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撒下9:1大衛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大衛王是個有情有義的好國王,他不會忘記朋友之間的恩情,縱使掃羅王曾對他有敵意,想殺害大衛,大衛不會因此而對掃羅的後代施暴,反而是以恩報仇;當掃羅子孫或朋友有難時,大衛仍會伸手援助他們,這是很好的品格,值得我們學習。大衛王並沒有因自己位高權重,就記恨掃羅曾經對他的不好,將這怨恨延到掃羅下一代,忘記掃羅後代子孫的需要,大衛並沒有惡待掃羅的下一代;像大衛這樣的人,古今中外應該是少有的。(撒下9:7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今日的社會是人吃人的社會,就算自己的親人,為了爭一些金錢或利益,很可能彼此變成仇人,老死不相往來,更不要說要幫助對方,為對方解決困難,這是非常不可能的事。
親愛的弟兄姊妹,現今世界的掌權者是撒但,撒但來是要拆散家人,製造人與人的仇恨,這是我們清楚的,所以聖經告訴我們,人都犯了罪,若不靠著耶穌基督寶血,沒有人會主動願意去看顧、幫助孤兒寡母需要。盼望我們教會弟兄姊妹在現今的時代裡,為了主福音的緣故,願意主動幫助那些孤兒寡母的需要,使他們也能得到主的恩典;若我們願意將主的愛傳給這些需要的人,那我們自己的屬靈生命,也會因這願意的心而向上提升,讓我們一起來學習主耶穌的教導。(王牧師)
什麼是聖約?
認識聖約
原著:Joseph Prince – 約瑟.普林斯 /平.約瑟 #D.T.
要進一步認識耶穌所完成的工,我們就必須了解祂替我們立了什麼樣的約。首先讓我們來認識什麼是「聖約」,現代人已經沒有在用「聖約」了,所以大家對「聖約」完全不了解。它和我們一般使用的“合約”是不一樣的。如果人違反“合約”頂多是罰款,最嚴重就是被抓去關,但違反「聖約」的代價就是死。「聖約」立了就不能撤銷的,除非有一方死亡,這也是為什麼上帝說:「我不廢棄與他所立的約,也不收回對他所作的應許。」(詩篇89:34 現中修訂本) 因為我們永恆的天父上帝是無法毀約的。
當年以色列人民之間互相立「聖約」時,立約的雙方會割開手挽,彼此將傷口按在一起讓血液交流,代表往後生命就是一體的,所以又稱之為「血約」。接著雙方會交換身上的外袍,這代表著地位的轉換,假如你是位王子而我是個乞丐,當我們交換外袍之後,我就不再是乞丐了,而是擁有王子的身份。如果當時雙方有武器的話,彼此就會交換自己的佩劍,這代表你的戰爭就是我的戰爭,我的敵人就是你的敵人。
我們可以透過大衛和約拿單之間所立的約來了解什麼是「聖約」。大衛在擊殺歌利亞之後來到了掃羅王面前。
撒母耳記上 18:1~4
「1大衛對掃羅說完了話,約拿單的心和大衛的心就深相契合。約拿單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命。2從那天起,掃羅就把大衛留下來,不讓他回到父家去。3約拿單與大衛立盟約,因為他愛大衛如同愛自己的命。4約拿單把自己身上的外袍脫下來給大衛,又把自己的戰衣、刀、弓和腰帶都給了他。」 新譯本
約拿單是掃羅王的長子,也是以色列王位的繼承人。在這段經文裡約拿單與大衛立了盟約,也就是「聖約」。他將自己的外袍脫給大衛,表示將自己的王子身分交給他。約拿單還將自己的戰衣、刀、弓和腰帶都給了他,表示大衛的敵人就是自己的敵人。
大衛和約拿單
不幸的是不久之後,掃羅王只因為「婦女們跳舞、歌唱,說:“掃羅殺死千千!大衛殺死萬萬!”」(撒母耳記上18:7 新譯本) 就開始忌妒和仇視大衛。這之後就有邪靈降在掃羅身上,讓掃羅想殺大衛並向他丟擲長矛,但都被躲過了。
當大衛和約拿單說他有離去的意向時,約拿單對大衛說:
撒母耳記上 20:14~15
