你對我有最好的安排,使我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能讚美你、榮耀你,奉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靈修
阻止流言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0/act-day34

【經文】使徒行傳21章1~36節

保羅上到耶路撒冷前,先知亞迦布告訴保羅,他在耶路撒冷將要被捆綁交在外邦人手裡。與保羅同行的同工們便苦勸他不要上耶路撒冷。但是對保羅而言,這是一個印證,回應神在第二十章22~23節向他所指明的事。因此,保羅堅決要到耶路撒冷。

保羅到了耶路撒冷教會報告他在外邦傳福音的事情,眾人聽見神在外邦信徒中間所行的一切事就歸榮耀給神。然而,在許多信主的猶太人中間充滿著對保羅的誤解,因他們以為保羅教導散居外邦的猶太人丟棄摩西的律法、丟棄身為猶太人的傳統。對這些熱心律法又信主的猶太人來說,他們信主是事實,但仍需要時間來經歷生命的更新。在這過程中,他們仍無法放下固守律法的迷思。於是教會的領袖雅各代表耶路撒冷教會,吩咐保羅和其他四位還願的猶太人,一起接受還願的潔淨禮,並叫保羅為他們付上還願的奉獻,好化解猶太人對保羅的誤解。

保羅為了教會整體的合一,就順服教會領袖的吩咐。然而,我們看到誤解仍無法冰釋,猶太人完全不明白保羅的用心。同時,那些尚未歸信主的猶太人早就想要除掉保羅,於是就趁機抓住他,甚至想動私刑,私下將他打死。最後有人報信給當地的長官出面禁止,保羅才免於繼續挨打。長官們在百姓的吵雜聲中,無法確知保羅犯了什麼罪,最後只好把他捆送營樓。但百姓仍然跟著高喊:除掉他!這樣的情節令我們聯想到耶穌當年的情況。當彼拉多查不出耶穌的罪狀,有意釋放耶穌時,群眾卻呼喊著,把祂釘十字架!最後,邪惡暫時勝過公義,耶穌就被釘在十字架上。

弟兄姊妹,誤解來自於流言蜚語。這群熱衷律法的猶太門徒,風聞保羅在外邦所做的事,未經查證就擴大對保羅不實的指控,並容讓自己處在被挑動的情緒中。這樣的事也常發生在我們的生活中,就如在人際關係上,我們可能聽到有人轉述不利自己的話,或毀謗的言論,未向當事人求證前,就已經火冒三丈,心存偏見,對那人不假以顏色。弟兄姊妹,神呼召我們作和平的使者,願我們不讓誤解或偏見矇蔽雙眼,而無法與人和睦,失去正確判斷。

【回應】
主耶穌!
求祢給我智慧阻止,並分辨流言。
不容讓自己憑血氣回應所聞所見,
而是回到祢的面前安靜、
調整自己的心,作祢的和平使者。

【禱讀】
馬太福音5章9節
使人和睦的人有福了!
因為他們必稱為神的兒子。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務要傳道

【出處】https://www.tpehoc.org.tw/2022/01/11/act-day35

【經文】使徒行傳21章37節~22章29節

保羅被抓後,向千夫長要求對猶太百姓分訴。千夫長對保羅的身分感到疑惑。根據史料,曾有埃及人以先知的身分,妖言惑眾率領四千人進橄欖山,為要奪取耶路撒冷城。千夫長以為保羅很可能就是此人。然而,保羅向他表明自己是猶太人後,千夫長讓保羅說話。保羅向千夫長說希臘話(當時的通語),向百姓卻說希伯來話,而且保羅一開始向百姓分訴時提及他猶太文化的背景,無非是在告訴猶太百姓,他也是一名正統熱愛律法的猶太人。這裡是保羅第一次親自訴說他被神光照的經歷。在使徒行傳中,總共記載三次保羅歸信的歷程(參九、二十二及二十六章)。可見保羅的歸信是相當重要的信息,否則路加不會花這麼多的篇幅來記錄它。從保羅的歸信經歷,我們可以知道耶穌親自揀選他,並且親自向他顯現,所以雖然保羅沒有親自跟過耶穌,卻因著初代教會擴張的需要,而有這樣特殊的經歷,使得外邦信徒因此可以聽聞福音。

