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廿四日(週二)基哈西因貪婪受審判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五20-27
20. (走了不遠,)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
21. 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
22. 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
23. 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擡著走。
24. 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
25. 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裡去。
26.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27. 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

聽主聲音:
1. 20節『(走了不遠,)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基哈西對這個外邦人是輕視的,他稱乃縵為「這亞蘭人」。他無法接受以利沙竟然讓乃縵這個外邦人白白地蒙恩。因此,他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他要乃縵為所蒙的恩典付出一些代價。事實上,這只是他為自己的貪婪找到合理的藉口而已。
2. 『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從基哈西這麼想要獲取一些利益,我們可以推測當時神人以利沙和他的門徒們過的生活必然非常地辛苦。
3. 21節『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基哈西追趕乃縵其實是裡面貪婪的心在追趕著利益。他一心一意要把握敲乃縵一筆的機會,不肯放棄。
4. 22節『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一他連得銀子約30公斤的銀子。基哈西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編造謊言替人要一些禮物,這是一種典型的貪污。他裡面早已有了貪婪的心。
5. 23節『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擡著走。』基哈西要求一他連得,乃縵請基哈西接受二他連得。並且差遣二位僕人替基哈西將這些財物抬至基哈西的住處。
6. 24節『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基哈西以為他的主人以利沙可能不知道他所作的事。慾望會使人盲目,使人看不清事情的真相。
7. 25節『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裡去。』基哈西不但欺詐了乃縵,他也向他的主人說謊。我們若不肯向神認罪,就會繼續犯更多的罪。
8. 26節『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屬靈的人能看透萬事。以利沙必然早就看出基哈西會去向乃縵索要金錢。當他發現基哈西出去追趕乃縵時,他的內心必然是為此難過的。因此,他說他的心是與基哈西一起去的。
9. 『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以利沙也知道基哈西去索要這麼大筆的金錢並不是要補眾門徒的不足,而是為了要去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和僕婢。
10. 27節『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大痲瘋這種病被視為被神咒詛的結果。乃縵這個外邦人來尋求神的憐憫,因此,咒詛從他身上除去了。基哈西這個神的百姓,卻因著貪心犯罪而被成為被咒詛的人,現在輪到他患了大痲瘋,作為神對他的審判。神對於祂子民的審判是嚴厲的。

背誦金句:列王紀下五26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親愛的天父:主啊!求你除去我們一切的貪婪與邪惡。好叫我們能成為一個清心的人。主啊!求你賜我們一顆願意為主受苦的心,為主的國度忍受貧窮與缺乏,願意放下許多合法的享受,好讓我們不被世務纏身,專心事奉主。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聽主聲音-列王紀
九月廿三日(週一)乃縵─得醫治的外邦人

讀經三遍:列王紀下五1-19
1.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
2. 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
3. 他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
4. 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
5. 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
6. 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
7. 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痲瘋。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
8. 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
9. 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
10. 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
11. 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
12. 大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
13. 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14.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
15. 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
16. 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
17.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
18. 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
19. 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