「14你要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不但我活著的時候免我死亡,15 就是我死後,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的時候,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惠。」 和合本
依照繼承權來說約拿單就是下任的以色列王,他應該是最忌妒大衛的人才對,但他卻鼓勵大衛和宣誓「耶和華從地上剪除你仇敵」,可知這包括他的父親掃羅在裡面。約拿單要大衛「照耶和華的慈愛恩待我」,這裡的「慈愛」和「恩惠」在希伯來文是「Hesed」也就是「恩典」的意思(The KJV Old Testament Hebrew Lexicon, Strong’s Number 02617)。約拿單同時也是在說“照耶和華的恩典待我”,“你也永不可向我家絕了恩典”。
約拿單要大衛先別走,讓他試試自己的父親是否還想殺大衛。約拿單說我要向磐石旁邊射三支箭,然後我要派一個僕人去取回,如果我對僕人說:“箭在你的後面,把箭拿回來。”那就表示你就可以回來,你已經必平安無事了。如果我對僕人說:“箭在你的前面。”那你就要離去不可回來。後來掃羅憤怒到對約拿單丟擲長矛,讓約拿單清楚的知道大衛一定要離開。(撒母耳記上20:20~22, 33現中修訂本)
大衛、約拿單和掃羅的象徵
我們都知道大衛有好幾次機會可以擊殺掃羅,但他都沒有那麼作。那是因為他重視和約拿單的「聖約」。如果我們能和大衛一樣認識「聖約」的話,我們就能更清楚的了解我們和上帝的「聖約」。
掃羅在這裡象徵著這世界和世上的人,他做了很多自我毀滅的事情,卻毫不在乎,就像今天的世人一樣。但好在掃羅家出了一位約拿單,約拿單這個名字在希伯來文的意思是「上帝的禮物」,他象徵著耶穌,象徵著無罪的耶穌以世人「罪身的樣式」來到世人當中。約拿單是掃羅家的代表,耶穌是世人的代表。而大衛在這裡象徵著上帝。
舊約是摩西代表以色列人和上帝立的律法之約。舊約是會犯罪的罪人和不會犯錯的上帝所立的約,這個約一看就知道他們是無法守住的。事實上也是如此,摩西和上帝剛立完約沒多久以色列人就鑄造了金牛。但新約是耶穌代表我們世人和上帝立的恩典之約。耶穌擁有神的身份,祂卻為了代表我們才以罪人的樣式來到世上和天父立約。大衛和約拿單立約象徵上帝和我們立約,這約藉由我們的代表耶穌幫所立的,我們在這裡是受益人的腳色。
約拿單之子-米非波設
掃羅和約拿單的死訊傳回耶斯列後,掃羅家開始恐慌和害怕。當時約拿單五歲的兒子米非波設被乳母抱著逃跑,但因為她跑得太急,在慌亂中不小心將孩子摔到地上,造成他兩腿都瘸了。(撒母耳記下4:4)
今天世人對上帝感到害怕、厭惡、不平和不相信都是因為他們對上帝充滿了誤解,認為上帝是冷酷的,樂於懲罰和審判,是要來抓人和討債的,就如同掃羅家的人對大衛的誤解一樣,他們認為大衛要來殺人的,為了搶奪王位來殺米非波設的。但他們沒有看到大衛和約拿單離別時的擁抱和哭泣,也沒看到當大衛得知約拿單死訊時的悲痛。因為沒有人告訴掃羅家大衛和約拿單的「聖約」,今天世人也因為不清楚上帝和耶穌的「聖約」而充滿誤解。
米非波設會瘸腿就是因為恐慌、害怕和不了解造成的,而今天我們每個人的殘缺也是同樣這些原因造成的。我們的殘缺不一定是生理上的,大部分是自己隱藏不想讓人知道的弱點或問題。在有誤解的情況下,我們會將自己的殘缺怪罪於上帝。相信米非波設在成長的過程中,他一定將自己瘸腿的主因也怪罪於大衛,心想要不是大衛要來殺他,他就不會瘸腿了。但大衛並沒有想要殺害米非波設,大衛的心是向著約拿單的,他的殘缺是掃羅家的恐懼和誤解造成的。為什麼他們會有誤解呢?那是因為沒有人將好消息告訴他們,也沒有告訴世人真正的福音!
在大衛成了全以色列的國王後,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問說:「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Hesed)。」(撒母耳記下9:1) 今天上帝也因為耶穌的緣故要向人施恩,祂要賜下祝福、豐盛、醫治、平安和喜樂給屬於耶穌的人,祂在問世上還有沒有這樣的人呢?
