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應:撒下11:1「過了一年,到列王出戰的時候,大衛又差派約押率領臣僕和以色列眾人出戰。他們就打敗亞捫人,圍攻拉巴。大衛仍住在耶路撒冷。」往常出兵打戰,大衛會親自帶領眾將領出征,然這次大衛沒有帶領軍隊出征,鎮守在王宮裡等待戰事的回報;正因這次大衛沒有親征,大衛做了二件神不原諒的事,大衛做了什麼事?(一)第一件事:戲弄有夫之婦。在撒下11:2-4有說明「一日,太陽平西,大衛從床上起來,在王宮的平頂上遊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大衛就差人打聽那婦人是誰。…大衛差人去,將婦人接來。那時她的月經才得潔淨。她來了,大衛與她同房,她就回家去了。」當時大衛是以色列的王,他看上了哪家的女子,有誰敢不來見王,相信赫人烏利亞的妻拔示巴也不例外。(二)第二件事:大衛設計製造機會讓烏利亞與拔示巴有同床的機會,好掩蓋他與拔示巴所發生的奸情,非常不道德。(撒下11:6-13大衛差人到約押那裡,說:你打發赫人烏利亞到我這裡來。約押就打發烏利亞去見大衛。…大衛召了烏利亞來,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到了晚上,烏利亞出去與他主的僕人一同住宿,還沒有回到家裡去。)
親愛的弟兄姊妹,大衛在女色上因沒有節制,造成一發不可收拾,先是與有夫之婦發生奸情,接下來大衛又想設計將自己所犯下錯轉嫁給他人(烏利亞),他自己完全不承認這罪,大衛這樣的行為惹神極其憤怒,從聖經知道大衛在晚年過的極其悲慘。大衛這事件我們要記取教訓,犯錯了請不要逃避,勇敢去面對,向神真誠認罪悔改,神必會再給我們機會,幫助我們重新再站起來,千萬不要學大衛在犯姦淫這事上死不認錯的罪,那就悲慘了,將會受到神的審判。(王牧師)
回應:大衛在王宮的平頂上遊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就起了淫念;若這女子是未嫁人的女子娶來當妻,以大衛王當時的身份,應該沒有人敢說話,說不定這女子及父母還覺得很有福氣,被國王相重;但這問題就是出在這女子是個有夫之婦,王還硬要與她行房,使其懷孕,大衛這樣的行為是犯姦淫罪,以當時猶太人的律法,是要被處死的;另,大衛為要娶這女子,運用自己權謀,寫信要前線的大將軍設計謀害這女子的丈夫烏利亞(撒下11:14-15次日早晨,大衛寫信與約押,交烏利亞隨手帶去。信內寫著說:『要派烏利亞前進,到陣勢極險之處,你們便退後,使他被殺。』),大衛這樣的罪刑更加一等;大衛為這姦淫的事犯了二件神極其厭惡的事,神隨後即懲罰了大衛。
親愛的弟兄姊妹,我們從這章經文內容知道大衛真的做錯事,他不應該因為自己一時私慾喜好,靠著自己的權位,謀殺烏利亞奪取他的妻子作為自己的妻子。從這事件給我們一個警惕,弟兄或姊妹與異性相處時,應該要守一定分際,不可有非分之念頭,記得周聯華牧師曾舉自己與姊妹相處模式,值得我們參考,周牧師在與姊妹談話時,旁邊一定邀教會的一位姊妹在場,或到別人可以見到他們晤談之處,其目的就是避免他人不必要的聯想,另一方面也是保護周牧師自己免得落入試探,這樣的作法值得我們學習,不要給魔鬼留地步。(王牧師)
參考經文:《 撒母耳記下11章1~27節》
烏利亞回答:「以色列和猶大的戰士都在戰場上,約櫃也在那裡……我怎麼能回家吃喝,跟妻子同床呢?我指著你的生命發誓,我絕對不做這樣的事!」(撒母耳記下11章11節)
大衛的背叛,與烏利亞的忠貞形成對比。當大衛知道拔示芭因為他而懷孕,就從戰場上召回她的丈夫烏利亞。大衛假裝尋求戰爭的訊息,真正目的卻是為了給所有人,特別是烏利亞,提供一個理由,令其幾個月後相信拔示芭所生的孩子是烏利亞的。
大衛叫烏利亞回家與太太同睡,烏利亞若照著做,大衛與拔示芭犯姦淫的事就不會暴露了。儘管大衛如此計畫,烏利亞卻沒有回家,反而睡在王宮門外,讓大衛的陰謀無法得逞。大衛問烏利亞為何不回家?他的回答是,同袍都還在戰場,自己豈能回家跟妻子同床?這在大衛聽來就像:「王啊!我們在外拚死拚活,你竟在王宮裡縱慾快活。」