聽主聲音:
1. 1 節『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在他主人面前為尊為大,因耶和華曾藉他使亞蘭人得勝;』本章故事的主人翁並不是以色列人,而是以色列的世敵亞蘭人的一位元帥,他在自己的主人亞蘭王面前獲得極為尊貴和崇高的地位,是因為他常在對外戰爭上經常得勝,其中包含了打敗以色列人。但列王記的作者卻稱是耶和華使他得勝,因為聖經作者知道耶和華並不只是以色列人的上帝而已,他是普天下唯一的上帝,是祂在掌管各國的歷史與戰爭。
2. 『他又是大能的勇士,只是長了大痲瘋。』他雖然是大能的勇士,只是他竟然得到讓他羞恥難以見人的疾病──大痲瘋,這種疾病應該是一種極嚴重的皮膚病,但卻不是新約聖經所記載的大痲瘋(由漢生病毒所引起的痲瘋病),因為新約時代記載的大痲瘋一直要到亞歷山大大帝遠征強度之後,從印度那裡帶回中東才流行在羅馬帝國的裡面。
3. 2節『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這小女子在一次亞蘭人入侵以色列國的戰役中被擄,也許他的主人正是率領那次戰役的將領。
4. 3節『他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很奇妙的這位以色列小女子被到外邦,生活在異教的生活中,她卻沒有失去她對耶和華神的信仰。基督徒身在這個不信的世界中生活工作,我們在不信神的人中是否能堅持對上帝的信仰?
5. 『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這位小女子非常地關心這位把自己擄掠到異鄉的主人。她愛這位曾經擄走她,使他失去自由,遠離親人,強迫她服事的主人。她真心關心自己的主人,並且積極主動向自己的主母見證,耶和華的先知必能把她主人的病醫好。
6. 4節『乃縵進去,告訴他主人說,以色列國的女子如此如此說。』乃縵的妻子將這女子的見證轉訴給乃縵,乃縵竟然相信了。於是乃縵進去告訴他的主人亞蘭王。乃縵必然找尋許多醫生醫治他疾病,而且,他也必然請求過自己國家的神明醫治。在束手無策之下,現在他聽到這小女子的見證,他心中產生了對耶和華先知能醫治他的信心。
7. 5節『亞蘭王說:你可以去,我也達信於以色列王。』由於故事一開始就說明乃縵因著自己的功勞在王面前獲得極大的尊貴與地位。因此,前往敵國尋求敵國先知的醫治這樣的提議,竟獲得王的首肯。甚至獲得王的資助,王也為他寫了一封近乎是命令的國書,讓他帶去給以色列王。
8. 『於是乃縵帶銀子十他連得,金子六千舍客勒,衣裳十套,就去了;』十他連得銀子就是約340公斤的銀子。六千舍客勒金子就是約重七十公斤重的金子。如果以今天的金銀價錢來換算,那是一筆價值約幾百萬美金的一份貴重禮物。其中除了有乃縵自己的財物,可能也有蘭王的贊助。
9. 6節『且帶信給以色列王,信上說:我打發臣僕乃縵去見你,你接到這信,就要治好他的大痲瘋。』亞蘭王以為耶和華的先知住在撒瑪利亞,應該就是王的先知,聽命於國王在求問自己國家的神。因此,他寫信要求以色列王約蘭,要求他醫治好自己的元帥。他以為約蘭收到信之後,就會命令先知去醫好乃縵的病。
10. 7節『以色列王看了信就撕裂衣服,說:我豈是神,能使人死使人活呢?這人竟打發人來,叫我治好他的大痲瘋。你們看一看,這人何以尋隙攻擊我呢?』收到信的以色列王陷入悲忿的心情之中,因為他並不認識先知以利沙,也不相信以利沙所信的上帝能醫治這種病,在他眼中,除非掌管生死的神,不可能有人能醫好這種疾病。如果連亞蘭人的神都醫不好乃縵的病,以色列豈有人能醫好這人。他認為亞蘭王的信不過是要攻打他的藉口。
11. 8節『神人以利沙聽見以色列王撕裂衣服,就打發人去見王,說:你為什麼撕了衣服呢?可使那人到我這裡來,他就知道以色列中有先知了。』約蘭在王宮所發生的事,必然有人告訴了先知以利沙。以利沙就把握機會要讓以色列的王能有機會認識耶和華的大能。他差遣人去見王,要求約蘭王使乃縵來見他。好讓乃縵和以色列王都能知道以色列中有耶和華的先知存在。一個真正對神有信心的人,看到任何一個危機都知道在神面前危機就是轉機。但人若不相信神,危機都是對自己生存的威脅。
12. 9節『於是,乃縵帶著車馬到了以利沙的家,站在門前。』這位外邦的元帥帶著貴金的禮物,來先知家中希望得到他以為藉著亞蘭王的權勢和自己貴重的禮物可以得到的幫助。