大衛找到掃羅的僕人洗巴就問他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他在羅底巴。」羅底巴的意思是「寸草不生」,也就是沒有供應或一無所有的意思。於是大衛王打發人去羅底巴將他召來。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見到大衛就伏地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撒母耳記下9:3~6) 米非波設象徵著不認識耶穌所完成的工和新約的基督徒,約拿單替他立約了但他卻不知道,視自己為僕人並讓自己處在一無所有的境地。同樣的耶穌也代表我們和上帝立了新約,但當基督徒不知道耶穌所完成的工和新約時,他就會讓自己活在舊約中,視自己為僕人並讓自己居住在寸草不生之地。
但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撒母耳記下9:7) 上帝今天在對我們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耶穌基督的緣故施恩與你,將耶穌基督一切田地都歸給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上帝對我們的第一句話是「不要懼怕」,你今天還對上帝感到害怕嗎?上帝說祂「必因」耶穌基督的緣故施恩與你,你願意被祝福嗎?上帝說要將耶穌基督的一切都歸給你,供應你所需的一切,你願意領受嗎?上帝為了紀念祂愛子所成就的一切,讓我們與他同席吃飯。這指的就是聖餐,那是君王的盛宴,唯有上帝尊貴的王子和公主們才能享用的,而不是給僕人的。
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甚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撒母耳記下9:8) 米非波設這個名字的其中一個意思是「羞愧」,當人活在羞愧和自卑中時,他們就會表現出羞愧、說出自卑的話、認為自己連狗都不如、覺得自己很可憐等等,有的人認為這麼可憐一定會被同情或被祝福。那是人性的看法,上帝不會因為你摔瘸了腿而施恩與你,祂向你施恩只會是因為耶穌基督的緣故。因為一切都與你我無關,一切都不在於我們,一切都只在於耶穌。當我們想著自己的時候就很容易活出羞愧和自卑的生命,但當我們想著祂的慈愛、恩典和良善的時候,我們就會忘記自己並享受祂對我們的愛。
大衛象徵的恩典
我們來看大衛對米非波設的恩典,也是上帝對基督徒的恩典。
撒母耳記下9:9~12
「9王召了掃羅的僕人洗巴來,對他說:「我已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你主人的兒子了。10 你和你的眾子、僕人要為你主人的兒子米非波設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他食用;他卻要常與我同席吃飯。」洗巴有十五個兒子,二十個僕人。11 洗巴對王說:「凡我主我王吩咐僕人的,僕人都必遵行。」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12 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凡住在洗巴家裏的人都作了米非波設的僕人。」 和合本
換句話說,上帝已經將世界一切的產業都賜給屬於主耶穌的人。這世界的眾子和僕人都要為屬耶穌的人耕種田地,把所產的拿來供屬耶穌的人食用。屬耶穌的人還要以兒子的身分與天父同席吃飯。
米迦這個名字的意思是「誰像耶和華」。(The KJV Old Testament Hebrew Lexicon, Strong’s Number 04316) 這象徵著當人經歷了上帝的恩典之後,就會從「羞愧」變為讚美「誰像耶和華」。而且米非波設的經歷我們知道「聖約」祝福的不只是立約人,還會祝福他的所有的子孫,因為大衛和約拿單立約的時候米非波設和米迦都還沒出生。同樣的,耶穌代表我們所立的約也有同樣的效力。
這段經文以「於是米非波設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他兩腿都是瘸的。」(撒母耳記下9:13) 作為結尾。你會不會覺得最後一句「他兩腿都是瘸的」和前一句沒有關聯性呢?瘸腿和居住或吃飯有什麼關係呢?上帝在這裡是要提醒所有的信徒們,不要擔心自己現在是否有軟弱或缺點,祂只要我們來到他面前與祂同住同席。人是不可能完美的,我們不需要變得完美就能來到祂的面前,我們不需等到完美就能被祂疼愛和祝福。有的人可能會想,怎麼可能這麼容易?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想想看,米非波設是「做」了什麼而得到大衛的恩典呢?他什麼都沒「做」,完全是因為約拿單所立的約帶來的祝福。那為什麼有人會認為耶穌代替我們所立的約會有不同的結果呢?這就是耶穌給我們的禮物:上帝豐富的恩典及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因為耶穌已經為我們立了恩典的新約,一切都是在於耶穌!一切都是在於祂所完成的工!這是通往得勝生命最容易和最好的道路!
一切都是在於耶穌
耶穌已在十字架上立了恩典之約,我們唯一需要做得部份就是完全依靠祂所完成的工。藉著領受上帝豐富的恩典及跟上帝有合宜的關係,讓我們在生命中作王掌權。當你願意領受這兩項禮物時,聖靈就會教導你如何依靠耶穌所完成的工和活在祂的恩典中。當你越領受和體會耶穌所成就的一切,你就越會敬拜祂、榮耀祂!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透過神的話來更多認識耶穌所完成的工。當人不了解祂所完成的工時,人就會試圖依靠自我表現和努力來得到上帝的祝福。這是人的天性,人性是不習慣白白得來的東西,會覺得沒有安全感不踏實。人性喜歡去賺取,喜歡去表現自我,來證明自己的價值,想要贏得肯定。當年以色列人會和上帝立下律法之約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人性和血氣的顯現造成的。同樣也是今天產生混淆福音的主要原因。
我以前也覺得一定要好好表現,這樣上帝才會喜悅我、祝福我。如果懶惰或表現不好的話不知道要付上什麼代價。直到有天我在一個很棒的信息中聽牧師說:
“基督信仰裡最大的神蹟是什麼呢?在基督裡最大的神蹟就是救恩,因著耶穌流下的寶血,我們得以和上帝有合宜的關係並免於地獄的烈火。我們是依靠自我表現和努力而得到這最大的神蹟嗎?不是的,這神蹟完全是靠著上帝的恩典。如果這最大的神蹟是憑信心領受,而不是靠行為的話,那為什麼像醫治、豐盛、婚姻合諧或家庭團圓這些較小的神蹟卻要依靠行為來賺取呢?”