大衛繼續嘗試邀烏利亞吃喝飲酒,要使他喝醉後回家。令大衛挫敗的是,烏利亞仍拒絕回家,而去睡在王宮守衛室,足見烏利亞是超凡的忠貞。烏利亞甚至不是以色列人,只是赫人傭兵;然而,他個人行為準則是如此純真。在大衛的謀算下,完全不知情的烏利亞仍採取一貫的忠實態度對待他的王。
一旦孩子出生,就會清楚拔示芭犯了姦淫,若按摩西律法是要被處死的。大衛可能要保護拔示芭,而做了可怕的事──大衛決定安排烏利亞的死亡方式。大衛對拔示芭的關心,是違反常情的關心,如陷入螺旋式泥淖無法自拔的沉淪中。可怕又諷刺的是,無辜的烏利亞在不知情下,帶著大衛的信回到指揮官約押那裡。烏利亞的死亡被強力授權並心酸地呈現出來,因為大衛王指示要把烏利亞調到戰事最猛烈的前線,然後士兵們都撤退,讓他孤獨戰死。
大衛所犯的姦淫、謊言和謀殺,如螺旋式沉淪的罪,一項比一項更嚴重。偉大的王捲入一連串的罪,令人反感。人為了滿足私慾,無論付出多少代價,毫無節制、不計後果,必招致敗壞。大衛陷入罪中,藐視了上帝,難道上帝沉默以對?不,祂對此十分不悅,祂管教所愛的大衛,使大衛的孩子死亡。連上帝揀選的王都有致命弱點,我們當知自己的限制,無法標榜人的行為,唯獨倚靠上帝。
大衛王本應是正直的表率,外族傭兵烏利亞卻比他更正直。烏利亞拒絕回家滿足自己的慾望,因為他正在執行任務,不因個人利益而放棄戰場的責任。不論在哪裡,烏利亞都經得起考驗。
默想:
身為門徒如何勝過慾望的試探?
祈禱:
感謝上帝賜下耶穌,即使受撒但誘惑,不因短暫滿足而放棄永恆價值,仍忠實執行任務,死在十架、復活,完成拯救。願主耶穌成為我的榜樣,幫助我勝過慾望試探。奉主名求,阿們。
✍ 2022-06/15 讀經:撒母耳記下 第十一章
✟受感的經文:
11:2 一日,太陽平西,大衛從牀上起來,在王宮的平頂上遊行,看見一個婦人沐浴,容貌甚美,
11:4 大衛差人去,將婦人接來;那時她的月經才得潔淨。她來了,大衛與她同房,她就回家去了。
11:5 於是她懷了孕,打發人去告訴大衛說:「我懷了孕。」
11:8 大衛對烏利亞說:「你回家去,洗洗腳吧!」烏利亞出了王宮,隨後王送他一分食物。
11:9 烏利亞卻和他主人的僕人一同睡在宮門外,沒有回家去。
11:10 有人告訴大衛說:「烏利亞沒有回家去。」大衛就問烏利亞說:「你從遠路上來,為甚麼不回家去呢?」
11:11 烏利亞對大衛說:「約櫃和以色列與猶大兵都住在棚裏,我主約押和我主的僕人都在田野安營,我豈可回家吃喝、與妻子同寢呢?我敢在王面前起誓:我決不行這事!」
11:13 大衛召了烏利亞來,叫他在自己面前吃喝,使他喝醉。到了晚上,烏利亞出去與他主的僕人一同住宿,還沒有回到家裏去。
11:14 次日早晨,大衛寫信與約押,交烏利亞隨手帶去。
11:15 信內寫着說:「要派烏利亞前進,到陣勢極險之處,你們便退後,使他被殺。」
11:16 約押圍城的時候,知道敵人那裏有勇士,便將烏利亞派在那裏。
11:17 城裏的人出來和約押打仗;大衛的僕人中有幾個被殺的,赫人烏利亞也死了。
11:26 烏利亞的妻聽見丈夫烏利亞死了,就為他哀哭。
11:27 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她接到宮裏,她就作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但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
✟受感的話語:
「掩蓋的事沒有不露出來的;隱藏的事沒有不被人知道的。」(路加福音 12:2)這段經文用來詮釋〔撒母耳記下 第11章〕真是讓人覺得心碎…因為罪在大衛的生命裡,正一步一步的摧毀他與神的親密關係!他一步錯,然後為了掩蓋真相,一而再再而三的想方設法,最後演變成為主謀~用王權與命令,殺死義人烏利亞的謀殺案!神對這件事「甚不喜悅」!