13. 10節『以利沙打發一個使者,對乃縵說:你去在約但河中沐浴七回,你的肉就必復原,而得潔淨。』先知以利沙並沒有親自接見乃縵,來表達對他的歡迎。他要約蘭王讓乃縵來找他尋求醫治其實是出於神的差遣而不是他個人的意願。因此,當乃縵來到他家中,他只藉著僕人將神的命令轉達給乃縵,要他前往約但河中沐浴七次,神就會醫治他。只要乃縵順服去行,他的病就會好起來,他的肉就必復原,他在神面前也會得到潔淨。
14. 11節『乃縵卻發怒走了,說:我想他必定出來見我,站著求告耶和華─他神的名,在患處以上搖手,治好這大痲瘋。』站著求告神明的名字,在患處以上搖手,這是當時各國流行的偶像醫治儀式。乃縵並不了解以色列的上帝醫治人並不需要藉助這種儀式,而以色列的先知只是遵行神的旨意傳達神的話語,他們並不熱衷於服事有權貴的人。他因著沒有得到所期待的外交性的個人接見和合適的宗教醫治儀式而感到生氣,發怒的走了。
15. 12節『大馬色的河亞罷拿和法珥法豈不比以色列的一切水更好嗎?我在那裡沐浴不得潔淨嗎?於是氣忿忿地轉身去了。』乃縵認為要他到約旦河去沐浴七次就會得到潔淨和醫治,這是先知對亞蘭國的污辱。因為約但河的水污濁不清,遠不及亞蘭國亞罷拿和法珥法這三條河乾淨。先知的命令使乃縵以為使他得潔淨的是約但河的水,他不了解真正能醫治他的不是約但河的水,而是神要醫治他的命令。
16. 13節『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乃縵應該是一位善待僕人使女的主人,他家裡的使女和僕人都很愛護他。這位僕人竟稱他是我父,可見乃縵與僕人的關係至為親密。
17. 『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這位僕人是一位很實際的人,他明白先知對乃縵的要求其實只是要對付他的驕傲。乃縵若能稍微謙卑,他就能因此而受惠。他勸乃縵仔細評估這整件事情的利害得失。
18. 14節『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但河裡沐浴七回;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子的肉,他就潔淨了。』乃縵順服了先知的話,他果然在約旦河沐浴了七次,他的肉果然復原,甚至還比原先的皮肉更加幼嫩。潔淨是指得醫治之意。
19. 15節『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乃縵得到醫治之後,他改變了對以利沙的態度和對以利沙所事奉的上帝的態度。他回到神人那裡,也受到神人以利沙的接納。因著順服神而得醫治的經歷,乃縵如今知道以色列所敬拜的神才是真正的真神。現在他以感恩的心想要饋贈以利沙禮物。
20. 16節『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 』以利沙不肯接受乃縵的禮物乃是要向他表明,醫治乃縵的並不是先知,乃是這位向外邦人施憐憫的以色列上帝。以利沙若接受禮物會讓乃縵誤以為他所得到的醫治是從以利沙而來的。
21. 17節『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由於以利沙的不收禮物,讓乃縵對於神白白賜給他的恩典更加感恩,他明白被神醫治的他,回國後有一個使命,他要在大馬色為耶和華的真實作見證。因此,他請求以利沙允許他帶兩騾子能駄的土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將藉著泥土築壇,從今以後只在這壇上獻祭給耶和華。
22. 18節『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雖然乃縵願意不再敬拜獻祭給其他的神明,然而身為國家重要的官員,他卻必須在國家重要慶典中,表達對自己國王的忠心,他必須在國王進臨門基抹的神廟時低頭攙扶他,因這時是面向基抹臨門廟來低頭,他希望耶和華神能饒恕他對偶像低頭的這一舉動。
23. 19節『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以利沙沒有清楚的回答,卻告訴乃縵他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了。這話一方面表達神已悅納乃縵對神的心,也表達以利沙對乃縵的改變感到喜悅。