以前完全沒有用這樣的角度思考過,上帝的制度真的和這世界的制度完全不一樣。當我們依靠自己的時候,透過恩典而得到的權柄就會失去效力。(羅馬書4:14 現中修訂本) 人無法靠自我表現和努力來換取上帝的祝福、恩惠、救贖、健康或得勝等。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替信徒們成就了一切,只為了讓信徒能與天父有合宜的關係,基督的信仰就是一份「關係」。當信徒們試圖依靠自我表現來換取上帝的祝福和認可時,基督信仰就淪落成律法的宗教了。
如果你聽到這裡,認為這種教導會使人變得怠惰的話,那你就誤解了。這裡在講的是信徒個人與上帝的關係,是在講不要依靠宗教的律法來生活。所有人都該用心工作、專心讀書、追求夢想、回饋社會等等。但信徒們不能將依靠建立在這些表現上,我們只能將依靠建立在耶穌所完成的工上。舉例來說,如果你是個運動員,只管認真練習並相信上帝已經祝福你,讓你有足夠的天分能取得好成績來榮耀祂!而不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去拼出好成績來換取上帝的祝福。有看出差別嗎?就算你的成績不是最好的,你的天父還是一樣愛你。因為真正基督的信仰是看關係而不是看表現,這就是信徒們和天父所擁有的合宜「關係」。不是因為我們自己配得這關係,而是耶穌配得。好消息是我們今天和耶穌是一體的,祂配得的就是我們配得的。
活在上帝的愛和恩典中的人是不會變得怠惰的,相反的,祂的愛和恩典會使人為了榮耀祂變得更加認真勤奮。傳講上帝恩典的使徒保羅說:「我比其他所有的使徒更加辛勞地工作。」(哥林多前書 15:10現中修訂本) 在律法的舊約之下,你必須先有好的表現,上帝才能祝福你。但在恩典的新約之下,上帝會先祝福你,這祝福會讓你有能力更加認真勤奮。差別是在恩典之約下,我們不是為了得到祝福而變得勤奮,而是因為我們已經被祝福了。保羅建教會和傳福音的事工不是因為他被要求或被規定才去做的,他是被感動、被祝福和聖靈的帶領而去服事的。你有看出恩典之約和律法之約的不一樣的嗎?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下9章1~13節》
大衛說:「不要怕,我會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善待你。我會把你祖父掃羅的土地都還給你;你可以常來跟我同席用飯。」(撒母耳記下9章7節)
大衛登基作全以色列的王,向人民秉公行義。朝中元帥、史官、祭司、書記等內閣底定,大衛接續處置前朝君王後代之舉,異於一般改朝換代之常態。大衛沒有消滅前朝遺孤,反而探詢下落,予以照顧。他詢問掃羅家的僕人洗巴,掃羅家裡還有活著的人沒有?並告知僕人,他要向掃羅王的後代施恩,「我要照我向上帝許諾的用慈愛待他」,此乃因約拿單的緣故。當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前來時,恭敬地跪在大衛面前,自稱如狗一般,感謝大衛施恩。其實照皇室傳統及制度,米非波設應可承接大位,卻因大衛,父親約拿單和他都無法登上王位。他內心或許恨惡大衛,但他清楚不得不謙卑在王面前。大衛則重述,會因約拿單的緣故善待米非波設。
兵荒馬亂考驗人的記憶,甫為君王的大衛沒有遺忘當初與他立誓的生死之交約拿單。過去,約拿單在父親掃羅的為難下,數次幫助大衛存活,甚至兩人互訂盟約。約拿單非常愛大衛,像愛自己一樣;甚至交代若他死了,要大衛始終以同樣的忠誠待他的家人。「當上主徹底消滅你的仇敵以後,願你我之間的誓約仍然堅立。如果你毀約,上主要懲罰你。」(撒母耳記上20章15b~16節)大衛遵行所立之約,照上帝的慈愛恩待米非波設;先是安慰米非波設不要懼怕,又把他祖父掃羅的田地都歸還給他,並給予榮耀地位,使他可常與王同席吃飯。旁觀者或許會問,難道每次用餐時,大衛不會想起同席者是曾要謀殺他的人的後代,而絲毫無芥蒂?縱使如此,大衛仍照約定照顧約拿單的後代,包括米非波設的下一代米迦。
為保障米非波設的生活無虞,大衛王召洗巴,把屬掃羅王和他的一切家產都賜給米非波設,並要洗巴的15個兒子和20個僕人為王的後代耕種,所收穫的供他們食用。大衛如此慎重守約,乃因過去和約拿單所立的約,有上帝在兩人之間永遠作證人。上帝揀選合祂心意的大衛作王,大衛也以慈愛恩待約拿單的家族,並遵守誓約。上帝看重與子民的關係,訂下盟約,因祂是信實並遵守誓言的神,對立約是不打折扣的。可惜現今世代的人任意毀約,按個人私慾恣意妄為。然而,上帝要屬祂的子民既從口中發出誓言,就要實踐。先知以西結宣告上帝的話說:人因食言背約,上帝要照人的行為來行報應(參閱以西結書16章59節),敬畏上帝的人豈能不遵循呢?