接下來在〔撒母耳記下 第12章〕,神馬上派了先知拿單去見大衛,大衛即刻認罪悔改…但已經改變不了罪的代價;事實上,大衛犯了第十誡「不可貪戀你鄰舍的房屋;不可貪戀你鄰舍的妻子、奴僕、婢女、牛驢,以及他一切所有。」所以神讓拿單直接告訴大衛,他的罪行毫不隱藏。
你為甚麼藐視耶和華的命令,行他眼中看為惡的事呢?你借亞捫人的刀殺害赫人烏利亞,又娶了他的妻為妻。 你既藐視我,娶了赫人烏利亞的妻為妻,所以刀劍必永不離開你的家。(撒母耳記下 12:9-10) 果然,爾後大衛父子兵戎相見,永無寧日!
神雖然給予了我們自由意志,但祝福或是咒詛卻是自己選擇的,我們要認真面對自己的生命,不要放鬆肉體、體貼肉體…以致得罪神,因為罪會饞食人的生命;神給予大衛悔改的機會,但是最後大衛還是得面對罪的後果…這給了我們很大的提醒。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主耶穌,〔撒母耳記下 第11章〕的經文,讓我們看見大英雄也有軟弱,所作所為也會令人感到失望難過!但主啊!〔羅馬書 3:23 〕告訴我們「因為世人都犯了罪,虧缺了神的榮耀;」我們每個人都是罪人,我們一樣常常在罪裡無法自拔!
我們也許心裡驕傲、也許總愛論斷、也許嫉妒、也許話語傷人、也許心思意念得罪祢…求祢教導我們如何靠著禱告,藉著祢的愛從罪中走出來,快跑跟隨祢!求祢幫助我對付黑暗、勝過老我!讓我在面臨試探的時候,倚靠祢而得勝,並且得勝有餘。奉主耶穌的名求,阿們!
敬拜詩歌:無價至寶 (約書亞)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mKB9XqkQuE
一、安靜:神啊,求祢為我造清潔的心,使我裡面重新有正直的靈。
二、讀經:撒母耳記下 11:1-17、26-27
1. 重點說明
大衛一錯再錯,可見若不認真對付罪,就會衍生更多的罪行出來。首先他沒有隨軍出征,卻睡到日頭平西,生活過於安逸,又放縱眼目的情慾,進而犯下通姦之罪。本以為神不知鬼不覺,不料拔示巴懷孕,原本想瞞天過海,不料烏利亞又拒絕與妻子同房。大衛為掩飾自己的罪行,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借刀殺人。然而,人在暗中所行的事,神都清楚知道。
2. 鑰節: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他接到宮裡,他就作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但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撒下 11:27)
三、默想:
■大衛一步步走入更深的罪惡之中,他犯了十誡中的哪幾誡?(v.2、v.4、v.15)
■神如何看待大衛所行的這一切事?(v.27)
■大衛的犯罪帶給我甚麼反省?我如何在每一件小事上儆醒,及時悔罪而不落入罪惡的深淵?
四、禱告:求主幫助我常思想祢的話,並順服聖靈的提醒,不讓罪在我身上發酵,一錯再錯。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撒母耳記下 11 章
哀哭的日子過了,大衛差人將他接到宮裡,他就作了大衛的妻,給大衛生了一個兒子。但大衛所行的這事,耶和華甚不喜悅。(撒下11:27)
閱讀: 約翰福音14章15-21、25-2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撒母耳記下9-11章;路加福音15章11-32節
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約翰福音14章16節
當父母將兩歲的傑勝交給艾美時,他正大聲哭號。這是傑勝第一次來到幼兒班,他的父母需要留下他去參加主日崇拜,這令他很不開心。艾美請他的父母放心,說傑勝待會兒就沒事了。艾美試著安撫傑勝,給他玩具和故事書,抱著他在搖椅上前後搖動,四處走動或站立,告訴他有哪些好玩的東西。但傑勝卻越哭越大聲,於是艾美在他耳邊輕聲說了幾個字:「我會跟你在一起。」不久,傑勝就安靜下來。
耶穌在即將受難的那一週,也向祂的朋友說了相似的話:「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祂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聖靈」(約翰福音14章16-17節)。耶穌復活後還應許他們:「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馬太福音28章20節)。雖然耶穌不久之後就要升入高天,但祂仍差遣聖靈與我們「在一起」,並住在祂的子民當中。
我們在悲傷流淚時,會經歷聖靈的安慰與平安;我們不知道該怎麼做時,聖靈會指教我們(約翰福音14章26節);聖靈能打開我們的眼睛,使我們更認識這位上帝(以弗所書1章17-20節);祂還能使我們的軟弱變為剛強,且不住地為我們祈求(羅馬書8章26-27節)。
祂會永遠跟我們在一起。
今天你需要聖靈給你什麼幫助呢?