保羅在向猶太人分訴的過程中,沒有提到耶穌的名字,只用主來代替。或許是想避免猶太人以為保羅在怪罪他們殺義者耶穌。但當保羅告訴猶太人是主吩咐他把福音傳給外邦人時,還是激怒他們。這群熱愛律法的猶太人及不信主的猶太人,仍然期待著政治型的彌賽亞。因此無法跟上神救恩計劃的藍圖。

從保羅向猶太人有條有序的分訴可知,他是有備而來。此外,從他領受在耶路撒冷將會受迫害,但他仍不逃避也可看出他是多麼期盼可以抓住機會,好向猶太人傳講基督的福音,因此即便要經歷猶太人的鞭打甚至是謀害,他都不以為意。而耶穌不也正是如此嗎?他再三地挑戰法利賽人為的就是要使他們脫離僵化的律法主義,好得享神的愛。

弟兄姊妹,我們愛那些常挑戰我們信仰的人嗎?當我們在傳福音的事上受逼迫、遭挫折時,我們想的是逃避或是勇敢面對呢?此外,在面對挑戰時,我們仍然愛他們,並仍然不斷地抓緊機會傳基督的福音嗎?

【回應】
主耶穌!
求祢使我不害怕被挑戰,
給我祢愛靈魂的心,
在受挫的環境中仍看重人們靈魂的需要,
放下自己受委屈的感受,
持續傳揚祢的福音!

【禱讀】
提摩太後書4章2節
務要傳道,無論得時不得時,總要專心,
並用百般的忍耐、各樣的教訓責備人,警戒人,勸勉人。


靈修教材: 每日親近神
7/3 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27-28
2. 使徒行傳 21:17-40
3. 詩篇 76:1-6
4. 箴言 18:11-12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7/2讀經進度

1. 歷代志上 25-26
2. 使徒行傳 21:1-16
3. 詩篇 75:4-10
4. 箴言 18:9-1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使徒行傳 21:1-40

敬拜詩歌:
一、安靜:祢開廣我心的時候,我就往祢命令的道上直奔。
二、讀經:使徒行傳 21:1-40
1. 重點說明:
保羅離別了以弗所眾長老之後,經過推羅、該撒利亞就往耶路撒冷去。在旅程中,有門徒們和亞迦布,因著聖靈的感動,預見此行必有艱難,力勸保羅未果。保羅回到耶路撒冷後,得知猶太信徒對於他教導在外邦的猶太人上有某些質疑(v.21),因此建議他行潔淨的禮,以解除猶太信徒心中的疑慮(v.24)。但最終他不但被捉拿、毆打,甚至差點被殺,而且耶路撒冷全城都動亂了。但保羅仍從容以對,因他已預備好自己,定意為主耶穌的名,就算死也願意。
2. 鑰節: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 21:13)
三、默想:
■保羅在這段旅程中,聽到門徒和亞迦布給他什麼勸告?(v.4、v.11-v.12)保羅在聽完亞迦布的預言和眾人的勸告後,他的回答是什麼?(v.13)
■猶太信徒對於保羅的疑慮是什麼?(v.21)保羅在面對猶太信徒的質疑,且聽聞眾長老的建議後,他如何回應?(v.26)
■在服事的過程中,當我遇到質疑或挑戰時,保羅那種顧全大局,為保持耶路撒冷教會合一的廣闊胸懷及態度,給我什麼提醒?
四、禱告:主啊!求祢保守我所做的一切事務,都能合祢的心意,禁得起他人的批評,也讓我有寬廣的胸襟,能接納別人的忠言,避免不必要的誤會。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使徒行傳 21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使徒行傳、羅馬書)
就是死也是願意的

使徒行傳21:13保羅說:「你們為甚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

今年花蓮0403的地震造成了許多的死傷,其中有一位老師在地震後為了救她的貓,最後不幸的罹難。可想而知這隻貓對她而言是相當重要的,甚至可以不顧性命的為她犧牲,也在所不惜。

使徒保羅的一生為了福音的緣故付上代價,為的就是主的旨意成就、為的是福音能夠傳揚開來、為的就是完成上帝的託付、為的就是使人同得福音的好處。為此他願意付上任何的代價,甚至犧牲性命,因為這是他看為寶貴的。

親愛的弟兄姊妹,甚麼是你看為寶貴的呢?想想看,你的一生為甚麼努力?你為甚麼付出最大的努力呢?再想想你付上最大的代價值得嗎?可以存到永恆嗎?