默想:
我如何看待誓約?
祈禱:
感謝守約施慈愛的上帝以慈愛待我,差遣耶穌用血立下新約,使我恢復與祢的關係,得著祢與亞伯拉罕立約所得的福氣,以及所應許的聖靈。奉主名祈禱,阿們。
閱讀: 撒母耳記下9章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米非波設與大衛同桌吃飯,像是王的一個兒子一樣。—撒母耳記下9章11節,新譯本
德銘上班的律師事務所為旭邦的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兩人成了朋友,直到旭邦發現德銘從他的公司挪用了數千美金。旭邦感到受傷和氣憤,但公司一位基督徒副總裁認為德銘對自己的行為已深感羞愧和後悔,便建議旭邦寬容德銘的過失,不要提出訴訟並且雇用他。副總裁說:「給他一份普通薪金,讓他有機會補償所造成的損失,你也能擁有一個最感恩、最忠心的員工。」旭邦接受了建議,最後德銘也不負眾望。
掃羅王的孫子米非波設並沒做錯什麼事,大衛做王以後,米非波設的處境卻很艱難,因通常新國王都會除滅前皇室的後裔。但大衛卻因愛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便將他的兒子視如己出(參閱撒母耳記下9章1-13節)。大衛的恩慈讓他得著一位真正的朋友。米非波設說:「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飯」(19章28節)。及至後來大衛離開耶路撒冷以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時,米非波設依然忠誠於大衛(16章1-4節,19章24-30節)。
你也想擁有一生忠誠的朋友嗎?有時,我們需要做一些超乎尋常的事。雖常理說犯錯應給予懲罰,但我們可以選擇以恩慈相待,讓犯錯的人為錯誤負責,也讓這些看似不值得原諒的人有機會彌補過錯。如此一來,你可能就會擁有一個最感恩、最忠誠的朋友。讓我們以寬容的心打破常規。
天父,我們從祢領受了超乎一切的恩典。求祢幫助我們
也能對人心懷寬容,特別是對那些已有悔意的人。
誰曾得罪你?你如何饒恕對方,並使他對錯誤負責?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由於掃羅是在大衛之前的國王,他的後裔就擁有王室血統,對大衛的王權可能會構成威脅。掃羅活著時,他把大衛當作敵人(撒母耳記上18章29節,19章17節),並企圖殺死他(參閱19-23章)。但大衛始終不肯傷害掃羅,因為上帝曾經膏立掃羅為王(參閱24章)。在掃羅死後,大衛與掃羅兒子的關係依然緊繃(撒母耳記下2章8-9節,3章1節)。
其實,如果大衛想要除滅掃羅全家,也不足為奇,這解釋了大衛為什麼必須要讓米非波設放心(撒母耳記下9章7節)。不過,儘管存在著緊張的關係,當大衛為他朋友約拿單而善待掃羅的後裔時(1節),顯露了大衛的真實心意。
施竹俐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1/10/11/與王坐席
【經文】撒母耳記下9章6-13節
獸醫宣布:「牠不會死,但必須截肢。」這隻非純種的流浪狗被車輾過,所以我朋友帶牠去看獸醫。獸醫還問我朋友說:「妳是牠的主人嗎?」因為手術費用高昂,而且小狗在復原期間需要有人照料。我朋友回答說:「現在我是牠的主人了。」她的愛心讓狗兒在這溫暖的家擁有美好的未來。
掃羅的孫子米非波設看自己「如死狗一般」,而不配蒙恩(撒母耳記下9章8節)。他因一場意外成了瘸子,需終身仰賴別人的保護與照顧(參閱4章4節)。而且掃羅死後,他可能也很害怕剛登基的國王大衛會依照當時的慣例,將所有對他的王位構成威脅的人全都趕盡殺絕。
然而,大衛因看重與約拿單之間的情誼,就保證會將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視如己出,讓他得享平安並得到妥善的照顧(9章7節)。同樣地,我們從前雖與上帝為敵,本應滅亡,但耶穌拯救了我們,而且還讓我們在天國裡永遠與祂一同坐席。這正是路加福音所描述的,在天國盛宴中一同坐席的真諦(路加福音14章15節)。你我竟能擁有君王兒女的身分!我們所領受的,原是不配得的宏恩大愛,讓我們存感恩與喜樂的心來到上帝面前吧!