背誦金句:列王紀上五13
「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

親愛的天父:唯獨你是真神,是上帝,再無別神。人若敬畏你,相信你的話語,他們就要經歷你的大能大力。乃縵因著聽見你的大能而來尋求你。凡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你就給他們開門。當乃縵願意順服你的話,你就憐憫他,使他的大痲瘋得以潔淨。求神使我們願意常常來到你面前蒙憐恤得恩惠。禱告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每日聽主聲音-列王紀
小兵立大功

參考經文:《 列王紀下5章1~27節》

有一次,敘利亞人偷襲以色列人的時候,擄來了一個以色列的小女孩;這女孩後來作了乃縵妻子的婢女。(列王紀下5章2節)

在全球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衝擊下,我們對聖經所提到的痲瘋病,會更容易了解。痲瘋病是一種傳染病,也是當時無法治癒的疾病,一旦發現罹患此病,患者必須被迫隔離至城外。我們可以理解,當時人們得到這種疾病的無奈。對一個英勇戰士,且是敘利亞王器重的統帥乃縵來說,得到這不癒之症,是多麼讓人沮喪啊!

這段經文,用鮮明的角色對比,陳述上主的掌權與奇妙作為。例如:英勇的戰士卻罹患不治之症;被擄為奴的女孩卻提供統帥得醫治的方法;強國敘利亞王卻向以色列王遞求救信;痲瘋重症卻在約旦河浸洗7次即可痊癒。

今天的經文讓我想到,排灣族人住台灣最南的恆春半島,因為很早就接觸漢人文化,大多數族人也從傳統宗教轉為當地人的民間宗教信仰,幾乎家家戶戶都在燒香拜拜。

60幾年前,有一群北排灣的基督徒移居到南排灣的部落生活,他們住進了沒有一人認識基督信仰的部落。當時,這個部落的人認為,基督信仰只是這一群少數人的信仰,跟他們毫無關係。後來,一個很有名望的家族中,有小孩生怪病,持續發燒不退,到處求診卻未見效,求神問卜也不見好轉。孩子的父母很擔憂,不知如何是好。那時候,移居到這個部落的基督徒提出建議,是否讓他們為孩子禱告,向他們所信奉的上主祈求醫治。基督徒為孩子禱告了幾次以後,孩子居然真的好轉,於是全部落都在傳頌這件神蹟。這也讓基督信仰在這個部落奠定了基礎,後來許多人信主,並在部落設立一間教會,至今過了60年。

列王紀下5章2節記載:「有一次,敘利亞人偷襲以色列人的時候,擄來了一個以色列的小女孩;這女孩後來作了乃縵妻子的婢女。」當女孩得知乃縵得痲瘋病,就對女主人說:「但願我主人能去見住在撒馬利亞的那先知!他一定會醫好他的痲瘋病。」可見乃縵是因著一個對上帝有信心,勇敢提出建言的小女孩,才有機會病得醫治。雖然女孩的身分卑微,卻是小兵立大功,讓主人得到醫治的機會。我們是否有小女孩的信心與勇氣呢?

默想:

「我們得救是本乎恩,也因著信;這並不是出於自己,乃是神所賜的。」(以弗所書2章8節,和合本)我與未信主的親友相處時,是否有信心與勇氣適時分享福音呢?

祈禱:

全能的天父,雖然我只是一個福音的小兵,但求祢幫助我,讓我有能力在福音事工上勇於分享見證,而小兵立大功,榮耀祢的名。奉主耶穌聖名求,阿們。


靈修教材: 新眼光讀經
2022-07/25讀經:列王紀下 第五章

✍ 2022-07/25 讀經:列王紀下 第五章

✟受感的經文:
5:15 乃縵帶著一切跟隨他的人,回到神人那裡,站在他面前,說:如今我知道,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神。現在求你收點僕人的禮物。
5:16 以利沙說:我指著所事奉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不受。乃縵再三地求他,他卻不受。
5:17 乃縵說:你若不肯受,請將兩騾子馱的土賜給僕人。從今以後,僕人必不再將燔祭或平安祭獻與別神,只獻給耶和華。
5:18 惟有一件事,願耶和華饒恕你僕人:我主人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用手攙他在臨門廟,我也屈身。我在臨門廟屈身的這事,願耶和華饒恕我。
5:19 以利沙對他說:你可以平平安安地回去!乃縵就離開他去了;走了不遠,
5:20 神人以利沙的僕人基哈西心裡說:我主人不願從這亞蘭人乃縵手裡受他帶來的禮物,我指著永生的耶和華起誓,我必跑去追上他,向他要些。
5:21 於是基哈西追趕乃縵。乃縵看見有人追趕,就急忙下車迎著他,說:都平安嗎?
5:22 說:都平安。我主人打發我來說:剛才有兩個少年人,是先知門徒,從以法蓮山地來見我,請你賜他們一他連得銀子,兩套衣裳。
5:23 乃縵說:請受二他連得;再三地請受,便將二他連得銀子裝在兩個口袋裡,又將兩套衣裳交給兩個僕人;他們就在基哈西前頭擡著走。
5:24 到了山岡,基哈西從他們手中接過來,放在屋裡,打發他們回去。
5:25 基哈西進去,站在他主人面前。以利沙問他說:基哈西你從哪裡來?回答說:僕人沒有往哪裡去。
5:26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受銀子、衣裳、買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5:27 因此,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