知道祂總是在你身邊,如何讓你得著激勵?
耶穌,感謝祢總是在我身旁!我實在需要祢。
作者: 施安妮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約翰福音13-17章,通常被稱為「樓房上的講論」或「臨別講論」,因為那是耶穌在擺設最後晚餐的馬可樓上所做的講論(參閱馬可福音14章12-15節),是基督在即將受難之前所給予的最後、最深奧的教導。其中約翰福音14章和16章,記載了耶穌對於聖靈最完整的論述。此外,在臨別的講論中,耶穌向門徒保證,祂要回到父那裡去(13章3、33節,16章28節),祂絕不會丟棄他們(14章18節)。耶穌應許要將祂的平安賜給門徒(14章27節),並繼續與他們同在,且會求天父另外賜給他們「一位保惠師」(希臘字paraklētos),也就是「真理的聖靈」(16-17節)或「聖靈」(26節)。Paraklētos的意思是「幫助、賜力量者或安慰者」。這個詞很難加以定義,不同的聖經譯本會做不同的翻譯,例如:現中修訂版譯為「慰助者」(14章16節);當代譯本修訂版和新普及譯本都譯為「護慰者」(16節;新普及譯本的註腳還提到,可譯為「慰藉者」、「鼓勵者」或「導師」)。
沈啟智(特約作者)
閱讀: 撒母耳記下11章1-6、12-15節 | 全年讀經進度: 歷代志下7-9章;約翰福音11章1-29節
大衛卻留在耶路撒冷。—撒母耳記下11章1節,新譯本
在2019年,一位登山者從珠穆朗瑪峰的峰頂,看到他人生中最後一次日出。他雖然熬過危險的攀山過程,成功登上峰頂,但高海拔的低氣壓卻使他的心臟受擠壓,結果在下山的途中驟然逝世。一位醫學專家警告說,登山者不要視登頂為旅程的終點,而是上山之後就要儘速下山,當謹記自己正身處「死亡地帶」。
以色列王大衛也曾熬過重重危險,登上成功的巔峰。他殺死熊、獅子以及強敵歌利亞;躲避掃羅的長矛和追殺他的軍隊,並征服非利士人和亞捫人,終至攀上巔峰成為一國之君。
但大衛卻忘記自己身處死亡地帶。即使「大衛無論往哪裡去,耶和華都使他得勝」(撒母耳記下8章6節),但他在成功的巔峰時,卻犯了姦淫和謀殺罪。他一開始做錯了些什麼呢?就是停留在成功之巔。當他的軍隊已經開始面對新的挑戰時,他卻仍留在耶路撒冷(11章1節)。大衛曾自願與歌利亞對戰,但後來卻在勝利的歡呼聲中懈怠下來。
當我們受到人們甚至上帝的稱讚時(7章11-16節),難免會沾沾自喜,但卻仍須謙遜。若我們取得一點成功,自可適當地慶祝並接受人們祝賀,但我們不要流連於成功的巔峰,我們正在「死亡地帶」,必須離開,謙卑地回到山谷中服事眾人,願上帝保守我們的心並引領我們的腳步。
你正在攀登人生的山峰或已接近峰頂?
你如何避免成功帶來的誘惑呢?
天父,求祢讓我獲得成功,並保守我不自滿、不懈怠。
作者: 韋陌格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我們從整本聖經都可以看到受試探的後果,從伊甸園中,我們就看到人類受試探的後果,從大衛的處境中,我們也看到他受試探的後果(撒母耳記下11章)。新約告訴我們,耶穌也在曠野受撒但試探達四十天之久(參閱馬太福音4章;馬可福音1章;路加福音4章)。因此,既然耶穌都曾被試探而受苦(但祂沒有犯罪),祂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希伯來書2章18節,4章15節)。祂勸勉門徒(和我們):「總要警醒禱告,免得入了迷惑。」(馬太福音26章41節)
柯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