【思想】
你在怎樣的情況下,
最容易忘記上帝對你的保守與看顧?
這時候,
撒母耳記下9章6-13節如何激勵你呢?
【回應】
親愛的耶穌!
感謝祢拯救我,使我能永遠與祢同坐席。
求祢常提醒我,我是祢親愛的孩子,
幫助我時時信靠和讚美祢。
✍ 2022-06/13 讀經:撒母耳記下 第九章
✟受感的經文:
9:6 掃羅的孫子、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來見大衛,伏地叩拜。大衛說:米非波設!米非波設說:僕人在此。
9:7 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
9:8 米非波設又叩拜,說:僕人算什麼,不過如死狗一般,竟蒙王這樣眷顧!
✟受感的話語:
〔撒母耳記下 第9章〕講大衛恩待約拿單的兒子,將他找來,承諾因著他父親約拿單的關係會恩待他,並且將他祖父的田地全部歸還給他…這時只見米非波設很卑微的對大衛說:「我不過如同死狗一般,現在竟蒙王的眷顧和厚愛。」
米非波設的祖父是以色列的第一個王,這是多麼榮耀的一件事,身為他的孫子,本應該是一件很光榮的一件事,現在他竟然要稱另一個人為王,並且還要他來恩待他,幫助他才能再次擁有他祖父的田產;他會這樣被人藐視看不起,都是因為他的祖父,不聽神的話,大大得罪神。
掃羅在當王第二年,他帶領以色列軍隊要攻打非利士人,當時戰況對他十分不利,他害怕百姓會離開他,所以他沒有等撒母耳來就獻祭,撒母耳說:「你做了糊塗事了,沒有遵守耶和華你神所吩咐你的命令,若遵守耶和華必在以色列中堅立你的王位,直到永遠…現在你的王位必不長久,耶和華已經尋著一個合祂心意的人;因為,你沒有遵守耶和華所吩咐你的。(撒母耳記上 13:1-14)
當時,掃羅不以為意,所以當神吩咐他去擊打亞瑪利人,滅盡他們所有的,不可以憐惜他們,將他們的男女孩童吃奶的,牛、羊、駱駝、驢盡行殺死。(撒母耳記上 15:3) 掃羅又因為懼怕百姓,聽從他們的話留下上好的牛、羊,違背了 神的命令。撒母耳對掃羅說:「今日耶和華使以色列國與你斷絕,將這個賜與比你更好的人。(撒母耳記上 15:28)
掃羅若沒有違背神的命令,現在作王的就是約拿單,而米非波設就是一個尊貴的王子身份;如今,他失去這一切,只因他的祖父不愛神,不聽神的話…米非波設從尊貴降為卑微。
掃羅的後裔無法得到神的賜福!只因他不愛神!這給我們很大的警惕!
我們不愛神!就必定會愛神所賜給我們的禮物。
我們不愛神!就必定會失去神的賜福。
我們要愛神!
愛神的心志:
愛神唯一的理由-祂是創造我的神,所以我愛祂!就是這樣單純!
✟禱告和回應:
上帝呀!你是創造我,賜給我生命氣息的神,我愛祢!我一生中最愛的就是祢!奉主耶穌的名禱告,阿們!