✟受感的話語:
乃縵是人所稱羨的“人生勝利組”,他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乃縵這位大人物的氣勢十分威風,「只是長了大痲瘋」(列王紀下 5:1) 這個「只是」就使他痛苦萬分…地位、權勢,各樣的榮華富貴頓時顯得無味;他用盡了方法,卻都無法得痊癒,大痲瘋不單是身體的敗壞、不潔淨,更是指生命中的污穢。

一個從以色列被擄的小女子,成為乃縵妻子的奴婢,但是,這位小女子不因人微言輕而自卑,卻因著生命連於神而擁有信心,「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列王紀下 5:3) 乃縵聽取了小女子的建議,就去見先知以利沙…想不到,乃縵這位大人物卻遭到以利沙刻意的輕慢,以致他當下就想憤而離去,但是,「他的僕人進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說你去沐浴而得潔淨呢?』」(列王紀下 5:13) 故事中的那個小女子,以及乃縵身旁的幾個僕人,都是無名的“小人物”,但是,元帥乃縵卻因著他們的「信心」經歷了從神而來的奇妙恩典!

乃縵不單只是外觀起了變化,他的大痲瘋得醫治,他的內心也有大變化,他發現,除了以色列之外,普天下沒有上帝,他經歷了上帝的大能,這件事讓他確信,以色列的神是真神,是普天下唯一的神!乃縵元帥要以利沙收下謝禮,以利沙不收,乃縵堅持要送,但是以利沙不收就是不收;乃縵說:「好吧,我這邊有兩頭騾,請你將牠們載走的土賜給我。從今以後,僕人不會再獻燔祭或平安祭給別神,只獻給耶和華。但還有一件事,希望耶和華能夠原諒,那就是當亞蘭王進臨門廟叩拜的時候,我需要去扶著他,所以我也得屈身,我的工作職責使得我會在臨門廟屈身,願耶和華能夠饒恕我。」以利沙說:「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乃縵就離開了。

基哈西心想,主人以利沙不願收禮物,這也太虧了吧!他不收,我收總可以吧…基哈西在乃縵面前,假借以利沙之名,捏造了一個謊話,為的是從乃縵元帥那裡得到一些好處;基哈西想要的,乃縵都給了他,甚至還給他更多…以利沙看見基哈西,問他:「你去哪裡了啊?基哈西!」「僕人哪裡都沒有去。」但是,以利沙早已經知道基哈西做了什麼事,基哈西將得到這樣的懲罰…「乃縵的大痲瘋必沾染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列王紀下 5:27)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退出去,就長了大痲瘋,像雪那樣白。

乃縵得醫治,因而認識以色列的神耶和華。
他之前大痲瘋的時候,不管多厲害的人看到他的慘況,都只能搖頭,承認無能為力,但現在他的肉確確實實的已經好了,他的內心經歷了一個重大的轉變,他因得著上帝而心裡激動,他可能想說:「以利沙,你治好我的病,你要什麼賞賜,儘管說。」以利沙的回應是:「你什麼都不需要給我,耶和華的賞賜是白白給你的,是白白給我們的,乃縵,你接受就好,什麼都不需要給我。」但是基哈西貪心的舉動,有可能讓乃縵誤以為耶和華是一位貪心的神吧………