期盼你、我明白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為何?且樂意的為此獻上代價,甚至犧牲性命也甘心樂意。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放心吧

使徒行傳23:11當夜,主站在保羅旁邊,說:「放心吧!你怎樣在耶路撒冷為我作見證,也必怎樣在羅馬為我作見證。」

這幾天某位鄭姓前市長因為貪瀆案被收押禁見,記者採訪獄中的管理員,得知他在牢房中身體狀況都穩定,飲食也正常。但我想這位鄭姓前市長晚上都睡不著,因為他必定為了案情充滿著擔心。

保羅被抓,在公會面前聲辯,面對未來審判的過程,生死如何是未知數。但他憑著信心及無虧的良心,為主作見證,於是勇往直前。那夜,主對他說:「放心吧!」我深信這句應許讓保羅可以安然躺下休息睡覺。

「放心吧!」這是一句何等寶貴的應許。有全能的主上帝的應許,我們還有甚麼懼怕的呢?只要行的正、照著主的話語去行,縱然面對困難、挑戰,深信主的一句話「放心吧!」就讓我們有繼續向前的力量。

親愛的弟兄姊妹們,願主幫助你、我照著主的話語去行。如此,我們就可以把「擔心」放下,「放心」的向前行。共勉之。


靈修教材: 復興每一天
12/6/2020 徒21:13

保羅說:你們為什麼這樣痛哭,使我心碎呢? 我為主耶穌的名,不但被人捆綁,就是死在耶路撒冷也是願意的。(徒21:13)

痛哭——weeping是希臘文中用來表達最深沉哀慟的字。你有過這樣的經驗嗎?就是當有人不顧一切要你做一件你不能做的事?如果有,你就多少能體會保羅的感受。

保羅至愛的朋友們因將要臨到他的事情心碎,求他不要去。要是聖靈的催逼沒有深深說服保羅,他一定會改變心意的。

你有沒有向神哀求過明知得不到的東西?你是否時而覺得自己必須放棄,讓神的旨意成就呢?有時我們會覺得自己像跟上帝拔河,在忿忿的眼淚中,我們有時會放掉繩子,哭著說「就照祢的意思去做好了,反正最後都是照祢的意思去做的啦!」

上帝並不是為了贏我們才硬扯祂那端的繩子。其實,祂一點也不希望我們放掉繩子。與其見到我們丟下繩子,神寧願我們抓牢,讓衪把我們拉到衪那邊去。

降服祂的旨意,不表示你就輸了。到頭來其實你是贏家。繼續抓緊繩子,好讓祂把你拉到祂那邊去。總有一天你會明白的。那天你就會見到祂的榮耀。這就是保羅的選擇。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基督徒的情感是丰富和高贵的,我们不为自己的损失而忧伤,却会为他人的爱心而落泪,我们对自己的得失和名誉相当迟钝,但对他人的真情和需要却异常敏感,这样的爱让人看到基督。

为他人流泪说明我们有怜悯之心,但是流泪过后却没有行动,说明我们的怜悯是极为有限和虚假的,与其充满怜悯的情感,不如真实地为他人做点什么,否则你的怜悯会被神厌恶。

耶稣从不为自己流泪,却为他人的痛苦流泪,耶稣不仅为他人流泪,更拯救他人脱离痛苦,当我们的泪水不再是为自己的痛苦委屈,而常常是为耶稣为我们所做的感动或感恩,泪水就会让我们的福杯满溢。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5/27/2021 徒21:12

我們和那本地的人聽見這話,都苦勸保羅不要上耶路撒冷去。(徒21:12)

苦勸——在有些情況下,領袖是孤單的。到底何時應該聽人勸,何時不該聽?