各位有在使用木柵衛理堂網路靈修材料的弟兄姊妹平安:
首先,我想先向各位致歉,
因為這陣子我比較沒有花時間在經營網路的靈修材料。
主要的原因有兩個:
1. 根據我的評估,有使用的人非常非常少,因此我需要重新評估是否有需要再繼續經營這樣的網路靈修材料,或者可以如何幫助更多弟兄姊妹,找到更適合、更能幫助自己靈修的方式。
2. 同時我也在調整我自己的服事,很多事情都很重要,但我需要更謹慎地尋求上帝對我服事的心意,讓我的生命可以更多地為上帝所用,我的服事能更多地與上帝同工,以致上帝的旨意可以更多地成就在我、我的家、我們的教會、我們的土地。
若您有看到我的這篇文章,
我希望您不要分享或告訴其他人,
只要告訴我就好。
我預計會把這篇文章連續刊登幾天,目的是:
1. 讓我可以確認有多少人真的有在使用這網路靈修。
2. 若您願意,也希望您能多跟我分享一些您在靈修上的需要或困難,幫助我瞭解和思考未來可以如何幫助弟兄姊妹靈修。
最後,
我想用比較簡單、非正式的方式,
來分享一些靈修心得:
1. 撒下9:3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上帝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
上帝用慈愛恩待我們,我們是否也用慈愛恩待別人,包含那些過去對我們不好、或是現在讓我們感到威脅的人?
2. 撒下9:7、11b大衛說:「你不要懼怕,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王又說:「米非波設必與我同席吃飯,如王的兒子一樣。」
雖然我們曾遠離上帝、得罪上帝,我們可能還讓仇敵奪去上帝所賜的產業,但上帝卻將我們被仇敵所奪去的產業,要歸還給我們,並且上帝讓我們成為祂的兒女,喜愛與我們一同坐席,這對我們這不配的人是何等的恩典。
3. 撒下9:12a米非波設有一個小兒子,名叫米迦。
「米迦」的字義是:「有誰像神」。求主使我們都能像祂,有祂的愛和恩慈,以致人們能因著我們的生命與上帝相遇。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2023/10/12/認識與關愛
【經文】撒母耳記下9章1-10節
在體育專欄作家喬納森·塔克斯(Jonathan Tjarks)震撼人心的《我的兒子認識你嗎?》一文中,他寫出自己對抗末期癌症的過程,以及他期盼有人能好好照顧他的妻子與幼兒。34歲的他,在離世6個月前寫下這篇文章。塔克斯是一名基督徒,在他年輕時父親就過世了,因此他在文中提到關於照顧孤兒寡婦的經文(出埃及記22章22節;以賽亞書1章17節;雅各書1章27節)。他在文章中以他的朋友為對象,問道:「當我在天堂與你相遇時,我只問你一件事,那就是你可曾善待我的妻兒?⋯⋯我的兒子認識你嗎?」
大衛做王之後,問道:「掃羅家還有剩下的人沒有?我要因約拿單的緣故向他施恩」(撒母耳記下9章1節)。因此,約拿單那因意外而瘸腿的兒子米非波設(4章3-4節),被帶到大衛面前。大衛對他說:「我必因你父親約拿單的緣故施恩與你,將你祖父掃羅的一切田地都歸還你,你也可以常與我同席吃飯」(9章7節)。大衛善待米非波設,而且日後他也可能因此真正地認識了米非波設(參閱19章24-30節)。
耶穌要我們彼此相愛,如同祂愛我們一樣(約翰福音13章34節)。願祂在我們身上動工,讓我們能真正地認識並關懷那些孤兒寡婦。
【思想】
你如何更深地認識他人?
你如何以上帝愛你的方式去關懷別人?
【禱告】
天父,求祢幫助我能真正地認識和關懷人,以此來榮耀祢。
敬拜詩歌:平安王 (傳耶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SiygkddHKE
一、安靜:我心渴想祢的救恩,仰望祢的應許。
二、讀經:撒母耳記下 9:1-13
1. 重點說明
大衛沒有忘記他對約拿單的承諾(參撒上 20:15、v.42),主動打聽到約拿單的兒子米非波設的下落。大衛信守諾言,善待前朝遺孤,將屬掃羅和他的一切家產賜還給他,讓他住在耶路撒冷,常與王同席吃飯,這是王子的待遇。又用王的權柄,吩咐洗巴及洗巴的兒子服事米非波設,耕種田地,供他食用,不必依靠他人施捨,可以有尊嚴的生活。
2. 鑰節:王說:掃羅家還有人沒有?我要照神的慈愛恩待他。洗巴對王說:還有約拿單的一個兒子,是瘸腿的。(撒下 9:3)
三、默想:
■大衛如何找到約拿單的兒子?(v.1-v.5)
■大衛為何恩待米非波設?如何恩待他?(v.1、v.3、v.7、v.9-v.10)這顯明大衛是一個怎樣的人?
■在生命中曾有哪些人有恩於我,我可曾紀念並向他們表示謝意?而今,我可以做些什麼,以表達對他們的感恩?