我們的 神是一位厚賜恩典、喜歡給予的神,祂創造美好的宇宙,祂創造美好的生命,甚至犧牲自己,讓我們有機會得著這個救恩;在與人分享上帝時,我們要說:「上帝是喜歡給予的神,上帝不是一個吝嗇的神,祂也不是一個貪心的 神…」

✟禱告和回應:
親愛的天父,感謝祢每天賜下的話語,讓我們省察是否活出合神心意的生命,求主幫助我們,讓神的話語成為我們生命的引導,保守我們的心勝過一切,禱告是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神同在讀經
6/9 讀經進度

1. 列王記下 5-6
2. 使徒行傳 6
3. 詩篇 68:21-27
4. 箴言 16:28-30


靈修教材: 讀經計畫
橫財

【出處】https://traditional-odb.org/today/2023/06/26/橫財

【經文】列王紀下5章20-27節

在17世紀末,一名年輕男子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橡樹島發現了一個神秘的淺坑。他猜測有海盜(也許是基德船長本人)在這裡埋了一批寶藏,於是他和幾位同伴便開始挖掘。雖然他們最終並沒有發現任何寶藏,但有關寶藏的謠言卻自此傳開了。幾個世紀以來,許多人投入大量時間和金錢繼續在那裡挖掘,以致該洞目前深達30米(約100英尺)。

這樣的執念暴露了人類內心的空虛。聖經中談到基哈西的故事,顯示了一個人的行為如何揭示他內心的不滿足。基哈西原本是偉大先知以利沙的忠實僕人。然而,當以利沙拒絕一位被上帝治好痲瘋病的元帥所贈的厚禮時,基哈西卻編造故事向那位元帥騙取了一些財寶(列王紀下5章22節)。當基哈西得到財寶回來的時候,還對先知以利沙說謊(25節)。但以利沙知道一切,就問他:「那人下車轉回迎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26節)最後,基哈西雖然獲得他所想要的財寶,但卻失去更寶貴的(27節)。

耶穌教導我們,不要追求世上的財寶,反要「積攢財寶在天上」(馬太福音6章20節)。

我們應慎防任何能滿足內心慾望的捷徑。當謹記,只有跟隨耶穌,才能使你我空虛的心靈得到真正的滿足。

【思想】
你最渴望什麼?
哪些追求和執念讓你感到空虛?

【禱告】
親愛的上帝,我要把所有的慾望都交給祢,求祢幫助我渴望得到祢所重視的珍寶。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列王紀下 5:1-14

敬拜詩歌:我神真偉大 (約書亞樂團)
https://youtu.be/2T0sQGmH3iQ

一、安靜:主啊,每早晨都是新的,祢的信實極其廣大!
二、讀經:列王紀下 5:1-14
1. 重點說明
一場棘手的大痲瘋,將乃縵帶到神的面前。乃縵原本有著自己的想法與期待,可是後來順服先知的指示,最後不僅病得醫治,也認識了耶和華。這當中,有一個關鍵人物,就是那無名的小女子;她雖然卑微,卻有信心,聽見主人的困難,就心生憐憫,勇敢建言且情詞迫切。可以看見她未因被擄,就懷疑神的能力,也不因國仇家恨,就塞住憐恤的心。小女子成為祝福的管道,讓絕望中的乃縵看見盼望,也在盼望中經歷了醫治。
2. 鑰節:他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王下 5:3)
三、默想:
■小女子為什麼會到乃縵家?(v.2)當她知道乃縵得了大痳瘋,她提供了什麼建言?(v.3)
■乃縵知道此一訊息後,採取什麼行動?最後的結果如何?(v.4、v.9 、v.14)
■小女子是一個怎樣的人?她給我什麼榜樣與提醒?我身邊有沒有人是需要福音的?讓我難以開口的困難是什麼?
四、禱告:主阿,求祢幫助我看見人的需要,也在他們的需要上,見到自己的責任,讓我有愛人的憐憫之心,將祢救贖的福音分享給他們。
五、安息:與主交談後,靜止在神之內,並在神的愛中安息,讓神的愛變化我們的生命。
六、記錄:        
今日讀經進度:列王紀下 5 章