保羅只知道被釘十字架的耶穌是神的兒子,是他生命的主人,無論如何他要服事主。當時所有教會肢體都相信是聖靈引導他們來勸阻保羅的。

希臘動詞「苦勸」parakaleo是很強烈的措辭,聖靈就是苦勸我們的那一位。保羅將會在耶路撒冷遇到極大的危險,神感動這些教會肢體求保羅改變計畫,這是不錯的。

但是保羅決心走十字架的道路,好像耶穌在客西馬尼園懇求天父「拿去這杯」,最後還是順從父神更重要。

保羅效法了主耶穌,神也要建造我們的品格像耶穌;領袖都要有順服神的心,甚至為此捨己。

當你遇見試練的時候,神可能會透過其他人給你真實良好的勸告,建造你的品格。但你必須問自己,耶穌在這情況會選擇怎樣做?

转自《宣教日引》

各位蒙召的弟兄姐妹,平安!

谁也不能替你做出决定,因为我们的人生只有我们自己负责,我们每一个决定都必须是由自己最终做出的,并且准备为此付出长久的代价和后果,直到生命的终点。

圣灵感动每个人都意识到保罗将要遇到血光之灾,保罗也同样知道此行的风险,但是风险和灾难并不是保罗做决定参考的因素,他也无需问圣灵他应该怎么做,就像耶稣也不问天父他应不应该上十字架。

很多时候神并不需要告诉我们如何去行,因为祂已经借着耶稣的榜样告诉过我们了,那不是个选项,不是要不要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只要是能荣耀神和见证神,我们都应该去做。

新泽西主恩堂
中文堂牧师
戎翰


靈修教材: 一天一句上帝的话, 活出得救和得胜的生活
醫治與修復

閱讀: 何西阿書14章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20-22篇;使徒行傳21章1-17節

曾住在他蔭下的必歸回,發旺如五穀,開花如葡萄樹。—何西阿書14章7節
音樂劇《大娛樂家》的插曲《從今以後》十分感人,這是主角發現自己傷害了家人和朋友,歷經一番沉痛的自我覺醒後所唱的一首歌。這是一首表達喜悅的歌,歡慶回家以及發現自己所擁有的已夠多了。

何西阿書的結論也陳述與此相似的喜悅。當以色列人回轉歸向上帝時,上帝會恢復與他們的關係,使他們再次興盛,百姓心中將充滿無比的喜樂與感恩。這本先知書將上帝和以色列民的關係比擬為婚姻關係,哀嘆百姓是不忠的配偶,未能專心愛上帝,為祂而活。

但到了第14章,何西阿強調上帝所應許的無盡慈愛與恩典、醫治與復興,凡因罪痛悔而願意回轉歸向上帝的人,上帝會將這一切白白地賜給他們(1-3節)。上帝應許說:「我必醫治他們背道的病,甘心愛他們」(4節)。上帝的恩典就像甘露,要使祂的百姓「如百合花開放」,「發旺如五穀」(5-7節),使看似無法修復的破敗,重新變得健全和豐盛。

當我們過去曾傷害他人或將上帝的賜福視為理所當然時,常會以為自己造成的傷害永遠無法彌補,無法修復。但只要謙卑歸向上帝,我們就會發現,祂的愛隨時都願意接納我們,並重新建立我們。

你何時曾體驗或親眼看見上帝做了奇妙的修復?你生命中有哪個層面需要再次確信上帝醫治與修復的應許?
慈愛的上帝,我的創造主,求祢教導我,
無論順境或逆境,每時每刻都相信祢的美善。
作者: 白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何西阿的故事非同尋常!上帝吩咐先知何西阿娶一個淫蕩的女子為妻(何西阿書1章2-3節)——這是個反覆不忠的女人。上帝為什麼要何西阿這樣做呢?何西阿與歌蔑這樁令人不齒的婚姻,描繪出上帝和不忠於祂的百姓之間的關係。北國以色列和南國猶大都犯了拜偶像的罪,這種罪包括參與巴力崇拜中的淫行。歌蔑犯下這種罪行,使何西阿感受到類似上帝所感受的痛苦。上帝百姓的不忠,類似歌蔑的不貞。然而,上帝指示何西阿贖回他那放蕩的妻子。於是,何西阿把妻子從淫亂的生活中買贖回來(3章1-2節)。這是一幅鮮明且驚人的畫面,描繪出上帝多麼愛祂的百姓。

葛庭墨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