四、禱告:我有今日的諸多祝福,是許多人用厚恩待我,求主賜我感恩的心,主動找機會,去回報他們,也幫助學習他們的榜樣,照著神給我的恩惠,去恩待他人。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撒母耳記下 9 章
閱讀: 撒母耳記下9章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詩篇49-50篇;羅馬書1章
米非波設與大衛同桌吃飯,像是王的一個兒子一樣。—撒母耳記下9章11節,新譯本
德銘上班的律師事務所為旭邦的公司提供諮詢服務,兩人成了朋友,直到旭邦發現德銘從他的公司挪用了數千美金。旭邦感到受傷和氣憤,但公司一位基督徒副總裁認為德銘對自己的行為已深感羞愧和後悔,便建議旭邦寬容德銘的過失,不要提出訴訟並且雇用他。副總裁說:「給他一份普通薪金,讓他有機會補償所造成的損失,你也能擁有一個最感恩、最忠心的員工。」旭邦接受了建議,最後德銘也不負眾望。
掃羅王的孫子米非波設並沒做錯什麼事,大衛做王以後,米非波設的處境卻很艱難,因通常新國王都會除滅前皇室的後裔。但大衛卻因愛掃羅王的兒子約拿單,便將他的兒子視如己出(參閱撒母耳記下9章1-13節)。大衛的恩慈讓他得著一位真正的朋友。米非波設說:「我祖全家的人,在我主我王面前,都算為死人;王卻使僕人在王的席上同人吃飯」(19章28節)。及至後來大衛離開耶路撒冷以逃避他兒子押沙龍的追殺時,米非波設依然忠誠於大衛(16章1-4節,19章24-30節)。
你也想擁有一生忠誠的朋友嗎?有時,我們需要做一些超乎尋常的事。雖常理說犯錯應給予懲罰,但我們可以選擇以恩慈相待,讓犯錯的人為錯誤負責,也讓這些看似不值得原諒的人有機會彌補過錯。如此一來,你可能就會擁有一個最感恩、最忠誠的朋友。讓我們以寬容的心打破常規。
天父,我們從祢領受了超乎一切的恩典。求祢幫助我們
也能對人心懷寬容,特別是對那些已有悔意的人。
誰曾得罪你?你如何饒恕對方,並使他對錯誤負責?
作者: 韋陌格
閱讀: 約翰福音14章15-21、25-2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9-11章;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節
當父母將兩歲的傑勝交給艾美時,他正大聲哭號。這是傑勝第一次來到幼兒班,他的父母需要留下他去參加主日崇拜,這令他很不開心。艾美請他的父母放心,說傑勝待會兒就沒事了。艾美試著安撫傑勝,給他玩具和故事書,抱著他在搖椅上前後搖動,四處走動或站立,告訴他有哪些好玩的東西。但傑勝卻越哭越大聲,於是艾美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我會跟你在一起。」不久,傑勝就安靜下來。
耶穌在即將受難的那一週,也向祂的朋友說了相似的話:「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6-17節)。耶穌復活後還應許他們:「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雖然耶穌不久之後就要升入高天,但祂仍差遣聖靈與我們「在一起」,並住在祂的子民當中。
我們在悲傷流淚時,會經歷聖靈的安慰與平安;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時,聖靈會指教我們(約翰福音14章26節);聖靈能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更認識這位上帝(以弗所書1章17-20節);祂還能使我們的軟弱變為剛強,且不住地為我們祈求(羅馬書8章26-27節)。
祂會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今天你需要聖靈給你什麼幫助呢?
知道祂總是在你身邊,如何讓你得著激勵?
耶穌,感謝祢總是在我身旁!我實在需要祢。
作者: 施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翰福音13-17章,通常被稱為「樓房上的講論」或「臨別講論」,因為那是耶穌在擺設最後晚餐的馬可樓上所做的講論(參閱馬可福音14章12-15節),是基督在即將受難之前所給予的最後、最深奧的教導。其中約翰福音14章和16章,記載了耶穌對於聖靈最完整的論述。此外,在臨別的講論中,耶穌向門徒保證,祂要回到父那裡去(13章3、33節,16章28節),祂絕不會丟棄他們(14章18節)。耶穌應許要將祂的平安賜給門徒(14章27節),並繼續與他們同在,且會求天父另外賜給他們「一位保惠師」(希臘字paraklētos),也就是「真理的聖靈」(16-17節)或「聖靈」(26節)。Paraklētos的意思是「幫助、賜力量者或安慰者」。這個詞很難加以定義,不同的聖經譯本會做不同的翻譯,例如:現中修訂版譯為「慰助者」(14章16節);當代譯本修訂版和新普及譯本都譯為「護慰者」(16節;新普及譯本的註腳還提到,可譯為「慰藉者」、「鼓勵者」或「導師」)。
沈啟智(特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