靈修教材: 靈修日引(舊約歷史書下:王、代、拉、尼、斯)
列王紀下5:3

他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瑪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王下5:3)


靈修教材: 心靈森呼吸(列王紀上下、歷代志上下、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
只管求問

閱讀: 列王紀下5章9-14節 | 全年讀經進度: 約伯記14-16章;使徒行傳9章22-43節

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以賽亞書65章24節
醫生告訴這位住在美國蒙大拿州的婦人,她脫落的視網膜無法修補。於是,她學習盲文點字,使用手杖及導盲犬,開始過盲人的生活。15年後,這名婦人的人生有了轉機,因她的丈夫問另一名眼科醫生一個簡單的問題:「她可否得到醫治?」而答案卻是肯定的。這名醫生發覺婦人只是患有常見的白內障,所以先替她摘除了右眼的白內障。翌日,當眼墊取走後,她的視力恢復正常。後來,她左眼的手術也很成功。

一個簡單的問題也改變了乃縵的人生!他是一名大能勇士,但卻患有痲瘋病。當乃縵向先知以利沙求醫治,以利沙吩咐他說:「你去在約旦河中沐浴七次,你的身體就會復原」(列王紀下5章10節,新譯本),他卻勃然大怒。不過,這位軍事領袖的僕人卻問他一個簡單的問題:「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13節)經勸告後,乃縵就照著先知的話去做,使他的身體復原並且得到潔淨(14節)。

在生活中,我們有時也會陷入困境,因為我們沒有求問上帝:祢可否幫助我?我應該去嗎?祢會帶領我嗎?其實,上帝並沒有要我們以複雜的問題來向祂求助。上帝應許祂的子民說:「他們尚未求告,我就應允」(以賽亞書65章24節)。因此,今天就只管求問祂吧!

親愛的天父,當我們對人生感到複雜又艱難時,
感謝祢應許聆聽我們簡單的禱告。
你的禱告有多複雜?
你如何以簡單的禱告將生活中的困境交託給上帝呢?
作者: 雷翠霞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合法歸主

閱讀: 羅馬書8章1-2、10-17節 | 全年讀經進度: 列王紀下4-6章;路加福音24章36-53節

你們……所受的乃是兒子的心。—羅馬書8章15節
麗茲跟丈夫收到孩子的出生證明及護照時,不禁喜極而泣,因那表示他們的領養在法律上生效了。從現在起,蘭娜就是他們的女兒,也永遠是這家中的一分子。當麗茲回想這段法律程序時,她覺得人們成為耶穌家中的一分子,也是一種「身分的轉變」。她說:「當上帝接納我們成為祂的兒女,我們就不再被自己原生的罪及敗壞所轄制,能合法地進到上帝的國度,得享祂的豐富。」

在使徒保羅的年代,若是一個羅馬家庭收養一個兒子,這孩子的法律地位就被徹底改變。任何過往的債務都被一筆勾銷,而且還能享受這個新的家庭賦予他的身分和一切的權利。保羅要羅馬的信徒瞭解,這個新的身分地位也同樣適用在他們身上。他們不再被罪捆綁,也不再被定罪,如今他們是「隨從聖靈」而活(羅馬書8章4節)。因為凡被上帝的靈引導的,都是上帝的兒女(14-15節),他們的身分改變,成為天國合法的子民。

若我們已接受救贖的恩典,我們就能成為上帝的兒女,承受祂的國度並與基督聯合。因耶穌為我們流血捨命,我們的罪債已被一筆勾銷,我們再也不必活在恐懼或定罪中。

有了上帝兒女的身分,你的生活有何改變?
你要用什麼態度來接受這身分?
天父上帝,當我還在母腹中祢就創造了我,而且祢認識我、深愛著我。求祢使我絕不懷疑祢對我的保守看顧。
作者: 潘艾梅 | 其他作者
靈糧透視
有一些學者認為,羅馬書第8章是聖經中有關聖靈的位格和工作最完備的教導。然而,我們往往只留意第1節,提醒我們不再被定罪;第28節,提醒我們上帝有美好的旨意;第31-39節,講到上帝對我們的愛與眷顧。但貫穿整章的乃是聖靈的工作(4-6、9-11、12-16、23、26-27節)。其實,正是倚靠並藉著聖靈的工作,第1、28和31-39節的祝福才能臨到我們。

柯貝爾


靈修教材: 靈命日糧
«每日研經釋義» 列王紀下 5:1-14

亞蘭王的元帥乃縵得了大痲瘋後(1節),2-3節說:「先前亞蘭人成群地出去,從以色列國擄了一個小女子,這女子就服事乃縵的妻。她對主母說:『巴不得我主人去見撒馬利亞的先知,必能治好他的大痲瘋。』」後來乃縵果真藉以利沙得了痊癒,可見,這小女子的功勞不小。其實,這小女子的身分是奴隸,處在社會最底層,而大將軍戰功彪炳、權傾一時,怎麼會聽她的建議?!

細思之下,發現她在這次事件中能發揮大作用,有幾個要素:(1)對上帝的信心:被擄之前就看過或聽過以利沙的事蹟,意即平常在信仰上有追求;(2)活出好品格,得著主人的信賴;(3)要抓準時機做對的事:等乃縵看了所有的名醫、拜過所有的偶像都無效時,才出手!我們若要小兵立大功,也可善用以上秘訣。今天請為自己如此禱告。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5.30

「他的僕人近前來,對他說:「我父啊,先知若吩咐你做一件大事,你豈不做嗎?何況是吩咐你去沐浴,得潔淨呢?」 於是乃縵下去,照著神人的話,在約旦河裏浸了七次。他的肉復原,好像小孩的肉,他就潔淨了。」
‭‭列王紀下‬ ‭5:13-14‬ ‭

禱告:親愛的上帝,我們讚美你,有時我們的自我設限使我們無法經歷你的大能,謝謝你仍透過身邊重要或無名的他者提醒、勸勉我們,使我們得以回轉到你的恩典裡。為著台灣近期染疫且重症的孩童來禱告,求主施憐憫在這些孩子和他們家庭當中,賜下醫治和盼望在他們當中。你是愛,如同你醫治外邦的乃縵將軍,也必醫治不論認識或不認識你的百姓,使他們也能經歷你的救贖恩典。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聖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
«每日研經釋義» 列王紀下 5:15-27

乃縵帶了「價值連城」的禮物來求醫。據《信望愛》網站的估價,10他連得(340公斤)銀子值35萬美金,約1000萬台幣;金子6000舍客勒(68公斤)值400萬美金,約12000萬台幣!加上十套衣服(5節)!乃縵帶的禮物真是價值不斐!

以利沙為何不收?只是他是敵軍元帥?或是照《信望愛》網站說的,是為了避免乃縵有以利沙是「為 錢行神蹟」的錯覺?或更重要的是,神蹟乃上帝所為,非他的功勞,而藉不收希望乃縵能信靠耶和華?果真,乃縵後來表明他願意專一信上帝(17-18節)。

總之,他在重金面前不為所動,廉潔的操守實可作為後人的典範。記得讀神學時,沈保羅牧師曾勸勉:「不愛錢的傳道人才是值錢的傳道人!」直到如今仍成為我事奉的座右銘。今天請為此代禱,使主僕們都成為值錢的傳道人。


靈修教材: 『單獨會主』每日讀經進度
2022.05.31

「以利沙對他說:「那人下車轉過來迎著你的時候,我的心豈沒有去呢?這豈是接受銀子,接受衣裳、橄欖園、葡萄園、牛羊、僕婢的時候呢? 因此,乃縵的痲瘋必緊隨你和你的後裔,直到永遠。」基哈西從以利沙面前出去,就長了痲瘋,像雪一樣。」
‭‭列王紀下‬ ‭5:26-27‬ ‭

禱告:親愛的上帝,我們感謝你,許多時候事奉中帶著誘惑:金錢、權力、性、掌聲⋯,我們容易失焦且迷失。懇求聖靈時常提醒光照我們,使我們忠心聚焦在你所託付的。為著全地的教會禱告,復興你的教會在仇恨、疾病、恐懼中顯明你的愛和榮耀。禱告祈求奉主耶穌的名,阿們。


靈修教材: 午禱時光